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 第1章 穿越成北宋末代皇帝 “陛下!醒醒啊!” 赵桓缓缓睁开眼,眼前人物也一个个清晰起来。 围着他的几个人,袍襦曲领大袖,腰束玉带,脑袋上戴着长翼幞头。 不像是医生啊,也没有可爱的护士小姐姐。 记得昏迷前,是一个雷雨天,自己是图书管理员,正在津津有味研读宋代文献。 突然,一道闪电击中,耀眼之中就什么不知道了。再醒来就到了这里。 这些人身穿的宋代的官服,官帽那两根长长翅膀,还有脖子上的方心曲领,就是宋朝官服特有的。 穿越了? “陛下醒了,快搀扶陛下起来!” 一个身穿官袍的干瘪老头欣喜地叫了起来。 紧接着,几个青衣内侍过来小心将自己搀扶了起来。 陛下?这老头叫自己陛下? 难道…… 他低头一看自己的衣袍,方心曲领绛纱袍,蔽膝,腰束排方金玉大带。再摸摸头上的帽子,竟然是二十四粱通天冠! 这是皇帝才能戴的帽子啊。 皇帝?自己怎么穿了一身皇帝的服饰? 只是衣服没有五爪金龙图案,这就对了,因为皇帝的龙袍上绣五爪金龙,那是金元之后才出现的,宋代服饰简约,龙袍没有龙纹图案。 轰! 无数的记忆犹如洪水纷涌而来: 金军南侵,父亲赵佶,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将皇位禅让给自己这位皇太子,自己则成为太上皇。可自己哭着不愿意登基为帝,被赵佶强行龙袍加身,众大臣强拉硬拽才上了龙椅。 太上皇带着六宫嫔妃、皇子、公主和无数朝臣逃出了京城,跑到了江南。 自己任命李纲担任京城守御使,率军民抗击金军,二十万勤王兵赶到京城外与金军对峙。 自己却懦弱地私下与金军和谈,送上无数金银和珍宝,加上勤王兵的威压,金军北撤。 没想到只过了几个月,金军再次兵分两路大举南侵。镇守黄河天险的宋军望风而逃,金军轻而易举渡过黄河,再次包围东京汴梁。 自己任命赶来勤王的南道都统制张叔夜为枢密副使、大将姚友仲为京城都统制,与主战的宰相何栗一同领兵抗金。 可是自己又犯了优柔寡断的毛病,在宰相张邦昌、副相耿南仲等一帮投降派的怂恿下,派人向金军请和,以至于军心涣散,军无斗志。同时金军的确很厉害,守城眼看扛不住,京城岌岌可危。 张叔夜等人找到了擅长六甲神兵的天师郭京,上城楼施展道法,要生擒金军统帅,招天兵天将灭了金军。 自己正带着文武百官在延和殿等待得胜的消息。 却突然传来消息,天师郭京的七千六甲神兵出城迎战金军,被金军打得大败,死伤大半。 听到这消息,自己这具身体的主人惊恐之下,一头载下龙椅死了。自己的魂魄则附身在他的身上。 这人正是北宋最后一位君王赵桓,也就是宋钦宗。 现在,自己成了赵桓,承继了他的全部记忆。 “城楼上情况怎么样了?” 赵桓下意识问了一句。 一个圆脸细眼的官员忙躬身说道: “陛下以一人之尊,有天下之大,尺地无非王土,一民无非王臣,区区以夷狄为畏哉!” 承继的赵桓的记忆让他知道,这人竟然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大奸臣秦桧! 只不过这时候的秦桧还没有成为奸臣,反倒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担任御史中丞一职。 这家伙溜须拍马信口拈来,只听他又接着说道: “京师军民莫不仰戴陛下,如重阴蔽天初见赫日,如大暑执热初濯清风。金寇虽围逼京师,但都城百姓咸愿固守,无一人有离心,四方援兵不日皆集。 陛下得民之心,诚能效大禹之克勤,体文王之节俭。心原澄静,圣度虚明,天祐大宋,笃生真主,必能……” 赵桓不耐烦地一把推开他那张胖脸,然后对其他人问道: “谁能告诉朕,城楼上情况如何了?”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左相张邦昌带着几分强作的镇静躬身回答: “陛下放心,虽然六甲神兵败了,但郭天师已经在城楼上准备亲自施展法术,将金军统帅完颜宗望生擒活捉献于陛下,他此刻想必已经将对方统帅捉拿到手,正赶过来献俘呢。” 赵桓瞳孔猛然一缩,一颗心悬了起来。 北宋生死存亡最后一刻就要到来! 压垮北宋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这神棍郭京。 枢密使孙傅不知道从哪儿找了一本破书,上面有一句话说郭京道法如神,于是他就到处找名叫郭京的人,居然真的到禁军中找了一个名叫郭京的老兵。 此人自称擅长道法,组建了七千七百七十七人的六甲神兵,就在今日登上城楼做法。借口不允许任何人旁观,所以三衙殿前司都只会出王宗濋下令城楼上所有的守军全撤下了城楼。 没想到,郭京的七千神兵被金军杀了大半。 而郭京也正是借口下城做法,带着剩下的人狼狈逃窜跑路了。他带人一路逃到襄阳,被抓住后处死了。 金军趁机轻而易举攻占了没有军队守卫的京师。 接下来,金军敲诈勒索了天文数字的金银财宝,将赵佶、赵桓两个皇帝以及皇子、公主和大臣还有宫女太监上万人挟持去了金国,北宋就此终结。 这就是历史上最为屈辱的靖康之耻。 没想到自己穿越过来居然是北宋京城城破前这生死存亡的最后一刻。 此刻的他,已然顾不上穿越带来的震撼、惊慌和好奇了,他需要去拯救北宋,拯救皇位,拯救他这条小命。 他可不想刚穿越就成为阶下囚,屈辱的过完一生,那还不如在那场意外中死了算了。 他现在所处的,是延和殿后面一处皇帝朝会前休息用的便殿。墙上挂着的一套明晃晃的黄金甲。旁边悬挂刻着龙纹的剑。 记忆告诉他这幅铠甲的来历。 宋太祖赵匡胤还是后周殿前都点检的时候,领兵行军作战,遇到一位白眉白须老道,说他有帝王之相,将一副铠甲和一柄剑送给了他。 这副铠甲不知道是什么材料打造的,不仅重量轻,而且异常坚韧,而且呈现出金黄耀眼的光芒,赵匡胤听了老道的话,这才策划了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的江山。 此后,他身披这副黄金甲,手持这柄龙渊剑,率军一统天下,创立了辉煌的大宋。 平素这身行头是存放在太庙里供奉的,金军南侵围城,赵桓为了让自己振作,下令弄到了皇宫挂在自己便殿上,每次上朝就能看到。 就算这样,也没能拯救他的软弱无能,没能挽救北宋的灭亡 现在自己成了赵桓,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替朕披甲,快!朕要上城楼杀敌!” 第2章 杀鞑子去! 冷兵器作战,没有甲胄护身,那就是找死。所以虽然着急,却还是要穿甲的。这一去,肯定是一场血战。 根据史料记载,开封外城是中午失守的。现在已经快到中午了,得加紧,距离外城失守没多少时间了。 这之前,赵桓也曾身披黄金甲,手持龙渊剑上城楼视察守军,慰问官兵,所以宰执大臣和宦官以为他这一次也是要上城楼去,亲自目睹郭京郭天师隔空生擒金军统帅的壮丽场面。 一众太监宫女便风风火火替他把那一身明晃晃的黄金甲往他身上披挂。 战甲的披挂可不容易,最快也得一两顿饭的功夫才行。 借着这空挡,赵桓环顾四周,一眼看见殿前司都指挥使王宗濋,他是自己的亲舅舅,殿前司都指挥使,俗称“殿帅”,钦命统领三衙御林军。 王宗濋将防守军队撤下城楼后,他自己就跑到皇帝身边来了。 赵桓指着他怒道:“狗东西,谁让你把军队撤下城楼的,朕命你立即回去,召集所有将士上城楼!金军马上要攻城了!” “是!” 王宗濋连声答应,他肚子里腹诽,之前告诉你说根据天师郭京的要求,自己下令把军队撤下城楼,你也没说什么,现在醒来就拿这骂人,什么嘛。 虽然赵桓样子很凶,他也不如何害怕,毕竟自己是皇帝的亲舅舅,皇帝的母亲去世的早,见舅如见娘,他从来对自己这舅舅是极好的,不然也不会一登基就提拔自己成了殿前司都指挥使兼皇城司使,两个都是心肝豆瓣才能担任的重要职位。 于是,他涎着脸又问了一句:“陛下,天师不让咱们的人在城楼上啊,这个……” 赵桓二话不说,伸手拿下墙上挂着的龙渊剑,嗖地拔剑出鞘,寒光四射,耀眼生辉。 长剑架在王宗濋的脖子上,赵桓冷声道: “你要抗旨吗?若是金军趁机攻上城楼,朕就砍了你的狗头!” 脖子上的剑刃寒气逼人,让王宗濋汗毛都立起来了,终于感觉到皇帝是动了真怒了,赶紧连声答应:“臣不敢抗旨,臣这就去。” 说着,身子慢慢往下矮了半截,见那柄剑保持原地不动,他这才敢徐徐后退,到了门口,才转身一溜烟跑出去了。 赵桓随即扭头对卫尉卿孟忠厚急声道:“朕命立即召集所有殿前侍卫,随朕上城楼守御,要快!” 金军大兵包围开封,城里兵力不足,赵桓把皇城的殿前侍卫绝大部分都派上城楼去帮助防守城池了,身边只剩下大约一千人的御前侍卫守护皇宫。 此刻连最后压箱底的兵力都全部用上,能否翻盘就看最后一波。 孟忠厚是卫尉卿,也就是皇家武器装备管理处的处长,负责管理军用武器装备、皇家仪卫用的东西。 按理说,统帅殿前侍卫的应该是殿前司都指挥使王宗濋,可他刚刚被赵桓派去城楼领兵守城去了,于是就让孟忠厚去领这最后的御前侍卫。 孟忠厚精神一振,但小心的问了一句:“陛下,我们最后这点人要是离开皇城,内廷没有人守卫……” 这时候哪还顾得上这些?金军一旦破城,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赵桓目光一冷,长剑指向孟忠厚:“你也想抗旨?” “臣不敢,臣这就去!” 孟忠厚抱拳答应,飞奔着跑去召集最后的御前侍卫去了。 赵桓指着入内内侍省都都知同时也是他的贴身宦官的秦克诚说道: “你立刻组织宫里所有年轻的宦官、宫女,抄家伙上宫城守卫皇宫,皇城防守要是出事,你的脑袋也就不用要了!” 秦克诚本想说老奴还是跟着陛下伺候,可是见刚才王宗濋和孟忠厚提出异议,被官家长剑相加,顿时一阵胆寒,不敢多说一句,忙答应,飞奔着出去了。 这时,太中大夫、尚书左丞兼门下侍郎耿南仲走了上来,对赵桓躬身道: “陛下,你突然昏厥,还是请太医好生查看一番,在这修养,就不要上城楼了,那里太危险,让殿帅他们去就可以了。” 耿南仲是赵桓当太子时的老师,这老头虽然学富五车,锦绣文章信手拈来,却是个软骨头,坚决主张向金朝割地赔款称臣。 宰相张邦昌忙上前赔笑说道: “陛下,耿相公说的是实话,您可是万乘之尊,可不能以身犯险。” 面对这后来的伪皇帝张邦昌,赵桓更是怒火中烧。长剑指向张邦昌:“你敢拦朕?” 张邦昌可是宰相,竟然被皇帝用剑指着,他一个文臣,何曾经过这种阵仗,但是,他强作镇定:“陛下,臣是一片忠心,担心陛下安危,请陛下明鉴。” 太监黄猴儿曾得过张邦昌不少好处,每次见到都要塞给他一些金银珠宝啥的,见状忙上前帮张邦昌说话: “是啊陛下,张相公心系陛下安危,乃是陛下股肱之臣。城上两军阵前,陛下前去太过凶险。再说了,就算天师没办法破敌,咱们也可以割地赔款求和啊,金人不过是想要点钱罢了……” 赵桓认出眼前这太监,之前没少在自己耳边嘀咕让自己割地赔款求和,此刻还帮着大奸臣说话,顿时火冒三丈,二话不说,长剑一挥。 咔嚓! 太监黄猴儿人头落地,滚了几滚,洒下一路血迹。 无头的尸体跟木偶一般软倒,鲜血飞溅,喷了张邦昌一身。 张邦昌吓得一下瘫软在了地上。下面感觉一热,尿了一裤裆。 “还有谁敢拦朕杀敌的?” 赵恒横剑在胸,环视四周。 一众太监宫女吓得全都匍匐在地,不敢动弹。只有他身后帮他披甲的太监和宫女动作更快了,生怕慢了半点被皇帝给上一剑。 耿南仲也吓傻了,连连后退。 这时,太上皇赵佶身边的一个老太监,带着几个小太监急匆匆跑来,还没进门就大声叫道: “太上皇有旨,皇帝猝然驾崩,太上皇要重新亲政,商讨与金朝割地赔款求和之事,诸公请去龙德宫听宣……” 刚进门,就看见地上鲜血淋漓躺着黄猴儿那具无头尸体,脑袋就在他脚下,刚才差点踩上。 皇帝赵桓正挺立在那里,目光阴冷盯着他,手中长剑上的鲜血正顺着剑刃滴落在地上,滴滴答答的。 “妈呀!” 老太监抱头鼠窜,转身逃出门去。几个小太监也吓惨了,哇哇叫着跟着跑了。 这时,孟忠厚扫了一眼地上无头尸体,也吓了一跳,赶紧来到赵桓面前躬身道: “陛下,剩下的所有殿前侍卫都已经集合完毕,共九百二十人。陛下的御马也备好了。” 而这时,赵桓的黄金甲也已经穿戴完毕,他手中龙渊剑一抖,剑刃血花飞溅,恢复了一泓泉水般的清澈。 “出发,南城宣化门,杀鞑子去!” 第3章 最后关头到了! 赵桓提剑冲出门外。 外面竟然是银白的世界。 好大的雪啊,地上铺了厚厚一层。天上还在飘着一朵朵鹅毛般的雪花。 赵桓翻身上马,一抖缰绳,那御马一声长嘶,人立而起。 秦桧见状不由大声赞叹道: “陛下威武,当真体干之健,乘夬之刚,雷厉而风飞!” 这时,前面延和殿等着的文武百官都已经得到消息,说皇帝要上城楼杀敌。全都跑了出来,黑压压的大一片。 眼见皇帝赵桓一身黄金甲,手提龙渊剑,骑在御马之上,威风凛凛,不禁骇然。 赵桓手提缰绳,俯视面前的群臣,朗声说道:“ 养士百年,报国便在此刻。 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娇妻美妾,朕都可以给你们,但此刻,你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跟着朕杀敌去!” 说着,赵桓一抖缰绳,马蹄踩踏,雪花飞扬,如利箭般的朝着宣化门奔驰而去。 孟忠厚也率领最后的一队御前侍卫跟随其后。 秦桧此刻是坚定的主战派,他眼睛都红了,振臂高呼:“诸公,跟着官家上阵杀敌啊!” 皇帝御驾亲征,而且是要直接冲锋陷阵与金军血战,一众主战派大臣武将顿时热血沸腾,一个个嗷嗷叫着,纷纷冲出宫城去找各自的坐骑。 不过他们大多是文官,是坐轿子来的。没听说坐轿子上阵杀敌的,得骑马,这时候哪里找那么多马去? 还好有不少大臣是坐马车来的,当下就有大臣上去解开车辕牵马上阵。毕竟大宋马少,不少大臣是做驴车还有牛车来的。顾不得别的,骑着毛驴甚至黄牛,抢过门口兵士手中刀剑,嚎叫着朝着皇帝赵桓去的方向追去。 御街之上顿时热闹非凡,无数文武大臣或者骑马,或者骑驴,还有骑黄牛的,舞动各种兵刃往前冲。 有的武将人高马大偏偏只能骑驴,大长腿拖在雪地里,跟风火轮一般雪花四溅,地上看得街上的人都傻了。 风雪中,赵桓一路打马狂奔,冲在最前面。 迎面来了一队巡街的士兵,看见赵桓等人打马飞奔冲来,不明就里便要阻拦。 孟忠厚紧跟着赵桓身后大叫着:“皇上御驾亲征,闲人散开!” 巡街兵士一听,吓得纷纷跪在雪地里磕头。 赵桓策马冲到了宣化门下,便看见乱糟糟近万的大宋官兵正聚集在城楼下,一个个仰着脑袋往城楼上看,而城楼上已经看不到一个人影。 赵桓反倒舒了一口气,证明金军还没有爬上城楼。 他一眼看见王宗濋,竟然也在城楼下仰着脑袋往上瞧着,压根没有按照他的要求领兵上城楼守御,只气得七窍生烟。 他狠狠一鞭子抽在王宗濋的身上,抽的他一声惨叫,不知道为何皇帝会抽他鞭子。 赵桓此刻已经顾不得他了,立刻对那些兵士吼叫道:“随朕上城楼杀敌者,双倍犒赏,君无戏言!” 那些兵士都认出了身穿黄金甲的这位正是当今万岁爷,毕竟之前守城时,他身穿这身黄金甲,在一众侍卫簇拥下曾经到过城楼视察慰问三军。 一听翻倍赏赐,都齐声欢呼。 只是远处的士兵听不到,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赵桓立即回头对孟忠厚吼道: “你们大声重复朕的话:随朕上城杀鞑子,双倍犒赏,君无戏言!冲啊!” 赵桓已经挥动龙渊剑,一抖缰绳,猛的一夹马肚子,踩着雪花飞溅,直接顺着城楼阶梯冲了上去。 之所以赵桓这时候提这个,是因为之前王宗濋曾经向守城将士许诺,击退金军,每人犒赏金碗五只,结果击退金军之后他没兑现,使得守城将士大为失望。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大宋是募兵制,兵士干这一行就是养家糊口的用的,军饷和赏金就是他们奋斗的目标。 一听这话,近前的兵士们听到了都很激动,所以跟着往上冲。但是远处大量的士兵没听到,大多数兵士还在原地没动。 孟忠厚狂吼着拔出腰刀,大声跟着喊叫: “皇帝口谕,上城杀鞑子,双倍犒赏,君无戏言!跟着皇帝冲啊!” 说着也策马往城楼上冲去。 身后最后一千名大内侍卫也跟着齐声大喊,乱哄哄跟着往上冲,浑然并没有上阵杀敌的紧迫和惊慌,有的还嘻嘻哈哈,好像在戏耍一般。 因为他们很多人都相信城楼上的擅长六甲神兵的郭京天师一定能够招来天兵天将将金军一举歼灭,皇帝是借着天师的法力护体,所以才要抖抖威风上城楼作战。 那么多人喊,这下城楼下的这几千守军都听到了,眼看着大家都往城楼上冲,便也乱纷纷嚎叫着,也举着刀子从各个阶梯跟着冲上了城楼。 赵桓跃马挥剑冲到城上。 一眼望去,城上白雪皑皑,铺满了宽阔的甬道。除了满天的大雪,这里肉眼可及视线内,全都是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守兵。bookAbc.Cc 除了三个人之外。 他们是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何栗,延康殿学士、南道都总管、签书枢密院事张叔夜,京城都统制姚友仲。 三人面如死灰,如木雕一般。 因为就在刚才,天师郭京借口下去施展法术,顺着绳索下城楼后,带着他的残兵败将没有去交战,而是落荒而逃了。 眼看赵桓一身金甲,手持长剑策马冲上城楼,何栗这才回过神来,他又气又急,又是羞愧,捶胸顿足道: “陛下,臣该死!” 张叔夜和姚友仲则慌乱地跑到城楼边,冲着下面高声大喊:“来人,快来人,上城守城啊!” 可是风雪中,他们的声音被寒风扯碎了,下面基本上没人听到。 赵桓舒了一口气:“还好,金军还没上来……” 刚说到这,他的一双眸子就猛地睁大了。 因为他看见,城楼一排排的女墙垛口处,雪花飞溅,紧接着,冒出了一把把明晃晃的弯刀,还有一颗颗金军兵士的脑袋,正凶悍地盯着他。 金军上来了! 密密麻麻的跟蚂蚁似的。 只不过,最先上到城楼的金军呆了,因为城楼上只看见了这么几个人,空荡荡的,简直就像回到他们塞外草原一般,一时间都明白怎么回事。 赵桓目眦欲裂。 最后关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