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玉》 第1章 渔村少年 黄昏,夕阳,大海。 一座海边的小山包上,一个光着膀子、汗流浃背的少年直起了腰。 回头看看刚刚翻好的两亩薄田,少年黝黑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笑意。 在田头稍微休息了会,少年裹上了满是补丁的外衣,沿着山坡小路,走向了山脚下的村子。 村子名叫老渔台,是一个靠海的渔村,少年也正是这里的渔民,名叫阿大,今年刚十二岁,世代靠打鱼和耕作这点薄田为生。 阿大家里有四口人,除他之外,还有母亲、二弟和三妹。 阿大的父亲,两年前跟着船老大出海捕捉一种名为金须鱼的凶猛鱼类时,被咬成了重伤,不久便撒手人寰了。 父亲走后,阿大便帮着母亲,扛起了家里的大梁。 阿大这个名字,是少年的小名,和狗蛋、二黑这类名字是一样的,他这个算是毕竟好听的。 阿大的大名也颇为文雅,姓庄名玉,大名庄玉。这个名字,还是阿大的父亲用了一条大鱼干,请村里唯一的私塾张老先生给起得名。 庄玉得到这个名之后,二弟也就跟着叫了庄二玉,小妹也就叫了庄三玉。 不过自己这名字,庄玉压根也不会写,只能勉强认出来。 进了村子后,经过七拐八绕的土路,庄玉便进了自己的小院。 小院不大,被母亲李氏收拾得极为干净。 一边将镐头放下,庄玉一边冲着堂屋喊道: “娘,俺回来了。” 不待听到母亲的回应,屋里便传出了欢快的声音,二弟和三妹扑了出来。 二弟刚满十岁,三妹刚满八岁,和庄玉比起来,两人脸上更显有些肉色。 三人打闹间,母亲也从堂屋出来了,年纪不过三十出头,头上却已有了明显的银色。 “娘,两亩地翻完了,等明年开春下场好雨,种子就能下地了。”庄玉对母亲道。 母亲连连点头,招呼二弟、小妹进屋,把半陶盆热水给庄玉放在了井水台上。 掺进一些凉水,庄玉舒服地洗了一遍。 进了堂屋后,东北角的灶台上,弟妹早已围上去了,一盏昏暗的鱼油灯也已经点上。 母亲一掀锅盖,一股热气白雾冲上了梁头。 唏嘘着手,母亲快速从锅里端出几个窝头,弟妹两人都去抢那最白的窝头,而庄玉直接拿起了最黑最硬的一个。 狼吞虎咽地吃下那窝头,又喝下一碗热菜汤,庄玉便起身道: “娘,俺吃饱了,去西头二叔那里。” 母亲也紧跟着起身,眼中已满是心疼的泪花。 到了门口,母亲从墙上摘下了一条大鱼干,递给庄玉嘱咐道: “到了你二叔那里,多听着些,能不能成不打紧,咱们只当是谢谢你二叔的好意。” 庄玉接过鱼干,点了点头,走进了正在降下来的夜幕中。 他要去见的这位二叔,是一位族叔,在老渔台村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二叔之前说要帮他谋个好营生,说今晚让去找他,庄玉心中有些兴奋,也有些期待。 到了二叔家的院子前,大门还没有关,庄玉自行走了进去。 和看门的阿黄打了个招呼,庄玉到了堂屋门口,理了理衣服,庄玉抬声道: “二叔、二婶在家吗?” “是阿大啊,快进来吧。”是二婶的声音。 推门进屋,庄玉看到二叔一家六口,正在围着锅台吃饭。 微胖的二婶已经站了起来迎向了自己,一脸胡子的二叔则正坐在一个小凳上,端着大碗在呲溜、呲溜地喝汤,一边喝,眼睛还一边在碗上看向自己。 四个同辈仍在自顾着吃饭,手中的窝头是比自家的白多了。 不知该如何开场,庄玉下意识地提了提手中的鱼干。 二婶马上一脸喜色地道: “这孩子,来就来呗,还拿什么东西。” 说着,二婶便走过来接那大鱼干,但身后却传来了二叔很大的一声咳,惊得四个孩子都口中一停。 二婶马上收回了手,有点不好意思地对庄玉道: “阿大还没吃饭吧,快坐下来吃个膜。” 二婶招呼庄玉坐下,庄玉连连推脱,推脱中将那条鱼干放在了灶台上。 一直在喝汤的二叔,都看在了眼里。 放下碗,二叔起身,左脚有些坡,却非常有威严地对庄玉道: “跟我来里屋。” 一到里屋,二叔就坐到了炕上,点上了自己的旱烟袋,使劲抽了一口,很是舒坦的样子。 庄玉则站在炕边,一幅等着二叔训话的模样。 又抽了一大口,二叔开口道: “阿大呀,前年你爹没了后,你娘带着你们三个,过得很不容易。”bookAbc.Cc “你家那点田也出不了几斤粮,平时还能在海边打打鱼,一到冬天就难熬了,出海捕金须鱼那些船老大也不会要你。” “你家的难处,族里都知道,二叔我也都看在心里。” 第2章 银发少女和狸猫 等庄玉回到家中,二弟和三妹已经在炕头上并排睡下了。 而母亲还在昏暗的鱼油灯下,给村里韩大户家们做女眷绣鞋,以补贴家用。 庄玉给母亲说了二叔给找的营生后,母亲竟喜极而泣地哭了起来,包含了太多的辛酸。 当天晚上,整整一夜,那盏鱼油灯也没有熄灭,母亲给庄玉缝补了一夜的新衣服。不到三更天,又开始给庄玉作早饭。 早饭做好时,天色还很黑,鸡鸣声刚刚响起。庄玉穿上了母亲刚给做好的新衣服,并在母亲的注视下,吃完了两年来最好的一顿早饭。 吃完后庄玉便准备出发,母亲要出门送一送他,但被他安抚在了家中。 时间已经到了深秋,外面已经有寒气了,而母亲的身体不好,容易受寒。 临出门前,庄玉打开了两包果子,分别从里面取出了两块留给了弟妹。 一身陋衣,一顶斗笠,一个斜跨的黑布包袱,还有一把生锈的半截柴刀,庄玉出了自家的小院。 凌晨的渔村中,只有庄玉瘦弱的身影在行走,不时传来警觉的狗叫声。 出了村子,直接向北走,翻过那个小山包之后,便是一大片丘陵山林。 在丘陵林间穿行,庄玉拿着那半截柴刀,不时地左右挥舞几下,以驱开可能划破自己新衣服的杂枝乱叶。 从老渔台到虎林镇,有近一百五十里的路,三年前庄玉曾跟着父亲去过。以他现在的脚力,一天时间是很难走不到的。母亲还特地给了他两文钱,让他晚上找一户人家借宿,买些好的吃食。 等天色亮起时,庄玉也走上了大道,路上也开始有三三两两的行人了。 庄玉本来就瘦弱,此时头上顶着一个大斗笠,更加显得瘦弱,不时有人会看他几眼。庄玉也只得靠着路边,低头快行。 到了晌午时分,在一条泉水旁,就着泉水,庄玉吃了两个窝头,休息了约有半个时辰。 下午继续赶路,等天色慢慢变暗,路上的行人又逐渐变少了起来。庄玉也开始考虑,要不要找一户农家借宿了。 但他很舍不得母亲给的那两文钱,就在来回的纠结过程中,庄玉一连错过了三个村子。 随着夜幕完全黑下来,庄玉似乎走到了一片荒地,周边再也看不到灯火了。 远处不时传来的野猫、夜枭叫声,让庄玉不禁加快了脚步,半截柴刀也早已握紧在了手中。 但所幸头顶上还有月光,能看清前后的路。 一阵一阵的小跑,让庄玉的眉头出了一层又一层的汗。 最终在午夜时分,庄玉在一个拐弯处,看到了一个低矮模糊的房子。 那房子在路北侧的一个小坡上,看起来非常孤零零地,像是一座庙。 尽管庄玉也曾听说过,出门在外,宁住荒坟,不宿古庙。但此时已经到了午夜,远处隐隐传来了狼嚎声,庄玉下意识地朝那房子跑了过去。 等到了近处,看出那确实是一座土庙,只有一间房子的大小,已经非常破败不堪了。 庙门已经不见了,庙顶的西半部分也全部坍塌了,月光照下来,一地的杂草。 庙的正中间,还有一座只剩了下半截的神像,上半身也不见了。 庄玉握紧柴刀向前摸索,小心翼翼地走向了东半部分。 快到东墙时,摸到了一个铺得非常厚,还颇为平整的草埔。 柴刀四下扫了扫,没有人,庄玉便满意地躺了下来,看来这荒庙还是经常有人来宿夜的。 躺下之后没多大会,身体的疲惫之下,庄玉很快就睡沉了过去。不知不觉间,还做起了梦,在那梦中,竟还遇到了韩大户家的二小姐。 梦到了香甜之处,庄玉舔了舔自己的嘴唇。不自觉地翻了个身,越发觉得痒。 困得迷迷糊糊地,庄玉睁开了自己的眼睛。bookAbc.Cc 这一睁眼不要紧,“啊”的一声,庄玉如见了鬼一般地叫了出来。 只见,一只双眼通亮,肥得不像话的狸花大猫,正在伸着舌头舔自己。 那狸花猫,也被庄玉的叫声吓了一跳,一个炸毛,跳向了西边。 落到地上时,姿势没摆好,屁股先着地,头似乎摔到了一个人的脚上。 庄玉精神高度紧绷了起来,顺着那向西跳的肥猫,也看到了西边的那人。 那人正盘坐在地下,但此时地上非常干净,西边的杂草已经一点也没有了。 月光之下,能够看出那人满头银发,像是一个老太太。 随着猫到脚边,那人也微抬起了头,看了看黑暗中正举着柴刀的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