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穿成观世音,我还得管聊斋》 第1章 《开局穿成观世音,我还得管聊斋》全本免费阅读 [] 二十一世纪某年二月十九日。 华怜享年二十四岁闭上了眼睛。 就在他意识逐渐归于混沌的片刻,脑海中忽然出现了无数道繁杂虔诚的声音。 “观音大士,保佑我的孩子平安出生。”一个妇人虔诚祈愿。 “救苦救难的菩萨,您到底什么时候显灵啊!天下大旱,已经整整三年没有下雨了!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某地官员恭敬叩拜,口中念着佛号。 “观音菩萨,我的如意郎君,能不能和我修成正果呀?”妙龄少女手持观音签,含羞带怯的发问。 照理说这么多人声重重叠叠的传入耳朵,不被吵死也被烦**,华怜却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在他昏沉中想着——我已经听到了。 那些声音便逐渐微弱了下去,直到耳边变得一片寂静。 幽静竹林中忽而传出一声鸟鸣,似乎是打破某种隔膜的信号,华怜睁开了眼睛。 头戴珠翠金银莲华宝冠,身着缥缈长裙白衣,左手持柳枝,右手持玉净瓶,身后代表功德的光明圆环熠熠生辉。 他坐在莲花宝台之上,目光幽远,神情哪怕是平淡的,细长的柳叶眉也无端透露出慈爱悲悯之色。 就在华怜穿成观世音的刹那,浩瀚回忆涌入他的脑海。 成佛前他本为妙庄王的三女儿,名叫妙善公主。 他的姐姐大公主妙因爱文才,招了一个文驸马。 二姐姐妙缘爱武才,招了一个武驸马。 妙善自己爱修行学佛,不愿嫁人,妙庄王一怒之下将妙善赶出家门。 妙善公主,也就是现在的观世音菩萨,似乎生来就是修行佛学的灵者。 他离家后日夜苦修很快就得道,仙号“香山仙长”。 不久后妙庄王病重,妙善知道父王病重,就变化成一位普通僧人,进宫进奏:“大王的病痛,不是至亲之人的手眼入药难以自愈。” 妙庄王当即想到了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他分别传大公主妙因、二公主妙缘进宫商议。 两位公主听他一说,顿时不乐意了,毕竟奉出手眼给父亲治病,自己岂不是就成了残废? 化作僧人的妙善公主见状就提议说:“香山仙长济度生灵,你不如去求求他吧!” 之前已经提过,香山仙长就是妙善得道仙号,也就是说妙善让妙庄王求的人,其实就是他自己。 妙善改变样貌,变成仙风道骨的香山仙人来到王宫。 他毫不犹豫的挖去双眼、自断手臂给妙庄王治病。 妙庄王看到“香山仙人”因救治自己变成残废,既感激又不安。 他叩头祈求神明让仙长再长出手眼,于是“香山道长”不但重新长出手眼,而且是千手千眼! 妙善公主褪去伪装,告诉妙庄王自己就是香山仙人的真相。 双手双眼已经偿还了父女的恩情,从今后他和人世间的联系、和亲人父母的联系也在此刻了结因果。 妙庄王大受震撼,想到自己以前对妙善公主的种种亏待后悔莫及。 在妙善公主劝妙庄王皈依佛门,修德行善的时候,妙庄王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等妙庄王病好后,他立刻命人在香山建寺,建造金手金眼仙长像来称颂妙善的功德。 不过传令官不小心听错了,而且见过妙善公主千眼千手的神迹,以为妙庄王传旨的是“建造千手千眼仙长像”。 从此就有了千手千眼观音的金身塑像流传于世。 当华怜记忆回笼的瞬间,他就明白为什么自己在人世间会历经那么多苦难了。 观世音和普通佛陀是真的很不一样。 如果说那些佛陀高居三十三重天外不问人事,那观世音就是截然相反的慈悲法。 为了能够更好的聆听众生苦难,理解这个世间的不幸,已经有大成就大身份的观世音自愿将自己投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 并且设定了种种磨难让自己深刻了解,何为“人之八苦”。 华怜正是观世音在未来的投影,他经历的所有苦难,都让他更深刻的了解了这个人间。 过去苦、现在苦、未来也苦。 观音大士散去自身伟力投放入三千世界,没有人比他更懂世人多需要被点化。 所谓点化,并不是说他高高在上的对凡人进行说教,而是开智启蒙。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做出恶事,极少数是天生恶种,但大部分是因为认知和环境的问题。 当一个人的认知提升了,明白以前不知道的道理,并且愿意接受这些道理,那他就会做出极大的改变。 同样的,环境是靠人的改变创造的,一群蛮不讲理的人只会让身边的环境充斥着阴谋算计、血腥屠戮。 如果人人都明事理、知善恶,就算偶尔有恶种出现,也不被世人接受,很难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这就是传播佛法,观世音聆听众生、点化众生、普度众生的意义 。 华怜走下莲花台,放目望向自己的住所。 这里是南海普陀山,一片郁郁葱葱的万年紫竹林将华怜居住的仙阁庙宇围拢其中。 缥缈浓郁的先天灵气从地面翻涌而出,像极了干冰制造的雾气。 不过这看起来相似的灵气其实和干冰有天上地下的区别。 灵气时常缭绕在观音身边,日积月累也蕴含了功德。 因此身在灵气之中不仅不会感觉寒冷,反而冬暖夏凉。 有滋补身体、缓解疲劳、 第2章 《开局穿成观世音,我还得管聊斋》全本免费阅读 [] 很多人都知道杨戬的成名之举——劈山救母。 却不知道在这之前,作为“凡人”的时候,有件更伟岸的壮举直接奠定了他肉身成圣的地位。 也就是——二郎担山赶日。 华怜捏着柳枝,往空中一挥,一道类似于门光晕出现在原地。 光晕中烈日当空,单是用肉眼看就能感受到其中扑面而来的扭曲火光。 炎热的光芒照射在大地上,一眼望去连景色都被太阳炙热烤的扭曲起来。 在进入光晕之前,华怜摇身一变,化作一赤脚医生的模样,背着筐药材走了进去。 从古至今,许多人为了观世音的性别争论不休,实际上观音是无相的。 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十三种化身,也只是为了方便而化。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妇人生子需要观音帮助,那他就会变为女相,以免妇人尴尬。 战乱四起时为普度众生,观音便会化为男相,因此也有男将军观音像的存在。 观音渡人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大小难易。 后人立诗称赞观世音的伟岸: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枯竭; 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和二十一世纪流行的平行宇宙论相似,经论中把世界分为三种。 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合称三千大千世界。 说的通俗易懂一点,一个小世界就是一个太阳系。 无数个小世界组成银河系,我们身处的银河系在佛经中即被称为小千世界。 而无数个银河系组成宇宙——中千世界。 由无数个银河系宇宙组成总宇宙——大千世界。 杨戬担山赶日的世界正是小千世界中的某一个,在这个宇宙的这个时间点,杨戬是关系到整个世界的“命运之子”。 华怜赤脚进入“担山赶日”的世界,刚一进去光洁的脚底就被烫了个大燎泡。 小世界承受不住来自大世界的神通,华怜是散了**进来的。 他抬袖遮住炙热的阳光,抬头向天上望去。 只见十二轮金日高高悬挂在苍穹之上,比“后羿射日”世界中的太阳还多上两轮! 放目远眺,方圆百里没有一处绿色,地面上满是龟裂,比百岁老人的皮肤更加纵横交错。 河道里别说是水了,连动物的尸骨都晒得几乎融化。 只是进来不到半刻,华怜额角、后背就出了薄汗。 要知道他肉身早已得道,虽说散尽**,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受伤的。 这里的温度至少已经超过了60°,说是极温地狱也不为过。 连华怜都几乎忍受不了这十二轮太阳炙烤的酷刑,这方世界的凡人,怎么活得下去? 他抬袖挡着太阳,掐指计算杨戬的方位。 进入这个世界前他就定位了杨戬的坐标,因此没花太大功夫,很快找到了杨戬居住的村落。 说是村落,不如说是一座大型的避难堡垒。 主堡垒占地极广,高达数十米,周围连接着零星几个附属小型堡垒。 华怜伸手一摸建造堡垒的材质,竟然是极好的冰山寒玉,不仅质地坚硬,住在里面更有降温养人的好处。 堡垒里似乎有人巡逻监视,华怜出现后便有人把堡垒大门推开一条小缝,只露出一双眼睛上下打量着华怜。 “哪来的外地人,赶紧g.....”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个字在嘴巴里滚了几圈却怎么都吐不出口。 握着长戟的守卫干脆改口:“这里收不下难民了,快走吧!” 华怜抬眸看了看高耸的壁垒,在里面感知到了杨戬的气息。 他自然不会放弃,而是双手合十,低眉道:“这位兵爷,我徒步而来磨破了脚,只怕是走不远了。” 守卫不知道已经赶走了多少波赶来避难的灾民,从一开始的欢迎变成最后的抗拒,其中发生的故事可见一斑。 只是面对容貌出尘,气质缥缈的华怜,守卫怎么都说不出拒绝的话,憋得脸都红了。 他、他应该和那些穷凶极恶的歹徒不一样吧? 毕竟长得那么柔弱,而且是孤身一人,哪怕真的不怀好意,估计也翻不出什么风浪! 守卫犹豫再三,朝华怜摆摆手:“你等着,我去和大王禀报一声。” 大王? 听到这样的称呼,华怜一愣,毕竟这地方又不是朝都,只是一个偏远之地,怎么会有帝王居住于此? 他聚神往堡垒之上看去,确实没有在这片土地上看到代表帝王的东来紫气,不禁对这地方更加好奇。 没多久,大门便朝他缓缓打开。 华怜在守卫的带领下举步而入,进入堡 垒的刹那,身上缭绕的热气顿时消散一空,说不出的凉爽舒适。 堡垒内和堡垒外几乎是截然两幅不同的天地。 四处高悬着明亮的烛火灯笼,两边商贸往来不绝于耳,孩童稚子穿梭于道路之间嬉笑打闹。 人人面色红润,双颊饱满,丝毫不见被极温困扰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