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请柬

作品:《大明风流

    白广恩手里攥着合作社的契约,虽然是一脸懵,却还是赶忙点头应诺:“哎……好!”


    沈烈想了想。


    似乎也没别的事了。


    便不再多言。


    翻身。


    上马。


    然后便带着天津左卫仅有的十几个骑兵,还有近百名从小接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青壮卫所兵,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离去。


    留下白老将军和几个卫中将官看着手中的契约。


    又凌乱了。


    等到沈烈带着兵走远了。


    那几个将官才凑了过来,看着卫指挥使大人眼中的契约,好奇的打听着:“什么章程?”


    几人头碰头的凑在一起端详了起来,可是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最后一帮叔伯大爷议论了起来,笃定道:“还是让贞贞拿个主意吧。”


    这事儿。


    最终还是得卫所里最有学问,最聪明的白小娘子来决定。


    一刻钟后。


    前往通州的官道上。


    沈烈骑着马,带着兵不紧不慢的走着,心中却浮想联翩,如今他已经拥有了基本部队,也有了兵员地。


    以天津左卫为中心,推行合作社的计划也抛出去了。


    一切都在秘密进行中。


    至于沈烈苦心策划的合作社计划,到底能不能挽救已经濒临崩盘的天下卫所,沈烈还是有一些信心的。


    这毕竟是已知的历史经验。


    并且。


    天下卫所已经烂成了这幅样子,再怎么折腾也不会更烂了,以白贞贞的聪明才智来说。


    沈烈相信她很快便会想明白。


    想及此。


    沈烈觉得念头通达了,便轻夹马腹发出了一声低喝。


    “驾!”


    随着十余名精骑纷纷策马扬鞭,寸步不离的护卫着上官,身后是近百名天津左卫的精锐兵丁,甩开了铁脚板紧紧跟随。


    午后。


    炎炎夏日里天气最热的时辰。


    通州。


    随着一阵喧闹。


    随着东厂百户所尘封的漆黑大门敞开,在沈烈风风火火的引领下,带着一身风尘的精锐兵丁纷纷涌入。


    兵营都是现成的。


    大通铺。


    不过就是脏了点,破了点,甚至从嘉靖末年开始,已经荒废了几十年的兵营中长满了蜘蛛网。


    房顶上还有几个大洞需要修补。


    这都不是问题。


    兴冲冲的沈烈将麾下精兵安顿好了,便将王虎喊来,交给他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让他明天一早便去找泥水匠。


    早点将兵营修缮一新。


    看着王虎点头哈腰的走了,沈烈便走到了兵营外,看着几排破败的青砖瓦房,还有正在准备生火造饭的精兵。


    沈烈的嘴巴都笑歪了。


    真是好兵呀!


    沈烈扒拉着手指头这么一算,他骑着马带着轻骑,这一路顶着大太阳强行军三十里,这些兵竟然没掉队。


    也没人中暑。


    真不愧是种地出身,这身体素质杠杠的。


    沈烈眼睛眯了起来,心中不免有些唏嘘,口中喃喃自语着:“这些农家子弟,可是全世界最好的步兵呀。”


    此时沈烈心中十分骄傲,成就感油然而生。


    历朝历代。


    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农家子弟,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步兵,可坐拥上百万最优秀步兵的大明怎么就亡了呢?


    摇了摇头。


    沈烈向着十几个东厂番子,发出了几声低喝:“还愣着做什么,弄吃的去……还有水!”


    那十多个番子早就看傻了,闻言赶忙点头哈腰的奉承了起来。


    “是。”


    “这就去。”


    纷乱中。


    漆黑紧闭的东厂百户所大门外,几个住在附近的士子停下了脚步,竖起耳朵,倾听着那兵营里隐隐传来的喧嚣。


    举人,秀才老爷对看了几眼,心中同时生出了几分警觉。


    议论着。


    “这是东厂的兵马又拉扯起来了?”


    “八成是。”


    几个士子好似联想到了什么,皇上岁数也不小了,东厂也闹腾起来了,这一幕似曾相识。


    脸上带着几分阴沉。


    士子们匆匆忙忙的离去。


    一转眼便是两天后。


    大清早。


    空旷的校场上,丛生的杂草已经除掉了,坑坑洼洼处也平整过了,看起来有了几分兵营的气象。


    维克托和沈家庄庄丁充当的小旗官,总旗官也到位了。


    终于。


    维克托这个挑剔的教官,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他对沈烈招来的这一个连步兵十分满意。


    然后维克托便开始要钱,要装备……


    看着洋老道伸过来的毛手。


    沈烈脸一黑,却只能点点头,匆匆忙忙从热火朝天的校场上离开,回到了官衙里自己的住处。


    才当着芸儿的面发出了一声痛苦的呻吟。


    “难,太难了。”


    就这么一折腾!


    出京时皇上给他的三千两银子,竟然已经花了一大半,加上这几天人吃马嚼,一个月后这一百多官兵的薪俸。


    沈烈又开始扒拉着手指算了起来,按照这个速度消耗下去,他这个满编的百户所顶多还能坚持两个月。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


    沈烈开始理解白广恩,为什么堂堂一卫之主,明明只有五十来岁的年纪,却苍老的像是六七十岁的人了。


    养兵不易啊。


    这时芸儿走了过来,煞有其事道:“少爷……要不你写个折子管皇上再要点钱?”


    沈烈哑然。


    看着她一本正经的小俏脸一时哭笑不得。


    “这不成!”


    沈烈在她光洁的小脑袋上敲了一记,笑着道:“动不动跟皇上伸手要钱,那还要我这个东厂千户做什么?”


    咱是替皇上捞钱来的呀!


    芸儿点点头。


    觉得少爷说的很有道理。


    沉寂中。


    沈烈背着手走到了窗边,看着外面破败的院墙,那幽幽的目光渐渐变得深邃,将自己的思绪整理一番。


    他这个百户所真要是揭不开锅了,那只能先从便宜坊的账上,先调拨一点银子救急。


    可这么干只能应急。


    不能成为常态。


    他还要让田洪带着人,带着钱过来,在最短的时间里,让便宜坊在通州的店面开起来,如此一来便有了进项。


    可便宜坊的钱来太慢,本身也需要一笔投入。


    “钱……”


    沈烈挠了挠头,如今队伍是拉起来了,可是该怎么维持下去,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就在此时。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然后便传来王虎的声音:“大人,漕运总兵衙门派人送帖子来了。”


    沈烈应道:“嗯,知道了。”


    可过了一会儿。


    王虎又道:“大人……总督衙门的请帖也送来了。”


    沈烈微微错愕。


    总兵衙门和总督衙门同时送来帖子。


    不会这么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