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考试,从开国皇帝开始》 1. 第一章 《直播考试,从开国皇帝开始》全本免费阅读 [] 咸阳城,春。 秦王政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1]。 本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季节,咸阳城尤其是内城却死气沉沉,不少人家都紧闭门户,偌大的街道空无一人。 能住在内城的人家大多非富即贵,周青臣、淳于越等博士相聚在右丞相冯去疾府上。 “冯相,李斯实乃佞臣,竟怂恿陛下焚书,那些可都是从夏商流传下来的古籍,每一卷都珍贵无比,怎能毁之一炬?昔日…… 焚书之事万万不可啊。” “焚书焚的不止是书啊,还有数代人的心血,士子的未来……” 众博士旁征博引,把李斯说成了谄媚小人,李斯提出的焚书建议罪大恶极,希望冯相能出面劝谏陛下。 冯去疾静静地听完博士们强烈反对焚书的言论,心里长叹了一声,他何尝不知道焚书的害处,可是陛下……那是能劝的吗? 没听陛下说的“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这情况上去劝,不要命了吗? 况且……他虽然是右丞相,但在陛下心中是比不得李斯的,李斯比他更懂陛下的心。 就好比这焚书的建议虽是李斯提的,但真相如何又有谁知道呢。 他一个还不如左丞相得用的右丞相真的要去试试陛下心里更喜欢哪个丞相吗?他又不傻。 就在冯去疾老神在在之际,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冯去疾皱了皱眉头,刚想呵斥下人,就见护卫跌跌撞撞跑进来。 一边跑还一边道:“冯公,冯公,天…天上……有神迹,陛下在天上。” 冯去疾原本对于护卫冒失的行为很不悦,觉得让人看了笑话,但听清护卫的话后,也顾不上许多,连忙起身追问:“你说什么?”陛下在天上? 怎么回事? 护卫总算喘匀了气,说刚才天象有异,半空中忽然出现一块方形水幕,他们还没看清水幕是怎么出现的,就看到陛下出现在那块水幕里,然后他就来回禀了。 冯去疾听完直接离席,大步往外走,连鞋都来不及穿。其他人见状,纷纷回神,紧跟其后。 好在只用站在门外就能看到天上的水幕。 只一眼,冯去疾就看出水幕里的陛下很茫然。 “来人,速速备车,老夫要进宫,快!”陛下不仅不在宫中,还突然跑到天上去,现在咸阳宫指不定多乱呢,他得赶紧进宫稳住局面。 同一时间,李斯也在吩咐下人备车,冯去疾都能看出来的问题,作为始皇帝最重要的心腹大臣,李斯岂能看不出,等待马车的过程中,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几个对策。 还派出手下去查看有多少人能看到天上的那块水幕。 ** 模拟考场外 秦始皇嬴政拔剑四顾心茫然,真·心茫然!因为四面八方全是灰茫茫一片,什么东西都没有。 好在没有茫然多久,他就看到了一个身穿玄色冕服,头戴冕冠的人出现,要不是确定那人不是他,秦始皇都要以为是在照镜子,对方的衣着和他一模一样。 能穿冕服,还是大秦的冕服,此人莫非是他嬴氏先祖?可他称帝,冕服也改了啊,和秦国历代国君穿的冕服早已不同。 就在秦始皇狐疑之时,对方看见他就跟见了鬼一样,大惊道:“始皇帝?” 你不是死了吗?汉太祖刘邦震惊地看着对面的人,还是说他也死了?可是他才刚刚称帝啊,还有好多事没做呢。 刘邦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失落起来。 秦始皇觉得这人很奇怪,盯着对方看了两息,确定没见过,“汝认识朕?汝是何人?” 话音刚落,又一个穿冕服的人出现了。这次的冕服和他身上穿的有些许差异,看起来更像是周时的冕服。 两人面面相觑变成了三人面面相觑。 新朝皇帝王莽看到秦始皇和刘邦时明显一愣,尤其看到秦始皇拔出的剑,更是后退了两步,有太多人想要他的命。 三人僵持间,汉光武帝刘秀出现了。 秦始皇的眉头越皱越深,谁能告诉他这是怎么一回事?这又是什么地方? 刘秀看到王莽,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佩剑,警惕地盯着对方,“王莽,你不是死了吗?怎么会在这里?”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被商县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斩莽首,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 而如今已是他称帝的第六年建武六年(公元30年),王莽的坟头草都快比他高了,早就死得不能再死,怎会出现在此? 更重要的是,他也在这里。刘秀忽然心情复杂起来,莫不是他也死了,此地是地府? 王莽愤怒回望刘秀,大骂:“你才死了,朕乃天子,自当长命百岁。” 王莽最讨厌别人咒他死,从摄政开始就不断有人起兵讨伐他,都快二十年了,一开始还有些担心,后来发现不过一群乌合之众,他还有几十万大军,兵强马壮,根本不用担心。 但即便如此,王莽还是很讨厌别人咒他死。 话音一落,王莽发现其余三人都目光复杂地看着他,而且他们三人都随身佩剑。 王莽后退两步,警惕地看着三人,这到底是什么鬼地方,怎么寸草皆无,什么都没有。 瑟瑟发抖JPG。 秦始皇目光复杂地看着王莽,天子?王莽?夏商周没有姓王的天子啊。 该不会是后世之人吧?他第一个出现,随后这三人依次出现,思及此,秦始皇抬眸看了刘邦一眼,方才这人一眼就认出了他,他却不识得对方。后面来的两人也如他们一样的情况。 难道此三人皆大秦后世之人?王莽,王姓,大秦亡国了? 刘邦听到二人的对话,心中一动,目光落在刘秀身上,“汝为何说他死了?汝认得他?” 刘秀抬眸和刘邦对视,不由微怔,此人的面相和他在太庙中所见的画像倒有几分相似。 迟疑两息,刘秀试探道:“高祖皇帝?” 刘邦:“???” 刘邦反应不慢,左右看看,心里已有猜测,但还是决定先套话,“汝是乃公之后?” 刘秀立即点头,“高祖爷爷,我名刘秀,是您的九世孙。” 2. 第二章 《直播考试,从开国皇帝开始》全本免费阅读 [] 模拟考场外 秦始皇看着一齐出现的三人,心中疑惑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就是打个盹的功夫,怎么就遇上这样的怪事? 一齐出现的三人打断了刘邦和刘秀这对相隔二百七十余年的祖孙叙旧。 秦始皇等人齐齐看向三人,不由一默,这是祖孙三代人吗? “这是什么地方,朕怎么会在这里?”孙权环顾四周,看清身边的人后,大惊:“刘备!你怎会在这里?你不是早就死了吗?” 刘备闻声直接怒而拔剑,“孙权,还我二弟命来。” 一旁的曹丕听到他们互相道出对方的身份,赶忙退后两步,这两位是他父亲的劲敌,虽然孙权只比他大五岁,但……咦,孙权怎么这么老了? 瞧着大了他十岁不止,莫非未老先衰? 刘邦目光落在刘备身上,“刘备?”姓刘,身穿冕服不会也是他的后代吧? 刘备听到有人叫他,循声看过去,这一看愣住了,怎么这么多穿冕服的? 孙权本就无意和刘备斗,身在何地还未明,斗什么斗,见刘备住手,自然乐见其成,遂也转头看向刚才出声唤刘备之人,尔后也和刘备一样怔住了,这些是何人? 想到明明六年前就已病逝白帝城的刘备,孙权垂眸若有所思,片刻后抱拳对众人行了一礼,“在下孙权,还未请教诸位大名。” 但没人理会他。 孙权也不气馁,“方才权已看过,此地空茫茫一片,不见人烟。而据权所知,玄德兄已驾崩六年,如何会出现在此?大家既同时出现于此,即是有缘,不如先弄清此为何地如何?” 见众人意动,孙权主动道:“权来此之前正在小憩,一睁眼便出现在此。” “吾也是睡梦之中来到此处。”王莽余光看了眼刘邦,没有自称朕,“若不是身上的寝衣换成了冕服,吾还以为仍在睡梦之中。” 冕服乃礼服,非重要场合不穿。况且冕服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组成,分量十足,想忽视都难。 孙权的目光落到一直不开口的秦始皇、刘秀身上,对于前者他只扫了一眼便移开了视线,此人一身威仪,定是久居上位之人,恐怕来头不小。 后者和那位方才唤刘备的长者站得极近,不难看出是一伙的。 刘秀看向刘邦,一副为高祖马首是瞻的样子。 刘邦挑了挑眉,在他这,始皇帝是个死人,在九世孙刘秀这里,他、始皇帝包括那个叫王莽的家伙都是死人,如今同时出现的三人里,孙权说刘备已死,另一人明明认识他们却装作不认识,明显有猫腻。 而且在他们之后又进来了一人,就是孙权自报家门的时候,那人听到孙权二字,一副很惊讶的样子,估计在他眼中,孙权也是个死人。 或许这个地方是按照朝代更迭顺序进来的。 他不知始皇进来了多久,但他确定,他进来后就隔了那么一小会,王莽就进来了,紧接着,九世孙刘秀进来。之后就是孙权三人,那个躲在角落里的家伙和这三人几乎是前后脚,快得很。 间隔最长的是他和王莽,其次是九世孙和孙权三人。 他心里有个大胆的猜测,不过还需要验证一下。 “你可知道刘秀?”刘邦问孙权,看的却是刘备。 刘秀本秀:“……” 秦始皇看刘邦的表情顿时有些微妙。 孙权笑容微滞,大脑飞速转动,这位的话是什么意思,莫非也是个匡扶汉室江山的? 不等孙权想好措辞,刘备已道:“昔王莽篡汉,生民几亡,鬼神泯绝……于是光武皇帝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赫然发愤,应若兴云,霆击昆阳,凭怒雷震。 遂超大河,跨北岳,立号高邑,建都河、洛。绍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荡涤,体元立制,继天而作。系唐统,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彊宇,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1]。 光武皇帝乃我汉家天子,岂会不知。汝为何人?为何直呼光武皇帝名讳?” 王莽本人面色涨红,听到前半段时气得咬牙切齿,还没来得及发作,就听到刘备洋洋洒洒念出刘秀的功绩,未出口的话哽在喉间,僵硬地看向刘秀,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就他? 这谁写的,也忒不要脸了点,马屁精。 此时的刘秀才刚平定了陇西,还没有完全平定天下,听到刘备这番话,一时间骨头都轻了几分,这写的是他? 原来他将来这么优秀的吗…… 秦始皇嘴角微微抽搐,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和他的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意思差不多,而且这个“在昔”似乎也把他包含进去了。 啧,好大的口气。 汉光武位面 邓禹、吴汉等大将听着自家主公,哦不自家陛下的功绩,喜不自胜,那是他们一路追随的主公啊,主公能有事勤乎三五的美誉,他们这些臣子,也能名留青史吧? 一时间众人如同打了鸡血般振奋不已,关中已扫,关东已复,陇西已平,唯剩川蜀,益州的公孙述最好识相一些,他们的主公乃天命所归。 刚才那话怎么说来着,远承唐尧的传统,近接前汉的丰功,使一切生灵繁衍滋长,让四方疆域归于一统。 一统!一统!! 待陛下从天上归来,他们就向陛下请旨,攻略川蜀,收复失地。 汉武帝位面 刘彻喃声道:“光武,倒是个美谥。”能不美嘛,功格上下曰光,能绍前业曰光,居上能谦曰光,功烈耿著曰光; 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两个都是美谥,帝王者,能得其一,已是非常高的认可,刘秀能以“光武”作为谥号,可见功绩卓著。 不过对方能从叛贼手中夺回大汉江山,光复汉室基业,也确实当得起这个谥号。 就是不知对方是他哪个儿子的后代。 哦他现在还没有儿子。 无妨,他还年轻,高祖五十多才生的大父。 大秦位面 李斯听到刘备开口便让车夫停下,自己跳下马车仰望天空,待听完刘备洋洋洒洒一大段话后,李斯沉默了。 虽不想承认,但大秦似乎真的亡了。 被刘秀称为高祖皇帝的那位见到陛下便脱口而出“始皇帝”,可见是识得陛下的。 《礼记》云:“祖有功,宗有德。”自古始取天下者曰祖,始治天下者曰宗,高祖这个庙号的含义可不一般,不是谁都能用的。 识得陛下,又被称为高祖皇帝,岂不是在说大秦亡国迫在眉睫?李斯的心渐渐沉了下去。 车夫小声叫道:“李公?” “何事?” “此处行人多,李公不如到前面的廊下看,老奴去找个地方放置马车。” “不必,”李斯转身上了马车,吩咐车夫继续赶车。 天降大变,陛下上天或许是一场机缘,是上天赐予大秦力挽狂澜的机缘。 万不可耽误。 “速速进宫。”李斯催促道。 模拟考场外 刘备话音刚落,又来新人了,这次来的是一个身穿黄色龙袍的人,和他们格格不入。 此刻,最开始出现的三人已经隐隐猜到了一些,但不等众人交流,又来了一个身穿黄色龙袍的。 更妙的是,他们两认识,还是亲戚关系。 隋文帝杨坚差点没认出李渊,“阿渊?你怎么一下老了许多?” “姨夫。”唐高祖李渊眼神有些闪躲,但更多的是震惊和不解,姨夫不是死了十四年了吗?怎么会在这里? 刘邦双手抱臂,好整以暇地看着认完亲的两人,满眼都写着“打起来,打起来。” 可惜两人相顾无言。 刘邦顿感无趣,刚想添把火,又来新人了。 这次居然是一个女人!! 瞬间,看出端倪的秦始皇、刘邦、王莽看李渊的眼神耐人寻味了起来,好家伙好家伙,自家的江山被女人夺走了,这人不行啊。 他们的目光太过明显,李渊想不注意都难,他看了看自家姨夫,又看了看前面一溜烟都是黑色或者黑红的冕服,明显的秦汉遗风,心里冒出一个荒唐的念头——这里该不是地府吧,历代皇帝大团聚? 不对,人数不对。忽然间李渊灵光一闪,该不会是开国皇帝大团聚吧? 思及此,李渊猛地抬头,视线从众人身上扫过,人数还是不对。 迟疑了两息,李渊看向刚到的女皇武曌,“不知阁下是?” 刘邦眼睛都亮了,好戏来了。 唐高祖位面 从头看到尾的李唐朝廷哪里还看不出其中的端倪,除非是没读过史书的人,比如打铁匠尉迟敬德、出身贫贱的张亮等。 秦王府的小朝廷在看到他们陛下之后是一个女子,齐齐怔住了。 唯有尉迟敬德左右看看,用手肘撞了撞离他最近的程知节,“老程,你还没说你们是怎么知道陛下也会出现在天上的呢?” 程知节收回视线,见众人皆一脸震惊,索性不管天幕里的女人了,天塌下来有殿下顶着呢。 他压低声音对尉迟敬德道:“你瞧第一个出现的是始皇帝,第二个是汉高帝,第三个是……这些人都是开国皇帝。” 尉迟敬德恍然大悟,“所以只有开国皇帝才能上去?” “也不见得,南北朝那么多皇帝没一个在上面。” 要说大一统皇帝才能在上面,那孙权刘备也没资格在上面啊,总之不好说。 “那怎么还有女人呢?难道大唐之后……呜呜” 程知节连忙捂住尉迟敬德的嘴。 李世民无奈地看了他们一眼,“义贞,你捂得也太假了。” “嘿嘿,”程知节撤回手,嘿嘿一笑,“殿下,老程我这不是看你不高兴,活跃一下气氛吗。” 被当成活跃气氛工具的尉迟敬德:“??” 李世民高兴不起来,他看到了,那女人只比阿耶晚了那么一小会,他扭头看向自己的左膀右臂,“克明,玄龄,你们说那么一小会能有一百年吗?” 一想到大唐的国祚连一百年都没有,李世民就眼前一黑。 被问到的杜如晦和房玄龄具是一默,老实说,间隔的时间确实有点短,自从他们看出端倪后一直盯着天幕,那点时间好像还没有光武帝和刘备等人之间间隔的一半。 长孙无忌猜测道:“会不会同王莽篡汉一般?” 李世民摇头,长叹一声,“光武紧跟王莽,你们瞧,这都过去多久了,还没出现下一个。” 尉迟敬德听了半天,终于听明白了,目瞪口呆道:“所以间隔的时间越长,国祚越长?” 房玄龄道:“也不一定,南北朝时期那么多皇帝都没在上面,晋武帝隔了好一阵才到隋文帝。”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很糟糕呢。 思及此,众人皆是一脸愁容。 倏地,尉迟敬德指着天幕道,“又来人了。” 众人纷纷抬首,只见上面多了一个身着黄袍的男子。 模拟考场外 武曌环顾四周,深觉不安,听到李渊开口,抬眸一看,不由瞳孔一缩,这位不是……高祖皇帝吗? 难道她所做的事被对方知道了,托梦训斥她? 要托梦不该是稚奴或者太宗皇帝吗?况且这么多人围着是怎么一回事? 武曌目光扫过众人,恰巧对上刘邦看好戏的眼神,顿时 3. 第三章 《直播考试,从开国皇帝开始》全本免费阅读 [] 虽然不太明白系统、位面之类的词,但结合前后也能猜到一二,大抵就是愿意参加考试的留下,不愿意参加考试的现在就能回去。 若没有提到商城里那些奇珍异宝,他们或许还会犹豫一二,现在……开什么玩笑,有什么好犹豫什么的,冲就是了。 那可是延寿丹和亩产千斤的粮食啊,光这两样让人无法抵抗了,更别提后面那句——只有你们想不到,没有系统办不到。 开国之君们刻在骨子里的DNA沸腾了,当皇帝的谁会嫌命长啊?当开国皇帝的谁不想干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业? 赶紧考,这分明是天赐仙缘,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是错过,会抱憾终身的。 无一人退缩,更无一人出声,生怕被天音判定为不愿意参加考试。 沸腾的又何止在场的开国皇帝们,各个时空的古人们听到那些神异的东西无不眼冒绿光,前者对于绝大多数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后者更是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存在。 大秦位面 李斯的心跳仿佛都停止了,怔怔地望着遥挂半空的天幕,随后嘴角咧开,露出狂喜的表情。 面润红光的李斯仿佛年轻了十岁,脸上的皱子都少了些。 延寿丹!!天不绝他大秦也! 无论陛下耗费多少钱财人力去寻长生,他都从未劝阻过,不想触怒陛下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他深知大秦有今日全赖陛下。 昔日诸国临立,秦国不过一小国,最后却能赶超诸国成为七国第一,甚至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凭借的是什么? 是秦国历代先王的圣明,晋魏两国强大时,孝公求贤若渴,网罗天下人才为秦所用,于是有了商君变法,此举堪称前无古人,最终秦国因商君之法富国强兵; 后又有惠文王慧眼识珠、任贤用能、甄拔人才,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昭襄王施行远交近攻策略,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结束周朝统治……乃至陛下并吞六国,一统天下,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开创大秦前所未有之基业。 自古明君贤臣,君臣相得是佳话,可贤臣易得,明君难求,若遇上韩桓惠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魏安釐王之类的昏君,大秦未必会有今日的局面。 他是楚人,入仕秦国之前,曾在楚国当过管理文书的小吏,当时是楚考烈王在位,这位虽然是楚国难得的有为之君,可当时的楚国已经被楚怀王、楚顷襄王坑惨了,仅靠一代人是救不回来的。 明君或许救不了国,但昏君确实能毁国,大秦能有今日不易,况且六国虽灭,六国人心却未灭,天下未稳,陛下在时无人敢反,可若陛下…… 大秦谁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陛下,所以他从不拦着陛下求长生,可陛下苦寻多年一无所获,午夜梦回之时他也想过,若陛下先他而去,大秦的天下又当如何? 如今好了,有延寿丹,陛下定能长长久久…… 汉高帝位面 吕雉听到延寿丹三个字,不自觉地攥紧手,目光顿时复杂起来。 若是刘邦能延寿,她的盈儿还能保得住属于他的太子之位吗?刘邦不喜刘盈,有改立太子之心她一直都知道,可太子无错,身后又有吕氏的支持。 兄长吕泽虽死,他的部下却还在。是故刘邦虽不喜刘盈,却未曾轻言换太子,可将来呢?待刘邦坐稳天下不需要吕氏后,是不是也不需要他们母子了? 吕雉极为不安,让人去请来二兄吕释之。 另一边,刘邦部下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人皆一脸羡慕地望着天幕,他们本来就觉得陛下上天是吉兆,甚至暗戳戳让人去散播陛下“赤帝子”货真价实的言论。 没想到吉兆远不止他们所想的那些,延寿丹啊!陛下可真幸运。 萧何虽然更在意亩产千斤的粮食,但也知道选择权不在他,况且……考试,陛下能行吗? 萧何眉间不由泛起一抹愁思,陛下上马打仗他不担心,可拿笔,真的不得不担心啊。 满分一百分,六十分及格,应该不会很难吧? 汉武帝位面 身为继秦始皇后求长生的又一狂热分子,刘彻不淡定了,连为什么天幕里为何会混两个异族皇帝都顾不上了,满脑子都是延寿丹。 这东西实在太戳他了,哪怕他现在还很年轻,还没到而立之年。 而且天音说只有他们想不到,没有商城买不到,这不是在说商场里不止延寿丹嘛!说不定还有修炼功法或者一颗下去就能飞升的仙丹…… 刘彻越想越酸,高祖皇帝当真是幸运,后面那两个后代更幸运。 他要是也能去考就好了。 刘彻压根就没想过会考不过的可能,他虽算不上学富五车,但论文采,绝对完胜之前的皇帝,怎么可能会考不过。 唐高祖位面 “嘶——”不知道是谁先倒抽了口冷气,将秦王李世民和他的心腹们都感染了,一时间,抽气声此起彼伏。 “亩产千斤的粮食,八石啊!”一般说亩产多少说的都是平均值,也就是说如果亩产千斤的话,上等田的收成会超过千斤。 光是想想众人便觉得呼吸急促,上等水田的稻每亩地才两三石,下等田能有一石出头就已经不错了,能使亩产翻倍就能让座上的皇帝名垂青古,翻好几倍……是要学始皇帝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的节奏。 还有延寿丹,秦皇汉武求都求不来的东西,竟如此轻易地出现在上面。 哦不对,秦皇这算是求到了。 没有人怀疑真假,能将早已作古的人和未来之人聚在一处,不是神仙是什么? 长孙无忌有些担忧,“殿下?” 李世民抬手止住了他下面的话,“不急,且再看看。” 宋太祖位面 赵光义无比复杂地望着天幕,嘴角露出一抹苦笑,近日朝臣又上书请立太子,他兄长怕是早忘了曾经的诺言。 本以为……不想兄长竟有如此机缘。 为何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要在这时出现呢? “晋王?”幕僚程德玄试探地叫了一声,心里无限叹息,他们日前已经商议好对策,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上苍当真是眷顾宫中的官家。 赵光义摆了摆手,心累道:“官家得此奇遇,还需要立太子吗?”他若得延寿丹,延寿到一百岁甚至更多,熬死他们都不在话下。 他这个有实无名的皇太弟怕是连那点实权都要没有了。 …… 明太祖位面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应天府皇宫 这一年是朱元璋称帝的第二年,皇宫里的后妃和皇子公主还不多,太子朱标也才十四岁,余下的弟弟最大十三,最小八弟才刚出生两月。 天幕出现时,朱元璋就不见了,朱标带着几个同母弟弟来到母亲马皇后的宫中商议对策。 一路上走走停停,废了好些功夫才到达马皇后的寝宫,没办法,天幕时不时就出现新人,就算他拖着弟弟走,弟弟们也不想走。 看到一半时朱标就意识到他们不见的爹可能是去了天上,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在天幕上,事实也确实如此。 爹出现的时候,几个弟弟欢呼雀跃,撒丫子往母亲宫中跑,终于不用他拖着走了。 朱标无奈地摇了摇头,年少老成的太子加大了步伐,快步往马皇后宫中赶去。 但走了没几步,就听到了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 那声音在说考试。 朱标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天幕,思维开始发散——大明后面没有皇帝了,难道是说大明万世基业,屹立不倒? 咦?怎么又多了个异族? 汉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不得剪头发,此人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只留头顶中心的头发,其形状一如金钱,而中心部分的头发,则被结辫下垂,形如鼠尾。 瞧着就不是汉人,身上穿的也不是汉人的服饰。 朱标盯着那人看了一会,大明就是亡在这些异族手中?回头得让人查查这种穿着打扮是出自哪个部落。 朱标一边想一边迈步进了母亲寝宫的院门。 刚进门就听到八岁的五弟朱橚问母亲:“爹考试能行吗?万一考不过怎么办?” 朱标脚步一顿,对啊,考不过怎么办? 不是他看不起亲爹的文化,时下考试书面、形制、措辞都很重要,肚里就算再有墨水也得会写、懂得写才行。 亲爹这方面……年少的太子深深担忧了起来。 ** 元清两朝见到他们的大汗出现在天上,高兴得载歌载舞。 当然有人欢喜,也有人忧愁,两朝的汉儿们一脸忿忿地望着天幕,中原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汉人统治,混进来两个异族,是汉家的不幸,亦是汉家之耻。 他们凭什么和秦汉唐的开国之君相提并论。 有人不忿,也有人深思。 …… 其他没有出现在天幕里的开国之君,如汉赵刘渊、后赵石勒等等皆郁闷不已,他们也是开国皇帝,孙权刘备上得,他们为何不能上? 碎碎念JPG。 就在众人不忿的时候,天幕又发生了变化。 原本灰茫茫一片虚无的地方竟凭空出现了一间屋子,白墙红漆却没有瓦片,更不见大柱,相当奇怪。 就在这时,一只彩凤飞来,落地化作少女。 “仙…仙女。” …… 模拟考场外 顾青岚这一手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本来大家就在猜测背后是神仙,见彩凤大变活人,还猜测什么,这不明显就是神仙嘛! 系统是有拟真壳子的,就像玩游戏的皮肤一样,顾青岚特意选了一个彩凤和一个人形来回切换,效果果然不错。 顾青岚看向三三两两站在一起的开国皇帝们,“请各位考生上前领取准考证进入考场。” 秦始皇率先上前。 顾青岚在他手背上点了一下,上面出现几行小字——秦始皇·嬴政,准考证000001,座位号3。 “亲亲,进去找到座位号坐好准备开始考试。” 秦始皇垂眸看了眼手背上的字,只觉得惊诧不已,听到顾青岚对他称呼,差点虎躯一震,好在多年皇帝生涯锻炼出来的沉着稳重让他克制住了。 “多谢。”秦始皇点点头,怀揣好奇走进那间凭空出现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