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宴请

作品:《大明风流

    随着李如松大喇喇的先收了钱,还一脸的满不在乎,将装满银票的钱匣子收入了怀中。


    又向着山西会馆的席老板道了谢。


    然后李公子又开始喝酒吃菜。


    雅间里。


    气氛变得更加微妙。


    随着王总兵,席先生的目光都落到了沈烈这个晚辈身上,这二人也不说话,只是笑吟吟的看着。


    静静的等待着沈烈做决定。


    一下子。


    沈烈脑门上开始冒汗,万万没料到在这个时代,贿赂收买人心竟然如此光明正大。


    五万两就这么塞过来了。


    这也太离谱了吧!


    可是都已经到这份上了,一个现实的选择摆在他的面前。


    这钱该不该要?


    沈烈本能的觉察到一丝不妥,可是哪里不妥又说不出来。


    想了想。


    沉吟再三。


    沈烈便也只好伸出手,将面前沉甸甸的钱匣子拿了起来,掂了掂分量,也慢慢揣入了怀中。


    见他收了钱。


    顷刻间。


    气氛变得一团和气。


    山西会馆的席老板露出了笑容。


    王总兵脸上的笑容也真心了许多,忙谦和道:“二位贤侄别愣着呀,吃菜……吃菜!”


    沈烈脸色有些僵硬。


    而李如松则撇了撇嘴,斜着眼看了过来,又发出了一声嘲讽的冷哼,那神情好似在说。


    装什么假正经!


    还以为你沈大人面对五万两巨款,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呢!


    你还不是伸手拿了?


    可沈烈心中一动,并没有拿起筷子吃菜,而是站起身走出了雅间,向着楼梯口的一位醉仙居伙计吆喝了一声。


    “伙计,劳烦你……笔墨伺候。”


    伙计赶忙点头哈腰的应道:“哎,客官稍等,笔墨纸砚就来!”


    又片刻后。


    随着伙计端来了砚台,毛笔,宣纸,印泥等物,将文房四宝交给了沈烈,便又弓着腰退了出去。


    沈烈又将面前的碗筷一推。


    将宣纸摆好。


    稍一沉吟便写下了一行并不高明的字迹。


    “立票人沈烈,东厂通州百户所……借到山西会馆白银五万两,按月利一分,期至十二月,一并纳还……”


    这竟然是一张欠条。


    并且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沈烈代表东厂通州百户所,向山西会馆借款五万两雪花银。


    为期一年。


    一年后连本带利一次还清。


    签了字。


    画了押。


    按上了一个鲜红的手印。


    沈烈便将欠条递给了山西会馆的那位席先生,笑着道:“既是借款自然要留下凭据,席先生请收好了。”


    席先生早已目瞪口呆,本能的看向了王总兵。


    王承勋也傻了。


    良久。


    才点了点头。


    席先生只好将欠条接过,也赶忙签字,画押,立下了字据。


    尴尬中。


    席先生将白纸黑字的欠条收了起来,又摸着鼻子连声道:“客气,沈大人可真是……客气。”


    沈烈又微微一笑,拿起桌子上的酒杯把玩了起来,感受着从对面射来的两道灼热目光。


    确切的说。


    是李如松李大公子愤然的目光。


    估摸着。


    李如松李大公子这时已经气疯了,后槽牙都咬烂了,只怕是早已在心中将沈烈骂了一百遍。


    白给的钱你不要,非要写欠条给人家。


    这不是有病么?


    可沈烈不理。


    眼观鼻,鼻观心。


    假作不知。


    他觉得这钱有些烫手,可不敢白拿。


    于是压力便来到了李如松身上,二人是一起奉皇命出京办事,沈烈为正,他为副。


    如今正牌子钦差已经替他打了个样,钱收了,欠条也写了,连利息和还款日期都写的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他李公子该怎么办呢。


    又片刻后。


    一脸纠结的李如松就算是心中有一百个不情愿,也只好拿起了狼毫,蘸了点墨汁,学着沈烈的样子写了张欠条。


    将欠条往席先生手中一塞。


    李大公子便愤然离去:“告辞。”


    沈烈也站起身,整了整衣衫,笑着道:“如此……小侄也告辞了。”


    话说完。


    二人便前后脚的离开了。


    雅间里再次变得沉寂。


    良久。


    席先生才看了看手中的欠条,向着王总兵轻声道:“总镇大人,你看这……合适么?”


    王承勋微微一笑,挥了挥手:“收着吧。”


    话说完。


    这位出身名门的漕运总兵大人便站起身,走到了窗边,看着前后脚急匆匆离去的李如松和沈烈二人。


    那张儒雅的脸上露出了别有深意的笑容。


    他好似看到了万历九年的夏天,两股新兴势力在这盛世大明的京城崛起了,一股是实力雄厚的辽军。


    另一股是正在重建中的东厂势力。


    他们是帝党新锐,也都是武勋。


    王承勋先看着负气离去的李如松摇了摇头,又看着沈烈点了点头,这二人年纪都不满三十。


    沈烈还要年轻一些。


    不过……


    性子可真是天差地别。


    不远处。


    街道上。


    沈烈快步追上了李如松,扯着嗓子叫了一声:“李公子留步。”


    可李如松不理他,反而气呼呼走的更快了。


    沈烈便又微微一笑,招呼了一声:“李公子慢走。”


    看着李如松的身影急匆匆走掉了,沈烈又微微一笑,向着王虎道:“走,咱们也回衙门。”


    二人行走在灯火阑珊的街头。


    沈烈在前面走,王虎落后半步紧紧跟随。


    片刻后。


    沈烈突然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在王虎瘦巴巴的肩膀上轻拍了几下,此时他觉得这小子还是有些用处的。


    这事儿。


    王虎一定没少出力!


    一个衙门里还真是需要这样懂事,又有眼力价,又有背景,有门路能够借到钱的人。


    别管这五万两巨款是借的还是送的,反正经费是充足了,沈烈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王虎也不居功。


    只是。


    看着负气离去的李如松,疑惑道:“李公子这是怎么了?”


    沈烈将欠条的事情说了出来,然后自嘲道:“咱么可比不了人家李公子呀,人家坐拥辽东之地,麾下精兵十余万,咱们呢……”


    手下只有一个百户所。


    人和人不能比呀。


    不提了。


    王虎跟着赔笑:“大人英明。”


    一天后。


    京城。


    英国公府。


    几个丫鬟端着托盘,轻移莲步走进了华美的大客厅,将果品,点心,沧州的上好秋露白摆放整齐。


    然后便敛衽一礼退了下去。


    客厅中。


    漕运总兵王承勋赫然在座,而坐在王承勋另一边的,赫然是老迈的当朝英国公张洵。


    就在这两位手握重兵的顶级武勋中间的黄花梨桌子上,又赫然摆着那两张欠条。


    古怪的静默中。


    随着英国公张洵,那双看起来有些昏花的眼睛落在了欠条上,好似有两道精光一闪而逝。


    又片刻后。


    随着王承勋起身告辞。


    张洵沉吟着,将那两张欠条收了起来,便匆匆忙忙的走进内宅,洗漱更衣之后便带着几个护兵出了英国公府。


    然后直奔西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