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多福:我儿皆有仙帝之姿》 第1564章 “若是没有我的影响,恐怕再过些年头,这世上之人就只知帝君,而不识未央了。” 未央帝君听完这些话,脸上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但陈景安能明显感受到,汉王的实力提升速度又加快了。 他摇了摇头:“是时候结束这场闹剧了。” 未央帝君忽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你打算做什么。” 陈景安没有理他,而是望向了天边。 只见,三颗大日串成连珠,一并高悬于天空之上。 中间的那颗象征着未央界。 就在此时,两颗边缘的大日开始发生变化。 其中,居左的是“界河”大日。 未央帝君看见那大日之内,突然出现了一道巨大的黑色鸟影,沿着大日的边缘飞行,带着界河大日撞向未央界。 轰—— 两轮大日相撞。 这直接打破了未央界的天地循环,空气中的灵气在这一刻骤然狂暴。 最先受影响的,就是未央界本土的修士。 他们轻则被灵气创伤,重则灵根毁灭,修为不存。 这还没完。 来自“武天”的大日同样向着未央界撞去。 远远看去,这大日是自己在移动,看不见有任何人操纵。 但事实上。 大日底下,八大果位持有者,各显神通,直接借助果位之力,扛着大日前进。 由于未央大日已经被界河大日撞到损伤的状态。 武天大日直接在伤口上撒盐 啪—— 在这又一次猛烈的撞击下,未央大日就像是被敲碎的蛋壳,存放在大日之内的属于世界的本源,在这一刻开始流失。 无边的黑暗沿着世界的缝隙渗透进来。 未央帝君见状立刻就要出手,但陈景安先行将其拦住。 他语气幽幽:“道友不是说了要将世界本源赠予我,怎么现在又出尔反尔了。” 未央帝君这时可没有与他虚与委蛇的心情。 他目光冷然:“让开!” 说着,未央帝君悍然出手,他的顶上直接显化出了一尊国运化身。 这化身朝前踏步,陈景安立刻感受到了有沉重压力落在身上。 不过,他的天道之躯同样集结了一界之力。 自己本人虽然看上去单薄,但他又是整座“武天”的集合体。 单论实力。 “未央”强于“武天”,奈何如今“未央”还遭受着来自“界河”的围杀。 陈明远亲自驾驭大日金乌之相,协助“武天”炼化太阳的力量。 按照事前约定的,界河将收获太阴作为补偿。 此消彼长。 “未央”逐渐显露出颓势,陈景安顺手将那道化身击破。 他则进一步攻向未央帝君。 未央帝君当即接引“汉王”的力量,欲要令其救驾。 只是,他的手段刚发出,很快就被人中途截断。 未央帝君的目光望去,见到了一位身着红袍,青面獠牙,长着鬼脸的帝王。 那是阎罗大帝。 他手里握着一本生死簿。 此刻,阎罗大帝将其打开,并且翻到了一处空白页。 顷刻之间。 未央界内无数的轮回生灵一股脑涌去,并且都在这空白页上留了名字。 随着生灵的数量增多,阎罗大帝的气息也在提高。 直至,未央帝君见到了一具特殊的灵体,正是汉王。 他脸色大变。 “这扶不上墙的烂泥,你当真甘心一辈子居于人下?” 汉王不知是不是听到了他声音,忽然停下脚步,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狰狞,然后做出了一个捏碎的动作。 随后,他毫不犹豫奔向了生死簿。 从此刻起,汉王就再也不再受未央界的管辖了。 第1565章 先前未央帝君在他身上的投资,现在也全部打了水漂。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当属眼前这位。 未央帝君面露冷意:“你既然不给我留活路,那么大家一同陨灭就是。” 他立刻催动自己的权柄,准备让未央界的天道自我毁灭。 但陈景安根本不给他施展出来的机会。 他再度祭出无相残片,一个照面就将未央帝君收了进去。 此人也算是狡猾。 他竟然将自己的身体拆成了两个部分。 一部分在楚王的身上,被他先前喊了出来。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不知何时跑到了汉王的身上。 只等汉王彻底收拢汉境之内的力量,未央帝君就能立刻将其夺舍。 届时,不仅汉王自己一辈子的经营要沦为他人嫁衣,甚至陈景安传授给他的神朝之法,也要落入未央帝君的手里。 这将填补他在“合体”领域的知识空白。 如今威胁最大的未央帝君已经被解决,这基本等同于未央界沦陷。 而那始终不曾露面的天道。 陈景安更倾向于,天道已经遭了未央帝君的毒手。 因此,未央界的天道不是没有灵智,而是被自己世界的高手磨灭了。 未央帝君同样为此付出了代价。 他走了天道的老路,仍然以“传国玉玺”作为噱头,甚至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帝君”作为范本。 这能更大程度上引导“传国玉玺”持有者之间的相互吞并,再发挥集中优势。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央帝君也算是人才了。 陈景安需要这样心黑的人。 但眼下,他暂时压不住未央帝君,只能设法将其困住。 是留是杀,这还有待后续商榷。 当前,陈景安打算让自己本体追赶一下进度。 天道之躯随即打开了接引通道。 一直坐镇后方指挥的陈景安来到未央界。 天道之躯从分润到的本源里,直接灌顶了部分力量到他自己体内。 这个过程极其小心。 不多时,陈景安的修为就提升到了化神九层。 而且他上下的那部分法力缺口,也都被“天道之躯”补上了。 换而言之。 只要自己能解决好“圣法”的问题,就能立刻突破返虚。 但这种事情并不急在一时。 圣法的选择,短期来看关乎到返虚阶段的实战能力。 长期来看,圣法的品质同样会影响到将来融合“神位”的难易,以及对于不同神位的敏感度。 陈景安暂时不敢肖想“神位”之事。 除非,他有禹神那样的运气,遇到“无支祁”那样的特殊运兽,将神位的“诞生”与“融合”全部集中到一起进行。 这样一来,即便旁人知道有神位诞生,也来不及下场与其争夺。 寻常返虚的宿命,就是通过自身圣法的感应,寻找那些能够产生共鸣的神位尝试证道。 陈景安暂时还没有眉目,而且这事情也不急。 眼下,他即便突破返虚,也不过就是再添一位返虚前期。 这种级别的修士,天道之躯一个巴掌可以拍死大把。 陈景安的手里搜集了不少圣法素材。 既有这一世的努力,也包括了他在第四世的收获。 这姑且是凑齐了界河的元素。 但在另外一个层面。 陈景安本身又有着武天“破虚”体系的完全感悟。 “返虚”与“破虚”,这个两者都是对于同一个境界的不同释义。 在天外,像这样的体系还有不少。 假如以其作为支点,吸收来自不同体系的知识,说不得能让自己的圣法层次提高到一种极其夸张的境界。 这是诸天万界的集大成者! 陈景安盘算着自身条件。 假如他只是小有天赋,自己当然不敢做这种梦。 可是[子母钟]让他的天赋达到了近乎于无死角的程度。 若是不能利用自身优势,那也有些暴殄天物。 但这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具备完整“返虚”体系的世界,本身的体量也绝对不小,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神君。 光靠着攻打,这是自寻死路。 陈景安得设法,给自己创造出前往诸界进修的条件。 这再配合他同青冥剑灵一道琢磨出来[以月易日],能在短时间内攫取自己需要的知识。 但如何瞒过天道的探查,这是首要前提。 此番,他们攻打未央界的前哨阶段,来自楚王和汉王的抓捕,已经点明了隐匿身份的重要性。 陈景安的“无相残片”是一条死路,奈何这东西没法分成多份。 而且遇到真正的神君,能否再起到作用还不好说。 这么一看,最廉价可行的方案,还是只有大椿血了。 自己得设法将其分离出来。 这就得请出[子母至宝:天工魔方]。 第1566章 陈景安立刻采取行动。 他当前,客观上已经具备了将“大椿血”提纯的条件。 而且顾圣子的子嗣,也可以作为潜在的“人材库”,不过是代价大小问题。 眼下,陈景安已经过了争分夺秒的阶段。 他的本尊可以腾出来运转[天工魔方],而未央界的一应事宜都能交由天道之驱代劳。 …… 随着“未央帝君”这个最大的威胁被解决,未央界沦陷已成定局。 终于,太阳在这多重挤压之下,彻底被武天太阳吞噬。 陈景安望向八位果位持有者,传音而去:“你等的功劳暂且记上,等晚些我会出台一份兑换的名单,包括但不限于新的果位,修为灌顶以及获得新大陆的经营权。” 闻言,原本已经被榨干力气的八人瞬间恢复精神。 他们很快又得到了下一个任务。 协助“界河”盟友吞并太阴。 这意味着他们又得扛着本界的太阴与未央的太阴抗衡。 这又是一份苦差事。 另一边,界河与武天的联军,已经占领了未央的大部分地界。 按照事前的约定,两界将各自分走一半的空间。 待得这部分的残余融入世界之后,就又能诞生全新的大陆与海洋。 而且,世界修士也将迎来一个短暂的红利期。 他们突破与参悟的难度都会下降,这是世界本源融合过程产生的溢出效应。 相较于界河的兵马云集。 武天这里就潇洒多了,阎罗大帝的生死簿将轮回生灵收走,而且还有汉王的投诚。 他选择直接将汉王放出来,利用他在未央界的名望,争取能让对方的修士不战而降。 这想法是挺好的,奈何现实过于骨感。 世界覆灭之际。 亿万生灵中难免会有想要与世界共存亡的人物。 他们的反扑,成为了这场入侵之战的最大变数。 以顾圣子为首的圣朝精锐,在这个过程中作战骁勇。 他们事前已经得到承诺,将会举族迁往另外的世界。 今日的战功,可能直接就决定了未来子孙的起点。 不少人拼了命只为换来一种新的可能。。 大景军队之中,同样聚集了大量想要建功立业的精锐修士。 陈氏族兵与大景军队合流。 他们独立负责原本属于楚王治下的战线。 如今,随着战局逐渐明朗,他们也各自分散开来镇压那些反抗修士。 陈泰丘率领一支筑基精锐,负责对抗一支有两位金丹坐镇的反抗军。 双方都是金丹体系下的修士,但是路数有着不小的差别。 陈泰丘在族学时就是主修军阵。 他一到军中,立刻就作为特殊人才培养,并有专人替他打磨阵法。 陈泰丘战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操练底下的士卒。 他此行的一大任务,就是在实战中检验军阵的成效。 以这支百人规模的筑基精锐,再配合他这位金丹坐镇,能否实现“以一对二”的战斗目标。 这是陈氏军阵第一次对抗外来体系的修士,每一分战斗经验都相当宝贵。 而负责进行实验的修士,都可视作是这方面的先驱。 他们来之前,仙族就已经签订了丰厚的生死协定。 假如修士不幸战死,他们的子孙将会获得仙族的高规格抚恤与照顾。 假如修士平安归来,抚恤的半数额度转为奖励,而且他们在后续的职务晋升中,将永久享有优先权。 第1567章 陈泰丘锁定了对手,立刻下令布阵应击。 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在这场关乎世界存亡的大战里,金丹修士可能就连一朵浪花都算不上。 他们交锋的时间里,本身可能就已经伴随着无数金丹之上的修士战死。 但陈泰丘并不会因此就懈怠自身职责。 他坚信自己的战斗是有意义的。 不论胜负与生死,今日之战都能促进仙族军阵的进一步完善。 像他这样的人,也可以成为仙族伟大事业里的一块砖。 陈泰丘下令众人排练出军阵。 他是这阵法的中枢,而余下的修士分别坐镇四面,如今隐隐成了陈泰丘视野和法力的延伸。 面前一众未央界的修士不曾见过这等阵仗。 他们虽然也没少经历大战,但未央界的决战通常显得“摧枯拉朽”。 双方国君以“传国玉玺”的强弱分出高下。 底下军将的任务,更多是平日里的攻城掠地,那都是人数上的比拼。 此刻,反抗军的两位金丹对视一眼,选择发挥自身优势,直接以夹击的方式破阵。 他们一同杀来,陈泰丘观察战机,时刻指挥着变化阵型,并且顺势将自身法力扩散出去。 这军阵的关键还是在他。 以“筑基”对抗“金丹”,这种想法在实践层面并不可取。 即便是让化神和返虚来研究这个问题,答案客观上也不会发生变化。 因而,大景军中的阵法大师转换了思路。 他们不再追求直接对抗取胜,而是试图发挥“筑基”的辅助作用,从而助力金丹修士发挥更大的作用。 事实证明,这个思路确实具备可行性。 陈泰丘以底下士卒作为自身法力的一个“扩大器”。 筑基与金丹之间的差距在于质变。 可是从量变上,百名筑基的法力总和,已经超过了一位金丹的正常体量。 在不陷入持久战的情况下,陈泰丘可以在短期内占据上风。 他无需再顾忌法力不足的问题。 因而,当他意识到底下的修士已经适应了军阵之后,直接多次施展了最强的攻击手段。 敌方金丹显然没料到他能连开大招,大意之下已经被造成伤势。 陈泰丘乘胜追击。 他所在的界河一方本就占据上风。 如今正面又起到了压制作用,很快逼得那两位金丹逃窜。 只是,二人刚走没多久。 云雾之间,就有一阵火光亮起。 那是一位主修火法的元婴道君,此人名叫陈传志,与陈泰丘的祖父“陈传家”同辈。 陈传志是货真价实的仙族修士。 他的祖上可以追溯到“陈明丰”,那是第一位非“陈景安”后人的金丹。 陈明丰如今依旧健在,也是元婴修士。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这一支逐渐在仙族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陈传志的另一个身份,是陈泰丘的上级。 他同样有作战任务。 但陈传志靠着境界优势,提前完成了对敌方元婴的猎杀,他立刻回过头寻找自己底下的敢死队。 站在他仙族修士的立场上。 这些不惜献身的敢死队成员,才是自家可以完全倚仗的铁杆。 随着界河的扩张,大景体制内外姓修士的比重势必会提高。 陈传志一大家子都是仙族的掌权者。 他们的立场上偏于保守,希望尽可能保持原状。 因而,像陈泰丘这等新兴的后起之秀,就成了他们可以拉拢的继任者。 第1568章 这“敢死队”本身并不致死,可若是没有赴死的决心,那就没可能被保守派选中。 陈传志抓住了二人,直接将其关押到随身携带一件的空间法宝当中。 他的目光望向远处的陈泰丘一行,陈传志没有选择现身。 他有自己的考虑。 陈泰丘毕竟是英雄之家的后人,他身上的正气更足,也注定了这人没有那么圆滑。 至少,在他现在的年纪,陈传志并不指望能改变他的观念。 因为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 昔日的陈传志,一度认为“曾祖父”陈明丰以及其他长辈都在玩弄权术,自甘堕落。 这有愧于仙族的栽培。 可随着他年纪和境界的提高,陈传志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自家长辈玩弄权术是真。 否则,以某些长辈的天赋与能力,根本配不上他们如今的位置。 但这种事情又不能全盘否定。 因为自己就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中,并且享受到了家世对他个人的助力。 而且,他也有子孙。 陈传志做不出这种吃饭砸锅的事情。 他能做的,就是在日常方面,严明赏罚,做些提拔下属的事情,将更多人摆到正确的位置上。 陈传志坚信时间能让陈泰丘发生变化。 不论正向还是反向的。 等他学会了做事之前考虑后果,那才是彻底明牌的时候。 …… 半个月后。 未央界的土地已经全数沦陷。 陈青旺将太阴的力量吸收,然后搬回了界河。 下一步,就是将这部分的领土吞并。 这事情说起来不难,但是如何完成对大陆的分割,这又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尤其是要完成对人员的整体疏散。 整个过程,又花费了数月时间。 其间,武天和界河的太阳轮流落下投影,短暂弥补未央界的缺口。 直至到了计划当日。 陈景安和陈明远各执一端,将未央界的大陆与海洋拖进了自己的世界。 至此,未央界正式宣告灭亡。 陈景安注意到了,有一道人影在未央界灭亡时离开了。 那是未央界的天道意志选择的救世主。 按照惯例,陈景安理应拦截。 但这种事情放在天外的整体规则之下,又不被允许。 弱肉强食是既定事实。 不过,也需要给被吞并的世界留下一丝希望。 从另一个角度。 这也是强者支付的代价。 陈景安联想到“娲神族”的突然衰落,只怕这与他们大量鲸吞世界不无关系。 一个世界留下一位救世主。 十万个世界,那就是十万个救世主。 这么多带着世界仇恨的人潜在暗中,娲神族想要保持自身地位,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保持强盛。 一旦娲神族陷入衰落,这些仇人就会一拥而上,将其分食殆尽。 从这个角度,好像又对“弱肉强食”的原则予以回应。 强者可以吞并弱者。 可是,一旦强者不再配得上“强”字了,那他也会被打成弱者。 可以说,像这样的扩张之路,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 陈景安一路走到今天。 他也曾经想过,要让自己的家族世世代代尝试下去。 但是现在,陈景安已经接受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人没法决定死后的事情。 陈景安的选择,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将陈氏仙族带到能及的最高点。 至于后来人能否守住这份基业,那都是命数。 界河方面,他们事前已经约定了赏罚。 第1569章 包括圣朝那里。 陈景安和陈明远也进行了双重核算,细致到每一个人的功绩都被记录在册。 按照功劳的大小,他会提供给对方两种选择。 一个是“奖励自己”,一个是“奖励家族”。 前者大都是某种珍贵的修炼资源。 后者则包括了灵脉,灵矿,灵种,灵泉这样可以持续性提供收益的建筑。 陈景安会确保这些东西与他们所在的世界相适配。 接下来,自己将会出面,协助顾圣子再夺取一个小型世界。 不过眼下。 他要对武天范围内的修士进行论功行赏了。 八大果位持有者,以及他们招募的兵马,全部都在这场讨伐未央界的战役中发挥了作用。 陈景安将夺来的未央界地盘放在了海外。 他把最连贯的大陆分给陈明远,自己则专门挑了一大片破碎分布的岛屿。 这本身也是基于两界的特性 界河是四海地形,四海之上才存在陆地。 但是,即便到了“洲”的级别,相较于广袤的海域而言仍然只是岛屿。 一座大陆的出现,兴许能给界河带去全新的变化。 武天则恰恰相反。 一条大江把世界分成了“江东”“江南”“江北”和“江西”四面。 这就已经快把世界给挤满了。 在这片陆地的挤压下,原本既定的海角区域,已经事实上被挤成了河流。 此番,陈景安将未央界的海与海岛全部卷到自己的世界里。 这让武天的海角进一步拓展,具备了“近海”和“远海”的地理条件。 原本隶属未央界的修士,也被一并带到这里,变成了原生岛民。 他们的修炼体系,也会受到天道的影响,逐渐被修正为“破虚”体系。 这事实上就是“破虚”正统对于“返虚”旁支的一次同化。 而新的区域出现。 陈景安作为天道,就又可以制造出新的果位。 他计算着“海外”相较于原有四块区域的力量,为了保证质量,他不打算分出过多的果位。 目前总共设有三尊。 陈景安引用了“海外仙山”的名称,将这三尊果位分别取作“方丈”“瀛洲”“蓬莱”。 这果位的归属,同样可以作为功劳核算的一部分。 陈景安召集八位果位持有者前来。 他依照众人的功劳,还有他们底下修士的表现,以“天道功德”作为基础的计算单位。 八人扛着太阳和太阴,陈景安将其算作是两份“天道功德”。 剩下的部分,再以杀死敌方返虚为核算区间。 果位可以通过吸收对方的圣法,达到进一步强化的目的。 鉴于目前版本,“返虚”修士依旧是果位的大养料,而且武天的破虚强者数量相对有限。 陈景安放低了对于击杀标准的数量要求。 每杀死两位破虚,就又可以计算成一份“天道功德”。 此番,杀敌最多的当属“广智”和尚。 死在他手中的未央界返虚,足足有三位之多,而“广闻”也杀了一人。 这样算下来,佛门一方共计收获六份“天道功德”,居于榜首。 剩下的其他几人。 数量最多的,就是“魔主”和“山君”。 他们的实力也是仅次于广智。 二人各自杀了两位返虚,都有三份“天道功德”。 余下的人,要么没杀,要么只杀一个。 陈景安当面宣布完每个人身上“天道功德”的数量,随后公布了自己提供的兑换名单。 “‘海外三仙’果位(指定一人):三份天道功德” “‘天道传道(破虚)’:三份天道功德” 第1570章 “‘破虚灌顶’:两份天道功德” “‘胎中之谜’:两份天道功德” “‘天碑武律(参悟机会)’:一份功德,可选派十人参悟” “天材地宝自选(武天):一份功德,可自选一件” …… 陈景安极其贴心,准备了二十余项的兑换栏目。 这里面不止涉及宝物,果位,还有不少他将天道权柄进行了折现。 陈景安在这方面很是开明。 只要不涉及所有权的转移,他不介意让底下人通过为他效力,获得利用“天道权柄”的机会。 当这名单公布的一瞬间。 八大果位持有者眼睛都直了。 天道这回是真的大出血了,竟然连新的果位都放出来让人举荐了。 不过,众人在心里隐隐达成了一个共识。 那就是有可能选择这个的,也就只有佛门的两位了。 其他人没有师承。 即便真的举荐了一个果位,也不见得能让果位持有者对他们感恩戴德,这意义不大。 相比之下,“天道传道”的吸引力明显更大! 这是由天道向他们灌输破虚之道。 假如当真有悟性,说不得直接一连突破好几个境界,直接追平与前人的差距。 魔主和山君相视一眼,都表露出了意动的神色。 毕竟,他们正好就有三份“天道功德”,完全出得起这笔花费。 但现在不急着做出选择。 价值三份“天道功德”的暂时只有两项。 再往下,映入眼帘的是“破虚灌顶”,字面意义就是直接保送一位破虚。 这对众人的吸引力不大。 他们手里暂时也没有多余的“天道功德”给人做善缘。 即便是公认的老好人“河伯”,同样直接跳过了这个选项。 相较于前者,“胎中之迷”更能引起注意。 毕竟这似乎与轮回有关,但具体的作用还有待天道讲解。 陈景安闻言看向众人,笑着说道:“诸位作为果位持有者,皆是本界的肱骨,即便有朝一日命陨,从果位之上跌落,也能受到轮回的保护。” “这姑且算作是留下一线生机,不过能否把握住生机,因素更在个人。” “我给每个人留了‘九世’的机会,每个人都能在九世之内,在六道中随机转生。假如有一世能打破胎中之谜,那就有机会恢复前世的记忆,谋求再度恢复果位的机会。” “而这个‘胎中之谜’,就是我会在诸位身上留下印记,将来你等若是陷入六道轮回,可以选择在其中一道转世的时候,由我负责将人点醒。” 听到这话,在场的果位持有者纷纷面露意动之色。 毕竟,谁也没法保证,自己能永远赖在这个果位之上。 假如当真跌落轮回,九世不醒。 那这辈子就是浑浑噩噩死了。 可是,有了这个“胎中之谜”用来兜底,那他们就具备卷土重来的机会。 但这东西售价两份“天道功德”,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小数目。 选择了“胎中之谜”,就没法换其他的东西了。 陈景安许是看出了众人的纠结。 他不动声色开口道:“其实,你等此番也带了人前往,他们的战果也可以被视作是‘天道功德’。” “我稍后就会降下福泽,庇佑有功之家。至于他们的天道功德,你们可以代为管理。” 这话变相也是将因果给分了出去。 将来若是产生了分歧,陈景安作为天道也不用担心会被人说他偏颇,因为作出决定是果位持有者。 在场的都是人精,自然看得出陈景安这甩手掌柜的心理。 可问题是……这天道功德是真的香! 假如还有余量,那他们可以选择机会就多了。 于是,陈景安陆续给众人公布了底下人的“天道功德”。 这是按照阵营算的。 谁的部众骁勇,积累的天道功德自然就多。 其中,最高的一方是“魔主”。 他底下的江北魔盟修士,竟然一口气弄出了三份“天道功德”,直接追平了魔主自己。 其他几方,多的能有两份“天道功德”,少的就只有一份。 魔主如今手里阔绰。 他大手一挥,直接将“天道传道”和“胎中之谜”全部拿下,手里还剩下了一份天道功德。 魔主选择将其换成了“天碑武律”的顿悟机会。 这是天道立下的一尊武道碑文,其内部蕴含了无数武道至理。 如果运气好了,武祖境的人甚至有机会通过参悟碑文,直接突破到“破虚境”。 这东西,一份天道功德可以换十个机会。 明摆着就是天道给他们收买人心的。 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内卷。 其他人自己吃肉,还给下属喝汤,假如自己吃相太难看,这肯定免不得要被人指指点点。 一件无形的包袱就此压在众人身上。 不过,他们现在也学机灵了。 江东丞相“王鹤”率先开口:“敢问天道,不知我等可否隐瞒兑换选项?” 陈景安点了点头:“自然可以。” 第1571章 王鹤的提议,使得这场刚刚酝酿而成的内卷再次消弭于无形。 陈景安并未阻止。 某种意义上,他与未央天道其实都在干同一种事情。 对方利用“传国玉玺”选择国君,借助一代代国君的经营,持续蕴养传国玉玺。 陈景安的果位也起到了相似的作用。 这些果位事实上也归他所有。 不过,他比未央天道还是良心了不少。 至少自己底下的果位持有者,如果放弃果位,只会失去果位带来的各种增益效果,但他们的修为仍然属于自己,可以被带走。 唯有死亡之后,才会有修为流回到武天之内。 这看起来好像也有借修为的意思,但在活着的时候能无限制调动自己的法力,这就已经具备了“所有权”的大部分属性,唯独没法被继承而已。 陈景安作为天道,在确定无人可以威胁到他的情况下,他是不介意这八大果位快速发展的。 否则,自己也不必将果位之下的“天道功德”也交由他们分配。 最终—— 八大果位持有者陆续做出决定。 陈景安随即将他们分开。 对他来说,这些奖励里只有“天道传道”需要降下化身,其他的都能在一瞬间内完成。 不出意外的。 佛门的师兄妹选择指定一尊果位。 陈景安将其作为奖励,这本就是冲着他们去的。 事实证明,这两人的“天生佛根”确实是有点东西的,竟然会将道统置于自身利益之上。 陈景安总觉得这不是正常修士的路数。 而且,联想到当初【梵妙潮音菩萨】将几个小世界赠与自己的事情。 这一切肯定不是没回报的。 只是,以陈景安当前的水平仍然没法明晰其中的关节。 如果只靠直觉。 那他更倾向于这些武天的佛门先贤,可能有朝一日会像当初的“释礼”一样被接引走。 如此一来,他们身上的东西也将被一并带走。 陈景安这样一想,顿时警惕了起来。 他不觉得对方会为了这几个小小的破虚修士就大动干戈。 而且这对自己也不痛不痒。 可是,要是能顺带着把果位给卷走,那就是真的从他身上割肉了。 假如真到这一步,自己本就欠着【梵妙潮音菩萨】的因果,他还打不过人家,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了。 这样一想,陈景安顿时对佛门嫌弃了起来。 他打定主意,三尊果位,这就是佛门在武天的果位数量上限了。 如果他们还要更多,那就只能设法吃自己画的饼。 这也算是自己在一定范围内的回击。 天道本来不该有立场。 但这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果位全部为他所有。 可是,佛门果位存在易主的可能,这就怨不得他区别对待了。 亲生的和寄养的,这两者肯定不一样。 不过,他现在已经答应了要让出一尊果位,自然不能食言。 但自己可以扯一扯后腿。 那就是让这尊佛门的第三道果位,具备对大果位形成威胁的可能。 最终,陈景安挑选了其中的“方丈”作为新的佛门果位。 他将果位抛向海外之地。 同一时间。 广智和广闻就感应到了果位的存在。 他们照例是从“天生佛根”里选了一个立场坚定的送过去。 这人已经经过了筛选。 有“魔主”的例子在前,他们可不能再让自家出现一个叛徒来。 那个被选中的僧人顿时眼前一亮。 第1572章 果位这东西,一步登天的,谁不想要? 广智和尚看着这位被选出来的僧人,开口道:“你的果位在海外,就当作我佛出海的一个支点,今日我代师之命,擢你为本教第三位‘广’字辈的僧人。” “即日起,你就叫广明,乃是海外佛宗之首。你的使命就是全力协助本教在海外立足,占据先机!” 广明和尚当即合十行礼:“师弟广明,谨遵广智师兄之令!” 他说完直接消失在原地。 而同样付出代价的广闻,本来还想着自己终于摆脱了垫底的位置,准备过一把当师姐的瘾儿。 结果,这广明根本不上道。 要知道,购买果位优先权的天道功德里,有一份也是属于她的。 可现在再想换人已经迟了。 但愿广明只是二愣子,而非真正的心机深沉。 否则这又是肉包子打狗。 …… 如今“方丈”有了着落,剩下的“蓬莱”和“瀛洲”也要择主。 陈景安直接放开了限制。 只要武天的生灵,不管来自本土,亦或是未央,都有机会获得果位的认可。 随着这两尊果位落入海外。 一处岛屿上,有小儿呱呱坠地,哭声嘹亮。 这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刚在轮回里走了一趟的汉王。 他能这么快就走出轮回,自然少不得特事特办的因素。 毕竟,早先在与未央帝君的对抗中,汉王没有选择助纣为虐,而是主动跳进了“阎罗大帝”的生死不离。 这里有想要报复未央帝君的心思在,但陈景安论功行赏的时候,向来是论迹不论心。 陈景安助他打破了胎中之谜。 只要一切顺利,汉王甚至可以快速找回他的力量。 …… 一晃眼,武天过去了三十年。 汉王终于将自身原有的未央体系与现在的武天体系糅合完毕,让他的修为达到了破虚境的层次。 海外的三尊果位之一,“瀛洲”径直朝他飞来,直接当空化作了一套黑金蟒袍,头戴大红冠冕。 大量的信息从果位流向他的脑海中,这让汉王明白了果位的全称。 “瀛洲王公” 这王公,乃是海外方仙之首。 他的果位所能辐射的区域,也是海外人口最稠密的地带。 过去的三十年里。 武天大陆持续向外迁移人口,但这里的主流仍旧是未央界的遗民。 汉王作为昔日未央界的两大国君之一。 由他负责统治瀛洲,也能起到收拢人心的作用。 汉王彻底消化完果位的内容。 他的目光望向左右。 其中,左边象征着“方丈”的区域,其境内已经建立了不少海上佛寺,另有僧人建造了水上观音。 总体风格上承袭江西佛门的旧制,可是又有立足海外条件的因地制宜。 这两者结合,构筑出了一幅奇特的景观。 相比之下,右边“蓬莱”的方向则相对清静。 因为果位的持有者尚未归位。 汉王利用自己的果位,不仅可以将海外之地的各种变化尽收眼底,目光也能投射到大陆。 那八位旧有的果位持有者,彼此之间的阵营,算计等等。 这都是他日后重点研究的对象。 只是眼下,最有可能夺下“蓬莱”之位的,根据汉王观察是江北仙盟。 江北仙盟本身是由两大分支共同组成。 即“儒生”和“道士”。 这套组合说来话长。 最初,“儒生”与“僧人”共同组成江西禅院,他们共同的源头都是早已破界飞升的“释礼”。 到后来,“道士”短暂加入了这个组合。 第1573章 可是随着广智师兄妹入主江西,他们直接将“儒生”和“道士”从禅院中踢出去。 这两拨人只得抱团取暖,一同到了江北,接管了原来已经显露出颓势的江北仙盟。 其中,彼时的儒生之首获得了“仙主”果位的认可。 这就是时任仙主,浩然书生。 仙主如今的处境不佳,因为他的果位与江北魔主存在竞争关系。 此消彼长,你强我弱。 除非有天降机缘的介入,否则强大的一方都将通过果位,对弱势的一方进行压制,从而减缓其成长速度。 仙主曾一度占据优势,可是因为不知名的原因被魔主反超了。 而且,魔主还找到了江南的山君作为盟友。 这两人在征讨未央界的过程中收获最大。 再不做点什么,仙主与魔主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因此,他将注意力放在海外。 仙主全力支持“道士”一脉争取“蓬莱”的位置。 魔主知晓他的意图,但是没有阻止。 汉王可以理解他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一个人在获得果位前,与他获得果位后,这需要分开来看。 前者尚且处于攀登的过程。 而后者,本身就是攀登这个环节中的一部分。 暂且不提“道士”一脉能否推出一位足以征服“蓬莱”的天才。 即便成了,这位新晋的果位持有者也会优先考虑自身利益。 至于先前的一切帮助。 这只能算是人情,而不能作为任何从属的凭证。 汉王心中如是想着。 忽然间,他看见了蓬莱上空有一道紫色霞光划破天际。 无数霞光分化,形成了一座登天之阶。 有一位身着紫色道袍,气质英飒的女冠,沿着这长阶走上天去。 “蓬莱”果位的持有者诞生了! 汉王微微惊讶。 这时间与他就在前后,莫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此番,蓬莱是去拜见天道了。 他没有享受这个待遇。 汉王自己也能想明白,因为他早就见过了。 当初将自己抓起来的神秘人,就是这武天世界的天道。 汉王见识了对方的手段,适才直观感受到,一个具备独立意识的天道的压迫感。 …… 天阶之上。 陈景安打量着这位蓬莱。 她是武天当前十一尊果位里,第二位女性果位持有者。 在她之前,果位中仅有的女子还是尼姑。 蓬莱尚未登顶前,她的道号叫“紫韵”,是“道士”一脉的天骄。 不过,根据陈景安的观察。 “道士”一脉与她天赋相当的弟子不止一位。 他出于平衡的考虑,只是做出了属意道士的倾向,在性别上没有设限。 如今这果位已经诞生,想来这也是缘法的一部分。 陈景安思索之后,顺手将天边的霞光收拢,汇聚到到他掌心的时候,只剩下一小条沟壑般的纹路。 他看着蓬莱,问道:“你想要一件什么样的宝物?” 蓬莱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道:“回禀天道,我已有本命佩剑,还想要一件防御宝贝。” “好。” 陈景安点了点头,随即将掌心合拢,任由那一条沟壑在掌心游走。 直至他觉得火候足了,陈景安抬手将其放出。 只见,一条紫色真龙浑身带火,破空遨游,绕着他和蓬莱转了九九八十一圈。 随后其飞入蓬莱手上,化作了一条紫色飞绫。 这飞绫与她的道袍颜色相衬,原本还显得有些中性的道袍,有了这飞绫的点缀犹如仙女的羽衣。 第1574章 蓬莱看起来是相当满意。 她再次躬身:“多谢天道赐宝!” “下去吧。” 陈景安将人打发走。 他这时再度摊开手掌,有一株果实呈现米白色的小树种,悬浮在他掌心。 这就是本尊以[天工魔方]之法,再利用大椿血培养出来的小型“大椿树”。 大椿树对于渗透其他世界的作用不言而喻。 正好,眼下他们就有一个机会。 界河那里。 陈景安陆续将他许诺给圣朝之人的奖励发放完毕,下一步就是将人送到新的世界去。 他将几个备选项提供给顾圣子。 最终,顾圣子选择一个名叫“黄沙界”的地方。 这地方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遍地黄沙,而且大部分是流沙,生存的条件相对比较艰苦。 不过黄沙界也有优点。 首先,这地方的“五行”分布比较均衡,不存在极端情况。 其次,黄沙界的物种多样性有保证。 这里的灵植与灵兽都能适应流沙环境。 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圣朝作为外来因素,他们具备打破黄沙界生态循环的可能。 这是坏处。 可从好处来看,那就是圣朝之人占据“主动权”,更容易从黄沙界本土崛起资源。 站在顾圣子的立场上。 他固然要考虑长远,但是如果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那也就没有以后了。 顾圣子看中了黄沙界早期具备红利期,能让圣朝的底层修士更容易获取资源扎根。 等到他们彻底落脚,接下来再考虑治理的事宜。 于是,到了预定的日子。 圣朝的兵将全部登上了离开界河的飞舟,陈明远亲自将人送到界外。 他目送着圣朝之人的远去,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对界河的掌控力再度提高。 这样的结果,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 圣朝离去之后留下的地盘。 陈明远按照原定计划,将其挪到了未央大陆的旁边,打算在这里建立一个缓冲地带,并且设立族学的一处分校。 界河和未央的生灵在此交流,互通有无。 时间长了,这两界自然也就能融合了。 陈景安早已在天外等候。 他降临黄沙界,打开了黄沙界的屏障,圣朝兵马一股脑涌了进去。 顾圣子则目标明确。 他直接朝着黄沙界的深处奔去,那是天道所在之地。 陈景安则在旁围观。 相较于自己先前经历的其他世界,黄沙界尚且处于萌芽阶段。 这里的天道甚至没有一处独立的空间。 天道本身也是黄沙生灵,那是一只体型健硕的蜈蚣,身体可以在流沙之间穿行自如。 顾圣子费了不小的力气将其抓住。 随后,他发动自身的大椿血脉,整个人直接化作液体喷溅到黄沙天道身上,将对方的血肉直接腐蚀了,露出底下森然的骨头。 那骨头边缘,甚至还长出了不少椿树形状的果实,这数量越聚越多,而黄沙天道的目光也彻底黯淡。 陈景安围观了整个过程,对于大椿的运作机理也算是有数了。 这对自己接下来的计划有所帮助。 他打算利用“大椿血”,将自己的化身送到其他世界游学。 这黄沙界,陈景安姑且也插个眼。 他不忘准备了一笔物资给自己的化身,随即离开了此地。 从这一刻起。 正式宣告了“大禹神朝”的落幕。 …… 另一边,兽神域的边疆。 刚刚大饱口福的饕餮神君,如今总算积攒了足够的力量,可以施展空间跳跃了。 第1575章 他们正好借此甩开兽神域的追查人员。 饕餮神君选定方位,直奔昔日娲神族的地盘。 陈青云刚刚落地。 整个人就被一阵突如其来的乱流卷动,眼看着就要迎面撞上身前的陨石。 他当即挥动神剑,一剑将其劈开。 嘭—— 那陨石当场炸开,化作了无数更加零散的碎石飘向周围。 这时,陈青云的耳边传来一阵风声。 那是有人在靠近。 他一脸警惕转过身去,手中的饕餮神剑做好了随时斩下的打算。 那人见状,立刻抬手表示善意。 “我并无恶意,道友你既然也能找到了娲神族的地盘上,想必与我们也是同路人。” 陈青云微微皱眉,琢磨着这话的意思。 倒是饕餮神君秒懂。 他一眼看出了对方身上带着仅剩的天道福泽,不过显得有些稀薄。 所以,面前这人的祖上大概率就是世界破灭之后,送出去的“救世主”。 他们的世界毁于娲神族之手,而救世主生前没能完成复仇的夙愿。 于是,他们死后身上的天道福泽就传给了后人。 陈青云听到这么一通解释,这才恍然大悟。 接下来的时间。 那人介绍了自己,他叫唐陆,来自南方妖庭治下的一处妖神域。 随着对话的深入,唐陆将话题引导到了陈青云的剑上。 他一脸惊叹:“我没看错的话,道友这剑与饕餮神兽有关?” “据我所知,当年娲神曾经擒拿了一头神君级别的饕餮,将其镇压在了锁妖塔之下。” 陈青云眉头一挑。 没想到饕餮神君在天外还这么有名。 不过想想也是,毕竟他是唯一被娲神镇压的神君。 饕餮神君能感知到陈青云的想法,不满道:“小子,你在想什么我可都听着呢!” “你面前这人不老实。他能一眼分辨出我这饕餮剑气,绝对没少与凶兽打交道,天外凶兽最多的是北冥,而非妖庭。” 陈青云听完顿时面露警惕之色。 唐陆则依然还在尝试获取他的信任。 “既然是道友的隐私,不说也罢。道友今日既然来了娲神域的遗址,可能不能错过这里的机缘。” “昔日的娲神族,吞并了十多万个的小世界。最终,随着娲神族的覆灭,这些世界残骸也被分离出来,其中更是不乏‘创世之宝’以及各种隐藏的秘境。” “这都是缘法,道友可以碰碰运气。” 陈青云听到“秘境”二字,本身有些热血沸腾。 而他面前的唐陆则是冷笑。 他再次确定了,这小子是愣头青。 恐怕不止是第一次来娲神域的遗址,甚至极有可能是刚从某个小世界出来历练的。 否则,他也不至于这般不知天高地厚。 唐陆已经将当成了肥羊。 这小子身上竟然有着某位“饕餮神君”的剑气,而且还这般凑巧的来到娲神族。 他有理由怀疑,对方的这股剑气,就是来自锁妖塔的那位饕餮。 若是这样顺藤摸瓜下去。 自己说不得有机会找到锁妖塔本体。 那可是一件能够镇压妖圣,将其驯化为奴仆的异宝。 娲神族覆灭之后。 寻找锁妖塔的人不在少数。 真要找到了,仅靠着这一件宝物,都能在神域内部建立起一个一流的圣级势力。 这可比再次光复世界要有前途多了。 假如自己的运气再好些,能找到那位饕餮神君的相关信息,甚至可以到饕餮神族领赏去。 饕餮神族有着多位神君坐镇,只要获得他们的人情,自己在神君之下就可以横着走了。 心念至此,唐陆已经将陈青云当成了猎物。 他随时做好动手的准备。 殊不知,这一切也尽在陈青云的掌握之中。 他一路走来,没少碰到觊觎自己宝物的人,即便没有饕餮神君的提醒,自己也不会轻易放松警惕。 如今得益于饕餮神君提供的信息。 陈青云杀起对方更没有顾忌,甚至还会大有收获,可以夺取对方身上的“天道福泽”,提高自身的福运。 “天道福泽”是世界破灭之际,由天道赐予“救世主”的一份气运保证。 只要对方不作死,这道福泽可以护一辈子的平安。 但是当救世主死后,福泽转移到子孙身上,就会逐代减半。 三代过后,若仍然没能光复世界,福泽彻底消失。 这个过程中。 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天道福泽”都有可能被旁人夺取。 但这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夺取之人不得与本界的破灭存在因果。 陈青云恰好符合这些条件。 他正盘算着如何将唐陆给收拾了,整个人不经意间,走到了一处世界遗迹之前。 下一秒。 一个象征着秘境入口的漩涡出现在他面前。 陈青云习以为常了,可是唐陆见到这一幕不由瞪大眼睛。 要知道,他都在这块区域待了上千年了。 而且自己身上也有着来自祖父的天道福泽。 尽管效果只有原先的四分之一,但他的运气也远超常人。 陈青云今日落脚的地方,他来了没有十次也有八次,但是始终没有任何反应。 这小子……难不成是第一代的救世主,身上有着完整的“天道福泽”? 唐陆眼中杀意顿生,谋害对方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但陈青云的声音这时传入他的耳朵里。 “唐兄,先前多亏了你指点我,不如这个秘境你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