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 第366章 退兵徐州 秋风瑟瑟九里山,战鼓声消岁月残。 轰……轰…… 晨曦初露,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郯城百姓尚在沉睡之中,一阵沉稳而有节奏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仿若大地在微微颤抖。 旌旗蔽日,一面吕字大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宛如一片彩色的海洋。曹性领着两万青州兵马浩浩荡荡而来,马蹄扬起漫天尘土,犹如一条黄色的巨龙在旷野中奔腾,其气势磅礴,令人望而生畏。 郯城城下,曹性看着面前的郯城,对昌豨笑着说道。 “终于到郯城了,也不枉咱们这一路奔波!” “只要能拿下徐州,什么都是值得!”昌豨同样笑着回应。 尹礼在一旁出声提醒:“我们一路奔波,这郯城外又有曹操。所以我看不如早点进城。” “嗯,好!” 曹性觉得尹礼说的对,回应一句后,就立即拍马上前,对着郯城城头大喊。 “我们是青州牧吕布帐下士卒,快点开城,我们要进去!” “请将军稍等,我这就去禀报!”守将赶紧出声,随后立马下去禀报。 没一会吕布急匆匆的来到郯城城头,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曹性来的这么快,毕竟他才刚到郯城三天。 在看到真是曹性等人后,吕布立即下令:“开门,让他们进来!” 随着吕布大军到来,这事也很快传到曹操处,如今曹操内心很是很是烦躁。 “好个吕布,敢插手我徐州之事,我一定要宰了你!” 一身黑袍,端坐主座,眼睛放光的曹操面带凶意,看着手中关于吕布的消息。 “主公,何事找我!” 程昱一脸茫然的走进大帐,这自从吕布来到郯城,就一直没有打仗,他也不明白曹操找他干嘛。 曹操看见程昱到来,随即便把手中文书交给他:“看看吧!” “这吕布的青州兵,这么快就来了,这下郯城是彻底不好打了。”程昱看着手中文书,对着曹操回应。 曹操此时也只能无奈叹息:“是啊,这陶谦手下无将,但他吕布可不是一般的将领。所以仲德,我想退兵,你以为如何。” “主公所言极是,如今我们攻打徐州已有几月,粮草也快耗尽。再打下去,也只会白白增加伤亡。”程昱说到这里,继续对曹操建议。 “彭城和开阳不能丢,这两个地方可以做为我们下次攻打徐州的前沿站。” 曹操想了一下,轻声说道:“彭城有夏侯渊在,没有什么问题。至于开阳,我打算让曹仁驻守。” “不过我们这一退兵,恐怕这徐州就落入吕布之手了。”程昱想到下面的事,忍不住对曹操吐槽一下。 曹操也是越想越气,但最终还是忍下:“吕布一个匹夫,暂时就先让他得到徐州,等我来年再来攻打,我要连他和陶谦一起杀了。” 说到这里曹操也觉得更加烦躁,随即下令。 “来人,拔营,退兵回兖州!” 曹营号角悠悠响起,低沉而悠长。各队士兵闻声而动,迅速而有序地拆卸帐篷,将一杆杆旗帜小心卷起。 曹仁,夏侯惇等将领虽有不解,但在得知吕布青州兵到来后,也是明白,这仗不能再打,只能退兵。 郯城太守府,陶谦坐在主位上看着下面的吕布,萧苞,陈登,曹豹等人。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还没打呢,曹操就退兵了。 没等陶谦说什么,萧苞就起身对他拱手:“陶公,如今曹操能够退兵,我看最大功劳就是吕布将军!” “没错,如果没有吕将军,带兵救援我们徐州,咱们徐州早就被曹操杀干净了!”曹豹也在一旁附和。 陶谦虽然没有说话,但他有些疑惑的看着这么积极的曹豹,内心不解。 “这曹豹什么时候和吕布搭上关系了,这才几天啊,我怎么不知道。” 对于陶谦疑惑的眼神,曹豹偷偷看了一眼后,就没再敢看他。毕竟他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陶谦,但他倒也是不后悔,谁叫吕布愿意娶他女儿呢。 “啊哈哈……本将军是谁,我手中方天画戟,所到之处谁能阻挡。这曹操不退,那么等待他的就是灭亡!”吕布听见萧苞和曹豹对他的赞誉,倒也十分受用。 陈登看着盲目自信的吕布,内心实在鄙夷,他现在好像也是有些明白。为什么皇帝要下旨给吕布了,毕竟吕布可是比曹操和袁绍好对付多了。 陈登看陶谦还没说话,感觉也是,差不多把话挑明了,省得陶谦还想做这个刺史。 随即陈登给曹豹一个人眼神,后者立即示意。曹豹内心虽有不舍,但还是想到为自己考虑。毕竟吕布娶了她女儿,又没说让她做正妻啊。 “陶公上次的刺史之事,当时大家都说等曹操退兵之后再议,我看现在也是差不多了!”曹豹硬着头皮,对陶谦拱手。 陶谦听到曹豹这话,虽有些气,毕竟曹豹是他一手提拔的,可没想到,今天是他第一个当出头鸟。 不过气归气,但陶谦倒也没有打算装死,反正他也不想做徐州刺史了,随即开口。 “说的不错,这曹操既然退兵了,那我看这徐州六郡,就交给奉先吧!我会立即上书陛下,告知此事。” 吕布听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再也压不住内心的喜悦。没打什么仗,就得到一个偌大的徐州,谁能不高兴啊。 “陶公你放心,这徐州在我手里,一定不会让曹操再次来犯!” 既然吕布这么直白,陶谦倒也不废话,拿起桌上的徐州刺史官印,就起身来到吕布面前。 “吕将军,这是徐州刺史官印,请收下。徐州是你的了,还请将军善待徐州百姓。”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吕布看着陶谦手中的官印,一把拿过。脸上难以压住的笑容,轻声回应。 “陶公放心,谁人不知我吕布爱民如子啊!” “如此最好!那在下代替徐州六郡百姓,就多谢将军了!”陶谦弯腰拱手,对吕布行礼。 吕布没有再管陶谦,起身走到主座,看向众人,大声宣布。 “诸位放心,虽然现在是本将军暂代徐州刺史,但是我相信,以后徐州只会越来越好。” 喜欢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67章 郭嘉 颍川才子世无双,智谋深远冠群芳。 定陶的天边泛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灰紫色,像被浸湿的宣纸边缘晕开的墨痕,远处山峦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而从徐州退兵的曹军,也缓慢出现,自从吕布接管徐州的消息被曹操知道,曹操虽有些愤怒,但也有些无可奈何,只能等待明年,再次攻打徐州。 刚到定陶城门,曹操就看见荀彧带着文武出现,在那等他,随即曹操走下马车。 “文若啊,想不到这次出征徐州,到头来竟然白白便宜了吕布这厮,着实有些可气!” 荀彧拱手回应曹操:“明公,事事无常,谁也没有想到,朝廷会下旨给吕布。不过这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定陶来了一位大才。” “大才,能让文若说的大才,我还真有些期待啊!”原本有些生气的曹操,听见大才两字,立即喜笑颜开,想要赶紧去看看。 荀彧看着曹操如此急切,虽有笑意,开口道。 “明公莫急,这人就在府上等候明公。” 曹操哈哈一笑:“那我可要快点去,不然可不能让大才等我啊!” 曹操说完,就上了马车快步离去。此时程昱走到荀彧面前,悄声问道。 “文若啊,你说的大才谁谁啊,可不能是公达吧!他不是在陛下那里好好的!” “是郭嘉,那个酒鬼,他从袁绍那里离开了,最近正好过来找我,我就让他在这里等候曹公!”荀彧也是赶紧为程昱解释。 “哈哈……” 程昱听见是郭嘉,哈哈一笑,摸着胡子笑着说:“如果是郭奉孝,那还真是大才!” 马车不歇,快速来到曹操府上。曹操连马凳都还没有摆好,就飞快从马车上跳下来。 曹操刚到大堂,就看见一名年轻人正站在那里等他。虽是第一次见到这名年轻人,但却是让曹操眼前一亮,仿佛最近因为徐州的阴霾中透出一缕光芒。 郭嘉身姿挺拔,面容清癯,一双眸子深邃如潭,透着不凡的智慧。看见面前来者,随即拱手。 “颖川郭嘉,郭奉孝,见过曹公!” “奉孝快请坐!我刚征讨徐州回来,一身风尘,还请奉孝莫怪!”曹操也是赶紧,回应郭嘉。 曹操端坐后,仔细打量郭嘉,他从内心感觉,面前这名年轻人,就是自己等待多年的那个人。 “来人上酒,我要与奉孝同饮!”曹操越看郭嘉越高兴,随即大声呼喊。 很快酒肉上桌,郭嘉倒也不客气,直接拿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放下酒杯笑着看向曹操,却听曹操问道。 “奉孝既来,可知老夫近日为何烦忧?” 郭嘉不卑不亢,拱手道:“曹公恐吕布拥兵自重,独占青徐二州。以及豫州袁术虎视眈眈,袁绍心怀异心,还有朝廷隔岸观火。” “是啊,如今吕布刚得徐州,再加上他原本的青州兵。可以说他现在也算是关东一方霸主了,但他在我看来,不过一个莽夫。至于袁术,袁绍不足一提,唯独是朝廷……”曹操没有防着第一次见面的郭嘉,而是直接告诉他。 接着曹操目光灼灼的看向郭嘉:“奉孝,如今我如此局面,奉孝有何计策教我。” 郭嘉眉目间隐有星芒,抚髯而笑:“如今曹公,最大敌人应该是吕布,解决吕布,得到徐州。这才有争霸的资格。至于袁术一个枯骨。” 郭嘉说到这里,喝了一口酒,继续说道:“世人皆言袁绍四世三公,兵强马壮,在下却笑他徒有虚名,空有其名。” “哈哈……” 曹操听到这话,哈哈大笑:“奉孝说的不错,那袁本初,确实是空有其名。不过目前……” 郭嘉直接打断曹操的话,展纸写字,上书八字。 “兵不在多而在精,谋不在深而在奇。” 曹操立即起身,凝目细观,见其字迹如刀锋凌厉,脱口问道:“若老夫欲取徐州,当先破何方?” 郭嘉起身来到地图处,手指舆图徐州:“袁绍一直想要吕布的青州,如今吕布得到徐州,不仅曹公生气,在下想袁绍也会生气。所以在下以为,曹公可以联合袁绍,共同攻打吕布。” 曹操听到这话,拊掌大笑,案上烛火竟被笑声震得跳跃:“老夫得奉孝,如鱼得水啊!” “曹公妙赞了,在下前几日和文若一起观看过,曹公的军队,发现其下的青州兵,自由散漫,在下以为曹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治兵。” 对于青州兵的问题,曹操很是清楚,以前一直没有机会治理,现在郭嘉提出,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如今刚刚从徐州回来,正好可以利用下次出征徐州的时间,好好整合一下军队。 “奉孝所言极是,老夫也早就想,整合军队。不过刚才奉孝所说的联合袁绍,据老夫所知,袁绍一直在攻打易京吧,邀他一同出兵吕布,就怕他未必答应。” 曹操虽然觉得郭嘉说的不错,但还是说出自己的顾虑。 郭嘉笑着回应曹操:“曹公,可以先写份书信告知袁绍,要是袁绍不答应,还可以在找荀谌去劝说袁绍。” “不错,我这就写信,还有让文若也写一份给荀谌,以防万一。”曹操也是顺着郭嘉的话,接下去。 堂外风声阵阵,曹操很是满意荀彧告诉自己的这名大才。 “世人皆道荀文若天下无双,今观奉孝,也同样如此!” 曹操和郭嘉聊的正欢,程昱也走进大堂,在看见郭嘉后,笑着拱手。 “奉孝,有好些年不见了,今日可要好好畅饮一杯。” 郭嘉端坐酒杯,笑着回应:“仲德这是哪里话,我郭嘉一定会畅饮!” 曹操看着面前的自己两个谋士,大笑击掌:“有此两把良刃,老夫何惧天下刀锋,下次攻打徐州,定要斩杀吕布。” 曹操说完这些,将自己的目光,放到长安的那块地图上。他心中很是清楚,长安的那位皇帝,同样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对于吕布,一定要先除掉。 喜欢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68章 宋都产女 明珠出蚌胎,喜气满庭台。 长安,宣室殿。 刘辩坐在皇位上,看着陶谦上书的奏折,随手把它丢在地上,怒声大骂。 “这个陶谦,朕还想让他再撑一段时间呢,没想到这么快,就跪了。” 此时坐在宣室殿的,王允,淳于嘉,马日磾,唐瑁,黄琬几人面面相觑,没有说话。 最终还是黄琬起身,拿起地上的奏折,交给郭平,随后对刘辩拱手。 “陛下,陶谦年事已高,在曹操和吕布面前自然不够看。我看如今还是商量一下,吕布执掌徐州之事!” “哼!还商量什么,这个吕布三姓家奴,直接下旨,让他滚回青州,朝廷再派遣得力官员出任徐州刺史。”听见吕布这个名字,王允就一直反感。 王允的话,刘辩不会同意,毕竟他当初下旨让吕布进入徐州,就是想让他坐镇徐州。就是想让他和曹操开战,如今让吕布回去,自然不可能。 刘辩手巧书案,沉思片刻,终于开口:“让吕布坐大,是朕的谋划,这点不能改。所以,吏部下旨封吕布为温侯,镇东将军,督青徐诸军事。” 吏部尚书唐瑁面色沉重,沉声道:“陛下,这是不是,给吕布的权力太大了,这样……” “你不给吕布,那青州和徐州的事,吕布就说了不算吗。朕这样做也是为了关东局势,好了不用再多言了,下旨吧!”刘辩挥了挥,直接打断唐瑁的话。 唐瑁见刘辩如此决绝,便不再说什么,毕竟三公都没有反对,他说什么。 刘辩随即看向黄琬,轻声问道:“兵部,汉中战事如何!” 黄琬听完,立即从袖子中,拿出汉中的奏折,开口回应:“汉中战事,基本还是老样子。马腾副将庞德的伤势也好了,他们打算再强攻一波。” 刘辩接过奏折,打开看完后:“让马腾暂时不要动手,休养生息。等朕的旨意再动手!” “诺!” 黄琬拱手回应。 刘辩一直要把汉中之战,做为徐荣在朝中立足之战,自然不可能让马腾和庞德把汉中拿下,所以也是能拖就拖。 淳于嘉看这局面好像也没有什么事了,于是便对刘辩拱手:“陛下,陶谦上书,想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进入长安。您看这事……” “这老东西,知道自己活不长了,想给自己儿子找条活路。那行,看他陶谦在徐州多年的贡献,吏部就给他两个儿子找个事做。” 刘辩倒也是没有想过要赶尽杀绝,毕竟陶谦对徐州百姓还是有些恩情的。说到这里,刘辩估计时间也差不多了,随即挥手。 “好了,今天就这样吧!都下去吧!” 众人听到刘辩这样说,纷纷起身,宣告告退。 刘辩看着众人走后,随后对郭平说道:“去吧,糜竺找来!” “诺!” 郭平拱手,随即向外面走去。 在刘辩看完几份奏折后,糜竺拱手对刘辩。 “微臣见过陛下!” “好了,坐吧!” 刘辩看着面前的糜竺,开口询问:“粮草都准备好了吗?” “启禀陛下,这次出征,我糜家愿意承担这次粮草,已经全部准备好了。”糜竺也是赶紧回应刘辩。 刘辩轻笑一声,随后道:“这次你们糜家要大出血啊,不过朕不会亏待你们。” 说到这里,刘辩继续说道:“听糜芳说过,你还有个妹妹。找个时间就让她进宫吧!” 糜竺要的东西,刘辩终于给他,也不再磨叽,立即对刘辩拱手行礼。 “微臣多谢陛下!” “好了,回去准备吧!” 刘辩挥了挥手,就让糜竺离开。 糜竺准备的倒是也快,没过几日,就让刘辩体验了一次,又做新郎的感觉。 糜贞在刘辩看来,有些小家碧玉的滋味,刘辩很是满意,随后就封为美人。 兴汉三年,11月。 天色长沉,寒风凛冽,透骨奇寒。皇宫众人,皆裹厚衣,帽檐低垂,抵御那如刀割般的冷风。枯叶随风飞舞,宋都住处两旁的树木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深秋的来临。 朱红宫墙环绕的寝宫内,满屋的烛光在摇曳。华贵床上,锦被绣枕间,宋都正经历着人生至为艰难的一刻。她的面容如月般皎洁,却因剧痛而微微扭曲,汗水浸湿了额前的发丝。 产房外,太监宫女们脚步匆匆,低声交谈,手中端着热水与巾帕频繁进出。 稳婆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寝宫内回荡:“娘娘,用力啊!” “啊……” “娘娘忍住啊……” “孩子就快出来了……” 周围帮忙的宫女都在为宋都打气,宋都母亲同样在一旁帮助宋都生产。 伴随着稳婆的引导,宋都咬紧牙关,发出低低的呻吟,那声音在吵闹的宫中,显得格外凄切。 屋内铜炉中熏香袅袅升起,试图掩盖住空气中逐渐浓重的紧张气息。宫灯的光芒透过轻纱,洒在宋都那因疼痛而略显苍白的脸上,映出一片朦胧而凄美的光影。 刘辩站在屋外,身旁站着唐婉,尹氏,貂蝉几人。看着院内凋落的落叶,刘辩此时心中一阵后怕。 “这可是古代,可不是现代,这生孩子可是……” 唐婉看出刘辩的担心,双手,握住刘辩的手,轻声规劝。 “陛下放心吧,宋妹妹不会有事的!” “是啊,陛下,生孩子挺快的!” “啊……” 终于,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弥漫的紧张气氛,瞬间被一股喜悦所取代。 刘辩知道孩子出生了,呢喃细语:“朕有后了,朕有孩子了!” 唐婉几人,快速走进屋内,好奇的打量稳婆怀里那粉嫩的小小身躯。 “哇!好小啊!” “是皇子,还是公主啊!” 宋都母亲,脸色有些不好,接过孩子轻声回应。 “是个公主!” 貂蝉,尹氏,何淑,听到后心中石头悄然放下,毕竟谁也不想,宋都生下皇子。 “恭喜陛下,是一位公主!” 刘辩听闻此言,嘴角微微上扬,着急询问。 “大人如何!” 稳婆立即回应:“启禀陛下,娘娘安然无恙!” “好,郭平,都有赏,重重的赏!”刘辩立即下旨。 屋内床上的宋都听见刘辩的声音,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后便疲惫地阖上了双眼,任由宫女们轻柔地为她擦拭汗水,更换衣衫。 喜欢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69章 汉中发兵 汉水悠悠绕碧山,千秋岁月映波澜。 待房间收拾好之后,刘辩终于可以进入,看着宋都身旁的闭眼睡觉的婴儿,刘辩满心期待。 “这是朕的孩子,是朕的女儿!” 宋都身心疲惫的看着刘辩,一脸愧疚:“陛下,臣妾无用,没有诞下皇子!” “哈哈……” 刘辩哈哈一笑,安慰宋都:“没事,男孩,女孩朕都喜欢!” 一直在刘辩身后,提心吊胆的宋都母亲,暗自放心,随即轻声询问。 “陛下,这孩子还没有名字呢!” “是啊皇帝,也是该给孩子起个名字!”不知何时到的何太后,对着刘辩说道。 刘辩看着屋外,正在被风吹的摇曳的树木,想了一下,轻声说道。 “就叫刘瑶!” 随着刘辩将孩子名字定下,屋内众人也没有意见,毕竟他是孩子父亲。 孩子既然生下,那剩下的流程,刘辩直接让礼部官员来负责,他觉得,也该向汉中出兵了。 第二日,兴汉殿。 端坐皇位的刘辩,看着下方百官,没有废话,直接开口。 “汉中战事一直陷入焦灼,朕觉得这也是不是办法,所以朕打算亲征!” 面对刘辩这话,百官窃窃私语,都在面面相觑。其中王允率先出列规劝。 “启禀陛下,天子不住危堂,这汉中战事用不着陛下亲临啊!” “是啊陛下,如今皇嗣刚刚出生,陛下何不再等等!臣想马腾和吴匡一定会拿下汉中。” 看着太尉马日磾也站出反对,刘辩并没有搭理,而是直接下令。 “众将听令!” “命令徐荣为这次主帅,裴茂为副帅。徐定带领飞熊军先行出发,糜竺负责粮草督运。告诉李固和孟他,让他们准备军用物资,就这么定了。” 刘辩说到这里,没有管百官有什么意见,而是继续下令。 “朕不在长安这段时间,朝中一切事宜由,王允,马日磾,淳于嘉,贾琮,唐瑁,黄琬,戏忠,七名辅政大臣商议。” “陛下,还是……” “微臣领旨!” 马日磾的话,还没有说完,刑部尚书贾琮就直接,出列打断他的话。 王允也同样领旨谢恩,其他人一看,随即便也不再犹豫,随即拱手领旨。 刘辩看没人反对,就要起身,就看见张辽面带犹豫,随即问道。 “屯骑校尉,有什么事吗?” 张辽见刘辩叫他,他也不再废话,直接出列起身拱手:“启禀陛下,这次出征,为什么没有我们北军。” 刘辩知道这次出征,北军将领会有些不服,但他也没有办法,这次功劳,就是给徐荣和徐晃两人的。 “这次不需要你们北军,打一个小小的张鲁,还不用。你们北军,朕有别的用处。” 刘辩也是一口拒绝,不再和张辽废话。 张辽还想说什么,就被张璋轻咳一声,随即也就不再说话,退回队伍中。 大司农杨彪,脑海中计算一下,国库中的粮草钱粮,于是对刘辩拱手。 “陛下,今年收成虽是不错,但要是面对长时间打仗,还是不够,所以还是希望陛下能够速战速决。” 刘辩看着杨彪,对他说道:“粮草之事,大司农多费心了。糜竺那边也会支持!” “请大司农放心,我糜家,早就为这次出征做好准备。已经准备足够的粮草!相信可以支持这次汉中战事。” 队伍后面的糜竺立即出列,对着杨彪拱手。他这时出列,也是希望可以在朝中表现一下自己。 不过糜竺这话,可是让不少朝中大臣,一阵惊讶,不少人心想。 “这徐州糜氏,这么有钱!” 不过杨彪则是一脸警惕的看了糜竺一眼,随后回应。 “出征打仗,乃是国事,怎么可能让糜家一家出力。这朝廷大司农府,也不是吃白食的!” 杨彪说完这些,退后队伍,但脑海中还是在考虑。 “这糜竺是不是陛下,准备取代我大司农之位的。不过这样也好,如今杨氏还是有些太出头了,这可不是我杨氏的路。” “这次出征,太学,国子监可以让一些优秀青年才俊跟随,也要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是战争!” 坐在皇位的刘辩,突然想到太学和国子监的一些人,于是立即下令。 对于刘辩这个要求,倒也没有什么朝中大臣反对,毕竟这是汉朝不是宋朝。 刘辩感觉也该差不多了,随即对郭平一个眼神,后者立即明白,大声呼喊。 “退朝!” 夜幕如一位无声的使者,悄然降临,将整片未央宫笼罩在一片深邃的黑色之中,仿佛一幅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覆盖在天际。 天上那轮明月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高悬于浩瀚的星空中,月光似银色的河流,温柔地洒在椒房殿屋顶上。 一番云雨过后的唐婉柔情似水的躺在刘辩的怀里,葱白的食指,在刘辩宽阔的胸膛上划着圈圈。 刘辩抚摸着唐婉光滑的后背,轻声说道。 “这次朕出征汉中,后宫的事,又要你费心了!” 唐婉依偎在刘辩怀中,抬头看着刘辩,轻声回应。 “陛下,何故这样说,这些都是臣妾的本分!” 唐婉说到这里,又想到刚刚生产完,还在坐月子的宋都,最终还是继续说道。 “宋妹妹和瑶儿这才没几天,陛下不如陪陪她们!” 刘辩想着自己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儿,还是决定继续出征。 “正是因为孩子和宋都,朕才要亲上战场,早点平定天下,恢复汉室荣光,朕才能安心。” “臣妾不懂这些,只希望陛下能够平安!”唐婉含情脉脉的盯着刘辩。 刘辩看着唐婉,轻声回应:“正是后宫有你,朕才能安心!” “不过既然,宋都都生下孩子了,皇后也应该有孩子!” 说完这些,刘辩一个翻身,屋内又是春光无限。而椒房殿外院内树枝摇曳,风动叶落,似霜初降,清丽非常。 那树叶如同雪花般轻盈,飘落在地上,仿佛为配合椒房殿内,女子的欢乐的声音。也增添了一抹浪漫的气息,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喜欢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70章 抵达陈仓 龙骧虎步出京阙,千里河山尽瞻望。 长安城上空渐露鱼肚白,云层仿佛镀上一层薄薄的金玫瑰,但地平线处泛起的如同珍珠母贝般的光泽,却被一阵马蹄打破。 “驾……驾……” “飞熊军的兄弟们,这次出征,可是咱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大家可要把握住了!” 一马当先的许定对着身后,三千飞熊军,高声呐喊。 当许定知道这次出征,他打头阵时,那是激动的一夜没睡。所以天没亮,就拿着兵部文书,让廖化开门,他好去往汉中。 宣室殿。 当刘辩知道许定离开后,对于他的兵贵神速,刘辩倒也没有在意。他现在则是在考虑,这次谋士该带谁。 “这次出征汉中,功劳就给年轻人,贾诩和荀攸,两人都不去。” 想到这里,刘辩对着郭平吩咐:“郭平,下旨让孟达和士孙萌一同随军出征!” 其实刘辩最想带的人是周瑜,可惜现在刘姜也快要生了,自然也就放弃。 刘辩突然想到什么,立即叫住,刚要走的郭平,沉声问道。 “郭平,这次太学和国子监,打算让什么人出征。” 郭平听到后,立即转身来到刘辩书案上,拿起一份奏折,交给刘辩。 刘辩打开,定睛一看,有些惊讶。 “苏则,耿纪,胡承,何杰,韦康,金玮。这是太学推荐的,都没听说过。” 刘辩内心吐槽一下,随即接着往下看国子监推荐的人选。 “贾逵,张既。” “这国子监是不是在糊弄朕,这偌大的国子监,就推荐两人!这个蔡邕,他在干什么!” 刘辩忍不住,破口大骂国子监负责人蔡邕。 刘辩哪里知道,这贾逵可是曹魏的开国功臣,而他儿子贾充,孙女贾南风,那可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至于张既,那也是历史上,建安时期,三辅地区,政绩第一人。 就在刘辩刚刚把奏合上后,南军统领,徐荣一身甲胄,走进宣室殿。对着刘辩拱手。 “启禀陛下,南军已经整装待发,随时可以出征。” 刘辩一听徐荣已经准备好了,便不再废话,看向徐荣。 “好,那就出征!对了,这次太学和国子监的学生,就放入军中就好了。” 长安城外,旌旗蔽日,鼓角争鸣,大地震颤,风云变色。 徐晃带领两万南军开道,典韦率领五千禁军守护刘辩,此时坐在玉辇中的刘辩镇定自若。毕竟这次攻打张鲁所动用的文臣武将,可是不少。 武将:徐荣,徐晃,典韦,许定,马腾,庞德,吴匡,魏续,孟达。 谋士:裴茂,糜竺,士孙萌。 虽然谋士,不是特别厉害,但刘辩觉得对付张鲁,还是足够了。至于那几个学生,刘辩也没打算任用他们,自然没把他们当回事。 刘辩大军,一路出长安,过槐里,走武功,路郿县,终于到达陈仓。 朔风渐起,吹散落叶,满目萧然。重云低垂,时有雪霰纷飞,增添几分严寒。 陈仓守将成廉,知道刘辩大军要到后,立即带领,陈仓所有官员,起个大早,守在陈仓外等候。 当徐晃带领先头部队,赶到陈仓后,成廉兴奋对着徐晃大喊。 “公明,一路辛苦了,陛下可在后面。” 对于当年一起对战鲜卑人的同僚,徐晃倒也没有托大,下马对着成廉拱手后。 “成兄,我想陛下应该也快到了。” 徐晃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成廉身后的陈仓官员,欲言又止。但想着成廉在陈仓,也是好不容易才能见到刘辩,随后规劝。 “成兄,陛下一直不喜百官一起接驾,你这行为,要是让陛下看见……” “对,我怎么把这个忘了。”成廉拍了一下脑门,转身对着身后的官员大喊。 “好了,你们先回去各司其职,得陛下到来后,再过来请安!” 陈仓不少官员虽然有些不甘,但身为主将的命令,还是要听,也只能无奈乖乖退回城内。 徐晃见状,随即命令南军接管陈仓防御,成廉倒也没有反对,而是帮助徐晃。 今日的太阳透过轻纱般的云层,洒下温暖而朦胧的光线,给陈仓城外的大地披上一层薄薄的金色,让刘辩也有了几分暖意融融的感觉。 当刘辩带领大军抵达陈仓城门后,走下玉辇仔细打量着,这座在华夏历史上,名动天下的陈仓城轻声说道。 “看这地形,陈仓不愧是易守难攻之地的啊。这要是守将合格,两千士兵,抵挡几万大军也不为过啊!” 身边的众人,对于刘辩这话,立即恭维起来,裴茂拱手回应。 “陛下所言极是,就是当年的兵仙韩信大将军,也是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才能拿下陈仓城。” 刘辩扫视一眼,看到还有人想要恭维他,随即摆了摆手。 “好了,进城吧!” “陛下,城内的房屋已经打扫干净,我来给您带路!”站在众人身后的成廉,立即站出对着刘辩禀报。 刘辩对着成廉答应一声,随后回到玉辇中,看着玉辇内,脸色苍白的何淑,轻声说道。 “你身子骨弱,何必要吃这个苦呢!” “臣妾,只是想陪着陛下!”何淑,靠在座位上,对着刘辩回应。 刘辩又看了看一脸兴奋的董白,糜贞和淡定自若的貂蝉几人,随即也不再说话。 原本刘辩是不打算带妃子的,但是宋都生子后,让后宫也有了些躁动,都想跃跃欲试。又架不住何太后的苦口婆心,刘辩无奈,也只能同意。 最先想带蔡琰出来的,好想让她休息下,别老是天天憋在屋内编写字典,不过蔡琰知道后,立即回绝刘辩。 “臣妾岂能因儿女私情,而荒废国事!” 这话一说,刘辩也只能放弃。而何太后又对何淑说了一大堆的话,何淑随后立即找到刘辩,说她也想去。就这样,刘辩想了一下,决定带着,董白,糜贞,何淑,貂蝉。 至于尹氏和杜氏要照顾孩子,唐婉管理后宫,宋都还在坐月子。 喜欢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71章 开战阳平关 巍峨阳平古关前,秦岭叠翠映巴川。 安顿好后宫之事后,刘辩随后来到府上大堂,坐在书案上,仔细观看着,陈仓这几年的政务。 台下站立的成廉和其他几位陈仓官员,满脸紧张的低着头,不敢看刘辩。 “成廉啊,你做的不错。”刘辩看到政务没有什么特别问题后,就合上手中的文书,对着成廉说道。 “呼!” 成廉呼出一口气,立即拱手回应:“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多谢陛下!” 刘辩看着成廉,随后问道:“许定已经离开陈仓几天了。” 成廉赶紧回话:“启禀陛下,许将军差不多离开陈仓三天了!” 刘辩听完后,内心思考一会,随即下令:“召集众将议事!” 很快,这次主将徐荣带领众人来到大堂,刘辩也没有废话直接带领众人来到事先做好的汉中沙盘面前。 “如今汉中的局面,朕想许定也应该差不多到达阳平关了。朕也不说什么啰嗦的话了,徐荣,裴茂你们是这次出征将领,就看你们的。” “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尽快拿下汉中。”徐荣,立马对着刘辩拱手。 刘辩对着徐荣摆手,随即说道:“徐卿,你想怎么打,你来下令吧!朕在陈仓等你的好消息。” 刘辩是不可能,亲自带兵攻打阳平关的,毕竟身为皇帝,还能真的上战场。再说要进入汉中,也是要拿下阳平关在进入。 徐荣听见刘辩的话,随即来到沙盘前,对着众将命令。 “徐晃你带领麾下兵马,明日天一亮,立即出散关,进入汉中。糜竺粮草先放在散关,等候我的将令。今夜休整,明日我们进入汉中。” “诺!” 众人对着徐荣拱手。 汉中,阳平关。 这座雄踞于蜀道咽喉的古老关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拿下阳平关,就等于打开了蜀地的大门,汉中的全境。 阳平关外,战云密布,狂风呼啸而过,似在诉说着即将来临的战争暴风雨。 马腾,庞德,许定亲率所有兵马,一同出现在阳平关面前,准备在徐荣没有到达这里之前,拿下阳平关。 许定自从从长安离开后,那是一路快马加鞭,来到陈仓。然后休息都没有休息,直接出散关,入故道,在安阳修整后,进入汉中安阳,和马腾等人汇合。 马腾对于许定带领飞熊军到来,虽然对许定不认识,但是董卓的飞熊军,那可是马腾老对手了。 随后许定也是,没有犹豫,休整一夜后,就和马腾,庞德商议,可以试着进攻阳平关。 马腾,庞德立即表示同意,毕竟在这阳平关外,都要一年了,这谁能受的了。 而此时阳平关墙上,旌旗猎猎,那鲜艳的张字大旗在苍茫的天际下显得格外夺目。 张卫身披铁甲,手持长刀,其身后的汉中士兵一个个目光如炬,坚定地凝视着城下马腾大军。 张卫更是对着马腾大声嘲笑:“马腾,你这老家伙,今天终于要攻我阳平关了啊。我还以为你还要继续当孙子呢。” 对于张卫这种话,马腾丝毫不在意,毕竟行军多年,谁还能被这些话干扰。随即大声回应。 “张卫,如今陛下御驾亲征,你的机会可是不多了,还不投降。” 对于刘辩御驾亲征的事,张卫也是有些消息,但是他还是决定要坚守一下,毕竟他最少还没看到这次的主帅徐荣呢。 “少说废话,你要打就打,不打,就给我从哪来,回哪去。”张卫,继续对着马腾,厉声呼喊。 许定仔细打量阳平关,在看到城墙高大坚固,并且都是由巨大的石块和夯土筑成。城墙之上设有箭楼、敌台等防御设施,而城门由厚重的铁木制成,难以被攻破。 “怪不得,马腾等人打了这么久,这阳平关可真是易守难攻啊!”许定仔细打量后,内心不由得感慨。 庞德则是在一旁策马上前,对着马腾说道:“军侯,打不打!” 马腾内心是想打下阳平关,但可不是他一人带兵攻打阳平关。毕竟就是真的攻下阳平关,那也是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可是他又很清楚,如今刘辩都已经御驾亲征了,他也没有选择,不过演场戏给许定看,还是可以的。 “就这么定决定了,这攻下阳平关的功劳就让许定或者徐荣拿下,我可不能让我的士兵白白死亡。”马腾在心中定下计策后,于是转头对着庞德说道。 “令明,你带领麾下兵马前去攻城!小心点!” “诺!” 庞德心中明白对着马腾拱手,随即转头怒喝:“弟兄们,跟我冲,这次一定要宰了张卫!” “呜呜……呜呜……” 旌旗蔽日,战鼓雷动。阳平关城墙上,张卫看见庞德带人攻城后,大喜。 “真是找死,所有人听着,什么都不用管,就是给我放箭,落石,圆木全给我往下放。” 顿时阳平关上箭矢如雨,滚木擂石倾泻而下,每一次攻击都让庞德的士兵血肉横飞。 然而,庞德麾下士兵却是毫无惧色,毕竟都已经憋了这么多天,都想宰了张卫。 “弓箭手掩护,云梯给我上!” 随着庞德的厉声大喊,云梯在箭羽的掩护下,快速朝阳平关而去。 “给我上!” 随着云梯架上,庞德士兵们如猿猴般攀爬,带头的是手持盾牌在前面死死抵住箭羽,一步一步开始攀爬。 “落石,圆木!滚油!都给我放!”张卫看到云梯已经搭上了,也不着急,而是直接招呼士兵。 “啊……” 随着落石,滚油被扔下,云梯上的士兵,纷纷被砸中,发出惨叫。 接着阳平关城头上,又射出数支火箭,云梯被火箭射中,快速被点燃,上面的士兵开始惨叫着坠落。 远处的许定看见这场景,也知道,这阳平关现在是攻不下来了,随即对着马腾说道。 “马将军,我看这阳平关还是从长计议吧!在下麾下都是骑兵,对于攻城也没用啊!” 马腾等的就是许定的这句话,立即下令:“鸣金收兵!” 喜欢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72章 徐荣到达 鸡公岭上风声起,犹似战鼓响连天。 “铛……铛……” 随着鸣金收兵的号角响起,庞德听见后,也没有反对什么,立即大喊。 “收兵,退兵!” 攻城士兵听见庞德声音后,转头就开始收拢尸体,攻城器械开始撤退。 “啊哈哈……” “马腾,你这只老狗,又不打了啊!”城头上的张卫看见庞德撤退,立即哈哈大笑。 马腾大帐,马腾坐主座,许定,庞德坐左右。其中许定率先开口。 “这次攻打阳平关,我们还是准备的不充足,看来也只能等待徐荣将军到来了。” 许定内心有些苦闷,本来想着自己加上马腾,还能打不下一个阳平关吗,现在是真不可能! “许将军所言极是,如今情况也只能等待徐荣将军了。”庞德也在一旁附和。 毕竟每次一攻城就是他带队上,这谁也不想去送死啊。 马腾对于徐荣倒也是无所谓,反正他也没有见过徐荣,只是知道是刘辩提拔的。 接下来几日,庞德,许定都没有再去攻打阳平关,只是安心等着徐荣。 夕阳西下,余晖如血,阳平关的天边染上了一层绚丽的橙红色。此时马腾军营外,一支军队宛如天降神兵般出现在地平线上。 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拉长,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马号角齐鸣,蹄声震天动地,这那高亢激昂的声音在旷野中回荡。 为首的徐晃身着甲胄,胯下战马膘肥体壮,马蹄践踏在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巨响。身后的步兵们手持长矛,整齐划一。 “来人,速速禀报徐帅,我已抵达马腾军营!” 徐晃看见马腾军营后,立即对着传令兵下令。 “诺!” 传令兵立即拱手回应,策马离开。 马腾,庞德,许定在听见动静后,他们三人也就快速走出营地。许定在看见为首之人是徐晃后,对着他招手。 “公明一路多有劳累!” 徐晃立即下马,对着许定拱手后,在看见面前三人中,唯一一位年长者后,也是明白这人是马腾,随即拱手。 “徐晃见过,马军侯!” 马腾看徐晃还挺客气,也是拱手回应:“徐将军客气了,快快请入军营,让南军的弟兄们好好休养。” 徐晃倒也没有客气,挥一挥手,就让身后的士兵进入军营。 在徐晃到达没多久后,徐荣带领大军也正式到达。休息一夜后,徐荣立即开始召将议事。 “我等见过徐帅!” “好,大家请坐!” 徐荣对着大帐中的众将,说完后,缓缓坐下。 看着坐在右首座位的马腾,随即开口:“马将军,我等都是第一次来到阳平关,对于这里的情况,一定没有将军了解,还请将军为我们讲解一番。” 马腾随即站起身,对着徐荣拱手后,又扫视一眼大帐中众人后,也是没有隐瞒的,将自己知道的关于阳平关和张卫的情况,全部说了出来。 坐在左首位的裴茂听完后,眉头紧锁,都说阳平关易守难攻,但也没有想到这么不好打。 徐荣扫视一圈大帐内的众人,看着马腾,庞德,裴茂,徐晃,许定,孟达,士孙萌。他明白,这是等了二十多年的机会,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攻下阳平关。 士孙萌起身拱手对着徐荣询问:“不知徐帅,关于这次攻打汉中,是真的打算从阳平关开始吗?” “我们都已经在阳平关了,还能从哪打!”徐荣不懂,士孙萌为什么这样问,但想着对方是皇帝九秘之一,还是轻声回应。 士孙萌扫视一圈大帐众人,发现他都是这种想法,随即解释道。 “在下以为,如今将军作为这次,攻打汉中的统帅。最应该的是来一场胜利。” “文始,你到底要说什么!”孟达也是完全不懂士孙萌什么意思,所以直接询问。 士孙萌笑着回应:“如今我军在阳平关,已经打了这么久。这所谓的汉中战事,更是没有一点胜利。” 说到这里,士孙萌走到徐荣面前,厉声说道:“陛下虽然没有什么意见,但是朝中百官呢!所以徐帅现在就需要一场胜利,来堵住百官的悠悠之口。” 接着士孙萌走到汉中地图前,手指上庸,笑着说道:“如今上庸附近的城池,可不在我们手中。那么此时徐帅只需派遣小队人马前去,收复这上庸三城,那么是不是对于我们这次汉中之战开了个好头。” 听着士孙萌的话,马腾一脸醒悟的看着他。他也是被这阳平关和张卫气傻了,如果他要是第一时间进入汉中时,就拿下上庸城。那么这次汉中元帅的位置,再加上马日磾在朝中运作一番,也许就是他的了。 徐荣现在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是啊,不管怎么打,先来场胜利才是真的。 想到这里,徐荣目光扫过大帐众人,想了一下,随即下令。 “我令,许定,孟达还有庞德三位将军,现在出发,带领本部兵马前去收复上庸三城。” “诺!” 许定,孟达,庞德立即起身对着徐荣拱手,随后三人面带笑意的快步离开大帐。 徐荣没有让徐晃去,那是因为,他明白,这种纯功劳的事。要是徐晃也去,那他这个汉中元帅,也有些太过于任人唯亲了。 看着三人离开,徐荣对着裴茂轻声说道:“巨光,我看咱们还是去先看看这阳平关,再考虑攻城的事。” “这是自然,在下也没有见过阳平关,正好去看看。”裴茂,起身对着徐荣回应。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而和谐。 然而这一切,对于徐荣和裴茂来说,那可就太不好了。四面悬崖,只有一条一条小路的阳平关,要想强攻,那一定是,来多少死多少人。 本来徐荣还想着试试,可以翻山越岭试试,但看着这里到处都是,山连着山,如果没有向导,恐怕想要过去,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喜欢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73章 左冯翊太守 行走其间思旧事,一曲高歌对月弹。 裴茂看着远处的阳平关,叹息一声,最终还是说着。 “看来还是只能智取啊!” 徐荣听见裴茂这样说,立即笑着询问:“莫不是巨光,想到什么妙计,快快说来。” “我记得,负责粮草的糜竺,曾经在南郑负责过粮草一事。我们既然阳平关不好打,那么可以让糜竺从张鲁那边下手。” 裴茂想了一会,最终决定,还是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徐荣。 徐荣听完后,分析一下,感觉这个方法不错,随即说道。 “我现在就给糜竺写信,让他去做好这件事。” 长安,未央宫。 今天的中午,太阳在天空中显得格外温柔,它不紧不慢地散发着光芒,给未央宫的景色添上几分生机与活力。 王允,淳于嘉,马日磾等七位辅政大臣,正在一起商议,关于左冯翊太守崔烈告老还乡一事。 王允看着几人率先开口:“这崔威考前些日子,上书自己想告老还乡,我也就同意了。今天让大家过来,是想商量一下,这新任太守的人选。” 淳于嘉和马日磾对视一眼,他并没有说话,毕竟淳于嘉对于左冯翊太守一职,谁来担任,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而马日磾想了一下自己这边的人,发现也没有什么合适的,随即也就不说话。 “吏部负责官员的提拔和任命,唐尚书,你说一个吧!” 原本唐瑁觉得自己就是刘辩用来凑数的,现在王允让自己提交人选,他还真不知道该让谁去。 突然唐瑁想到一人,于是对着王允开口道。 “我推荐琅琊诸葛玄。” “我推荐朱儁次子朱皓。”贾琮也是想到一人,随即开口。 王允面无表情的听着这两个名字,心中毫无波澜,毕竟他今天能提出这个问题,就一定有最合适的人选。 “诸葛玄,徐州琅琊小族,而诸葛氏更是到现在,也没有出现什么名门大儒,地方郡守。让他担任这太守,恐怕难以服众。而朱皓能力不错,又是朱公伟之子,但是过于年轻,现在担任太守这一职位,是不是太早。” 戏忠算是听出来了,这个王允估计是有自己的人选,随即对着王允询问。 “那不知,司徒有何人选。” 王允看着戏忠问到点子上,摸了一下胡子,看向众人轻声说道。 “我推荐郑泰。” “可是荥阳郑氏郑公业。”唐瑁一脸震惊的询问,他是实在不知道,这王允什么时候和荥阳郑氏合作了。 郑泰这个名字出现,剩下的辅政大臣都已经没有意见。毕竟不管是郑泰,还是他的弟弟郑浑,那都是名震一方的大才。 王允笑着看着,几人都不反对,随即说道。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么这左冯翊太守就让郑泰担任吧!” “那好。” 听着大家都同意,王允表情一变,语气严肃的看着众人说道。 “这左冯翊的事情结束了,那么这汉中太守,以及益州刺史,这两个人选,大家要提前准备人选,以免到时候陛下询问。” 这下剩下六人都没有说话,谁都明白了,这个王允最终目的在这啊。 “咳咳……” 一直闭目没有说话的贾琮,咳嗽几声,睁开眼盯着王允,厉声询问。 “司徒直说了吧!汉中和益州两个人选,你认为谁最合适。” 王允抬眼,摸着胡子,轻声回应。 “汉中太守伏完,益州刺史赵温!” “辅国将军伏完,河内太守赵温。这王允手是要伸向河内,还是益州。” 戏忠听完王允的提议,在脑海中仔细思量,他现在有些吃不准,王允到底要干什么。 王允端起面前桌上的茶水,轻轻喝一口,环视屋内众人,发现他们都还没有说话,王允并不着急。 他和郑泰,伏完相识,那是因为,他们曾经在董卓进入洛阳时,一起商量杀董,只是被刘辩快了一步。 如今左冯翊太守空缺,王允自然要把郑泰推上去。这次收复益州之地,王允十分清楚,刘辩一定会格外关心,所以他在这个时候把伏完和赵温推上去,刘辩一定不会拒绝他。 就算拒绝了,王允也不在乎,因为益州那么大,他俩一定有个太守位置。 身为吏部尚书的唐瑁,见到众人都不出声,随即说道。 “要是动伏完还好,辅国将军在长安。可是这个动赵温,那么河内就要空缺,我们还要选个河内太守出来。” “是啊!这赵子柔,在任河内太守没几年,许多河内的政务能离开他吗?” 马日磾和赵温的关系不错,如今益州还没有平定,加上赵温年纪也不小了,60多了。就算是将来平定益州,以刘辩对并州的管理,估计益州也会一样,所以这要是弄不好,可能把赵温累死在那。 面对马日磾的话,兵部尚书黄琬并不会听,他认为,河内靠近冀州,那可是关东地区。 这要是赵温走了,他再推荐一个关东人做太守,那么对于他这个关东士族在长安的代表,可是有大用处啊! 于是黄琬,看了一眼马日磾,轻声说道:“赵子柔是蜀地赵氏出身,让他坐镇益州,不仅陛下放心,朝廷也会放心啊!” 黄琬之所以同意赵温入蜀地,还有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现在司空淳于嘉年纪太大了,而且是肉眼可见的老。能和他黄琬争这个司空之位的,也就是赵温了。 “我也同意赵子柔,做益州太守。不过刘焉……” 王允听见戏忠开口同意,他就知道这件事妥了,笑着说道。 “志才这个放心,根据锦衣卫密报,刘焉身体要不行了。所以我才让大家早点商量出人选啊!” “那这个河内太守,我看就让蔡邕来做吧!”黄琬立即说出,自己的想法。 “蔡伯喈,他能行吗?”唐瑁有些不解的看着黄琬。 王允则是笑着说道:“蔡伯喈乃当世大儒,又和赵子柔是多年好友,我看咱们可以让他尽早过去,和赵子柔交接一下,你们如何。” 王允自从上次,蔡邕跑去给董卓老母送葬后,他就一直很烦蔡邕,这次听见黄琬这样说,那是赶紧让蔡邕走。 喜欢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74章 邯郸商求官 古关虽旧情依旧,雄风犹存天地间。 王允看众人,都没有意见,也不再说话,随即笑着说道。 “那我看,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家有什么问题,明日再商议吧!” 随着王允说完,戏忠等人,也纷纷告退离开。戏忠刚走出尚书台,就看见贾诩也在回家,随即笑着对贾诩拱手。 “贾公别来无恙!” 贾诩看见是戏忠,于是同样对他拱手:“戏公别来无恙,在下家中有客,就不和戏公客气了,先行告辞。” “贾公请便!” 面对戏忠的话,贾诩微笑着点头,随即快步离开未央宫。 马车在官道上缓缓行驶,贾诩在马车中端坐,一言不发,随着马车停下,车房一声。 “老爷,我们到家了!” 贾诩随即从马车上下来,就看见自己的长子贾穆站在门外,正在躬身行礼。 “孩儿见过父亲!” 贾诩走到贾穆面前,面无表情的的询问:“穆儿客人到了吗?” “李儒公,已被安排在客厅,正在等着父亲。” 贾诩知道后,没有再说话,而是径直朝客厅走去。刚到客厅,就看见一身黑色儒袍的李儒端坐在客座上,身旁还坐着一个中年文士。 李儒看见贾诩回来,于是笑着站起身,对着他拱手。 “文和回来了,我来为你引荐一下,这位是陈留邯郸商。” 邯郸商听到李儒在说他,快速走到贾诩面前,躬身行礼。 “学生邯郸商,见过贾公!” “嗯!” 贾诩轻回一声,随即走到李儒面前。李儒见贾诩有些生气,于是笑着说道。 “此人我看学识不错,又和安北军的张猛是多年好友,我准备带他去陈仓让陛下瞧瞧。” 听着李儒的话,贾诩也是明白,这个邯郸商是来求官的。于是说道。 “既然和张叔威是多年好友,为什么不去找他。来这里做什么?” 邯郸商听出贾诩的话,但他无所谓,只是对着贾诩拱手,随即解释。 “叔威在安北军任职,在下自幼体弱,恐难以承受军中奔波,所以实在不想前去打扰他。” 邯郸商与张猛同岁,两人经常互相戏侮,在建安初年,邯郸商与张猛一同前往雍州,张猛被任命为武威太守。两人在任上因政见不合,关系紧张,邯郸商曾计划诛杀张猛,但计划被张猛察觉,随后张猛带兵击杀邯郸商。 听着邯郸商这话,贾诩就有些面色不悦了,毕竟他这话谁都明白。自己是不想去边境那个苦地方,想去舒服一点的地方。 李儒笑着为邯郸商说话:“如今咱们凉州派系,人才凋零,文和你可要帮帮忙啊!” 面对李儒这样说,贾诩有些无奈,虽然自己不想参与凉州派系一事。但是刘辩的重用,以及自己凉州的出身,根本不可能彻底脱离凉州派系。 最终贾诩轻叹一声:“我会给陛下上书,能不能成,就看你自己的。” “多谢贾公,在下一定不会让贾公失望。” 说到这里,邯郸商看着李儒和贾诩还有话要说,于是他也不想再做灯泡,拱手对着两人开口。 “那在下就先告退了!” 看着邯郸商离开,贾诩这才看着李儒说话。 “文优,你又为何参与这事,你的身份,如若过多参与,只怕朝中百官不会放过你啊。” 李儒只是轻笑几声,随即说道:“陛下这次出征带着白儿一起了,这是在告诉众人,他不介意白儿怀上皇子。” 说到这里,李儒面带阴沉,低声说道:“为了白儿,能够安稳产下皇子,我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为她积累实力。” “就算这个邯郸商与张猛是旧识,他也不可能站在董贵人一边吧!再说没人听说董贵人有身孕啊!” 面对贾诩的劝告,李儒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反驳。而是说道。 “我已经接到旨意,带领锦衣卫和胡车儿的黑骑,一同前往汉中战场。对于这次陛下没有带你和荀攸,文和就不焦虑吗?” 贾诩喝了一口茶水,面色宁静,轻声回应。 “陛下出征,乃是顺应天意,如今我大汉人才济济,带谁去都是一样,我为何要焦虑。” “可是锦衣卫密报,荀攸可是要有些动作啊,看来他是想要这平蜀之功啊!”李儒将自己知道的,说给贾诩听,想要看看他的反应。 可惜贾诩依旧面无表情的,并没有因为听见这事,而表现出什么,只是淡淡说道。 “荀公要做什么,我相信自己他的考量,这与我无关。” “好,既然文和这样说,那我也就不叨扰。”李儒说完,笑着起身准备离开。 站在门外的贾穆,看见李儒起身后,立即恭敬上前,带着李儒离开。 在贾府外一直没走的邯郸商,看见李儒出来后,快步上前,对着他拱手。 “这次多谢李大人,引荐之功。以后有用的着的地方,还请李大人不要客气。” 看着邯郸商如此上道,李儒微笑一声,随即说道。 “文和说的对,能不能成,还是看你自己,不过我猜,你的去处应该是蜀地。” 李儒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刚才把荀攸对蜀地有动作的事,告诉贾诩。所以他不相信,贾诩对这件事不上心。而现在朝廷中,根本没有合适位置给邯郸商,也只能在蜀地。 贾穆回到客厅,发现贾诩不在,随即来到书房,看见他已经写好文书,立即拱手询问。 “父亲,真的要为这个邯郸商,向陛下求官吗?父亲不是一直告诫孩儿,贾家子孙不可参与结党一事吗?” 贾诩合上奏折,看着自己的长子,为他解答:“身处官场,谁能做到做到孑然一身。昔日酂侯萧何都需要自污来保全自己,如今荀公达参与蜀地之事,我若不有所做为,恐陛下不放心啊!” 贾诩说完,将手中奏折,交给贾穆,接着对他嘱咐。 “这段时间,贾家谢绝见客,所有开销一律从简。” “是父亲,我这就去安排!”贾穆听见贾诩的话,立即对他躬身回应。 喜欢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75章 又临南郑 古镇汉中分水岭,昔日烽火照边关。 李儒拿到贾诩奏折后,带着邯郸商和胡车儿,一同前往陈仓。等他们到达陈仓时,已经是十二月。 深秋寒冬,江畔寒烟笼翠,柳叶凋零,江水波涛携寒意扑面而来。鱼儿早已潜入深水,只留下波纹在江面上慢慢扩散,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寂静。 刘辩在陈仓守军府客厅上,看着贾诩的奏疏,轻轻合上,随即看向面前站着的李儒,邯郸商和胡车儿,厉声开口。 “徐荣上书,想让糜竺再次前往南郑,朕看这次邯郸商你就一同前往吧!” “微臣领旨,定不负陛下厚望!” 刘辩见邯郸商跪下,随即挥了挥手,示意他下去。毕竟这个邯郸商他都没有听说过,没必要太多关注。 邯郸商离开后,刘辩对着李儒和胡车儿开口:“许定,庞德他们拿下了上庸几城,朕已经让国子监的贾逵做上庸县令。你们两个去帮他解决一下这几座城里,不听话的世家豪强。” “微臣领旨!” 李儒和胡车儿,说完,两人就一同退下。 待两人走后,刘辩这才打开尚书台奏折,看着上面王允上书,崔烈告老还乡,郑泰继任。伏完做汉中太守,赵温为益州刺史,蔡邕去河内太守,这些刘辩都没有什么意见。 最让刘辩有些意外的是,荀攸上书自己,想要跟随大军出征蜀地,这是让刘辩没有想到的。 “公达,你是为了荀氏吗?不过这次文和上书,为了这个邯郸商,是告诉朕,他没有别的心思吗?” 面对刘辩的轻声嘀咕,一直站在一旁的郭平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在听着。 刘辩接着拿出徐荣的战报,笑着对郭平说道。 “这个徐荣还是有点聪明的,知道不能死磕阳平关,想着为自己挣点军功,好让朝廷闭嘴。” “陛下徐将军,乃是陛下钦点的元帅,自然要想着为陛下分忧,这是他应该做的。” 郭平听见刘辩这样说,也是立即出声附和刘辩。 刘辩随即不再说话,而是继续看着奏折。时间很快,刘辩看的出神,郭平估摸着时间,于是轻声拱手。 “陛下,这时间也差不多了,是不是该翻牌子,决定今晚去那位贵人的屋内。” 刘辩晃动一下身子,看向外面有些昏暗的天空,想了想,最终决定。 “去董白那里。” 郭平听见后,躬身离开前去董白院子告知,刘辩要来。 陈仓边城,戍鼓声断,雁声嘹亮。露水开始变得清白,月亮在今夜中格外明亮。 得刘辩来到董白院子后,看着灯火通明的房间,还有桌上的菜肴,没有说什么,直接坐下。 吃了几口,刘辩看着坐在面前,一身红衣,明媚动人的董白,食欲大振。 “嘻嘻……” “陛下,今天御厨做的菜食,看来很是不错呢!”董白笑着看向刘辩。 “不是菜好吃,是爱妃你好吃!”刘辩说完,起身抱起董白,来到屏风后面的床上。 寒风在屋外呼呼,室内有火炭,所以倒也没有让人感到凉意。刘辩看着面前雪白的肌肤,柔滑如丝,胴体丰满而成熟。 纤细的小腰,仿佛不堪一握,精美的玉脐,亦是十分完美,粉腿修长,无处不散发着动人的魅力,这让刘辩心神振动。 “哗啦啦……” 屋内依旧灯火通明,而屋外却下起了小雨。一棵树枝在雨中直冲天际,坚硬无比。誓要在这雨中横冲直撞,直捣黄龙。 随着雨声渐大,树枝越发变得挺拔,最终在一声轰隆声中,于是渐渐停止,而落在树枝上的雨水,却没有人替它擦去。 刘辩没管屋外的雨水,只是在最后时刻,紧紧抱着董白。董白也是蜷缩在刘辩怀里,似乎害怕流失什么。 天空微亮,邯郸商这几天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在进入南郑城之前,追上糜竺。 在糜竺看到刘辩的旨意后,没有说什么,随即让他一同进入城内。 “子仲,这个阎圃是个怎样的人,我们这次见他,是否要注意什么。” 面对邯郸商的询问,装作商人的糜竺笑着回应。 “一个贪财之徒,有什么好注意的,他这人,你见到就明白了。” 随着两人来到阎圃的府外,邯郸商看着面前的豪华建筑,也是明白糜竺说的话了。 很快阎圃笑呵呵的从屋内小跑出,在门外看见糜竺后,立即上前,抓住糜竺的手,笑着说道。 “子仲,怎么今日才来,可是想煞我也,今天我们要好好喝上几杯。” 糜竺倒也没给阎圃什么难堪,只是叫上邯郸商,和他一同进入阎圃府上。 面对面前的美味佳肴,身旁的美女好酒,邯郸商没有心情吃的下去,而是不停的看向糜竺,试图让他赶紧说出这次的任务。 酒过三巡,糜竺估计也差不多了,随即对着阎圃开口。 “阎兄可知自己,不日将大祸临头。” “哈哈……” “子仲啊!这才喝多少酒啊,你就说醉话了,在这南郑城中,谁敢把我怎么样!” 阎圃没有因为糜竺这样说,而感到生气,而是笑着看向他。 面对阎圃的笑意,糜竺同样笑着回应:“是啊,在这个南郑城中,没有,可是这外面呢?” “子仲这是何意!”阎圃现在的酒也醒了,面带不悦的看向糜竺。 邯郸商看糜竺已经说话,随即接话道:“如今天下皆知陛下,已经御驾亲征汉中,而这次出征元帅徐荣,也已经到达阳平关。” “这又如何,那阳平关是好攻破的吗?马腾在那快一年了,还不是没有打下来。” 阎圃听着邯郸商说这些话,拿起酒杯,满脸不在乎的喝下。 糜竺见状,示意邯郸商不要着急,随即开口说道。 “是啊,阳平关是不好打,可是又不是打不下来。” “等阳平关一破,到时张鲁还不投降。而陛下看在他是汉中太守的份上,估计也不杀了他。但是大人可就不好说了。”邯郸商立即抢在糜竺面前,对着阎圃说道。 糜竺对此,倒也没有怪他,毕竟他清楚,邯郸商是想给自己挣一份功劳。而这也是刘辩让他,跟随自己来到南郑的意思。 喜欢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76章 汉中断粮 壮志凌云今何在,惟余青山伴黄昏。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可从来没有参与过,阳平关战事啊!再说陛下想要粮草,我也是配合的,这怎么就有我的事!”阎圃一脸茫然的看着糜竺和邯郸商说道。 糜竺和邯郸商对视一眼,他知道该差不多了,随即糜竺直接对着阎圃开口。 “我们知道和阎兄没有关系,但是徐荣,马腾他们在乎吗?那马腾在阳平关这么多天,他不要杀几个人泄愤啊!那么阎兄一家老小,不就是最好的选择吗?” 邯郸商也在一旁补充道:“到时候张鲁为了自保将所有的事,全部推给阎兄。那么阎兄你猜,你是夷三族,还是诛九族啊!” 阎圃这下被吓住了,拿酒杯的手,都不敢再动了。立即起身跑到糜竺面前,大声喊道。 “子仲啊!你可要救我啊!” “我与阎兄,情投意合。而我这次来,就是为了给阎兄一条生路啊!只是不知道阎兄,敢不敢做!”糜竺连忙扶起阎圃,笑着对他说道。 阎圃现在也是豁出去了,立即对着糜竺大声回应。 “子仲现在是关乎我,一家老小的全部生命啊!我有什么不能做的。” “那就好,断了张卫的粮草,那么阎兄就是这次汉中的头号功臣!”糜竺对着阎圃,说着这次来的最终目的。 “这……” 邯郸商看着阎圃有些面带犹豫,立即走到他的身旁轻声说道。 “张卫是张鲁的弟弟,总之陛下也不会杀他,但是阎兄是谁的弟弟啊!这长安朝廷,可有和阎兄关系较好的重臣啊!” 原本还有些犹豫的阎圃,听了邯郸商的话,现在彻底没有这点想法了,看着糜竺和邯郸商,表情凝重的说道。 “这件事,就交给我吧!我一定为朝廷拿下阳平关!” “那好,我们也就不打扰了,就等着阎兄弟好消息了!” 糜竺刚说完,这话,邯郸商就对着他说道:“子仲你先行回去吧!我留在这里帮助阎兄!” 糜竺看了一眼邯郸商,没有说什么,而是同意他的要求。 很快糜竺快速离开阎府,随后直奔南郑城外,他是一刻也不会在这里耽误,因为他要把阎圃的事,赶紧告诉徐荣。 阎圃在糜竺离开后,那也是没有废话,第二天,天一亮,直接下令停掉阳平关和丐阳两地的粮草。 在一旁的邯郸商都惊呆了,这个阎圃这么直接吗,一点都不需要考虑张鲁会不会发现,不怕张鲁杀了他。 阎圃看出邯郸商的疑惑,笑着为他解释:“这个张鲁一心修道,所以汉中大小政务基本都是我在处理,他我说没粮,汉中就是没粮了。再说汉中粮草确实也快没有了,我这么做,也是提前告诉张卫了。” “好,阎兄果然大才!”邯郸商听着阎圃的解释,着实没有想到,他竟然对汉中做到如此掌握。 随着阎圃下令断粮,没几天阳平关和丐阳两城粮草也快见底。阳平关的张卫,坐在守将府,听着运粮官的禀报,怒声大骂。 “我汉中乃是产粮大郡,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没有粮草了!你是在开本将的玩笑吗?” “将军下官不敢啊!下官前去南郑运粮,可是阎圃大人告诉下官,汉中确实没有粮草啊。”说到这里,运粮官抬头看了一眼张卫,轻声说道。 “那个阎圃大人还说,让我们自行解决粮草,不行就抢朝廷的!” “碰……” “这个阎圃,他想要干什么,他不是投靠朝廷了吧。这个混蛋,我一定要去杀了他!”张卫将桌案上的酒杯,扔在地上,怒气冲天的骂着远在南郑的阎圃。 不过他很快又冷静下来,看着台下的运粮官低声询问。 “我们还有多少粮草,可坚持几天!” 运粮官掏出怀里的文书,上前交给张卫,轻声说道。 “下官大概算了一下,不杀马的情况下还可以坚持3天,要是杀马应该可以坚持5天。要是现在节省的话,可以坚持10天,不过粮草一定要到,不然……” 听到这里,张卫无奈的对着运粮官,挥了挥手。 “下去吧,让将士们吃饱,不要节省!” 张卫说完,转头看着一旁架子上的汉中地图,他明白最后的时刻到了。至于阎圃,张卫想都不用想就明白,他一定投降朝廷了,不然以汉中的产粮,不可能这么快就没粮了。 张卫更加清楚,要是以自己这点兵力,现在开城,去和徐荣拼命,那简直是在找死。光一个马腾就能砍了他,不过让他现在直接投降,他的内心实在有些不甘心啊! “来人,给我上酒!” 想到这些,张卫是越想越气,只能大喊让人上酒,试图不再管阳平关的事。 冬意渐浓,阳平关小道西风中,黄叶纷飞,寒鸦声切。徐荣大军中将士们裹紧衣袍。路边山上只剩下枯黄的秸树叶,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响声。夕阳西下,天空中弥漫着一片红霞,似乎在预示着寒冬的漫长。 糜竺回来后,立即将粮草运到大军中,此时徐荣大帐中,众将皆在。 糜竺也是直接对着徐荣禀报:“徐帅,南郑的阎圃已经答应我们,想想现在阳平关已经快要断粮了。” “好,打了这阳平关这么久,也是该做个了结了。”徐荣端坐帅台,看着糜竺满脸兴奋。 “我一定要砍了张卫的脑袋祭天!”马腾也在一旁补充说道。 毕竟他被张卫阻挡了,快一年了,着实把他气个半死。要不是张卫拼命抵抗,这汉中早就被他拿下了。 徐荣见大帐中,再也没人说话,就要下令,明日全军出击攻打阳平关,不过此时士孙萌站出对着徐荣拱手示意。 “徐帅,在下以为。我军要想拿下阳平关,不一定要强攻,还可以智取!” 徐荣有些不相信的看着士孙萌,他实在不明白,还有什么办法智取阳平关,随即询问。 “文始有何妙计快快说来,要是能减少伤亡拿下阳平关,君就是头功。” 喜欢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377章 招降张卫 岁月沧桑留痕迹,历史长河刻碑文。 士孙萌环视一圈众人,轻声说道:“在下以为,张卫现在也明白自己到了强弩之末,所以我的建议,不如前去招降张卫,为我军减少伤亡。” “那这出使张卫的人选,文始心中应该有了决定了吧!” 面对徐荣的询问,士孙萌拱手回应。 “在下愿意为我大军走一趟!” 孟达看着士孙萌要去这么危险的地方,害怕他受到伤害,于是轻声说道。 “文始,莫要勉强,那张卫和我军对峙这么久,不一定愿意归降啊!” “没事,我心中有数,就算不成,那张卫也不敢把我怎么样!” 看着士孙萌如此决绝,徐荣也不好说什么,于是同意,并告诉他。 “明日午时,如果文始没有成功,那么我军,就正式开始攻城。” 士孙萌想了一下,感觉应该差不多,随即对着徐荣拱手。 “那就听从徐帅之令!” 山间的清晨,大地被一层薄霜覆盖,树枝上挂着冰凌,冷风呼啸而过,带来阵阵寒意。这样的天气,即便是围坐在火炉旁,也难以感受到温暖。 士孙萌穿戴好衣服,从自己的大帐中走出,随即就看见一身甲胄的孟达在等着他,于是拱手一笑。 “子敬这是等我多时了吗?” (孟达原子敬,后因避讳刘备的叔父刘子敬,而改为子度。) “你说呢!就你这小体格,张卫要是想杀你,我都不知道,你该怎么跑出来。” 看着孟达关心自己,士孙萌哈哈一笑,于是拱手示意。 “那么今日这刀山火海,就邀请子敬和我一起去闯闯。” 孟达听见士孙萌邀请自己一起去,随即笑着回应。 “这还差不多!还是文始了解我。” 孟达说完,轻轻的给了士孙萌一拳,拉着他一同向着阳平关而去 徐荣和裴茂还有马腾站在大帐外,看着士孙萌和孟达一同出营,马腾摸着胡子,笑着说道。 “到底不愧是陛下的九秘之一,只是不知道我那混账儿子,在太学怎么样了。” 听到马腾提起自己的儿子,徐荣看了一眼马腾,笑着告诉他。 “寿成兄长子马超的名声,在长安,那可是连陛下都知道的。我看用不了几年,就可以进入羽林卫了。” “徐帅说笑了,小儿这个逆子,在西凉时,没少给我惹事。” 马腾笑着回应徐荣,接着看向裴茂轻声询问。 “巨光觉得,这次招降能成功吗?” 裴茂一脸坚定的看着离去的士孙萌和孟达,厉声说道。 “一定能成功,只要张卫不是失心疯了,那他就明白,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徐荣也在一旁提醒道:“不过我们也要做好两手准备,万一不成,我们就攻城。” 士孙萌和孟达没带任何随从,直接骑马朝阳平关而去。看着面前易守难攻的阳平关,士孙萌忍不住惊叹。 “不愧是阳平关,这要是强攻,真不知道我汉军要死伤多少人,才能攻下。” “好了,别说了,咱们的时间可是有限。孟达在马上提醒着士孙萌。” 喜欢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