《头文字d 以你为名的道路》 第1章 来不来? 深夜,赤城高崎。 车库被改造成了办公室和会议厅,月光透过窗户洒在键盘上。高桥凉介修长的手指在论坛页面上轻轻滑动。 一则关于空气动力学在山路弯道中的极限应用帖,像磁石般吸引住他的目光。 发帖人名为H。 "这个算法模型..……居然能精准计算出排水渠过弯的临界点误差。" 他的眼底泛起少见的兴味,立刻在评论区留下一串公式验证。半小时后,屏幕右下角弹出私信提示。H简洁回复了修正参数,末尾还附上了针对FD3S底盘调校的隐藏建议。 凉介唇角微扬,直接发出群组邀请链接。 “——H,来Redsuns当情报员如何?你能接触到最前沿的赛道数据。” 对话框闪烁许久,终于跳出新消息。“我只存在于网络,提供的咨询会加密传输。”对方似乎预料到他会追问,紧接着补充,"别试图追查IP,那对我们都没好处。" 凉介敲击回车键,“作为交换,车队技术文档会开放部分权限,但任何数据泄露都将触发反制程序。” ……RedSuns。 小野米花指尖摩挲着鼠标,论坛页面上赤城RedSuns车队的战绩曲线正以近乎陡峭的斜率攀升。这支新晋车队在关东赛事中接连刷新纪录,从改装数据到过弯策略都透着神秘气息。 她在机械键盘上按了几下,将赤城RedSuns车队近三个月的赛事数据拖进自建的AI分析模型。 Redsuns,有意思。 指尖在键盘上飞速跳跃,显示器蓝光映照着她专注的侧脸。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赛道数据与气象模型不断刷新,她在草稿纸上涂画公式,敲下一串代码。作为蛰伏在网络暗处的顶级数据分析师,她的瞳孔因兴奋而微微收缩。 所以当凉介的电子契约弹出来时,她轻笑一声,将提前写好的加密协议反传输回去。 ——电子契约在光纤中完成交割。 小野米花,如今19岁。 两年前,她曾作为数据分析师活跃在东京某顶尖车队,仅凭卫星云图就能精准预判雨天赛道抓地力变化,自然是车队的王牌分析师和情报员。她很早就成为了一些车队的顾问,直到找到属于她的那支东京的队伍。 车队解散那晚,米花戴上鸭舌帽,架起黑框眼镜,将手套塞进背包最深处。她知道,某些人眼线已经逼近,她不介意逃走。 于是,她带着未完成的改装的爱车,逃至群马,成为一名低调的大一新生。 新的故事,由此开始。 第2章 来,我来 她曾是东京顶尖车队最神秘的“数据中枢”。 仅凭卫星云图和气象模型,就能精准预判雨天赛道抓地力变化。车队解散后,这个掌握着无数车手秘密的女孩,却如同候鸟般消失在东京的霓虹深处。 而此刻的她小野米花裹在宽大的运动外套里,鸭舌帽檐几乎遮住半张脸,黑框眼镜下流转着敏锐的眸光。 车轮碾过碎石路的声音,车篮里藏着便携GPS和速写本被颠起来,沙沙作响。 “米花~去餐厅吗?”好友朝她挥手。 米花骑着那辆老旧自行车减速,露出一个笑,“你先去吧,我晚点,回头见。” 夜晚,米花窝在房间里,正对着电脑屏幕调试新的风阻模型。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亮起消息,好友发来的烤肉邀约配图里,滋滋冒油的肉串旁还P上了她标志性的鸭舌帽。 “想我了?” 她抿着唇打字回复,然后坐起身,望向窗外的月光漫过停在通道的那辆卡布奇诺。她起身收起车身改装图纸,拿出抽屉里东京车队的旧徽章。 东京车队的解散像场精心设计的掩护。 庆功宴上香槟泡沫尚未消散,车队LOGO就被连夜拆除,玻璃幕墙映出她沉默的倒影。当昔日队友们带着赞助商合约转战职业赛场,镁光灯追逐着他们光鲜的新身份时,她却背着褪色的旧书包,在凌晨五点迈向最早的一班列车。 晨雾笼罩的月台边,她一转身,所有人都为她送行。队长把她放在吧台上的徽章塞进她的掌心,像一个长辈那样拍拍她的肩膀:"去做真正的自己吧,这里的解散,是你自由的发车令。" 那时候还是高中生的她泪眼汪汪,“呜呜呜,队长……” 火车的轰鸣着进入站台,她和大家都过来拥抱告别,她年龄最小,被几个女队友抱在怀里摸摸脑袋。 当她坐上告别的列车,火车加速启动刺破薄雾的刹那,她看到队长抬手比出的不是告别手势,而是发车时那道凌厉的挥下。 ——出发。 而此刻,她正抚摸车队徽章贴纸,把它小心翼翼地贴到电脑上。 窗外的月光洒在键盘上,下一条战术分析已经开始敲击成形——这一次,她要以绝对安全的姿态,在虚拟世界里掌控赛道的风云。 H加入了Redsuns的私域群组。 高桥凉介:欢迎新成员!@H 是我们的秘密武器。 凉介在Line群组发送消息,附带一张经过马赛克处理的数据分析截图。 启介立刻发来一连串惊叹表情。“这就是那个能预测刹车点的神秘大神?” “听说大神破解了evo车队的改装参数?”一个队友抛出问题,还附带一个抱拳的表情,“话说H是男的女的呀,要是女工程师的话,说不定能邀请来线下喝杯咖啡?” “别吓跑人家啊。”史浩发了一个流汗的表情,这群万年光棍看到来新人就激动成这样,没出息,“@H 的数据模型能精确到每个弯道的理想转速,以后我们的战术会更灵活。" “能优化我的FD吗?”启介秒回,还发了个露大牙齿的金毛表情包,“可恶,@H让我在藤原拓海那里扳回一程,就差0.1秒!" 藤原拓海不明情况的打出一个开心的表情包。 启介:怒。 “启介哥一定能赢的!!”狗腿贤太当然是会跟着接话的。 “贤太,先把你自己过弯时总爱哼歌的毛病改改。”史浩无情戳穿,紧接着补充,“@H 提供的湿滑路面算法,足够让我们在雨天赛事碾压对手。不过我倒也很好奇H是男是女呢。(笑脸)" “技术文档权限已开放。” H突然发言,简短的文字后跟着一串加密传输的压缩包,“这是针对车队现有车型的改装建议,附带反追踪协议说明。” 她直接无视了各位挖掘她性别的好奇。 群里瞬间安静了两秒,启介突然发来十几条震惊表情,语音消息紧接着炸开,“这么快!大神你编程的速度是装了涡轮加速吗?这么快就有了??” 唔,这家伙好吵。隔着屏幕米花掏了掏耳朵。 贤太的消息跟着刷屏:“这效率..……确定不是AI?” 米花打下,“就当我是AI好了。” 群组里又是一片吵吵闹闹。 启介又发来新语音,声音里带着跃跃欲试的兴奋:“下次比赛,就让那些家伙见识见识什么叫数据碾压!就算H不来,等赢了冠军,我们给他设个虚拟席位!” 凉介,“……抱歉,他们有点吵@H。” 米花托腮,她可以感觉到这群年轻人努力对她展现出的友好,果然和他们的数据呈现出来的一样,热情,纯粹有朝气。 她在屏幕上打下,“没关系。” 小野米花,就像为车队注入了精密的导航芯片。在一次关键的下山赛对决前,她仅凭对手近期的曝光动态与车载录像,便预判出对方会采用非常规的刹车点组合。 比赛当天,启介凭借这份情报,在比赛中完成绝杀。又一次暴雨突袭的练习赛中,H连夜构建出动态湿滑系数模型,精确到每个弯道的积水深度与最佳走线。当其他车队还在摸索路况时,RedSuns的赛车已如离弦之箭,在雨幕中划出完美轨迹。 “H你太厉害了!” 米花收到消息,到底经验老道没有飘飘然,她弯了弯唇角。“厉害的是你,启介。” 高桥家别墅的车库里,引擎机油的气味混着咖啡香。启介正撑着手坐在检修台上,顶灯将他的轮廓切割得分明。 “——大哥,你这双眼睛简直像X光,先是挖到拓海这匹黑马,现在又逮到H这个开挂的家伙!” 他夸张地比划着,手里的起子在指间转出金属冷光。 凉介从电脑桌前转过身来,轻笑一声,目光落在弟弟泛红的耳尖上。“真正的秘密武器是你,启介。” 他的嘴角勾起温和的弧度,“你的灵感和天分,可比任何数据都有杀伤力。” 启介摸了摸刺猬头,有点不好意思,从操作台一跃而下嘟囔着。“大哥,少拿我打趣了”。 凉介笑着摇头,继续他的研究。 第3章 得H者得天下 米花抱着专业书踏入校园时,就听见林荫道上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叹。 转角处,启介斜倚着明黄色FD3S,阳光穿透他染成金色的刺猬头,分外嚣张不羁。他骨节分明的手指抛着车钥匙,金属冷光与腕间的机械表交替闪着,引得三三两两的女生红着脸驻足。 "喂喂,是高桥启介诶~"女生们窃窃私语夹杂着假装是自拍的偷拍,给米花看的好笑。“启介是高崎医院老板的儿子诶,又帅又是富二代~~”“哇他哥哥更帅你知道吗?”“真的吗,天呐~~~~” 启介装作不耐地锁起眉头,歪起一边的嘴角,又是让女生们小小尖叫了一番。 米花抱着书本忍俊不禁,这小子心里肯定得意的很吧。她的目光朝向白色教学楼顶层的落地窗,眼眸漆黑的青年身长玉立,倚着床边翻看着文件,清新的白大褂下摆被风掀起一角。他周身萦绕的清冷气场与楼下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专注的气场又有如沉静的湖面一般。 “……仿佛一个是灼热而夺目的骄阳,而一个是黑夜远海的星辰。” 却以截然不同的姿态,成为耀眼的存在。 “帅到让人作诗对不对!米花!”好友在边上嘿嘿嘿嘿,两眼放光,“你有文采,多给我念一些~我要记下来,写作情书给启介君~~” 好友还真是认真的,缠着她说些酸溜溜的话,还要记笔记。她说每天都有不同的女生红着脸向启介告白,她也准备加入,一边满眼都是星星:“他开车的样子,简直帅到让人窒息!” 米花翻了个白眼,忽然注意到图书馆外张贴的赛事海报,群马大学竟然有追山路赛车手的传统——公告栏上,用粉色便签纸写着的"为高桥兄弟加油"与学术讲座通知并肩而立,学生们抱着书本经过时,还会驻足讨论最近赛事的胜负。 这在东京是难以想象的场景。在那座钢铁森林里,赛车文化蜷缩在地下车库的轰鸣中,是少数人血脉偾张的秘密。 而在这里,山风裹挟着引擎声掠过樱花树,连教授遇到她都会问:"听说昨晚赤城山有比赛?" 便利店收银台前,贴着的不是偶像海报,而是车手们的战绩排行榜。米花望着操场上几个男生热烈讨论漂移的样子,突然觉得……赤城山,群马,真的有够浪漫的。 眼看好友要冲上去,米花一把拽住她,一边暗搓搓想,可惜大家都不知道这个被无数女生追捧的“阳光男神”,会在大半夜犯忧郁症。 凌晨三点零七分,群马县的街道陷入沉睡。 小野米花书桌上的台灯在黑暗中划出一方暖黄。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将机械键盘上散落的草稿纸往旁边推了推,屏幕上的空气动力学公式突然被手机震动的蓝光打断。 对话框后的「对方正在输入」图标如呼吸般时隐时现,像是秋名山弯道处明灭不定的车灯。 她摘下耳机,屏幕幽蓝的光映在脸上,看着聊天记录的界面,已发送的消息只有零星几句: "H前辈,拓海今天在秋名山第五弯的成绩..……" "我照着你的建议调整了胎压,可还是..……" 米花坐起身,她知道在这简短字句有无数被撤回的长段文字。她能想象启介握着手机眉头紧锁地敲下满屏困惑,又因怕打扰深夜的“H前辈”而逐一删除的模样。 终于,新消息提示音划破寂静,启介发来一大段斟酌许久的文字: "……前辈,抱歉这么晚打扰你。今天跑完秋名山,看着拓海的尾灯消失在发卡弯,突然有些说不出的烦躁。明明按照你给的调校方案改装了FD3S,明明每天加练到深夜,但差距好像还是没缩小。我知道不该急,可每次听见引擎声,就忍不住想证明自己......如果有哪里做得不好,能不能请你指点?实在不好意思占用你的休息时间,但我…….." 字里行间透着克制的焦虑,末尾还附上一个略带歉意的小表情。 米花想起自己十七岁那年,在东京车队的深夜里,对着复杂的数据模型反复推演的场景。她的指尖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未落,月光开始流动到笔记本的边缘,米花垂下眼眸。 ……那是她为启介的FD3S重新设计的悬挂系统草图,每道划痕都藏着东京车队时期的不甘。 有一年,她曾连续72小时泡在数据室,只为推翻前辈的旧模型,证明自己的算法更精准。此刻启介不甘的尾音,与记忆中自己狠狠往地上砸坏鼠标的瞬间重叠。 她叹口气,删掉原本要发给他的技术分析,指尖在键盘上轻快跳跃: "启介,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她沉吟了一下,继续打字,"拓海有他的驾驶方式,但你的稳定和爆发力才是真正的杀手锏。记得上次比赛吗?你在逆风状态下完成的漂移动作,非常优秀。不要用别人的标尺丈量自己,属于你的精彩,正在下一个弯道等你。" 最后,她附上一个加油的表情包,"去睡个好觉,明天又是个好天。” 通常H每次回复都像精密仪器输出的数据报告,简短、犀利且不带一丝温度。 “入弯降两档,转速拉到7500转”,“对手引擎有轻微抖动,第四圈会出现动力衰减”——这种冷酷的口吻让大家私下猜测,这位神秘情报官怕是个戴着黑框眼镜、胡子拉碴的中年大叔。 这种时候米花都会看着屏幕上的那些调侃偷笑。她特意将聊天语气打磨得机械冰冷,连标点符号都严格控制。鸭舌帽檐下的眼睛闪过深思熟虑的光,她知道, “不能让那些人发现自己。”如果她要继续在这个圈子活动的话。 又一次暴雨突袭的练习赛中,H连夜构建出动态湿滑系数模型,精确到每个弯道的积水深度与最佳走线。当其他车队还在摸索路况时,RedSuns的赛车已如离弦之箭,在雨幕中划出完美的轨迹。这些神来之笔般的指点,让车队成绩直线飙升,从群马新秀一跃成为关东赛事的热门战队。 而在那次交谈后,高桥启介彻底化身H的头号拥趸,在群组里毫不掩饰崇拜,“——H前辈简直太厉害了,未卜先知!而且人也超好的你们知道吗,下次庆功宴必须给H留个VIP席位——哪怕是虚拟的!” 他甚至在车载仪表盘旁贴满根据H建议调整的数据便签,每次过弯前都会默念那些分析要点,仿佛这样就能获得神秘情报官的庇佑。 这份狂热感染着整个车队,RedSuns的车库里开始流传起“得H者得群马”的玩笑话。 第4章 数据 vs 灵性 高桥凉介坐在书房,看着屏幕上H发来的战术方案。 这已经是H第三次推翻他制定的赛事策略。 H的理由简洁而尖锐:"过度依赖数据会让车手失去灵性。" 凉介手指在键盘上轻点:"经验会骗人,但数据不会。" 他调出近三个月的比赛数据,那些精确到毫秒的记录在屏幕上流淌,"每一次弯道角度、每一段加速距离,都是用实践验证过的最优解。你是应用数据的专家,你应该最清楚。" 对话框陷入沉默,良久,H回复的文字带着冷意:"你是在打造机器,而不是培养车手。" 这句话让凉介握着鼠标的手微微收紧。 他的目光掠过全息投影中跳动的数据曲线,忽然想起启介上周在秋名山的漂移——那个脱离预设轨迹0.3秒的瞬间,赛车划出的银弧像一道打破程式化美感的惊叹号,却让看台上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 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鼠标边缘的纹路,凉介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外人只道启介的灵光乍现是天赋使然,却不知每次战术制定时,他都会在精密的数据模型里刻意预留5%的变量空间。 那些看似"失控"的精彩瞬间,实则是他用概率学编织的惊喜——就像在完美的抛物线轨迹中,精心设计几处刻意的偏移,反而能制造出超越预期的视觉震撼。 "果然还是被看穿了啊……"他对着屏幕轻声呢喃,声线里带着几分欣赏与遗憾。 H的尖锐质疑,恰好戳中了他藏在理性铠甲下的浪漫——原来这世上,真有人能透过冰冷的数字,窥见数据洪流里奔涌的炽热灵魂。他想起启介在赛道上偶尔脱离数据模型的精彩漂移,那些"不完美"的瞬间却总能点燃观众的热情。 "没有绝对的完美,"H继续道,"就像你永远无法用公式计算出风的方向。" 她附上一张浮世绘的海浪图片,暮色中的海面翻涌着细碎的浪花,"车手需要的不是束缚,而是自由。" 凉介凝视着那张照片,轻笑一声,H和自己就像光与影的两面。他追求用精密的数据构建无懈可击的战术体系,而她坚信在规则之外,总有超越理性的可能性。 车库里的仪表盘突然发出嗡鸣,他轻笑一声,回复道:"或许真正的答案,在数据与直觉的交界处。” 车库的白炽灯突然闪烁了一下。 夜风卷着山雾从半开的窗口涌进来,在满墙的空气动力学图纸间游走。 "有机会的话,我不介意见见现实中的你。" 这句话几乎是下意识地敲了出去,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凉介自己都有些意外。 作为RedSuns的核心,他向来以冷静理性著称,此刻却像打破了某种既定规则,"不过不会勉强,毕竟数据世界里的默契,或许比现实中的见面更珍贵。" 对话框陷入漫长的沉默。 凉介靠在转椅上,看回想起这段时间与H的无数次理念交锋——她总能在他严谨的数据模型里找到突破点,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既危险又迷人。 当H的回复终于跳出时,他坐直了身子。 "比起现实中的寒暄,我更享受现在这样——在代码与数据的战场上,做彼此最锋利的矛与最坚固的盾。"文字后面跟着一个淡色的微笑表情 凉介唇角不自觉上扬,敲击键盘的声音在寂静的车库里格外清晰:"看来我们达成了新的共识。期待下一次,用各自的方式,共同征服赛道。" “不介意见见现实中的你。” 小野米花无意识地划过鼠标滚轮。 凉介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像是有一瞬不小心忽略了他们最初的deal。 她知道自己像一面多棱镜——既能用卫星云图预判赛道抓地力,也能用量子算法优化漂移角度;既能在论坛用代码怼翻技术大佬,也能深夜用温柔语句安抚焦躁的队友。这种全面性曾让东京车队的老将们对她既敬畏又忌惮,如今竟让以严谨著称的高桥凉介也破了规则。 米花想起上一次在和凉介技术讨论时,他偶尔流露出的讶异——当她同时给出空气动力学修正方案和车手心理调节建议时,那个永远从容的男人会在对话框停顿三秒。 就像上周,她不仅指出FD3S底盘调校的0.5°误差,还附上了针对启介性格的训练节奏表,凉介回复的"你似乎过于全能"背后,藏着她读得懂的审慎探究。 "太过全面本身就是种威胁。"这是曾经队长对她说的话。 米花摘下眼镜,拿在手里。镜中倒影里,17岁的那个她在东京车队的会议室舌战群儒,那时她用三个月吃透车队十年数据,既能做精准到毫秒的赛事模拟,也能看穿管理层用数据粉饰的财务漏洞,最终引来的不是赏识,而是系统性的排挤。 "高桥先生更像在验证数据模型的边界。" 发送后,她关掉聊天窗口,调出隐藏分区里的加密文件——那是她为RedSuns量身打造的两套方案:一套是凉介推崇的精密数据流,另一套则是她坚信的灵性突破法。 群马大学的林荫道上,小野米花骑着自行车,篮子里放着厚重的《英美诗歌鉴赏》。 今天的课程需要经过医学院的大楼。 “唔,从这里上电梯是么……” 米花摸索着,骤然撞上一个白色的人影,图纸与零件哗啦啦散落满地。“——抱歉!” "抱歉。"温润的男声与她的声音同时响起。米花抬头时,正对上高桥凉介淡淡的神情——他手中那具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轰然解体,椎骨、肋骨如银链般散开,与她散落的图纸、书本在地上交织成荒诞的拼图。 说实话场面是有点滑稽的,米花怕自己笑出来赶忙蹲下去捡来做掩饰。 "没有伤到你吧。" “没有。”米花抬起头,正对那双她在深夜对话过的眼睛,此刻裹着晨雾般的温柔。他已经拾起散落的零件,白色的骨头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光,与他白色的衣褂形成奇妙的融合。 米花跪下到处捡自己的《荒原》批注本,回头瞥见凉介正专注地看着她散落的某张纸。 "很有趣的批注。"凉介拿起那张纸,和其他叠在一起交给她,她正道谢,就听他带着笑意说,“……原来英文系的拓扑学,和解剖学的骨骼分布,都讲究黄金分割。”他看着她,“你是文学专业的?" “……英语文学。” 恰逢这时,走廊里走过几个同专业的人。 "你知道我们系来了个天才少女么?"走廊里传来细碎议论,"也不知道是谁,教授不肯说。但听说高中就拿过国际数学建模大赛金奖了。" 米花的手顿了顿,突然想到她的老师一直以来的调侃:"米花该去NASA造火箭,不然做什么都是屈才。" 她自顾自笑了笑,在心里想,“赛车不屈才,赚的也不少呢。” 当初她选择英文文学,大家都反对,说她简直就像是铁匠去做歌手,跨行跨的太严重。 但只有米花知道,那些藏在《尤利西斯》意识流叙事下的严密逻辑,那些十四行诗工整韵脚里暗藏的数学美感,与她钟爱的空气动力学公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英文行文就像封装完美的函数,每个从句都是严谨的参数,虽不及中文意象飘逸,却用精确的语法结构搭建起令人着迷的思维宫殿。”刚刚高桥凉介看到的,就是这一句。 她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不由的笑了。大概高桥凉介永远不会想到,那个在虚拟世界与他针锋相对的技术天才,还是个沉浸在浪漫主义诗歌的家伙。 第5章 拓海的感情问题? 好家伙,这次轮到藤原拓海来找她了。 消息弹窗突然跳出,十几条未读语音的红点格外刺眼。小野米花挑了挑眉,耳机里传来少年带着困惑的声音。 “H前辈……有个女孩打了我一巴掌,可我心里不但不生气,反而觉得暖暖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米花翻了个白眼,差点脱口而出,“你们一个个真把我当ChatGPT了?不好意思我没有内建情感区块!”但她强忍住吐槽的冲动,一边假装没有在八卦的样子,一边用平淡的语气回复:“具体说说情况?她怎么打你的?”她开始在键盘上疯狂划拉资料,很好,触到她的知识盲区了。 “额……就是有个女生突然冒出来,说我玩弄她朋友,”拓海的语音里带着委屈的鼻音,背景音还混着噪杂的人声,“我连她朋友是谁都不知道,话都没说两句……” 米花握着手机的手顿住,刚送到嘴边的牛奶差点洒出来,“然后呢?” “然后她就……”拓海的声音突然小了下去,带着某种难以名状的羞涩,“给了我一巴掌。那力气可真大,我耳朵现在还嗡嗡响呢。” “啊?!”米花差点蹦起来,她慌忙扶住快要翻倒的3D打印模型,嘴里嘟囔着“太离谱了”,手指却已经开始疯狂搜索“被陌生人掌掴后感觉暖暖的心理学”——“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几个字就跳了出来。 “斯德哥尔摩不是瑞典首都么。”她来了兴致,点开维基百科,一边听拓海絮絮叨叨说脸圆圆的有多可爱看的他心怦怦跳,一边研究词条——“1973年银行劫案、加害者认同、人质对绑匪产生依赖......”她突然坐直身子,"所以这词是Stockholm Syndrome?词根居然和城市名挂钩。" 知识盲区被填满的快感让她眼睛发亮,立刻自信满满地复制测试题发给拓海。 "听着,第一个问题:你是否在她否定你后更想证明自己?”“被她拒绝后,会觉得难过但更想靠近她?” ……看着AI生成的70%吻合度报告,米花扶额——这结果,比算赛车风阻系数还刺激。 正准备给拓海科普“创伤联结”,突然想起那个在赛道上肆意张扬,据说情史丰富的家伙,说不定更有发言权。她果断给拓海发消息:“你去问问启介,他应该懂。” 没过多久,拓海委屈巴巴的消息弹出来:“启介哥骂我狗眼看人低,说他才不像花花公子……” 米花盯着屏幕,黑框眼镜差点从鼻尖滑落。她对着空气张了张嘴,机械台面上的扳手随着她的动作当啷一响:"哈?我什么时候说他像花花公子了?这传话怎么还自带夸张特效?" 指尖在屏幕上飞速滑动,三秒后启介的头像被拽进群聊。看到又是拓海,启介带着暴躁的语音就砸了进来:"又搞什么无聊事?我在调避震呢!"等拓海结结巴巴复述完前因后果,启介气的大吼:"你个笨蛋!被打还觉得暖,不就是喜欢人家吗?都喜欢人家到骨子里了!" 背景音里传来金属撞击声,混着他不耐烦的喘息。 虽然还是没搞明白,H同学还是打出一句,"不愧是启介君。拓海,你看启介帮你把问题解决了吧。" 对话框陷入诡异的沉默,连车库里的通风扇声都变得清晰。两秒后,启介发来一行字,每个字都带着咬牙切齿的味道:"这是常识!还有,我不花!!别把我和那些肤浅的家伙混为一谈!" 看着聊天框里的对话,米花揉了揉眉心,她伸手摸了摸宝贝卡布奇诺,美美的在灯光下泛着优雅的光泽,哎,她感慨,这场离谱的情感讨论可比任何机械构造都复杂多了。 群聊界面突然弹出一连串入群提示音,米花握着手机猛地一抖,差点掉到地上。启介的头像后面跟着"高桥凉介""中村贤太"接连闪现,她盯着屏幕上骤然膨胀的成员列表,镜片后的眼睛危险地眯起——果然是启介这混蛋!她甚至能想象到启介举着手机贱兮兮笑的模样。 "什么什么!恋爱话题吗?!"贤太的语音几乎要震破耳膜,背景音里还混着炸薯条的滋啦声,"啊啊好想要女朋友啊~~好想和女朋友一起逛秋叶原啊——啊,话说H前辈有没有谈过恋爱?"这句话像颗深水炸弹,群里瞬间陷入诡异的寂静。 米花咬着后槽牙,扳手把工作台敲得咚咚响——这该死的贤太,神经是不是和他改装的破音响一样短路了? 启介立刻兴奋起来,刚才被拓海逼到暴躁的劲儿消失得无影无踪,在群里迅速打字,"哦?H前辈的感情史?"他故意发了个天真无邪的表情。米花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想起自己在论坛上塑造的"神秘技术大神"人设——深沉稳重、经验老道,要是让这群人知道H母胎solo到现在,苦心经营的形象就要彻底塌方! 她选择,直接下线。 过了两小时回来告诉大家,“抱歉各位,刚刚家里停电了。” 大家,“……” 深夜的山道鲜少有人迹,米花将改装中的卡布奇诺缓缓驶出车库。 月光掠过尚未喷完漆的车身,引擎发出低吼声,像是沉睡的野兽被唤醒。 她紧握着方向盘,后视镜里晃动戴者鸭舌帽的面容下,是专注分析轮胎温度与转向角度的清冷面容。那些被属于她的天赋,正在这条属于她的赛道上重新苏醒。 ——这是她避开秋名山的第七个练习场,特意选在群马县最偏僻的区域。米花目光如炬,精准捕捉每个弯道的角度,指尖轻拨换挡杆的动作带着几分凌厉。山风灌进半开的车窗,卷起她夹在遮阳板上的便签,上面潦草写着高桥凉介的战术建议,边角已被机油染成褐色。 经过一段连续发卡弯时,车身突然出现细微的侧滑。米花瞳孔骤缩,迅速反打方向盘,同时轻点油门。这0.1秒的失误让她后背瞬间沁出冷汗——看来新换的悬挂系统还需调整。她将车停在山道边,打开手机电筒检查底盘,屏幕余光瞥见车友群里99 的未读消息,启介和贤太还在疯狂刷着关于感情话题的调侃。 "白痴。"她掏掏耳朵,关闭手机塞进裤兜。路灯打在卡布奇诺尚未喷漆的车身上,裸露的碳纤维纹路泛着冷峻的光泽。米花摘下手套,指尖抚过车顶的流线,突然想起凉介说过的话:"真正的车手,要学会在失控边缘找到平衡。" 呵。 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比他高桥凉介更达到平衡? 深夜的路边,米花正蜷缩在卡布奇诺的副驾上调试行车电脑,手机在腿边突然震动,高桥凉介的名字弹出时,她差点碰倒仪表盘上的牛奶,赶紧稳了稳身子坐起来。 "1.3L引擎的空燃比异常波动,第3组弯道降档延迟0.2秒。"消息末尾还附着一段经过频谱分析的引擎声波纹,精准标注出涡轮泄压阀的异常频率。米花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沾着机油的指尖微微发颤——她明明将行车数据加密成了乱码格式,连启介都曾在论坛上吐槽这是"外星语言"。 还未回复,第二条消息又至:“关于群里的话题,不必放在心上。”末尾的句号冷得像冰锥,却让她想起启介在群里追问感情史时,始终潜水的凉介突然上线又消失的痕迹,所以高桥凉介,早就知道她想要掩饰“不擅感情”得笨拙伪装。 他哪有只懂数据啊,分明就能看透人心那些未被编码的微妙波动。 啧啧,这个高桥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