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第2章 无奈的选择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全本免费阅读 [] 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是蒙古贵族特权统治的基石。 最早在忽必烈中后期,元廷就把全国划分为一等蒙古、二等色目、三等汉人和四等南人。 这便是蒙元四等人制。 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是不能还手的,打死汉人只需要赔点钱,这就是烧埋银制度。 打你都是轻的,揍你你还不能还手,你要是敢还手,那事儿就大了。 打死你也就赔点碎银子,多大点事? 至于说谁家的小娘子长的漂亮,先抢了去再说。 铁木真之前的蒙古人“穿的是狗皮和鼠皮”,贵族的唯一标志就是,他的马镫是铁制的。 别忘了铁木真是怎么发家的?一个字:“抢”。 直到铁木真高举大旗,让蒙古人从贫穷转为富裕,从地狱转入天堂。 不得不说,铁木真的手段是高明的,铁木真采用分封投下制,一步一步的笼络人心。 因为跟着他有钱,有财富,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也是一群又一群人追随铁木真脚步的原因。 嗯嗯,铁木真抢别人的,别人也抢铁木真的。 铁木真刚起势的时候,被人暗算仓皇逃窜,发妻孛儿帖被活捉,后来孛儿帖在回家的路上生了长子术赤。 嗯嗯,老铁们,爱是一道光,绿到你发慌。 而对于犯人的审判也是分开的,汉人归刑部。蒙古人、色目人归大宗**治之。 无他,人家的特权是写进法律的。 元廷统治者,极端仇视汉人和南人,尤其仇视在宋朝当官的后人,对中原地区的**肆**,一县反屠一县,一府反而屠一府。 元廷攻占邓州后,因人口**戮、逃亡殆尽,二十年都不设制,直接处在了无人区的状态。 史载屠城事件比比皆是,哪怕是在**流民的时候,都还大量屠城。致使中原大地,出现了“百里无炊烟,千里无鸡鸣”的惨状。史称:“白骨盈野,野狗遍地。” 端平入洛期间,宋军经过寿州、亳州、单州,沿途“茂草长林,白骨相望,虻蝇扑面,杳无人踪。” 在这样的背景下,逃入山区而避祸的普通人,十不存一。 …… 第二天,天蒙蒙亮。 睡了一夜的赵昺似乎恢复了很多。赵昺想起了昨夜的长梦。在宫女的服侍下洗漱完毕,刚刚吃过早饭。 “陆丞相、张将军回来了!”这个时候突然有**喊一声。 紧接着紧闭的房门被推开,众人在一个中年男子带领下走了进来。 “臣陆秀夫参见陛下。” “臣张世杰参见陛下。” “你就是陆秀夫陆丞相?”一早上内心刚刚平复的赵昺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用手指了指陆秀夫。 终于见到正主了,赵昺注视着眼前这个眼神中充满坚毅的中年男人,心想就是这个男人在10个月之后背着自己跳海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忠于赵宋,为国尽忠的诺言。不愧于“宋末三杰”的称号。 “陛下这是怎么了?”陆秀夫看着赵昺奇怪的样子,询问着身边的人。 “回陆丞相,陛下昨天睡了一夜,醒来后感觉头痛不已,一会忧愁,一会痛哭,刚刚用了早膳,具体老奴也不清楚什么状况。”房间中一名老太监道。 “陆卿,张将军免礼。朕,哦,我昨日头痛欲裂,忽然间有些记不清事情了,陆卿勿念。”来自后世的赵昺有些不太习惯用“朕”这个字,又无法解释自己的灵魂来自700年后的现代的事实,只能模棱两可的期望糊弄过去。 “陆卿、张将军,随我出去走走吧。” “臣等遵旨。”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射穿透薄雾,洒在大地,大宋又迎来了新的一天。可是赵昺却知道,留给大宋,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赵昺必须用有限的时间快速发育,以应对危如累卵的绝境。 花园之中,赵昺若有所思缓步向前走着,陆秀夫、张世杰一左一右落后半个身位跟在赵昺身后。 在后面是一名内侍不近不远的跟着。 谈到两宋,有两件事情是绕不开的。 一是北宋“联金灭辽“”,二是南宋“联蒙灭金”。 早在铁木真时期,南宋已经注意到在遥远的北方草原兴起的这个强悍的民族。最早在宋宁宗赵扩嘉定七年,也就是1214年正月蒙古遣使通南宋。 至宋宁宗末年双方信使不断。 这一时期,蒙古主要是要求南宋联兵伐金。 这本来是一个有利于南宋的时机。 然,**怯懦的南宋小朝廷,不能利用这一时机,反而使自己陷于:“和金则鞑疑,交鞑则金疑。同时交金、鞑两方则山东疑”的困境。 “山东”指的是李全等在金地仇恨蒙古且反叛金朝而归降南宋的汉人。 南宋上下,采取鸵鸟策略,既不能利用金国的虚弱改善自己的防御纵深,又看不到北 方已经兴起的蒙古存在的威胁。同时,对北方归降的军民亦不能妥善安置。 这个时期,南宋左右摇摆,不思进取,白白浪费了十年良机。 宋宁宗之后理宗赵昀(yun,读二声)是个十足的“嗜欲既多,怠于政事”的昏君。 宋理宗之后宋度宗赵禥(qi,读二声),这踏马的就是一个智商堪忧的傻子、酒鬼和色鬼。 南宋对外摇摆不定,对内**忠良 第4章 亭中对策(上)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全本免费阅读 [] 宋朝, 论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他比不过前汉。 (槀街,汉朝长安城的一条街道,主要是汉朝各藩属国人口**区。) 论开疆拓土,打遍天下无敌手,将边境推到中亚一线,他不如盛唐。 论誓死不降,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又比不过大明。 但要论虽远必赔,那倒是可以和我圣清不分伯仲。 enn,司马家族的那个晋朝不算。 咱大宋皇帝除了太祖之外,那也不是啥都不会。 嗯,咱天生就会跑! 如果单论起逃跑来,从秦汉到明清,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近五百名帝王,那估计没有几个是咱大宋皇帝的对手。 当年,赵二在高粱河战役中战败,亲自驾驶一台驴车,一路向南狂奔,速度之快,令人目瞪口呆。 史称高粱河车神。 再后来,北宋灭亡,南宋高宗皇帝赵构,在金兵步步紧逼的情况下,从扬州跑到南京,从南京跑到绍兴,又从绍兴跑到宁波…… 到最后直接跑到海上,高宗皇帝靠着两条腿硬生生的跑**金国无数的骏马,最后让金人望洋兴叹…… 嘿,你特娘的真是个天才~ 但是宋朝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人家有钱,而且是真有钱! 700年前的宋朝,是华夏文明最灿烂的一章,她的GDP全球第一,一年顶上欧洲一百年。 北宋一年财政收入最高曾高达16000万贯,即便是失去半壁江山的南宋,年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 而明朝万历初年,明朝年财政收入也不过1600万两白银。这还是张居正主政期间进行财政改革的情况下。 如果简单的认为,一两白银等于一贯铜钱的话,那么明朝的财政收入大概相当于北宋的十分之一,南宋的六分之一。 而明朝的国土面积可是要远超北宋的。 当东坡先生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传千古的名句,当华夏子民坐在院子里吃着月饼赏着明月的时候。 欧洲呢? 欧洲还处在黑暗时代的中世纪苦苦挣扎,连个踏马的厕所都没有。 农业还是采用落后的三圃制,铁制农具也才刚刚兴起。 在中世纪的欧洲平民家庭,唯一的家具就是一张世代相传的床。父母子女,如果有客人来访,也是睡在一起的。至于说新婚的年轻人,更是毫无避讳的进行。 如今,大宋王朝早已“山河破碎风飘絮”。 一门心思跑路的赵昺,觉得自己十分有必要发扬一下老赵家的“光荣传统”了。 跑路不是问题,跑是一定要跑的。 跑到哪?怎么跑才是关键。 赵昺端起茶盏,一饮而尽,看着远方,心中慢慢思索着。 就目前的形势,跑路有两个选择。 琉求。 如果说蒙古陆战无敌的话,那海战还是差点意思。隔着海峡,蒙古人一时半会也攻不过去,加上南宋水师也不是吃素的。跑到琉球,赵昺还是觉得比较安全的。 琉求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固有领土,其实早在秦汉时期祖国大陆的居民就与之接触。 (一两万年前,宝岛和福建是连为一体的。甚至一万年前,在后世海峡两岸中间还有一条狭窄的陆地连接起来。) 230年,三国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万人的大船队到达琉求,当时叫夷洲,自此,宝岛有了自己的名字。 隋唐时,将夷洲改为流求,一直沿用到南宋时期。 到了元代,又将琉求改为琉球。元廷在澎湖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 明朝中期将琉球改称东番,意思是东方番族聚居的地方。明朝末年改称现代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海南岛。 海南,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 岛上日照充沛,物产丰富,农业一年可三熟。 最重要的是岛上有两处铁矿。 简直就是瞌睡送个枕头——正是时候。 一处位于三亚市田独黄泥岭西北山麓,总储量为500万吨。 另一处位于昌江县石碌镇境内,这个更牛,是个大型露天矿的存在。石碌铁矿储量约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成,品质居全国第一。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再加上优质铁矿,铠甲、兵器、火绳枪,没良心炮、大将军炮,嘿嘿。 最重要的是离广东近,只要撑过一段时间,猥琐发育。拿下雷州,光复广 第7章 诛杀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全本免费阅读 [] “丞相,朝廷有何旨意?”刘子俊起身问道。 “民章啊,你自己看吧。陆丞相视官家为天人,信中不乏崇敬之词。”陆秀夫看了一眼刘子俊,把信递给了刘子俊。 刘子俊接过信看了起来,“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良久,刘子俊抬起头看着文天祥,道:“丞相,这……这是官家的意思?” 文天祥喝了一口茶,点了点头。 “这,这难道真是6岁的小皇帝说的?太不可思议了!”刘子俊满脸困惑的说道。 “陆丞相的书信岂能有假?本相也不敢相信,但事实如此,不得不信。”文天祥感慨道。 “或许真的是天佑我朝,圣主降临。”文天祥端着茶盏沉思片刻说道。 刘子俊难以置信地再次看着书信,说道:“敌进我退,保存实力,待机转移攻势。敌退我进,打击其士气,积小胜为大胜。敌驻我扰,以疲惫敌人,造成对我有利之形势。敌疲我打,集中兵力,主动进攻,以歼灭敌人。” “以敌人多少,战力如何,了解敌人的情况,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丞相,这……”刘子俊震惊了,仗可以这样打? …… 到了明末,努尔哈赤反叛,万历集结十几万大军兵分四路围剿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努尔哈赤采用“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各个击破的方针。 致使明军发动的萨尔浒之战惨败。 除去明军战斗力低下,主帅杨镐制定的“分进合击”的战略也是失败的关键。四路大军“顺利”完成“分进”,却未能实现“合击”。 而萨尔浒之战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皇权和文官集团的斗争,狗皇帝朱翊钧收税居然收到我们士绅老爷身上,那就搞死他,必须搞死他。 狗皇帝在江南收税,反抗最激烈的是谁?辽东李家…… 震惊吧? 仅仅靠着十三副铠甲能成事? 反正我是不信的。 狗皇帝真的一举灭了野猪皮,“我”李家怎么活? 先搞死他二十五大军再说,狗皇帝不服?那就把戚家军、白杆兵一起搞死。 让姓朱的打一次,败一次! 再后来,文官、勋贵全踏马的跪迎我大清主子了……反倒是李定国、李来亨之流不屈不挠坚持斗争近二十年。 这些被士绅鄙视的泥腿子反倒成为民族的脊梁。 …… “丞相,陈懿、刘兴二人该如何处置?”刘子俊问道。 “此二人,祸害百姓,为害甚烈,我本欲除之。只是不知官家如何知道我日后必为此二贼所害?莫非有未卜先知之能?”文天祥摸着下巴,疑惑地说道。 “末将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莫非官家果如陆丞相所言天人下凡?” “陈懿、刘兴占据潮州,手下亦有数千兵马。我等当如何取之?”刘子俊说道。 “我已奏报朝廷,封陈懿为左骁卫将军,知潮州府兼管内安抚使,已获朝廷批准,我明日亲自带领兵马,以入驻为名进入潮州,席间趁势将陈懿、刘兴拿下,然后收编其部卒,以绝后患。”文天祥说道。 “就依丞相之计。”刘子俊说道。 “来人,传邹沨邹侍郎、咨议赵孟溁见我。”文天祥对门口亲兵喊道。 (邹沨,此时任兵部侍郎兼江东、西制置副使。) “诺!”亲兵急忙去传令。 一炷香时间,邹沨和赵孟溁结伴而来。 “不知丞相召唤我和赵咨议前来何事?”邹沨问道。 “邹侍郎、赵咨议,坐吧。这是官家派人送来的书信,两位看看吧。”文天祥直截了当地说道。 邹沨接过书信,和赵孟溁一起看了起来。不知不觉中邹沨完全被震惊了,双手微微开始颤抖。 一旁的赵孟溁更是脸色数变。 “敢问丞相,这信中所言是官家所为?”思索良久,邹沨疑惑的问道。 “正是,此信由陆丞相属下名叫张虎的致果校尉送来,腰牌、火漆、印章包括字迹皆是无误。可以判断,此信内容正是官家所言。”文天祥回答道。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丞相,此等战法,闻所未闻,如今官家年幼,竟有如此谋略?”邹沨问道? “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莫非官家乃天 第8章 衣冠南渡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全本免费阅读 [] 华夏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事件。 第一次衣冠南渡发生在西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在刘渊之子刘聪的带领下攻入洛阳,是为“永嘉之乱”。 随后,羯族、鲜卑、羌族、氐族等相继兴兵。 黄河流域从此烽烟四起,群狼逐鹿,中原混战数百年之久。 第二次衣冠南渡,发生于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之后。 第三次衣冠南渡,发生在北宋灭亡的“靖康之变”之后。宋高宗渡江,以临安(今杭州)为行都,又称“行在”,建立南宋。 (北宋和南宋是后人的称谓,其实是一样,都是宋。) “轰!” 一声惊雷起。 赵昺脸色铁青,国事艰难,犹如海浪里的一叶扁舟,群臣却不思良策,反而相互攻击。 烂了,烂透了! “行朝与雷州城隔海相望,今雷州已失,蒙元旦夕可至,我朝已经失去屏障。如此危局之下,尔等还在这里喋喋不休,互相攻伐。诸位眼中可还有朕,可还有大宋朝廷?”赵昺站了起来,慢慢走了下来。 “占城借兵一事不必再提,求人不若求己。难道诸位忘了金哀宗之事?” “启奏陛下,臣以为雷州既失,我朝居雷州、化州之间非善计。理应退居崖山,在大海中以求安稳。”张世杰出班奏道。 崖山,今广东江门新会县南,珠江出海口之一。海中之山,两山延袤,中间一衣带水,山口如门。 果然,历史的惯性仍在继续,历史上张世杰力在雷州沦陷后,力主退居崖山,屯驻于此,大造行宫,造军房上千,起行宫三十余间。 官、民、兵共二十余万,多吃住于船上。 面对蒙元张弘范的进攻,张世杰不守崖门,放弃出海口,布下一字长蛇阵,致使宋军不可攻人,而专受攻。 宋军在初战告捷的情况下却未能乘胜追击,后被蒙元截断汲道,军民掬海水为饮。 饮即呕吐腹泻,至此军民大困,无力回天。 崖山一战中,张世杰在宋朝水师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指挥失当,致使崖山惨败,南宋灭亡。 “张将军所言退居崖山亦为不妥,崖山两山夹一海,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然崖山北水浅,落潮之时只有一个出口。倘若蒙元断我汲道,又当如何?难道让我二十万军民饮食海水么?另,崖山海湾狭窄,我朝水师不易展开,面对蒙元进攻犹如困兽,彼时又当如何?再者,一旦开战蒙元必定对我南北夹击,我军补给困难,粮草不足,此乃未战而先败之策也。”赵昺看了看张世杰,连续发问道。 “启奏陛下,依陛下之意,我朝应迁往何处?”琼州安抚使,兴王赵与珞出列问道。 赵与珞,宋朝宗室。 历史上赵与珞坚守琼州,率兵拒敌于白沙津,迫使元军不能登岸,后来被叛逃出卖被俘,宁死不降最终被元将“裂杀”。 “琼州。今琼州未失,岛上尚有民数万,可为暂驻。”赵昺说道。 “启奏陛下,我朝承五代遗制,用刺字的办法施行募兵,军中盛**赂之风,举代之弊。致使孤寒者难以晋升,多赀者轻易显贵,立功不赏,有过不罚,赏罚不当,军中人心涣散,纲纪荡染,以至军政大坏。行朝危如累卵。” 赵与珞原本就是琼州安抚使,对于撤往琼州自然没什么意见,转而说出了宋军中的弊端。 赀(zi 一声,通“资”。) “善,兴王此乃老臣谋国之言。从今日起,废除军中刺字之制。提高士卒月俸,上等禁军月俸两贯;辅兵每月一贯半。每月发放,不得克扣。”赵昺说道。 “陆丞相,派人去文丞相那边让他联络陈吊眼,两月之后,随文丞相一同撤离。”赵昺继续说道。 “臣遵旨。”陆秀夫出列道。 “朕意已决,陆丞相,速速制定撤退逐项事宜,愿意跟随朕的,朕绝不辜负,不愿随朕的,每户及士卒各发铜钱10贯,让其离开。” “臣遵旨。”陆秀夫道。 “诸位卿家,蒙元残暴,所到之处,财货子女则入军官,壮士大族则殄歼于利刃。一县叛则一县荡为灰烬,一州叛则一州莽为丘墟!此危急存亡之际,望众卿家应精诚团结,日后凡议事不可互相攻击,否则朕决不轻饶。”赵昺道。 “臣等遵旨。”群臣道。 …… “李邦宁, 第21章 匠人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全本免费阅读 [] 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将人们分为士农工商这四个级别。 在古代没有螺丝和钉子的情况下,工匠们打造的东西,大到宫廷楼阁,小到桌椅板凳都是非常的牢固。 数千年来,华夏无数的能工巧匠,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然而在古代,这些发明创造被称为“奇技淫巧”。 “奇技淫巧”,出自《书·泰誓下》。商王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辞源》中指:“新异的技艺及制成品”。 《语言大典》中解释为:“出奇的技艺,极端的精巧”。也指奇异而精巧的制品。 华夏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是民间生活的基础。 在古代,儒家学说盛行于世,又受到历代帝皇的推行,使得儒说成为2000多年的传统观念。 无论是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观念,还是以重农抑商的历史传统而言,士大夫们都不会接受“奇技淫巧”。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只有读书当官才是正道,也只有研究四书五经才会被人们所称道。 如果有人发明一些新奇的事物,就会被官员士绅们当成不务正业,归纳在下九流之中。 …… 碙洲岛,南宋行朝, 勤政殿。 “启禀陛下,匠人们已经在宫门外等候,请陛下示下。”一个小黄门小步轻轻地走了进来,然后跪倒在地,向赵昺禀告着。 “快,宣匠人进来。”赵昺大喜地说道。 终于来了! 蒙元,终有一天,朕要让你们明白,时代变了。 小黄门领着一群匠人,一边走一边给他们讲着宫里的规矩以及拜见陛下的礼仪。匠人们一边走,一边提心吊胆地回应着。 两刻钟之后,十数名通过精挑细选的大匠跪倒一片。 “草民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匠人们大礼**道。 “快起来,不必多礼。”赵昺笑着对工匠们说道。 “你们平日里都是做什么活计的?”赵昺问道。 “陛下,草民李有钱,世代打铁为生。”铁匠李二连忙回道。 铁匠家伙什也不算多,一个炉子,一个风箱,一柄大锤,一个砧板,足矣。 “李有钱,你这名字好啊。有钱好,朕倒是希望我大宋百姓安康,家家有钱啊。”赵昺打趣道。 “多谢陛下。”匠人们连忙道谢。 此时的赵昺更像邻里之间的聊天。 看着皇帝如此随和,匠人们提起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你们还有谁是打铁的?” 铁匠们听到赵昺的问话,马上向前站了一步。 “回陛下,我们这些都是打铁的。”李有钱看看身边的铁匠,连忙弯腰行礼道。 “甚好,你们平时都怎样打铁,技艺如何,都打造些什么?”赵昺问道。 “回陛下,草民等人,别的不说,单论打铁那都是世代祖传的,技艺更是没得说的。草民等平日里给乡亲们打造一些镰刀、锄头、犁头农具,也打造一些菜刀、铲子、剪刀。草民等以此养活家小。”李有钱倒是能说会道,眼力劲甚好。 “哦,那刀枪剑戟,铠甲之类呢?你们都会打造么?”赵昺问道。 听了赵昺的话,十数名匠人连忙跪倒在地。 “草民不敢,草民冤枉啊,陛下饶命啊!”顿时十几名匠人哭声一片。 突然间明白怎么回事的赵昺哭笑不得。历朝历代,民间哪有敢擅自打造兵器铠甲的,这是想**啊。 前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周亚夫(前汉开国功臣周勃之子)三个月平定叛乱。后因他儿子购买铠甲准备作为陪葬之物。周亚夫因为其坑爹的儿子给的钱不够,被佣工告发,最终获罪而死。 “快起来,朕只是问问你们会不会打造铠甲兵器,如果朝廷让你们打造这些,技艺质量又如何?”赵昺对着十几名匠人解释道。 “回陛下,小老儿打了一辈子铁,自认为这打铁的活计是没什么可挑剔的,也能保证质量上乘。只是,如果朝廷让我等打造兵器、铠甲,只怕短时间也打造不了太多。”李有钱大着胆子回答道。 “朕再问你们,你们平时都是如何打造物件的?”赵昺问道。 “敢叫陛下知晓,兵器要用精钢打造,也就是百炼钢,如此打造出的兵器锐不可当,削铁如泥。若用此种钢打造成铠甲,则异常坚固,甚至可抵挡箭矢。所谓百炼钢就是制炼过程中要反复折叠,反复加热锻打、千锤百炼。不断加热锻打百余次,然后称重,再加热再锻打,直到斤两不再减,可成百炼精钢。”李有钱果然是行家里手,在自己熟悉的行当里,滔滔不绝地解释道。 “哦,如此甚好。” 赵昺面不改色,其实脑子里却在想,人力是有限的,全靠人力打造,如此低的效率一日又能打造多少精钢? 华夏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