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商城混大唐》 第1006章 又有困难 度支郎,乃是唐朝负责核算税务会计的官员,隶属于户部,相当于现在的高级会计师。 这次李世民特意从长安赶来洛阳救灾,从朝廷各级官员之中都抽调了精兵良将,像这种高级会计师自然是不能缺少的。 随着王德下去,很快就有两名中年官员跟在王德身后来到了堂下。 “这是去年洛阳的物资调配账本,你们两个现在就当场核算一下,看看有什么问题。”李世民将两本厚厚的账簿递给了王德,对那两名度支郎说道。 “是。”两名度支郎接过了账簿,眉头不由皱了一下。 等到他们翻开账本,脸色更是难堪起来,两人对视一眼,都是长叹一口气,眼神中都是欲言又止。 “你们可是有什么话要说,此账本事关重大,今日必须在众人面前核算清楚,你们可知否?”李世民察觉到了两人的神态有异,沉声说道。 “陛下,现在已经时近下午,而且这两本账簿形迹潦草,与我户部制式账簿多有不同,乃是地方小吏为图省事记的简单账目,须得重开誊录成制式账簿,才能快速核算,想要今日完成,实在是臣下坐不到啊。”两名官员中一个年长的一脸苦相的对李世民说道。 另一名官员在旁边不住的点头。 “这”李世民脸上升起怒意,瞪视着两名高级会计师。 他虽然也知道这两名官员说的是实情,可是在这么重要的关头掉链子,由不得他不怒。 “陛下,两位度支郎说的皆是实情,以微臣看,不如从刺史府中再抽调精通算数的账房,一起参与,必定能加快速度。”就在这时,刑部侍郎崔亮又从队列中走出来,献上计策。 “崔侍郎说的甚是,陛下,这账簿既然出自刺史府,这刺史府中账房先生必然是熟悉的,不如就由他们将其转变为户部制式账簿,也好方便两位度支郎算账。”长孙无忌看了苏瑜一眼,走出来,对着李世民说道。 “不可!这账簿本来就是涉及洛阳驻军,又是出自刺史府,怎么能再让刺史府的人参与,这不是自己查自己吗?”长孙无忌话刚说完,文臣列里就站出一位官员当场反驳。 这人声音响亮,语气中充满了正义,让人不得不侧目。 又是魏征?长孙无忌不用回头都知道是他。 魏征此人刚直不阿,像这种事情不跳出来发言才怪了,可是这种人也好对付。 长孙无忌眼睛咕噜噜转了两圈,心里已经有了计策。 “那依照 魏大人所言,又该如何?”长孙无忌转过身看向一脸怒气的魏征,慢悠悠的说道。 "依我所见,我们就在这里等,几时核算完几时办案,在此期间,大厅上所有人都不得离开!"魏征头一昂,斩钉截铁的说道。 “呵呵,好办法!”长孙无忌呵呵冷笑,扭转了身子。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却一脸苦相,魏征说的没错,可是这办法不实际啊。 这么多人守在这里,就看着两个人在这里算账?这要是算个一天半载,不睡觉了?大厅上还有很多女人呢。 要是不这么做,崔家在洛阳耳目众多,李世民相信,只要这些官员一散开,就肯定会有人串供,账簿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李世民眉头紧锁,众大臣议论纷纷,都拿不出什么好的主意,崔召脸色再次恢复了宁静,他相信,只要能拖过今晚,他就有办法应付这个难关。 苏晓云长眉紧蹙,她兴致冲冲的上来,没想到事情变成了这样。 这一下刚刚出现的曙光又一次笼罩上了阴云。 “呵呵,两本账簿而已,一个时辰足以,还需要这般费力?”就在这时,一个冷冷的声音从大厅中传出。 第1007章 显身手 是谁在这里说大话?没看到整个朝廷上下都在为这个问题而发愁吗? 群臣顺着声音看去,正看到苏瑜背着手,一脸不屑的看着两个度支郎。 “苏瑜,你什么意思?你又不懂算学就在这里大放厥词?”长孙无忌向着苏瑜怒目而视。 其余人看向苏瑜的脸上也都带上了不满,不明白他为何在这个问题上忽然口出狂言。 “这位公子,莫非是精通算学高人?敢说在一个时辰内算完此两本账簿?据我所知,就是国子监中最为精通算学之人也不敢夸口说在一个时辰内算完。”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度支郎看向了苏瑜,眼睛里带着询问。 他常年做会计工作,养成了小心谨慎的性格,因此对于苏瑜说的在一个时辰内算完这两本账簿,心里存疑,依然是小心求问,态度里还带着一丝询问。 “我算不算算学高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花一个时辰去算完这两本账簿还是我望多了去算,快的话,半个时辰足亦。”苏瑜看了他一眼,摇了一下头,说道。 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这两本账簿虽然看起来厚,但是在苏瑜看来,都没什么复杂的东西,就是个出入的流水账。 这种东西只要把头绪理清,基本就是小学的数学运算了,还是最简单的那种加减运算,有啥难度? “半个时辰?这不可能!”那个度支郎眼睛猛然瞪的老大,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陛下,苏瑜此人太过疯狂,我建议还是赶紧请出刺史府的账房先生参与进来方是正事。”长孙无忌躬身向李世民建议道。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看向苏瑜,再看看群臣。 整个大厅之中除了苏瑜的那名侍女之外,其余人都是用一种看疯子一样的眼光看着苏瑜。 “行了,别废话了,不信是不,我这就给你们看看什么才叫做真正的算术。晓云,去拿算盘和白纸,铅笔来。”苏瑜头一昂,看都不看群臣,直接对身旁的苏晓云纷纷道。 算盘,铅笔?这是什么东东? 群臣听到从苏瑜嘴里冒出来的新鲜名词,都是感觉到一脸懵逼。 苏晓云取来算盘,白纸,还有尺子,铅笔放在了苏瑜面前的案几上。 苏瑜取过两本账簿,放在案头,也不翻开,只是拿着尺子和铅笔在白纸上开始自顾自的画起线来。 这是开始算起账了吗?这小子这是把这么严肃的朝廷大厅当作了自己家了,招呼都不打一下,就开始自己干了? 群臣看看李世民,再看看已经投入工作中的苏瑜,感觉这情景有点荒诞。 “他这是在干啥?连账簿都不翻动一下?”一个度支郎小声向着另一名度支郎问道。 实在是苏瑜的举动太过于怪异,这么短的时间不是想着赶紧去算账簿,反而是在白纸上写写画画。 “不知道啊,要不我们过去看看?”那名年长的度支郎终究还是有点担心苏瑜,提议过去看看。 于是,两人轻声走到了苏瑜的背后,看到苏瑜正在捂着一根形式奇怪的铅笔,也不蘸墨水就在白纸上画着格子。 “苏公子,时间紧迫,你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好吗?”两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奇怪的格子,那名年长的度支郎再也忍不住发声提醒。 “你们懂得什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厉其器。这就是我的器!”苏瑜头都没抬,指着格子说道。 “装逼,我倒也看看你搞什么名堂。”长孙无忌嘀咕一句,也走到了苏瑜背后。 其余一些文臣也都对苏瑜的这套家伙感觉新奇,纷纷跟着长孙无忌站到了苏瑜背后。 第1008章 就是这么快 一群武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本来就对算账这些事情都不是很精通,现在苏瑜搞这套他们更是懵逼。 李靖倒是通晓算数,当下也走到了苏瑜背后,凝目细看。 苏瑜画格子非常快,用尺子比划着,很快就画好了二十多张,这才停下了手。 李靖仔细看去,发现苏瑜画的这些格子并不复杂,也就是先画一些横线,然后再画几条竖线将这些横线都分成了几大格。 只是他并不懂这些格子的作用,只能隐约感觉这些格子画的很有规律。 “晓云,你来给我念账单。”苏瑜将铅笔握在手里,然后对苏晓云吩咐道。 苏家平时出入的账目也不少,他倒是和苏晓云经常这样配合着算账本的,因此两人配合极为默契。 "好。"苏晓云拿起一本账簿,将一笔笔账单念了出来。 苏瑜听完一笔账目,就在相应的格子里填写上数字和年份。 李靖再仔细看去,就发现苏瑜这填写的数字虽然他看不懂,但是他能看出这出账和入账的数字,苏瑜是分别填写在两种格子里。 两种格子相互错开,形成了出账一列数字,入账一列数字,整个白纸上整整齐齐,数字分明,给人一种绝对不会混乱的感觉。 有意思,这样做账的方式还真是第一次见,简洁清晰,就是不知道这方法算出来的可靠不? 李靖眼神里露出一丝丝的惊奇,捋着胡子紧紧盯着苏瑜手里的笔。 "你看他写的这些东西和我们平时记账用的数字很不一样,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中一个度支郎小声对年长的度支郎说道。 "也许是另一种数字符号,看起来很简洁,就是不知道他怎么用这些符号进行运算的。"那名年长的度支郎眼睛里都是疑惑,他对于苏瑜写的阿拉伯数字感觉很奇妙。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则是默不作声,看着苏瑜将一笔笔账目写到了格子里,很快好十几张白纸就填写完了,而两本账簿也被苏晓云念完。 他们也都是通晓算数之人,虽然没有像两位户部度支郎那样精通,但是普通的账目都是能算的。 该是算账目的时候了吧,这些文臣看到苏瑜将一本账簿都记录完毕,都在心里猜测道。 只是这案几之上没有算筹,不知道这苏瑜怎么算账? 苏瑜将白纸放下,伸了一个懒腰,回头看到自己身后已经站了这么多的官员,不由一愣。 “苏瑜,可 是需要算筹?”李靖看向苏瑜,他现在非常想看一下苏瑜究竟怎么算数。 “算筹?那是什么东西?我有算盘,还用得上算筹?”苏瑜淡淡一笑,抓起了案几上的算盘。 算盘?这个东西好奇怪啊。 群臣的眼光都射在了苏瑜手里的算盘上,看到一些珠子串在细棍棍上,根本不知道这玩意是怎么用的。 “啪啪啪!”寂静的大厅里只有苏瑜飞快拨动算盘的声音。 其余人都看着算盘上的珠子在上下翻飞,根本不知道代表了什么含义,只看到苏瑜不时停下来在白纸上写下一个数字。 “好了!”苏瑜写下最后一个数字,站立了起来。 好了,这就算完了,这么快? 大厅众人都是一呆,傻傻的看着苏瑜。 第1009章 惊呆 这么快就算好了?这还不到一个时辰,甚至都不到半个时辰,他就算好了? 李世民以及群臣都呆呆的看着苏瑜,一脸不相信的表情。 这可是厚厚的两本账簿啊,也不见他用算筹,他甚至连账簿都没怎么看过,就把这两本账簿都算完了? 相比较于李世民等人,两名度支郎才是最震惊的人。 “嘿嘿,崔召,是你自己招供呢,还是我来宣布?”苏瑜背着手走到了崔召面前。 “你想干什么?哈哈,我明白了,你想讹诈我是不是?小子,告诉你,你这假模假样是骗不了我的。”崔召脸上先是一片惊慌,随后就镇定下来,指着苏瑜哈哈大笑。 “我讹诈你?崔召,你太高看自己了。我问你,这一共十万贯的粮草哪去了?”苏瑜呵呵冷笑,盯着崔召,眼神如电。 什么,十万贯?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苏瑜话一出,顿时群臣耸动,相互之间议论纷纷,李世民更是脸色一下就变得铁青。 “你!你怎么知道的?啊,我知道了,一定是薛司仓那个狗贼临走的时候告诉了他的女儿,但是我不承认,你没证据!”崔召看着苏瑜,神色如见鬼魅。 只是崔召在官场之中沉浮多年,脑子急转之下,就一下明白了大概是薛司仓流放之前告诉了两个女儿。 这个苏瑜根本就没有仔细算过账簿,他又是来诈自己了。 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人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讲这么多账目算清楚? 听到崔召的话,群臣已经大概明白崔召此人大概率是有问题的,只是到了这个地步,那就必须要慎刑拷打才能撬开他的口,否则很难拿到证据。 李世民脸色一沉,就要将惊堂木拍下,想要命人将崔召带到牢狱之中严刑逼问。 “呵呵,还真是不见黄河不死心啊。好,我问你,贞观三年十月五日,从长安发来的一万贯粮草,你是如何处理的?”苏瑜走到案几上,拿起一张格子纸,看了一眼,冷冷看向崔召。 “你!”崔召一脸惊惧的看向苏瑜,然后好像想起了什么,闭目不语。 “这账本之上记载的是入账一万贯粮草,还有一万贯不翼而飞。还有这里,贞观三年腊月,调配洛阳驻军三万贯粮草,但是纵观整个账本,你实际只调配了二万贯,有一万贯被你私吞了吧?”苏瑜看着白纸上的数字,将这一笔笔数目对不上的账目一一指着崔召看。 崔召脸色由白变红,再由红变青,看着苏瑜,眼睛 越来越大,如同看见鬼神一般。 “苏瑜,你究竟是怎么知道的?哈,我知道了,你当时是不是躲在一边看?”崔召牙齿打颤,眼神畏惧的看着苏瑜。 他做贼心虚,这些私贪的账目他一直都记在心里,自以为天衣无缝,就是薛司仓站在当场,也不一定能将这些数字说的一清二楚,更何况和此事毫无关系的苏瑜? “这很难吗?这本账簿虽然是流水账,但是真实的反应了账目的出入,我算到最后,账目对不上,再回溯一下单笔物资,不就发现了蛛丝马迹了吗?”苏瑜拍了拍白纸,不以为意的说道。 只是,他的话说完,整个大厅就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只有个人沉重的呼吸声。 这人究竟是人是神,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账簿算完,还能将有问题的账目一一找到? 所有人看着苏瑜,眼神都是惊惧交加。 第1010章 我不去 “这位苏公子,你刚才是说你在半个时辰之内就把整个账簿都算完了,然后找出了纰漏之处?”年长的度支郎走到苏瑜面前,瞪大了眼睛看向了苏瑜。 在别人看来,苏瑜算账簿的速度实在是太惊人,但是在他这等内行人看来,才真正明白苏瑜究竟有多么恐怖,因此他需要再证实一下。 “嗯,可以这么说。”苏瑜点点头。 在他看来,这实在是没什么,不就是加加减减的事情吗,根本就不值得一说。 这些大唐人惊呆,是因为他们没学习过真正的数学,也不了解后世的记账方法。这种流水账只要把账目整理好,记在格子里,剩下的就是拿着算盘算账就可以了,一点都不难。 “公子竟然有这等才能,请受在下一拜!”那年长的度支郎脸上惊喜交加,当下躬身对苏瑜一拜。 他这人最佩服的就是算术高手,今日见到苏瑜竟然有这般的神算,早就佩服的五体投地。 “不敢当,不敢当。”苏瑜也没想到这人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给自己躬身,赶忙扶起他。 “刚才我见公子算那账簿,用了一些奇怪的符号,还有你那些格子,是否诀窍就在这里?”年长的度支郎看向苏瑜,小心的将心里的疑问问了出来。 “不错,我用来记录数字的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乃是传之于域外。我记账的格子也是我自己发明的,可以大大提高算账和记账的效率。”苏瑜点点头,很爽快的就将名字告诉了对方。 “阿拉伯数字,这名字好,要是苏公子肯传授这技艺的话,我愿意倾家荡产来学。”那年长的度支郎眼睛中射出渴望的光芒。 而很多文臣听了也都脸上露出询问之色,看向了苏瑜。 像这种技术,在大唐望望都是家族的独门绝技,有钱都没地方学习。 要是苏瑜能说个价格出来,这些人是很愿意将自己家族中的子弟派往苏瑜门下学习的。 学了这样的算账本事,至少能在各级官府中混个小吏的官职,一辈子吃穿是无忧的了,有门路的甚至能直入户部下面做个侍郎了,那可是正式的朝廷机关。 甚至连李世民看向了苏瑜,眼睛中都露出了欣赏的目光,心内起了收揽的心思。 “这门技艺我当然是不会传授给私人的喽。”苏瑜摇摇头,对着这名度支郎说道。 “那是应该的,这项绝学惊世骇俗,肯定是不能轻易传授给外人的,是在下孟浪了。”那名度支郎一脸歉然的样子,好像 在为自己说错了话感觉到抱歉。 那些一脸希冀的官员脸上也都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不过他们想一下就明白是自己太奢望了,像这种能换来官职的技术有谁会传授给别人? 就像是那些朝廷中常用的公文一样,很多学生都没见过,只有那些世家将这些公文的格式写法当作自己家族的秘诀传授给家族子弟,从而让自己的子弟在考试中保持竞争力。 “苏瑜,你有没想过进入军中?老夫手下倒是缺一个参军,我看你挺符合老夫的要求。”李靖捋着胡子看着苏瑜。 给李靖当参军? 一种文武官员看向苏瑜的眼神中满满的都是嫉妒。 李靖可是这次攻打突厥的主帅,参军这个职位相当于就是给李靖做军中的参谋,品阶在从九品到从六品。 品阶虽然不高,但是这得分跟谁,跟着李靖,那就等于是李靖的秘书之职了,以后也能分到军功的,仗打完就等着平步青云了。 好多大臣想将自己的子侄塞到李靖帐下,人家都不答应。 结果人家李靖自己主动提出来要收他,这人比人简直是气死人啊。 “不去!像我这样的,你至少给个将军干干啊!”苏瑜摇摇头,一口否决。 第1011章 自夸 什么?这小子居然拒绝了李靖的招揽? 还有,这小子说什么要弄个将军干干,怎么这将军一职在这小子眼中就这么不值钱? 大厅上群臣眼睛都要瞪出来了,有性急的都准备撸袖子要上前教训一下苏瑜了。 李靖看了一眼苏瑜,默默的走到了一边。 话说他这么多年为官生涯,第一次欣赏一个年轻人而得不到回应,伤心啊。 “还有这位大哥,你也别失望。我刚才说了不传给私人,是因为我要将这项算数方法传授给天下人!”苏瑜看向那名年长的度支郎,笑着说道。 什么?他刚才说什么?他要将算账的方法传授于天下? 大厅上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苏瑜,好像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位公子,你刚才说,你要将这个方法教授给天下人,是包括我吗?”良久,那名度支郎才从震惊中缓解过来,用震惊的眼神看着苏瑜。 “不错!不但是你,任何人想学都可以来我这里学习,当然,不是现在。”苏瑜看了大厅上众人一眼,沉声说道。 “苏瑜,君王面前无戏言,你说的可是真的?”就在这时,一直处于观望的李世民看向了苏瑜,眼睛里带着精光。 他自然知道苏瑜的承诺有多么深远的意义,单从算账这一项来说,就能将全国各地的算账效率提高很多倍。 “自然是真的,等此间事了,我会开设一个大学,将我心中所知尽数传授给渴望读书的学子。”苏瑜点点头。 “大学是什么?”李世民看着苏瑜,一脸懵逼。 他今天已经从苏瑜这里听了很多新名词了。 “大学就是一个很大的学校,教授各种学科,比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诸学科,嗯,就是类似这样的一个大学堂”苏瑜将后世的大学大概给李世民和群臣描述了一下。 李世民和群臣呆呆的听着,完全想象不出来苏瑜说的大学是怎样一个光景。 “你说的是不是像国子监那样的?”房玄龄凝神听着,等苏瑜说完,沉吟了一下看向苏瑜。 “国子监?国子监不行,学生太少,老师也不行,规模也不行,教授的东西也不行,和我这大学没法比,我打算初步先弄上几千个学生”说到心目中的大学,苏瑜滔滔不绝,完全没注意周围已经鸦雀无声。 众人都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苏瑜。 要不是这小子刚才露了一手算账的神奇本领,早就有人要跳出 来和他辩论了。 就是这样,依旧有很多人脸色铁青,用愤怒的眼光看着苏瑜。 国子监可是大唐最高学府,结果被这家伙给贬低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好像就没一样行的,能不让人生气吗? 还有,你一开口就是弄几千名学生,你当是养猪呢? “你们怎么这样看着我?”苏瑜扭头看了一圈,发现众人正用郁闷的眼神盯着自己。 “哦,我明白了,你们是觉得我将国子监贬低的太过分了?其实呢,每个人都不愿意听到真话,毕竟真像太残酷,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了。但是谁让我这么优秀呢,哈哈哈!”苏瑜越说越开心,这感觉简直爽爆了有没有。 大唐这么多历史名人竟然被自己说的哑口无言,这找谁说理去? “好了,别扯了,还是说说你的事情。”李世民强行忍住内心想要打人的冲动,对苏瑜说道。 这小子就不能给他机会让他展现,否则他肯定会先将你贬低一番,然后开始表现自己。 “我的事情?你说崔召,直接砍了吧。”苏瑜收起笑容,看向瑟瑟发抖的崔召。 第1012章 意外 直接杀了? 群臣看向了苏瑜和崔召,陷入了沉思。 如果按照苏瑜的核查账簿得到的结论,确实是应该可以直接在大厅之上,给崔召定罪。 敢贪污军粮,那可是大罪,绝对不会轻饶,就是世家子弟也不会在这种罪名上跳出来袒护家族中人。 “臣有异议。”就在这时,崔亮从队列里站了出来。 “说!”李世民眉头皱了起来,看向崔亮。 “陛下,崔召贪污粮草一事刚才只是经过苏瑜一人核查,并没有户部度支郎亲手验证,微臣觉得不应作为定罪证据。”崔亮看了一眼苏瑜,朗声说道。 崔亮此言一出,大厅上顿时又议论纷纷,有的大臣认可苏瑜的说法,毕竟刚才苏瑜展示了那么神奇的算账本领。 而有的大臣则是站在了崔亮这边,因为人家说的有道理,苏瑜算完的结果得在第三方的验证下才能当作证据,不能说苏瑜算的就是正确的。 “这”李世民看向苏瑜,他现在心里是偏向苏瑜的,只是这么多大臣面前,不能信口开河。 现在问题等于又回到了原点,想要揭开真相还是得靠这两名户部度支郎。 “这很简单,我有办法!”苏瑜走到案几上,拿出那两本账簿,将账簿的线拆开。 顿时,两本账簿就变成了一堆纸片,苏瑜将这些纸整理好拿在手里。 “两位,我有个主意,你们先将这些纸片标注上序号,这应该很快吧?”苏瑜看向那两个度支郎。 两人点点头,都不明白苏瑜想要干啥。 “然后请去找五个账房先生,进入大殿前请务必搜身,不得带入一笔一纸,你们七人就在大殿之中分头核算,需要账簿之人按照序号取纸张,取前和取后不得有涂改,违者按同罪处理。”苏瑜扬着手中的账簿说道。 大殿之上李世民和群臣眼前都是一亮,感觉苏瑜这个主意出的不错。 既可以让多人分头核算,也防止了有人暗中作弊。 李世民略一思索,就发现了苏瑜之所以能出这个主意,还在于苏瑜本来就已经核算过一边了,别人如果有作弊的地方,他很快就能发现。 “其实还能有改进的地方,就是多取些桌子来,将纸片置于桌子之上,算账之人只能看不能碰,岂不是更好?”李世民笑呵呵的说道。 “陛下果然聪明,这方法可是比我的要高明多了。”苏瑜点头,夸奖了李世民一句。 听到苏瑜夸奖 ,李世民心里倍感舒爽。 这小子这么狂妄,从见到这家伙开始,就没听他夸过人,冷不丁听他夸奖一句,这心里怎么就那么舒服呢? “王德,传令,去找账房先生!”李世民挥挥手,给王德下令。 崔亮,崔召等人听到苏瑜和李世民的主意,都是脸色阴沉。 他们千方百计想将账簿的事情拖延,没想到引出了更快的方法。 大厅之上侍卫从刺史府搬来许多张案几放在了大厅之上。 接着,王德找到的几名账房先生进入了大殿,坐在了案几之上,开始了核算。 崔召抹着头上的汗,脸色变得一片苍白。 苏瑜背着手在几位账房先生后面巡查,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天色。 他这个方法虽好,只是大唐这些人算账算的还是很慢,要出结果只怕要到晚上了。 李世民脸上虽然依旧保持平静,可是有些大臣脸上却显出了焦躁不安,只是在李世民的威压下没有发作而已。 “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就在此时,从人群里忽然传出一个声音。 第1013章 母子见面 众人顺着说话声音看去,就看到人群里走出一个身穿黑色衣服,头发很长,面容污秽的男子。 苏瑜打量了一下这男子,发现自己好像并不认识这人,不由有点奇怪为何这人在这个档口跳出来。 还有他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苏瑜都不认识此人,其它人更不认识了,李世民和群臣都是一脸懵逼的看着此人。 就连崔召看着此人的时候都是一脸的茫然。 只有坐在苏家区域的一个养老院的老妇指着此人啊啊叫了发出了尖叫。 “赵大娘,怎么了?”苏瑜走到这个老妇身边,好奇的看着这个老妇人,不明白她为什么会一见到这个男子就发出如此惊慌的举动。 在苏瑜的印象里,这个赵老妇是从贫民区搬到养老院的,那片区域,苏瑜印象很深,到处都是快要倒掉的危房,人呆在里面,根本就见不到阳光。 而且最让苏瑜印象深的是这个赵老妇眼睛视力很差,几乎都看不见东西了,要不是苏瑜派人将她接到养老院,这个老妇人就只能饿死在房子中了。 “苏少爷啊,你快让这个人走,我不想见到他!快让他走!”赵老妇指着那个黑衣人声嘶力竭的尖叫。 旁边几个其它养老院的老人都纷纷转头用奇怪的眼光看着赵老妇。 他们和赵老妇相处的久一点,对她情况了解多,知道这赵老妇平时性格沉静,有个儿子好像也死了,在这世上也并没有什么亲人了。 “这位兄弟,你认识这位赵大娘?”苏瑜安抚了几下赵大娘,站起来看着那位黑衣人。 这人头发乱糟糟的,将整个脸面都遮住了,让苏瑜感觉这人面容十分的模糊,再加上从这人散发出的一股异味,让人十分抗拒走近此人。 那黑衣人没有理睬苏瑜,只是看着赵大娘脸上肌肉不住的抽搐,想必是十分的激动。 “娘,儿子来晚了!”那黑衣人突然扑通一声跪在赵大娘面前。 什么?这是赵大娘的儿子? 苏瑜和养老院的人全都震惊的呆住了。 不是说赵大娘的儿子死掉了吗?怎么又会出现在这里? “傻孩子,你为啥要出现在这里,为什么?”赵大娘听到黑衣人的话,顿时泪流如雨,右手不断捶打着自己的大腿。 “娘,都是孩儿不孝,我再也不想躲了,我想早一天见到您,和您多呆几天。”黑衣人跪着走到赵大娘膝前,将头埋进了赵大娘的怀里。 赵大娘伸出手,用手轻轻梳理着黑衣人的头发,眼睛中流下泪,面容却是慈祥之极。 舐犊情深!更何况母子失散多时,一朝相见,更是引人情动。 旁观众人看到这一幕,都是深深震撼,就连李世民眼角都有点浸湿。 “这位大哥,你切莫难受,我这就派一辆车将你和赵大娘送回养老院,这里毕竟有点冷,赵大娘身子骨弱,你和赵大娘住在一起,也能多进进孝道。”等到两人哭的差不多,苏瑜走到黑衣人身边,小声建议道。 “谢谢你,苏少爷。”谁知,那黑衣人腾一下站起来,看着苏瑜。 “但是,你不想知道我是谁吗?”黑衣人猛地撩开缠绕在他脸上的长发。 第1014章 真相 你是?苏瑜震惊的看着黑衣人的面容。 一直遮挡在黑衣人脸上的长发去掉,黑衣人的面容就这么清清楚楚的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在这人脸上,有着一个长长的刀疤印,从额头一直贯穿到了下巴。 “嘿嘿,苏公子真是贵人多忘事,你忘记了二个月前的刺杀吗?”黑衣人站在那里冷笑了几声,盯着苏瑜。 “我面上这条刀疤,还是拜苏公子所赐。”黑衣人用手抚摸着脸上的那一道刀疤苦笑。 “你是赵龙?”苏瑜凝视他片刻,才惊讶的叫了出来。 那天晚上的袭击之后,凶手逃走,洛阳官府和李恪的护卫都是下了大力气去寻找线索,最后只知道此人名叫赵龙,乃是南市的一个小混混。 只是赵龙当夜跳入洛阳河水中,从此就杳无音讯,没想到居然在此刻现身。 苏瑜看看赵龙,再看看赵大娘,忽然脑袋里灵光一闪,刚才很多想不通的事情一下都明白了。 “你雪夜刺杀之后,赵大娘就没人看管,你一直在暗中观察对不对?”苏瑜看着赵龙。 “不错,我刺杀你未成功,就一直在洛阳。有几次想要回家看看,发现崔家的人将我家看的严密无比,我根本进不了家门。”赵龙叹了一口气说道。 什么意思?这怎么又牵扯到了我崔家了? 一直竖着耳朵在倾听的崔召感觉一脸懵逼,怎么跳出个人就说和我家有关系?而且这人我根本没见过好吧? “龙儿,你等等,刚才你说什么?”苏瑜正要说话,旁边的赵大娘忽然冷声向着赵龙问道。 “娘”赵龙看向赵大娘。 “你刚才说你刺杀苏公子?你离开我就是为了杀苏公子?”赵大娘伸出手指指着赵龙厉声问道。 “是。”赵龙点点头,不敢直视赵大娘的眼睛。 “啪。”赵大娘忽然伸手在赵龙脸上狠狠抽了一个耳光。 这个耳光实在是太出人意料,刚刚两人还母子情深,现在怎么就一个耳光抽了上去? “你杀谁不行,居然要杀苏公子,你不知道是谁收养了你娘,你不知道苏公子对娘比你对娘都好?”赵大娘神情激动,眼睛虽然看不见,依旧用手指着赵龙大声咆哮。 “娘,我知道。”赵龙噗通一声跪在了赵大娘跟前,头都不敢抬。 “就是,这家伙怎么想的,要去杀苏少爷。” “苏少爷那么好的人,怎么还会有人向着去杀他?你说 这人良心是不是让狗给吃了?” “赵大婶,你这个儿子得好好管教,苏少爷可是我们洛阳少有的大善人,他怎么会想着去杀苏少爷?” “赵大婶,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早就一个大耳刮子抽在他脸上了。” 旁边十几个养老院的老人听到赵龙承认了自己要杀苏瑜,再也按捺不住,一个个都站起来指着赵龙大声斥责。 “几位老哥哥,你们消消气,是我教子无方,今天我一定会给大家一个公道的。”赵大娘一脸羞愧,用手摸着椅子站了起来。 “儿啊,你从小家里就穷,你上不了学,就跟着街头的混混天天偷鸡摸狗,那都是娘的错,没有给你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赵大娘抚摸着赵龙的头,眼泪一滴滴流下。 李世民和群臣听到这里,却是感觉脸上有点挂不住。 治理天下,就是要让天下的孩子都上得起学,赵龙这个眼前的反面案例,让他们有点惭愧。 “但是,你知道吗?这洛阳城里,心里记挂着咱们穷人的就只有苏公子一个人,你要杀他,就是要和我们千千万万的穷人做对,娘再疼你,也不能看着你继续犯错误!”说到最后,赵大娘的语气已经无比坚决。 “趁着皇上在,你当着苏公子的面,向陛下讲清你的过错,让国法赎清你的罪过!”赵大娘抬起头,辨明了李世民的位置,指着对赵龙说道。 赵大娘这是要大义灭亲啊。 大厅上众人都惊呆了,没想到一个老百姓为了苏瑜,居然能到如此地步。 “是,娘,我站出来就是看您一眼,看到您好好的,我就放心了。苏公子对我家的恩情,我现在就报!”赵龙点点头,向着赵大娘又磕了几个头,猛然站起来。 “不可!”苏瑜惊醒,赶忙想要阻止。 第1015章 大罪加身 苏瑜现在已经知道了赵龙就是那夜刺杀自己和李恪的凶手。 只是赵龙又是赵大娘的儿子,如果赵龙现在当庭认罪的话,按照大唐的律法,赵龙根本就没有活路,最低都是流放千里。 他刚才已经从苏晓云的嘴里知道了苏晓云的父亲薛司仓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崔召贪污军粮,才被崔召陷害,从而被流放千里。 流放千里听着和旅游千里挺相似,但是里面的含义就大不一样。 旅游千里最简单的骑单车骑个上千里路,一路逛吃逛吃,还得想办法解决住宿,那都是最惨的穷游方式了。 流放千里,那可是要带着枷锁徒步走上千里的路,那个时候,又没什么柏油马路,最好的是石子路,一下雨一脚泥。 最差的深山老林,你得自己走出一条路。按照苏瑜对大唐鞋子的结实程度,走半个月,基本就是靠光脚板在地上挪动了。 所以,古代人流放出发的时候,亲人会送你几双鞋和一些铜钱,免得你路上少受罪。 不像后世都是国家出钱,押着你满世界的转。 大唐也会有国家出钱,不过数目有限,差役也得靠一双脚板走遍东南西北,囚车什么的就别想了,那是给有级别的犯人准备的。 所以,差役基本和罪犯一个待遇,这一肚子的气自然也要发泄在罪犯身上,棍棒伺候那是避免不了的。 因此,这流放很少有人能硬挺着到目的地的,中途死掉的犯人大把。 赵龙要是一冲动,认了罪,赵大娘就等于是少了一个儿子。 这样的话,赵大娘该有多么伤心? 至于刺杀自己,自己本来就没受到什么伤,还把人家赵龙给搞破相了,应该内疚的是自己才对。 “苏公子,我刚才早已经想好了,如果我不说出来,我心里会内疚一辈子的,我也无法堂堂正正的跪在我母亲的膝下。”赵龙手一伸,阻止了苏瑜继续说下去。 “苏公子,你别拦着他,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好好做一个人!”赵大娘看向了苏瑜。 赵龙向前走了几步,来到大厅中间。 “陛下,我乃洛阳市民赵龙,在前两个月,有人给我金钱,让我刺杀蜀王李恪和苏瑜!”赵龙看着李世民,高声说道。 什么?刺杀蜀王? 群臣立刻就震动起来,事情牵涉到蜀王,性质就完全变了。 刚才他们听到赵龙和苏瑜的对话,以为只是普通的江湖仇杀,都没有放在心上, 谁也没想到,居然将蜀王给牵扯进去。 那出钱的这人是谁,是处于什么目的? 蜀王这个人深居简出,也不爱和大臣结交,那就更不会有什么仇人了,莫不是处于皇子内斗? 有些大臣的眼睛就不由自主的向着李承乾和李泰等几个皇子看去。 李承乾和李泰则是一脸懵逼,这尼玛的人在厅中坐,锅从天上来啊。 自己什么都没干,怎么这些人就老是瞅着自己呢。 两人感觉到特别的委屈,坐在那里简直如坐针毡,手都不知道该放哪里才好。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眼睛在两人的脸上停留了一会,转向了李恪。 “父皇,母后,这确实不是太子哥哥和四弟做的。”李恪赶紧站起来说道。 我去,你这话说的,好像我们很熟悉这种事情似的,这件事和我们半毛钱关系没有! 李承乾和李泰坐在那里,脸都青了。 “那指使你之人究竟是谁?”李世民脸色冷峻,沉声问道。 “是他,洛阳崔家!”赵龙忽然将手指向了崔召。 第1016章 证实 洛阳崔家居然是刺杀蜀王的主谋! 整个大厅一下就安静下来,目光全都聚集在了崔召的身上。 崔召嘴巴哆嗦,向着四周看了一眼,最后才抬头看向了坐在大堂之上的李世民。 “陛下,我冤枉啊,我和此人素不相识,他一定是苏家派来诬陷我的,陛下,您要明察啊。”崔召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心里惊慌已经到了顶点。 如果说刚才贪污军粮属于职务犯罪,还有一丝求生机会。 刺杀蜀王那就是泼天大罪了,事涉皇家,谁都不敢沾染进去,就是自己崔家的子弟恐怕也要躲的远远。 果然,崔亮等世家子弟官员全都回到了队列里,一言不发,连看都不看崔召一眼。 甚至崔亮都有点后悔刚才站出来替崔召说话。 刺杀皇子这事情很容易牵涉到皇子夺位这种政治漩涡中去。一旦崔家牵扯进去,会让李世民认为崔家对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胁,这种连自己亲兄弟都敢下手的人,逼急了绝对不会对崔家手软。 和平时期,李世民不对世家下手,是因为世家牵扯的东西太多,他需要世家子弟担当各级官吏来维持政权。 但是世家一旦做的超过了李世民的底线,只怕会掀起一片血雨腥风。 “你叫赵龙?我问你,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说的话?”李世民视线从崔召身上移开,看向了赵龙。 李世民终究是从战场和各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走出来的人,绝不会轻易就认可赵龙的话。 “当晚我刺杀蜀王之时,我误将苏公子当作蜀王,最后,是蜀王殿下出来挡住了这刀,我这刀砍在了蜀王殿下的右肩,我想请蜀王殿下来证实。”赵龙站在当场,回忆着当时的情况,最后看向了站在堂下的蜀王。 "什么?蜀王替苏瑜这小子挡了一刀?这可能吗" "这小子肯定是瞎说。" “蜀王为啥要替那小子挡刀?这不科学。” “还说蜀王是伤在右肩,这绝对是胡扯。” 群臣听了赵龙的话,都纷纷摇头,感觉赵龙说的也太荒唐了,蜀王什么身份,苏瑜什么身份,两人只能是苏瑜给蜀王挡刀啊。 “恪儿,赵龙刚才所说可是真实情况?”李世民眼睛看向李恪。 “回父皇,此人所说句句是实。”李恪低头回答道。 什么?这居然是真的?蜀王替苏瑜挡刀?这小子有什么东西值得蜀王这么干? 一群大臣全都懵逼 了,呆呆的看着蜀王。 “各位如果不信,请看!”李恪看到了群臣眼睛之中还带着不相信的神色,当下就将身上的衣服脱了下来。 这家伙身上穿的好多衣服啊,以后得想办法给他弄个羽绒服穿穿。 苏瑜看着李恪脱了棉袍,然后又是一层小棉袍,里面居然还有一层丝绸小袄,顿时感觉无语。 最后,李恪的身上终于只剩下一件贴身小褂子,就如同民国时候,人力车夫夏天穿着的短衫一般,两只大肉胳膊露在了外面。 “李恪真可怜,估计张这么大,连个长袖保暖内衣都没穿过,还是个王爷呢。”看到李恪的内衣,苏瑜有一种想笑的冲动。 第1017章 定罪 “父皇,请看,这就是那天遇刺的时候被凶手砍伤后留下的疤痕。”李恪将右边的衣服扯下。 众人看去,在他洁白的皮肤上,赫然发现在他的右肩上有一条灰色的疤痕,尺寸足有二十多厘米长。 疤痕两边参差不齐,可以想象到当时凶手那一刀砍下来有多么的猛烈,要是这刀再偏一点,就直接砍到李恪脸上去了。 “恪儿,你很不错。”李世民目光落在李恪的刀疤上,点点头。 “父皇,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李恪脸上露出喜色,能得到李世民的认可,这一刀总算不是白挨了。 “陛下,当时儿臣昏倒后,剩下的事情都是由南宫将军料理,可以请南宫将军再来验证一下。”李恪将衣服穿上,对李世民说道。 “好。”李世民点点头。 一直站在李恪身后的南宫将军站出来,举目仔细看了看赵龙的身形,然后转身看向李世民。 “陛下,此人身高与那日的凶手相仿,依臣判断,凶手应该就是此人。”南宫将军语气沉着的说道。 “好,你下去吧。”李世民点点头。 这一下李恪和南宫将军都站出来指认了凶手,再加上凶手自己的说法,和李恪的刀伤也都一一对应,基本已经可以印证了赵龙就是凶手。 再说了,杀害蜀王这种事情,没有人会主动站出来背锅,这可是真要掉脑袋的。 现在群臣的眼睛看向了崔召,他们都没想到崔家居然会卷入到这种政治漩涡中去。 崔亮不停的擦着额头上的汗,事情的发展现在已经越来越超出他的想象。 他虽然想破头也想不出崔召刺杀蜀王的理由,然而事实在眼前摆着,不由得他不相信。 但是在这个大厅上最着急的还是崔召,相比起刚才的贪污军粮案,刺杀蜀王这个事情才是最让他胆寒的。 这可是要灭族的大罪啊,是要死一家人的。 “陛下,千万别听他一个人瞎说,我洛阳崔家和蜀王无冤无仇,我没有理由刺杀蜀王啊。”崔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脸色苍白的向李世民喊道。 “我没有瞎说,当时前来和我接头之人是崔家的管家崔林,他给了几个金子,上面刚好有他崔家的印记。”赵龙从怀里掏出几个金块。 “王德,取过来。”李世民给王德使了一个眼色。 “是。”王德走到了赵龙身边,从他手里接过金块,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将金块拿在了 手里,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咣当一声扔到了崔召脚下。 “你自己看看!”李世民目露寒光,声音冷酷无比。 其实他不用看,心里已经相信了赵龙的话。 就赵龙这种街头混混,根本就不可能拥有金块这种奢侈品。 崔召眼角在金块上瞄了一眼,脸色立刻就大变,这种金块正是他崔家独有之物。 “侯君集,速速去拿崔林,单独审问!”李世民眼睛在身边的将领里一扫,看向了身材魁梧的侯君集。 这段时间,侯君集表现积极,训练飞虎军大有起色,让李世民对侯君集好感越来越多,一些紧急的事情都交给了侯君集。 侯君集应了一声,手一挥,一队御林军飞身上马,向着远处而去。 “陛下,我们这边也核算完毕!”就在这时,一直坐在座位上忙着核算的度支郎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