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眼一睁就是杀,重生嫡妃美又飒》 第521章:徐州城徐家 青峰几个发现,皇上不是一般的宠爱良妃娘娘。 明明急着赶回京城,就因为良妃娘娘一句话,便转去了徐州城。 据青峰所知,徐州城并无秀丽风景,不过倒是有不少的矿脉。 一队人马是在关城门之前进入徐州城的。 青峰拿的是朝廷命官的文牒,并未告知守城门的将领自家大人的身份,只说明自家大人因私事前来徐州城,不想惊动城中百姓。 入城之后,先找了一家客栈落脚,陆海棠便吩咐前去梁贵人娘亲的母家传话。 梁贵人已经托人给外公一家送了书信过来,听闻皇上同良妃娘娘已经来了徐州城,徐家哪敢怠慢。 梁贵人的外公当即带着长子徐耀庭和二子徐耀祖前来客栈迎驾。 “草民拜见皇上,良妃娘娘,皇上——”万岁两个字还没说出来,就被徽宗帝打断。 “免礼。” 徽宗帝清楚,陆海棠不喜欢这种三拜九叩的礼节。 每一次同他站在一起,若是有人叩拜,都会不动声色的避开。 徐外公带着两个儿子起身。 “皇上,良妃娘娘,草民在城西有处宅子,接到梁娘娘捎来的书信,草民一早就差人将宅子打扫的规规矩矩。 皇上同娘娘若是不嫌弃,可移驾草民的那处宅子落脚,怎么着也比客栈方便。” 自家宅子当然比客栈方便了。 而且还带着上百号人。 不过—— “徐外公,我们还没用晚膳,等用过晚膳便去徐外公的宅子,届时就要麻烦徐外公了。” 梁贵人没什么心机,出手又大方,所以陆海棠也跟着梁贵人称呼一声外公。 徐外公受宠若惊。 连连说着:“不麻烦,不麻烦,娘娘这是要折煞草民。” “草民接到梁娘娘托人送来的书信就开始准备,已经安排了不少下人看着宅子,柴米油盐也是早早就已经备好。” “若是皇上同娘娘不嫌弃,不如移驾草民的那处宅子用晚膳,自家厨娘做出来的饭菜虽然比不上客栈的厨子,但胜在食材新鲜。” 等着恭迎圣驾,每天都要采买上一批新鲜的食材,第二天便会送回府中,再重新采买一批。 梁娘娘在书信中说了,皇上同良妃娘娘带着上百名的侍卫,让徐家周到一些,切莫忽略了上百名的侍卫,被良妃娘娘认为徐家招待不周。 所以每天都是成车的往回采买。 “那就劳烦徐外公了。”陆海棠倒也没客气。 想必是梁贵人在信中交代过的,要不然这大晚上的上哪去买新鲜食材。 “良妃娘娘不必客气。”徐外公带着两个儿子恭敬的拱手。 父子三人拘礼之后很是默契的偷偷看徽宗帝一眼。 自从来到客栈,皇上就一开始说了句免礼,都是良妃娘娘跟着他们说话。 看来良妃娘娘在皇上心中的地位自是不轻,难怪梁娘娘在心中说,让他们一家子好生招待良妃娘娘。 对于皇上,算是只字未提。 陆海棠同徽宗帝摆驾去往城西宅子,徐外公听闻皇上同良妃娘娘来了徐州城,急忙的就跟着来了客栈,马车都没来得及准备。 出了客栈之后就为难了。 到城西要半炷香的功夫,总不能他们父子三人跟着队伍的后面走吧。 别的暂且不谈,就是走路的速度也是跟不上马车啊。 第522章:一股热流直冲脑门 徐外公带着两个儿子前来相请,于情于理也不能让父子三人跟着马车步行。 陆海棠让彩月跟着自己和徽宗帝乘坐一辆马车,徐外公父子三个跟着小良子同乘一辆马车。 父子三人恭敬的道谢,尤其是徐外公,格外的得意。 做梦都是不敢想,有朝一日能有幸乘坐宫中的马车。 等着回头也是可以吹上一辈子了。 徐外公一家不愧是徐州城首富,闲置的宅子占地面积都极广,一点不比淮王府小。 甚至还建了茶话赏月的楼阁。 陆海棠忍不住咋舌,不愧是家里有矿,闲置的宅子都这么大。 难怪梁贵人出手那么大方。 徐耀庭及徐耀祖兄弟两个吩咐了管事的一番,父子三人又同陆海棠和徽宗帝客气了几句便告退了。 说是皇上同良妃娘娘一路舟车劳顿,势必疲乏,皇上同良妃娘娘若是不嫌弃,明个草民设宴招待。 陆海棠让青峰吩咐车夫将父子三人送了回去。 宅子里的下人也及时的送了热水过来。 等着下人退了下去,陆海棠吩咐彩月和小良子将浴桶挪到屏风外一只。 在南城的这段时间,都是跟小皇上错开时间沐浴的。 但是今天是宅子里的下人准备的热水,又是大晚上的,也不好让人家再把热水端回去。 所以只能分开来沐浴。 徽宗帝倒也没说什么,还未开过荤的男人,让他同陆海棠一起沐浴,也是难为情。 “娘娘,奴婢就在厢房外候着,娘娘若是有事唤女婢一声便可。” 平时陆海棠沐浴的时候彩月都是会候在屏风外,但是今个情况特殊。 陆海棠和徽宗帝一同沐浴,彩月虽然是贴身婢女,但是从来没有服侍过陆海棠和徽宗帝一起就寝。 以前是没机会。 陆海棠穿越过来之后就让彩月和明月殿里的人各自回厢房休息,晚上不必留人值夜。 所以陆海棠和徽宗帝一同沐浴,彩月也是难为情,将干净的衣物放在凳子上,便退了出去。 小良子:彩月姐姐当真是没眼力见,身为贴身婢女,怎么着不得服侍娘娘沐浴。 陆海棠嗯了一声,小良子也不好当着陆海棠和徽宗帝的面前提点。 谄媚的开口:“皇上,可是要奴才现在就服侍皇上沐浴?” 徽宗帝淡淡的嗯了一声,看了陆海棠一眼,看着有些别扭。 陆海棠:中间隔着屏风呢,我一个女子都没觉得什么,你别扭个什么劲! 陆海棠无语的看了徽宗帝一眼,大大方方的走进了屏风另一面。 两侧都掌了灯。 透过屏风能够清晰的看到里面的人在做什么。 徽宗帝双臂平展,由小良子服侍宽衣。 明明不想看着的,可是一双眼睛就是不受控制的看向屏风后的那道身影。 先是将发髻拆开,微微一甩,长长的秀发便自然的散落下来。 而后开始褪下外服,速度极快,随意的一丢,便落在了屏风上。 好巧不巧的遮挡了身影。 徽宗帝的双脚有自己的想法,微微向旁挪了一步,朦胧曼妙的身影再次进入视线。 这一次是褪下了中衣,映在屏风上的是纤细的胳膊同笔直的长腿—— 像是有什么在脑子里炸开一般,徽宗帝只觉得一股热流直冲脑门而来。 第523章:面子里子都丢光了 “皇上!”小良子的惊呼声突然响起。 陆海棠本打算穿着褒裤和肚兜进浴桶,泡进水中再把肚兜和褒裤脱了。 听到小良子的惊呼,行动快于大脑,一把扯下搭在屏风上的外服,胡乱的披上,便疾步出来。 “发生了什么!” “朕无事。” 徽宗帝脸色不怎么好,抬起一手用袖袍遮在鼻子前。 “皇上分明——” 小良子惊慌失措的话刚说了一半,就被徽宗帝冷声打断。 “不懂规矩的奴才,哪一个要你多嘴!” 小良子:皇上,奴才还不是担心您的龙体! 陆海棠一脸的莫名:“皇上当真没事?” 徽宗帝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 “爱妃看着朕有事?” 陆海棠:有事没事倒是没看出来,不过看得出来脸色难看。 “皇上没事就好。” 徽宗帝掩着鼻息,目送着陆海棠回到屏风后,目光所落在的位置是陆海棠露在外面的白皙的小腿。 “皇上,可是要奴才继续服侍宽衣?” 小良子小心翼翼的问道。 怎么都想不通。 好端端的,皇上突然就流了鼻血,想必是劳心于南城百姓,几日来又马不停蹄的赶路,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 难不成是不想让良妃娘娘跟着担心? 徽宗帝冷冷的扫小良子一眼,并未将小良子屏退。 小良子只好小心翼翼的继续服侍。 因为小良子一惊一乍的这么一咋呼,徽宗帝觉得自己里子和面子全无。 那女人那般聪明,想必是知晓朕留了鼻血。 双臂搭在浴桶边缘,面无表情的靠在浴桶里。 虽然是背对着屏风,可是脑子里那道玲珑有致的身影,以及白皙的小腿,怎么都挥之不去。 忽然想到了某个关键的问题点,下意识的敛眸看向水中。 纯情的小皇上只恨自己不争气! 那股子热流为何要直冲脑门而来,而不是冲向那一处。 若是冲向那一处,也是会有所反应! 陆海棠不知道徽宗帝的心思,舒舒服服的泡了个热水澡。 擦干身子,穿上干净的衣物,一边擦拭着秀发,一边从屏风后走出。 从徽宗帝身旁经过的时候,本能的问了一句:“皇上还没沐浴完?” 这个时间,晚膳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 用过晚膳再美美的睡上一觉,明个让徐外公带着去他家矿里转转,也算是完成了梁贵人的嘱托。 徽宗帝是合着眼眸的。 待反应过来想要回应陆海棠的时候,陆海棠已经走出了内间。 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的心情,又不平静了。 这女人,明知道朕在沐浴,却是一点也不避着,难不成在她原来的世界也是这般! 徽宗帝还没来得及更多的胡思乱想,陆海棠的声音就传了进来。 “皇上,晚膳已经备好了!” 看着桌子上的珍馐美味,陆海棠再一次被徐外公家的‘富’所折服。 “啧啧,皇上在宫中每天用的御膳也不过如此。” 燕窝蒸蛋,海鲜佛跳墙,清蒸鲈鱼,‘霸王别姬’,红烧鹿肉—— 整整二十八道菜,摆了满满一桌子。 这么多菜,陆海棠和徽宗帝两个根本吃不完。 徽宗帝习惯了锦衣玉食,没有‘浪费不浪费’的观念。 陆海棠却不一样。 深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对徽宗帝提议:“皇上,这么多的晚膳,皇上同臣妾两个自是吃不完,不如——” “全凭爱妃做主。” 徽宗帝沉声回应。 陆海棠让彩月去跟着宅子里的下人拿了几个空盘子过来,每样菜都留下一些,剩下的全部撤下。 让彩月和小良子跟着侍卫们一同分了。 宅子里的下人也为侍卫们准备了晚饭,自然不会同样准备二十八道菜。 为了赶在关城门之前到达徐州城,中午的时候大家都是随便的以干粮充饥,陆海棠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 根本没心思留意徽宗帝的不对劲。 端起碗筷大快朵颐的吃了起来。 见着徽宗帝慢条斯理的拿起筷子,还问了一句:“皇上不饿?” 徽宗帝:看来这女人并未发现朕流了鼻血。 这么一想,徽宗帝也就没那么别扭了。 用过晚膳,陆海棠直接躺在床上休息了。 摸着喂饱的小腹,忍不住的感叹:“感觉又活过来了!” 徽宗帝偏头看向她:“爱妃这话是何意?” 陆海棠也偏头看向徽宗帝。 人在吃饱的情况下就会心情好。 陆海棠也是一样,好脾气的解释了一句:“就是把肚子填饱了,满血复活。” 满血复活? 徽宗帝暗自咀嚼着这四个字,虽然第一次听说,也是大概的明白是什么意思。 “梁贵人的外公家里真不是一般的富!”陆海棠再次的感叹。 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像徐外公这么有钱。 看来不管任何年代,家里有矿才是王道。 留着主人住的正房,家具及床都是红木打造。 听彩月说,可是宰了一头猪,给侍卫们炖着吃。 就算是没宰一头猪,一百口人,米饭都要几大锅。 “徐家再怎么富,难不成还会比朕富有?” 徽宗帝偏头看向陆海棠。 正常的女子都是想着觅到好的夫君,要么便是嫁入权贵之门。 这女人倒是特别,不爱权势,就爱银子。 有再多的银子,还不是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 如若不然,徐家又怎么会不停地往宫里送银子。 不就是想着梁贵人能用银子帮着打通关。 只可惜,梁贵人就是个没长脑子的,把那些银子都用在了吃穿用度上。 徽宗帝不宠幸后宫嫔妃,不代表不会关注。 皇太后母子贼心不死,皇太后最大的可能就是帮着淮王拉拢势力。 而后宫嫔妃就是皇太后拉拢的对象。 所以徽宗帝怎么会不派人盯着。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对后宫嫔妃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包括陆海棠所占据的原主在内。 不知是没长脑子,不明白皇太后的用意,还是故意的装糊涂。 即便是同皇太后走的近,也是没有劝劝说过陆铮,支持皇太后同淮王。 正是因为原主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依然选择徽宗帝,徽宗帝才会容她。 如若不然,就凭原主三番几次的胡闹,早就将其打入冷宫! 然而徽宗帝没想到的是,陆海棠一穿越过来就把自己‘打入冷宫’。 写着‘冷宫’二字的牌匾,至今还挂在明月殿的大门旁。 第524章:帮小皇上把隐疾医好,便是她离开之日 “那怎么能一样。”陆海棠看了徽宗帝一眼。 徐外公家富有是凭自己本事赚来的。 小皇上再怎么富有也是小皇上的事,跟她又没半毛钱关系。 “有何不一样?” 徽宗帝反问。 陆海棠:“靠自己本事赚来的银子,花着心里踏实,靠他人赠予或者施舍,万一人家改变主意,岂不是一场空?” 所以靠人不如靠己。 “所以爱妃的意思是,不要他人的赠予和施舍?”徽宗帝抓住了重点。 陆海棠点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徽宗帝笑了,笑的意味深长。 刻意放缓的语气听着不要太欠揍! “朕本想着回京之后重重的赏赐爱妃,既然爱妃不想要他人赠予,朕也只能收回旨意。” 陆海棠:你大爷! 合着在这里等着她呢! “皇上说的没错,无功不受禄。”陆海棠气极反笑。 “等着回京之后把皇太后解决了,皇上也该放臣妾离开后宫了。” “到时候臣妾就来徐州城投靠徐外公,徐外公一家吃干的,从指缝间漏出些稀的给臣妾,臣妾都可以衣食无忧的过上一辈子了, 到时候,还给朝廷节省出来一份俸禄。” 口嗨,谁不会一样! 徽宗帝俊朗的脸——黑了。 “爱妃难道忘了承诺朕的。” “臣妾承诺了皇上什么?” “爱妃不是承诺,等着这次回京之后就帮着朕将隐疾医好?” 陆海棠:还真把这件事给忘了。 “——臣妾离开后宫也不影响帮着皇上医治。” 当然,“只要银子到位。” “爱妃离开后宫之后若是连夜偷偷的逃走,朕又要去哪里找人?” “爱妃想要离开后宫,怎么着也要先把朕的隐疾医好!” 徽宗帝态度坚决。 一副不帮他把隐疾医好,就不会让陆海棠离开的态度。 古代皇权有多可怕,陆海棠自然清楚。 徽宗帝随便一句话,别说是离开后宫,想出宫散散心都难。 至于像最开始一样翻墙出宫,那是因为当时这具身子的原主没什么存在感。 而现在,只怕是小皇上会让人把他盯得死死的。 “那就这么说定了,臣妾把皇上的隐疾医好的那一天,就是皇上放臣妾离开后宫之日。” “好。”徽宗帝郑重答应。 从明月殿搬去朕的寝宫,不就是离开了后宫。 徽宗帝从来没有因为陆海棠离开后宫的要求困扰过,困扰他的,始终都是陆海棠一心想要离开的心思。 徐外公宅子里的下人很是勤快周到,早早就准备好了早膳。 陆海棠和徽宗帝起床之后简单的洗漱一番,便上了早膳。 各色的点心,各种小菜,让陆海棠没想到的是,竟然还有蟹黄汤包! 听着下人说是蟹黄汤包,陆海棠都震惊了。 大宣也有人吃螃蟹? 为了验证是不是自己想多了,陆海棠夹了一个蟹黄汤包。 将包子撕开之后发现,没错,就是她想的那种蟹黄包。 肉糜混合着蟹黄,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陆海棠不客气的咬了一大口,满足的闭着眼睛。 就是这个味,熟悉的味道。 徽宗帝看着陆海棠享受的模样,也夹了一个蟹黄包。 高高在上的帝王,自从都不记得是从何时开始,要自己亲自动手‘丰衣足食’,身边连个布菜的奴才都没有。 第525章:口是心非不只是女人专属 “朕早就听闻徐州城盛产一种称作螃蟹的动物,” 陆海棠:那叫海鲜,或者统称为水产品! 徽宗帝:“长有坚硬的外壳,形状怪异,横着走路,” “先前也有朝臣托人从徐州城带回京中一些,坚硬的外壳里包着的却是空的。” 听徽宗帝这样说,陆海棠想笑。 徐州城到京城快马加鞭也要差不多一个星期,螃蟹还活着已经不容易了,还能指望黄满肉肥! 听归听,一点不影响陆海棠吃蟹黄汤包。 徽宗帝好心讲解的这个功夫,陆海棠已经伸筷子去夹第二个了。 徽宗帝:“这蟹黄汤包有那么美味?” 先前也没见着这般的喜欢哪一道佳肴。 美不美味,这个要依据个人口味而定。 反正陆海棠是喜欢。 “皇上自己尝一下不就知道了。” 徽宗帝慢条斯理的咬了一口,浓浓的汁水入口,肉香混合着一种特别的香气,鲜香无比,香儿不腻。 “不错,味道当真鲜美至极。”徽宗帝点头称赞。 评价的这个功夫,陆海棠已经去夹第三个了。 筷子伸向小笼包的时候是看着徽宗帝的,目光说不上是嫌弃还是什么,总之有些一言难尽。 徽宗帝—— “爱妃这是何眼神!” “皇上,这蟹黄汤包要趁热吃。” 又不是让你来当美食裁判的。 先是介绍食材,现在还点评上了。 有这个功夫,多吃两个热乎乎的蟹黄汤包,不香吗! 徽宗帝淡淡的瞥陆海棠一眼,倒也没再说什么。 见着陆海棠喜欢蟹黄汤包,吃了一个之后便没再动筷。 一笼屉的蟹黄汤包正好十个,寓意:十全十美。 倒是没有多大,但陆海棠就着蟹黄包吃了一盅燕窝,还剩下两个蟹黄包,就吃不动了。 “皇上,把这两个蟹黄汤包吃了吧,放冷了就浪费了。” “朕何时成了捡爱妃剩菜剩饭的了!”徽宗帝虽然不满的哼哼,还是把布菜的玉碟推了过来。 原来‘口是心非’不只是女人专属,小皇上也是一样。 徐外公是掐着时间来的。 陆海棠和徽宗帝刚用过早膳,坐在花厅里品茶。 徐外公是带着长孙前来的。 陆海棠听梁贵人说起过,徐家的矿业都是表兄掌事。 所以徐外公带着长孙徐延业前来,不仅是对小皇上和她的尊敬,对徐延业也是有益处的。 毕竟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可不是哪个想见就能见到的。 徐延业长得也是一表人才,言谈举止之间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 态度恭敬却又不谄媚,总之,让人和舒服。 听陆海棠想要去自家所开的矿去转转,徐延业颇为为难道:“不知良妃娘娘想要去哪一处矿业去转转?” 陆海棠:这么说来徐外公家不止一个矿? “不知徐家都有开采什么的矿业?” 徐延业态度谦虚:“草民家中又两处矿业,一是开采朱砂,一是开采乌金石。” 乌金石? 不就是煤炭! 陆海棠没有想到徐外公家竟然开采的煤炭。 封建落后的古代,煤炭可是好东西。 冬天用来取暖,不知要比木炭好上多少倍。 第526章:陆海棠在的地方,某皇上都暗淡了不少 陆海棠对朱砂矿不感兴趣,更好奇徐延业说的乌金石,是不是现代社会里的煤炭。 同徐延业敲定,明个一早就去开采乌金石的矿业去转转。 徐延业又跟着陆海棠打探了梁贵人在宫中的情况,说是表妹性子天真单纯,若是有不周的地方,还望陆海棠多多包涵一些。 离开之前,徐延业才让人把带过来的东西抬了进来。 是一个木箱子。 看着不是很大,却也不小。 徐延业说:“这是草民的表妹梁娘娘在书信中专程吩咐的,草民一家不敢怠慢,还望良妃娘娘不要嫌弃才是。” 陆海棠:梁贵人还写信让徐外公一家给自己准备了礼物? 这么大个箱子,不会是装的银子吧? 箱子打开之后,陆海棠发现自己狭隘了。 箱子里装着的哪里是银子,而是摆放整齐的金元宝。 金灿灿的,不要太晃眼! “草民的表妹梁娘娘在书信中说,良妃娘娘最是喜欢金灿灿之物,草民一家想着,除了金子只怕是找不到别的金灿灿了。” 徐延业拱手一礼,客气道。 陆海棠:一箱子金元宝,应该一万两吧—— 见着陆海棠不说话,徐延业没那么淡定了。 “难不成是草民一家会错了意?” 表妹在书信中明明说,良妃娘娘最是喜欢金元宝,如今良妃娘娘看着这一万两的金元宝,也不见着有多高兴。 表妹说,因着自己只是个贵人,身份低微,贵妃娘娘故意的为难,是良妃娘娘帮着打抱不平, 同贵妃娘娘起了争执,也是良妃娘娘跟着皇上求情,才免去被责罚。 总之良妃娘娘待表妹如同亲生妹妹一般,袒护照顾。 表妹没什么回报的,便让家里准备一箱子金元宝。 “本宫是喜欢金元宝,不过无功不受禄,这么厚重的礼物,本宫不能收。”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陆海棠不觉得自己有多照顾梁贵人,不过是看不惯齐知画仗势欺人。 而且梁贵人心思单纯,没那么多的弯弯道道,才走动的多了。 听陆海棠这样说,徐延业再次躬身拱手:“良妃娘娘谦虚了,草民的表妹梁娘娘在书信中说,在宫中深得良妃娘娘照拂。” “草民家中虽然兄弟众多,但却只有表妹梁娘娘一个女孩。” 陆海棠:难怪梁贵人家中不停地往宫里送银子,原来梁贵人跟自己一样,都是家中唯一的女孩。 “良妃娘娘对草民表妹梁娘娘的照拂,草民一家子感激不尽,只是草民一家除了金银、再拿不出别的来回报良妃娘娘。” 陆海棠酸了。 有你这么凡尔赛的么! 不如就直接说:家里穷的只剩下钱了。 “若是良妃娘娘嫌弃这些金元宝不够,回头草民再差人给良妃娘娘送过来一箱子。” 陆海棠看的出来,徐延业是真心实意送金元宝给自己。 徐外公也跟着开口:“或者说良妃娘娘喜欢什么,草民让延业帮着收集回来。” 一直被当做空气的徽宗帝,微微挑眉。 还是第一次见着求着人家收金子的。 不过话说回来,良妃的人缘确实是好。 而且敛财的能力也不是一般人能及。 一个两个的都主动送银子,就连朕都是一样,总想着赏赐些什么才好。 徽宗帝正欲开口,代陆海棠将金元宝收下。 就听陆海棠说:“既然是这样,本宫便收下了。” 等着回宫之后在给梁贵人。 徐延业明显的舒了口气。 总算是完成了表妹的嘱咐,要不然都不知道要如何给表妹回信。 陆海棠将金元宝收下,徐外公祖孙两个也回去了。 说是晚上再过来,恭迎皇上同良妃娘娘前去家里,设宴招待。 如果不是梁贵人在信中嘱咐,徐外公一家子自然是不敢邀请皇上同良妃娘娘去家里赴宴的。 皇上和良妃娘娘身份何其尊贵。 但是想着毕竟梁贵人跟着皇上和良妃娘娘接触的多,更为清楚。 而且梁贵人在书信中还说,良妃娘娘平日里最是喜欢鼓捣些美味佳肴,让外公多准备些珍馐佳肴款待。 梁贵人在信中句句提到的都是陆海棠,唯一提到徽宗帝的地方,就是:良妃娘娘随同皇上前往南城—— 梁贵人写的书信,字里行间都透着同陆海棠交情甚好。 所以徐外公才仗着胆子提出要设宴招待。 祖孙两个急着回去张罗了。 陆海棠没急着把金元宝收起来。 让青峰帮着抬着放在了桌子上,拿起这个金元宝看看,放下之后又拿起另外一个。 徽宗帝心中好笑。 这女人,当真是爱财! 一万两的金元宝虽然不少,但是跟朕的私库里那些东西相比,根本就是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爱妃倒是人缘好!”徽宗帝忍不住酸了一句。 有这女人在,朕这个一国之君都被忽视了。 “没办法,魅力所在。” 陆海棠看了徽宗帝一眼,而后吩咐彩月和小良子把金元宝收好了,别再被人偷了。 徽宗帝:有朕这个一国之君在,哪一个敢偷。 闲着无事,陆海棠准备去街上转转,感受一下徐州城的风土人情。 徽宗帝也跟着同往。 小良子打扮成小厮模样,青峰几个也是像护院一样,跟在后面。 南城富足,徐州城也不差,因为陆海棠竟然看到有贩卖活虾的小商贩。 不过看样子新鲜的活虾在这个世界并不受欢迎,小商贩蹲在角落里,竟是无人问津。 陆海棠也是看着小商贩的面前放着一个水桶,才好奇的走了过去。 但见着水桶中活蹦乱跳的鲜虾,忍不住的问:“这虾是如何卖的?” “这位娘子是问这长须公?” 小贩连忙去起身招呼。 长须公? 陆海棠愣了一下。 之前在哪里看到过,古代虾是叫长须公的。 微微点头。 小商贩一大早就出门,才网到了这么些虾。 卖的便宜了,不值当,贵了又没人买。 而且没吃过的东西,哪一个会花高价钱买回去。 万一还不如猪肉吃着香,银子不是打了水漂。 “娘子若是都买下,给小的二两银子便是了。” 看上去二斤都不到,就要二两银子。 彩月和小良子第一想法就是:怎么不去抢呢! 第527章:相互投喂 物资匮乏的古代还能买到鲜活的虾实在不容易。 陆海棠让彩月给小商贩五两银子,连同装着虾的水桶都买了下来。 又在街上转了一阵,才回了宅子。 水产品自然是越新鲜味道越好。 陆海棠吩咐,一虾两吃,一道虾仁青瓜,一道白灼。 彩月觉得自己还是孤陋寡闻了。 这个叫长须公的,像娘娘吩咐的白灼,什么都不放就能吃? 中午的时候,彩月体会了什么叫真香定律。 白灼长须公看着红红的,但是吃起来:真香! 比猪肉羊肉还香,而且香儿不腻, 陆海棠这边。 亲手帮着徽宗帝剥好了一只虾,“皇上试试味道如何。” 徽宗帝:如果没看错的话,这道白灼长须公似乎连盐巴都没放—— 徽宗帝也是跟彩月一样的想法。 但是陆海棠主动投喂,怎么好驳了陆海棠的一番心思。 说了句:爱妃有心了,将虾仁夹入口。 接着便惊艳的瞠大眼眸。 “这长须公味道当真是鲜美!” “皇上觉得鲜美便多吃些。”陆海棠被徽宗帝的反应取悦到。 三两下剥好一只虾又放在徽宗帝的碗里。 和早上截然相反。 早上因着陆海棠喜欢蟹黄奶包,徽宗帝几乎没怎么动,都留给了陆海棠。 现在陆海棠也是一样,看到徽宗帝喜欢吃虾,便将一小盘的虾一只只的剥好,投喂给徽宗帝。 徽宗帝倒也不是吃独食的人。 也会将陆海棠帮着剥好的虾投喂回去,陆海棠不吃,便就这么一直停在陆海棠唇前。 陆海棠没法子,只能张口接下。 —— 听闻淮王来了县衙,方儒仲急忙的亲自出门相迎。 “下官见过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方儒仲恭敬的行见礼,而后问道:“不知淮王前来,可是有何吩咐?” 这是不打算将他这个王爷迎进县衙? “进去说吧。” 淮王淡淡睐方儒仲一眼,大步走进县衙。 方儒仲转身看着淮王高大的身影,忍不住的想:难不成王爷是为了南疆探子来的? 淮王负手站在县衙内,缓缓转身。 “本王听说,方大人抓了两个南疆探子?” 方儒仲:还真是因为这个。 “回禀王爷,正是。”方儒仲倒也没有隐瞒。 淮王封地之主,自己也是朝廷命官,拿着朝廷俸禄,自是要为朝廷办事。 “那两个南疆探子在王爷的府外鬼鬼祟祟,正巧被巡街的衙役看见,便将人抓了回来。” “可是将那探子关入了大牢?”淮王又问。 方儒仲:“回禀王爷,正是。” “代本王前去看看!” 淮王说着,便大步走向县衙外,方儒仲连左右而言、婉拒的机会都没有。 听见牢门打开的声音,关押在大牢里的犯人都好奇的抓着牢门看了过来。 待看见淮王和方儒仲的身影,便有人哭喊着:请青天大老爷为小的做主啊,小的冤枉啊—— “住口!不许喧哗!” 衙役冷声呵斥。 那人不仅没有住口,更是拔高了声音。 方儒仲不是贪官污吏,关入大牢的犯人不说是穷凶极恶,也都不是什么善类。 所以并未理会。 淮王也是一样,冷着脸从那喊冤的犯人面前经过。 关押在最里面的两个南疆‘探子’也是看到了进来的两人,见着淮王气度不凡,便想着这人一定是大宣的淮王。 其中一个紧紧的抓着木杆,竟是惊喜的唤了出来:“淮王?” 第528章:你认得本王? “王爷威名远扬,就连南疆的探子都是知晓。” 方儒仲忍不住‘称颂’了一句。 南疆探子竟是认得淮王,还不是说明淮王同南疆是有往来的。 淮王冷冷的扫方儒仲一眼,怎么听不出方儒仲是在挖苦。 来到牢前,冷声问道:“你认得本王?” 那探子唤出口之后就后悔了。 毕竟是同淮王是有往来的,这么一唤出来,岂不是不打自招。 探子反应倒也是快,冷笑着道:“南城是大宣淮王的封地,哪一个不知。” “咱们也是看着淮王器宇轩昂,便想着定是淮王爷。” “倒是好眼力。”淮王面上没什么反应,心里却暗暗舒了口气。 这探子倒是反应快。 冷声问道:“既然认出了本王,那便说说,你南疆派尔等混入城中,究竟有何目的?” “淮王这话说的,华城百姓同南城百姓向来就是可以自由的进入彼此城中,咱们也是进入南城想要买些零碎,却不想被你大宣的衙役抓了关入大牢。” “这么说来,你们两个是南疆的百姓?”不等淮王开口,方儒仲便便沉声问道。 “正是。”两个探子理直气壮。 接着对着淮王拱手一礼:“还望淮王能为咱们做主,咱们不过是南疆华城寻常百姓。” 方儒仲冷笑:“两位要不是声音如此洪亮,气势如此之足,拘礼这般整齐,本官还真就信了两位是寻常百姓。” 方儒仲再一次先与淮王开口。 声音如此洪亮,连拱手的动作都是一模一样,分明就是训练有素的兵将。 “本官倒是有些好奇,难不成南疆的寻常百姓都是带着这个?” 方儒仲的手上不知何时多了个腰牌,是军中兵将才有的。 其中一个探子下意识的伸手摸向怀中。 方儒仲冷笑。 淮王恨铁不成器。 南疆竟是派了两个这般蠢的。 这样的动作岂不是等于承认方儒仲手上拿着的就是他的腰牌。 “说!南疆派你们两个混入南城是何目的!” 淮王先发制人,占据主导权。 因着统帅派他们两个前来南城的目的就是:将大宣将士堵截江水,断其水源的事情告知淮王。 见着身份已经暴露,两个也不再隐瞒。 其中一个愤愤道:“没错,咱们正是南疆兵将!至于为何扮做百姓混入南城,还不是你大宣将玉江堵截,断我大营水源!” “我南疆同大宣向来友好相处,你大宣将士突然断我大营水源,难不成是想同我南疆翻脸!” 这人也是聪明,看似愤愤不平的吐槽,其实就是想向淮王传递信息。 淮王蹙眉:“还有这等事?” 只知晓南城百姓齐心协力挖渠引流,却不知竟是还断了南疆军营的水源。 “难不成咱们还会诓淮王不成!” 南疆兵将愤愤不平。 两国交战都是明刀明枪,谁能想到大宣的兵将如此卑鄙,竟是断了他们的水源。 “方大人,这又是怎么回事?”淮王转向方儒仲。 方儒仲是知道军营截流的事。 但是为了避免给自己招惹麻烦,只能恭敬的回应:“王爷,下官还真是不知此事。 王爷若是想知晓南疆探子所说的是否属实,不如前往大营去查看便知分晓。” 第529章:若是南疆不服,大宣定会奉陪到底 “关乎我大宣同南疆两国邦交,本王自然会亲自前去查看。”淮王沉声道。 而后吩咐:“将这两人放了吧。” 方儒仲拱手:“还望王爷见谅,恕下官不能从命。” “这两个探子分明是南疆兵将,却是扮成百姓模样混入南城,谁知道是否有别的目的。” 淮王:“方才这两人不是也说了,因为我大宣将士堵截江流,断其水源,才扮做百姓进入南城。” “王爷,恕下官愚钝。” 方儒仲再次躬身一礼:“下官有些想不明白,即便是我大宣将士断其水源,他们扮做百姓混入城中又是为何,难不成是想跟为何告状?” 淮王脸色更加冷了几分。 “怎么,你是想违抗本王的令旨?” “下官不敢,正如王爷所言,此事关乎两国邦交,南城所处位置特殊,下官身为南城知县,拿着朝廷发的俸禄,自是要效忠于朝廷——” “本王又不是不让你效忠朝廷!”徽宗帝不悦的打断方儒仲的长篇大论。 “将这两人放了,若是皇上怪罪下来本王担着!” “恕下官不能从命。”方儒仲身子弓的更低了。 不过态度却是坚决。 “这两人是南疆军中兵将,身份不同寻常,若是回去之后将打探到的禀报给其首领,后果不堪设想。” 不论什么年代,军—人的身份都是一样敏感。 淮王自然明白方儒仲所担心的,但是总不能说,这两人混入城中就是为了给他送消息的。 冷声道:“方大人将南疆兵将关入大牢,难道就不怕因此引起南疆对我大宣的不满,从而再引发战事?” 方儒仲以柔克刚:“还望王爷见谅,下官拿着朝廷俸禄,自是要等着上报朝廷之后再做决断。” 以前方儒仲都是嘴上应着淮王所说的,至于会不会照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至少不会明面上拒绝。 可以说是把阳奉阴违演绎的淋漓尽致。 还是第一次像现在这样直接拒绝淮王。 淮王被气的不轻。 心中自然清楚,是因为暗营被捣毁,皇上对他再无顾忌,所以对方儒仲下了旨意。 “这么说来方大人是不会放人了?” 方儒仲身子弓的不要太低,然而态度却是一样坚决:“正是。” “好,很好。”淮王咬牙冷笑。 “若是南疆因此对我大宣发兵,皇上追究起来,方大人可别怪本王没有提醒!” 淮王说完,一甩袖袍转身离去。 “淮王!” “王爷!” 两个南疆兵将急的大声唤着。 方大人缓缓直起身子,淡淡的睐一眼淮王离去的背影,收回目光,看向那两个南疆兵将,“尔等喊破了喉咙也是无济于事,本官才是这南城的知县!” 淮王权势再大,也是不敢瞒着皇上插手朝廷之事。 “你这狗官!” 其中一人气的大骂。 “若是我南疆因此向你大宣发兵,你这狗官便是罪魁祸首!” “若是两国交战,罪魁祸首自然不是本官。”方儒仲冷笑。 皇上同良妃娘娘的意思,他可是清清楚楚。 先是对南疆进行‘制裁’,若是南疆不服,对大宣发兵,大宣定会奉陪到底! 当年良妃娘娘率领不到十万大军,都是将大汤和西凉四十万大军打败,南疆再怎么强大,还能强的过两国联手。 徐府。 下人们进进出出忙个不停。 几位夫人也跟着忙碌着,宴请皇上同良妃娘娘,此事非同小可,出不得半点差池。 虽然已经交给长子一家管家,但是因着要宴请皇上同良妃娘娘,徐老夫人还是亲自的给府上的下人训了话。 皇上同良妃娘娘身份尊贵,不得偷窥圣颜,更不得因为紧张除了差池,被皇上降罪不说,也是会丢了梁娘娘及徐家的脸面。 徐家虽然是商贾人家,但是府中上下加在一起也有一百多口的人。 打理的井井有条不仅是因为长子一家管教有方,也是因为徐家家风正,待人大方和善,从不刁难下人。 差不多的时候,徐外公带着长徐延业,坐上马车前去城西的宅子恭迎皇上同良妃娘娘前往徐府设宴款待。 徐外公一家一见面就送给自己一箱子金元宝,虽然陆海棠打算回京之后转交给梁贵人,但是毕竟徐家还是挺大发的。 作为回报,陆海棠询问了徽宗帝的意见,便邀请徐外公跟着她和徽宗帝乘坐一辆马车。 徐外公激动的,大家都看得出来。 彩月和小良子一起连着搀扶着,再抬的,才把徐外公抬上马车。 徐延业虽然看着淡定,心中却是在想:难怪表妹在书信中专程叮嘱,要为良妃娘娘准备一万两金元宝, 良妃娘娘如此的懂得感恩,这一万两金元宝送的一点都不冤。 “草民何德何能,竟是能够同皇上和良妃娘娘同乘一辆马车。” 都已经坐上了马车,徐外公还是激动万分,拱着的手都在不同的颤抖着。 徽宗帝淡淡的笑了笑,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能做到这个地步还不是看在陆海棠的面子。 “徐外公,要坐稳了。”陆海棠好心的提醒。 本来就没有尊卑观念,而且跟梁贵人走得近,自然也是把梁贵人对外公告当做长辈,而并非是臣子。 “诶。”徐外公激动的应了一声。 若是家人,及和徐家有生意往来的朋友知晓他同皇上同乘一辆马车,指不定怎么羡慕呢。 皇上同良妃娘娘大驾光临,徐家一家子老少早早的就站在大门外等着迎驾。 彩月还是跟着小良子乘坐一辆马车,两个人年纪小,喜欢热闹,一路上都是将车帘掀起一些。 待看到徐家大门前男女老少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三十人,彩月都是惊到了。 “梁贵人的外公家里竟是有这些口人!” 当真是大户啊! 就是几个王爷府上也没有这么多的主子。 皇上的后宫嫔妃加在一起也是没法比。 “来了,来了!” 见着一队人马护着马车向着自家府上而来,大夫人紧张又激动。 “娘,一会见了皇上咱们一家子可是都要行跪拜之礼?” 徐老妇人被问住了。 虽然家里有着花不完的银子,但还是第一次面圣,哪里知道这些规矩。 第530章:良妃娘娘的恩德 皇上同良妃娘娘‘微服私访’,不想被外界知晓身份。 徐外公一家子恭恭敬敬的将二人迎进门。 待陆海棠同徽宗帝在正位上落座之后,一大家子人呼啦啦的跪了下来,行跪拜之礼。 陆海棠虽然不喜欢别人跪拜,但是古代规矩就是如此,只能被动接受。 许是因为家丁兴旺,子孙众多,徐外公家的正厅比正常人家的要大上不少。 正位上的小方桌左右各摆放着一张椅子。 下首左右两侧整齐的摆放着两排椅子。 行过跪拜之礼,徐外公同徐老妇人在徽宗帝和陆海棠右手边的椅子上落座,徐家其他人也按照辈分纷纷落座。 年长的坐在接近上首的位置,以此类推,晚辈们也都是各自坐在自家长辈后面的椅子。 似对号入座,井然有序。 陆海棠忍不住的感慨,徐外公家这么富有不仅是家里人有经商头脑,更是因为管理有方。 因为陆海棠的关系,徽宗帝竟也屈尊降贵的询问了徐家矿业的事情。 徐家人受宠若惊,皇上能够大驾光临已实属难得,没想到竟是还问起家里的生意。 徐外公父子几个心中清楚的很,是因为良妃娘娘的缘由,皇上是爱屋及乌,才会问起。 如若不然,皇上日理万机,哪里分得出心思关心这些个。 只怕是连徐家是哪一个都是不慎在意。 徐外公觉得,同良妃娘娘的恩情相比,一万两的金元宝实在是太少了。 等回头再送一万两金元宝去京城,托梁娘娘转交给良妃娘娘。 良妃娘娘看着就是正值大义之人,先前送出的一万两金元宝,就是不得已才收下。 陆海棠和徽宗帝差不多品了一盏茶,晚膳也已经备好了。 徐外公恭恭敬敬的带着两人前去饭厅用膳。 穿过一座加上,又经过一处长廊,才是用膳的饭厅。 陆海棠忍不住的感慨,最算自己是大将军之女,将军府也是没有徐外公家的宅子占地面积大。 饭厅的面积也一样不小。 看着摆放整齐的六张桌子,陆海棠以为自己进了酒楼。 菜肴已经摆放好,上面都罩上了白瓷罩子,颜色统一、款式一致,看样子一个是花银子专程定制的。 陆海棠忍不住又一次的感慨,看来私人订制是从古代就开始有了。 徐外公一家家教优良,陆海棠和徽宗帝先在主桌前落座,徐外公才拱手道:“草民同犬子便斗胆同皇上和良妃娘娘同桌了。” 徽宗帝微微颔首。 陆海棠:“徐外公快快坐吧。” 总不能人家请客,因为自己和小皇上的身份,两人就霸占一整张桌子吧。 看着也别扭。 徐外公同徐老夫人坐下之后,是梁贵人舅母一辈的长辈落座,等着长辈们都入座,晚辈们才一一的坐下。 如此良好的家教,就是陆海棠这个现代人看了都忍不住的在心里称赞。 晚宴准备的很是丰盛,一点不必宫中的御膳差。 摆驾回城西的宅子之前,陆海棠同徐延业说好了,明个一早便去开采乌金石的矿上去看看。 回去的路上,徽宗帝还不解的问:“爱妃为何这般关心徐家那开采乌金石的矿业,难不成爱妃也要跟着一起开采?” 陆海棠:我是爱财,但也不会去抢别人的生意。 第531章:朕容许你有野心 “皇上,我大宣百姓开采矿业可是需要办理何种手续?” 陆海棠没想过要抢徐外公家的矿业,但是、万一将来有机会呢? 给小皇上当军师和自己当老板并不冲突。 给小皇上当军师,一年的俸禄也是固定的,如果自己搞个‘副业’,双向赚银子,不成为大宣首富,也是一辈子吃穿不愁了。 而且古代不比现代社会,为官者不得经商。 古代大多是‘官商一家’,不少赚钱的产业都是朝廷命官家里的亲戚开的。 所以自己背靠着小皇上这个‘人脉’,只有傻子才不利用。 这么一想,陆海棠忽然发现,古代赚钱的机会还挺多的。 毕竟像自己这样‘见多识广’又‘多才多艺’的人才少之又少。 自己文可以给小皇当军师,帮小皇上治理国家,武可以上疆场杀敌。 而且又精通医术—— 所以,古代其实也挺好的,至少不像现代社会里各界精英那么卷。 “爱妃想要自己开采矿业?” 徽宗帝反问。 陆海棠保持微笑,不说话。 徽宗帝有点郁闷。 这女人野心还真是不小。 先前一直说,等离开后宫之后再京城开一家医馆。 现在见着徐家矿业赚钱,竟然也想着开矿。 早知如此,就不该答应这女人拐来这徐州城。 “皇上还没回答臣妾呢。” 见徽宗帝抿唇看着自己,陆海棠故意提醒。 徽宗帝:“朕并不知晓,要询问当地知县。” 陆海棠:我信你个老六才是! 金银铜铁矿业都是朝廷开采,百姓虽然可以开采其他矿业,但是当地知县还不是得上报朝廷。 朝廷批下来,才可以开采矿业。 难道朝廷不是你这个当皇上的管理? 竟然还说不知道! 对上陆海棠颇为鄙视的目光,徽宗帝神色坦然。 朕就是不知,你能奈朕何。 陆海棠环胸撑着额角假寐,不想跟小皇上说话。 徽宗帝:这是同朕生气了? 摇头失笑。 “区区一处矿业一年又能收入多少银子,朕坐拥大宣江山,爱妃伴在朕左右,岂不是等同于坐拥大宣江山。” 陆海棠睁开眼眸看着徽宗帝,笑的不要太假。 “怕是让皇上失望了,臣妾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对于臣妾来说,能做个逍遥自在的富翁就行了。” 徽宗帝:朕容许你有野心! 而且必须有! 徽宗帝心里这样想,但是徽宗帝不说。 这女人性子刚烈,要顺着毛才是。 —— 徐外公家的乌金石矿在城郊之外,乘坐马车也要五个时辰。 虽然也建了房子供人休息,但毕竟无法同徐家的宅子相比。 毕竟陆海棠贵为后宫娘娘。 徐延业一大早便过来了,想着好赶在关城门前回城。 陆海棠没想到徽宗帝也会跟着一同前去。 之前和徐延业提起要去矿山看看的时候,徽宗帝也是没有表明要跟着一同去看看。 徐延业自是乐得。 若是外界知晓当今圣上前去徐家矿山,自家矿里挖出来的乌金石、势必会被疯抢一空。 因为要去徐外公家额矿山,陆海棠起床的时候就穿上了中性的服侍,青蓝色的短衫,外加一件长褂。 等着徽宗帝换上便装之后,陆海棠就发现,两人撞衫了。 因为徽宗帝也是一身青蓝色的长褂。 第532章:梁贵人的真正用意 陆海棠哪里知道,自己认为的‘撞衫’是徽宗帝故意而为。 徽宗帝见着陆海棠有时候便是换上中性的服装,便让小良子跟着彩月打探,都是带了什么衣物。 小良子跟彩月都是明月殿里的人,彩月自然不会防着小良子。 所以彩月为陆海棠收拾衣物的时候也没避着,小良子便偷偷的禀报给徽宗帝。 所以徽宗帝差青峰买了几套和陆海棠同色系的长褂。 看着身穿普通布料缝制的长褂,徐延业忍不住的感慨,皇上同良妃娘娘当真是低调,这一身穿戴,让他这个‘草民’情何以堪。 徐延业有些后悔了。 早知道皇上同良妃娘娘这般低调,自己也该同府里的下人借一身粗布衣裤的。 徐延业很是细心。 因为徽宗帝并未表示要一同前往,虽然陆海棠贵为后宫娘娘,但毕竟孤男寡女,相伴同行怕是要遭人闲话。 所以徐延业竟是将自己夫人也带上了。 想着带上夫人一起,也不至于落人口舌。 徐延业的夫人是在马车里等着的。 掀起一角车帘,等着徐延业同陆海棠出门。 看到徽宗帝同陆海棠一同走了出来,忙不迭的从马车下来,福身一礼:“民妇见过皇上、良妃娘娘。” 徽宗帝微微颔首。 陆海棠加快脚步将徐夫人虚虚扶起:“徐夫人无需多礼。” “民妇谢过贵妃娘娘。” 徐夫人客气的道谢,微微退开了些。 似在等着陆海棠同徽宗帝先乘上马车。 彩月将车帘挑起,小良子弓着身子做‘支架’状,想让徽宗帝虚扶着自己这个‘支架’坐进马车里。 然而徽宗帝竟是裹住陆海棠的手,让陆海棠先坐进马车,而后一撩长褂,也跟着坐进马车。 徐夫人震惊于徽宗帝的举止。 龙凤呈祥,龙向来在凤之上。 皇上贵为一国之君竟是亲自扶着良妃娘娘上了马车! “夫人也上马车吧。”别让皇上和良妃娘娘久等。 徐延业淡声提醒。 昨个宴席上便看得出来,皇上对良妃娘娘当真不是一般的宠爱。 见着良妃娘娘哪道菜多吃了一些,便亲自执箸为良妃娘娘布菜。 试问天下的男子有几个能做到,何况还是贵为一国之君。 徐夫人对着徐延业淡淡的笑了笑,很是自然的搭着徐延业的手臂上了马车。 陆海棠微微挑眉,男尊女卑社会,徐外公家的男子能做到这个地步、家教当真不是一般的好。 难怪梁贵人那么乐观,即便是从来没有被小皇上宠幸过也是没有埋怨过半句。 都说什么样的家风教出什么样的子女, 徐外公家富甲一方,想必当初看上梁大人这个姑爷,也未必是贪图权势,应该是看中梁大人的人品,才将梁贵人的母亲嫁给了过来。 徽宗帝不知道陆海棠心中的想法,见到陆海棠看着徐延业扶着夫人先上了马车,以为陆海棠是在羡慕。 不由得开始泛酸:“有何羡慕,朕不也是扶着爱妃先乘上马车。” 陆海棠—— 这么点小事也要讨功劳! “臣妾谢谢皇上呢!”感谢你八辈祖宗。 “爱妃是朕的宠妃,此等小事何须这般客气。” 陆海棠:小皇上是好话坏话听不出来,还是故意! “听那徐延业说,前去矿山要五个时辰,爱妃可是有吩咐彩月将棋盘带上?” 陆海棠想说‘没有’! 小良子就屁颠屁颠的抱着装着棋子的罐子来到马车前。 “皇上,娘娘,奴才将围棋带了过来。” 陆海棠:这个马屁精,怕是忘了是谁的人了! “送进来吧。” 面对其他人,徽宗帝又是威严的一国之君。 陆海棠无语的瞥了徽宗帝一眼,和颜悦色和威严十足之间倒是转换自如。 小良子高兴的应了一声,彩月帮着将车帘掀起,小良子恭敬的将围棋呈上。 “不愁长路漫漫无以打发时间了。” 徽宗帝微微舒了口气,屈尊降贵的将装着棋子的罐子放在陆海棠那边一个,另一个放在自己面前。 将棋盘打开,自顾执起一枚棋子落下。 五个时辰的路程,干坐着也是犯瞌睡,陆海棠索性跟徽宗帝下棋打发时间。 另一辆马车里。 徐夫人担心的问道:“夫君,不是说那巡抚大人看上了咱们徐家的矿脉,想要占为己有,隔三差五的便派人来刁难,若是让皇上同良妃娘娘撞见了——” 徐延业眼底划过一抹恨意:“若是皇上同良妃娘娘撞见了正好!” 那李巡抚仗势欺人,说什么,别说区区一个贵人,就是贵妃娘娘到了太后面前还不是一样低眉垂眼,不敢忤逆太后。 徐夫人:“这么说来,梁娘娘托良妃娘娘前来就是为了——” 徐延业淡淡睐向夫人:“梁娘娘在书信中只吩咐让咱们为良妃娘娘准备一份厚礼。” 徐延业这么一说,夫人就明白了。 “还不是只有我们夫妻两个,我才这样说。” —— “这一局臣妾输了。” 对于输赢陆海棠并不在意,不过徽宗帝超强的学习能力倒是出乎预料。 不说举一反三,但是也把她之前的棋招都学去了。 “朕也是险胜。”徽宗帝笑着回应。 心下也是暗暗舒了口气。 没办法,有着这样、样样都出众的爱妃,虽说欣慰,但也压力不小。 “皇上怎么会想到把臣妾用过的几种棋招都融合在一起?” 陆海棠将黑白棋子各自收进罐子里。 徽宗帝也跟着陆海棠一起:“朕倒不曾钻研过,只是想着见招拆招,没想到竟是赢了爱妃。” 陆海棠忍不住看徽宗帝一眼:不错,小皇上脑子灵活不说,还懂得活学活用,比那些墨守成规的人强多了。 “说起来朕跟着爱妃当真是学了不少。” 徽宗帝抬眸看了陆海棠一眼。 因为赢了陆海棠,看上去心情不错,眉眼间都染着笑意。 “皇上自己也承认跟着臣妾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么说来臣妾好像亏了。” 陆海棠抓住机会给自己谋取福利。 “爱妃怎么亏了?”徽宗帝似笑看向陆海棠。 怎么不清楚陆海棠的那点小心思。 不过却并不主动提出赏赐,故意的装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