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王明远道:“啧啧,好……

作品:《八零后创业记

    王明远道:“啧啧,好硬气的供应商啊!”


    秦歌笑,“我们的货确实是性价比高啊。但本钱也确实有限,我们还背了许多的债务呢。货款上压的钱已经占到流动资金的九成了。”


    六个仓库如今都是保持装满货的状态。这样随时有单来都可以供货。


    一旦下单,不等出货,负责采购的人就得赶紧向供应商下单进货不足到满额的数量,减少第二单等候的时间。


    如果临时反悔不要货了,那自然押金就不退了。


    因此造成的损失就从客户押金里补偿。


    不过暂时还没人反悔过。


    要保证六处仓库里存货满额,这就得四五千万了。然后外头的货款如今还有四五千万。


    傅宸的一个亿确实有九成都压在货款上了。


    主要钢筋的价格本身就贵,用量又大。


    所以他也是真的觉得有秦歌负责公司正常运转的花费,确实给了他帮助。


    他心理压力都没那么大了。


    说完秦歌看向方纾,“方小姐,要不然你叫上王明遐、我叫上傅宸,我们大家坐下来一起谈谈?”


    方纾点头,“好的。”


    王明远道:“那你们谈吧,我得去招呼别的客人。”


    王明遐正愁找不到机会和傅宸单独交流呢。


    所以接到电话他就到第二进来了。


    傅宸也很快过来。


    王氏的单他其实很重视的。王明远那里如今都算大客户了,更何况九倍于他规模的王氏集团主体?


    但是,垫资供货到开盘甚至更久是真的办不到。


    那种一般是只做一家的生意就够吃的。


    譬如魏氏建材,就基本是主做傅氏的生意的。


    他对王明遐道:“都知道我已经在吃软饭了。我家秦歌的生意一个月能挤出一百万给我已经是极限。所以,我们真的没有钱垫资。”


    秦歌也道:“对,你哥刚为这100万还来问了下我下一步的规划。创业阶段大量抽走现金,合作伙伴有所担心也是正常的。”


    王明遐忍不住问了一句,“这100万都是外送店挣的?”


    “哪啊,这是我的小卖部、奶茶店还有秦氏小馆挣的。如果是外送店挣的,我哪能不经过你哥同意就随意抽走资金?好歹还有他一成呢。外送店一个月就只有五十来万的利润而已。”


    这个利润她是故意透露给这俩人的。


    王明遐和方纾果然都在心头盘算开了。


    王明远投入120万,这是两年就能挣回来的节奏啊。


    两年以后的全是净赚!


    秦歌心道:废话,当时卖的可是原始股。


    而且,当时她全部资产就70万,王明远肯120万买其中的外送店10的股份,也是很有气魄的。


    当然,他通过对赌协议把风险都转移给自己了。


    但这样才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不然在傅宸说王胖子对她有意思之后,她还真不敢跟他多打交道。


    方纾寻思,120万她也能拿得出来啊。要是秦歌正缺钱时跟着投资一笔,如今每个月的零花钱就有了。


    王明遐道:“那秦总你这个外送生意,相当的有潜力啊。”


    他已经不叫秦小姐,改口叫秦总了。算是认了她是同类!


    秦歌道:“我也是一样的小本经营。”


    她不怕王明遐来掺一脚。


    他这会儿刚接手了分家后剩下的整个王氏,正是打算在房地产上挣表现的时候。


    外送的利润可远远不及房地产的利润啊。


    而且,他应该是真的很想和傅宸达成长期合作关系,要他供货。


    所以,肯定不会来抢她的小生意。


    也是让他知道下王胖子在外头的投资生意也蛮赚钱的。


    秦歌看这种仗着自己受宠就抢兄姐资源的老幺一向不太看得顺眼。


    傅宸刚才这么一说,王明遐也知道垫资没可能了。


    而且应该是真的没钱给垫,毕竟这位被赶出傅氏前还还了1.2亿。


    听说手头的房子都在银行一抵再抵了。


    他能拉起如今的摊子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王明遐道:“那六处除了西南,我一处买一千吨总可以吧?”


    反正王氏地产的分公司这几年也开遍了,到处都有。


    秦歌蹙眉,按规矩倒是可以,就是又要垫资一千多万。这下傅宸手头的资金流得干涸。


    傅宸思忖一番道:“得等你哥把尾款付了之后。”


    这样才腾挪得过来,不然真的太紧巴了。


    “最晚6月1号是吧,可以。之前的货用到那时候不成问题。但是价格上......”


    这么用一年,大几百万是可以节约下来的。甚至开工的项目多,上千万也可能。


    傅宸摇头,“价格上没得商量,已经是最低了。”


    谈好了,傅宸很热情的和王明遐握手,秦歌也对着方纾微笑。


    没必要跟钱过不去的!


    这个长期的大单谈妥,相当于以后每个月大几千上万吨的量就稳了。


    一个月在王氏赚一两百万,挺好的。


    与此同时,傅珩也在董事会上宣布:房地产分公司库存的相关建材用完后,他就要去他小舅的公司进行采购。


    傅宸公司的建材价格如今几乎是行业内都知道了。一对比,确实比如今用的魏氏的建材便宜啊。


    之前傅宸就是为了建材价格的事和股东马叔在董事会上吵了起来。


    马叔说不明来历的货源,怎么能和合作了十几年的供应商比?


    要是因为贪小便宜出现工程事故,那损失可太大了。


    但如今用傅宸的货,在座的股东倒是都乐意的。


    傅宸总不可能用假冒伪劣产品坑傅氏!


    而且价格是真的要低几个点。


    傅珩继续道:“这可不是我照顾我小舅的生意。他已经过了最初缺订单的时候了。而且如今业内对他供的货,评价都很不错。”


    有人道:“但是傅......宸的公司,要求现金拿货。第一次可以压一半货款。但三个月以内或者下次再去拿货,就必须先把之前的五成尾款结清,然后再付第二批货的一半款项。我们以前都是供应商垫资到开盘的。这几个月的时间也得把利息的成本算进去。”


    傅氏是大公司,用量大、实力雄厚。供应商是乐意垫资的,不怕他们付不起。


    马叔道:“就是嘛,垫资这几个月又不要利息的。”


    傅珩既然说出来了,自然是早有准备,噼里啪啦把数据报了一通。


    大家一听,那还是现钱买傅宸的货还多节约一些。


    反正他们账上不是没有这个钱。


    那没钱的地产商靠着供应商垫资修好了再开盘然后再付货款。那是不得不去买肯垫资的供应商的货。


    何副总第一个表示了赞同,然后其他股东也纷纷表示赞同。


    谁跟钱都没仇!


    马叔的脸色有些不好看,魏氏那里他是有回扣拿的。


    但肯定不能明着反对啊。


    事情便定下来了,傅珩让负责采购的部门去和傅宸公司管销售的人联系。


    采购部总监笑道:“傅总他们公司缺人,大单这块目前他自己在管。我得找他直接对话。”


    他这是和大少爷平起平坐了啊。


    何副总等人都笑了,傅珩也有些哭笑不得。


    何副总道:“打,你现在就打,开公放。咱们这可是主动给他送大单去。按说他都该请你搓一顿,给你倒酒的。”


    众人又乐了,以前被大少爷压在头上,不说作威作福吧,但是总是矮他一头。


    如今听听他怎么接单揽生意,确实是个乐子。


    傅珩笑道:“他怎么都不可能跑回傅氏拉单子的。当然只能是我们衡量过后觉得可行,主动下单。”


    何副总点头,“是,傅总就是为了争口气也不会回来拉订单的。”


    这舅甥俩算是隔空合作,把之前傅宸想撤换建材供应商的事给办了。这是给内部改革撕开了一条口子啊!


    不过,傅总出去确实混得还可以。


    跟当傅氏的副总乃至总裁掌管千亿资产的公司相比肯定有差距,但是出去就能找到合适的营生把生意做得逐渐红火起来,这也是人家的本事。


    傅宸是下午还在王明远四合院的时候接到这个电话的,“聂总监,你跟我下单,你们傅董知道么?别回头他不认账啊。”


    一旁的傅珩忍着笑道:“小舅,哦不,傅总,傅董他从来都是在商言商,不会故意打压不用你的货的。”


    傅宸道:“你们那边多少人啊?”


    “董事会开会的人都在听着。”傅珩道。


    傅宸嗤笑一声,“行,那咱们就来谈生意。我的付款规矩你们知道的,得照规矩来。价格不能再降了,而且最多一次给你们出六千吨的货,六个区各一千吨。我小本经营,压多了货款承受不起。行就派北京分公司的人来我公司签合同,我保质保量。有问题你们可以去告我!”


    董事会都商量好了,那自然是行了。


    大少爷如今对他们的态度已经和善多了啊,看来出去自立门户还是有用的。


    傅珩还打电话同他外公说了一声。


    傅董道:“既然是你们商量好的,那就这么办吧。”


    而傅宸那边挂断电话直接出去了一趟。等他再回到王明远的四合院吃晚饭,秦歌发现他手腕上的表不见了。


    秦歌闷笑了两声,这是门面都没钱撑了啊。


    这只表再当个1000万(这还是因为有价无市,出手就可以赚一笔。不然当铺肯定狠狠压价),给傅氏垫资的钱就有了。


    “看来人还是得有点心头好,必要的时候还能拿去换钱。”


    某人的手表前后三次可是当了5000万啊。果然是有钱人才玩得起表!


    傅宸哼了一声,有什么办法?总不能真的再去质押股票,卖就更舍不得了!


    就连去年亏损的两只如今都跟着大盘涨起来了。


    秦歌道:“那你以后就不戴表了?”


    “现在不戴表的人多了。等我有钱了,再赎回来就是。”


    对有些人来说戴不戴表真的没所谓。但对于喜欢玩表的某人来说,还是很有所谓的。


    而且珍藏的八只手表都在当铺里,也是会让他被吊在别人舌尖上,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的。


    秦歌道:“我们会很快赎回来的。”


    傅珩点头。有了王氏和傅氏的单,他每个月的利润净增三四百万万。


    很快就能破千万了。


    只是压在外头的货款,哪怕把王明远的尾款收回了,也还会有五六千万。


    这做建设收手的时机可是更为关键了。


    一个不好,他就折进去了。


    五六千万打水漂不至于,但在楼市出问题的时候,收到一百套清水房有什么用?


    甚至可能还是烂尾楼。


    那个时候,这些房地产商是拿不出钱或者不会拿现钱还他的。


    都是高负债,借钱修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