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天雷滚滚

作品:《大明风流

    此刻王皇后吃惊的神色,也好似被滚滚天雷劈中了一般,捂着小嘴睁大了明眸,那神情好似见了鬼。


    “啊?”


    看着冯保派来报信的小太监,王皇后轻叫了一声,狐疑道:“你是说,厂卫将外城的青楼妓馆都扫了?”


    小太监忙道:“回娘娘的话……确是如此,如今宫外各种消息都传开了,说沈大人,张大人从八大胡同里抓了几千人回衙门……各位大人府上都急疯了,正求爷爷,告奶奶的想办法捞人呐。”


    这小太监倒是聪明伶俐,绘声绘色的描述着,只三两句话便将如今京城的混乱局面说清楚了。


    乱,太乱了!


    整个京城如今都乱成了一锅粥,大人们的家眷早已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此时。


    王皇后秀美的脸蛋变得更加古怪,然后便开始在心中分析利害,沈烈和张简修为何要这样做?


    这个时机找的也太微妙了,正赶上群臣逼宫,吵闹着要逼皇上立太子的时间,厂卫这样做的用意何在?


    王皇后是个极聪颖的女子,很快便明白沈烈此举的用意,厂卫……


    这是要把群臣杀气腾腾逼宫的大朝会给搅合了。


    并且。


    这样做的效果极佳!


    脑海中。


    那些家中子弟被抓的大人们家中,一位位夫人六神无主,惊慌失措的样子,王皇后俏脸渐渐泛红,一个没留神便笑出了声。


    “呵呵呵。”


    这么损的办法也真亏他想的出来!


    此时。


    身后传来李太后疲惫的声音:“又有何事?”


    太后最怕如今这朝野之中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听到太后垂询。


    王皇后赶忙带着来报信的小太监,快步走进了太后寝宫。


    让这聪明伶俐的小太监将八大胡同,烟花柳巷之中,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再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慈宁宫中响起了窃窃私语声。


    直到片刻后。


    李太后也吃惊的睁大了明眸,呆滞了片刻,才轻声道:“来人……扶本宫坐起来。”


    宫女们赶忙上前,将心力憔悴的太后扶了起来,背靠着柔软的被褥询问着什么,太后问的还十分详尽。


    良久。


    李太后才深深的舒了口气,她知道事情有了转圜的余地,厂卫这一招叫做指东打西,又或者釜底抽薪。


    那些脖子很硬的言官们或许不怕死,不怕挨廷杖,也不怕罢官免职。


    可是。


    他们怕不怕自己的儿子功名被革除,怕不怕家中大妇尖尖的指甲,怕不怕老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闹?


    想必是怕的。


    厂卫这一招刚好打在那些硬脖子御史的七寸上了。


    “好,好。”


    李太后连说了两个好字,病立刻便去了一半。


    这本就是心病。


    李太后垂帘听政多年,她当然比王皇后明白多了,扫街,抓嫖这样的手段其实并不稀奇。


    就是在先帝在位那些年,这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她也见过不少,其中文武攻讦最常用的手段叫做京察。


    京察就是官员政绩考核。


    以往每年到了京察的时间点,御史台都会大做文章,将这京城闹的鸡飞狗跳,乱七八糟。


    而厂卫,只不过是利用手中的职权反击了回去。


    “嗯……”


    李太后觉得踏实了一些,点点头,心中生出了对沈烈深深的赞赏,却很快又沉吟了起来:“倒是张家老四……”


    张家老四为何要与沈烈配合,干出这么漂亮的事呢?


    或许。


    这代表着太师再一次,向着自己的皇帝学生服软了。


    背靠着被褥。


    李太后微闭明眸沉吟了起来,脑海中,自然浮现出沈烈英气十足,恭敬有加的身影。


    美艳的大明皇太后心中越发激赏了。


    这是个能臣,也是个干吏。


    同时间。


    金水桥畔。


    大臣们早早来到了大朝会,聚在一起闲聊着,养足了精神,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一场恶战。


    昨天的廷杖并没有将言官们吓退。


    廷杖是什么?


    是一个大明言官的荣耀!


    这个年月没挨过廷杖,没骂过皇帝,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做过言官!


    昨天挨了廷杖的六科给事中,御史台的御史们,如今已经成了这京城里的风云人物,士林清议传的沸沸扬扬。


    那几个被革职的御史更是收获了巨大的赞誉。


    在这般局面之下,前赴后继的清流们早已经做好了打算,在扬名天下的巨大诱惑之下。


    挨几下廷杖又算的了什么?


    与其一生碌碌无为,倒不如拼了!


    言官们跃跃欲试。


    少年天子来的也不晚!


    咬着牙。


    朱翊钧已经下了决断,在御辇上便挽起了龙袍袖子,今天他非要当场打死几个言官!


    朱翊钧算看出来了。


    今天要是不弄死几个,他这个皇帝也别当了……


    于是乎。


    在这万历十年的紫禁城内,君君臣臣,文武大员还是针尖对麦芒的卯上了,空气流淌着浓浓的火药气味。


    群臣上头了,御史台上头了,皇上也上头了……


    随着时辰到。


    在一阵极具嘲讽意味的山呼声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朝会再次拉开大幕。


    “臣有本奏!”


    “启奏陛下……”


    群情激奋中。


    事到临头。


    朱翊钧反倒有些犹豫了,廷杖八十,革职免官,永不录用这几个字就在嘴边上,可就是说不出来。


    朱翊钧知道。


    今日他若是真的大开杀戒了,一个昏君的大帽子便再也摘不掉了,可若是他今日服了这个软……


    他这个皇帝也别干了。


    又一咬牙。


    朱翊钧权衡利弊之后,看着人群中跳的最高那几人,从牙缝里憋出了几个字:“传旨……将刑科给事中丘……”


    话音未落。


    忽然。


    从后宫方向跑来了几个太监,气喘吁吁的跑到了御林军戒备的范围之内,然后向着一脸死灰的冯保耳语了几句。


    冯保也愣住了。


    那神情别提多精彩了。


    嘴唇微微抽搐着,冯公公如梦方醒,赶忙快步走到了御辇旁边,又在皇上耳边低语了几句。


    “陛下,厂卫急报……”


    再然后。


    朱翊钧也愣住了。


    不多时。


    那微胖白净的脸上露出了包含着错愕,吃惊,不敢相信,甚至还有一丝丝迷茫的复杂神情。


    最后。


    少年天子的目光渐渐变得清澈,那胡茬稀疏的嘴角微微上扬,看着脖子很硬的言官们。


    天子脸上露出了深深的嘲讽之色。


    还有揶揄。


    正在喷口水的言官们也觉察到,似乎事情有些不太对劲了。


    紧接着。


    金水桥上便传来了少年天子的大笑声:“呵呵……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