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里的阳光》 第1章 那个人是谁 九月的清晨,校园像刚被晨曦轻轻掀开纱帘的婴孩,睫毛上还沾着夜露。林荫道上的梧桐最先醒来,油亮的新叶在淡金色的风里翻动,发出“沙啦沙啦”的笑声——那是去年毕业生种下的树,今年第一次以学长姿态迎接新人。水泥路缝里钻出几株倔强的车前草,顶着露珠,像偷偷溜进开学典礼的顽皮听众。 “魔女” 孙蔚转过头看了看向她招手的女孩 “你怎么在着?” “还不允许我来这个学校读书啊!”何文静傲娇的嘟囔 “也行啊,你在那个班” “四班” “我也是” “太好了,走,带你去那买根雪糕,这天热死人了” 远处的小店里,热热闹闹的,排着队买单人比以前向当的多 “还买吗,蛮蛮” “孙魔女,在外面不要叫我小名哈!我要买,你站着排一下队,我去上个厕所” 说完,何文静头也不回的走了, “唉!真是屎尿多啊” (蛮蛮是何文静小名,家里亲近的经常怎么叫的,“孙魔女”是孙蔚的外号,小时候的孙蔚像个男孩一样在街里出了名的捣蛋鬼,小魔女,后来两人就在私下经常叫对方小名,外号) “喂!你没长眼吗,你踩到我了,还插队” 孙蔚气鼓鼓的盯着这个长的看似一表人才的插队人 “喂!道歉啊!太不文明了” 对方站在那一声不吭,刷着手机 孙蔚眼睛一转,要使小心眼了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没礼貌,看似一表人才的小人插队,还踩了人不道歉啊!不要错过,过来看看吧” 孙蔚把嗓子吊得高高的,尾音拖得九曲十八弯,像唱大戏似的。排队的人群“刷”地让出一条缝,手机镜头齐刷刷对准了那个插队的男生。 “呵,挺好的,你等着吧”那个男生一脸嫌弃的看着这个女孩 “你好之为知吧,我先去买了”孙蔚笑嘻嘻的从那个男生旁边走过 “孙魔女!你又在行侠仗义?”何文静甩着湿哒哒的手蹦回来,鼻尖上还沾着水珠,“厕所排队比买雪糕还长,我差点被熏成腊肉。” 她顺着孙蔚的视线望去,正好看见那个男生在队尾站定。阳光穿过梧桐叶,在他白色T恤上投下斑驳的绿影,像一幅刚晕开的水彩。 “哟,这不是刚才被你做‘**展览’的倒霉蛋吗?”何文静坏笑着用胳膊肘捅孙蔚,“长得挺对我胃口,介绍认识下?” “少来。”孙蔚把脸扭向冰柜, 耳根却悄悄红了,“我才不要和插队的家伙做朋友。” “好了,不开玩笑了,走去四班报到吧”何文静期待的看着孙蔚 “走吧” (高一四班) “唉呦喂,我们的廖少,一大早被一个女生搞了个下马威哈”樊越搭在廖钦华的肩上不停的笑嘻嘻 “廖少,这个女生有点牛啊”江屿夸奖的说 廖钦华把书包往桌斗里一塞,哐啷一声,像把没处发的火也一并摔了进去。 “牛?”他抬眼,声音懒洋洋的,却带着一点冰碴子,“那你们是没见过真牛。” 江屿正把课本码成一条笔直的线,闻言只轻轻“嗯?”了一声,尾音往上挑,像给话里留了扇门。 樊越把可乐罐当话筒,凑到廖钦华嘴边:“廖少,展开说说呗,让广大群众也乐乐。” 廖钦华两根手指捏住可乐罐口,往旁边一拨,金属“咔哒”一声凹下去一块。 “说个屁。”他整个人往后一靠,椅背抵着墙,长腿大喇喇伸到过道,“反正以后一个班,有的是机会碰头。” “听这意思——”江屿把练习本合上,淡声补刀,“你还想报复?” 廖钦华斜他一眼,嗤笑:“我看上去那么闲?” 樊越举手:“像!” 廖钦华抬手就要把可乐罐砸过去,余光却瞥见教室门口晃进来两个身影。 孙蔚走在前面,马尾随着步子一甩一甩,像一面小黑旗;何文静跟在后面,正用吸管戳酸奶盒,戳一下,酸奶“噗”地溅出一点。 樊越立马压低声音:“来了来了,女侠驾到——” 孙蔚经过廖钦华的座位,目不斜视,鼻尖轻轻“哼”了一声,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前后三排都听见。 那一声“哼”,像根羽毛落在廖钦华的神经上。 他舌尖抵了抵上颚,忽然笑了。 “喂,江屿。”他侧头,声音低到只有同桌能听见,“打个赌吗?” 江屿翻书的动作没停:“赌什么?” “赌一个月。”廖钦华用食指敲了敲桌面,节奏轻快,“一个月内,我让孙蔚跟我道歉。” 江屿终于抬眼,目光穿过教室,落在孙蔚把书包甩上椅背的动作上——干净利落,带着一股“别惹我”的劲。 “赌注?”他问。 廖钦华想了想,把口袋里那张被收银阿姨退回来的□□抽出来,对折,再对折,最后压进江屿的物理书页里。 “就赌这张□□。” 江屿挑眉:“你要输了?” “输?”廖钦华笑得露出一点虎牙,“我廖钦华的字典里,暂时没这个字。” 孙蔚正转身,目光正好撞进廖钦华带笑的眼睛里。 她愣了半秒,随即翻了个更大的白眼,用口型无声地送了两个字: ——做梦。 廖钦华笑意更深,指尖在桌面上画了个小小的“1”。 第一回合,计时开始。 午休铃一响,教室像被掀了盖子的蚂蚁窝。 廖钦华却不动,他单脚踩在桌杠上,拿手机给樊越发消息: 【三分钟内,把孙蔚的入学档案拍照发我。】 樊越回了个“ok”的表情,三十秒后,一张照片弹过来—— 姓名:孙蔚 初中:云端一中 特长:短跑,兵兵球 ,摄影,记者,曾获荣誉:市青少年兵兵球女子组季军,云端市青少年记者金奖,云端市短跑女子组季军 廖钦华吹了声口哨,抬眼去找孙蔚。 她正站在讲台旁,低头给何文静讲题,马尾垂下来,发梢一下一下扫过试卷,像黑色的钟摆。 “短跑啊……”廖钦华眯了眯眼,忽然起身。 下午第一节是物理实验。 老师让大家自由分组,两两搭档。廖钦华拎着实验盒,径直走到孙蔚面前,手指敲了敲她桌面:“缺人吗?” 孙蔚头也不抬:“缺狗。” 周围一阵窃笑。 廖钦华“哦”了一声,拉开她旁边的椅子坐下:“汪。” 笑声瞬间爆炸。孙蔚笔尖一抖,纸上多出一道突兀的斜杠。她抬头,对上廖钦华似笑非笑的眼睛—— “孙同学,狗就位了,实验可以开始了吗?” 孙蔚深吸一口气,把橡皮往桌上一拍:“行,狗负责记录数据,不准乱碰器材。” “遵命。”廖钦华拖长声调,翻开记录本,第一页却写着三个大字: 【欠条本】 孙蔚眼角一跳。 实验进行到一半,需要测自由落体时间。廖钦华拿着秒表,忽然低声:“你怕不怕?” 孙蔚正调整光电门,冷笑:“怕你?” “怕你失手砸到我。”廖钦华扬了扬手里的秒表,“砸坏了我,你得负责。” 孙蔚回得极快:“放心,砸坏了你我直接拖去医务室,绝不耽误你讹人。” 话虽毒,手却稳。小球落下,数据精准。 廖钦华在记录本写下数字,又在旁边画了一只龇牙的小猫,尾巴卷成“sorry”的形状。 下课铃响,孙蔚抽走记录本,一眼就看见那只猫。 她“嗤”了一声,把纸撕下来,揉成团,顺手抛进后排垃圾桶——纸团在空中划出完美抛物线,正中。 廖钦华趴在椅背上看她,忽然鼓起掌:“三分,漂亮。” 孙蔚没理,转身就走。 廖钦华却对着她的背影扬声:“孙蔚,明天校运会选拔,四百米,敢不敢比?” 孙蔚脚步一顿,回头:“比什么?” “我跑你追——”廖钦华笑得嚣张,“追上了,我道歉;追不上,你给我写检讨,当众念。” 全班安静三秒,接着爆发出“哦——”的起哄声。 孙蔚眯起眼,一字一顿:“行。跑道见。” 当天傍晚,布告栏贴出校运会初选名单: 【男子400米:廖钦华】 【女子400米:孙蔚】 红纸黑字,并排而列,像一张战书。 江屿路过时停下,指尖在“廖钦华”三个字上轻敲一下,笑着摇头:“倒计时,29天。” 倒计时·第29天 清晨六点二十,操场上浮着一层薄雾,像有人把牛奶打翻在了绿毯上。 孙蔚做完最后一组高抬腿,秒表“滴——”一声停在 56.78。 她皱了皱眉:比上周慢了 0.3。 “状态不对。”她自言自语,把秒表归零。 忽然,身后传来一道懒洋洋的声音:“要不我帮你调表?” 孙蔚回头,廖钦华穿着黑色无袖速干衣,脖子上挂一只旧相机,正对她举镜头。 咔嚓—— 闪光灯亮得她下意识眯眼。 “廖钦华,你找死?” “记录对手黑历史。”男生低头查看照片,笑得恶劣,“到时候贴在公告栏,配文:‘某人起跑前居然左脚绊右脚’。” 孙蔚抬腿就踢。 廖钦华预判似的往后一闪,相机差点掉地上。 “喂,这可是我爸的宝贝。”他抬手护住镜头,“弄坏了要赔的。” “行,赔你一副棺材。” “这么狠?”廖钦华吹了声口哨,忽然把相机递到她面前,“看看?” 屏幕里—— 她腾空抬腿的瞬间被定格,背景是橘红色的跑道,雾气被阳光撕开,像无数细小的金箔在飞。 “技术不错吧?”廖钦华声音低下来,“云端市青少年记者金奖得主,要不要合作?” 孙蔚愣了半秒,立刻板起脸:“不需要。” “别急着拒绝。”廖钦华把相机背到身后,另一只手掏出一张折叠好的 A4 纸,“交换条件。” 纸上是打印好的【400 米陪跑计划表】: 周一 起跑反应训练 周二弯道摆臂 周三摄影跟拍(可选) …… 最下面一行手写字: ——“每完成一次,我欠你一个道歉;完不成,欠条翻倍。” 落款:廖钦华,龙飞凤舞,像挑衅。 孙蔚眯眼:“我为什么要陪你玩?” “因为你想赢。”廖钦华收起笑,语气第一次认真,“我也想赢。双赢,不亏。” 孙蔚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伸手,抽走那张纸:“周三那栏删掉。” “成交。”廖钦华爽快点头,随即补一句,“照片我晚上发你,版权共享。” 七点半,早读预备铃响。 两人一前一后往教学楼走。 楼梯拐角,江屿倚着墙,手里转着那张□□。 “哟,训练结束?”江屿冲廖钦华抬抬下巴,“我还以为第一天就会被打残。” 廖钦华耸肩:“暂时四肢健全。” 江屿把□□弹到空中,又接住:“提醒你一句,昨晚有人看见孙蔚在器材室加练到十点。” 廖钦华脚步没停,只抬手比了个“OK”,背影被走廊窗棂切成长长一条。 教室里,孙蔚刚坐下,手机震动。 【陌生号码】发来一张照片—— 正是廖钦华早上拍的那张,但右下角多了一行小字: “左脚绊右脚,也挺可爱。” 孙蔚耳根“轰”地烧起来,手指在删除键上悬了两秒,最终只回了六个点: 【……】 对面立刻回复: 【收到,六点十分,老地方见。——L】 倒计时·第28天,从“可爱”两个字开始。 倒计时·第27天 六点零九分,操场上还笼着一层淡青色的雾。 孙蔚把计时器卡在手腕上,做最后两组踢腿热身,余光却频频扫向跑道入口。 六点十分整,廖钦华没出现。 她嗤笑一声,按下计时器—— “滴。” 起跑蹬地,身影像一道拉长的黑色箭矢。 刚冲过百米起点,耳边忽然传来“咔嚓”一声快门。 廖钦华蹲在弯道内侧的草坪上,举着相机,镜头追着她一路平移。 “喂!”孙蔚急刹,鞋底蹭出两道白痕,“你迟到了!” “没迟。”廖钦华把相机屏幕转向她,画面定格在她起跑瞬间——肌肉线条绷紧,雾粒被震得四散,像碎钻。 “六点十分零五秒拍下第一张,任务完成。”他说得理直气壮,还晃了晃手里的纸杯,“顺便买了豆浆,补偿你五秒钟。” 孙蔚刚要怼人,鼻尖却先闻到甜豆浆混着焦脆油条的味道,肚子很不争气地“咕咚”一声。 廖钦华笑弯了眼:“喝不喝?不喝我喂草坪。” 孙蔚一把夺过纸杯,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烫得两人同时缩了缩。 她低头啜饮,掩饰发烫的耳尖。 廖钦华把相机背带缠在腕上,另一只手掏出那张陪跑计划表,在第一行“起跑反应训练”后面打了个鲜红的对勾。 “今天任务升级。”他指了指远处的看台,“看见第三排那面红旗了吗?跑到旗下,我拍你冲线;你要是比昨天慢了 0.3,明天加练。” 孙蔚挑眉:“要是快了呢?” “快 0.1,欠条减一条;快 0.3——”廖钦华拖长声调,忽然弯腰凑近,“我当众喊你一声‘孙哥’。” 少年声音带着晨雾的潮气,喷在她耳廓,像细小的电流。 孙蔚愣了半秒,猛地后退一步,豆浆差点洒出来:“谁稀罕!” 脚却诚实地回到起跑器上。 “各就位——” 她俯身,背脊绷成一张弓。 廖钦华单膝跪在终点线旁,镜头对准她,声音低却清晰:“跑。” 孙蔚蹬地而出。 风掠过耳畔,带起碎发;脚步声在空旷跑道上敲出急促的鼓点。 她冲过旗下那一刻,廖钦华按下快门,计时器同时“滴”一声—— 55.47。 比昨天快了整整 1.31 秒。 孙蔚撑着膝盖喘气,汗珠顺着下颌砸在塑胶跑道上。 廖钦华把相机递到她眼前,画面里女孩像一柄出鞘的刀,锋利得晃眼。 “孙哥。”他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她听清,“第一声,先欠着。” 孙蔚抬头,正对上他亮得犯规的笑。 她想说点什么,操场喇叭却在此刻响起—— “请参加校运会初选的同学于七点二十到体育组补录指纹,迟到视为弃权。” 廖钦华把相机往脖子上一挂,朝她伸手:“走,一起?” 孙蔚拍开他的爪子,自己站了起来,脚步却与他并肩。 雾散了,朝阳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不肯平行的跑道,一路纠缠着向前。 第2章 我认识你 倒计时·第26天——“欠条翻倍” 早读前的教室,人声像煮沸的粥。 廖钦华单手插兜,另一只手捏着一张崭新的“欠条”——A4 纸裁成巴掌大的白条,上面用毛笔字写着: 【今欠孙蔚公开道歉一次,若违约,翻倍为两次。】 落款龙飞凤舞:廖钦华。 他把欠条压在孙蔚课桌的透明垫板底下,旁边还放了一支白杆签字笔,像等人批奏折。 孙蔚一进教室就看见那抹嚣张的白。 她瞥一眼廖钦华——那人正倚着窗,装模作样背英语,课本却拿倒了。 孙蔚冷嗤,提笔在欠条空白处刷刷添了一行小字: 【若再迟到,追加操场蛙跳一圈。】 然后把欠条折成纸飞机,朝后排精准发射—— 飞机机头“咚”地戳在廖钦华额头上。 全班哄笑。 廖钦华揉着额头展开飞机,看见追加条款,笑得牙尖嘴利:“行,听老板的。” 1. 午间突袭 午休铃刚响,孙蔚照例去图书馆暗房洗照片。 门刚推开,一股淡淡的显影液味道扑面而来。 廖钦华居然已经蹲在里面,手里提着两罐冰可乐,脚边放着一台便携式扫描仪。 “你怎么进来的?” “跟管理员说我来帮‘市青少年记者金奖得主’打下手。” 他把可乐递过去,“顺便把你的旧底片全扫成电子版,省得你来回跑。” 孙蔚狐疑地接过可乐——罐身冰凉,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淌,像一条透明的小蛇。 扫描仪的屏幕正亮着,第一张就是她昨晚偷偷拍的夜景:操场上空荡荡的跑道,只剩廖钦华一个人弯腰绑鞋带的背影,路灯把他影子拉得很长。 孙蔚下意识去按删除键,却被廖钦华挡住。 “版权共享,你答应的。” 他声音低下来,“再说,这张我挺喜欢。” 孙蔚耳尖微红,转身去调显影液,装作专注地搅动盘子,却听见背后快门声—— 廖钦华又偷拍了一张:她站在红色安全灯下,侧脸被暗红色光晕勾出柔软的轮廓。 “廖钦华!” “在!” “再拍一张,就把你头按进显影盘。” “好嘞。” 嘴上答应,手指却飞快把照片存进加密文件夹,文件名:day26_boss.jpg 2. 暴雨突至 下午第三节自习,天空忽然暗了两度。 乌云压得很低,像给教学楼扣了个铁锅盖。 体育组临时通知:因雷暴预警,操场封闭,所有训练改到体育馆室内跑道。 孙蔚皱眉——室内弯道短,节奏完全不对。 她正收拾东西,手机震动: 【L:体育馆门口等你,带了你常用的起跑钉鞋,37码半,对?】 孙蔚盯着那行字,心里像被什么轻轻戳了一下。 【S:谁告诉你我码数?】 【L:昨晚你借给何文静拖鞋时,我目测的。】 【S:……】 体育馆里灯光惨白,木地板反射出冷光。 室内跑道只有120米一圈,四百米得绕三圈半,弯道急,容易踩线。 孙蔚做完热身,发现廖钦华正跟体育老师说话。 片刻后,老师吹哨:“廖钦华申请做领跑员,双方同意即可。” 所谓领跑员,就是全程挡在外道,给内道的孙蔚挡风、卡节奏,但成绩不计入正式选拔。 孙蔚愣住。 廖钦华已经走到她面前,伸出手腕上的计时芯片:“放心,我只做你的破风手,不会抢你成绩。” 孙蔚盯着他看了两秒,把芯片别在自己鞋带上:“摔了别怪我。” “摔了算工伤,你赔我医药费就行。” 哨声落下。 两道身影同时蹿出。 第一圈,廖钦华跑在外道,步伐压得极稳; 第二圈,他故意提速,迫使孙蔚跟上; 第三圈末,孙蔚开始冲刺,廖钦华却突然向外让出半米—— 风阻瞬间消失,孙蔚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了出去。 最后一米,她冲线,计时器定格: 54.19。 比昨天又快了 1.28 秒。 雷暴在头顶轰然炸响,雨点砸在体育馆玻璃顶上,噼啪作响。 孙蔚撑着膝盖大口喘气,汗水顺着下巴滴到木地板。 廖钦华蹲在她面前,头发被汗水打湿,贴在额前,像只落汤狐狸。 他伸出两根手指,比了个“V”:“欠条再减一条,现在只剩——” 孙蔚抬手,啪地拍在他掌心:“欠条翻倍。” “嗯?” “你刚才让得太明显,老师都看见了。”她喘着气,嘴角却翘起来,“所以,欠条翻倍,两次道歉。” 廖钦华愣了两秒,忽然笑了,雨水混着汗水滑进他虎牙的尖尖。 “行,翻倍就翻倍。” 他伸出拳头,孙蔚犹豫半秒,与他轻轻碰了一下。 拳头相撞的那一刻,体育馆外的闪电刚好劈开天空,白光透过高高的窗户,把两个人的影子钉在地板上,像一张底片—— 定格在倒计时第26天,欠条×2。 倒计时·第25天——“公开处刑” 早读前五分钟,四班教室炸开了锅。 黑板左侧被划出了一块“公示栏”,上面贴着一张放大成A3尺寸的欠条——正是那张“翻倍版”: 【廖钦华欠孙蔚公开道歉×2】 旁边还附赠一张高清抓拍: 暴雨中的体育馆,孙蔚冲线后撑着膝盖,廖钦华蹲在她面前,两人拳头相碰,闪电把影子拉得老长。 照片下角一行手写体: “欠债人自愿追加利息,特此公示。” 落款:摄影记者·孙蔚(代笔)。 全班同学围着黑板叽叽喳喳,手机闪光灯此起彼伏。 廖钦华拎着早餐进门,第一眼就看见那张“公开处刑”。 他啧了一声,抬手就把照片摘下来,翻个面,用磁扣重新贴上去—— 背面居然还有一张更狠的: 少年蹲在跑道边,双手合十,像极了“求饶”表情包,头顶 P 着一行大字: 【汪!孙哥最棒!】 全班爆笑,后排男生直接喊:“廖少,大型社死现场!” 孙蔚坐在座位上,慢悠悠喝牛奶,眼底藏不住的得意。 廖钦华冲她挑眉:“行,公开就公开。” 下一秒,他抬手“啪”地合上黑板旁边的折叠椅,站上去,清了清嗓子—— “各位同学,占用早读一分钟。” “本人廖钦华,于倒计时第26天,恶意放水,导致孙蔚同学成绩被高估,特此第一次公开道歉——” 他朝孙蔚的方向,规规矩矩鞠了个九十度躬, “对不起,孙哥。” 教室里安静三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掌声和口哨。 孙蔚被牛奶呛了一下,咳得满脸通红。 廖钦华从椅子上跳下来,顺手把那张欠条撕下一角,团成球,精准抛进垃圾桶。 “第一次,清零。” 他冲孙蔚比了个“1”的手势, “还剩最后一次,等真正赢你的那天。” 晚自习下课铃响,整栋教学楼灯火通明。 孙蔚抱着一摞卷子去老师办公室,半路被人拦在楼梯拐角。 廖钦华背光站着,手里拎着一只黑色帆布袋,袋口露出半截乒乓球拍柄。 “云端市青少年乒乓球女子组季军?”他晃了晃袋子,“敢不敢加赛?” 孙蔚瞥他:“输了欠条一笔勾销?” “不。”廖钦华笑得像只狐狸,“输了的人,负责给对方当一天助理——拎包、买水、拍照、写稿,随叫随到。” 孙蔚想了想,点头:“时间地点?” “明晚七点,旧体育馆。器材我借好了。” “行。” 两人击掌为约。 楼梯间的声控灯恰好熄灭,黑暗里,只有彼此的呼吸和心跳清晰可闻。 灯再次亮起时,他们已经错身而过,像什么都没发生。 第二天傍晚,旧体育馆灯光昏黄,球台是上世纪的墨绿色,磕碰处露出木原色。 孙蔚换好运动短裤,露出线条利落的小腿。 廖钦华把两只拍子抛给她挑,一只狂飙三,一只老式红双喜。 孙蔚选了红双喜。 “让三追四?”廖钦华问。 “用不着。”孙蔚嗤笑,“直接七局四胜,速战速决。” 第一局,孙蔚发球,动作干净利落,弧圈低平,廖钦华连吃三个旋转,球飞出界外。 11:3,孙蔚速胜。 第二局,廖钦华开始适应,比分咬到10:10,关键分他一个假动作放短,孙蔚扑空,12:10,扳回一城。 第三局开始,廖钦华越打越稳,甚至抽空拿相机给自己来了张自拍,配文“战地记者现场报道”。 孙蔚被他分心战术气笑,攻势更猛,11:7、11:5,连下两局,大比分3:1领先。 第五局,廖钦华忽然改变节奏,发球全用不转长球,逼得孙蔚退台,再伺机扣杀。 比分一路胶着,直到15:13,廖钦华险胜。 第六局,孙蔚体力明显下降,廖钦华却像开了挂,正手连续爆冲,11:6,把比赛拖进决胜局。 最后一局,灯光忽明忽暗,球台中间的网绳因为老旧而微微下垂。 比分从 1 平打到 9 平。 关键球,孙蔚发球,廖钦华一个侧切,球擦网而过,落在白线边。 10:9。 孙蔚抹了把汗,深呼吸,第二发球直接偷袭底线长球,廖钦华后退不及,球拍磕在台角,发出清脆一声“咔”。 10:10。 再一个回合,孙蔚正手快撕,廖钦华回球下网。 11:10。 赛点。 全场安静得只剩心跳。 孙蔚高抛发球,廖钦华看准机会,一记重扣—— 球直冲孙蔚反手位,她侧身,反手一个快带,球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擦着廖钦华球拍边缘飞出。 12:10。 比赛结束。 孙蔚把球拍往台上一放,长出一口气:“助理体验卡,明天生效。” 廖钦华却弯腰从帆布袋里掏出另一只球拍—— 刚才那声“咔”来自备用拍,主拍完好无损。 他笑得一脸欠揍:“早知道会输,提前准备好了。” 孙蔚挑眉:“那就麻烦小廖助理,明早六点,把豆浆和油条送到操场,温的,谢谢。” 廖钦华比了个标准的敬礼手势:“收到,孙哥。” 倒计时·第25天,欠条剩余:1 次。 下一次,是跑道终点的呐喊,还是乒乓球台的最后一击? 两人都不知道,但灯光把他们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上,像两条不肯平行的线,继续向前。 [星星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我认识你 第3章 兵兵球还是跑步 倒计时·第24天——“助理上岗日” 暴雨预警 清晨五点四十五,天色乌青,雨线斜织。 孙蔚撑着伞赶到操场,远远看见廖钦华蹲在升旗台下,怀里抱着一只保温袋,塑料袋被雨砸得噼啪作响。 “温豆浆,加糖两勺;油条,三分钟后出锅。”他把袋子递过去,笑得像只落汤狗,“我还带了雨衣,怕你嫌弃,用的是透明款,不影响你帅。” 孙蔚嘴角一抽,把豆浆插上吸管:“助理守则第一条——少废话。” “收到。”廖钦华立刻闭嘴,单手撑伞,另一只手掏出计时器,“今天原定四百米间歇,改室内楼梯冲刺,共十组,我计时。” 雨太大,跑道确实泡了水。孙蔚没再拒绝,转身往教学楼走。 楼梯间回荡着两个人的脚步。 孙蔚冲上去,廖钦华跟在后面报秒:“17.41、17.12、16.88……” 到第八组,孙蔚腿软,扶墙喘气。 廖钦华把伞往她那边倾斜大半,自己半边肩膀全湿:“最后一组,我陪你。” “助理还要陪跑?” “附加服务,免费。” 两道**的影子并肩冲上顶楼。 孙蔚按下扶手,回头:“时间?” “16.55,比第一组快0.86。” 孙蔚喘着笑:“行,今天放过你。” 七点整,四班教室门口,廖钦华端着一只托盘—— 豆浆杯摆成“24”字样,油条切成小段,拼成“↓”箭头,旁边立个小纸牌: 【倒计时Day24·孙哥专属补给】 全班沸腾。 樊越举着手机狂拍:“廖少大型认亲现场!” 孙蔚耳根通红,一把抢过托盘:“助理守则第二条——禁止高调。” 廖钦华鞠躬:“收到,下次用暗号。” 中午,图书馆暗房。 孙蔚在放大机前调焦距,廖钦华抱着笔记本蹲在旁边,屏幕上全是上午训练的连拍。 “这张光线好。”他指着其中一张:孙蔚在楼梯拐角回头,刘海被汗水粘在额前,眼睛却亮得惊人。 “版权共享,记得署名。”孙蔚敲他脑袋。 “署名可以,但我有个条件。” “说。” “今晚我请假一节晚自习,去市里冲印比赛海报,缺个模特。” 孙蔚挑眉:“模特?” “嗯,就穿今天这身校服,拍一组‘跑道夜色’主题。”廖钦华竖起两根手指,“拍完后,欠条最后一笔——一笔勾销。” 孙蔚指尖在桌面上敲了两下:“成交。但我要底片。” “没问题。” 夜里九点,校园大灯熄灭,操场只留两盏昏黄的钠灯。 孙蔚把校服外套系在腰上,站在起点。 廖钦华架好三脚架,把相机调成延时连拍模式。 “跑?”他问。 “跑。” 孙蔚起跑,风掀起她白色短袖,像一面小小的帆。 廖钦华没追,只按下快门。 一圈、两圈、三圈…… 最后一圈,孙蔚开始冲刺。 终点线前,她忽然听见背后脚步—— 廖钦华把相机往草地上一扔,跟着加速,与她并肩冲线。 计时器同时响起: 53.97。 孙蔚撑着膝盖,汗水砸在塑胶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廖钦华弯腰捡起相机,屏幕里定格的画面—— 两人并肩,影子在钠灯下重叠成一条笔直的线。 他把相机递过去,声音微哑:“底片给你。” 孙蔚抬头,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皮肤上:“欠条?” 廖钦华从口袋里掏出最后那一张,当着她的面,慢慢撕成两半。 “清零。” 风掠过跑道,带起草屑。 孙蔚把撕碎的纸片握进手心,忽然笑了:“助理体验到此结束?” “不。”廖钦华把相机背到身后,眼睛亮得像灯,“我想申请续约。” “理由?” “想陪你跑到冬训。” “条件?” “这次换我欠你。” 他伸出手,小指微弯。 孙蔚看着他,半晌,伸出手指轻轻勾住。 “说好了,欠到冬训。” 倒计时·第24天,欠条归零。 新的计时,从勾在一起的小指开始。 倒计时·第23天——“欠条 2.0版本 六点零一分,操场晨雾稀薄得像被稀释的牛奶。 廖钦华把一张崭新的便签纸按在看台第一排的木板上,用黑色马克笔写: 【倒计时·第23天廖钦华欠孙蔚一次“无条件服从”】 落款处画了一只简笔的小狗,尾巴打成问号。 写完,他退后两步,掏出手机拍照发过去。 【L:新的欠条,请签收。】 孙蔚刚热完身,手机“叮”一声。她瞄一眼,回了一条语音: “小狗画得真丑,下次画猫。” 语音末尾带着明显的笑 早读铃响前,四班教室后门,孙蔚端着一杯滚烫的豆浆,踮脚去够黑板最上面的粉笔盒。 另一只手比她先到——廖钦华单手把盒子取下,另一只手稳稳托住杯底,防止她烫手。 “无条件服从第一条:禁止你爬高。” 孙蔚挑眉:“那我想擦上面的粉笔字?” 廖钦华直接把人按回座位,自己踩着椅子,三下五除二把黑板擦得锃亮。 下来时,他顺手把粉笔盒放在她桌上,指尖在盒盖敲了敲:“还有别的指令吗,老板?” 孙蔚没说话,只是拧开豆浆盖子递给他。 廖钦华接过,低头喝了一口,唇边沾了一圈奶泡。 孙蔚抽了张纸巾,想也没想就抬手替他擦了——指尖碰到他唇角,两个人同时愣住。 一秒、两秒。 纸巾被廖钦华抽走,自己胡乱抹了两下:“谢了。” 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午饭后,图书馆天台。 这是他们新开发的“冬训前哨站”——人少、风大、阳光足。 孙蔚摊开速写本,用铅笔勾操场草图,准备做校运会战报。 廖钦华坐在旁边,把相机镜头拆下来清理,动作娴熟。 风把本子翻得哗啦响,孙蔚按住页角,随口问:“冬训之后,你想跑多少?” “男子 400 米,目标 48″50。” 孙蔚“哦”了一声,在速写本角落写下 48.50,又在旁边画了一个小闪电。 “你呢?” “女子 400 米,破 55。” 廖钦华点头,把镜头旋回去,忽然伸手盖住她的本子:“一起写。” 铅笔在两人指尖之间,同时写下两个数字: 55″00 48″50 中间用一道横线连接,像一条共同的终点线。 下午训练结束,天色泛紫。 孙蔚做完放松跑,发现看台上放着一只纸袋,上面贴着便利贴: 【无条件服从第二条:给老板准备姜茶】 纸袋里是一杯红糖姜茶,温度刚好。 杯套外侧画了一只简笔小猫,尾巴卷成心形。 孙蔚失笑,插吸管喝一口,甜里带辣,一路暖到指尖。 她抬头找人—— 廖钦华站在跑道尽头,单手举高,朝她比了一个大大的“√”。 晚自习最后一节,教室灯管嗡嗡作响。 孙蔚收到一张折成飞机的小纸条—— 【倒计时·第23天续约附件】 1. 冬训结束前,廖钦华无条件服从孙蔚所有合理或不合理的训练要求。 2. 若孙蔚提前达成“破55”目标,则廖钦华须在终点大喊“孙蔚世界第一”。 3. 若廖钦华提前达成“破48.5”,则孙蔚须在终点给他递水并附赠合照一张。 4. 以上条款,小指为证,可无限续签。 落款:廖钦华(小狗爪印) 孙蔚看完,把纸条摊平,在背面写: 【补充:违约者,请当众唱《学猫叫》完整版。】 写完,她趁老师转身,把纸条折成方块,精准弹到廖钦华桌上。 廖钦华展开一看,笑得肩膀直抖,抬手比了个“OK”。 放学铃响,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教室。 走廊尽头,廖钦华忽然停住,伸出小指。 孙蔚快走两步,勾住。 夜风吹动校服外套,袖口摩擦出细小的静电声。 灯光把两道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无限延伸的跑道。 倒数计时,仍在继续—— 但这一次,终点不再是一个人的成绩,而是并肩冲线时,一起亮起的数字。 第4章 心跳过“冲” 倒计时·第22天——“风速 0.3” 清晨五点五十,气象台挂出大风黄色预警。 操场上,旗绳被吹得笔直,发出猎猎的金属声。 孙蔚把计时器别在腰后,刚做完热身,就看见廖钦华抱着一只黑色帆布袋逆风跑来,袋口被吹得鼓成气球。 “新装备。”他拉开拉链,取出两件薄到几乎透明的风衣,袖口印着一行荧光小字:WIND CUT 0.3。 “实验室样品,减风阻。”他把女款抖开,替孙蔚套上,顺手把帽檐往下压,“今天顺风,试试能不能刮进54秒。” 孙蔚把拉链拉到顶,鼻尖闻到一股崭新的织物味,像刚拆封的冬天。 “助理守则第三条?”她问。 “禁止抢答。”廖钦华笑,露出一排白牙,“先跑,数据说话。” 八组二百米,风从背后推来,脚步像踩在弹簧上。 最后一组冲线,计时器停在:26.74。 孙蔚撑着膝盖,看廖钦华在风中翻腕——秒表屏幕被吹得反光,他用手掌拢住,报数:“折算四百,53.81,风速 0.3,有效。” 孙蔚直起身,风把她的刘海吹得竖起来,像一撮黑色火苗。 “欠条更新。”她朝他勾手。 廖钦华从口袋里掏出昨天的便签,在“无条件服从”后面补了一行小字: 【若今日有效成绩≤54″00,追加一次“陪跑夜训”】 写完,他把笔帽咬在嘴里,含糊不清地问:“夜训几点?” “风停之后。”孙蔚把被风吹翻的帽檐重新压好,“我怕你被刮跑。” 午后,图书馆暗房。 红灯泡下,孙蔚把上午的连拍洗成黑白,相纸上风把风衣吹得紧贴身体,像第二层皮肤。 廖钦华蹲在边上,用镊子夹起一张刚定影的照片——画面里孙蔚腾空跨步,背后风把号码布吹得鼓起,像一面小旗。 “这张能投稿校运会海报吗?”他问。 “能。”孙蔚点头,“但我要裁掉你的影子。” 照片右下角,廖钦华的影子被拉得细长,像一条不肯离开的尾巴。 “那不行。”他把镊子移开,“影子也算版权。” 孙蔚挑眉:“助理守则第四条——禁止和老板讨价还价。” 廖钦华立刻闭嘴,用镊子夹起另一张,乖巧得像被按下静音键。 傍晚,风势稍缓。 操场大灯亮起,光柱里浮着细小的尘粒。 孙蔚做完动态拉伸,看见廖钦华推着一辆自行车进来,后座绑着一只保温桶。 “夜训补给,冰糖雪梨加陈皮。”他拧开盖子,热气混着果香冒出来,“润肺,防咳嗽。” 孙蔚喝一口,甜里带酸,像把下午的阳光重新含进嘴里。 “条件交换。”她擦擦嘴角,“今晚我计时,你跑。” 廖钦华愣住:“我?” “助理守则第五条——老板有权临时换位。” 孙蔚把秒表抛给他,自己走到起跑器后,蹲下,指尖点地。 廖钦华把保温桶放在看台上,深吸一口气,站上起跑线。 “四百米,全力。”孙蔚按下计时器,“三、二、一——” 风停了,操场安静得能听见心跳。 廖钦华冲出去,脚步比想象中沉,却一步不乱。 最后一百米,孙蔚把计时器举高,大声报秒:“48.62!48.62!” 终点线前,廖钦华张开双臂,像要抱住整个夜空。 孙蔚把秒表递过去,屏幕上的数字在灯下微微跳动:48.62。 “差0.12。”她喘着气,却比他还开心,“明天继续。” 廖钦华撑着膝盖,汗水顺着下巴滴到塑胶上:“欠条再加一条?” “不。”孙蔚摇头,从口袋里掏出那张被风吹得皱巴巴的便签,在“无条件服从”后面又添了一句: 【若廖钦华有效成绩≤48″50,孙蔚需在终点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写完,她折好,塞进他手心。 “违约者,”她学着他之前的语气,“请当众唱《学猫叫》完整版。” 夜风重新吹起来,带着果香和汗味。 两人影子被灯光拉得很长,像两条即将并拢的跑道。 倒计时·第22天,风把欠条吹得哗啦啦响。 新的计时,从48.62开始。 倒计时·第21天—— 凌晨四点五十,宿舍灯还没亮,孙蔚被手机震动惊醒。 【L:心率 108,睡不着,下楼跑?】 她盯着屏幕愣了两秒,翻身下床。走廊感应灯一盏盏亮起,像被她的脚步提前叫醒。 操场漆黑,只有门卫室一盏钨丝灯在雨棚下晃。廖钦华蹲在灯下,两根手指搭在颈动脉,另一只手握着秒表,嘴里默念:“……103、104、105——” “你这叫晨跑?”孙蔚压低声音,“这叫自虐。” “昨晚梦见计时器坏了,一直跑到天亮。”他把指尖递给她,“你摸,还在过冲。” 孙蔚指尖覆上去,脉搏像小锤敲在她指腹,急促却有力。 “助理守则第六条——”她抬眼,“先救自己,再救老板。” 廖钦华笑出一声气音:“收到,那今天换你带我。” 他把秒表扣到她腕上,金属表带冰凉,像一圈临时镣铐。 五点零五分,校园广播还没响,整座操场静得能听见草叶滴水。 孙蔚把计时器调到手绳模式,递给他:“跟我节奏,呼-吸-二-三。” 她起跑很慢,像在数自己的心跳。廖钦华落后半步,呼吸被她的背影切成均匀的四拍。 一圈、两圈、三圈……心率从108降到92,再降到78。 第四圈结束,孙蔚停下,抓过他手腕重新测:“72。合格。” 廖钦华却没松手,反而把掌心翻过来,与她十指相扣。 “心率同步了。”他低声说,“现在72,也是你的。” 孙蔚想抽手,却被他握住不放:“助理守则第七条——老板的心跳,助理也有保管义务。” “无赖。”孙蔚骂得轻,指尖却没再挣。 早读前,教室后门。 樊越举着一张A4纸狂奔进来:“号外号外!校运会报名系统崩了!” 纸上是教务处连夜贴的紧急通知:因技术故障,所有项目需重新手写报名,截止今天中午12点。 孙蔚刚接过笔,廖钦华已经把自己的报名表拍在她桌上: 【男子400米廖钦华目标48″50】 旁边空着一行: 【女子400米孙蔚目标——】 他笔尖悬在空白处,抬头:“填多少?” 孙蔚想起凌晨那只72次的心跳,忽然提笔写下: 【女子400米孙蔚目标54″00(与某人同步)】 写完,她把两张表叠在一起,交到讲台,像把两个人的心跳叠成一枚公章。 午休,空教室。 窗帘没拉严,一道阳光斜落在课桌,把两张并排趴着的侧脸照得毛茸茸。 孙蔚半梦半醒,听见耳边笔尖沙沙。 睁眼——廖钦华在她速写本最后一页画画:两颗心率曲线,一条高,一条低,在某个时间点交汇,然后一起平滑成一条直线。 旁边写了一行极小的字: 【同步完成于第21天凌晨5:27】 孙蔚把本子抽走,合上不给他看:“没收。” “助理守则第八条——”他撑起脑袋,“老板的速写本,助理可以共享版权。” “驳回。”孙蔚把本子塞进抽屉,顺手捞起他手腕,指腹按在脉搏上,“现在多少?” 廖钦华眨眨眼:“你猜。” 孙蔚贴近他耳廓,声音轻得像羽毛扫过:“超过80,今晚加练。” 她指尖下的脉搏猛地一跳:咚! “83。”她宣布,“加练,没得逃。” 夜里九点二十,操场熄灯前两分钟。 最后一圈放松跑,两人并肩,影子被看台灯光剪得细细长长。 孙蔚忽然停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新的便签纸—— 【倒计时·第21天廖钦华欠孙蔚一次“心率过冲”急救】 她把它贴在计时器背面,抬头:“条件?” 廖钦华没接话,反而摘下自己的耳机,塞进她左耳。 耳机里是一段节拍器,滴答、滴答,72bpm。 “陪我再跑一圈。”他说,“用同一个心跳。” 孙蔚没再说话,把右耳机递给他,两人各戴一边。 节拍器在黑暗里稳稳走着,像第三颗心脏替他们计时。 最后一百米,他们同时加速。 终点线前,孙蔚听见耳机里“滴——”一声长响,像心跳漏拍。 计时器同时震动:59.97。 廖钦华弯腰喘气,汗水顺着下巴滴到她鞋尖:“59秒97,用你心跳跑的。” 孙蔚把计时器翻过来,那张便签纸被汗水微微浸湿,字迹却更清晰: 【心率过冲一次——已救】 她指尖在“已救”上顿了顿,忽然伸手,指尖点在他左胸。 “现在?”她问。 廖钦华握住她手腕,把掌心更紧地贴在自己胸前:“78。” “同步成功。”孙蔚笑,“欠条,一笔勾销。” 风掠过跑道,带起两人重叠的影子。 倒计时·第21天,心跳归零,又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