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杨棱甲子上人》 第1章 营业员杨棱 在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神州境内,流传着很多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妖魔传说。 也有着很多古老的寻仙事迹,上至帝王将相,王侯大夫,下至贩夫走卒,山野村夫,大都有一个长生自在,飞天遁地,翱翔天地间斩妖除魔,维护正义的梦想。 然而传说也只是传说,商周封神,老子出关,徐福出海,这些都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娱乐出现在电视节目上,仙只存在于传说。 然而神州的热血儿女在辛勤的劳作之余,维护正义,锄强扶弱的的梦想却一直存在,人人都在脑海里幻想着自己有一天可以成为一代大侠,行走江湖的武侠梦。 可是咱们神州法律健全,锄强扶弱,行侠仗义那得看你钱包鼓不鼓。但这仍然不妨碍大家的武侠梦。 杨棱出身于农村,大学毕业慢慢的在cd市里成为了一个手机连锁店的员工,平时卖手机,性格还算活泼,毕竟要面对各色各样的客户。 因为平时基本都和手机打交道所以经常没事就在手机上看种奇幻的视频,网文这些,也成为了网文的忠实读者。平时吃饭,上厕所没手机是不行的。 手机店隔壁有个小通道,里面有楼梯上二三楼。在三楼有一个武术学校教授一些国术,防身术,格斗术,拳法,养生术之类的。 里面的员工经常在手机点旁边的通道门口发传单,有个非常漂亮的女员工。有一次这个女员工在门口发传单的时候,正好杨棱在门口休息于是就简单的和该女员工聊了起来。 女孩叫韩小雪,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小就喜欢武术之类的,所以就来这里上班了。杨棱从小也是看着经典武侠港片长大的,心里也怀揣着一个武侠梦,感觉特别有话题就聊开了,慢慢的就成了熟人。 有一天韩小雪手机坏了就准备换一个手机,找到了杨棱。杨棱很热心的给她介绍。女孩说要不这样,我买你的手机,你来楼上报个拳法课呗,反正你也喜欢,最近打折我也有任务呢。 看着女孩甜美真诚的笑脸,于是呼杨棱就去报了一个健身拳法课程,学习国术,像太极拳,形意拳之类的。 然后就是每周空了就去学习,大多时间都是在锻炼耐力。有一个太极拳的老师每周会来教一次太极拳,每周一节课,连续教了三周还没进入正题都是在讲历史发展之类的,反正杨棱也听了个云里雾里,毕竟不是门内的人记不住这些。 要不是那个女孩也在,每月交了钱早就不来了。终于在发展历史讲完了开始正式教授拳术了,跟着学习呼吸,姿势,动作。看起来倒是有模有样,老师说要练气,找气感,反正就这么练了两三年,他也不知道这个气感是个什么玩意。 倒是打起来像模像样,一拳打手机店门口的树上唬得同事一愣一愣的,然后偷偷把手插回卫衣的包里疼了三天。 时间就这么过着,后来这个漂亮的武术学校女员工在家里找好工作就离开了。然后杨棱也就没去学习了,过着宅男的生活。 中间也谈过两个女朋友,但是卖手机的工资碰到接近三万一平方的房价,还是觉得单身其实挺好的。于是又回到了三点一线的生活,下班回家玩玩游戏,偶尔和朋友聚聚餐也挺好。 要不是家里的催婚介绍相亲对象越来越急,走在路上碰到问路的美女叫自己大哥而不是帅哥,在店里有中学生进门叫自己叔叔而不是哥哥时,才发现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一晃都过三十了,想想自己还是一事无成,也莫名有点失落。 一天早上,手机店刚开始营业,进来一个穿着练功服的中年人。杨棱一看这不是楼上教拳的黄师傅么,就走了过去,亲切的喊到:“黄老师,早上好,有什么可以帮你的么” 黄老师一看:“你不是拳术学员么?原来你在这里上班啊” 杨棱回答:“是啊,这不是楼上方便么” 黄老师说:“怎么最近都没见你来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吧” “是啊,我在您那里学了差不多三年,现在有三年多都没去了” 黄老师“那真是太可惜了,有时间还是去多学学的好,还是有帮助的,最差身体素质提高了,我猜你最近几年都没什么病痛之类的吧。” 杨棱:“拖您的福,身体是挺好的。有时间我一定去学习” 黄老师嗯了一生,然后就买了手机上楼去了,临走还还嘱咐杨棱去学习。如果没时间也要自己多练习,好不容易学了三年可不能丢了,再不至于强身健体不是? 杨棱礼貌的回应着,看着黄老师上了楼。心里回想了一下这都三年没练了,太极拳自己还记得多少。估计都忘得差不多了。 早上没什么人进店,习惯性的打开手机刷着视频,刷到一个标题名为“人真的有灵魂么,美国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证明灵魂真的存在。”杨棱没事就喜欢翻这些奇怪的视频,好奇就点进去看了。因为小时候一次灵异事件,让杨棱对这方面的事比较好奇。 大概六岁的时候,他晚上睡觉半夜醒来在床上亲眼看到有个穿着古装的人在窗子上对一些小人说些什么。那些小人很小大概只有10厘米高,一直在地上做着各种动作,看起来很热闹。 小时候农村的窗子是没有玻璃的,晚上有月光,所以那个窗子看起来有点像一个电影屏幕。他牢牢的记住了那个画面。 第二天对父母说,然后父亲陪着他睡了一个星期。虽然那时候还小,但他确信自己不是在做梦之类的。后来上学偶尔和同学们聊天的时候也曾分享过这个记忆,不过都当做趣闻了。所以杨棱对这些事好奇,也有打发时间的意思,随便看看呗。 就这样在三点一线,每个月或者每天为业绩发愁,因为网购实体店越来越难,手机行业更是如此。 偶尔家里又有那个亲戚介绍了女朋友。带着期许去见面,然后吃个饭回来,介绍的亲戚告诉你主动点,好好聊。 可是主动又感觉没什么话题,不主动人家女生也不会联系你,总感觉聊不下去。主要是没房和人家聊天的底气都没有,然后慢慢的就没然后了。 第2章 跨越星河 一天晚上八点半的样子,杨棱下班看着手机慢悠悠的往回走,路过一个略黑的巷子路口没有路灯,只有一些商家的招牌灯光,和路过的车辆灯光。 因为路黑,又是看手机没注意,被绊了一个踉跄。一看吓一跳是个人,坐在路边花台下,背靠着花台台阶,眼睛闭着。 双手放肚子上,一条腿伸着,刚刚就是绊着腿了。应该是个老人,穿着很脏。 杨棱吓得不行,因为最近看得讹诈的视频有点多,社会有好多探讨老人倒地要不要扶的问题。这要是被讹上了自己这点家底赔不起。 看穿着应该是个流浪汉,应该不会有家人找来。杨棱看了一下四周,虽然是路旁,来往车辆不算多,好像没监控。杨棱第一反应是,没人看见,我应该马上走。 他眼睛闭着应该没看到我?刚跨出几步步,杨棱心里冒出了不安,好像这个行为和自己十几年受的教育相冲突了,有点违背自己的道德和良心。 收好手机,然后回头看了一下这个老人,走过去问了一下:“您没事吧,刚刚不好意思绊到你了”老人没有回答。 他又靠近过去,又看看了周围。“您好,您没事吧,能听到我说话么,我刚绊了你一下,您没事吧?” “我没事”终于老人说了一句,听起来很虚弱。 “您说话听起来很虚弱,需要帮您打120么?” 老人看了杨棱一眼“小伙子,你都走了为什么又回头?” 杨棱想了想当时的情况说“老实说当时我是想走的,但是感觉很不舒服,很难受,您真的没事吧,那我走了。” 老人看着杨棱半晌喃喃说到“这就是缘分吧”看着起身准备走的杨棱“小伙子,我送你一场机缘”然后出左手抓住杨棱的衣领。 杨棱毕竟还是学过3年拳术本能的想要挣脱,右手去抓老人的左手。 老人右手手掌直刺,一下刺到杨棱左肋下。一股抽筋一样的疼让杨棱倒吸了口气,萎缩不能动弹。 老头转头看向左边二十米左右开过来的汽车,右手飞快的打了几个印,在杨棱的头顶,心口,肚脐,肝,脾位置拍下。 然后对着汽车虚握,那汽车突然打偏朝这边过来,然后老头左手一伸。杨棱就向后飞了出去,汽车刚到。 司机也是有经验的老司机了立刻踩刹车,左打方向盘。杨棱的头还是毫无意外的撞在车上后车门的位置,然后被带了出去一米远又撞到马路和人行道的台阶上,当场昏迷。 老人看到反而笑了“我出不去了,不知道能不能送出去一个。”然后闭上了眼睛。 听到突然的砰一声。让小车司机懵了,他知道还是撞上了。赶紧下车跑过来,看到地上的杨棱伸手过去还有呼吸,马上报警打了120。 在车上还一直给交警说,我开车好好的突然车不受控制突然右转,等我反应过来左转的时候已经撞上了。 交警还是按程序办,查酒驾之类的一套下来。二十分钟后时后杨棱已经躺进了急救室。在被推出去的一瞬间杨棱知道被坑了。 但是根本没任何反应,这一瞬间都不够看清那老人的脸。 只感觉头上一阵剧痛传来,我走了父母该怎么办?保险应该够父母养老了,然后就失去知觉了。 等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急症室里,周围有七八个医生护士的的人在。 杨棱坐起来发现周围的人都没看到他,他回过头才发现自己身下正躺着自己,医生正在给自己做手术。能听到他们说什么,但是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 “颅骨内大出血,止不住” “呼吸停止了”医生们很着急,又过了一小会:“做好伤口恢复吧,我们尽力了”。 杨棱站在半空中,看着忙碌的医生还有自己的身体,心灵空明,非常的宁静,无喜无悲,就像一个局外人。 他飘在半空中灵识非常强,他甚至能隔着墙看到外面正在跟警察交涉的小车司机。 他能看到三百公里外的老家,看到父母正在收拾准备休息然后他喊了一句爸妈,但是他们听不到。 他努力的想让他们知道,他发现无能为力。然后他看到了自己的房间,老旧的墙上挂着自己回老家时穿的衣服,上面的灰都看得见。于是他让那件衣服掉在了地上。 然后他又回望了一生,一瞬间好像把自己出生以来走过的地方又走了一遍,最后又回到了这个急救室,这只是一瞬间一个念头的事。火山文学 突然头顶出现一片白光好像很远又好像很近反正不在天花板,让杨棱感觉非常的温暖非常的舒服,有一种要进去的冲动。 杨棱回头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身体,正准备飞入这片光中。突然在旁边出现一个五色的通道有点像时空隧道,莫名的传出一股吸力把杨棱吸了进去,然后通道变成一个球形把他包裹了起来,他也成了一个光球。 杨棱感觉自己正在往上飞,速度极快,他往下一看,第一眼看到的是市的俯瞰图,然后这个俯瞰图急剧缩小,然后是卫星图,再然后他已经飞到了太空,看到的是一个湛蓝色的星球,然后这个星球离自己越来越远,一瞬间就缩小到看不到只有太阳像一个光点。 第3章 异域来客 东部神州,中南部,这里是杨国,因皇家姓杨取名杨国。祖上出过大能便在这气候宜人的神州中南部建立了王朝。 虽然早已物是人非,但是皇家受瑶山派庇护,每年为瑶山派提供很多的人才。 并且皇族中人很多都是瑶山派弟子,瑶山中更有皇家一系,所以皇朝才能屹立不倒,不过权利只能在世俗中。比起高高在上的宗门还是要仰望的。 杨国皇城,钦天监中坐着一个老者正在和一个黄袍中年人面对品茶。 中年人看起来约莫四十不到,甚为威严。对面的老者看起来虽然年老,但神采奕奕,看起来精力充沛全无半点垂暮的样子。 中年人喝了口茶道“朕即位三十余载,内外均无半点建树,朕登基之前还曾立志振兴我杨国,重现祖上荣光。 如今半甲子已过,尽叹岁月蹉跎,修为停滞,国内民生亦有凋敝之像。如此下去我杨国恐为他们所代,国师有何教朕。” 对面的老者乃是钦天监正,也是国师,是瑶山内门弟子筑基期修为。因修为突破无望,便被派到庇护的皇朝做了这钦天监正。 也是负责宗门与世俗皇朝沟通的渠道,也有监视之意,被封为国师。 国师姓周名佩,也是杨国大世家周家的人。笑着对中年人道:“陛下何必忧虑民生如何有百官为陛下分忧,至于社稷只要瑶山在,杨家的老祖在,皇家一脉就能在瑶山占据一席之地,皇朝自然稳固。 至于境界陛下只需要禅位于太子离开世俗皇权,安心于修炼自然能得到瑶山的支持相信修为必定很快突破。” 中年人为杨国第二十三代皇帝,年号武安。可以看出即位后的雄心壮志。 如今已过八十岁修为筑基中期,这也是皇朝帝王能修到的最高境界了。 毕竟修为突破筑基可以有两百五十岁以上的寿元,便于管理世俗皇权。如果低了换帝王太快,如果高了又不利于控制。如今听到这话,武安皇帝也只能报以苦笑。 这时南边天上一五色光芒一闪而逝,均被两人看了个真切。国师先反应过来对武安皇帝道“陛下刚在问国事,想必天有所感,如今便为陛下送材了。”武安皇帝看着南方天边默然无语。 同一时间,瑶山主峰无量堂,瑶山掌门李长风刚处理完琐事,也看到了天上五色光芒一闪而逝。站起身掐指一算,确是茫然一片,无从算起。 万里之外的碧云宗,因山间的云彩在阳光下呈现出多彩的碧色而取名。 一位丰神如玉的修士也看到了这五色光,遥望西南道“不知道那个门派又会得到一个好苗子了。” 突然手上凭空出现一个传音符,对着传音符说道“传令碧云宗从下届收徒开始从五年一次改为每三年收一次。” 在杨国南边的有个山村,非常,非常的偏僻,以至于杨国高州县不清晰的地图上都找不到这里。 村里二十来户人家背靠庆岭山脚建村,村旁一条小河缓缓流过,虽然偏僻但炊烟升起,鸡犬相闻时伴随着春日的青绿倒显得格外的宁静,典型的耕作避世好去处。 沿着河边有许多格子状的农田,正是农忙时节。三三两两的身影在田里插秧,大多赤裸着上身显示着村里的贫苦。 此时杨大牛也躬着身子在田里插秧,虽然春水还有点凉,但想着家里已经怀孕五个月的妻子就有了动力。抬头看看日头,再看看家的方向,炊烟正在升起,怀孕的妻子正在做饭。 突然一道五色光芒一闪而逝落在了自己家,杨大牛以为看花眼了。擦了眼睛想再看,但什么都没有,只有袅袅炊烟慢慢升起。 杨大牛赶紧把剩下不到四分之一的稻苗插完,然后收拾农具准备回家。 这个时候的杨棱正在五色光的包裹下以极快的速度飞入了杨大牛的家里,略过房梁,从后面穿过身体直接带着他进入了一个温暖的地方,五色通道开始吸引五色光点开始滋养胎儿的身体,然后就慢慢的消散了。 杨棱感觉非常的舒服,默默的感受着这层温暖,好像可以活动了。然后他慢慢的伸了伸手,非常的微弱,感觉自己可以在这里一直睡下去。 杨大牛家里,一个清秀的乡下女子穿着粗布裙子正在做饭。裙子上好几个补丁,顶着的肚子说明怀孕了。 这正是杨大牛的妻子,三里外村里的姑娘姓陈叫陈三娘,如今也就十八岁的年纪。 做的饭就是去年存的红薯蒸了四个,同时还有一些野菜,春日里野菜也多了,吃起来也清新,还有半锅玉米糊不过很稀。虽然很清苦但是脸上的神情确是专注。 把菜端上简陋的桌子刚准备坐下,突然感觉肚子一疼。赶紧坐下感觉肚子里有东西在动,一下就明白了,赶紧抚摸着肚子一脸的满足。 坐了好一会,又起来摸着肚子跑出去,这个时候杨大牛刚好从外面回来推开用来防野兽的木门准备放东西。陈三娘激动的喊道“大牛哥,孩子动了,刚刚在我的肚子里动了。” 第4章 傻掉的杨大郎 在杨母和三个妹妹的轮番照料下,陈三娘很快好起来。七天便正常生活了,抱着孩子在和杨大牛商量给孩子取名字。 杨大牛没读过书自然取不出好名字,就去找杨父商量,杨老汉也取不出什么好名字,不然也不会给他取杨大牛,弟弟杨二狗。 后来弟弟嫌狗难听,改虎,虎多威风,就叫杨二虎,大牛二虎叫着也顺口。 你还别说这叫出去,村民还觉得好,纷纷给自家孩子取名,李二牛,周大虎,陈熊。 一时间杨大牛犯了愁,便叫着杨大郎,反正是老大。又过了半月来了两位行脚商是父子,两副挑里挑着各色农家用得着的商品。 这可是高危职业,毕竟地广人稀,到处都有野兽出没,但最恶的却是人心。能行走在各个偏僻山村的行脚商可都不是一般人。 村里好多人围着行脚商讨价还价,大多都以农产品换,换的最多的都是盐,菜刀,还有些人换了几块布。 杨大牛也换了些盐和两块布给孩子和妻子做衣服,用的是草药和铜钱换的。 这山村后面是林子,不知道有多深。反正村里去打猎的猎户都不知道,最深也就进去一两里地,不敢再往里走了。村里人偶尔会在林子里采到一些稀缺的草药去集市上卖,卖不上价。 行脚商看到杨大牛的草药就来了兴趣和杨大牛聊起来,杨大牛自然知无不言。 入冬前会往山林里去放些陷阱补些猎物储备过冬,上次进山的时候路过一个岩壁,在岩壁里发现这颗草药闻着挺香,旁边还有个手腕粗的蛇皮,不过都入冬了蛇冬眠了。 杨大牛听老人说,这东西几片褐叶配着一朵紫色分叉的花,像蛇形子,就叫蛇形子草。 长在毒蛇洞周围,可以解蛇毒。乡下人被蛇咬都是常事,拿这个可以解蛇毒救命。行脚商又问了些地点之类的,然后打听打听山里有没有什么奇怪的八卦。 村民都朴实,有什么说什么,总体还是挺愉快的。 行脚商收拾准备走,见杨大牛欲言又止的模样。就笑着问道:“这个大兄弟还有什么事么?” 杨大牛不好意思道:“大哥你们走商见识得多,我媳妇刚给我生了个儿子,我们不知道怎么取名字,你看有没有什么好名字取取” 行脚商倒也不客气笑了笑:“倒是要恭喜兄弟了,兄弟你贵姓啊?” “不贵,不贵,俺姓杨” 行脚商道“不错,还是国姓啊,当今杨国皇帝就姓杨。” 杨大牛道“可不敢乱攀亲戚,我们都是农户和皇家没关系的” 行脚商也随性笑了笑道“既然你们背靠这个大山林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便取个林字叫杨林吧,兄弟你看如何?” 杨大牛念叨了两句很满意,赶紧回屋摸出两个鸡蛋给行脚商表示感谢。行脚商推辞了几下也很随性的收了。 自此杨棱变成了杨林,音虽然一样,字意确不一样了。有了新名字的杨林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似乎一点都没有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只是每次快要睡着的时候都能感觉到那些五色的光点,非常的亲和,杨林感觉这会对自己有好处,尝试去抓,但是根本抓不到,不尝试的时候,这些光点就慢慢的靠近自己,慢慢的就随缘了。 就这样一天天长大,每次醒了就被母亲或者几个姑姑抱起来陪着她们笑,跟着母亲牙牙学语。 经常逗得母亲和几个姑姑哈哈大笑,其实语言和前世差不太多,奈何自己还是孩子,只能跟着母亲一句句的学。 跨越亿万星河之后,这里居然还有类似前世的文明,只能感叹宇宙之大无奇不有。长大后睡眠时间就慢慢变短了,醒着的时间变边长了,开始学习走路,学习奔跑,慢慢的探索这个世界。 杨林三岁的时候已经学会跑了,穿着个肚兜在院子里跑,周围也没有大人陪伴,乡下孩子都是自己野的。 杨林不记得上世自己是什么时候学会跑的了,但是三岁时绝对不会像现在跑得这么稳,而且自己的力气很大,院子里一块大概四五十斤的喂鸡的石槽居然能挪得动,这不是一个三岁孩子该有的情况。 于是呼杨林福至心灵自己是不是练武奇才,在这个世界成为大侠完成上世没有完成的梦想。这个想法吓了自己一跳,于是呼开始回想自己那三年学的拳术。虽然忘得差不多了,但毕竟练了三年长期练习的记忆还是有一些的。 于是根据回忆,太极拳,从马步开始,姿势招法开始演练。发现这马步居然能站的很久,简直难以置信。 于是呼杨林在父母出去干活的时候便整天在家里一个人练习,周围也有同龄的小伙伴,有男孩也有女孩。 有三个男孩,父母也不会取名,听说了杨林的名字后。也取了陈林,李林,李小林。这个比李林小三个月,反正就这么取了。 大人经常出门干农活,小孩子都丢在家里。结果有一天李小林跑到杨林这里玩泥巴,结果就看到杨林一个人傻傻抬着手的半蹲着一站就是很久。 然后后来另外几个小伙伴也来了,男孩女孩都来了,一个个光着屁股坐地上玩泥巴看着杨林傻站,然后慢吞吞的各种比划。于是呼就传出了杨家大郎是不是傻了的传言。 这可把杨大牛和陈三娘吓一跳,赶紧抱着杨林左看右看,问各种问题。在确定不是傻的后才释怀。 当然杨林还是该练还得练,看得父母心慌不已,该不会是被什么脏东西给附身了吧。 除了这个其他倒是一切都正常,经过一段担心后看没事就算了。就这样看久了其他小伙伴也有样学样跟着做,结果发现半蹲着太累了就放弃了。杨林却感觉很轻松,这马步站桩丝毫不费劲。 只学招式没用,太极拳和形意拳本来就是内家拳。所谓善于养气者为内,不善于养气者为外,那就得练内气。 杨林仔细回忆了以前黄师傅随堂讲过的呼吸法。然后闭眼一边演练太极,一边调整着自己的呼吸法,没什么反应,试了很久都没反应,还是没练成内劲。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长久练级之后,有一天杨林在练习的时候闭眼随着呼吸看见了五色的光点,星星点点的环绕在身体周围,让杨林感觉很亲切,随着呼吸的深入那些光点慢慢的向自己靠近,再慢慢的融入到自己的身体里。 杨林吓一跳,睁开眼睛看着自己的身体,这是?灵气?这些光点是五行灵气?长期看网络文学的他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可能不是一个武侠世界,这有可能是一个修真世界? 杨林再次闭眼继续开始演练五色光点又开始出现了,随着自己的呼吸节奏慢慢的融入到身体里,不敢怠慢一直保持着这个节奏,然后这些光点随着自己的呼吸进入身体之后像是血液循环一样慢慢汇聚从各个方向汇合,形成一丝丝的光线慢慢的汇集到丹田位置。 就在这个时候父母回来了,喊声打断了杨林,气一岔丹田的气就溃散了,还伴随着疼痛。 杨林知道这是受伤了,还好才开始没事,难怪网络文学都说炼气的时候不能被打扰。 晚上陪着父母吃饭了后,享受完父母的关怀后便打着呵欠,急不可耐的进房间了。三岁开始便被父母分房睡了,虽然只有三间草屋分一间还是挺宽敞的。 听见隔壁父母都休息之后杨林坐了起来。回想起下午的感觉,慢慢的调整呼吸,慢慢的光点出现了,同样的光点从身体各个地方慢慢融入身体,然后汇聚成一丝丝五色的光线沿着经脉流动,经过的地方传来酥酥麻麻的感觉像有蚂蚁在爬。 随着时间的慢慢增加,就这样坚持了一晚上,小腹下面传来腹胀的感觉,不过很快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舒服的温暖,带动着全身都暖洋洋的。 练了一晚也没感到多累。第二天起来等父母出门干活的时候又开始了拳术的练习。 当然毕竟是小孩子,不能太奇怪,累了也去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泥巴。穿着肚兜,光着屁股和几个小朋友追鸡逮狗,童年倒也还欢乐。 就这样傻掉的杨大郎开始了修仙的生活。只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太极拳是内家拳,含着一口气,练出内劲。显然杨林不懂这个气是什么,这个内劲也云里雾里不懂。 但是用灵力去崔动太极拳,这样能不能行得通,有没有哪位前辈大师托梦告诉一下。 第5章 进击的杨大郎 为了实现自己的仙侠梦,幼小的杨林便开始了自定的修炼。 虽然没有什么正统的功法,好歹网文无数诸如韩老魔,叶天帝,荒天帝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初生牛犊的他完全没去考虑走火入魔的问题,反正就瞎练。 就这样晚上练灵力,白天上午躲小院里继续练拳术,下午带着狗跟小伙伴们玩闹。乡下的孩子只要不出村子大多没人管。 狗是两年前杨大牛从村里李家带回来的小崽子,家里有了孩子,出门干活的时候没个照应,养条狗防野兽,别被山上摸下来的野兽叼走了。 于是父母出门的时候便有了玩伴,一条小黄狗,取名小黄毛。 渐渐的,时间过去了半年,杨林四岁的时候日常炼气,腹胀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修炼大半年的灵气如江水一般决堤而出,一股暖流直下过尾椎骨,然后慢慢的沿着脊椎骨往上,伴随着一点的酥麻或者疼痛,经过胸口中央,然后继续沿着自己的脊椎骨往上,暖流让人很舒服。 进入大脑之后感觉头很昏,伴随着刺痛,感觉头快炸开了,杨林一声冷哼,咬牙坚持不让自己昏过去,还好痛苦很快就过去,伴随着一股暖流经过,瞬间让自己清明。 最后暖流集中在额头中间像是冲破了一层壁垒,杨林瞬间感觉自己的灵识通了,自己的五感灵觉瞬间散布到全身。 闭着眼睛也能看清三丈内的事物,这是识海开了,有了神识。然后暖流继续往下过两个耳垂经过胸腹回到下腹。 这算是完成了一个小周天,也就是所谓的打通了任督二脉,同时开了灵识。 其实这个过程是很凶险的,没有完整的功法或者高人指导,一不小心便会灵气冲击大脑,重则脑死亡,轻则痴傻,真真正正的变成傻子。 还好杨林本身灵识强大,再加上胎儿时期便得五色五行灵气滋养脊髓和肉身,身体素质好,本身天赋又高,头疼痛不久便冲开了玄关,有惊无险完成了一个小周天。 顾不得自得,灵气回丹田之后,便又分成几股,分别沿着自己的其他经脉运行。 同样伴随着酥麻刺痛,各股暖流流遍全身,开始全身刺痛,然后便感觉被暖流包围着,说不出的舒爽,就好像在母体里面畅洋一样。 一个大周天运行完,杨林伸了伸懒腰,神识一探漆黑的房间如若白昼一样展现在自己脑海里,三丈之内的清晰可见,隔壁父母正在熟睡,童心大起到处看。 随着一阵臭味传来杨林知道这是体内排出了杂质。不过毕竟年龄小,天赋高,就只出了一层污汗。不过房间倒是臭。 早上起床,母亲闻到他房间的臭味说道“这么大了还拉屎在床上”杨林低着头不敢说话,走出门去小黄毛立刻跑了过来,闻闻他身上的味道后又嫌弃的跑回他的狗窝了。 就这样杨林四岁进入了炼气一层,这要是在宗门或者大的修真家族里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绝对会被当做天才中的天才进行培养。 炼气后就进入了先天,杨林感觉自己的对身体的掌控能力提高了很多,加上经常练习拳术。能随意的控制身体的每一处骨骼,肌肉,脏腑。 现在再回练太极拳简直不要太简单,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开始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初中生用初中的知识去解高中的数学题,现在突然掌握了大学数学的知识,回去解高中的数学题那还不是秒秒钟的事。 又练习一段时间后,已经能掌握内劲的技巧了,简单的概括就是,一瞬间把体内积聚的力量集中在一点发出的能力。 按照姿势进行蓄力,将全身劲沉至脚跟,如拉满的弓,发劲时蹬腿立腰瞬间把劲集中到身体的某一个攻击点,快如闪电,力如山崩。 这个没进入先天是很难的,但是进入先天后就很简单了。 杨林就开始把灵力和自身的身体力量配合进行练习,要达到身体形成条件反射,一出击便是内劲,带动灵力或者法力进行攻击。 这个不难,长时间练习就可以办到,反正还小,不缺时间,慢慢练着就是。 至于太极拳更高层次的化劲,这也是一种发力技巧,也是长期练习的结果,通过身体接触感知对方的力道走向进行泄力,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有个例子,太极拳的大师,抓一只小鸟在手心里,在抬手起伏间,小鸟飞不走,就是化劲。 每次小鸟飞需要先起跳,脚一蹬的时候手往下泄掉小鸟的蹬力,这样小鸟就没有了借力点飞不起来. 小鸟收腿的时候又把力给它还回去,小鸟就一直在手心。这个应该就是太极拳的听功夫了。听到别人的劲借力打力,这个听不是耳朵去听,是毛孔去听,在大量的身体对抗实战中去总结。太极的黏字诀也是这样的原理,反正配合着法力慢慢练就是了。 陈三娘又有身孕了,不出门干农活了,以忙家务为主。前世的杨林自从读中学开始便少有在家陪父母,如今在世为人当然重视这份难得的亲情。 懂事的在家帮母亲做家务,陪母亲说话白天抽时间练练,在院子里比比划划,陈三娘看久了也不以为意,只觉得是孩子的玩闹。 随着时间推移杨林发现力量不够,身体素质还有待提升,特别是这个时候年纪还小。于是每天运行大周天时都把灵力融入全身去滋养血肉。尤其是骨髓,这个锻炼起来特别难。 前世太极拳老师讲过,国术有虎豹雷音可以锻炼骨髓。控制自己身上的每一处骨骼,肌肉,脏腑,经脉。一同有规律的颤动,所有的颤动声音响起来成一片,好像天空中的雷。 这就是虎豹雷音用于锻炼骨髓,骨髓是造血的,练到易髓便是全身大换血,脱胎换骨。杨林倒不用这么锻炼,毕竟年龄小怕有损身体。 还是用灵气去滋养,这是从胎儿时期便开始的,练到最后造出的血液具有更强的功能。 用前世科学的说法便是,可以让血液中带氧量增加有人可以闭气一个小时以上,伤口愈合加快,更强的杀毒排毒防护能力。当然对于更强的仙侠世界,杨林对这个很期待。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杨林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灵力滋养血肉固然提高了肉身,但是伴随着饥饿感很严重,身体需要补充物质,不像灵力可以吸收,这个长身体必须通过进食。 然而家里的情况不允许,所谓穷文富武。大家族的子弟可以通过补充灵兽的血肉,辅以珍贵的药浴。 这在这个偏僻到不能再偏僻的小山村是不可能的。所以杨林为便开始了自己的觅食之路。 第6章 觅食的杨大郎 一天早上,杨大郎一家三口围着发黑的桌子吃着简单的早饭,看着吃了两个红薯,一大碗稀粥,两个窝窝头还犹不停下的杨林,又看了看妻子的肚子,杨大牛放下了才喝一半的稀粥倒进了妻子的碗里。 陈三娘大急“大牛哥,你得多吃点,你还要干活呢”杨林看着父亲说到“阿爸,我要背篓,我要下河去抓鱼给阿娘补身体”。 杨林前世也是河边长大的,乡下很少有人吃这些一是有腥味不会做,二是太费材料,油盐都是精贵物。 还记得前世小时候山间田野,沟渠,小溪里,到处都能见到鱼,还有山螃蟹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螃蟹洞,抓一只蚂蚱,穿在一根马尾草上慢慢伸进螃蟹洞里,慢慢往外拉,碗口大的山螃蟹就拖出来了。 后来人们吃的好了,各种美味都吃过了,才又转头吃河里的鱼虾,山里的螃蟹,田里的青蛙。电烧,毒药,炸药,渔网,没过几年河里的鱼虾都绝迹了。后来实行十年禁渔,才慢慢的河里又有了鱼虾。 “河里那么危险,你一个小孩子能抓到什么鱼,不准去。”杨大牛肯定是不准的,杨林撇撇嘴。 吃完饭就跑到爷爷杨老汉家,问爷爷要了背篓,也不说干嘛就跑出去了。跑到陈林家喊了陈林,又跑到李林家,结果这个小伙伴要帮家里干农活。 半路又喊了李小林,三人背着两个背篓偷摸绕开大人视线往两百米外的河边跑去。 三人很快来到河边,小河并不宽,大概二十多米,有深水区也就不到两米深,还有浅滩水流也不是太急。 杨林让两个小伙伴和自己一起花了两个多小时在滩上堆砌一个简单的v形水坝,v形的两边都是水坝有石头,乱石堆砌,水可以过的只起到一个鱼不愿意过的效果。 v形的顶点是鱼的出口,放个大的背篓在这里装鱼。弄好之后杨林让两个小伙伴在这里等鱼,有鱼下来就会进入竹编背篓里,洞很大,不过一般的鱼漏不出去。 就像一个渔网。一个小伙伴负责从背篓里抓鱼往岸上丢,另一个小伙伴负责捡。 一切就绪后,杨林跑到不远的上游深水区。散开神识,水里果然好多鱼,纯天然的,又没人抓,又大又肥。火山文学 找根长竹竿往水面划赶鱼。(有过经验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渔民可以用竹竿划水赶鱼的)鱼受惊,然后散开神识把鱼往一个方向恐吓驱赶。 一瞬间水面大鱼乱跳甚是壮观。纷纷被杨林驱赶着往下游的水坝游去,杨林大声喊,提醒两个小伙伴鱼来了。然后也飞快跑过来,用力扶着背篓。由于有水坝的原因鱼纷纷绕开水坝往背篓赶来。 一瞬间几十条大鱼在背篓附近噼啪乱跳。杨林神识扫过配合法力一抓就是一条,根本逃不掉,因为抓鱼鱼会甩尾跳,这抓鱼说不定还能练习太极化劲,杨林心里嘿嘿一笑。 忙活了十几分钟,岸上的背篓装都装满了,地上还躺着好多。杨林把水坝缺口堵上,上到岸边,把剩下的鱼捡起来丢进另一个背篓里,差不多快两背篓了。 杨林吩咐陈林回家拿刀和火种,看情况可以偷点盐巴。他和李小林收拾柴火,找了一个稍微隐蔽的河湾。 十几分钟后陈林回来了贼兮兮的从包里摸出一个用玉米叶包裹的小包,打开一看有一小搓盐。 两个小伙伴生火,杨林拿过刀,熟练的收拾出几条,然后用木棍穿着小心翼翼的撒点盐抹在上面。把穿好的鱼插在火堆旁边开始烤起来。 这个时候杨林已经有点受不了了,又熟练的收拾好几条,直接去骨去皮,就成了一整片的鱼肉,然后挂在旁边树枝上风干一下。鱼排骨和鱼头自然便宜了跟来的小黄毛。 烤的差不多了翻一面,继续烤,鱼很肥,汁水留下。急的两个小伙伴直流口水。终于烤好了,三人都是急不可耐,抓过来不管烫就往嘴里塞。 一口鱼肉进嘴,有点腥味,但是纯野生的很香,鱼香还有烤的焦香。让长久缺少蛋白质的身体复苏了过来。 很快两条下肚,两个小伙伴倒是差不多了,杨林又把剩下的三条吃完看的另外两人目瞪口呆。 然后意犹未尽拿过树上晾着的鱼肉找来一块稍微平整的河石,在上面片生鱼片。每片生鱼片小伙伴小心翼翼的摸上几颗盐,吃起来特别满足。 当然为了防寄生虫,杨林切的时候都用神识扫过了。就这样在这里待了足足一个多小时,休息够了。才收拾剩下的鱼准备回家。另外两个小伙伴力气不够,大多的鱼都是杨林背着。 回到村里,大人们看到三个孩子背着这么多鱼也是惊讶。赶紧过来帮忙,然后杨林每家分了两三条。背着剩下的鱼回爷爷家,爷爷见了也是乐得合不拢嘴。 回到家同样和母亲一起配合着做鱼,佐料只有姜葱,还有山野的香草野菜,一点点油盐,各种口味做了整整四条,还切了生鱼片不过这生鱼片没敢给母亲吃。 杨大牛回来也很意外,一家人吃的特别香。从今天起,杨大牛就不阻止杨林出去觅食了。 之后的日子杨林就带着小伙伴们河里抓鱼,山涧捉螃蟹,青蛙,泥鳅,甚至是蛇也敢捉。 山上吃一顿,然后带回家分给大家,吃不完的做成肉干,村里年龄差不多的男孩女孩都跟着跑,倒是变相的为村里减少了粮食压力。 期间也有冲突,河对面两里地是王家村,有四十多户人家,基本都姓王,还有一个地主听说是做官返乡在村里住了下来,修了特别气派的大院子,还要负责帮着官府在附近几个偏僻山村收税。 杨林村子每到秋收完都要挑着粮食去王家村交税,十五税一也不知道公道不公道,至于这个税收了交到哪里去就不知道了。 因为几个人经常在河边野炊,乡下一生火大老远都能看到,长此以往对面的孩子就看到了。 有一天就来了五六个小孩子出现在正在野炊的众人面前。其中一个领头的小胖子,大概七八岁,穿着挺好,一看就和其他孩子区分开了。 一来就呵斥众人“你们好大胆子,居然天天在河里抓鱼,这河流过我们王家庄,是我们王家庄的,鱼也是我们王家庄的。” 杨林深知,这样的小孩子可不能和他对着干。马上起来呵呵笑道“哎呀,这个福气的少爷是谁啊,一看就非常人” 小胖子一愣,什么情况,以前在村里的时候自己只要一说这话,对方要么立刻认怂跪下赔礼道歉,要么对着干,然后自己让后面的一起上揍一顿? 旁边的一个孩子马上站出来说道“这可是我们王家庄王老爷家的三少爷王举庆。”话刚说完这个王三少爷立刻补充道“我大哥在郡城做官,我二姐可是碧云宗外门弟子。” 杨林一愣,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宗门的名字,默默的记下了。连忙恭维道“哎呀,我说怎么一看王少爷就是天才,以后还望王少爷多多照顾啦,来来,给我王少腾个位置,王少来尝尝这个,当然肯定比不上你们家的了。” 说着杨林还很自然的过去想搭王胖子的肩膀,但是个子稍矮,只能拉胳膊。王胖子不搭理,你个山民还想和我攀关系?杨林又说,我们正在讲故事呢。 王胖子一听有故事,一脸鄙视道“你一个山民有什么故事好听?”但是还是等下文。 杨林一看有戏,让王举庆坐下,开始讲起了葫芦兄弟。众孩子听得抓耳挠腮,杨林故意渲染情节讲得慢,当听到二娃千里眼,顺风耳被妖精弄瞎,三娃四娃准备出世的时候就结束了。 众小孩一听后面没了,急不可耐,要听后面的。杨林对王举庆说“今天天晚了,该回家了,三少爷明天这个时候来我继续给你讲。” 王举庆一看太色,确实该回去了。王家村离这里可比这些山民的村远。 临走时杨林又对王胖子道“三少爷,明天来的时候带点喝的,还有调料,我们负责抓鱼做鱼。咱们边吃鱼边听故事才美呢。” 王胖子一听回头看了杨林一眼没说话走了,估计还想着三娃四娃是什么能力呢。于是呼有一段时间杨林他们就不缺油盐酱油等调料了,在吃了一顿特别烤鱼之后王举庆还从家里搬来了锅碗瓢盆。 小河两边的孩子慢慢的也开始熟了,偶尔也会来杨林村子玩。 就这样杨林的觅食进行的还算顺利,暂时解决了身体的缺乏食物的问题。没有灵兽肉,灵食,就吸收灵力,用灵力滋养肉身。没有药浴,炼体功法,就打打太极拳。 第7章 制盐科学家 大半年后,陈三娘又临盆了,有了经验杨大牛倒也不是很紧张,杨母很早就过来照顾,杨林的二姑已经出嫁了,在家的两个姑姑也过来忙活。 随着一声婴儿啼哭,又一个男孩来到了杨家,大家都很高兴,这个年代添丁可是大事,爷爷也是高兴得露出了缺了两颗牙齿的大黑牙。 互相传递着要抱这个刚出生的小孩子,杨林也想抱却被奶奶阻止了,小孩子毛手毛脚的拍摔到。 陈三娘坐月子,小姑姑就留了下来帮做家务。不过陈三娘身体好,也是一个多星期就没事了。 同样取名字又是一个大问题愁坏了杨大牛,他的脑袋怎么也想不了行脚商说的比林更好的名字。 一连几次都叹气希望有行脚商再进这个村子,孩子都一个月大了还没起好名字。要不学陈熊,给孩子取个杨小林,他孩子就叫陈小林,估计三胎都想好了,陈三林。 杨林看着这个一个月的弟弟,想起前世自己的弟弟,是一个勤劳特别能吃苦,有一点内向的男孩子。 在家陪父母的时间比自己长,小时候不懂事还经常争东西,长大了因为没经常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少了,但是每次回家都能感受到弟弟看到自己是开心的。 杨林在脑海里仔细回忆前世弟弟的长相,自己跨越了亿万星河,不知道那边是何春秋,他们都还好么? 一时间泪水便红了眼眶,抬头看着父亲道:“阿爸,要不弟弟取名森吧,森林的森,念着是一起的。” 杨大牛念了几遍“森林,森林,杨森,好,就叫杨森!” 接下来的日子杨林便在家里照顾母亲,照看弟弟,在山上挖回来两棵野桃树,一左一右种在院子边。等弟弟长大了,应该就结果了。 又一年过去了因为杨林带着小伙伴觅食,村子里的生活水平稍微得到了些改善。孩子们都比以前精神好了很多,小脸上都有了血色。 但是整个村子飘着一股腐烂的味道。因为捕的鱼多了吃不完存着,但是又没有多余的盐腌制。导致鱼很快的就腐败变质了。得先解决掉盐的问题,杨林想着。 又过了一年,杨林带着小伙伴们在一个离村子两里的一个山涧里捉螃蟹,螃蟹可是好东西,做起来方便,一蒸就行,而且营养丰富。 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两年不停的炼气,感觉自己下丹田的气团越来越大了,因为流转在经脉里的灵气也翻了几倍。 最直观的表现是自己的神识可以放出两百来米了。整个村子在自己的面前没有秘密可言。 所以现在也敢带着小伙伴慢慢的向着村子后面的大山里探索,普通的野兽毒蛇不会造成威胁。 山林里虽然不是直接往山里走,但是也是很危险的了,这些都是孩子,带着丢了或者遇到危险,基本连自保都不能。 刚到山涧里,七八个小伙伴们各自分开找着螃蟹洞,翻着石头看看有没有螃蟹藏在下面。 杨林刚进山涧的时候神识扫过了,没什么危险于是收回神识,扫山涧里的水坑给小伙伴指出螃蟹的位置,过了一会有人扯了一下自己的衣服。 杨林回头一看是李二丫,李林的妹妹,她指着对面一百米的一个滴着水的三米米高的小山崖。杨林回头看去,几只野马,南方的物种很小,正在舔食光秃秃的崖壁。 崖壁上什么都没有,杨林福至心灵,这是在舔石头里的盐吃,这地方有盐。等这个山涧摸完螃蟹,他让李林带着小伙伴回村子,他带着大一点的陈林两个人超那个岩壁过去。火山文学 看着挺近,中间还隔着一个小河谷,茂密的树林行走特别困难中间还碰到好几只野猪,杨林神识扫过没有什么危险。 经过半个小时,两人来到岩壁下,野马早走了,光秃秃的岩壁只有石头,三米高,岩壁最上面又是茂密的树林。杨林用手指摸石头然后放嘴里舔了舔,很咸。滴着的水也是盐水,这下面应该有个盐矿,杨林用神识扫了一下地下,应该不深。 杨林回去把这个事告诉了爷爷,这可是大事爷爷很快找来了村里的男人商量,因为杨林带小孩觅食的行径,大家都决定相信这个小孩子可以制出盐。 如果成功了这一定是一个可以富裕村子的大事。最终大家决定在秋收后开始打井。 秋收后村里各家都出一个男人,拿出自己的积蓄一起到八里外的小市集里去购买打井工具。 小市集因靠着庆岭山脉,取名庆岭集。人口不多每初一十五赶集,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都会带着农产品来出售或者购买日常生活所需,每初一十五倒是挺热闹的。 在一个十五后,村民们都回来了,杨林带着他们开始砍树修路,中途还在一个山洞旁围捕了一窝野猪,七八只最大的二百来斤,最小的也有七八十斤。刚开始就一半的村民扛着猪回家了,都兴奋的道这是好兆头。 三个月后刚开春,盐井打好了,准备开始制盐。井矿盐的制作过程就是溶解、再结晶的过程,整个过程比较简单,人为干涉环节很少,因此生产出来的盐环保、健康,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是为了不出问题还是要提前对卤水进行净化处理。就这样打井的同时,杨林化身为科学家根据自己前世的化学知识准备材料做净化准备,毕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随着第一锅盐被煮出来,村里一片欢腾,再也不用省盐了。每个初一十五,村民还可以背上一小袋盐去集市换生活用品。 现在这个社会其实非常的不太平,如果村里有盐矿的消息泄露出去,肯定会引来其他大家族的觊觎。善良点的给点钱强行买走,然后把村民赶走。 至于那些不善良的估计就会直接屠村了,毕竟这可不是一个法制社会,二十来户山民没人来给你伸冤的。 能在这个社会生存的都大概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大家一致决定选一个村长。以前是没有村长的,反正有事大家商量着来,最后选了父亲杨大牛,杨林也成了有身份的人,村长公子! 以后游历天下报出身的时候,可以昂首挺胸告诉对方,我是一个没有名字村子的村长的大公子,是不是格调立马就高了。 于是村里规定每个初一十五村里分四批可以带点盐出去换生活用品。当然自己随便用。盐矿建了个小作坊,需要盐的自己去煮就行了。 终于到这个世界的第八年,杨林终于可以不用省盐吃着几乎百味的饭食了。味道有了更多的可能,生活也就有了更大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