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古代,我成了穷酸秀才赵贤》 第1章 穿越成功,他成了穷酸秀才 北朝。 水仙村。 一户人家正在办丧事,村里许多人都来看热闹,屋里屋外都是人。 “赵大婶,已经一天一夜了,秀才该收殓了。” 村里的老收殓收师说完,就焦急的等待赵大婶的答复。 赵大婶哭得更凶了,她再次看了看躺在门板上的年轻男子,这是她的大儿子,她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活过来。 不经意间,她看到儿子的手指动了一下,她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又仔细看了一下。 这下看清楚了,儿子的手指连续动了三下。 “赵贤没有死,他活过来了。”女人激动的大喊起来。 众人大吃一惊,朝门板上看去,刚才还直挺挺躺在门板上的人,不仅手指在动,连眼睛都在动。 “赵秀才诈尸了。” 众人四散奔逃,连那个老收殓师都逃得无影无踪了。 此时的赵贤头痛欲裂,这种痛楚他从来没有经历过,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感觉到大量不属于他的记忆信息涌进了脑海。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穿越了。 随即赵贤被扶了起来,搀到椅子上坐下,门板很快撤去。 这些信息被接收后,便成了他的记忆,非常清晰。 渐渐的,他的脑袋似乎不那么痛了,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他三十八岁,是个机械材料双博士,经过多年的奋斗,已经是一个上市公司的高管了,年薪百万、前途无量,可自己怎么就穿越到这个穷秀才身上。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自己连续工作多日,太累了,就趴办公桌上睡一下,难道这就穿越了。 赵贤打量了一下四周,这是一个砖瓦房,在古代能住上砖瓦房,家境应该是不错的了。 可家里东西不多,除了一些普通的桌椅,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 他看了看身边的几个人,他们都是原身的家人,他们身体瘦弱,衣服破旧,虽然脸上还有泪痕,但已经被惊喜与代替。 站在身边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是母亲李春娥,由于过度操劳,看上去能有五十多岁。 旁边还站着两个年轻人和一个小女孩,是原身的两个弟弟和妹妹。 二弟赵小圣,二十岁,三弟赵小山,十六岁,女孩赵玲玲,只有九岁。 由于近几年家中条件不好,缺衣少粮,弟妹们都非常瘦弱,尤其是妹妹赵玲玲,看上去只有六七岁,是营养不良所致。 赵贤心中涌起一股悲凉,出现这些情况,是拜他这个秀才哥哥所赐。https:/ 他是个穿越者,已继承了原主的身体,那今后他们就是一家人了,自己就要为这个家庭尽一份力了。 自己的原身是十里八村里唯一的秀才,今年二十四岁,十四岁那年就考中了秀才,在古代,那已经是个天才了。 “哥,你饿了吧,我给你拿吃的去。” 说话的是二弟赵小圣,他从灶房里屋端出一个碗,里面放着几个黑乎乎的窝窝头。 赵贤对这些窝窝头很感兴趣,他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到底吃些什么。 他拿起一个窝窝头认真的看了起来,这窝窝头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里面还有米糠和野菜,不知道味道怎样。 他掰开一小块窝窝头放进嘴里,品尝起来。 窝窝头有一股苦涩的味道,难以下咽,难道他们平时就吃这个。 他看了看母亲和弟妹,已经明白知道自己难以下咽的窝窝头,却是家中重要的口粮。 “你们吃吧,我没有胃口。” 赵贤将那碗窝窝头递给了赵小圣。 李春娥叹了一口气,她知道这个秀才儿子是不会吃窝窝头的,等会儿出去借些白面,做些烙饼。 弟妹们拿起窝窝头,大口吃了起来,这也难怪,他们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 他们还想吃第二个,但碗已经空了。 “唉” 上辈子混成年薪百万的高管后,身边便美女如云。 作为单身贵族的他,已经有了心仪的女孩,可怎么就穿越了,人生的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有什么办法再穿回来,他开始冥思苦想,除非现在去寻死,但这样做试错的成本太高,也许试一试就彻底玩完。 赵贤叹了一口气,既来之则安之,要面对现实,看能不能先解决一家人的口粮问题。 “娘,我出去走走。” 说完,就朝门外走去。 对这一点,家里人早就见怪不怪了,秀才就是这个样子,他很少在呆在家里,对家里人也是不冷不热。 与村里人说话时都是子曰诗云,引今据典,村里大多数人都大字不识一个,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见赵贤出门了,李春娥叹了一口气,她是一家之主,要维持这个家的生计。 “小圣,你去挑水,小山你去砍柴,玲玲,你去找些野菜回来。” “是,娘,我们这就去干活。” 赵贤走出家门,便有人对他指指点点。 “听说秀才诈尸了,看来是真的,他还在村里走动。” “你糊说些什么,什么诈尸,那都是些鬼话,你也信。 那天马员外做六十大寿,让秀才去写几副对子,秀才一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回家时摔了一跤,摔昏了过去,过了一天一夜才醒了过来。” “哦,是这回事,这秀才的性格怕是改不了啦,他们一家人可遭罪了。” “可不是吗,去年秀才将媳妇休了,那么好的媳妇他都不要,看来他这辈子是要打光棍了。” “哪里是秀才将他媳妇休了,是他媳妇看不惯他那副德性,一气之下回了娘家,至今也没有回来。” “就这样的人,一家人还拿他当个宝,天天供吃供喝,从不让他干活,他们也不想想赵有根是怎么死的。” “别人家的事你管不了,赵有根上山药摔死了,还不是想多挣些钱,让他这个秀才儿子考取功名,” “是啊,为了搏取功名,他们家可是借了不少外债,大部分田地都抵了出去,还剩巴掌大的一块田,怎么能养活一家人。” “地没有了,估计那个老房子也保不住了。” “张大户早就看上秀才家的老房子了,赵有根死后,秀才向他借过十两银子,承诺两年后连本还带利还二十两,并以老房子作为抵押,这可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砖瓦房,看来要归张大户了。” “这事你怎么知道的,秀才娘好像不知道这件事。” “钱是秀才借的,应该没有告诉他娘,前两天我与张大户老婆聊天时,她提到这件事。” “唉,这秀才真是造孽呀,一家老小都被他害了。” “秀才朝这边来了,我们还是散了吧,要是见面他又要子曰诗云一番。” 众人很快散去。 赵贤也不有搭理他们,不紧不慢的向村口走去。 第2章 两文钱启动资金 前两天下了一场雨,地面到处都是泥泞,村里的那条路太滑了,原身摔了一跤,也就出现了后面的故事。 此时赵贤肚子饿得咕咕叫了,他习惯性的摸了摸口袋,发现自己穿着长衫,这种装束是秀才的标配。 他翻遍了全身的口袋,还真找到两个铜板,不知道两个铜板能买到什么东西。 就在这时,他脑海里想机械的声音: 【叮,你已经启动集市交易系统,是否绑定。】 “啊,自己也有系统了,这可是穿越者必备的金手指。”赵贤热泪盈眶。 “是” 赵贤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 很快自己脑海出现了类似某多多的界面,海量的商品交易信息展现在他的眼前。 他没有心思看这些交易信息,他快速搜索什么东西能填饱他的肚子。 【肉包子,一文一个。】 【馒头,一文两个。】 赵贤瞬间作出了选择,手中的两个铜板消失了,多出了两个馒头和一包子。 自己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再不吃点东西就真的玩完了。 一个大包子三两口就吃完了,包子味道还真不错,他又将一个馒头放进嘴里咬了起来。 这个大馒头很快也被他吃完了,差点没将他噎死。 要是能喝点水就好了,可是自己已经没有铜板了,一时还喝不到水。 肚子里有点东西,他感到自己有些力气了。 系统里买来的馒头确实不小,一个馒头下肚,他基本上饱了。 他正考虑是否将剩下的一个馒头也吃掉时,突然发现眼前有两个小女孩在盯着他。 确切的说,两个小女孩不是在盯着他,而是盯着他手中的馒头。 从她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们应该好久没有吃东西了,可自己手中只有一个馒头,而且一个铜板也没有,没办法给她们买馒头。 “秀才,我和妹妹用地菇换你手中的馒头,俺娘病了。”https:/ 这时赵贤才看清,两小个女孩是在草地上摘地菇的,这个季节雨后的草地上有很多地菇,就是太小了,不易采摘。 赵贤看了看小女孩手中的篮子,应该有一斤左右,这东西做汤,味道非常鲜美。 “行,我们交易。”赵贤很快做出了决定。 姐妹俩非常高兴,摘了一片荷叶将地菇包好,递给赵贤。 两个小女孩接过赵贤递过来的馒头,便向村里跑去,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新鲜的地菇,三十文钱一斤,是否售卖】 系统还要这个功能,能卖东西,以后想挣点零花钱应该不是问题。 “是”,赵贤作出了选择。 瞬间,手中那包地菇消失,连那片荷叶都不见了,同时多了三十枚铜板,沉甸甸的。 过去原身只要有铜板,都要去镇里潇洒一番。 他也准备去镇里一趟,看看这个年代的市行行情,自己要想办法挣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自己毕竟是机械材料的双博士,穿越到这个朝代,挣钱应该不是难事,更何况自己已经有了系统。 家里的人还在饿着肚子,去镇里一趟,在交易系统里买些大米回去,就显得不突然了,回去也好解释了。 系统里大米要十文钱一斤,五花肉很便宜,只要二十文钱一斤,一些蔬菜价格也不贵。 但三十文钱在系统里也买不到什么东西,看见自己还得挣点钱。 这也难不到他,自己的集市交易系统里商品非常多,价格也比较便宜,倒差价赚点钱应该不是问题。 水仙村离镇里并不远,走过去要半个时辰,刚才自己吃了点东西,已经有了一点力气。 半个多时辰的路他走得他满头大汗,看来古人的生活真是不容易,出行要靠步行,虽然可以坐马车牛车,但要花钱,除非带着重物,一般情况下是不坐车的。 到镇里赶集的人非常多,大多数来自乡下,他们将自己家里的东西拿到镇里去卖,换些日用品回去,这就导致镇里的交易市场非常活跃。 赵贤来到交易市场,开始打听一些商品的价格,不由得暗自吃惊。 这个时候大部分家庭的余粮已经不多了,平时一天三顿改为两顿,甚至一顿,即使如此,家中的余粮还是越来越少,市场上粮价也在不断上涨。 小米二十文一斤,大米三十文一斤,糙米十二文一斤,到镇买粮食的人叫苦不迭。 最便宜的要算是全粉了,它是苞谷连芯在一起磨成的粉,一般情况下是用来喂牲口,只有在荒年才拿出来代替口粮,即便如此,也要三文钱一斤。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离田地里的粮食成熟还要一个多月,估计粮价还要上涨。 这时他看见路边有一个女子在卖野生菌,他走近一看,都是极品的牛肚菌,这可是人间美味,更何况是野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他查看了一下自己的集市交易系统,发现收购价是八十文一斤,不知这里要卖多少钱一听。 女子见一个秀才模样的人向她走来,打量自己的野生菌。 “秀才老爷,这是刚从山上采摘的野生菌,五文钱一斤,全卖你了。” 这么便宜,看来差价不小,这下要赚不少钱了。 “这几天我阿娘生病,已时日不多,她想喝一口粥,我只得低价出售,买几两大米回去熬粥。 许多人想买,但又害怕有毒,实际上这个野生菌味道很不错,根本没有毒,要不是换点米回去给阿娘熬粥,家里人是不会让我出来卖的。” 女人说着眼泪掉了下来,她渴求的看着赵贤,希望自己能买她的野生菌。 看来这女人也不认识这是牛肚菌,这么好的东西竟然没有人敢要,也该自己发一笔小财。 “这些野生菌有多重。” “四斤二两,就按四斤算吧,一共二十文钱。”女人急切的说。 赵贤点了点头,这个女人很实在。 “你刚才说要买些大米,可现在大米要三十文一斤,卖的钱还不够买一斤大米,只能熬两碗粥,这也太不划算了。” “没有办法呀,家里人只想让阿娘在临死前喝上一碗粥。”女人说着又要流泪了。 “这样吧,我刚才买了一些大米,我给你三斤大米,换你这些牛肚菌,这样一来,你阿娘也能多喝几碗粥,你看怎样。” 女人一听,立即满脸笑容,三斤大米可是要花九十文钱。 “太好了,谢谢秀才老爷。” “那就这样说定了,我去将大米拎过来,你等我一下。 赵贤来到一个拐角处,将身上的三十文钱在集市交易系统里购买了三斤大米。 第3章 了解市场行情 他看了一下大米,晶莹剔透,而米店卖的大米色泽暗淡,无法与集市交易系统里的大米相比。 赵贤提着米袋走过来,递给女人, “三斤大米,你看一下,这种大米是从府里买来的,比镇里的米要好些。” 女人欣喜的接过米袋,打开看了一下,不由得惊呆了,袋里的大米就像一粒粒珍珠,圆润饱满,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大米。 “秀才老爷,这是什么大米,是不是很贵呀。” “府里买来的大米,比镇里的大米要好,价格要高一些,这些你不用管了,拿回去给你阿娘熬粥喝吧。” “谢谢秀才老爷,野生菌和篮子都给你了。” 赵贤点了点头,拎着篮子离开了。 女人见秀才走了,才捧着米袋离开,她感觉到自己赚大了。 赵贤来到一个无人的巷子里,将这篮子里的牛肚菌兑换成336文钱,立即感觉到口袋里沉甸甸的。 他心情大好,提着篮子在镇里转了起来,继续了解市场行情。 前面是一家盐店,一个巨大的盐字招牌非常醒目。 赵贤知道在那个时候,盐的经营权由官府控制,私人经营食盐获得官府的文书,否则就是贩卖私盐,会被判刑的。 店面不是很大,里面摆着三个大缸,存放不同品种的食盐。 粗盐50文一斤。 细盐100文一斤。 精盐300文一斤。 粗盐实际上就是将盐巴碾碎,里面还有一些泥沙,颜色较暗,还有点苦涩味。 细盐是粗盐经过过滤,并再次碾碎,已经成了白色的颗粒,基本上没有什么苦涩味了。 精盐是对细盐再次加工,更加洁白,与现代人吃的盐已经很接近了,只不过没有加碘。 普通的老百姓只能吃些粗盐,条件好一点的选择细盐,而精盐只有那个达官贵人才能吃得起。 好在这个饥荒年代,盐并没有涨价,这可能与官府的管控有关。 赵贤查看了一下系统,食盐的售价为十个铜板一斤,品质相当于盐店里的精盐,这个差价了太大了。 赵贤可不敢将系统里的盐拿出来贩卖,要是被抓住,就会按贩卖私盐罪论处,关键他不能说盐的出处。 一圈转下来,赵贤心里有底了。 前面是一家剃头部,剃头的老头笑咪咪的看着他。 “赵秀才,剃头吗?你胡子该修一下了。”原身是这个剃头部的老主顾,老头一见到他就热情的打招呼。 “修胡子?” 赵贤这才想起一些古人有修胡子的癖好。 “对,您每次来镇里都要修胡子,您说过了,饭可以不吃,酒可以不喝,但胡子一定要经常修。” 对,原身是有这个癖好,可自己没有呀,他想照照镜子,看看原身的胡子是什么样的。 他迈步走进店里,老头立即跟了进去,笑容可掬。 店里并没有玻璃镜,只有一个巴掌大的铜镜。 赵贤清楚,这是在古代,玻璃还没有发明出来,就更别提玻璃镜了,能有个铜镜就不错了。 他拿起铜镜开始照了起来,虽然不是很清晰,但还是能看清自己那副面孔。 原身是个秀才,从不下地干活,看上去白白净净,细皮嫩肉,保养得确实不错,毕意原身今年也就二十四岁。 可下巴底下那撮山羊胡子就太碍眼,赵贤不明白原身怎么就喜欢这撮胡子,这胡子不仅让他看上去很老气,还显得尖酸迂腐。 “将胡子剃掉,不留胡子了。” “剃掉,不修了?”老头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说剃掉就剃掉,你发什么愣呀”,赵贤没有好气的说。 “好的好的,我现在就给你剃胡子”,老头终于反应了过来。 不一会儿,胡子剃掉了,面也修了。 老头子看着赵贤发愣,这哪里还是以前的秀才。 赵贤拿起镜子认真的打量自己,这不很好吗,一下子年轻了十多岁,妥妥的一个帅哥。 赵贤对自己的形象比较满意,可自己身上的长衫太眼碍了,他想立即给换了,但还是忍住,如果自己的变化太大,别人会不适应的。 他付了十五文的剃头费用便离开了,留下了一脸懵圈的老头。https:/ 时间不早了,该回去了,家里人还饿着肚子呢。 他在系统里买了五斤大米,两斤五花肉,十个鸡蛋和一些蔬菜,略作思考后又买了些调味品。 他算了一下,所有的费用一共是210文钱,自己口袋里还126文。 这些东西刚好将篮子装满,拎在手里沉甸甸的,走回去还要半个多时辰,要知道是这样,回到村里再买就好了。 这个时候应该有车辆,要是坐上马车回村,那就轻松多了。 他快步向镇口走去,那里有个临时停车的地方。 镇口已经没有马车了,不过有一部牛车,是村里的刘二愣,他经常用牛车往镇里送货,回去时是空车,就想带几人回去,赚几个铜板。 刘二愣见赵贤朝他走来,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 赵贤将那标志性的山羊胡子剃掉了,模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那件标志性的长衫他认识。 只到赵贤走到牛车前,递给他一枚铜板,他才反映过来,憨厚的笑了笑。 以前赵秀才是不坐牛车的,嫌牛车脏,只会坐马车,可今天秀才上了自己的牛车,这让他大感意外。 刘二愣见赵贤上车坐好后,便甩了一下手中的竹杆子,老牛便迈开蹄子,拉着牛车朝村里走去。 牛车虽然不快,但比人走路还是要快上一些。 牛车上还要两个人,一个是村东头的刘寡妇,还有一个是村里教私塾的方老先生。 两人惊奇的打量着赵贤,心里也很纳闷,秀才今天怎么啦,在家里昏迷了一天一夜,醒来后连模样都变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原是方老先生,失敬失敬。”赵贤向老先生拱了拱手。 方老先生虽然有六十多岁了,但还是一个童生,赵贤是个秀才,文凭可比老先生要高。 方老生生不敢怠慢,赶紧朝赵贤作辑。 “原来是赵秀才,失敬失敬。” 说完后,两人就再也没有话题了。 第4章 红烧肉 刘寡妇看了赵贤好半天,觉得他今天非常顺眼,已见不到往日那穷酸相了,而且还有点帅气,不由得产生点好感。 “赵秀才今天也到镇里来赶集呀,买了些什么呀。” 赵贤看了看自己的篮子,上面盖了一张荷叶,看不出里面是些什么。 此时他不想让别人看到篮子里有米有肉,这样会引起猜忌的。 “家里快揭不开锅了,俺娘给了我几文钱,在镇里也只能买了一些全粉。” 刘寡妇向他投过一丝同情的眼光,她知道全粉吃多了,屎都拉不下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是没有人吃全粉的。 几人一路无语,不一会儿牛车就进村了,赵贤提着篮子下了牛车,径直朝家里走去。 此时的李春娥正在发愁,她跑了好几家都没有借到白面,没有白面她无法去做烙饼,可她那个秀才儿子是不吃窝窝头,这可将她愁死了。 一家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马上要到中午了,秀才该回来吃午饭了。 就在这时,赵贤走了进来,他手中提着的那个篮子非常显眼。 “娘,我回来啦。” 赵贤见一家人都吃惊的看着他,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刚才在牛车上,他就想好了如何向家里人解释,可自己那个集市交易系统是不能向任何说的,就是亲娘也不能说。 “娘,刚才我去了镇上,有一个大酒店要开业,掌柜想求一副好对子,可三天了还没有求到。 我想了想就上前提笔写了一副对子,掌柜一见非常高兴,说这正是他想要的对子,于是就邀请我去吃饭。 我说饭就不吃了,你给我一些吃的东西,我拿回家去烧,与家里人一同吃。 于是掌柜就给我一些吃食,装了一篮子,还给了我一百个铜板。” 赵贤说完就将篮子和准备好的一百个铜板递给李春娥。 李春娥一下子愣住了,她这个秀才儿从来没有给过她一个铜板,今天这是怎么了。 她万分惊喜的接过铜板和篮子,将篮子放在桌子上。 弟弟和妹妹对篮子里的东西非常好奇,迫不及待的将盖在篮子上的荷叶拿开。 全家人一下子惊呆了,都愣愣的站在原地。 篮子里有一袋米、肉、鸡蛋,还有许多他们没有见过的蔬菜和调味品。 “娘,这些吃的东西都是饭店掌柜给的,今天我们吃红烧肉和大白米饭,我去做饭。”赵贤说完就拎着篮子进了灶房。 在古代,大部分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女,洗衣做饭都是女人的事。 可现在,赵贤要去做饭,他是个读书人,而且还是个秀才,怎么能进灶房,再说他们也没有见过赵贤会烧饭。 一家人面面相觑,好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李春娥跟着追进灶房,她怎么能让这个秀才儿子去做饭。 “赵贤,你歇着吧,你是个读书人,怎么到灶房里去做饭,还是让娘来吧。”李春娥显得有点紧张。 “娘,这是在家里,没有关系,还是让我来吧,有些蔬菜你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怎么去做,您帮我生火就行了。” 赵贤穿越前,不仅学历高,厨艺也很不错,这次他要露一手,让这家子人解解馋。 看着灶房里忙碌的赵贤,赵小圣还没有回味过来。 “大哥变了,知道心疼我们了。” “大哥今天好帅,我喜欢。”赵玲玲兴奋的说。 赵小山也非常迷惑不解,大哥对家里人一直是漠不关心,今天也没有在外面吃饭,而主动回家给家里人做饭,是不是昏迷了一天一夜后,性格变了。 兄妹三人平时与赵贤的话并不多,对他更多是敬畏,现在秀才和娘到灶房里做饭了,也没有跟过去。 他们在默默的干活,直到肉香味在屋里弥漫开来,钻进了鼻孔。 “这就是红烧肉的味道吗,太好闻了。”兄妹三人有点激动,刚才赵贤说过要做红烧肉,那一定非常好吃,几人不由自主的溜进了厨房。 “红烧肉好香味呀,我肚子饿了。”小妹赵玲玲口水已经流了出来。 看着弟弟妹妹,赵贤心里涌起了五味杂陈,尤其是小妹,太瘦弱了,自己是穿越过来的,没有那种很强的亲缘关系,便他们毕竟是原身的弟妹,自己有义务照顾好他们。 他弯下身来,将小妹抱了起来,抚摸着她头上枯黄的头发。 赵玲玲身体僵硬,秀才哥哥平时很少与她讲话,从不关心她。 可秀才哥哥现在将她抱了看来,她感到一阵眩晕,不敢看他的脸,不过她喜欢被抱着的感觉。 “肉必须烧熟了才能吃,玲玲等一会儿,今天我们有许多好东西吃。” 看着眼前的一幕,李春娥差点儿流了眼泪,她这个秀才儿子知道心疼家里人了。 赵贤一直抱着赵玲玲,直到五花肉烧好了,他才用筷子夹了一块放进妹妹嘴里。 “玲玲,好吃吗?” “红烧肉太好了。”赵玲玲兴奋的说。 这么多年来,为了让秀才考取功名,家里省吃减用,很少吃过肉,即使逢年过节,也没有多少荤腥,赵玲玲就更不知肉味了。 看着赵玲玲狼吞虎咽的样子,赵贤一阵心酸,见妹妹嚼了几口就将肉吞下,又夹了一块放进妹妹的嘴里。 两个弟弟盯着红烧肉,十分眼馋,他们也很想吃。 “二弟三弟,你们也尝红烧肉。”赵贤笑着说。 “不了,哥,等会儿饭好的我们再吃。” “那行,你们先到外面劈会儿柴,等会儿饭做好了叫你们。”李月娥吩咐道。 马上就能吃上红烧肉和大白米饭,兄弟俩非常期待,他们来到门口开始劈柴。 红烧肉烧好后,接下来炒几个素菜,赵贤用炼制出来的猪油炒菜,这让李春娥心疼不已,这些猪油家里要用几个月,可这个秀才烧一顿饭就用光了,这也太不会过日子了。 赵贤一阵忙活,很快就将剩下几个菜做好了。 接着就开始煮饭,赵贤一下子将五斤米全倒进锅里,李春娥一惊,想阻拦已经来不及,五斤米已经全部锅里。 这秀才儿子也太不会过日子了,这么多大白米一顿就吃给掉,看来是不想过日子了。 第5章 债主上门 李春娥拿了一个大碗,从锅里装了一碗大米,应该有一斤多。 赵贤看知道李春娥的心思,便笑着说: “妈,镇里有一些营生的活,明天我去看看,有活做了,家里人就不会挨饿了,今天就让弟妹们好好吃一顿吧。” “啊,你准备去找份营生的活。”李春娥一阵惊喜。 “是啊,就是在镇里开酒店的那个掌柜,他原是京城的巨商,家财万贯,有许多营生的手段,明天我去找他,应该能找到一个活去做,这样一来家就不缺钱用了。” 赵贤一番话让李春娥热泪盈眶,自己这个秀才儿子确实变了,已经知道挣钱养家了,孩子他爹要是知道这件事,会有多高兴啊。 不一会儿,饭就煮好了,李春娥将饭菜端到桌子上,便招呼一家人过来吃饭。 在门口劈柴的兄弟早已按捺不住了,听到母亲的声音,便丢下劈柴刀,快步来到餐桌边。 两斤五花肉用一些炼猪油,剩下的烧了全做了红烧肉。 除了这碗红烧肉,还有韭菜炒鸡蛋、蒜黄、豆角、高瓜、娃娃菜等,这些素菜都是用猪油烧出来的,加上使用了现代的调味品,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 几人站在桌边,满脸的不可思议,觉得是在做梦。 见他们的大哥还没有上桌,他们还不敢端碗吃饭,只是静静的站在桌子边。 赵贤打来了一盆水从灶房里出来,弟妹们看见他不知何意。 “将手洗干将再吃饭,要注意卫生。” 原来是哥哥让他们洗去吃饭,他们赶紧过去洗手,一盆水很快就变成黑乎乎的了。 几人重新坐上餐桌上,眼睛齐刷刷的盯着那盘红烧肉。 赵贤做的这盘红烧肉,是用在系统里购买的现代调料进行烧制的,用了八角、桂皮、香叶和老抽等调味品,那个年代是根本没有这种红烧肉。 肉香味早就弥漫了半大个村子了,人们都在惊奇,村里谁家中午在吃肉,这也太香了。 目前正是青黄不接的时间,一些家庭开始到外面挖野菜代替口粮,可这时竟然还有哪家吃得起肉。 有人好奇,便顺着肉香味寻找,终于发现是秀才家在烧肉。 村里一些人议论起来,对秀才家吃肉感到不可思议。 “不会吧,我今天看见赵大婶在村里到处借粮,说明他家里已经断炊了,哪里还有肉吃。” “秀才家的事,你说不清,说不定肉也是借来的,烧给秀才吃。” “秀才还欠我许多银子,是以房子作为抵押的,房契还要我这里,还有十多天就到期了,我得去他家提醒一下,家里都吃上肉了,银子是应该准备好了。” 说话的正是张大户,两年前他就看上了秀才家的老房子,借钱给秀才只是一种手段,到时候还不起,房子就归他了。 他要去秀才家,提醒一下秀才,别忘了光吃肉,月底他要去收银子。 “这下又有好戏看了,我们也过去看看。” 一些嫌事不够多的人也偷偷的跟在后面,想看看热闹。 在他们看来,秀才是不可能还得起这些银子的。 赵贤一家人已经开始吃饭了,他们几乎同时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还没有尝出是什么味道,张大户就跨了进来。 见秀才一家人围在桌子边吃饭,桌子上那碗红烧肉一下子就进入了他的眼帘。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他从没有见过的蔬菜,还有那几碗堆得高高的大白米饭,已将他惊得他目瞪口呆。 全村的人都在饿肚子,自己虽说是村里的大户,但也不敢这么吃,自己家的餐桌上什么时候出现过这些好吃的东西。 “秀才,你们家伙食不错吗,你借我的银子这个月底就到期了,到时候你要还我二十两银子,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 张大户的话让一家人大吃一惊,一家人都吃惊的看着赵贤,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向张大户借了这么多银子。 赵贤搜索了一下原主的记忆,却实有这么一回事,当初他在镇时认识了一位叫马有龙的读书人,此人能说会道,吹嘘自己官府里有人。 马有龙见赵贤求官心切,便想打他的主意,他告诉赵贤自己有一个亲戚在县衙里当押司,想物色一个有学问,且文笔好的文人在他的身边当差。 赵贤一听信以为真,便请求马有龙一定要帮自己这个忙。 马有龙说帮忙可以,但需要打点一个,至少要准备十两银子。 只要花十两银子就能县衙里去当差,这个诱惑也太大了,赵贤丝毫不怀疑马有龙所说的话,咬牙向村里张大户借了十两银子,并愉愉将家里房契拿来抵押。 十两银子虽然不多,但对以种地为生的乡下人来说,那可是一笔巨款。 虽然两年后连本带息要还二十两银子,但他丝毫不担心,只要能要县衙里去当差,还这点钱应该不是问题。 当他将借来的十两银子交给马有龙时,马有龙信誓旦旦的对他说,三天内就能将这件事办好。 在赵贤还沉浸在美梦中时,殊不知马龙龙早已跑路。 三天后赵贤到镇里马有龙住的那家客栈时,并没有找到马有龙,他便去问客栈掌柜。 掌柜打量着他,心里便明白了七八分。 “你是不是找他办事,他还收了你的钱?” 赵贤一愣,他不知道掌柜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自己也不能说花了十两银子让他帮自己在县衙里当差的事。 “我们都是读书人,经常谈论学问方面的事。”赵贤谎称道。 “那就好,这个马有龙是个骗子,他在镇里已经骗不少人的银子,他怕被人发现报官,两天前就跑了,许多人想找他,已经找不着了。” 赵贤大脑“嗡”的一声,差点儿摔到,掌柜见状,知道他也被骗了。 他失魂落魄离开客栈,好像大病一场,他不敢告诉家里人,好在这笔欠款两年以后才归还,暂时还不急,渐渐的他将这事放下了,好象什么都没有发生。 今天债主上门告知,他才记起这件事,原身也太不是个东西了,他欠下的债,让他这个穿越人过来的人偿还,要是还不了房子就没有了,一家人就没有地方住了。 见母亲和弟妹都惊慌的看着自己,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他们此时已经闻不出红烧肉的香味了。 第6章 下稻田 这个家太不容易,不能再受到惊吓了,先过了这一关再说。 想到这里,他显得格外轻松,他笑着对张大户说: “当初这些银子是一个在县衙里当差朋友借的,他的家就在镇子里,这几年他混得不错,打算在县城里买房子。 前几天我还在镇里碰到他,他主动提到那二十两银子的事,银子已经准备了好,我月底过去将银子拿来。 这样吧,你月底那天下午过来,我将银子还给你。” 张大户见赵贤一脸轻松,似乎有点失望。 他本以为,到了月底秀才肯定是拿不出银子的,到时候这个老房子就是他的了。 秀才的样子不像是在撒谎,这反而让他郁闷起来。 “行,那我就月底过来……”,张大户还放一句狠话,可人家是秀才,在那个年代,秀才有许多特权,就是见到县太爷,都可以不用下跪,自己还是不要轻易得罪。 想到这里,他又将话咽了回去,便转身准备离开。 “记住月底来的时候,一定要将借据和房契带来。” 就在张大户迈出大门的时候,赵肾提醒了一句。 张大户明显顿了一下,很是失落。 站在门口想看热闹的人见张大户进屋后很快就出来了,他们想象的争吵声并没有出现,而是让张大户有点垂头丧气,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你们跟着我干什么,有什么好看。”张大户看着那群妇人就来气。 刚才受到了一点惊吓,此时一家人吃饭都不香了,刚才要是将门关上就好了,这下全村人都知道他们家在吃大白米饭和红烧肉了。 赵贤算了一下,离月底还有十来天的时候,这段时间一定要攅够二十两银了,凭自己掌握机械材料的知识,挣钱应该不是难事。 但在这个年代,受条件的限制,他的能力将难以充分的发挥。 不过他也不担心,如果到时候凑不足二十两银,就通过集市交易系统倒卖商品,赚差价。 一桌子美味诱惑力还是巨大的,刚才的发生的事情很快被一家人抛到脑后。 不一会儿桌子上饭菜被他们扫了个精光,三斤多大米煮出的白米饭吃得是一粒不剩,就连碗里的菜汤也两个弟弟舔得干干净净。 这顿饭吃得太过瘾了,一家人一脸满足,要是天天能吃上肉和大白米饭,该有多好呀。 可李春娥心里还是有点犯愁,好东西一顿就全部吃光,下顿吃什么呢? “娘,下午我们去干什么事。”赵小圣问。 “田里的水稻已经干了,你们俩要往田里加水,虽然前两天下了一场雨,但根本起不作用,水稻这个时候非常关键,一旦缺水,就长不出多少稻子。”李春娥吩咐道。 “好的,娘,这次我们一定要将田里的水灌满,到时候多收点稻子。” 见两个弟弟提着水桶要出门,赵贤也想去稻田里看看。 “娘,我也过看看。” 赵贤想去庄稼地里,一家人感到十分诧异,这还是他们家那个秀才吗? 赵贤看了看身上的长衫,穿这样的衣服去田地里肯定不适合,应该换一件衣服。 “娘,有没有衣服,我将长衫换下来。” “有,有,我等一下,我去给拿。” 李春娥以前为赵贤做过一些普通的衣服,这秀才对长衫是情有独钟,其他的衣服他很少穿过。 今天赵贤主动要穿那些普通的衣服,这让她有点不知所措。 李春娥很快拿出一套衣服,赵贤将长衫脱下,换上这件衣服。 衣服很合身,赵贤非常喜欢这件古装衣服。 这下子从赵贤身上很难找到秀才的影子了,一家人打量了他半天,觉得还是这样穿着好,一下子拉近了与家里人的距离。 “哥,我们走吧。”赵小圣和赵小山显得非常兴奋。 一路上,赵贤看见许多人用木桶挑水往田里倒,难道古人就是这样灌溉的吗,这个效率也太低了,是不是应该想想办法。 水车在东汉时候就有了,不过那时的水车并不是用于灌溉农田,一直到唐代才出现用于灌溉农田的水车。 自己穿越到的这个朝代,应该还没有出现农用水车,自己是个机械博士,制造一部水车太简单了。 很快,兄弟三人来到自家稻田边,赵贤打量自家的农田,这快农田不足一亩,本来他们家是有七八亩农田的,都是原身的父亲为了让自己考取功名,每年都要低押一些田地换钱,结果田地快抵押完了,自己还没有考取功名。 想到这样,赵贤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他认真打量田里水稻长势,水稻太瘦弱了,古代的水稻产量太低,正常情况下亩产不过百斤,甚至只有几十斤,田太瘦了,根本结不出多少稻子。xbiquge 此时是水稻追肥的黄金季节,一定不能错过。 他查看了一下系统,一袋十斤将尿素要五十个铜板,由于稻田不大,这次施十斤的尿素就足够了,过十天再施肥一次就基本上能锁定今天的收成了。 可自己口袋里只有二十六枚铜板,不够买一袋尿素,必须马上挣钱。 自家的水稻田离水源不远,但要用人力挑水,这个效率太低了,赵小圣和赵小山就是忙到天黑,也很难将这块小小的稻田浇灌好。 他查看了一下地形和水源的情况,心里就有底了,他想立即制造一辆水车。 他将两个弟弟叫到身边,开始吩咐他们事情,两个弟弟一脸懵圈看着他,不知道他这个秀才哥哥是什么意思。 “小圣,从河边到我们家稻田大约有五十步,你挖一道沟渠,估计一个时辰就能挖好,我回去造一辆水车,就不用费力的挑水了。” 不用挑水浇灌就能让田里有水,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可水车是什么东西,他们可从来没有听说过。 “水车是什么东西,真的能取水灌溉稻田。”赵小圣一脸惊喜。 “古书中有记载,我带小山回去做水车,你现在挖沟渠,沟渠挖深一点,能让水流进稻田。” 赵贤也不知道怎样解释才好,只得说古书上有。 “好的,我知道了。” 赵小圣开始查看地形,选择挖沟渠最佳线路。 “小山,你跟我回村造水车。”赵贤说完就带着赵小山快速回村。 秀才哥哥是个有学问的人,见多识广,不知道哥哥所说的水车是什么样的,这个东西能灌溉,那他们兄弟就不用挑水,想想就让人高兴。 第7章 制造水车 两人很快来到村里的木匠铺,木匠师傅正带着两个徒弟正在干活,见有人过来,便放下手中的活迎了过来。 木匠一眼就看到了赵小山,当他认出秀才也来了,是满脸诧异。 赵贤看出木匠的惊奇,他也没有理会这些,而是直接说明了来意。 “我需要一件取水工具,你看看能不能制作。” “做什么样的取水工具?” 见来活了,木匠非常高兴,有活干就有钱挣,这段时间他家虽不缺少吃的,但生活质量下降了不少。 “你拿支笔来,我画给看。” 木匠拿出一支炭笔和一块木板,赵贤很快就将水车的图纸画好了,而且还标注了各个部件尺寸。 这个图纸画得太专业了,自己画图纸水平根本无法与秀才相比,看来秀才确实有些学问,连图纸都画得这么好。 “你看这个取水工具最快多长时间能做好,我急用。” “我让两个徒弟来帮忙,最快也要一个时辰才能做好,不知这东西做出来真能取水吗?” “这叫水车,专门用于农田灌溉,这个图纸我是花了五两银子买来的,你可不能将这个图纸泄露出去,否则是要吃官司的。” 赵贤知道一样的产品面世,便有大量的人模仿去做,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要让木匠知道其中的利害,让他不敢轻易制作水车,就是要做也必须经过他的同意,让自己有利可图。 “这个我当然知道,我是不会泄露的,如果有其他人要做同样类型的产品,一定会取得你的同意。”木匠赶紧说。 他知道秀才见多识广,要是自己为别人制作取水工具吃了官司,那是担当不起的。 “材料由你提供,你看需要多少钱?” 木匠皱着眉头算了一下,抬头说: “材料费加人工费,需要二百文。” “行,那就二百文,一个时辰后,我过来拿货,钱货两讫。” “好,我现在就制造。”木匠说完,便招呼两个徒弟过来忙。 “小山,你就留在这里帮忙,打个下手,我去凑钱。”赵贤说完他便离开了。 赵小山眨巴下了眼睛,二百文在他印象中可是一笔巨款,哥哥是要到哪里去凑这些钱,不过他丝毫也不担心,既然让他留下来帮忙,那就听哥哥的肯定没错。https:/ 赵贤快步离开,他刚才来的时候,见许多女人和小孩在堤坝两边草地上采摘地菇,这个时候应该摘了不少,他准备去收购。 系统里地菇售卖价为三十文一斤,自己只要收购到六七斤,基本上就有两百文钱了。 他花了十文钱在系统里买了二十个馒头,然后朝堤坝边的草地走去。 系统里的馒头比镇里卖的馒头要大不少,用馒头换地菇,还是有吸引力的。 上午采摘地菇的两个小女孩也在,她们老远就看赵贤提着馒头朝这边走来,先愣了一下。 当她们发现来人是秀才时,便兴奋起来。 “秀才,我们还有地菇,换你的馒头行不行。” “行,还是上午的那个价,一斤地菇换一个馒头。” “可我们只采了一斤多一点,换不到两个馒头。”姐妹俩有点失望。 “那就给你们两个馒头,你们继续采摘,够上一斤再来换馒头。” 姐妹俩迅速将地地菇包好递给赵贤,赵贤掂量了一下,大概有一斤七八两,这已经足够了,便拿出两个馒头递给大一点的小女孩。 小女孩接过馒头,掰了半个馒头给妹妹。 “二丫,我先将这些馒头送回家,你继续摘地菇,我马上就回来。” “好的,姐。”妹妹说完,便大口的吃那半个馒头。 【新鲜的地菇,三十文钱一斤,是否售卖】 “否” 赵贤不打算现在售卖,准备收购更多的地菇一道出售。 刚才姐妹俩用地菇换馒头的一幕被其他采地菇的人看得清清楚楚,这个馒头太大了,用地菇换馒头太划算了。 “秀才,我们也有地菇,能不能换几个馒头给我们。” “当然可以,一斤地菇换一个馒头,你们一个个的来,别急。”赵贤笑着说。 大多数人采摘的地菇都有一两斤左右,她们都换到一两个馒头,甚至有人换了三个馒头。 看着手中的馒头,有人口水都流了出来,可就是舍不得吃上一口。 有几个人刚刚才过来,没有采摘多少地菇,还不够换一个馒头,见秀才手中的馒头越来越少,非常焦急。 “你们继续摘地菇,等会儿我还带馒头过来,继续换你们手中的地菇。” 赵贤的话让她们一阵兴奋,既然秀才等会过来,她们就不急了。 女人们迅速散开,继续采摘地菇。 地菇一般是在大雨后出现,如果天气继续放晴,地菇将很快变干,直至消失。 对赵贤来说,收购地菇在系统里售卖,为迅速为他筹到急需的钱。 这里一个老太太颤巍巍走了过来,是村里的许刘氏,今年有八十多岁了,无儿无女,孤苦伶仃,靠左邻右舍的接济才活了下来。 八十多岁老人,在古代绝对是高寿,赵贤赶紧上前扶住老人,生怕她跌倒。 “阿婆,您老也出来采地菇。” “我老婆子两天没有吃了,再不吃点东西就要饿死了,可我就摘了一小把地菇,根本换不到了一个馒头。” 许刘氏一边说话,一边盯着赵贤手中的馒头。 赵贤看了看手中的馒头,还剩两个,他赶忙将两个馒头递给老太太。 “阿婆,这两个馒头都拿着,你采的地菇自己留着煮汤喝吧。” 老太太接过馒头,用舌头舔了一下,没有舍得吃。 “好人呀,都说秀才六亲不认,自私自利,根本就不是这样,他对我这个老婆子都这么好,怎么可能是那样的人呢?” 赵贤无语了,没想到原身在村里名声这样的不好,看来是要改变自己形象,自己以后还要在这个村里生活。 见老太太离开了,继续到草地里去采地菇,身边已没有的人了,就准备这将地菇买掉。 这些地菇加起来一共有十六斤,一下子兑换了480枚铜板,他将这些铜板分别装在几个口袋里,身上便有了沉甸甸的感觉。 第8章 水车引水灌溉 收购地菇用了半个多时辰,他要去木匠铺,看看水车造得怎么样了。 木匠铺里,几个人都在忙碌着,水车主要框架已经完成,要不了多长时间,水车就能造好。 赵贤有点激动,这是他穿越过来,利用自己掌握的机械知识,设计出的简易水车。 如果是传统意义上的农用水车,估计木匠两天也造不出来。 水车终于造好了,赵贤试了一下,点了点头,非常满意。 “这个水车真能从河里取水吗?”木匠对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东西,一点信心也没有。 “要不要去看看,我现在就去给稻田灌溉。”他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铜板。 很快赵贤数了二百枚铜板递给木匠,感觉自己轻松了不少,大额结算,使用铜板,肯定不方便。 赵小山一下子惊呆了,他不知道这个秀才哥哥是从哪里一下子弄出了这么多钱。 木匠有点激动,好几个月来,这是他第一个大活,而且还是现钱,过去为村里人制作家具什么的,年底能接到钱就算不错了。 二百枚铜板一文不少,木匠将钱递给他老婆,让她收好。 “秀才,我也去看看,想弄明白这个水车是如何取水的。” 赵小山将水车驮在背上,向自家的稻田里走去,赵贤和木匠跟在他的后面。 很快他们就来到自家稻田的河边,赵小圣已经将沟渠挖好,正坐在地上休息。 见弟弟驮着一个长长大家伙过来了,心里一阵高兴。 在此之前,田地里有不少挑水浇灌农田的人,他们早就看到赵小圣在挖水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小圣,你挖水沟干什么,不会是想让河里的水流入你们家的稻田。”说话的是村里的周二条,这人尖酸刻薄,在村里人缘不太好。 “我哥要制作水车,可以从河里取水。”赵小圣说这话时有点兴奋。 “哈哈,你家那秀才哥哥整天只会子曰诗云,他哪里懂得庄稼地里的事情,他能将河里的水引到稻田里,我就将你挖出来的土吃掉。” “不许你这样污辱我哥哥,你再这样胡说,我就不客气了。”赵小圣握紧拳头,两眼喷火。 “哈哈,还急眼了,你那秀才哥哥就是一个丧门星,你们家现在过得这么惨,都是那秀才折腾的。”周二条又是一阵讥讽。 “你胡说。”赵小圣扔下挖沟的工具,就要冲过去。 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庄稼人为地界、水源打架的事很常见,可这两人却为拌嘴皮而打架,还真少见。 不一会儿就有许多人围了过来,这下有热闹看了。 一场冲突即将发生,就在这时,一个汉子快步走了过去,一把将赵小圣拉住。 “小圣,别冲动,不要打架。” 这个汉子叫赵有柱,是赵贤的大伯父,年龄不到五十岁,但庄稼人都显老,看上去有六十岁了。 原身的父亲赵有根在家中排行老二,自从赵有根去世后,赵有柱对这一家人还是挺照顾的,他们赵家能出一个秀才,他这个大伯父也有面子。 “人家挖沟引水关你什么事,你刚才说的话大伙儿都听到了,要是等会儿小圣要是将河水引上来,你就将这些土吃下去。”赵有柱狠狠的瞪着周二条。 “对,我是说过,秀才能造出什么水车,将水引上来灌溉,我就吃土,大伙儿为我作证。” 眼下秀才还没有过来,他们不知道水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等水车来了再过来看热闹,他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快挑水浇灌稻田。 很快大家散去,赵小圣继续挖水沟。 水沟早已挖通,赵小圣对水沟进行修整,尽量将水沟整理得平整些。 “小圣,你告诉我赵贤要做什么样的水车,真的能将河水引到田里吗?”赵有柱有点担心的问。 “哥哥带小山去造水车去了,他说一个时辰就能做好,估计他们也快要回来了。”赵小圣信心满满的说。 “那好,我也帮你整理水沟,要是水车真能引水灌溉,那就不用那么费力的挑水了,我那边的十亩水稻,如果光靠挑水浇灌,非把人累死不可。” “大伯父,等会儿我帮你挖沟,将水引到你的田里去。” “先不急,我们看看这个水车引水的效果怎么样。” 此时赵有柱迫切的希望能引水成功,自己也就不用费力挑水了。 赵小圣的活干得差不多了,他注意村口的方向,终于看见有几个人从村口急火火往这边赶来。 他一阵激动,小山肩上驮着一个长长的东西,那是不是哥哥造的水车。 刚才赵小圣与周二条吵架,大伙都知道了秀才要造水车引水灌溉,他们不知道水车是什么东西上,对那个能引水的东西非常好奇。 这时赵小山驮着一个长长大家伙向这边走来,知道这应该就是水车。 到了河边,赵小山将水车轻轻放了下来,这家伙看起来又长又大,可并不重,一个人轻松的扛起来。 一时间庄稼人都围了过来,他们想看看这个水车是如何将河水引上来的。 水车大约一丈长,前后各有一个轱辘,分上下两层,下面一层是个水槽,还有许多可能转动的木片。 赵贤指挥木匠和两个弟弟安装水车,周围的人一脸好奇,议论纷纷,这个玩意真能将河里的水引上来吗? 水车很快就架好了,木匠拿出两根三尺多长的木棍,木棍的前端都一个小孔,另一个端装有把手,方便用手拿着,赵贤说这是车拐。 赵贤接过车拐,一手拿着一根,将车拐一端的小孔套在水车上面的轱辘上,两手同时用力,水车上的木片开始移动起来。 周围已经站满了人,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瞪着眼睛看着正在转动的水车。 在木片的带动下,河水从水槽里流了出来,这个出水量还真不小,水被引到水沟里以后,顺着沟渠向前流去,人们欢呼着跟着水流的方向奔跑,仿佛水是流进自家的稻田里。 “水进到田里了,这水车太神了。” 一个人连续转动水车有点辛苦,赵贤开始有点喘气了,他刚停下手中的活,就一个壮汉走了过来。 “秀才,这水车太好的,让我来试试。” “好的,那你来试试,最好两个人来转动水车,小山你过来。”赵贤吩咐道。 赵小山早就跃跃欲试了,可哥哥没有叫他,他也不敢上前。 现在哥哥叫他了,他赶紧走了过来。 赵小山和那个汉子一人一根车拐,开始摧动水车。 在赵贤指导了一下,两人很快掌握了车水的要领,两人合力,水车飞快的转动起来。 巨大的水量从水槽里喷涌而出,被引出来的水哗哗的流向稻田。 第9章 让他吃土 此时周二条站在人群的外围,现场的人都非常激动,他们已经忘了刚才赵小圣和周二条吵架的情形。 周二条看了一会儿,心里像吃了苍蝇一样的难受,他转过身来,准备离开。 “站住” 赵有柱喊了一声,一把将周二条拉拄。 人们转过头去,看见了周二条,这才想起他刚才与赵小圣吵架的事。 “刚才谁说了这个水车能将河水引上来,他就将挖出来的土吃掉。” “对,对,让他吃土。”众人跟着喊了起来。 这时赵小圣抓起一把泥土,走到周二条跟前。 “周二条,你刚才说过什么话你应该还记得,你是个男人,要敢说敢当,我也不要你吃掉我挖出来的那么多土,你只吃掉我手中的这一把土就行了。” 此时的周二条非常尴尬,他哀求着赵小圣说: “小圣兄弟,我刚才是胡说八道,你放过我吧。” “不行,你今天必须将这土吃下去,你刚才是当着大伙儿的面说的。”赵小圣不依不饶,看来他是铁了心让周二条吃土。 “怎么回事,小圣,你怎么要让人吃土。”赵贤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赶紧过来询问。 “哥,这个周二条不是个东西,他刚才骂你是丧门星,还在大伙儿们当面说你制作出来的水车能将水引进稻田里,他就将我挖出来的土全部吃掉。” “对,对,秀才,周二条刚才就是这么说的,这次一定要让他吃土。”众人七嘴八舌起来。 赵贤着看周二条,周二条将头低了下去,不敢看秀才的脸。 众人知道,秀才是个读书人,他应该不会让周二条吃土的,但肯定会子曰诗云一番。 “周二条,这些年我一心想考取功名,确实是愧对家人,但我没有危害村里任何一个人,你为什么对我有这么大意见,能不能说说。”赵贤平静的说。 赵贤说的话让在场的人感到意外,这根本不是秀才的风格,过去他总是要引经据典,说出一大堆难懂的话,可今天说出的都是掏心窝的话,看来秀才确实是变了。 “对不起,秀才大人,就当我刚才说的话是放屁,你大人不记小人过,放过我吧。”周二条哀求道。 “你知道什么叫一言九鼎吗,你是男子汉,对自己说过的话要负责,我弟弟并没有说让你去吃土,是你自己说出来的,所以你必须要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你自己看怎么办。”赵贤依然平静的说。 “秀才大人,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帮你干活行不行。”此时周二条后悔得要死,今天的事完全是自己自找的,自己是不是太贱了。 “这样吧,我制作出来的水车也不是只顾自家用,大家需要尽管拿去用,要不你也村里人做点事情,只要大家满意,这件事就过去了,你看怎么样。”赵贤开始开导周二条。 众人一听秀才制作的水车他们也可以使用,这样不用挑水浇灌了,不由得欢呼起来。 “秀才大人,那你说让我干什么。”周二条赶紧问,他在考虑,既然秀才说大家都可以使用水车,那自己也可以使用,但前提是不能得罪秀才。 赵贤指着不远处一条水沟,众人寻声望去,那是一条排水沟,是用来排放稻田里多余的积水,由于无人清理,目前已杂草丛生。 “这是一条排水沟,由于沟里全是杂草,基本上不能使用了,你去将这些杂草清理掉,再挖深一点,它是一条灌溉水渠,水就可以经过这里进入稻田,这样你就为大家做了一件大好事。” 周二条看了看那条杂草丛生的水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条水沟要是让他一人来清理,至少要两三天时间,干这活也太辛苦了。 众人看着这条水沟,如果周二条将这条水沟清理好,他们都跟着受益,可让周二条一人清理,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庄稼可等不急了。 要是他们这些人都去清理,在天黑之前就能将水沟清理好,明天他们就可以使用水车将河水引入稻田。 但他们不知道秀才是什么意思,不敢随意开口,怕得罪秀才。 “清理水沟,让它变成一个沟渠,这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你看行不行,如果不愿意干,你还是吃土吧。”赵贤淡淡的说。 “我当然愿意,只不过我将水沟清理好,可能要三天时间,三天时间我家的水稻不浇灌,肯定会影响收成的。” “这条水沟清理好了,大家都可以使用,水稻也等不了三天,都会过来帮忙,这样一来,一个多时辰就清好了。” 这时人群中有一个汉子喊了起来:“周二条,你去清理水沟,我们都会帮忙,不会让你吃亏的。” “对、对,秀才说的是,我们都去帮忙,周二条,你还不快去。”众人开始催促周二条。 “那好,我现在就过去清理水沟。”周二条说完,就快步离开,开始清理水沟。 “我们也过去帮忙,也让我们的稻田快点进水。” 很快人群散了,都涌向那条水沟,开始清理杂草,对沟渠加宽加深。 木匠对刚才的一幕看得清清楚楚,此时他对秀才非常敬佩,秀才不仅有学问,还乐于助人。 刚才周二条羞辱他,他并不恼火,对这件事的处理也恰到好处,让周二条清理沟渠里的杂草,还带动了大家都去帮忙。 “秀才,要是没有事情我就告辞了”,木匠礼貌的说。 “师傅稍等,”赵贤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二十文钱接了过去。 木匠不知赵贤是何意,没敢接这二十文钱。 “从明天开始,这辆水车将一刻不停的运转,很可能要发生故障,这几天你安排一个徒弟过来,看护水车,出现问题及时修理。” 原来是这么回事,看来秀才考虑问题还是很周到的,安排一个徒弟过来看护水车,基本上不需要成本,这二十文钱基本上是白捡的。 “行,我明天早晨就安排一个徒弟过来,不会误事。”木匠接过二十文钱,兴冲冲的离开了。 看着被水车抽出来的水滚滚流向稻田,赵贤猛的想起一件事,他要利用这个机会,他要在水稻田里施肥。 他围着稻田转了一圈,就这么一会儿功夫,水已经漫过稻田,开始越积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