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暗藏杀机

作品:《大明风流

    随着御前太监传来陛下口谕。


    “诏沈烈入宫觐见。”


    四周围。


    群臣纷纷为之侧目,无数道羡慕妒忌的目光看了过来,大人们窃窃私语着什么,而沈烈则不动声色。


    先向着谈笑风生的申时行,英国公拱手行礼,才随着御前太监的脚步,向着那西苑重地快步行去。


    而不远处,张四维面色凝重,就那么怔怔的看着武勋,帝党,浙党搅合在了一起……


    而齐党,楚党蠢蠢欲动。


    看的出来。


    这位只差一步便可荣登宝座,成为大明首辅的晋党元老是真的慌了,而他身旁的一帮晋党官员便好似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急的团团转。


    混迹朝野多年,这可都是老狐狸,此时任谁都嗅到了强烈的危险气息,随着浙党倒戈,奋力一击。


    从隆庆年间开始得势的晋党大厦将倾,只怕是没几天蹦跶了。


    纷乱中。


    日落斜阳。


    这大朝会不知不觉竟然开了一整天。


    随着群臣散去。


    深宫大内之中又恢复了往日的静谧,而今夜的京城注定风波诡谲,大人们只怕要彻夜无眠商议对策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


    夜幕下。


    西苑。


    御林军戒备重重之下,一轮明月高高悬挂,与帝王别院一墙之隔的民宅街道上,隐隐传来了更夫敲梆子的声音。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而沈烈跟随御前太监。


    亦步亦趋。


    走进了位于北海之畔的寝宫。


    推开门。


    御前太监识趣的退下。


    沈烈走进了院子。


    一抬头。


    便瞧见了一天的朝会过后,朱翊钧还穿着华美的龙袍,又坐在了别院中的台阶上。


    天气一天天热了起来。


    此刻这位年仅十九岁的天子,正在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斗,而那双眼睛亮闪闪的,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周围只有几个宫女侍奉。


    沈烈便赶忙上前参拜:“陛下。”


    天子不语。


    沈烈也不愿多远,便在一旁垂手站着。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朱翊钧才依依不舍的将目光收回,便又拍了拍身边的台阶,闷声道:“过来坐……这里没别人……别拘着了。”


    沈烈想了想,便不再推脱,而是快步走了过去,小心翼翼的在万岁爷身旁坐下了。


    下一秒。


    “哎哟喂。”


    君臣二人实在绷不住了,极有默契的脱掉了龙袍和朝服,露出了里面的白色里衣,很快又将靴子也脱掉了。


    将一对脚丫子露了出来。


    然后二人相视苦笑了起来。


    “额滴娘哟!”


    “要了亲命了!”


    上朝这活真不是人干的,这一天下来可真够要命的。


    这大热的天,还要穿着华美的龙袍,朝服,在大太阳底下一晒便是一整天,甚至连湖面上吹来的风都那般灼热。


    热汗出了一身又一身。


    舒展着肿胀疼痛的脚丫子,朱翊钧轻声抱怨着:“朕……是真不愿当这个鸟天子!”


    这话多半是真心的。


    朝会上。


    群臣还能偷懒,可皇上只能一本正经的坐着,要保持仪态,腰不许打弯,下巴微微抬起……


    这一天下来谁受的了?


    难怪大明的皇帝都不爱上朝。


    皇上抱怨。


    沈烈也附和着,轻声抱怨:“陛下所言甚是,某宁愿去宣大打仗,也不愿上朝受这种鸟气,这还叫朝会么?”


    不讲对错,是非不分,凡天子赞成的便有人要反对,吵吵闹闹,纷纷攘攘的比茶馆里还乱。


    星光璀璨下。


    朱翊钧咧了咧嘴,闷声道:“憋闷。”


    沈烈附和道:“不痛快。”


    朱翊钧又恨恨道:“朕早晚要废了这朝会!”


    沈烈点点头,认同道:“陛下圣明。”


    在沈烈这个现代人看来,这种群臣议政的体制看似开明,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这样的朝会除了折磨人。


    除了吵架党争瞎扯蛋。


    真没啥用。


    再这么下去大臣们之间就要抡笏板互殴了吧。


    再看看人家大清的皇帝多精啊,直接就改军机处,在上书房办公了,皇帝随身带着最高决策机构。


    夏天去承德避暑,冬天去扬州潇洒。


    人家过的那才叫人生啊!


    于是在君臣二人及有默契的抱怨声中,一旁服侍的宫女都听呆了,几个美貌宫女觉得自己的三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总觉得陛下和沈大人说的不像是人话。


    朝会也能取消么?


    片刻后。


    这院中便安静了下来。


    说不清,道不明的轻松愉悦,在这院子里的所有人心中荡漾着,驱散了大朝会上的风波诡谲。


    不管怎么说。


    今日朝会都是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朱翊钧忍不住夸赞了几句:“得亏你机灵,竟然懂得将浙党拉拢过来,若不然……今日之事,恐难善了。”


    说这话的时候。


    万岁爷眉宇之间,那神情是极雀跃的。


    虽然说在这位万岁爷心中,对浙党那帮人也没什么好观感,可他更加痛恨晋党,便欲除之而后快。


    他性子刚直,一门心思的要剿灭鞑靼,驱逐瓦剌。


    而眼下。


    晋党便是他庞大战争计划的绊脚石。


    沈烈赶忙谦逊了起来:“承陛下的福,臣……侥幸,侥幸。”


    可别提了。


    这大朝会瞧着混乱不堪,其实却暗藏杀机,与张四维这样的老狐狸过招可不是闹着玩的。


    回想着当时那种情况,沈烈犹自十分后怕,那是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一个不留神便会落得个身败名裂。


    弄不好还得遗臭万年。


    咬着牙。


    朱翊钧突然发了狠,凑过来耳语道:“朕要兴大狱,以申时行代张四维执掌内阁,以浙党为刀,将晋党连根拔起!”


    沈烈皱眉。


    又来了。


    想了想。


    沈烈便轻声道:“陛下三思,扶持浙党,此事当在情理之中,可如今九边正在用兵,若兴大狱,株连甚广,则宣大之地必乱。”


    沈烈之意。


    对付晋党不能急,当徐徐图之,当务之急是将张四维换掉,以申时行代之,再将晋党在朝中的力量一点点清洗掉。


    浙党在朝,而李如松,马林又执掌宣大兵权,若朝野上下一起围剿,则晋党失势已是必然。


    兴大狱。


    属实没这个必要。


    可沈烈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心中却迷茫了起来,随着他亲手挑起了党争,打响了清算晋党的第一枪。


    那么……


    晋党必然心生怨恨,与鞑靼人,瓦剌人,甚至建州女真人的关系更加密切,而这是历史上原本就发生过的事情。


    接下来他又该如何做?


    沈烈发起愁来,看了看天子,便在心中嘀咕着,晋党做大,祸乱九边,这件事情又能怪谁。


    还不都是你爹当年造的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