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七月张大丫》 第1章 萧家秘事 盛京城,萧家。 一美妇被家丁拦在了祠堂门口。 “大奶奶,大老爷说了,以后您回房的时候,尽量别往祠堂这边走……” 家丁话还没说完,就听“啪”的一声,美妇身边的丫鬟已经一嘴巴打了过来。 “瞎了你的狗眼,大奶奶也是你能拦的?” 丫鬟怒气冲冲的骂道。 “大奶奶请别怪罪,这都是大老爷的意思。” “大老爷还说了什么?” 美妇的脸上结成了冰。 家丁被她脸上的气势吓到了,直接跪了下来战战兢兢的道:“大……大老爷说,这不是大奶奶的错,只是……只是该忌讳的还是要忌讳。” “忌讳?他倒懂得忌讳,连亲儿子都忍心害,他就不怕祖宗怪罪吗?” 家丁吓得直接低下了头不敢答话。 美妇瞟了一眼祠堂,满眼怨恨的道:“不过他说的不错,这种祠堂还是少来为妙,他们嫌弃我儿生辰不祥,我还嫌弃他们坏事做多了会遭报应呢?连亲情骨血都敢抛弃的人家,还能有什么前程。” 说完甩甩袖子走了。 身后的丫鬟忙跟了上来,嘴里愤愤的骂道:“这也太过分了,当初要不是他们逼着我们搬到偏房来,我们会经过这劳什子的祠堂?现在要避开,这是要让我们走多少冤枉路?” 美妇怨毒的看着祠堂不说话。 当天晚上,管家便将此事禀报给了萧大老爷。 萧大老爷一听,心火冒了又冒,当即怒声道:“无知妇人,要是还在纪州,我早就把她休了,一人之安危和一族之兴旺孰轻孰重她不知道吗? 看来这些年的宽容并没有让她有所收敛,别以为当初她的那些小动作我不知道,如果她再这么肆无忌惮,小心我让她连最后的希望也破灭。” 说着,脸上露出了一抹阴狠的表情。 第二天,萧府管家就宣布的两则消息,一是大太太近日偶感风寒,遂在家休养一个月,另一个则是大太太身边的大丫鬟春红因照顾太太不力,被杖责二十棍,降为三等粗使丫头。 两则消息一出,萧府上下皆是震动,特别大房太太底下的家丁丫鬟,说话都变得异常小心,没事绝不会跑到外院惹事。 就连大太太的陪嫁丫鬟都受到了这样的责罚,他们哪还敢为主子说话? 倒是大房的几房姨太太显得格外兴奋,私底下还悄悄的议论。 “哼,一个有罪过的人,还以为她真是大太太呀?要不是传出去名声不好,老爷早把她休了,还让她在这里大放厥词?” “是呀,她自己生了个不详的儿子,还偷偷让人带走,老爷装作不知道,她还真以为老爷是好欺负的?” “要说人家性子烈呢!我听说当初老爷要去拦人,她还以死相逼。就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家不也是心气高着吗?” “她以为自己还是黎家的大小姐呀?黎家早就没落了,老爷现在怎么可能还忌惮她?” “我们还是小声点吧?这些都是大房的秘事,别被人听到了,老爷生起气来有我们好受的。” “我看让族里的人知道了更好,省得外面留着个不详的野种,说不定哪天给家里带来灾祸。” 闲言碎语中,萧大奶奶这边显得更加凄然,春红被降后,唯一剩下的只有一个老嬷嬷陪着她。 “徐嬷嬷,你说我儿现在过的好吗?” 经过一天的悲戚,萧大奶奶此时脸上充满了死志。 她的性格确实刚烈,当初生下孩子时,就曾和萧大老爷抗争过,当时黎家还没没落,萧大老爷也曾妥协,所以在她送走孩子时,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族人说已经除掉。 可是这么多年下来,她经历了黎家没落,夫妻陌路,还被从主屋搬到偏房,就算是再强的性子也被磨平了。 十多年的时间,她就在这样的岁月中一退再退,直到昨天,她连往萧家祠堂门口路过的资格都被剥夺,这才引起她的愤怒。 没想到萧老爷会这么快做出反应。 在她的心里,这样的日子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 徐嬷嬷看到萧大奶奶眼里的灰暗,心里不由得一慌,赶紧过来拉着她的手道:“大小姐,小少爷一定活得好好的,赵平和大妮子都是感恩之人,他们一定会好好照顾小少爷的,况且当时您拿了这么多嫁妆给他们。” 徐嬷嬷说完,生怕萧大奶奶想不开,又补充道:“大小姐也一定要好好活着,只有活着,我们才能见到小少爷长大的一天,说不定哪天,小少爷就功成名就来找您了!” 徐嬷嬷是个聪明人,知道这个时候叫她大小姐,能让她想起旧事,再提她一直心心念的孩子,不信她提不起求生的意志。 果然,听到她这样说,萧大奶奶的眼里终于放射出了些许光芒。 “您说的是真的?我儿还会来认我吗?” “大小姐放心,小少爷是个聪慧孝顺的孩子,他知道真相后一定会来认您的,不仅会来认您,兴许还会接您出去呢。” 萧大奶奶眼里的亮光更盛了。 就在徐嬷嬷暗自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她的眼里又突然黯淡了下来。 “算了,我不希望这孩子知道真相,最好永远不要知道还有我这个母亲,当初让赵平带走的时候,我就叫他们隐姓埋名,为的就是不让孩子受苦。至于……至于功成名就,那就更不行了,不然萧家要是知道,我儿又要危险了。” 徐嬷嬷听后,也不知道能再说什么,心里同样凄凄然起来。 萧家现在如日中天,家里老爷都是一二品的大员,那孩子就算再聪慧,能功成名就到什么程度才能接回他母亲? 心里虽然这样想,徐嬷嬷还是强笑道:“大小姐这是什么话,就算小少爷不能认我们,我们也要活着,说不定哪天就见到他了呢,见到他好好的,您也放心些不是?” 这句不太乐观的安慰,反而让萧大奶奶冷静了下来。 是呀,就算孩子一辈子不能相认,但他还好好的活在这个世界上,那就是她的念想,只要自己还活着,也许总有一天能见上一面也说不一定。 萧大奶奶想着,心里默念着“我佛慈悲,求您保佑我儿一生平安顺遂,我愿终生礼佛,感谢佛祖大恩大德!” -- 作者有话说: 欢迎各位小伙伴前来阅读,喜欢的请多支持,不喜欢的请别伤害。喜欢的可以加入我的群交流,谢谢大家。 第2章 血光之灾 大盛边疆安泰县。 正准备过安泰桥的萧七月被一个破衣烂衫的老道士拦住了。 老道士一上来就煞有介事的说道:“这位小公子请留步,老道我看您印堂发黑,最近恐诸事不顺,所谓相逢即是缘分,小公子不妨稍等片刻,我给您算上一卦如何?” 萧七月一看就知道这是个饿了几天没找到活的主儿,想也不想便侧身让过。 没想到老道士见状却上前一步拉住了他。 “小公子莫不是不信老道的话?我可是出了名的半仙,若不是有缘,见小公子将大难临头,贫道还不想破戒呢,泄露天机是要被惩罚的。” 萧七月急着回新田庄,此时被强行拦住,心里难免不高兴。 “我说道长,您算您的命我不反对,但您也不能强迫别人呀,赶紧让开,我还得赶路呢。” 老道看出他不耐烦,故作生气的说道:“小公子,我冒着泄露天机的危险给您指点迷津,您怎么能不领情呢?” 萧七月被气笑了:“既然道长也说了泄露天机很危险,又何必为了我这个陌生人置身险境?” 老道士故作高深的回道:“贫道是怀慈向善,济世度人”。 萧七月看着他摇头道:“都说度人先度己,我看道长还是先管好自己再说,我见道长顶冒红光,恐怕今日会有血光之灾!” 老道士一听这话,顿时假怒变真怒。 “你这小子好不知礼,老道我好心好意为你避祸,你却口出狂言,真当道爷我是泥捏的吗?” 说着摆出个准备找人麻烦的架势。 萧七月没有理他,耸了耸肩继续走人。 正在这时,前方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萧七月急忙闪到一边退让。 老道士摆出架势还没来得及反应,一条鞭子已经抽了过来。 只听“啊”的一声,老道士被抽得摔倒在地。 马上的青年扬起嘴角冷哼一声,鞭子一甩便走人。 这么大的动静肯定惊动了街上附近的人,但大家看到马上的人后,都没有站出来阻挡的意思。 萧七月也没有,他自信追不上对方的马,也打不过马上的人。 见到老道士还躺在地上,他无奈的走过去。 “我就说吧,你今天有血光之灾,现在相信了吧!” 老道士苦着脸抬起头来,脸上沾满了血,除此之外还有一道深深的血痕。 萧七月仔细帮他看了看,随后说道:“放心,这只是一个小劫,没有性命之忧。” 说完从兜里搜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搜出两枚铜板。 “就当你已经帮我算过命了,这两文钱你拿着,买点药敷敷。” 说完拍拍老道士的肩膀,拖着步子走了。 在他走了好一会儿,老道士才颤颤巍巍的看了看手中的铜钱,口中喃喃的道:“算的还真准……可我也算得准呀,你本来就诸事不顺嘛。” 可惜萧七月已经走远,听不到老道士的话。 不然他硬要和他掰扯掰扯,他不就和小伙伴们玩了一场笔仙游戏吗? 怎么就惹上一个怨灵了? 还说他本是大富大贵之命,不仅会有良田千倾,还会有如花美眷无数,结果遭受了厄运,早早夭折,让他帮自己完成心愿。 这样的提议他自然是拒绝的,可怨灵说我是你招来的,你就得帮忙帮到底,而且就算你没遇到我,也会有大劫,你帮我说不定我还能帮你化解。 不管他信不信,他有什么办法呢? 嗖的一声就穿越到这具病得走路都费劲的身体上了。 当他看到原主的现有条件,不禁长叹一声,你特么就这条件,还想着大富大贵? 可惜穿越过来后,再也感受不到原主的任何存在了。 抛开这些思绪,萧七月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了一个多时辰才走回新田庄。 此时天色已经暗,刚到门口,便听到院里传来争吵的声音。 “阿姐,不是我说你,你怎么能这么狠心?我是你弟弟,如今落了难,你必须得帮我。” “呸,你这是落难吗?当初你把我的嫁妆全拿走了,现在没钱又来找我,你这个败家子,别想再拿我们家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留给七月的。” “瞧你一口一个七月的,你别忘了那是个扫把星,这些年你应该没少被他带来霉运吧,想想你们才搬来这里的时候,我可是打听过,这里的庄子全是你们的,现在看你们过成这样,我都替你心疼,姐,你是我阿姐,你有什么东西不先紧着我,怎么能给一个病秧子呢?他都快病死了,你这么宠他以后谁来给你送终?” 听到这话,院子里的萧大娘被气得不轻,“呸,谁说了七月是扫把星,这个庄子本来就是七月的,他只是生病了,等他病好了,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不像你这个败家子,整天除了会打我钱的主意你还会什么?你给我滚,不然让七月见到你我绕不了你。” “哼,是我饶不了你们才是,你的东西自然是给我的,怎么能给那个病秧子?你……你袖子里揣的是什么?” “没……没有什么,你赶紧走,再不走我要叫人了。” 接着便是萧大娘大喊的声音:“你……你别抢我的钱,那是留给七月娶媳妇用的。” “我都还没娶媳妇呢,那个病秧子娶什么媳妇,娶回来让人家守活寡吗?” 当萧七月意识到不对冲进去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人已经从萧大娘手里抢了一个袋子,正飞快的往大门这边跑来。 萧七月立刻挡住男人的去路,男人被吓得一愣顿,待看清来人后,他轻蔑的一笑,随即一把推开萧七月,朝着门外跑了。 身体孱弱的萧七月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推倒在地,一时间竟挣扎着站不起来。 “七月,你怎么样了?”萧大娘大叫着过来扶他。 “娘,我没事,你赶紧去追。” 萧大娘看了萧七月一眼,冲着门外跑出去,可这时外面哪还有人影。 萧大娘颓然的走回来把萧七月扶起,完了自己才一屁股坐到地上大哭。 “我这是造的什么孽呀,那是给你娶媳妇用的钱,就这样被那个孽畜抢走了。” 萧七月也心疼钱,但见萧大娘哭得伤心,只能过去一边扶她一边安慰道:“娘,没事,我才14岁,不急着娶媳妇。” 萧大娘看了看一脸病态的萧七月,哭得更厉害了。 “我可怜的七月哎,你的命怎么这么苦呀!” 萧七月见拉不起萧大娘,又怕她坐在地上时间长了着凉,只好小声道:“娘,我饿了。” 萧大娘这才想起自己的儿子还没吃晚食,忙着起来抹了一把眼泪,“娘这就给你热吃的去。” 屋里,萧大娘凄苦着脸给萧七月热了粥,见他一口一口的吃着,脸上的伤心涌上来了。 “我的儿呀,不娶媳妇你以后可咋整呀?过两年为娘的去了,你一个人孤苦伶仃的……” 萧大娘说着又抹起眼泪来。 萧七月赶紧放下碗劝慰道:“娘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至于娶媳妇的事,就算没钱,我想以后也一定会遇到合适的。” “我儿这是糊涂了,这没钱哪能娶到媳妇呀,连聘礼都买不起……” 萧大娘说到这里突然顿了一下,随后眼睛一亮:“我儿,前两日媒人还真给我介绍了一家,说她家姑娘不要聘礼,只用合个八字把人接来就成。” 萧七月差点被粥噎住,半晌才梗着脖子道:“娘,您说的不会是那个十里八乡都嫁不出去的丑女吧?” 第3章 开局一条狗 这个时代娶媳妇不难,但也是有条件的,若说有哪家不要聘礼就能把女儿嫁过来的,那一定是张大丫家了。 张大丫是十里八乡难得的丑女,这个事即便刚穿越过来的萧七月也知道。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农村,十三四岁是男女婚配的最佳年龄。 好一点的女孩,很小就会被盯上,至于十四五岁还没嫁出去的,那就该着急了。 为了鼓励生育,某些朝代还有“女子十七不嫁,则父母有罪”的规定。 所以年过16还未出嫁的张大丫便成了新田庄和朝天岭一带出了名的老姑娘。 萧七月不知道张大丫的具体情况,只知道朝天岭山势险峻,没有可以耕种的地,住在上面的几户人家都靠打猎为生。 萧大娘一听萧七月不乐意的口气,心里就有些忐忑起来。 要不是自己存了很长时间的钱被那个畜生抢走,她也不想找一个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老姑娘做儿媳。 可现在又能怎么办?家里就这么个情况,儿子的身体又不好,如果不尽早把婚事敲定,将来还不定会出什么事呢。 萧大娘想了想,还是安慰儿子道:“别听他们瞎说,我已经帮你打听过了,大丫这孩子除了健壮点,其实挺好的,而且她有力气,刚好可以帮我们把荒着的几亩地种起来,这样明年兴许就不用饿肚子了。” 萧七月听后不由得感叹,这是想给家里找一个免费的壮劳力了。 只是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萧大娘现在已经五十了,由于常年超负荷劳作,再加上经常饿肚子,营养跟不上,整个人就跟后世七八十岁的老人差不多,头发已经花白。 整天让她一个人耕种,显然已经不大可能,自家的20亩地,这两年荒下来的越来越多。 萧七月因为从小体弱多病,别说种地,就是往县城走一趟,回来都要半条命。 要说萧家还是挺有钱的,当时整个新田庄的土地大多是萧家买下的,其他庄民都是他们家的佃户,但萧老爷过世后,因为萧七月的病,每年萧大娘都要花大量的钱财为他治疗,慢慢的就将积蓄都花光了,后来只能卖地。 萧大娘自己不善经营,卖地时又是急用,所以经常吃亏,没有几年,以前的佃户成了普通庄民,而萧七月家则变成了贫户。 饶是如此,萧大娘依然无法耕种完仅剩的20亩地。 萧七月知道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很低,辛勤的劳作往往只能混个温饱,如果这些地再荒下去的话,很可能他还得再饿死一次。 想到老人家也不容易,自己现在所处的地方又是个小村庄,就算到县城,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什么好营生,更不可能实施什么宏伟的赚钱大计。 想想这些,萧七月只能勉强同意萧大娘的建议。 先保住生计才是最要紧的。 听到萧七月同意娶张大丫,萧大娘脸上瞬间乐开了花。 “好好好,还是我家大宝听话,我这就去找他张婶去。” 萧七月无奈的摇了摇头,都说别叫大宝了,听着好别扭知道吗? 而且刚才不是媒人说了张大丫家不要聘礼的吗,怎么现在成张婶了? 张婶可是张大丫的堂婶。 萧七月这才反应过来,敢情这门亲事还是张婶主动找上门说的。 这下好了,连给媒人的答谢都省了。 萧大娘这边可没管自己说漏了嘴,高高兴兴的去找张婶合计去了。 因为两边都是你情我愿的事,萧七月和张大丫的婚事敲定得很快。 第三天萧大娘便跟着张婶去朝天岭说亲。 本来这次萧七月应该跟着去的,说亲前两家孩子见见面,这是基本程序。 奈何萧七月是病秧子,根本爬不了朝天岭,只有萧大娘一个人去了。 萧七月呆在家里吃着烙好的饼,直到傍晚十分,萧大娘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 萧七月赶紧上去帮她捶背,顺便问起今天的事情。 “我们和亲家商量好了,后天就成亲。”萧大娘开心的说道。 萧七月愣了一下,“就不看看日子什么的吗?” 怎么觉得这场亲事从开始到结尾都很随便。 “看了,你张婶说后天正合适,要往后,就得两个月以后了。” 两个月以后都过农忙了,那时开不了荒地,这话萧大娘没有说出口,不然会被别人说成苛待新媳妇的。 无论是之前的病秧子,还是现在的萧七月,对这事都不懂。 他只觉得这次结婚很仓促,价格很便宜。 但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错了。 就算新娘家一分钱不要,这婚也不是想结就能结的。 他家还是很缺钱。 缺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家里已经没有余粮,没有余粮就没办法请客,没有办法请客就办不了婚礼。 所以第二天,萧大娘一整天都在庄里借粮食。 可整个大盛朝前两年一直在大旱,哪家的粮食都不富裕。 萧大娘借了一整天才勉强凑够这次的宴席需要的粮食。 肉什么的肯定是没有了,唯有前久在外挖的野菜,这些野菜现在有些蔫了,得在办婚宴前一晚将根放在水里吸吸水。 因为是自家侄女结婚,自己又是媒人,张大婶将她家唯一的毛驴也借了出来,到时候给侄女撑门面。 朝天岭这种高山,人肯定是不能骑毛驴的,只能牵着上去,又牵着下来。 到庄子口才能骑一骑。 什么都凑了一遍以后,萧大娘才发现还没有新郎扎的大红布。 这个是真借不到了。 萧七月有些后悔前两天不应该给老道士那两文钱,不然两文钱可以买一点旧的红布应应急。 萧七月给萧大娘出了个馊主意。 “娘,我和张大丫结婚,两边不是都得用红布吗?我们只用一点,她家可得红盖头红衣服的,我估摸着她家肯定得扯更多的红布,兴许做完衣服盖头还能剩一点……” 萧大娘都被自己儿子的厚脸皮给吓到了。 没想到儿子娶媳妇用的红布都想从新媳妇家弄。 天下怎么还会有这么无耻的操作? 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呀! 萧七月自己也不想这样,谁叫他的开局太差呢? 就算是游戏,广告上不都写着“开局一条狗,装备全靠打”吗? 人家最起码还有一条狗来着,自己可是连狗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