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如玉楚占梁》 第1章 狗男人,不要脸1 大宁国,春。 赵如玉背着满满一背篓的猪草,还未走进她家的院坝,就听到李呈祥那个狗男人跟她爹娘叫嚣的声音。 听到对方咄咄逼人的话语,赵如玉连忙推开院坝上简陋的围栏,将后背的背篓扔在猪圈旁边,无视猪圈里面那一头饿得几乎要吃人小猪仔,从屋檐下方拿上一根棍子,朝家中走去。 刚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李呈祥推搡着她爹娘,指着她爹娘的鼻子,要她爹娘退还聘礼。 边上,赵如玉的大哥大嫂一脸急切的跟对方劝说拉扯着,奈何李呈祥那边过来的人有不少,赵如玉他们一家人,根本不是李呈祥他们的对手。 眼看着赵如玉的爹娘就要被李呈祥欺负了去,赵如玉冲过去,拿着棍子对着李呈祥的后背,就是一顿打。 “李呈祥,咱们已经和离了,你还上门来欺负我爹娘兄嫂,看我不打死你。” 赵如玉用她纤细的手腕,挥动着手上的木棍。李呈祥没想到赵如玉会突然出现,没有防备,后背被赵如玉狠敲了好几下,疼得他面部狰狞了。 他正准备还手,一回头看到赵如玉沉着一张脸,挥动着大棍子又朝他打来,他手上没有东西,当下只能抱着脑袋躲起来。 跟李呈祥一同过来讨要聘礼的李家其他人,见着赵如玉动了真格,当下也都轰一下,逃窜开。 赵如玉手上的棍子如同手臂粗,若是被一棍子打在身上,他们不得疼个十天半个月,才能缓过来? 赵如玉的娘亲见赵如玉回来了,当下眼睛就红了。 她的女儿命苦,跟那李呈祥成婚半年,就撞见李呈祥在后山跟隔壁村的女人做了苟且之事。 分明错在李呈祥,哪知李呈祥赖得紧,自己做错事情,反而倒过来咬赵如玉一口,说他会跟旁的女人做苟且之事,全是因为赵如玉怀不上孩子。 最后逼迫赵如玉与他和离,还将这事闹得越来越大,令赵如玉名声尽毁。 如此也就算了,今日又带着一帮人过来,讨要聘礼。还说他与赵如玉已经和离了,聘礼就应该还回来。 “赵如玉,你回来了正好。我同你已经和离,今后再没有任何关系,当初给你的聘礼,你还回来,咱们之间就彻底两清了。” 李呈祥长得脸大脖子粗,一脸屠夫样。 当初赵如玉会嫁给李呈祥,是因为她爹娘太过疼她,一心想着给她物色条件好的男子。 李呈祥家中有两头大水牛,还有六亩良田七亩旱地,又是家中独子,刘氏想着赵如玉嫁过去之后便不愁吃穿,便极力撮合这一门婚事。 哪里知道,好心做了坏事,最后让赵如玉落得这样的下场。 赵如玉名声毁尽,日后还如何嫁人? “凭什么要还聘礼给你?分明是你做错了事情,还将责任推到我女儿的身上,你这分明是颠倒是非黑白。” 刘氏将赵如玉护在身后,指着李呈祥的鼻子骂。 边上,赵如玉的爹,以及大哥大嫂担心李呈祥欺负到赵如玉,也跟站到赵如玉的前边,将赵如玉护在身后。 赵如玉见着一家人护着自己,眼中通红又酸涩。 有这样的家人,她何德何能? 李呈祥那边还在指责赵如玉,说她小肚鸡肠,管男人太宽。还说一个有本事的男人,哪一个不是三妻四妾的?赵如玉不能生,他找别的女人给自己生孩子怎么了?难道为了赵如玉,他李家要一辈子无后不成? 理是这么一个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李呈祥跟赵如玉成婚,压根就不是真心想成婚,而是为了骗赵如玉的嫁妆。 赵如玉知晓这个事实,却说不过李呈祥那一张颠倒是非黑白的嘴巴。 “你想要回聘礼,那就先把我的嫁妆还回来。” 被一家人护在身后的赵如玉开口了。 李呈祥的那点聘礼,赵如玉不稀罕。 “当初,我爹娘给我准备的嫁妆有:棉被五床,棉布三匹,粮食十担,鸡鸭各十只,衣柜一套……” 赵如玉记忆好,当初爹娘给她准备的嫁妆,她都一一记在脑袋里边可。 现在同李呈祥对账,赵如玉随口就来。 爹娘疼她,当初嫁人,他们早早的就准备好了嫁妆。别人有的东西她有,别人没有的东西,她爹娘也都给她准备上了。 为了让她在夫家能够挺直腰杆子说话,爹娘几乎把整个家给赔上了。 那李呈祥的聘礼能有什么?不过白银五两,外加一些粮食水酒,总价值不超过六两银子。 当初刘氏只希望赵如玉嫁过去之后,夫家能对她好,聘礼寒酸一点,他们也忍了。 毕竟,成婚之后日子过得好不好,主要看丈夫对妻子如何,聘礼只是一个形式罢了。 李呈祥听着赵如玉念出来的一大串东西,一整张脸都绿了。 跟过来讨要聘礼的人,这会儿也是一脸难堪。 来之前,可没有人想到,赵如玉会问他们要嫁妆啊。 当下,一帮人都看向李呈祥,等着他做决定。 李呈祥哪里舍得让赵如玉将嫁妆拿回去?来之前他娘已经发话了,坚决不会拿嫁妆给赵如玉的。 如今…… “怎么的?你舍不得了?” 赵如玉从她爹娘兄嫂的身后走出来。 李呈祥是个不要脸的,愣怔过后,他讥讽道:“你还想拿回嫁妆?我都没告你耽误我传宗接代,这个事情我要是告到县官那里去,你们一家人都没有好果子吃。” 县官? 赵如玉这边的亲人,脸上露出难看之色。 李呈祥若真的要告到县官那里去,他们有理也说不通了。 哪知,赵如玉两手抱着胸,冷笑道:“你且去告,我倒是想看看你能够告出个什么东西来。” “正好,我也问问县官,一对夫妻连夫妻之礼都没有过,如何怀上孩子?如何给你传宗接代?” 轰隆…… 这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在了所有人的身上。 第2章 狗男人,不要脸2 没行夫妻之礼?赵如玉嫁给李呈祥有半年的时间了,两人居然没有行夫妻之礼? 这…… 众人一脸不敢相信。 谁能想到,两人结婚半年没行夫妻之礼的? 这么长的时间,赵如玉还是处子之身,那就是李呈祥的原因了。 一帮人看着李呈祥,眼中的神色各式各样,李呈祥的一张脸挂不住了。 这种事情,赵如玉怎能拿到台面上来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说出这样的话,是不给李呈祥面子。 “赵如玉,你这个恬不知耻的女人,这是我们之间的事情,你怎么能够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来?这是不给我脸!” 李呈祥要颜面,这种事情被赵如玉揭出来,他恼怒羞愤,恨不得将赵如玉给撕了。 赵如玉正准备说什么,她的大哥赵如海站了出来,指着李呈祥的鼻子骂:“就准许你让我妹妹没有面子,就不准许我妹妹让你没有面子?” “成婚半年,连夫妻之礼都没有,最后找借口跟我妹妹和离,最后又跑过来让我们退聘礼,你这分明是要骗我妹妹的嫁妆。” “你要告官,那就去告,当真以为我们家没有人了,任由你们家欺负不成?” 赵如海护着赵如玉,一副要跟李呈祥拼命的样子,李呈祥心中发虚了。 同赵如玉成婚半年,他没有碰赵如玉,自然是因为心中厌恶她。 但,又知晓赵如玉备受宠爱,他与赵如玉成婚,赵如玉娘家人肯定会给她准备丰厚的嫁妆。 乡下人吃饭都成问题,不少人家都想着在儿女嫁娶之时,多拿一些。 李呈祥与他家人,就是藏着了这门心思,否则他也不至于半年时间,都不曾碰赵如玉。 “你们一家人,不仅护短,还欺人太甚!今日我说不过你,我自认倒霉。日后你们家别有求于我的时候,我们一家认都不会帮你们!” 李呈祥理亏了,还要说一些话来维护自己的面子里子,说完了就带着他那边的人,气冲冲的走了。 赵家的人见那李呈祥这般欺负人,一个个的气得不轻。 同时,又心疼赵如玉。 他们本是想着,李呈祥家中富裕一些,赵如玉嫁过去之后,日子能过得好一些。 哪能想,赵如玉嫁过去之后受尽了委屈,还不敢跟他们说。 要不是李呈祥过来找麻烦,他们恐怕一辈子都不知道李呈祥都没碰赵如玉。 没有了外人在,刘氏拉着赵如玉的手,心疼地道:“傻孩子,你在李家遭受了如此委屈,怎的也不知道跟娘说?” 刘氏看着赵如玉那一张憔悴蜡黄的脸,心里面疼惜得不行。 这是她的女儿,她的亲骨肉啊,好不容易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到十六岁,居然被李家的人那般对待,她这个当娘的,心里面不好受。 赵如玉拉着刘氏的手,低声说她没事。 是啊,她已经没事了。 自打前两日醒过来,她的灵魂占据了这具身体,就已经没事了。 以后的日子,她会替这一具身体好好的活下去,好好地帮她孝敬爹娘。 赵如玉的亲爹赵有田,瞧着自己的妻子女儿抱在一起,也是于心不忍。 他作为一家之主,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是他没有本事不够争气,才让外人这般欺负。 刘氏跟赵如玉说够了话,见到自己的儿媳妇方氏还挺着一个大肚子站在那里,就让她别站着了,快些回房去歇息。 方氏身怀六甲,用不了多久,肚子里面的孩子就会降生。 在这个家里面,方氏是几个人重点保护的对象,平日里面的家务活重活那些,一家人能不让方氏动手的,就不用方氏动手。 今日李呈祥过来找麻烦,双方差点就动手了,刘氏担心方氏受了惊吓。 赵如海听着刘氏的话,带着他媳妇回房间去歇息了。 家里面一堆的活儿没做,赵如玉跟爹娘说了几句话,然后就去剁煮菜喂猪了。 刘氏等赵如玉出去之后,跟赵有田说:“咱们的女儿这般好,勤劳又贴心,咱们得趁着她年轻,再给她找一个好人家才行啊。” “如海已经成了家,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是要分出去的。如玉一直守在咱们身边,咱们是能够享福了,日后咱们老了,逝去了,如玉身边没有个照顾她的人,日后的日子怎么过才好?” “兄嫂对她再好,也不能面面俱到,只有给她找一个疼爱她的男子,她这辈子才能过上好日子啊。” 赵有田点头说是。 赵如玉十六岁,正是青春年少,模样长得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再替她物色好的婆家,日后年纪过了,就不好找了。 夫妻两人操心着赵如玉的事情,私下里就开始给她物色好人家了。 * 连着好些天,刘氏跟赵有田都在给赵如玉物色好人家。 附近几个村子,倒是有不少适婚的男子,不过,对方一听到媒婆说女方是赵如玉,便一口回绝了。 娶个被夫家抛弃的女子,脸上没有光,条件稍微好一些的人家,都不会找个这样的女子。 一时间,各种不好听的言论,在附近传开。 赵如玉的婚事,就更加没有着落了。 这一日,赵如玉在家中做饭,莫老太就找过来了。 莫老太是赵如玉的祖母,重男轻女,为人刻薄。 见赵如玉在厨房里面做饭,撑着腰杆子语气犀利问赵如玉,她爹娘在不在家? 赵如玉正切菜到半,没有时间出来招呼莫老太,便随口回了句爹娘不在家。 莫老太见此,便不高兴,说赵如玉不懂礼数,见着她过来了,也不知道出来说话。 还要她这么个老婆子在外面等她。 估摸着是莫老太说话太犀利了,方氏挺着个大肚子从家中走出来,她先是喊了一声祖母,然后轻声慢语的跟莫老太解释,说如玉年纪还小,让她不要跟如玉置气,还说爹娘很快就会回来,莫老太若是着急做事情,可以先去忙,回头她爹娘回来了,她让爹娘过去找莫老太。 莫老太看在方氏大着肚子的份上,倒是没有再多说什么。 正准备离去,刘氏跟赵有田回来了。 第3章 嫁人?她能行1 这两人回来了正好。 莫老太干脆就不走了。 她自己拿了一张高凳子在门口那里坐下,然后跟赵有田刘氏说:“你们去哪里了?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如玉丫头的婚事,你们还上心不上心了?” 莫老太这个人比较犀利,平日里面对刘氏不好,时不时的还冷眼相待。 刘氏心里面怕莫老太,当下也不说话,而是站到赵有田的身后,让赵有田跟莫老太说话。 赵有田知晓自己的媳妇跟莫老太不合,于是自己去跟莫老太回话:“娘,我们刚刚就是为如玉的事情出去的。这几日我们天天为这个事情操心着呢。” 莫老太从鼻孔里面哼出一口气,一脸不愉快。 刘氏站在赵有田的身后,低着脑袋,不去看莫老太的脸。 莫老太扫了自己的儿媳妇一眼,然后冲着赵有田问:“可是有着落了?” 赵有田听着,一脸为难。 哪里能有着落?这几日,他们四处打听着,对方一听说女方是赵如玉,都一口回绝了。 为了这个事情,赵有田跟刘氏可谓是操碎了心。 今日莫老太过来问话,赵有田哪里能说什么?当下只能回话:“还在托媒婆打听着。” 莫老太听着,脸上的神色更加的难看了。 沉默了许久,她的视线落到刘氏的身上:“我倒是有合适的人选,你们夫妻俩可愿意听我的意见?” 在厨房里面忙活的赵如玉,停下手上的活儿,朝莫老太这边看一眼。 瞧着莫老太的这个阵势,估计是没她物色好人家的。 赵有田回头看一眼刘氏,用眼神询问她,要不要听娘的意见。 刘氏不敢说话,看一眼赵有田,又低下头去了。 莫老太知晓大儿媳妇的性子,看到她如同老鼠看到猫一般,也不指望她能说出什么话来了。 于是,自顾的说起来:“你们可还记得住在村尾那个姓梁的鳏夫?我瞧着他倒是跟如玉丫头合适。一个带着孩子,一个刚刚与丈夫和离,两人结合在一起,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姓楚的鳏夫? 那不就是前两年逃荒到他们村子里面来的那个楚占梁?对方可是带着两个儿子啊。 那两个儿子,骄纵任性,无法无天。 这两年来,倒是有那些寡妇看中楚占梁名下的那十亩良田,愿意嫁给对方。 但是,那鳏夫的两个儿子可不是省油的灯,那些寡妇还没有进家门,就被鳏夫的两个儿子给欺负到哭着跑回家。 如今莫老太要把赵如玉嫁给那鳏夫,刘氏哪里肯? 当下,刘氏冲到莫老太的跟前,对着莫老太扑通的跪下了。 “娘,您别把如玉嫁给那鳏夫。我求求您了,如玉年纪还小,她若是嫁给那鳏夫,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啊?” “您再给如玉找别的男子好不好?只要不是带孩子的,对方就是穷一点,我们也是愿意的。如玉一旦嫁给那个姓楚的,她这辈子就完了啊。” 赵如玉是刘氏的心头肉,她舍不得让如玉去给人当后娘。 再者,对方已经二十有二了,又有两个儿子,如玉才十六,她的女儿要是嫁过去了,日后还能有自己的孩子吗? 不管有没有自己的孩子,如玉给别人带孩子,刘氏都是不肯的。 赵有田也不愿意。 他劝着莫老太,让莫老太收回这个想法,哪里知道,莫老太压根就不听刘氏跟赵有田的。 这几日赵如玉回娘家住,他们赵家的颜面已经丢尽了。 要是继续让赵如玉留在家中,日后她这个老婆子还如何在村子里面立足?旁人见着她,不得对她指指点点的? “不成!这个事情就照着我意思来。” 即便赵有田跟刘氏已经分出来了,莫老太说的话,他们还是必须要听。 要是不听,就是不孝顺,就是大逆不道。 “那楚占梁名下有十亩良田,是不是真的?” 就在赵有田跟刘氏为了赵如玉的婚事为难的时候,赵如玉一边用抹布擦手,一边从厨房里面走出来了。 刘氏看到赵如玉出来,连忙对她使眼色,让她快些回屋去。 赵如玉注意到刘氏的眼神,冲着刘氏甜甜一笑,用眼神示意她不要担心。 莫老太看了看赵如玉,说:“那是自然。前两年他刚刚搬到咱们村子,就拿了全部的家当,跟地主买了十亩良田。那十亩良田就在村口那里。整整一大片都是他的。” 刘氏一听,两眼含着泪道:“那是他拿了所有的家当给他两个儿子买的田。他现在已经没有银子了,如玉嫁过去,只会跟着吃苦,那十亩田,如玉没有份。” 虽说不愁吃,但……给人带两个孩子,刘氏就是不肯让赵如玉嫁过去。 赵如玉没听刘氏的,反而两只眼睛亮亮的看着莫老太:“你确定?” 莫老太忍不住正眼看赵如玉。 眼前的这个孙女,看着好似跟几天前不太一样。 瞧瞧那一双发光的眼睛,跟狐狸偷肉得逞似的。 莫老太:“我还能骗你不成?这个事儿又不是什么秘密,整个村的人都知道。” 赵如玉的眼睛更加的亮了。 她狠拍了一下自己手,说:“成,我嫁他了。” 这话,说得干脆又利落。 刘氏抓着赵有田的胳膊,声音颤抖地同赵如玉道:“儿啊,你可别想不开啊。” 赵如玉见刘氏这般,心里面挺愧疚。 当下,她走到刘氏面前,拉着刘氏的手,两眼含笑的道:“娘,我没有想不开。我是真的想嫁他。他有十亩良田呢,女儿嫁过去这辈子都不会挨饿了。” 刘氏:“……” 她让赵如玉饿了吗? 赵如玉见刘氏眼神不对,继续安慰她:“娘,您别多想。我是真的愿意嫁,祖母没有为难我。” 是的,她真的愿意嫁。 冲着那十亩良田,赵如玉愿意嫁。 即便给人当后娘,她也愿意。 赵如玉会这般干脆的嫁,自然是她不想再饿死一次了。 上辈子,她就是被饿死的。 那一种饥饿到反胃,反胃到麻木,灵魂因为饥饿渐渐抽离身体的感觉,她再也不想承受。 第4章 嫁人?她能行2 哪里知道,上天眷顾赵如玉,她饿死之后,灵魂穿越到了古代的大宁国,成为了刘氏以及赵有田捧在手掌心疼爱的闺女。 她爹娘疼她爱她,她也爱爹娘。 这辈子她没有太大的志向,唯一的心愿就是种田存粮,让自己不再饿死了。 楚占梁名下有十亩良田,还是同她一个村子的。若是能够嫁给楚占梁,她不仅有田存粮,还能跟爹娘生活在一个村里面,想爹娘了随时都可以回家,赵如玉觉得挺好。 至于楚占梁的那两个儿子…… 他有儿子了,赵如玉觉得最好不过了。 生孩子多疼啊?那是拿命去拼,运气不好说不定还会难产而死。 赵如玉死过一次了,惜命得很,让她为了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拼上自己的性命,她不干。 对方有儿子了,她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不生孩子了。 刘氏见赵如玉这般坚定,眼泪流得更加凶了。 “孩子啊,你再好好考虑考虑,不要这么冲动的就嫁人。不过十亩良田而已,你为了那十亩良田给人当后娘,娘不忍心啊。” “给人当后娘的日子有多苦,你知道吗?一旦嫁了,日后后悔了,就来不及了。” 刘氏哭得惨兮兮的,赵如玉知晓她受了打击,就安慰着,说她已经跟李呈祥和离了,想要找条件好的人家,难如登天。 那楚占梁是个鳏夫,也带着孩子,但是…… 人家长得好看啊。 有田又有颜,就是有孩子,赵如玉也能够接受。 爹娘不同意赵如玉嫁,莫老太巴不得赵如玉嫁,赵如玉自己也想嫁,那局势一下子就变了。 莫老太冲着刘氏说:“你回去好好想想,若真的是为了如玉丫头好,就同意了这一门婚事。” “如玉丫头都没有意见,你们两人有意见做什么?当初那个李呈祥不也是你们仔细为如玉找的良婿?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你们还不醒悟?” “今晚上你们好好考虑,明天给我答复。” 说完,莫老太站起身,幽幽地扫了刘氏一眼,然后走出去了。 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赵有田跟刘氏商量这个事情。 为了不让赵如玉受委屈,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询问了多次,要是赵如玉有稍微不满意的,他们就不会同意这门婚事。 但是,赵如玉就是同意了。刘氏还劝她,让她不要委屈了自己,更加不要听别人的闲言碎语。 日后若是真的没有人愿意娶赵如玉,他们做父母的就养她一辈子。 赵如海跟方氏也说要赵如玉好好考虑,不要一时冲动就把自己给嫁了。 要是真的嫁不出去,他们做兄嫂的,也能养活赵如玉,赵如玉不用委屈了自己。 一家人都疼着赵如玉,担心她受苦受委屈,赵如玉打心底感动。 上辈子她过得不好,连自己的父母是谁都不知道,受饿受冻而死。 这辈子她来到这样的温暖的家庭,是上天可怜她。 “爹,娘,大哥,大嫂,你们不用为我担心,我是真的愿意嫁。” 不管是因为楚占梁的那个人,还是因为楚占梁的那些良田,赵如玉都是心甘情愿的愿意嫁的。 大宁国注重孝道,莫老太亲自过来找赵有田以及刘氏商议赵如玉的婚事,夫妻两人若是为了护着赵如玉,忤逆莫老太的意思,让莫老太难堪,那便是不孝顺。 赵如玉愿意嫁,一则是为了不让赵有田刘氏背上不孝的骂名,二来,她是真的看中楚占梁的那十亩良田了。 两者都兼得的情况下,她嫁过去有何防? 刘氏见着赵如玉执着,态度坚定,不像是说假的,看了赵有田一眼,当下只能依着赵如玉了。 “玉儿,你嫁过去之后,若是在夫家过得不好,就回家来,爹娘养你一辈子。” 刘氏说。 赵如玉笑着道:“娘,您放心,我在那边一定会好好的,不会再让自己遭受任何委屈,您别担心了。” 之后,赵有田跟赵如海也是一通劝,让赵如玉一定不能委屈了自己。 赵如玉笑着说好。 一旁的方氏,看着赵如玉,也是一脸的心疼。 这个事情定下来了,第二日赵有田跟刘氏就去莫老太那边回话了。 莫老太那边就去托媒人去跟男方那边说这个事情。 这个事情,男方那边其实已经点头同意了,莫老太这边只需要媒人去说一个结果,然后再商议成婚的日子就成了。 赵有田这边,则是要给赵如玉准备嫁妆。 半年前给赵如玉准备嫁妆,花去了不少银子,此时,刘氏手上并没有多少银子了。 家中粮食也不剩多少,在赵如玉的嫁妆上面,刘氏跟赵有田就发愁了。 他们想给赵如玉多准备一些嫁妆,赵如玉嫁到楚占梁家中,也不至于在吃喝上面都靠着夫家而腰杆子挺不直。 但是,家中条件就摆在那里,他们就是把所有的积蓄都掏空了,也准备不出丰厚的嫁妆。 为了这个事情,赵有田刘氏愁得不行。 这日下午,赵如海从自己屋里头出来,找到了刘氏,从自己身上掏了许久,掏了五两碎银子出来。 他说:“娘,我这里有五两碎银子,您拿去给妹妹准备嫁妆。” 这五两碎银子,是方氏娘家那边给她的嫁妆。 当初方氏嫁过来的时候,嫁妆里面就有五两碎银子,那时刘氏没拿,让方氏自己收着。 现如今…… 刘氏连说:“你怎么能拿你媳妇的银子呢?这是她娘家给她带过来的嫁妆,你快些收回去,日后别再拿出来了。” 这时,方氏从屋内出来了。 她对着刘氏温婉一笑,说:“娘,这银子我留着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如今小妹嫁人,咱们家要准备嫁妆,您手上又没有多少银两了,我这里有一些,您就先拿去用。” “咱们都是一家人,有困难了自然是要一起承担。小妹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您要是推脱了,就不将我当作家里人了。” 赵如玉在自己的屋子里面,听方氏的一番话,心中万分感慨。 她的这个嫂子,也是将她放在手掌心捧着疼的。 第5章 鳏夫很给力1 刘氏跟赵有田手上到底是没有多少钱银子了的。 处在困难时期的他们,这会儿正是缺银子的时候。 方氏拿出来那五两碎银子,对于他们来说,无非是雪中送炭。 最后,刘氏还是拿了方氏的五两碎银子,并且告诉她,日后家里面有余粮卖了,她一定会尽早的还钱给方氏。 方氏说不用还,都是一家人,她的钱就是刘氏的,一家人哪里能说还的? 赵如玉听着外面一家人说的话,心里面感动。 此刻,她除了能感动,也做不得什么了。 娘疼她,她若是不让娘准备嫁妆,娘心里面不踏实。 只有自己拿着丰厚的嫁妆出嫁,她爹娘心里面才会踏实。 有了方氏的那五两碎银子,刘氏跟赵有田就能给赵如玉准备嫁妆了。 他们准备的嫁妆,还是同上一次那样,粮食、水酒、衣裳、棉被、褥子、首饰之类的东西。 手头上的银子不够买贵重的东西,他们就挑合适实惠的买。 总之,嫁妆的份量必须要有,他们家的女儿,便是第二次成婚,也不能让人看轻了去。 一家人开始忙活起来,今天买了棉被褥子,明天买粮食买水酒,后天买赵如玉的衣裳首饰,大后天给赵如玉买了锅碗瓢盆。 凡是婚后需要用上的东西,刘氏跟赵有田都恨不得给赵如玉准备齐全了。 买这么多东西,银子自然是不够,刘氏又趁着空闲,回自己的娘家,跟娘家那边借了一些银子。 东借一点,西借一点,赵如玉的嫁妆总算是凑齐了。 莫老太那边,已经跟男方说定了。 今日早上,赵如玉同她家人刚刚用过早饭,男方那边就过来了。 来的人不多。 楚占梁跟他的两个儿子,还有一个是楚老爹。 他们是一家四口逃荒到黑石村的,在这边认识的人不多,亲戚朋友也没有一个。 这也是赵如玉第一次看到楚占梁……以及传言中骄纵任性的两个儿子。 楚占梁长得比赵如玉印象中的好看,浓眉大眼,肤色白皙,两眼清冷俊逸,身上带着一股子淡淡的疏离。 他的身上有一股子气息,隐藏在他的表皮之下,隐隐给人一种矜贵之感。 总之一句话,这人瞧着不像是庄稼汉子。 赵如玉家的茅草房,门有些矮。 楚占梁同他家人提着些东西进屋时,要低着脑袋,才不至于撞到门框上面。 赵如玉注意到他细微的动作,下意识的去看家里的那个门。 那个门并不矮。 赵如玉一家人经过那扇门时,没有任何压力。 只能说,楚占梁的个子太高。 对方带着长辈过来下聘,赵如玉这边自然是要长辈跟着过来商量婚事的。 赵有田喊赵如海去把莫老太叫过来,等莫老太到来之后,双方才正式商谈成婚的事情。 商谈婚事的流程,也就那些。 无非是定下婚期,赵如玉哪日过门。 莫老太坐在主位上面,看到楚占梁坐在下边,见他模样清俊,人又沉稳冷静,心中对他还是很满意的。 这个模样的男子,若不是带着两个儿子,想嫁他的女人多如牛毛,哪里还能轮到赵如玉? 楚老爹跟莫老太说:“如玉姑娘日后嫁到我们家,我们不会亏待她,这一点您大可以放心。” “有我们一口吃的,就不会少她一口吃的。” 楚老爹的态度挺温和,并未因为赵如玉刚和离,就对她冷眼相待。 莫老太说:“你说的话,我自然是信的,不然,又怎么会舍得将如玉丫头嫁给您儿子?” 刘氏在一旁听着,等到莫老太把话说完了,她看向楚占梁:“楚公子,我们家如玉,虽是二次成婚,却也是我们一家子人捧在手掌心疼爱的女儿。我这个做母亲的,要求不高,只希望你们成婚之后,不让我女儿受委屈就成了。” 至于穷一些苦一些……刘氏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此刻她最担心的,就是赵如玉去到楚占梁家中,被他们一家人欺负了去。 她女儿实在,有什么委屈都不肯同娘家人说,被夫家欺负了,她这个当娘的,也不知道。 一直沉默着不说话的楚占梁,听着刘氏说话,视线终于是落在了赵如玉的身上。 眼前的女子,模样安静,身型消瘦,瞧着是受过苦的。 他微微抿了抿唇瓣,开口了:“日后家中一切事情,都由赵姑娘做主,家中的银子由她管,她说什么,便是什么。若是受了委屈,你们尽管过来找我问话。” 他的声音很好听,清清冷冷的,同他的身上的气息一般,莫名的让人舒服。 刘氏本是不喜欢楚占梁的,见他这般诚恳,心中又舒坦一些。 有了楚占梁的保证,赵家这边就没有什么意见了。 婚期定下来之后,双方算是谈妥当了。 楚占梁带着一家人离去,赵如玉这边也松一口气。 之后便是清点楚占梁那边带过来的聘礼了。 东西不多,就那么几样罢了。 莫老太估计是看着楚占梁带过来的聘礼过于寒酸,也没有兴致继续呆在这里,找了个理由就回去了。 刘氏看着那些聘礼,心中叹一口气。 这么些东西,能值多少钱? 拆开外边的包装盒子,刘氏见着里面的东西之后,就傻眼了。 里面,有一对色泽白皙通透的玉镯子,还有一对散发着金光的黄金耳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串珍珠项链。 打开另外一个盒子,里面是两锭十两的白银,还有一些零星的碎银子跟铜板。 这些都是贵重的东西,寻常的乡下人,哪里能给得起这些的? 剩下的,就是一些布匹了。 这布匹的质地也是上等的那种,刘氏拿着那些布匹,心中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快……快些把房门关起来。” 刘氏缓过来之后,连忙冲赵如海道。 赵如海快速的跑过去,把家门给关起来。 这么多值钱的东西,不能被旁人看到,指不定会有一些心思歹毒的人,过来偷赵如玉的这些聘礼。 赵如玉也吃惊得不行。 她问刘氏:“娘,您不是说楚占梁家中没钱了吗?怎的还能准备这么丰厚的聘礼?” 先不说那些银子了,就是几样金银首饰,若是拿去卖了,也能换回来不少银子。 第6章 鳏夫很给力2 刘氏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自从楚占梁买了那十亩良田,日子就没有哪一天过得好的。 别人家的孩子过年有新衣服穿,楚占梁的两个孩子,穿的还是旧衣裳。 别人家过年过节买肉吃,他们家就吃一些萝卜青菜。 村里人都知道楚占梁为了买田,把所有的家当赔进去了。 如今,他过来给赵如玉下聘,又是准备首饰,又是准备白银布匹的,刘氏也震惊了。 楚占梁带过来的东西不多,却是样样值钱的,若是拿去换成实惠普通一些的东西,那分量就可观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啊,村里头都传楚占梁一家日子过得紧巴,哪能想他在聘礼上居然这么费心思。” 过了许久,刘氏才开口。 聘礼都已经送过来了,婚事也定下来了,此时不是追究楚占梁从哪里弄来银子的时候。 赵如玉拿起那一对玉镯子走刘氏的面前,笑着说:“东西送来了,咱们就收。这一对玉镯子是好东西,娘,您戴一个。” 说着,她将玉镯子戴到刘氏手腕上。 刘氏连忙道:“你这孩子,怎的还给我这东西?我一把年纪了,不适合戴这个。” 赵如玉笑着说:“您是我娘,有好东西自然是要分给您的。” “您戴着,女儿看着高兴。” 刘氏听着,就笑了。 一家人,哪里需要推脱什么,赵如玉疼她,才给她这个,她收着就是了。 “好,娘收着。” 赵如玉又拿另外一个镯子戴到方氏手上。 方氏显然没有想到赵如玉会把另一只镯子给她,也是吓个不轻。 “小妹,别这样,这东西是楚占梁给你的聘礼,你怎么能给我呢?快些收回去,快些收回去。” 这玉镯子看着就金贵,普通人可是买不起的。 赵如玉笑着说,这东西楚占梁给她了,那就是她的,她送给娘跟嫂子,没有什么不好的。 赵如海在一旁劝方氏,说赵如玉给镯子给她了,她就收着吧。 如此,方氏就笑着收下了。 至于银子,赵如玉拿了十两给赵有田,让他拿去换成碎银子,把借来的钱都还回去。 剩下的十两银子,赵如玉得自个儿收着。 她身上没有银两,嫁到楚占梁那边,拿不出银子,她就过不了日子。 赵有田推脱说不用,让赵如玉一同带过去,赵如玉不要,说这是留给家里的。 布匹那些,赵如玉也分一些出来给刘氏跟方氏做衣裳用。 家里人为了她的婚事,把家底都掏空了,该留的东西她得留。 刘氏看着赵如玉分东西给她们,眼中的泪水几次要掉下来,又被她忍回去了。 她的女儿,太懂事了,懂事到让人心疼。 婚事定下来之后,后面的日子,赵家的人开始准备赵如玉出嫁的事情。 村里人听说赵如玉要嫁给楚占梁了,不少人暗中看笑话。 一个刚刚和离的女人,同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鳏夫成婚了,这个事儿传出去,那是一件大热闹的事情。 不少人议论,赵如玉嫁给楚占梁之后,日子能过得如何? 十亩良田虽多,但那仅仅是十亩田,并没有旱地,种不得花生玉米。 村里的人家,农田没有楚占梁的多,但每家每户都有旱地。 农田与旱地加一起,那亩数就多了。 一家五口人靠着十亩良田过日子,那也仅仅是够过日子罢了,前提,还得粮食大丰收才行。 在各种言论之中,赵如玉跟楚占梁成婚的日子到了。 这日,天气晴朗,微风拂面。 赵家这边,一大早就起来给赵如玉清点嫁妆。 楚占梁那边带着人过来,赵如玉这边已经准备好了。 赵如玉上了妆,换了红色的衣裳,盖上盖头,在媒婆的带领下,来到楚占梁的跟前。 刘氏见着赵如玉搭上楚占梁的手,眼中的泪水,终于是忍不住流了下来。 赵有田在一旁,看着赵如玉随楚占梁离去,眼眶也红了。 方氏在赵如玉出门之后,也从屋内出来了。 她看着赵如玉离去,忍不住去抱刘氏。 “娘,小妹出嫁了,日后儿媳会好好孝顺您……” 话落,方氏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刘氏也跟着哭了。 家里的嫁妆,在村里人的帮衬下,抬到了楚占梁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