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士气可用

作品:《大魏暴君

    蒋济、王濬等人很快赶到,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蒋济赞同钟会的意见,觉得这是一个施压的机会,同时也提醒曹芳,想抓住这个机会并不容易。


    一是来不及调兵。


    要想争夺濡须坞,以现在的兵力不太够,需要更多的兵力,而调兵是需要时间的。


    二是内部协调。


    打乱了当前的部署,原本作为第二阶段作战主力的毌丘俭会再次沦为陪衬。就算毌丘俭本人接受诏书,他麾下的将士会不会有意见?


    将帅不合,是兵家大忌。


    一旦诸葛恪突破了毌丘俭的阻击,与濡须的守军会师。再想攻下濡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曹芳深以为然,更为自己当初没有深究蒋济的过错而庆幸。


    家有一老,便有一宝。


    有蒋济这样经验丰富的老臣参谋军事,不仅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也基本杜绝了冒进的可能。


    行军作战,限制很多,内部、外部的关系复杂,绝不是下几道命令就能实现的。


    以蒋济的意见为基础,王濬等人先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们认为,这个机会难得,不能让孙权轻易的回到建业,平定内部冲突。


    从建安五年孙策遇刺开始,孙权当政五十年,积累的威望无人能及。只要孙权回到建业,就没人敢当面挑战他。不管建业有多大的危机,他都能压制住。


    只有将孙权牵制在濡须,让他无暇顾及建业,内部矛盾才有爆发的可能。


    而孙权一边作战,一边牵挂建业,精力消耗极大,更容易出现重病甚至死亡的可能。


    因此,不能等,机会就在这几天。


    王濬建议,让毌丘俭截击诸葛恪,不让他回援濡须坞,中军大造声势,赶往濡须坞,逼孙权率主力回援的同时,掩护诸葛诞、郭淮的行动。


    与此同时,征发兖豫青徐四州的兵力,争取一举拿下濡须坞等江北重镇。


    就算孙权断尾求生,放弃江北,大魏也可以将战线推到长江沿线,为下一步渡江平吴做好准备。


    蒋济、钟会都赞成这个方案。


    唯一的问题是毌丘俭。


    曹芳权衡了利弊后,对王濬的意见做了部分修改。


    截击诸葛恪的任务由中军负责,由毌丘俭率部赶往濡须坞,迫使孙权回援,并做好强攻濡须坞的前期准备。


    兖豫青徐的兵力征调需要时间,但豫州刺史程晓早就做好了准备,可以先调过来,归毌丘俭指挥。


    用兵之道,宜聚不宜分。


    这次兵分三路,风险很大,所以各部应该明确自身的任务,不可急于求战,以免遭受重创。


    只有诸葛诞、郭淮这一路例外。


    他们应以最快的速度进攻皖城。得手后,迅速加固城防,做好迎接吴军反扑的准备。


    总而言之,任务很艰巨。


    蒋济考虑了一番后,又做了增补。


    命豫州刺史程晓取道潜山,先赶往皖城,增援诸葛诞、郭淮部。


    反正就算他率部赶到濡须坞,与毌丘俭合兵一处,兵力也不足以拿下濡须坞,不如先确保夺取皖城的任务,然后再视孙权的决定调整。


    如果孙权主力赶往皖城,那程晓就留在皖城外,协助防守。


    如果孙权放弃皖城,力保濡须坞,程晓再率部赶来濡须坞也不迟。


    曹芳觉得可行,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


    曹芳随即下诏,命各部调整部署。


    ——


    毌丘俭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得知孙权撤兵,经过羡溪后,他一直处于亢奋之中。


    征战多年,他知道孙权这时候撤退意味着什么。战机出现,如果天子能够抓住,一战平吴也并非不可能。


    可是他却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


    他已经做好了强攻东兴堤的准备。如果天子此时改变部署,他就是阻截诸葛恪的最佳人选,强攻濡须坞的任务就会落入别人的手中。


    比如诸葛诞。


    作为全面负责东南军事的征东将军,一再作为辅助、牵制的力量,看着别人立功,就算他能接受,他的部下也无法接受。


    冠军将军文钦之前已经表示过不满。


    其他人虽然没表态,却也以沉默表示了对文钦的支持。


    这是很罕见的情况。


    文钦虽是谯沛人,骁勇善战,但为人自负,与同僚的关系并不好。这么多人支持他,只能说明他们在这件事上意见一致,不肯再将立功的机会拱手相让。


    毌丘俭初来乍到,不能不考虑部下的情绪。


    他翻来覆去,辗转难眠,直到下半夜才睡着。天刚蒙蒙亮,他还没睁开眼睛,就听到外面有急促的脚步声。他来不及多想,翻身坐起,伸手去取挂在床头的外衣,刚刚披在身上,一个身影便裹着初冬的寒气冲了进来。


    “阿翁,诏书到了。”


    毌丘俭定睛一看,发现是长子毌丘甸,顿时心中一沉。


    毌丘俭在天子身边任军情尚书郎,一般不外出传诏。他突然赶到自己的营中,必然是天子觉得不好开口,又怕他有情绪,所以派毌丘甸来劝他。


    立功的机会又一次从手边溜走了。


    “说。”


    “陛下命你将阵地交给中坚将军曹兴,全军赶往濡须坞,多张旗帜,号称五万……”


    毌丘俭顿时心潮涌动,对天子充满了感激之情。


    不用毌丘甸细说,他也能猜得到,这肯定是天子为他争取的机会。


    除了天子本人,没人敢提出这样的建议,让中坚、中垒两营负责截击诸葛恪,而将主攻濡须坞的任务交给他。


    稍一询问,毌丘俭就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毌丘俭还说,天子命我来传诏,是想向诸将表明一个态度,同时提醒你们。


    濡须坞坚固,有一万守军,又水陆相依。仅凭你们现有的两万人是攻不上的,所以现阶段,你们还是疑兵,就是为了吸引孙权的注意力,并做好前期的准备。


    等兖州、青州、徐州的三州兵力到达后,正式的攻击才会开始。


    总之一句话,天子会尽一切可能的为你们创造建功的机会,你们不要急。


    毌丘俭心花怒放,转身出帐,对着合肥方向行礼。


    “谢陛下体谅,臣感激不尽。”


    随后,毌丘俭下令击鼓聚将。


    等诸将赶到中军大帐,毌丘甸正式传达了诏书。


    诸将都知道孙权已经撤走的消息,也在猜测天子有可能改变部署,希望自己能有主攻的机会,却没有人有信心。


    毕竟和他们配合的是中军。


    让中军截击诸葛恪,将立功的机会让给他们,这显然不太现实。


    听完诏书,诸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片刻的沉默后,文钦一跃而起,双手抱拳,大声说道:“将军,钦愿为前锋,攻破濡须,砍碧眼老儿头颅,报天子洪恩。”


    诸将瞬间清醒,纷纷请战,士气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