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生太难了杜晨》 第1章 那一年天空很蓝 从一个小婴儿重新来一次杜晨生理感觉上不是很美妙。捋不直的舌头只能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软弱无力的四肢只能让他躺在床上像只四脚朝天的乌龟翻个身都难,最为可耻的是作为一个心智将近四十岁的中年男人控制不住自己的大小便才更让他崩溃,而且拳头大小的脑容量和只有奶水的能量摄入不足以让他长时间动脑,脑子多转动一下,瞌睡便侵蚀而来。而睡着的后果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膀胱和括约肌,嗯,不是尿裤裆就是拉裤裆。但是重新来过一次,心理上却是美滋滋的,重新躺在父亲母亲的怀抱,还有瘦干瘦干的哥哥小心翼翼的摸着自己的小脸,躺在床中间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还有周围有着年代感的家具,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杜晨热泪盈眶。生为八零后,杜晨和哥哥生在了最好的一个年代也生在了最坏的一个年代,也是一个最为怀旧的年代。 作为一个刚刚满月的小婴儿,杜晨只能静静的躺在床中间什么也干不了,旁边哥哥小心翼翼的趴在床上看着这个小肉团。杜晨看着这个熟悉也陌生的家,看着窗外瓦蓝瓦蓝的天,还有慢慢飘过的白云,旁边收音机播放着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曲,还有具有时代感的播音腔,内心无比满足。回忆了下自己是怎么重活的,大概可能是喝多了吧,不过也无所谓了。前世的自己虽然不缺钱花,也没有什么大钱,快要奔四的自己也是孑然一身,开个不大不小的汽车改装店。错过了许多机遇,也错过了许多缘份。既然重来一次,那就让自己活的痛痛快快不留遗憾。长大后都忘了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看着蓝天白云,想象着这朵云像什么,那朵云里头有什么。经历过之前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现在不用心烦忧愁的慢生活让杜晨无比惬意,何况作为一个孩子,他的任务就是吃好喝好就行,成年人的事情就让自己的父母去操心吧。当然,如果自己能控制自己的屎尿屁就更好了。彡彡訁凊 时间就是把杀猪刀,让一头黑胖黑胖的猪转眼间就成了肉铺里挂着的白条猪。杜晨这头小乳猪虽然还没被时间这把杀猪刀摁在案板上,但是也从一个躺床上穿尿不湿的小乳猪变成了穿着开裆裤到处跑的小嫩猪。刚刚过了一岁的杜晨因为不想开裆裤的问题和爸爸妈妈展开了严肃的讨论,说是讨论,其实就是耍赖不穿开裆裤。虽然现在杜晨已经能够流畅的和父母交谈了,但是为了不太过惊世骇俗,杜晨有意识的控制着一些自己的行为。虽然杜晨为了不穿开裆裤一次次和父母耍赖,但是毫无疑问屁股挨了好几巴掌。虽然杜晨已经可以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了,但是爸妈认为小朋友嘛,玩的不注意或者着急的时候会来不及脱裤子上厕所,弄脏了洗衣服麻烦而且也没有太多衣服来回换着穿。虽然杜晨很不想穿着开裆裤到处遛自己的小鸟,但胳膊拗不过大腿。而且这年头的大人总是没事干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揪一下或者弹一下你的小家雀。嗯,八十年代的工人就是这么闲,他们总是有些用不完的时间,除了上班,其余时间聊天打牌喝酒搓麻将。杜晨父亲是铁路职工,当兵退伍后安排在铁路上班。当年的铁老大那是真牛,有自己的公检法学校医院家属区,所以铁路人就是自己的一个小社会,周围邻居也都是铁路职工。杜晨的家在铁路系统自己盖的生活区,整个生活区有30来栋楼,每栋楼四个单元,四层楼高,一层三户,一户两个卧室一厨一卫,50多平米。在八十年代,这种住房条件对于普通人来说真是相当相当不错。对于农村出身的父母来说,虽然没有村子院子大,但是有电有上下水,住的还是楼房,这种条件真是小时候做梦也想不到的。每天早晨上班,中午下班骑着自行车的铁路职工一群一伙十分热闹。铁路各个站段离生活区都十分近,基本都在生活区四周分布着,骑着二八大杠十来分钟晃晃悠悠就回了家,吃完午饭还能睡个午觉,下午五点多人们就陆陆续续的下班了。所以当年的铁路职工是真的闲,不像现在的社会,中午吃个饭都是争分夺秒,家只是晚上回去睡觉的地方。 为了让自己以后的日子更加舒心,杜晨这个一岁多的小朋友已经开始准备立人设。听话,聪明,不惹事。这是杜晨给自己初步定下的人设目标。人小嘴甜,爸爸妈妈哥哥叫的清晰无比,需要父母哥哥帮忙先上去抱一抱,然后亲一下,这一套路下来,想干啥都能干。而且周围的邻居也是羡慕不已,直夸老杜家老二聪明伶俐,话说的早还清楚,不用把屎把尿,还会哄人。都说这孩子好带不费父母。现在杜晨每天任务就是吃饱玩好睡好觉,伙食运动休息跟上了才能长好身体。每天跟着哥哥屁股后面跑,不让自己闲着。不过杜晨哥哥杜彬过了新鲜期,不太愿意带着杜晨这个小尾巴,毕竟兄弟俩差了七岁,杜彬还得照看杜晨这个小不点,有些玩的也没法带着杜晨玩。其实杜晨也不太愿意和哥哥杜彬玩,毕竟他们玩的还是小孩子的玩意,对于他这个中年男人来说太幼稚,不过没办法,现在还是八十年代中期,大家伙家里都还没有电视机这些个奢侈的家用电器,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做,况且为了长身体只能跟在自己哥哥屁股后面凑热闹。现在杜晨唯一希望的就是快快长大,现在这个小不点的样子,想干点啥都干不了,不能自己出去玩,没有电视看,想看看书也不能看啊,其实上辈子杜晨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音乐改装车了,但是除了看书成本小点,其他的爱好都相当烧钱啊。现在杜晨每天就是缠着自己老妈想要听听收音机,听听新闻,听听歌,为了能听收音机,杜晨每次听到歌曲就手舞足蹈卖萌跳舞,惹得父母哈哈大笑。收音机在那个年头可是了不得的物件,不是谁家都有的,家里的收音机还是杜晨父亲退伍那会从部队带回来的,那个时候,杜晨父亲一人上班养全家四口人可没有多余的收入去买收音机,平常也是爱护的很好,之前也很少收听,毕竟电池也不是那么好买的,这些都是钱。不过杜晨卖了一手好萌,所以父母也就顺着他,每天都能听一听收音机,目前这是他最大最快乐的消遣了。 第2章 可怕的托儿所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杜晨已经四岁了,这段时间,杜晨重复着一天天单调却快乐的日子,楼上有两个邻居也有了小朋友,都比杜晨小一岁,上一辈和杜晨是死党,后来都是当兵回了铁路系统,比杜晨强一些,最起码旱涝保收。杜晨他们家这一单元十二户都是男人在铁路各个站段上班,女人在家哄孩子操持家务,每天杜彬自己步走去上学,杜晨老妈收拾完家里就带杜晨出去串门,天气好的话,各家各户女人都拿个小板凳在单元门口坐着,要不摘菜准备中午饭,要不就是打毛衣毛裤,总之串门唠嗑手里肯定不会闲着。这个时候,杜晨就和上辈子的两个死党嘻嘻哈哈的闹着,其实多数时候算是杜晨看着他俩,毕竟他都不知道怎么和这两个话都说不清表不明小屁孩玩什么,总之就是太幼稚了。 还和老爸老妈一起睡的杜晨这天晚上刚刚睡着了就迷迷糊糊听到父母在商量他去上托儿所的事情,瞬间,杜晨便清醒过来。虽然重生的日子目前过得很舒心,即便他现在每天只能装萌卖傻,但是他是真心不想和上辈子一样样的来过一次,上学他不反对,但是托儿所他真的受不了,一个小屁孩哭,跟着一堆小屁孩哭,想爸爸妈妈,拉裤兜子,打架,你和我好,我不想和你好了,想想都让杜晨脑仁疼。 “爸爸妈妈,我不要上托儿所。” “你没睡着啊?赶快睡,有什么事明天再和爸爸妈妈说好不好。” 那个年代的父母大都不太会教育孩子,也不太懂和孩子沟通,基本有什么事情都是告诉你你还小不懂,然后慢慢的就把事情拖了过去。现在杜晨老妈就给杜晨来了这么一招。杜晨老妈估计明早起来,杜晨这么个小娃娃早就把事情忘掉了,而且这么个小娃娃能知道什么托儿所。 杜晨很听话的闭眼睡觉,因为他知道他现在再说什么也没用,继续闹腾的话不一定就会挨顿揍。杜晨老爸部队当过兵,脾气可不是特别好,而且那个年代的男人都有些大男子主义,你的顺毛捋,否则后果难料。这个年代的人们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不会和你讲什么沟通,当孩子的你就乖乖听话就行,不听话好说,一顿揍就老老实实。不听话?部队武装带了解一下。 第二天早晨起来,杜晨还惦记着托儿所的事,老爸已经上班去了,正好和老妈沟通下,毕竟老妈比老爸温柔多了。 “妈妈,我不想去托儿所。” “你为什么不想去托儿所呢,托儿所有好多好多的小朋友,还有阿姨教你唱歌玩游戏,还能画画,托儿所可有意思了。” “不要,那些小朋友笨笨的,只会哭,就像小光和志强一样。我不要和他们玩。” 为了自己,杜晨只好把楼上的两位死党献祭了。 “晨晨,你不能说小光和志强笨笨的,谁教你说的?” “没有啊,小光和志强经常哭,什么也不会,就是笨嘛。” 杜晨继续习惯性装傻,你想让四岁的孩子怎么回答。 “以后不许这样说,小光和志强是你的朋友。而且托儿所有阿姨教你唱歌啊。” “不要我不要,我要收音机唱歌。” 嗯,杜晨继续自己的耍赖装傻行为。 后来经过杜晨多次哭闹以及屁股挨了老爸的两巴掌,杜晨父母也有点没辙了。于是决定骗他去托儿所待一天,或许小孩子就愿意去了呢。 “儿子,这样你明天去托儿所玩一天,爸爸回家给你买雪糕吃好不好。” 杜晨老爸拿零食开始诱惑杜晨。 杜晨想了想,为了自己的屁股着想还是先顺着老爸去一天,然后再闹,这样理由也更加充分。毕竟老爸这汽车兵出身,现在在单位车班当司机兼职修理工的大手,力气可不一般,万一失手给自己屁股狠来那么几下,后果不堪设想啊。 新的一天,杜晨爸妈一块带着杜晨来到生活区里的托儿所,步走也就十几分钟。和所长说了说情况,先让杜晨里面小试一天。杜晨也不说话也不闹,就是站在托儿所院门口默默的流泪,那委屈的小样子直接让杜晨老妈心软了,转头和老公商量要不要就听杜晨的,要不就别上托儿所了。杜晨老爸可不吃这一套,从部队出来的铁汉子可不相信眼泪。于是杜晨父亲强拉着媳妇儿离开了托儿所。 “杜晨小朋友,你和老师到教室好不好老师带你去见一见其他的小朋友。” “嗯。” 杜晨乖乖的和托儿所的老师往班级里走去。杜晨边走边想等会怎么搞事情,才能让自己老爸老妈放弃让自己上托儿所的想法。 刚刚走到班门口还没进教室,就听到里面叽叽喳喳的声音,打开班级门的瞬间,杜晨体会到魔音贯耳是什么感觉。 “安静,小朋友们安静。” 托儿所老师的话很温柔但是却没有什么杀伤力,过去好一会儿,教室里才安静了下来。教室不算太大,没有桌子,只有一些小板凳,有十几个小娃娃,墙上很干净,没有什么标语和小朋友的画,就是简简单单一个教室,教室角落有一个书柜,上面放着一些故事书和连环画。这个年代之所以叫托儿所,是因为这个地方真的就是给一些孩子有个待着的地方,也不会教孩子什么知识,说是老师其实就是阿姨,每天带着孩子们做一做游戏,唱唱歌,讲讲故事,天气好的话到院子里玩丢手绢木头人滑滑梯。没有作业,不需要家长配合打卡,对比未来的小朋友,八零后的小孩子的童年算是幸福的童年了,物资虽然匮乏,但是精神上是真正的快乐。 “杜晨小朋友,你和其他的小朋友打个招呼吧。以后你可以和他们一起唱歌做游戏好不好?”彡彡訁凊 老师很和善的对杜晨说到。 “嗯,嗯,你们,好,我,我叫,叫,杜晨。我,我,我想爸爸妈妈啊……” 杜晨发挥了自己百分之百的演技,磕磕巴巴的打着招呼,话说到一半就突然干嚎起来。 其他个别小朋友听到杜晨大哭,嘴里还喊着爸爸妈妈,于是小嘴一撇,也扯开嗓子哭了起来,嘴里也喊着我要爸爸妈妈。可以预见,后来一个班的小朋友在杜晨的小心思全部哭了起来。等老师一个个把孩子哄好了,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杜晨心眼也坏,老师哄好一个去哄另外一个的时候,杜晨就悄悄的挪到刚刚哄好的孩子旁边,引逗的小朋友又哭了起来,就和按瓢葫芦一样,这头按下去,那头又起来。老师是感觉今天这些孩子是格外的难哄,哄好一个,另一个又来,也是有点心力憔悴。 第3章 达成所愿 接下来这一天,杜晨数次引逗别的小朋友哭闹,中午不好好吃饭,吃完饭不好好睡觉,老师问为什么怎么了,杜晨就是小嘴一撇说想爸爸妈妈,紧接着要么是怯生生的看着老师结结巴巴,要么是扯着嗓子干嚎,总之是没怎么流泪,毕竟他还没专业训练过这个。 老师也是看着杜晨一阵阵头大,从来没见过这么难缠的孩子,心里想着等下午放学怎么和杜晨的爸妈商量再等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再送孩子来托儿所。她是真没把握照顾好杜晨,就这一个小屁孩闹的整个班级都不好带。 杜晨心里估摸着时间,反正一个多点就想办法弄出点动静,不和你撒泼打滚,因为老爹知道了他耍赖的行为估计屁股蛋子得挨两巴掌。我就和你玩可怜,到时候老妈心里一软,估计上幼儿园这事也就黄了。当然杜晨不单是简单的不想上幼儿园,他还记着他给自己立下的人设,他想让老妈教他识字念书,这样,以后他就有借口看书消遣时间了,而且也能让自己的人设立得更稳,让自己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他爸妈高兴了,他自己的日子就能过的更舒服了。 下午五点半,到了放学的时间,一个班一个班的小朋友接连而出,在院子里站着等着自己的父母过来接送。杜晨也乖乖的站在那里,心里想着不知道老师会不会和自己的爸妈谈一谈,希望自己今天没白费力气。说实话,这一天在托儿所里待着实在是没意思,没有什么好玩的,也就是老师带着大家唱唱儿歌,讲讲故事,要不做会游戏。主要是周围全是小朋友,闹哄哄的吵得脑袋疼,不愧熊孩子三个字。 “你好,杜晨爸爸妈妈,你看你们有时间吗?我有些事情想和你们谈一谈。” 杜晨回过神才发现自己老爸老妈已经过来了。 “有时间有时间,老师你有什么事就说。” 毕竟都是女同志,所以这次谈话由杜晨老妈来出面。于是老师和杜晨老妈大体说了下杜晨今天在幼儿园的表现。 “你们家杜晨平时在家里表现怎么样,经常哭闹吗?” “没有没有,我儿子平常在家很省心,经常自己玩,要不就和楼上的小朋友一块玩也不用我们怎么操心也不哭不闹的,挺好带的。老师怎么了,杜晨今天在学校表现不好吗。” “没有没有,这孩子挺听话的,就是性格有点内向吧,还有就是胆子比较小。今天一天都没怎么和别的小朋友一块玩,老是自己坐在小板凳上。我问问孩子怎么了,他就说想爸爸妈妈,然后就是哭。而且看到老师们都有些害怕。” “哎呀,怎么会这样呢,这孩子平常在家里从来不哭啊,也挺乖的。和楼上的小朋友们也玩的都挺好的啊。” 杜晨老妈有些心疼的看了眼杜晨。 “我估计吧,这孩子有点怕生,还有就是平常接触的人估计有点少吧,突然间来托儿所人这么多的地方有点害怕。而且平常和你们一天都待在一起,估计现在依赖性比较强吧。” 老师也是心里斟酌了下才和杜晨爸妈说道。毕竟山晋省地处北方,他们云城市自古便是塞北重镇,民风彪悍,说不定那句话没说好就会引发异常矛盾。况且那个年代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人不在少数。彡彡訁凊 “老师,那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继续让他适应适应?” 杜晨老妈也稍稍有点着急,毕竟平常也没觉得杜晨胆小怕生啊,而且从小到大这孩子就没怎么哭过的。杜晨老爸则是瞪了一眼杜晨,对他今天的表现有些不满。男子汉嘛,流血不流泪,这小家伙平时表现挺好的啊,怎么一到关键时候就怂了呢。 “杜晨妈妈你看,孩子现在还小,我觉得不用非得现在就送过来,你们呢,平常多带他出去转一转,接触接触其他人,这样或许会好一点。你看一个班有这么多小孩子,杜晨这孩子看得有点内向,我怕有时候我也照顾不到,孩子万一受了欺负也不敢和我说,这样子就不好了对吧。” “唉,也是,那老师你的意思就是再等我儿子大点再送托儿所是吧。” 杜晨老妈也有点无奈。 “嗯,我觉得这样对孩子成长好一些。” “那好的,我回去和孩子爸再商量商量,今天你费心了,麻烦你了。” “没事没事,你们回去商量商量,其实我挺喜欢这孩子的,挺听话的,也不淘气。” “那好的,老师你先忙,那我们就先走了。” 回家的路上有点沉默,杜晨虽然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但是你让一个心智成熟的中年人天天和一堆拉屎撒尿都无法自理小朋友待在一起是谁估计都够呛。但是他还没法子和爸妈说,所以只能耍赖演戏希望混过去。 “晨晨,你告诉妈妈你是不是不敢上托儿所呀?还是有小朋友欺负你了?” 杜晨老妈率先打破了沉默。 杜晨想了想还是半真半假的和老妈说道:“不是的妈妈,我不想去托儿所,那里的小朋友太太多了,而且他们一直再说话,我不喜欢。而且我想爸爸妈妈。” “你是觉得他们太吵了吗?你不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吗?” “妈妈,什么是吵啊?” 杜晨使出了天真无邪。而且以四岁孩子的智商一次只回答你一个问题没毛病吧。 “吵就是很多小朋友一直再说话。” 想了半天,杜晨老妈用四岁小朋友能听懂的方式解释了下。 “嗯,对,他们很吵,我不喜欢他们。” “那你不想和他们玩吗?” “不要,不好玩。我想听收音机。” “好吧,咱们回家听收音机。” 回到家,杜晨老妈给杜晨打开收音机,恰逢下班时间,收音机再播放歌曲,杜晨搬了个小板凳乖乖坐那听歌,杜晨老爸老妈也是去厨房准备晚饭。 “老公,你看儿子是不有点怕生啊,要不咱们再等他大一点再送托儿所吧,去了送过去也就是玩,还得花钱,反正我也是一天在家,不如再等等。” “那也只能是这样了,我想让他去托儿所是想让他多接触接触其他小朋友,没想到这臭小子还怕生,一点都不像我。” 杜晨老爸无奈道。 “一边去,你儿子不像你像谁?我看在等个半年一年再送吧,白天不忙了我教儿子识识数,反正去那也是玩,还不如家里学点东西。” 就这样,杜晨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终于不用去那让他恐惧的托儿所。 第4章 我已经不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了 “儿子,该起床了。” 清早,杜晨老妈伺候父子两个吃完早饭一个上班一个上学,打扫完家里,看看时间已经八点半了,于是去大屋叫还在赖床的杜晨。 “嗯,好的妈妈。” 杜晨的早饭比较简单,吃个鸡蛋,一碗稀饭,足够他吃的饱饱的。 心满意足的擦擦嘴,杜晨开始在屋子里绕圈,上辈子就是瞎忙不好好吃饭,要不就是吃完饭就瘫着,后来肥胖,胃病都找上门。既然能重新来过一次,那就得好好照顾自己,照顾家人。 “儿子,你过来,妈妈教你识字好不好?” “好的妈妈,什么是识字呀?” “识字就是妈妈教你认字,你会认字之后就可以自己可以看书看故事,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了。” “太好了,妈妈,那你就教我识字吧。” 杜晨老妈翻出了杜彬原来的课本,准备先教杜晨认数字,数字还是比较简单的,拼音的话杜晨老妈看来四岁的孩子还是有些太早了。 就这样,一个努力教,一个努力演,一幅母慈子孝的画面。两人的配合下,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准备午饭的时间。杜晨老妈准备去做午饭,杜晨则打开柜顶上放的收音机。这是目前他唯一能接触到外界信息的方式。 下午睡了一觉,起来玩了一会儿,杜晨老妈开始指着数字问杜晨,杜晨也不得不装模作样的回答。但是杜晨老妈就惊喜多了,上午教会的数字一个也没忘,都准确的说出来了,虽说也就是从一到九,但是确实很让人惊喜。 到了晚上,杜晨老妈和老爸说道:“老公你过来看看,咱家儿子好聪明啊,来给爸爸展示展示,这是几啊?” 杜晨哥哥杜彬在一旁看得嘁了一声。 “彬彬,你嘁什么嘁,你小时候可没你弟弟聪明。还有你作业写完了吗?还不快去写作业。” 杜晨老妈不乐意了,你这小兔崽子不是否定我一天的教育成果嘛。 杜彬看了眼老妈不敢说话了。乖乖去小屋写作业去了。 在老爸面前展示了半天,杜晨老妈心满意足了。 “他爸,你看,咱儿子多聪明,真没想到我就教了一上午,到晚上孩子还记得呢。这托儿所不上也挺好,去了也是玩,还不如我在家教他点东西呢。” “嗯,老二这记性不错啊,那你每天没事的时候就教他学点东西哇。希望我们老杜家也能出个大学生。老大就是太贪玩了,哪天我得和他算算账,眼看就要上初中了,还是一天天就知道玩。” 之后的每一天,杜晨老妈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陪杜晨念念诗,认认数字,再后来就是学习拼音,杜晨也是来者不拒,只要你教,我就学。杜晨老妈是越教越高兴,直感叹自己孩子聪明伶俐,就这样,日子是一天天慢慢过去,偶尔父母也问问杜晨要不要上托儿所,毕竟去了可以接触更多人,对孩子成长更有帮助。杜晨则是隔段时间就要和自己爸妈斗智斗勇,目的就是打消父母的念头不上托儿所,索性在杜晨的坚持下,父母提过几次之后也就不再提这事了。其实那个年代,除了一些大城市,还真没有多少孩子上托儿所。当时的托儿所和现在的幼儿园真不一样,只是个照顾孩子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教学任务,真正读一年级之前,有个学前班,就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大班,只需要上个学前班就可以直接上一年级了。况且一般家庭都是两三个孩子,独生子女很少,去托儿所一年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那个年代,大部分都是男人工作赚钱,女人基本都是在家照顾孩子操持家务。所以那个年代不去上托儿所太正常不过,大部分孩子都是上个学前班直接上一年级就行了。 杜晨就这样一天天混日子,渐渐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聪明,懂礼貌,爱学习,听话不调皮。杜晨按部就班读了学前班,一年级,现在已经是二年级的小朋友,而且光荣的去了少先队。杜晨对于他的学生生涯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划了,作为重生者,虽然没有金手指,也不求成为首富啥的,但总不能和上辈子一模一样吧。杜晨目前的目标就是近几年条件允许的话,他想跳级,虽然成年后总是怀念学生时光,但真正让你从小学初中高中重来一遍的话,没有几个成年人能够接受。二一个就是杜晨想要投稿,当然了,是写写日记或是作文,往一些学生期刊投一投稿,赚点零花钱花一花。至于第三个目标,就是老爸现在单位车队的修理厂,老爸汽车兵出身,现在主管单位车队修理厂,他想着怎么能让老爸承包下这个修理厂,那样的话,家里的经济条件一下子就上去了。要知道,国内第一批富起来的好多都是开修理厂的。当时修理工少,配件价格明,纯纯的卖方市场。 要知道,后来杜晨也是开改装店的,和很多老大哥聊过天,听他们吹牛,但是能肯定的就是最早开修理厂的人大多都发了大财。其实想想八九十年代只要有点技术自己出来单干的,只要不是运气特别差的,不敢说大富大贵,但是绝对小康水平之上。承包修理厂的话,杜晨父亲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战友。 杜晨父亲当兵是在东北那块,就是国内汽车长子那,当年杜晨父亲就没少和汽车长子那打交道,毕竟在一个地还是汽车兵,虽然退伍好多年了,但是有不少战友转业留在那边了,如果不是当时结了婚,老婆和老大都在老家云城,杜晨父亲说不定也就转业留在那边了,毕竟还是那边更加发达一些。杜晨是老爸退伍回来第二年出生的。还有一些战友是天南海北的哪都有,比如南粤省,那边更发达,真有什么稀奇的汽车配件那边估计都能找到。这样的话,有了好渠道,修理厂这事就成了一半,另一半就是怎么把铁路这些站段的汽车修理业务垄断,目前的情况就是每个单位都有个自己的修理厂,各玩各的,规模不一定大,但是一些简单的修理都能自己搞定,自己搞不定去别的单位求助下问题也不大。就凭杜晨老爸的技术,再加上配件的优势,如果能把各个站段的汽车修理业务揽上,发不了财才是怪事。 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杜晨太小,八岁的二年级小朋友,连人轻言微都算不上,家里就压根没有话语权,怎么让老爸承包修理厂,这个得从长计议。 第5章 从投稿开始 杜晨从小到大,一直坚持的爱好就是读书,除了课本不爱看,其他书来者不拒。书读的多了,文笔不敢说,但是脑洞绝对是有了,所以,他现在想的就是能不能写点东西赚点零花钱。以他现在的年纪,目前小学生作文是最好的选择。 杜晨抽空翻了翻哥哥的图书,找到了好几本《学生时代》。杜晨看了看书籍信息,这个是他们山晋省会城市龙城自己的期刊,服务对象是小学生,月刊,上面有故事,作文,还有学生动态。也有投稿地址,离 得云城也近,对杜晨来说投稿正合适。 杜晨仔细的看了看这本期刊,研究下这本期刊收稿标准,方便自己过稿,毕竟退稿的话这邮票钱对他也不少。 仔细研究了好几本《学生时代》,杜晨心里有了谱。决定最近有时间就动笔,加上修改斟酌差不多一个星期时间,先写篇作文试试水。 断断续续的写了三天,修改又用了三天的时间,杜晨的第一篇作文终于出炉,又去校门口买了几页稿纸,杜晨将作文重新誊写了一遍,装好信封,贴好邮票,杜晨趁星期天去了趟邮局将信寄走,邮局离家也不远,就在生活区边上。来回四十分钟足够,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儿子,你这几天每天晚上在干嘛呢,电视也不看了?” 杜晨这几天的反常还是引起了老妈的注意。 “妈,没干啥,我就是写了一篇作文,寄去《学生时代》,我就是想试试我水平怎么样。” 杜晨早之前就想过了,这个事迟早得告诉爸妈,毕竟过稿的话,稿费汇票他自己取不了,还得靠爸妈。 杜晨老妈则是有些吃惊,这孩子从小就比较省心,学习上也不用大人督促,每天放学回家主动先回屋写作业,写完作业才去看电视或者找楼上的小朋友。但是没想到这么有自己的想法。 相比较老大特别贪玩,放学没有一次准时回家,总是和同学路上打闹一番,想到这里,杜晨老妈也有些头痛,老大杜彬今年已经初二了,但对学习还是不上心,明年就要面对中考了,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考上,是上中专好还是继续上高中好。 “儿子,你们二年级还没有学习写作文呢吧?现在你们不是写日记吗?作文和谁学得啊?” “没和谁学啊,就是没事看看哥哥的作文书,咱们家不是订了好多嘛,看的看的我就想写着试试,就这样就回了啊。” “我儿子真棒,那给妈妈看看好不好?” “妈,我写完就寄出去了,没有了。” 说实话,杜晨还是有些羞涩。 “好吧,那给妈妈讲讲你写得什么。” “妈,然后吧,我去看动画片去了。” 杜晨找个借口迅速摆脱了老妈。如果投稿成功了还好,失败了就丢脸了。两辈子算下来这还是第一次投稿,杜晨心里也有点没底。 “这孩子,还害羞了。”杜晨老妈笑了笑心里暗自道。 杜晨打开电视机,调到了中央一台,现在正在播放动画城,虽然眼睛盯着电视,但是心里暗自盘算着。 虽然之前信心满满,但是毕竟写作投稿这是两辈子第一次,信件寄出去后,杜晨不由得有些患得患失。 “就看这次能不能成功了,失败了就再来,我还就不信了,活了两辈子还能连个小学生的作文都发表不了?过稿的话也继续写,毕竟写作能给自己头上加光环,自己在家说话才能被重视。虽然自己知道一些未来的事情,但是得让爸妈听自己的建议啊。”杜晨心里默默道。 晚上十点来钟,杜晨父母看完电视剧准备熄灯睡觉,杜晨和杜彬也是早就睡着了。 躺在床上,杜晨老妈拍了拍老爸说到:“老杜,我和你说,昨天我还不是和你说咱家老二这两天有点反常嘛……” 话还没说完,杜晨老爸便说到:“嗯,咋啦,你有啥发现?” “你听我说,别插话。我今天问老二了,你猜怎么着?”杜晨老妈说完便等老爸问她,结果一阵沉默。 “你怎么不说话?”杜晨老妈推了老爸一下。 “不是你和我说别插话听你说嘛。” “你没听见我问你嘛?算了算了,我直接和你说吧。” 黑暗中,杜晨老爸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 “唉,我告诉你,儿子这几天写了篇作文,投稿去了。我还问他你们二年级不是没学写作文吗。结果儿子告诉我他是自己看书学得,怎么样,儿子聪明吧,这点还是遗传我了。”杜晨老妈高兴的说到。 “哎呀,真不错。你没问问儿子写得什么?” “问啦,我还想看看写得啥,结果儿子说寄走了没有了。我又问写得啥给妈妈说说,结果不好意思了,啥也没说就跑了。”杜晨老妈笑呵呵的说道。 “嗯,肯定害羞了,老二从小有点内向。不过管他能不能成,有这个心思还敢实施就挺好。” “嗯,我也这么觉得,就希望他以后也能保持。别像老大那么调皮,跟你一个样。” “不是,怎么又扯到我了,合着好的都像你,赖的都像我是呗。” “那还不是个啥?”杜晨老妈不屑的反驳道。 “你这一说老大我就愁,这眼看明年就中考了,一天还吊儿郎当的,这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还是那个德行。实在不行的话,初中毕业让他当兵去哇,起码回来还能回铁路有个工作。”杜晨老爸叹了口气道。 “唉,我也不知道,我是不太想让老大当兵,你也是当兵出来的,当兵有多苦你也知道。你当兵那会我自己在家带老大是没少受罪,那会还在村里,家里种地担水啥都是我,你爸那会身体就不行了,家里里里外外的全靠我。等老二出生你也退伍回来了,回了铁路,咱们这才从村子里出来搬到楼房,我也就是这几年才过了几年好日子。”说着说着,杜晨老妈的话题就偏离了。 “我也知道当兵受罪,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嘛。但凡老大能考住,他念书念多久,我就供他多久。实在学习不行的话,也只能当兵了,最起码以后能养活自己老婆孩子。” “嗯,但最好还是能继续念书。以后也能坐办公室。你这天天和汽车打交道,油糊抹擦的,一年到头也穿不了个新衣服,还受累。铁路福利不错,但是哪个站段也累人。” “嗯,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咱们把老大再往紧抓一抓,能念书还是争取让他继续念书。行了,时间也不早了,明天还要上班,有啥明天说哇。”杜晨老爸打了个哈欠说道。 “嗯,睡哇,我也困了。” 黑暗中,杜晨父母结束了聊天。屋里静悄悄的,只有斑驳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地上。九十年代的天空,同样的澄清,还有就是数不清的星星。 第6章 坎坷的回信 信件已经寄出去半个多月了,但是还是没有回信,杜晨也渐渐的失望了,估计两辈子第一次投稿算是失败了。 自己独自郁闷了一天,杜晨重整旗鼓准备再买几本《学生时代》研究下,他就死磕这本杂志呀,他就不信还搞不定一篇小学生作文,这让他的脸往哪搁。 中午放学的时候,路过大门口的传达室,虽然已经认为这第一篇投稿没戏了,但是习惯性的还是在传达室桌子上翻了翻信件,信件并不多,然而让杜晨惊喜的是翻到最下面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可以说是邮件了,课本大小的信封,看厚度也就是杂志那么厚。 “大爷,这封信是我的,我就拿走了啊。”杜晨冲着看门大爷说道。 “等等,我看下。” 看门大爷往桌子这里走了过来,还看了看杜晨。 “你就是杜晨?” “是啊,大爷,这上面还写着二年级一班,我就是二年级一班的杜晨。” “你这么小个小孩还有人给你写信?这样哇,你下午让你们班主任过来和你一块取。现在不能给你。” 看门大爷瞅了瞅杜晨,又瞅了瞅印着《学生时代》的信封,直接和杜晨说道。 “不是大爷,我真是杜晨,二年级一班的杜晨,您就给我吧,我还有用呢。” “去去去,小孩子有什么用?下午让你班主任过来和我取,万一是二年级一班有个叫杜晨的老师呢,给错了,这么多学生,我找谁去?”看门大爷有些不乐意。 “行吧行吧,我下午上学让我班主任过来。”杜晨有些闷闷不乐,不过他还真僵持不过这倔老头。还是和上辈子记忆中一样,看门大爷是个相当负责的倔老头。 回家路上,杜晨心里和猫抓一样,不知道信封里写点什么,虽然是《学生时代》寄过来的,但是不知道是婉拒退稿,还是过稿给得样刊,看着信封大小厚度像是杂志样刊,而且退稿的话一般就扔垃圾桶了,没人花邮费再给你寄过来,除非你投稿的时候标明,再在信封里给人家备好邮票,人家才给你退稿。 但是没看到具体内容,这些都是猜测。至于为什不寄到家里或是老爸单位,是因为寄家里的话不给送,你得自己去邮局取,杜晨也不是天天有空就能去邮局,太耽误事。至于杜晨老爸单位的话,因为杜晨在汽车班,一天开车在外比较多,有时候去工区的话偶尔几天都不回来,而且有些粗心大意,杜晨怕老爸不当回事,所以地址最后填的是学校,没想到让看门大爷给拦住了。主要还是杜晨一看就是个小屁孩,谁也不太相信有谁会给个十来岁的孩子写信呢。 “儿子,你这怎么了,看得无精打采的,是不是不听话让老师训了?” 看着心不在焉的儿子,杜晨老妈问道。 “没有妈,您看我从小到大多会儿让老师训过。” “那看你饭也不好好吃,心不在焉的,有啥事呢?赶快吃饭,吃完睡会儿下午上课有精神。” “哦妈,我知道了。” 杜晨嘴里应承着,但是还是有些魂不守舍。杜晨老妈看着杜晨这个样子,知道肯定有啥事。知子莫过母嘛。 “你这小子,快说怎么了?没被老师训那是和同学打架了?” “不是,我在您眼里不是挨训就是打架啊?我和您说,前段时间我不是写了作文投稿了嘛,今天我在校门口传达室看到回信了,但是看门大爷看我小,不相信是我的,让我下午让我班主任过去取去。”杜晨哭笑不得的解释道。 “不是吧晨晨,《学生时代》真给你回信了?真的假的?”原本一旁埋头吃饭的杜彬没等老妈说什么直接插话道。其实杜彬也知道弟弟写了作文投稿,包括他在内,全家谁认为有勇气就好,父母或许抱有一丝幻想,但是杜彬从来不认为能成功,在他看来,这不明摆的嘛。 “儿子,你说的是真的?《学生时代》给你回信了?”杜晨老妈也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你们这是都不相信我啊,真回信了,就是不知道写得什么,我这不是一直想着这事呢嘛。”杜晨无奈道。 “嘿,你说这老头,我儿子小怎么了,小就不能收信了。这老头真是的……” “那没办法,我下午和班主任一块去取吧。”杜晨说道。 “弟,取上然后也给我看看,看看给你回了个啥。”杜彬也是好奇不已。 “好的哥,忘不了你。”杜晨和老妈说出来后,心里痛快不少,赶紧划拉了两口饭,准备去床上躺一会。 心里惦记着回信的杜晨最终也没睡着,只是闭上眼睛眯瞪了会,看到哥哥杜彬起床上学,他也准备起来去学校。 哥哥杜彬和杜晨虽然都是上的铁路子弟学校,但是不在一个地方,初中比小学更远一些,早晨就不说了初中有早自习六点半就到学校了,中午杜彬也要比杜晨早走个十多分钟,和杜晨一块走的话时间就不赶趟了。 下午上课前杜晨去了趟办公室,但是没找到班主任,估计下午第一节没课,还没到学校。杜晨也只能回班里先去上课,下午第一节是美术,杜晨坐在椅子上百无聊赖,觉得时间过得真慢。 第7章 我的爸爸 班主任的课杜晨不敢随意走神,认真听课的话,一节课的时间也很快就过去了。 “杜晨,走吧,和我到办公室一趟吧。” 下课了,吴老师和杜晨说道。下午两节课后有个课外活动,也是四十多分钟,之后再上一个自习,其实就是为了孩子们做作业。所以时间上很充裕。 杜晨跟着吴老师走向办公室。 “去那搬个凳子坐那吧,说说吧,这个邮件怎么回事。” “老师,我就前段时间自己写了一篇作文,正好我家里有《学生时代》这本杂志,我就想着能不能投稿试一下,我就写了篇作文寄过去试了试。”杜晨如实回答道。 “那这个邮件就是给你的回信?这是过了?”吴老师问道。 “老师,我也不知道啊,我也是今天刚刚见到这个邮件,我也啥都不知道。” “那给你,现在打开看看,也让老师见识见识。”吴老师笑嘻嘻的道。 说着,将桌子上的邮件递给了杜晨,顺手还给了个裁纸刀。 杜晨手脚麻利的划开邮件,他也有点着急,想知道里面装的什么东西。打开邮件,从里面拿出本杂志,还有一个小点的信封。 吴老师伸手接过杂志,正是《学生时代》,示意杜晨自己继续打开信封。 杜晨撕开小的信封,里面有一张汇票,还有一张信纸,抬头看了眼吴老师,见吴老师正在翻看杂志,于是自己先看了眼汇票,没错,就是稿费二十元。汇票放在一边,杜晨迫不及待打开信纸,想看看上面写了什么。 “杜晨同学你好,恭喜你的作文《我的爸爸》被杂志社录用,样刊与稿酬一并送到,希望再接再励……”剩下的就是一些客套话。 杜晨心中激动不已,如果不是在办公室里,杜晨真想大喊为自己喝彩。不单单是为自己投稿成功,也代表了自己改变了上辈子的命运。 吴老师在一旁看到杜晨的表现,也加上手中的杂志,也猜到了杜晨肯定投稿成功了。而她也确实在目录找到一篇作文,作者就是杜晨的名字,心中也不禁感叹道:“这小子不错,课程还没有要求写作文就已经自己学会了,还能投稿成功。” 吴老师按着页码找到杜晨的作文,仔细的翻看着。 第8章 和你弟弟学着点 读完杜晨的作文,杜晨的父母沉默了很长时间,他们没能想到不到十岁的孩子能写出这么感人的文章。 一篇好的文章,不需要多么华丽的文字堆砌,只需要情真意切,能够让人沉浸在你创造的世界中,让人感同身受那便是一篇好的文章。 杜晨老爸眼睛微红的看了眼杜晨什么都没有说,杜晨老妈则是略带醋意的对杜晨说道:“儿子,你这个没良心的,怎么的,就爸爸对你好是吧?妈妈对你不好吗?你为什么不写我的妈妈呢。我每天起早贪黑的,给你做饭洗衣服打扫家,怎么,这些你都没看到?” 其实父母能有什么坏心思,杜晨老妈是稍微有一点点吃醋,主要是看到自己老公感动的眼睛红了,而且本身就不是特别爱说话,总不能大家都沉默吧,于是开口打破了沉默。 “不是不是,没有没有,妈妈,我这不是准备写第二篇呢嘛,下一篇就是您,我亲爱的妈妈。”杜晨连忙摇头摆手对老妈解释道,这个问题不解释清楚,以后有杜晨受的,毕竟每天伙食就是老妈掌控的。 “那为什第一篇不写我呢?”杜晨老妈质疑道。 “您看,我之前看过好多作文,主要都是写爸爸的,我这也是第一次嘛,我感觉写爸爸更容易一些,世上只有妈妈好嘛,写完爸爸,才更能突出妈妈嘛。”杜晨绞尽脑汁给母亲解释道。 “这次我就相信你了,不过写我的话必须写的更好,听到没,而且写我的你也要投稿,必须成功,不许失败知道不?”杜晨老妈哼了一声算是饶过了杜晨。 “晨晨,你也给哥哥写一篇呗?”杜彬在一旁也笑呵呵的凑着热闹。 “一边去,哪都有你,马上就中考了也不说有危机感,你也学学你弟弟。”杜晨老妈接过话题。 杜彬听到老妈教训,直接埋头鸵鸟状。 “老大,你妈说得对,还有一年多就中考了,你也该努力了。你爸不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才当的兵,一辈子只能做个工人。我们当年是想读书,那是没钱也没人管。你再不努力的话,初中毕业给你改改年龄,你也只能去当兵了,最起码以后还能回铁路,能够养家糊口。”杜晨老爸缓缓开口道。 “我也知道,我和你妈说的你不爱听,你也这么大了,也懂事了,我希望你能好好想一想,是好好学习以后去更大的城市,见识更加繁华的世界,还是只能像你爸我一样,从上班第一天就看到最后一天是什么样,只能在这个小圈子中反反覆覆。我也是当兵出来的,所以我不希望你走我走过的路,吃过的哭,受过的罪。好了,都吃饭吧。” 或许今天听到杜晨的作文,杜晨老爸比平常感性许多,平时很少和孩子交流的他很是用心的和杜彬说了许多。 “好的爸爸,我知道了,我会认真想一想的。”杜彬也很郑重的回答老爸。 杜晨在一旁安静的看着,他也没法说些什么。杜晨认为哥哥杜彬很聪明,比他聪明多了,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上辈子,哥哥杜晨中考发挥的很不错,中考成绩的话中专和高中都超出许多,当时是提前填报中考志愿,中专填了京城的铁道职业学院,高中填的是云城铁路子弟第一中学,双双录取。不过中专是定向分配,毕业后直接回铁路,杜晨爸妈出于杜彬比较贪玩,思来想去,最后杜彬上了京城铁道职业学院,毕业后直接回了铁路。 所以杜晨对于哥哥中考成绩是不怎么担心的,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和上辈子做同样的决定,杜晨更希望哥哥杜彬去上高中读大学,以哥哥杜彬的能力,大学毕业后杜晨觉得一定会比回铁路强太多了。 虽然之前杜晨父亲的谈话让气氛稍显沉重,但是不一会儿,气氛又慢慢的恢复了,一家人边吃边聊,毕竟杜晨的文章能够发表的确是一件喜事。家属区这么多的孩子还没听说过谁家的孩子能够发表文章,即使是一本小学生期刊上的作文,也足以让杜晨父母自豪许久。 “儿子,你以后要继续努力,争取给妈多发表点文章,以后做个大作家。”杜晨老妈笑呵呵道。 “好的,妈妈,我会继续努力的。”杜晨嘴上应承的很好。心里却想着:“妈妈呀,大作家是不用想了,后来严肃文学可是不怎么吃香了,都是快餐文学的天下,大家日常压力就够大了,看书都是追求个乐呵和放松,或许能做个网文作家,写的好了收入也不错,就是不知道您能满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