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韩综

作品:《大魏暴君

    作为一名降将,韩综早就习惯了受人排挤。之前曹兴、夏侯绩让他背锅,他虽然不爽,却也没说什么。


    可是天子不仅兑现了承诺,还要向他请教江东形势,让他受宠若惊,恨不得倾囊相授。


    虽然已经投魏二十多年,但他前半生跟着父亲韩当四处征战、镇守,对江东形势还是熟悉的。


    反正去了带方,这些信息也用不上,天子愿意听,他就当作礼物,一股脑的送给天子。


    就在东兴堤上,韩综将他了解的江东形势一一说来。


    曹芳听得很认真,不时追问一些细节,以便和自己的既有认知进行对照,甄别真伪。


    即使是科学昌明的二十一世纪,地理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生产力还够发达的封建社会,地理更是明君、名将、大臣必须掌握的知识。


    只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在战略层面取得先机。


    曹芳明白这一点,钟会、王濬等人也不例外。


    尽管他们对韩综为人颇为不齿,却还是认真的旁听,并做了必要的记录。


    将来伐吴,这些都是用得上的信息。


    在潜意识中,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已经将伐吴当作自己的机会。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就看自己的准备是否充分,见解是否超人一等。


    也许只有王浑是例外。


    说完了地理,曹芳意犹未尽,赐宴置酒,又问起了江东君臣,以及韩综当年降魏的原由。


    提到这件事,韩综一肚子委屈。


    这么多年来,外界宣传的原因一直是他在父丧期间淫乱,生怕孙权惩罚,主动降魏。魏军将士因此对他多有白眼,也没人愿意听他解释。


    如果说不忠还能勉强接受,不孝就不能容忍了。


    平时坐在一起吃饭、喝酒的机会都不多,更不可能谈这些私密问题。


    今天有机会,他自然要倒一倒苦水。


    他自问不是什么君子,但也不至于在父丧期间淫乱,这些都是江东士大夫的污蔑。


    击退刘备的进攻后,陆逊坐镇武昌,开府治事,招揽了大量江东士大夫。这些人没正经事做,就整天批评他批评你,不是说你没文化,就是说他失礼,总之不符合士大夫的标准。


    韩综等人生在军中,本来就不是什么儒生雅士,对礼节之事的确不太懂,可是这么天天被人指着鼻子批评,谁又能忍?


    一来二去,矛盾就出现了。


    第一个倒霉的是甘宁之子甘瓌,罪名是杀人。


    甘瓌继承了甘宁的性格,的确粗暴好杀,经常有残杀士卒的行为。但他之所以获罪,却不是因为杀士卒,而是他杀了士人。


    起因是有个士人当着众人的面批评甘瓌,说他盗贼本性,辱及甘宁本人。


    甘瓌哪受过这个气,当场拔刀砍了他。


    这下子惹了大祸,陆逊幕府里的文士群起而攻之,硬是逼着孙权将甘瓌治罪,徙会稽。


    更离谱的是,没多久,甘瓌就不明不白的死了。


    对外宣称的理由是甘瓌羞愧自责,忧郁而死。


    不过没几个人相信。


    以甘瓌的性格,他会羞愧、自责,还忧郁而死?


    甘瓌死后,韩综等将门子弟大受打击,有人主动请辞军职,安心去做个侯爵,有的则提高了警惕,与士大夫们保持距离。


    韩综就是后一种。


    但麻烦还是找上了他,有人说他守丧期间淫乱,不忠不孝,应该剥夺爵位。


    当时孙权正进攻石阳,并没有立刻处理韩综。但韩综却知道,他不死,那些人不会罢休,一定会继续上书,直到孙权同意,将他和甘瓌一样治罪,解除兵权,再随便找个理由弄死。


    韩综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着陆逊随孙权出征,武昌兵力有限的机会,带着家人、部曲渡江,投降了曹休。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


    没过几年,周瑜的儿子周胤获罪,徙庐陵。


    再后来,蒋钦的儿子蒋休获罪。


    再后来,潘璋的儿子潘平获罪,徒会稽。


    没几年功夫,当初随孙坚、孙策征伐的将领子弟不是回家养老,就是获罪,退出了军中。


    这些人狠起来,连江东人都不放过。


    凌统的儿子凌烈还是孙权亲自抚养大的,也没能逃过一劫,获罪免爵。


    曹芳忍不住问了一句。“陆逊就不问么?”


    韩综说得义愤,“呯”的一声将酒碗顿在案上。


    “陛下可知,这些人获罪之后,他们的部下归了谁?”


    曹芳也被韩综的举动吓了一跳,还没回答,荀勖挺身而起,怒视韩综,厉声喝斥。


    “大胆,御前放肆,你眼里还有天子吗?”


    韩综愣了一下,顿时面色煞白。


    曹芳摆摆手,示意荀勖退下。“你是说,诸将获罪之后,他们的部曲都归了陆逊?”


    韩综讷讷地点点头。“那些人四处挑事,本来就是想排挤外人,好让陆逊独大。”


    “陆逊身为大将,肩负西线重任,就不怕将士离心?”


    韩综不屑的哼了一声。“他自己背负着骂名,哪怕与士大夫作对。又能得兵,又能邀名,何乐而不为。”


    王浑忍不住说道:“陆逊有什么骂名?你污人清白……”


    韩综抬起头,瞅了王浑一眼。“足下不知道他取孙策之女的事么?”


    王浑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脸色通红,低下了头,不再说一句话。


    曹芳却听懂了韩综的意思。


    陆家因孙策攻打庐江而伤亡惨重,与孙氏有血海深仇。陆康的儿子陆绩因此迟迟不肯与孙权合作,最后还死在郁林那偏僻之地。其他人不像陆绩这么激烈,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唯有陆逊最乖巧,不仅为孙权效力,还娶了孙策的女儿。


    要知道陆逊只比孙权小两岁,比孙策小八岁。他和孙策的女儿年龄相差悬殊,没有特殊原因,是不可能结婚姻的。


    在此之前,陆逊已经娶妻生子。


    很难说,陆逊取孙策的女儿没有表忠心的意思。


    在士大夫看来,这已经不是忍辱负重可以解释的了,更近乎认贼作父。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这种人,陆逊不仅不能反对士大夫们对诸将子弟的指责,还要做得更激烈。而有了陆逊的庇护和支撑,那些江东士大夫自然更加兴奋。x


    几方面的因素结合,韩综、甘瓌这些非江东籍的将领子弟岂能有好下场。


    从这一点来看,孙权是被江东世家绑架了。


    后来他借着太子事与陆逊发生冲突,甚至逼死了陆逊,可能也和这些事有关。


    矛盾的种子早就埋下,只等着破土发芽。


    “照这么说,诸葛恪就算逃回去,也没什么用?”


    韩综摇摇头。“孙权老了,早就没了年轻时的手段和魄力。别说诸葛恪逃回去,就算他这次侥幸取胜,江东士大夫也不会把他当回事。现在么,他只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