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三国剧组开始》 第1章:这一年,1991! 1991年,6月,冀省,郊外。 穿着一身士兵甲、肩膀扛着一枚“赵”字大旗的许旭,坐在树荫之下。 抬头看天,晴空万里。 遍观四周,清风徐徐。 笼罩在头顶上的骄阳,热意腾腾,身上套着的兵甲,就像盛夏里的旱厕,密不透风,又臭又热。 地上丛生的荒草,如中年大叔的秃顶,左一茬右一茬,潦草的生长着。 累成死狗的许旭,从面前折了一根茅草,叼到嘴中,双手交织托着后脑勺,浑身细胞尽数躺平在树荫斜坡上。 沁蓝如水的苍穹,倒映在眼帘里,流云四飘,思维随之发散着。 上辈子,受父母辈的影响,成为华北某文工团的一名文艺兵,日常下基层精神鼓励,倒也按部就班做到一个小头目。本打算以此为跳板,借以在演艺事业上打开一番局面,却是碰到后来的那年军改,部队文工系统除了那几个名号响亮的外,其余一并核减。 于是,被转业回原籍沪都,按照有关规定,军转干连降四级,成为文化口的一名干饭人。 在烟熏火燎的日子里,下班后跟着几位老炮,烧烤摊前啤酒脏腰小烧烤,结果一夜重回这一年。 1991年啊,手机还是一块板砖的年代! 许旭叹息着。 若是早一年来,就能趁上浦东开发开放、沪交所挂牌、深交所试营业,赶上狂野的初代目股市。 晚上两年,也能等到政策明朗后,去南海边套圈圈。 可唯独是今年。 一个显得尴尬的节点。 只能说是,波澜壮阔,心惊肉跳。 谁又能想到,日子过不下去的老大哥,在几个月后说散就散,而分手的浪潮余波,轰然拍打到了东方,惊起一片鸥鹭。 biu— 眼前,一只碧绿的蚂蚱忽悠而过,跳到嘴角叼着的茅草上,上下起伏的晃动中,小眼瞪着大眼。 许旭嘴角呼气吹走,喃喃道:“历史大潮浩浩荡荡,我这只蚂蚱,要怎么蹦跶呢?” 自己来到剧组已有一周。 沿着原来的轨迹,于一周前,在重新来过的恍惚中,收到上级命令,文工团跟随驻地部队一起,执行一项协助拍摄的任务。 这项任务,就是国内电视史上四大工程之一的三国工程! 在协助拍摄的分工中,文艺兵们因为专业素养高出了普通士兵一筹,所以在戏中基本都安排扮演着不少靠前的角色,时而有露脸的机会,这些天,自己是从百夫长演到小校尉。 但许旭心里决不满足于此。 曾经的自己,也就是在这偌大的三国剧组里,打了一圈酱油,要拿着放大镜才能从人群中找到少得可怜的身影,如今重来一回,他怎么也不能满足于还是龙套走一遭。 可央版三国,动用人力数以万计,在这密密麻麻人海中,自己一个素人,没名气无人脉,想要冒出头,着实困难。 也做了些尝试,比如在这两天里,晚上放饭休息、众人闲聊无事时,凭借对三国诸多人事的信手拈来,就攒了一个局:说三国。借鉴后来那位易某人品三国的风格,目前在文工团身边这个小群体里,算是小有名气。 这是自己在这个上万人的庞大剧组中,努力推动名字破圈、闯入导演视野的一种方式。 目前效果还有待评估,仍然需要等待一个契机。 躺平想来想去,不甘还是打酱油的许旭,有些心烦意燥。 这时,喇叭里传出声音:“各组群演准备!” 第4章:貂蝉出没!马!马! 洗漱完,走出部队自己在野外搭建的帐篷群宿舍,跟着大车来到片场。 清早间,蔼蔼薄雾流淌在丘陵之间,若轻纱一般。 密密麻麻的人群,下饺子般的从大车上跳下来。 列队在群演服装棚前,等待准备分配阵营,顺道每人从泡沫箱里拿上塑料袋分发装好的包子。 旁边,文工团的姑娘们拖着身体也在列队。 许旭朝着许怡雯招了招手,姑娘哼了一声,头扭到一旁。 昨儿她被忽悠着去扛旗,结果跑了个半死,这一大早起来,两条腿跟灌了铅一样拖不动,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当木头人背景板呢。 等换完了服装后,准备吃早饭的时候,盖在瓷钢杯里的包子已经是冷了。 许旭于是溜达到一旁,找场务要了些热水。 回来的时候,就见文工团的大家伙儿都分散坐着,低头吃着塑料袋里的冷包子,等待着待会儿的拍摄分配。 许旭瞅了一圈,看到小只熟悉的身影,走了过去,捅了捅她的肩膀“你杯子呢?” 正蹲着小口咬着包子的许怡雯抬起头,伸手掏了掏,从褶皱的戏服间拿出一只瓷钢杯,许旭给她倒进了些热水。 这时,一旁,有同样吃着冷包子的文工团姑娘们,就开始自言自语摇头晃脑着道“真羡慕呀,我们可就没这样的待遇噫。嗐,我怎么就没碰上这样一个好哥哥呢。” 被热水气息扑腾在脸上的许怡雯,俏脸一红。 未及说话,忽然是传来一阵骚动。 这定睛一看,嚯,是有靓女出现! 就见演员组的化妆棚前,出现了一道粉色的身影。 穿着一件深粉色斗篷裙,脖颈间系着一条粉色丝巾,俏脸白里透红,五官姣好,皮肤琼鼻之下一点红唇,眉目之间,妩媚有情。走路的形态很有汉礼的风采,行走之间,婷婷袅袅。 此刻在人群里出现时,就往那儿一出现,仿佛是形成一个视线吸引的漩涡。 大家伙们个个抻起脖子。 啧啧! 许老师带着艺术欣赏的目光。 原来是貂蝉啊! 这一年,饰演貂蝉的陈老师才二十三岁,芳华正茂。 蹲在许旭旁边的姑娘情不自禁的感叹“她真漂亮啊!” 眼神里,不乏有羡慕的神色。 按理说,能进文工团的姑娘们底子也不差,唱歌跳舞都是一把好手,但没有走到人前的机会、没有荧幕经验,只能打包跟着万人队伍做群演,哪像不远处穿红戴金的陈老师光彩夺目。 “她还很白呢!感觉在发光。” 说话的姑娘低头瞅了瞅自己晒得发红的细胳膊,有些气馁,自我感觉和她一比,自己像是来自非洲。 在众人感慨声中,小陈老师的出现只持续了吃一只包子的功夫,随后消失在人海,留下恋恋不舍的群演目光。 按理讲,她应该已经没几场戏了,吕布已经被剁了狗头,饰演者张珖北都在剧组里都改行做了演员组长。 许旭咬了一口包子“行呐,别看了,羡慕不来的。” 许怡雯肩膀一垮,端盘人,好气!哼了一声,仰着脖子,左右看了一眼“不如看骑马去。” 跟上步伐,几步远的地方,就是一处马棚,里面零星几匹马正吃着饲料,而更多的马是被骑着。 就在这丘陵起伏的荒野之上,正有几个将军角儿,在训马师的帮助下,练习着马技,为今日要拍摄的内容做热身,一旁还有武术指导,设计着马背上的动作。 万人大组里,这里是最容易看到演员的地方,文工团的几个姑娘,就最喜欢在这里瞅一些男演员骑马,颇有追星的架势。 这年头的演员,要说苦,是真的苦,马戏需要亲自上阵,没有抠图这一说,条件有限,庞大的演员阵容也找不来那么多动作替身,三国马戏频频,都需要演员们独立完成。 这会儿,许旭放眼打量了一圈,跑马场上没有看到剧组里名气甚大的关二爷陆书铭、刘备孙延军等人,不过在一圈身影里,一张脸浓眉大眼,须发皆张,黑口黑面的汉子尤其显目,特有标志的是一双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大小。 这黑塔般的壮汉,正是张飞的扮演者李劲飞,是个狠人,为了饰演张飞这个角色,愣是在很短时间内增重了几十斤! 这会儿就见他往小青马的背上一坐,小马儿鼻孔直喷气。 许旭就着包子,喝着瓷钢杯里的热水,看得津津有味。 今天应该是要排练一场战马陷坑的戏,所以一大早就有几个待会儿要给大刀送人头的骑兵,在专门练习骑马摔跤。 但这种戏,自然带着危险成分在内,反正每天跟组的医务组就没闲着,一场戏下来,擦伤摔疼都是常有的事儿。 而意外,就在这陡然之间发生! 热身场上,一匹马儿在一次屈膝后,磕到了地上凸起的石子儿,受痛下嘶鸣顿起。 埋头吃包子的许旭这一群人,刚准备看向声音的方向,就听到不远处一声焦急呵斥“前面的快让让!” 卧槽! 许旭等几个人抬头一看,就看到,一匹青马发怒般,不断踏着蹄子,马背上的人已经被甩了下去,被旁边剧组人员赶紧拖到一边,而那青马在受疼之下,直直朝着这边奔跑过来。 旁边,文工团的姑娘们,吓得花容失色,腿脚失去了反应。 许旭把手上的包子一甩,胳膊朝着许怡雯猛的一推,连带着旁边一串儿,葫芦似的滚到坡旁。 刹那之间。 缰绳在脸颊拂过之际。 随着身体涌现的肌肉记忆。 下意识的用手攥住缰绳。 用力一拉。 哗! 眼疾手快的踩住马鞍,干净利索的一个翻身上马。 双腿紧梆梆的夹住马腹,死死的攥住缰绳不松手,身体下盘磁铁般吸附在马鞍之上。 受力之下、被缰绳紧紧攥着的马儿,整个前肢抬了起来。 咴—— 青马朝天不断嘶鸣。 在旁边的惊呼声里,许旭死死攥住缰绳不松手,愣是坐在马背上没动弹。 手掌抚摸着青马的鬃毛,青马在他的安慰下,慢慢平息着情绪。 同一时刻,听着马场动静,匆匆赶来的王扶林、任大惠、蔡晓晴等人,远远的看到没冲撞到人,舒了一口气。 拍这种戏,几位都有意外发生的心理准备,但没有发生冲撞事故,总归是好的。 而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儿后爬起来的文工团几个姑娘,惊魂未定的看着冲上土丘的这匹马。 坐在马背上的许旭,瞅着土丘上看着自己直愣神的姑娘,照面摇了摇手,打趣道“嘿,吓傻了?” 许怡雯缓过了神,嘴很硬“怎么可能,昨天跑动太多,腿没反应过来,脑子已经反应在前面去了。” 许旭也不反驳,坐在马背上,眉头一抬,颇有自吹自擂道“刚才要不是我在,你就得被这马给顶飞了,瞅瞅,我这有没有常山赵子龙的样子?” 许某人看似是问面前文工团的姑娘们,但声音可不小,说话很大声。 因为他是看到抵达到这里的剧组大佬,所以故意的往着他们耳朵里传播着印象。 第5章:呐,本人往这一站,就是赵子龙的模子嘛! 站稳后的许怡雯很给面儿,捧着许旭的话就道“嗯,颇有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许大将军的风采。” 这时,驯马师已经从下面跑上了土坡,牵住了刚才暴躁的青马。 上来安抚众人的导演蔡晓晴瞅了一眼许旭,随口赞叹了一句“你这骑术不错嘛。” 刚才马儿冲坡、许旭一跃而上的架势,很有视觉冲击力,确实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倒是旁边的许怡雯说道“我们文工团里就有马,有时下连队,一些路况车难通行,队长就是骑马来着。” 与此同时,赶赴过来眼瞅着许旭将马制服、将一场突发事件化解于无形的任大惠,听到许旭刚才自吹自擂着说像不像赵子龙,开着玩笑道“嘿,小子,你刚才倒是有点子龙夺马的模样?嗯,昨儿晚的那场空城计,也讲得绘声绘色。” 任大惠有感而发,对于许旭这个年轻人,短时间里,已经三次在不同的场合见到,脑海里颇是有了些印象。 许旭闻言,适时露出“大佬居然听过我讲三国”的小震惊。 而王扶林目光动了动,忽然出声道“小子,我这边正好也差了个人,嗯,就明天有个试镜,你也过来,不管成不成,刚才你这马技就扛个大旗,有点大材小用了。” 得嘞! 许旭按捺住心里的欢喜,知道自己这接二连三的一波刷脸,有了效果。 但王扶林其实是本着的是逮住蛤蟆攥出尿的原则,刚才许旭凌空上马的一幕他可全看在眼里,想着哪怕去弄个杂号将军上去耍耍也不算辜负了这马术,反正部队的人不用白不用,还不用付钱,只要管饭就行。 蔡晓晴一听总导演这话,下意识的就以一个导演选演员的职业素养,不禁将马背上许旭的身影,同赵子龙的形象去对应。 卖相也不错,胳膊腿在制伏马时展露出一身腱子肉,很难得的是往面前一杵,就有军队的英伍气。 唯一挑刺的就是年轻了些,按照书里的赵子龙,可是比诸葛亮等角儿的年龄大上一轮不止的。而眼前这个小伙,比演诸葛的奶油小生汤国强还要年轻。 不过她的想法跟老王接近,人尽其用嘛,不然白瞎了这一身的马技。 而站在一旁的张珖北,心里却是有些麻了,他昨晚上可是推荐了自己的好友张山,现在,听总导演这意思,直接又横加一人。 加上眼前这个年轻的小子,就他所知,竞争赵子龙这一角儿的已经是有四人! 剧组的几位大佬,来得快,见没意外发生,去得也快。 当天的拍摄任务马上启动,这些人没有闲时。 但是,老王等人留下的骚动却是持续的。 只因刚才,导演临走时,让许旭去试镜的话,可都是听到了众人耳朵里。 土坡上文工团的众人,看向许旭时激动着道 “旭哥,刚才导演,是叫你去试镜诶!” “这是要给队长你一个角儿来演么!” “要大发了呀!” 七嘴八舌的语气里,既有着羡慕,也有着真心实意的高兴。 大家挺清楚,一本三国能讲得天花乱坠,就决不是一个甘于安分守己的人。 许旭肩膀往下一松,脸上也露出喜意,于他而言,踅摸了这么些天,可算是把自己运作进了导演眼中。从这一刻开始,相比于从前的打酱油工具人,命运轨迹在这里有了劈叉。 虽然王扶林没有明说要让自己去试镜什么角色,但联想到这两天剧组里“要再找一个赵云”的相关传闻,那么要试镜的对象不言而喻。 当晚。 心情大好的许老师继续开课。 既然上午大佬已经表露出对自己所讲三国的一些兴趣,这已然成为自己对外曝光的一个舞台。 帐篷之下,许旭站在吊挂的电灯之前,一盘蚊香青烟寥寥。 打水人许怡雯颠颠的拎来一瓶热水,摆在一旁。 众人围聚在前,手里捧着饭盒准备听讲。 许旭速度扒完饭盒里的最后一口饭,习惯性的扫视了一眼,让他有些惊喜的是,在听讲人群中,上午提了一嘴儿的总制片任大惠也晃悠了过来,他的旁边,还有一个许旭此时叫不上名字的人物时任剧组编剧之一的杜家福。 看来昨儿自己的一番口舌,捕捉来了两位大佬嘛! 许旭欣喜着,稳了稳心神。 啪! 饭盒往桌上一拍。 准备开场。 桌下,一众人揭开饭盒,不约而同的拿起筷子,狠狠的扒拉了一大口。 许旭朗声道“话接昨晚,今晚我们开始讲三国里的历史人物,先说好,出场顺序不分先后,我这里没有排位,不搞个人崇拜,所以对人物有意见,欢迎讨论,可以红红脸、出出汗,但不许急眼。” 桌下众人,哈哈一笑,他们愿意聚在一起,听故事一方面,这种语言风格也让他们感到轻松。 开完场,许旭开始切入“我们讲评历史人物,跟认识一个人是一样,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需要从多方面去认识。我认为,历史人物有三种形象,即人物有三论!” 嗡~ 台下大众只觉得不明觉厉,瞅着许老师一脸正经的表情,总感觉好权威的丫子。 许旭列出看法“这三种形象即分为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历史形象,就是史书记载的形象。文学形象,顾名思义,就是文学作品里的形象,三国演义就是一部文学作品,里面描述的诸多历史人物文学价值居多。民间形象就是咱们大众百姓之间流传、认为的形象……” 嚯! 历史、文学、民间,很有概括性嘛! 其他人只是听了一个热闹,但这一个论点摆出来,听众里的任大惠、杜家福二人互视一眼道理讲出来后看似简单,但能从众多词语中概括出来,高度就上去了。 相比较前几晚的诙谐,许旭今儿的开场是稍微多表现出了一些思考上的专业性。 这主要是台下坐着任、杜两位大佬。 大佬面前,不能太水,尤其在今儿早上受到了试镜的邀请后,他自然要向两位大佬展现出对三国的深入理解,为自己能够拿到角儿去不断的增添印象砝码。 这会儿,摆开自己的分析人物的思路后,尔后当堂道“下面,我所评的赵子龙,乃至于未来所评人物,多是结合上述三种形象,给大家一一作评。” “那么赵子龙,他在历史上的形象中是什么样的呢?” “云别传就记载,子龙身长有八尺、姿颜雄伟,这八尺,按照汉尺算,八尺大概有一米八几,大家想想,一个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儿,气质雄伟,应该是什么样?妥妥就是一大帅哥呀!想象不出来其实也不要紧,大家看看我!” 台下众人闻言,不明所以的看了过来。 许旭一拍胸脯,表情一脸的正经“呐,本人往这一站,就是赵子龙的模子嘛!” 第6章: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空气陡然安静。 零点几秒内,大家是愣愣的看着桌前的许旭。 噗—— 不知是谁,刹那之间率先喷饭了。 瞬间,止不住的喷饭,如黑墨入水般浸染开来。 看着许老师用最理所当然的表情,陡然说出这话,喷掉嘴里饭的众多人,不断的揉着肚子,止不住的发出鹅叫。 许旭表情严肃“台下众人何故发笑?特别那个把饭喷到前面人头上的,注意一下形象。爱护粮食人人有责!” 哈哈哈! 台下乐翻了天。 就连任大惠、王福林两位大佬,也面露古怪之色,不知为何,俩人不约而同的都想起剧本里的一句台词——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桌前开讲的许旭,不知道两位大佬心里所想,此刻,他正是趁着有这二位大佬坐在这下面,而且王导今早还向自己发出试镜邀请的情况下,堂而皇之的讲评赵云这一历史人物时,夹带自我推销的私货,为了就是在玩笑之间,不断增加自己在二人心目中的印象。 而显然,许旭的这种目的是达到了,两位表情古怪的大佬在轻松愉快氛围以及这种“被动”的观念灌输中,潜移默化里并没觉得不合适! 啪啪啪! 这种开场氛围感里,导致喷饭的罪魁祸首许老师,拿着饭盒连续拍了几下桌面。 场下笑声平复些许之后,继续一本正经的分析道“这赵子龙的文学形象,在演义里多是借别人之口说出来的。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评价,就是刘皇爷的那一句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因为这句话,他也被军中称为虎威将军,位列后来的五虎上将......其实这句话最早出自《云别传》,而且也不是很多人以为的发生在长坂坡七进七出,而是后来征汉中的时候。” 说到这里,许旭话风一转“但我要说的是,五虎上将,是假的!” 嘎? 台下有读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蜀汉五虎,就要打抱不平的反驳。 许旭抬手一压“脸上不忿的,可别找我,这事儿不是我干的,而是刘备。历史上刘备在蜀分封将军,其实就分了四个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前后左右这四个才是正儿八经的名号将军,这四个坑位被占后,其他那些七七八八的各种头衔,都算是杂号。” 哐,一个冷知识从许旭口中抛出! 台下刚才要为赵云打抱不平的,在此之前,还从未听过名号将军、杂号将军这种词汇,这肚中没货之下,嘴巴无声的开合了几下,不敢反驳。 一种名叫“知识统治力”的东西,从许旭身上开始显威! 随后,许旭又补充道“当然了,杂号将军不等于不入流,赵子龙曾任中护军,这官职儿是个什么概念呢?这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驻京戍卫的概念,这种活儿,都得是极大信任才能干的......” 与此同时。 趁着许旭哐哐讲的功夫,台下,半信半疑的任大惠搡了搡旁边的三国专家杜家福“老杜,这赵子龙历史上就是个杂号将军么?” 杜家福搜索了一下脑海中的记忆“历史上,赵云在生涯高光时是做到了中护军,征南将军,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成了镇东将军,确实都是杂号将军。” 第7章:这一天,张飞打电话,关羽在抖腿,和香风撞了个满怀 人群散场里。 拍死脚脖子上一只野蚊子的任大惠,起身感慨道“到底是三国的受众广啊,连群演里都有着一位三国通。这么小的年纪,能对三国人物有如此深的理解,不简单呐。” 听了晚上这一场的任大惠,越发的啧啧称奇,这个年轻人对于三国的理解程度,给他一种感觉,似乎比起剧组筹备阶段所召集的那些专家也不差了! 杜家福同样颔首赞叹“要不是昨晚儿我们下组里碰巧撞见,就错过了,这也就是老王今晚要跟蔡导他们商戏,不然来听听得惊讶,年轻里头出人才啊。” 这时候,许旭从桌前一溜的小跑着过来,感谢两位大佬的前来捧场。 身为总制片的任大惠,手拍了拍许旭的肩膀“不错,我早上还见过你,你的救场可是让我们避免了一场意外,明早试镜我会让人来叫你,别迟到。” 到了他这个位置,挺随和一老头,更愿意提携后辈,前提是能够先进入他的眼帘。 今晚听了许旭对赵子龙这个人物的分析,任大惠至少是觉得在对该角儿理解的专业水平上,已经足以胜任赵子龙这个角儿,要是拉过来用,根本就不用着跟他讲角色理解! 任大惠当然不知道许旭的嘴炮经验远远大于实操。 但是话又说回来,调教演员表演出理想的效果,本就是剧组的职能,如此团队在这儿,在演员胚子本身不存在硬伤的情况下,要是还不能调教好一个演员,那就全是白吃干饭了。 而对于许旭而言,继王扶林早间随口发出了试镜邀请后,此刻任大惠的话,无疑又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种舒爽感,比站在远处树脚下释放时更甚。 怀着这么一股激动、充满前景想象的情绪,在床上辗转到翌日早上。 来到片场的许旭,正跟着文工团的众人列队时,就有一个场务找了过来,叫着许旭的名字。 许旭应声出列。 场务深深打量了一眼许旭,对于这位能让总制片点名来邀的年轻人,摸不着来路,当下道“你跟我来吧。” 在旁边列队的文工团众人,目光里有着羡慕的神色,知道许旭这一去,一旦成功就会脱离群演的命运,但也祝福着加油。 走出庞大的群演队伍后,跟着场务的脚步,坐上一辆小三轮,在偌大的片场一路溜达,来到演员区化妆棚前。 相比于群演那流水线上妆棚的嘈杂氛围,一进这里颇是安静,比群演那里截然不同的环境。 小三轮在远处停下。 从车斗里下来的功夫,许旭抬眼随便一扫。 嘿,就看到黑脸张飞,蹲在土丘上的树下,手里抓着一个又粗又黑的大哥大,叽哩哇啦的正讲着电话。 并且在讲着电话间,还顺口吃着早饭,一口下去,一只包子直接是被炫掉了大半。 剧组配置的早饭都是拳头大小的包子,愣是被他吃出了小笼包的既视感。 抬脚往里走。 又看到遮阳伞下。 堂堂关二爷陆树铭,大早上是穿着一条绿格子大裤衩,以及一件大背心,悠哉悠哉的坐在板椅上看着厚哒哒的剧本,同时也在炫着包子。 而旁边的刘皇爷孙延军,这会儿已经是扮上了,可是这早上燥热威力已显,他正岔开双腿,长长的裤脚招上来搭在大腿上,拿着蒲扇不断扇风,可也挡不住从头上往下哗啦啦流淌的汗珠。 啪,许旭忍不住捂眼,印象三国里那端端正正的历史人物形象啪一下就没了。 一圈看下来,一个个三国里的影视人物印象,在不断的被推翻......许旭嘀咕着,果然,毁掉角儿形象的,只有演员自己。 可惜没看到曹操包国安,也没有瞅见后来在荧幕上经常会演伟大人物的奶油小生唐国镪。 许旭想着,大概是三国拍摄启用了分导演制,眼下不在这边的应该分流在其他四位导演那边进行拍摄。 目光在这几位最显眼的男角儿身上一晃而过。 噗噗噗—— 这个时候,又是一辆小三轮驶来在一旁停下。 好家伙,在驾驶车位上负责开车的,是堂堂演员组长张珖北。 车斗后面坐着的,就是他的胡同好基友张山。 第8章:把衣服脱了 许旭闻声而动,掀开里面的布帘。 好家伙。 红色的古式抹胸,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搭在架子上,长短不一的毛发,在一整面墙上飘啊飘。 要是晚上,就这化妆棚,可以直接当作鬼片拍摄现场......许旭心里嘀咕着,鼻子嗅了嗅,空气里还漂浮着一阵儿胭脂水粉味儿,应该是刚才貂蝉才扮完相的缘故。 不过,虽然东西到处都是,但又突出一个词乱中有序。 因为这种乱,不像是群演化妆棚那边服装都是一车斗一车斗的往下倾倒,而是四处挂挂晾晾,且每一堆儿都有风格。 看着在服装和化妆镜前走动忙碌的人,许旭就没一个认识的。 但能够被请来加入三国工程来做服化道的,无疑全是大师级的人物,都是央妈体系内的骨干。 所以当这些人的目光同时向着自己瞅来时,许旭感觉自己身上衣服啪一下被剥光了一般。 上下顿时一紧! 于是,干脆往镜子前一杵,任由倒拾。 第一关,扮相,开始。 眼瞅着自己的形象,以自身的脸模子和身形为基础,扮相开始溯古,胡须一长,脸上也多出了些不知名的玩意儿,年龄不断往上长,倒拾了一阵后,蹭蹭蹭是往上涨了十几岁。 若是去掉胡须和长发,许旭仿佛是看到了而立之年时自己的影子。 等脸上扮相完,一位女服装老师推来一个衣架,上面架着一整套银白色的软甲。 服装师脸上很温婉,头发盘得一丝不苟,站在许旭面前,很轻描淡写的说道“把衣服脱了。” 啊? 许旭一瞅旁边有人往来走动,顿时就愣住了,还以为能有个换衣室。 但服装师并没等许旭有一个心理接受过程,二话没说,直接就上手了。 等许旭心里还有那么些放不开的时候,就发现自己上面已经赤条了。 这一手解衣功夫,非老法师不能胜任,而旁边做造型的已经见怪不怪,顺手就拿来了一件古式长袍内衫。 许旭俯视了一眼自己的身材,不像后来啤酒脏腰小烧烤养成的水桶腰,这会儿倒也棱块分明,胸大肌和肱二头肌很显眼,全是文工团里打练出来的底子。 这时,一直上手没怎么说话的服装师,瞅了一眼,点头冒出了一句“嗯,不错!能撑得起这套将军甲。” 半个小时后。 走路咔咔响的许旭,掀开帘子,一身装扮走了出来。 目光所至的第一时间,就瞅见此前差点迎面相撞的貂蝉陈红,正和一身大背心的张珖北热聊。 许旭神情古怪,这二人凑在一起,让他不由想起三国貂蝉戏吕布那香艳的一幕,就是可惜拍摄这一段时,自己还没来片场。 而与此同时。 在化妆棚有动静的一刻。 外面的众人也神情一动,仨个竞争同一角色的人,目光率先投射过来。 看到许旭衣甲很贴合的扮相,心中危险性陡然大增。 张珖北眉头一皱,此前看到许旭在坡脚桌前笑哈哈大谈特谈三国时,还没有感觉,此刻却是发现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着一股不同于诸多演员的军人挺拔气质,勃然而出。这种天然部队气息,撞上赵子龙这样一个角儿,哪怕是他属意于自己的好基友,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着气质就是一个优势! 除了这几个竞争者以外,人群里,不乏有些女工作人员目光一亮。 眉头一挑间。 嚯! 好一只帅仔出现! 在目前的剧组里。 角色光环的天然加持下,颜值担当是刘、关二人。 刘皇爷孙延军是儒帅。 关二爷陆书铭是武帅。 当然,珖北兄在没有穿大背心前,也唇红齿白了一阵儿。 但是现在,一个新的赵子龙出现了,陡然一现身,第一眼的印象便是白帅! 挺亮眼呀! 几个女生彼此撞了撞肩。 这时候,旁边的张山,也被点名后阔步走进了化妆棚内。 前后花了俩小时,等这片休息区的不少演员陆续去了片场、貂蝉也坐上了三轮后,四位赵子龙的扮相,尽数是齐活了。 清一色的银甲,这玩意儿在剧组内并不缺,不少将军角儿都要用到这一种银色系的兵甲。 许旭各自扫了一眼,与自己竞争的仨人都不带差的,尤其张山,不愧是原版长坂坡赵子龙的扮演者,倒不是他长得帅,而是颇有雄伟感。 四个人整齐了之后,在旁边场务的带领下,四人齐刷刷走出演员化妆棚区域。一路上,瞅着这一幕“赵子龙乘4”的场景,啧啧不已。 顶着早上的大骄阳,闷热的盔甲里走过一段路,许旭就感到前胸后背全湿了,而脚下的路也是越来越熟悉,这正是以往时常看演员骑马的马场。 所不同的是,以前是蹲在土丘上看着别人骑马,现在,自己将要成为上马其中的一员。 这种身份的转化,让许旭有种心态上的奇妙感。 抬头四望间,却是没瞅着文工团的伙伴们,这个点儿,估摸着是在片场。 一会儿后,满头大汗的蔡晓晴坐着吉普从远处出现,包括王、任几位大佬,也戴着墨镜一并来到养马场。 四位“赵子龙”就站在眼前,旁边摄像师咔咔各自拍了一张相片。 蔡晓晴走上前,站在四人面前,抱着胳膊,目光不断在四个人身上游走。 套在银白盔甲内的许旭,身体站得笔直。 想要从这位霸气女执导的眼中看出些端倪,但从她犀利的打量目光里,什么情绪也看不出来。 至于她身后的王、任几位大佬,被墨镜这么一遮,更是啥也看不出来。 随后,蔡晓晴朝站在旁边的张珖北吩咐道“去,找四把长枪过来。” 张珖北点头称是,去的匆匆,回来得也不慢,后面带着四位小弟,各自拎来一把长枪,分别给到四个人面前。 第二关,舞枪! 许旭一手接过,胳膊间顿时一沉。 好家伙。 这只是一上手掂量了一下份量,是真实在。 但又注意到,旁边也有掂量着轻松的。 这样的一个细节,让许旭眉头一挑。 但众位大佬都在这儿不动声色的考察,此刻要是表现出拎不动的状态,直接就会跌份儿。 手握着份量十足的长枪,许旭分析着,这一关不算是自己的强项,他并非武行出身,只能用文工团里习得的棍法素养来力耍。 这时,蔡晓晴指尖顶着下巴,提出要求“每个人,即兴耍上一段吧。” 张山率先应声上前,有着好兄弟张珖北给他开的小灶,嘿哈声中,左突右刺挺是拉伸得开,突出的就是一个勇。 另外俩,业务水平也表现得有板有眼。 轮到许旭时。 摸着这杆份量十足的长枪,握着枪杆,朝前猛的一推,尔后又紧紧握住,枪身的晃动被强制不动的胳膊给止住。 带来的强大回弹力道,让胳膊表面的肌肉,连带着皮肤一阵颤动。 枪尖儿在空气中发出轻吟声响。 嘿! 一声重呵,长枪劈斩向前,呼啦啦的破空声直响。 第9章:等待结果,编剧老杜 许旭对于枪法了解不多,在文工团里,也就是练过一些棍棒,此刻就凭着身体素质,和自我想要展现出来的赵子龙风格,在舞枪。 就突出一个大开大合! 在他看来,子龙力冲长坂坡,万人丛中过,非大开大合不能破! 一番左突右进之后,顺着身体的肌肉记忆,用挽棍法的技巧,在空气中挽了一个漂亮枪花后,刷的一声,杵枪而立。 挺拔的精气神,散溢而开。 蔡晓晴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看着持枪而立、一身扮相的许旭,想起三国演义里对赵子龙的描述“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凭脸而论,四个人中,许旭的长相最好,比之前她所选中的小杨丝毫不差。 她定下耍枪,要看的也不是枪法,而是配合着动作所展现出来的人。 最让她眉头一动的,是这股挺拔精气神里,有股子军气儿,独属于部队大熔炉里,日常队操养出来的。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让人感受得到,演不出来,却是骨子里渗出来的。 不过珖北推荐来的张山,也很有个人勇武的风采,而且还是中戏的人,有着科班底子,这是个别人不具备的优势。 蔡晓晴心里在不断评价,面上却神情不显。 四个人舞完枪后,又让养马师从马圈里迁来四匹马。 第三关,骑大马! 面对这一关,许旭倒是底气十足,他有的耍! 一袭银甲。 翻身上马。 策马奔腾。 许旭的上马动作,端是潇洒恣意。 阳光洒在银色的盔甲上,闪烁着光。 旁边的竞争者张山同样跨越而上,一看也是个老骑手。 其余两位,踩着马镫,倒也不惧。 马蹄声中,四匹马同是向前,四骑齐出,颇是壮观。 在一旁驯马师的领头下,四个人骑过了土丘,选的特意是起伏的地形,看各自能不能承载住马背上的颠簸。 来回跑了几圈后,蔡晓晴点了点头。 四个人各自从马背下来,也都明白,试镜部分到此结束,能不能拿到长坂坡赵子龙这个角儿,接下来就看导演决定了。 但蔡晓晴并没当场拍板给出答案,而是转身又去了片场,继续统筹调度着场上的拍摄工作。 因为三国演员的决定,并不是她的一言堂,尤其在总导演王扶林和总制片任大惠等人在剧组的情况下,更需要集体决定。 而这两人,虽站在一旁看了全过程,但一惯的议事风格就是内部商议,没有当众议论要谁的习惯。 所以试镜完的四人,在场务的带领下,回到演员的休息棚前,心中有些焦灼的等待着。 许旭找了一个马扎,坐在一方树荫下。 第10章:惊!新来的候选人,竟然在跟编剧畅聊 听着杜家福的话,许旭心想总不能说再过二十来年后,央妈会搞出一个叫做《百家讲坛》的栏目......于是回答道“一直就喜欢三国,没事儿就喜欢乱看看,涉猎比较多,就瞎讲讲。” 杜家福哈哈一笑“谦虚了,说的时候能到处拿来引用,这涉猎的还不是一般的多,对记忆力的考究也很大,有看过哪些三国的东西?” 见这位杜大佬有考校意思,自然想要拉近关系的许旭就道“家里长辈喜欢,耳濡目染了,小时候翻上美出版的连环画,长大后陈寿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后汉书……没事儿都翻过。” 杜家福点了点头“嗯,年轻人多看一看,没差!我听了昨儿你所言的,历史人物有三个形象的说法,总结得很到位,关于你提的三种形象里的民间形象,这个概念能不能再讲讲?就比方说,拿你准备继续开讲的五虎上将的其余四位其一,就民间很崇拜的关二爷吧,说说你的看法。” 嗯? 许旭瞅着,忽然有种不对劲感,总觉得,这编剧老杜,打着交流三国的名义,想要提前剧透。 不过,大佬想要提前知晓,许旭自然也不会拒绝。 就怕你不感兴趣。 奢望一点,最好能够把这些形成稿子,让自己上《文艺报》上走一遭。 更何况,在竞争角色的当下,这位也是能说上话的。 于是,许旭在脑海里组织了一下语言,挑着这位大佬此刻感兴趣的话题,就切入道 “所谓民间形象,这个民间,肯定要有广知度,上到耄耋,下到幼童,要都能叫出个名字,这才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人物要有崇拜性,群体性的崇拜,才能保持这种民间形象经久不衰。像帮派供奉关二爷,尉迟恭秦叔宝成了门神,他们的民间形象之所以永流传,我认为就是这种崇拜性在不断支撑。” “如果横向对比四大名著里的形象,体现得尤为显著,先抛开西游这种神话色彩暂且不论,写现实人物的,红楼、三国、水浒,同样名著光环闪耀,但我想很少有人崇拜贾宝玉,一定没有关二爷受欢迎,所以相比于关二爷,贾宝玉的民间形象就缺乏支撑,大众对其印象,也就停留在红楼的文学形象上……” 杜家福点了点头,听着许旭侃侃而谈,觉得甚有味道。关于这所谓历史人物形象三论中的历史形象和文学形象,他都有深入分析,唯独对于这听得见摸不着的民间形象一说,此前缺乏研究,这会儿一听,倒是让他颇感兴趣。 见老杜兴趣满满。 许旭开始进入到大谈特谈的模式。 这得多亏上辈子转业回到了地方文化口工作,别的技能尚且不论,大谈特谈的技能算是点满。只要一杯茶,面前哪怕再无一物,也能在百十号人面前,大讲特讲。 这个时候,演员休息区内,就连原本沉浸在自我剧本世界里的演员,也不由的侧目过来。 瞅着许旭对着杜家福滔滔不绝,觉得过于魔幻。 那可是杜家福! 谁能有底气跟他谈理论。 大家都只是在研磨剧本的时候,才会跟这位杜大编剧扯上关联,而且大都时候都是自己在他面前演剧本,由他来发现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修改。 基本处于是被动听取的地位,现在却发现,一个年轻人能够谈得有来有回。 并且侧耳一听内容,自己的思路根本就跟不上。 震惊! 前来竞争赵子龙一角儿的张山等人,面色有些发苦。 尤其是张山,他忽然意识到,为什么张珖北此前提醒自己这个年轻人的威胁最大。 这还怎么玩? 原以为自己有同门师兄弟充当竞争助力,还是中戏人,跟剧组里众多人算半个自己人,怎么也能拉近距离,结果对手干脆直接对话到了大佬这里。 许旭当然不知道众人所想。 此刻,在以关二爷为例,对所谓民间形象这个概念大谈特谈之后,这个时候,话风一转“其实这个民间形象,有时候说起来也有点怪怪的。” 杜家福正消化着刚才许旭对于民间形象的一套说法,这会儿又听许旭这么讲,就问道“这话这么说?” 许旭就道“杜老师你看啊,就搞帮派的,讲义气,信奉关二爷,这没啥。但是有一次,我去理发店剃头,发现剃头匠的店里面不供奉财神,摆的居然也是关二爷。好家伙,那檀香袅袅青烟里,一脸棕褐色的关二爷手举大刀形象,就往那条台上一杵,端是有气势。” 边说着,许旭摆出一个关二爷手举大刀的样子,动作拿捏得颇有腔调,让一旁被二人交谈吸引到注意力的关二爷扮演者陆书铭,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拿捏着关二爷腔调的许旭继续道“那个时候,我就寻思着不对劲啊!剃头匠跟关二爷,二者的职业,八竿子也打不着啊。” 一边动作,一边绘声绘色的声音,在这个时候,让这片演员区域里的众多人,都被他所讲的故事吸引过来。 这时候,许旭手掌变成刀状“直到在坐下来剃头的时候,看到这师傅拿出一把剃刀,我一下子就想通了,也就是两人的作案工具都是刀嘛。” 哈! 作案工具......陡然冒出来的词汇,让几个演员噗嗤一乐。 杜家福一听这话,也嘴角忍不住上扬。 同时,心中忍不住感慨,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很有感染力,这种素养,天生的舞台胚子。 这一刻,演员休息区,是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现象一群演员,不再沉溺于剧本,而是隐隐凑成了一个圈,听着许某人在谈天说地。 许旭稳定讲述道“然后跟剃头师傅闲聊,一问,这师傅姓李,很健谈,吹牛皮说自己祖上是太平天国石达开手下大将,发迹前就是干剃头的。” “我这一听,肃然起敬,就问他祖上是不是曾经还留下一副名联,说的是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 “剃头匠很乐呵的点头称是,还说过几天理发店重新装修,就准备把这幅对联当做门店招牌。我赶紧说可别,你这要是挂上去,你问问大家,有敢来剃头的不?” 噗嗤! 哈哈哈! 演员里,不少人一下子被戳中笑点。 黑脸张飞拍着大腿,他的笑声直接覆盖掉了旁边人。 在现场的关二爷陆书铭,很想保持严肃的形象,可是不停抖动的肩膀出卖了他。 一向以沉稳示人的老陆,瞅着许旭,心想着啥脑回路啊这是,从堂堂关二爷形象居然能一路讲到剃头匠,居然还被他给关联上了,不可思议,却又太过好笑。 不知不觉中通过移动蹲到附近不远处的陈红和史蓝芽俩姑娘,在一众男声里,笑声是尤其清脆爽朗。 美眸瞅向板凳上的许旭,觉得这人讲故事太有意思了,比听广播里的评书还有趣。 然而,人的悲欢离合各不相同。 旁边,三位赵子龙角儿的竞争者,一点儿也笑不出来。 并且,随着两人聊天的时间越长,心里越凉。 凉到午间吃饭时,手捧着饭盒也食之无味。 第11章:一集一百八 而当饭盒发到每个演员的手中时,与此同时的导演帐篷里。 各自有忙碌的几个大佬,汇坐到一张桌子前。 吃完饭,上首位置的王扶林让摄影师进来,四个人的扮相打在一块荧幕上,一目了然。 老王胳膊半搭在桌旁“赵子龙这个角儿今天也都试完镜了,四个人的身体素质方面都通过了试镜,大家都谈谈意见,也别吊着人家,我们统一个意见出来。” 随后,看着一旁的老任,开着玩笑道“京城那边有个会,还等着我俩回去。走之前,别把问题搁在这儿。” 大家伙儿哈哈一笑,开始各自发表看法道 “我看这个珖北推荐的张山就很不错,很魁梧,枪也耍得势大力沉。” “小张是中戏的,挺板正。” “他嘛,样貌上比起小杨,还是差上的一点儿。” “要是谈样貌,四个人里小许看上去最俊朗,比小杨也不差了。文艺兵出身的身体素质也好,往这儿一站吧,有军气儿。” “......” 这时,任大惠冒出了一句“这个小许,能脱口讲三国,角色理解上差不了。” 呐,这就是贵人了,有时,这没有任何利益纠葛私人关系的一句话,就点亮了运势的轨迹。 然后,上午跟许旭刚有过一番畅聊的杜家扶也说道“小许确实很多三国上的观点有想法。” 仅次于总导的两位重量级人物这一发言,其他的人顿时知道了立场。 王、蔡二人不由想起前天晚上瞅见许旭一人独面百人听众团、洋洋洒洒说三国的场景。 心中的天平有了倾斜。 不久后。 帐篷掀开。 走出来的蔡晓晴朝着片场联络招了招手。 片场联络听完,拿起身旁的对讲。 无线电的沙沙声响中。 演员休息区。 手里捧着饭盒正吃着的张珖北,正和好基友张山说着话,别在腰间的对讲忽然传来呼叫声。 “珖北,珖北,听到请回答。” “收到,请讲。” “演员定了,你通知一下。” 张珖北和站在他旁边的好基友张山,一下子就绷直起来,另外俩竞争者,也竖起了耳朵。 仿佛宣判。 对讲里继续传来声音“是那个叫许旭的,其他仨,导演让你问一下,要是愿意,也可以趁个马背上的将军,别让人家白跑一趟。” 通知的时候,许旭离老张还有点距离,没听着对讲里的内容。 但当他看到老张那显得复杂的眼神朝着自己投射过来,以及一旁竞争者们在一瞬之间垮下去的肩膀,他就知道事儿,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