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考校

作品:《大明风流

    随着几人信马由缰,从道左的密林中走了出来,向着那天津卫码头走去,热火朝天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数千青壮赤着上身,光着膀子,将号子喊了起来,将那年久失修的土坯房推倒,而一辆辆四轮马车不停的往返其中。


    将成堆的青砖,各种建筑材料卸了下来。


    马蹄声隆隆中,昔日静谧的天津卫,如今却正在大兴土木,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随着沈烈一行的到来,在此监工的东厂通州百户所百户王虎,赶忙领着一群番子迎了上来,向着自己的上官露出了谄媚的笑容。


    “多日不见,大人……越发光彩照人了。”


    “大人请,快里面请。”


    在一众手下人的谄媚中。


    沈烈翻身下马,轻声问道:“戚帅到了么?”


    王虎忙凑了过来,耳语道:“回大人的话,到了……戚帅早已恭候多时。”


    沈烈点点头。


    转过身。


    向着李常氏,李素素二位女客歉意道:“沈某有一位贵客要见,有要事相商,便恕不奉陪了。”


    命白贞贞陪着这娘俩四处转转。


    看一看。


    沈烈便随着王虎等人,向着码头上破烂的栈道走去,栈道上,十余精骑护卫下,一位威严的老者正在钓鱼。


    瞧着那威严老者略有些熟悉的背影。


    沈烈心中一热,赶忙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行了一礼:“多日未见,戚帅……”


    气色还算不错。


    戚继光站起身,将鱼竿递给一个护卫,那威严的老脸上便绽放出和蔼的笑容道:“托你的福。”


    相见欢。


    一番寒暄过后。


    二人便离开了这破烂的栈道,沿着海岸线一边徐徐踱着步子,一边闲聊了起来。


    在这位戚帅面前,沈烈可不敢装大尾巴狼,一五一十的报告着:“戚帅容禀,快则十天半月,慢则一两个月……一千套甲胄必运至密云大营。”


    如今张四维下野。


    晋党失势。


    张居正与天子之间的关系大大的缓和了。


    这对师徒不再剑拔弩张。


    而作为张居正一手提拔的戚继光,作为死忠的张居正一党,也是新政的忠实支持者。


    这位天下练兵大总管也得到了内帑的一些拨款,可以将他的边军整训计划继续执行下去。


    虽然钱少了点。


    可总算不终于黯然离职被清算了。


    戚继光点点头,笑着道:“不急。”


    他在密云大营蛰伏了这么多年,呕心沥血的修长城,整顿军备,这么多年都等了,也不差这十天半个月。


    正事儿谈完了。


    二人一边走,一边将目光看向了正在兴建中的码头。


    戚继光目光一凝,忧心道:“你如此这般大兴土木,只怕是靡费甚多,又要招人攻讦。”


    对这个晚辈。


    戚继光是真的欣赏,真的喜爱,可是又忍不住替他担心,不免劝说了几句:“小子,你树敌太多了!”


    他连晋党也敢动,连张四维也敢骂,这让坐镇密云大营,从不过问朝政的戚继光也跟着捏了把汗。


    不过。


    随着戚继光嘴角微微抽搐,面色变得古怪起来,在心中赞叹不已,这小子竟然真的斗垮了张四维!


    太意外。


    太惊喜了。


    一旁。


    沈烈忙笑着道:“戚帅不必忧心,这码头里的设施都是现成的,不过,想要加固,改造,清理港口内的淤泥,这工程量也不小了,单靠天津左卫的人力难以完成。”


    顿了顿。


    沈烈又笑着道:“小侄正想要请旨,将陛下天津中卫,右卫的军户们也调派过来,如一次来,集天津三卫十余万人力,花费个三五年时间,必将让这天津卫改头换面,再想永乐朝的辉煌。”


    更甚至于。


    沈烈在心中畅想着。


    或许。


    可以让大明跟上这大航海时代的脚步。


    “哦?”


    戚继光不由得哑然失笑,摸着鼻子调侃道:“得嘞……随你。”


    你沈大人面子大!


    你了不起。


    你沈大人去宫里请一道旨,那可真是吃饭喝水一般容易,皇上对你言听计从,信任有加。


    倘若不知道的……


    还一位你沈大人是做批发圣旨生意的呐!


    简在帝心。


    你想怎么干都行!


    “哈哈。”


    在戚继光的调侃下,沈烈哈哈一笑,忙谦虚了几句,然后二人继续沿着海岸线前行。


    一旁便是波涛阵阵,放眼望去是海天一线。


    白云朵朵。


    成群的海鸥追逐着渔船。


    而片刻后。


    戚继光忽道:“老夫本不愿多事,可你……为何突然其想,要修缮这天津卫,你是何居心?”


    沈烈忙露出了憨厚的笑容道:“戚帅多心了,我能有什么居心呀。”


    戚继光哑然失笑,只是那深邃的眼中写满了忧虑,那神情好似在说,你小子可悠着点来!


    “你是想做海贸?”


    戚继光摇了摇头,语重心长道:“海贸获利颇丰,世人皆知,可海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呀!”


    沈烈神色一整,忙正色道:“小侄明白。”


    戚帅的意思是说,这海路可不太平。


    若是说。


    在这个时代他唯一瞒不了的人,只怕便只有这位大明军神戚大帅了,这位爷是什么出身?


    祖籍登州府,备倭城人氏。


    将门出身。


    以二十岁不到的年纪转战江浙,每战必杀的倭寇尸横遍野,而自身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若是从古到今有战损比排名,戚帅平倭之战,在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战役中,绝对可以排的进前三。


    与倭寇,江南海商,东海海盗打了一辈子交道,这海路的猫腻他可真是太清楚了。


    背着手。


    徐徐而行。


    戚继光别有深意道:“世人皆知,这海贸获利之丰厚,冠绝天下,福建,两广,江浙乃至辽东各省皆受益良多,却为何单单这天津卫码头如此破旧?”


    言下之意。


    这天津卫是什么地方,紧挨着皇城根儿,又拥有天然良港,为什么海上贸易在这里,却始终发展不起来呐。


    沈烈笑道:“戚帅是要考校小侄么?”


    戚继光哑然,然后便笑骂道:“然也,太岳公说你能言善辩,计谋无双,你倒是说说看。”


    沈烈微微一笑,心中好似明镜一般敞亮。


    “因为漕运。”


    当着戚继光的面,沈烈侃侃而谈:“成也漕运,败也漕运。”


    正是因为这条京杭大运河的存在,保障了大明京城,九边数千万人口的物资供应。


    可也是因为这条连接大明京城与江南的运河,死死的阻挡了海运的大发展,毕竟有了运河。m.


    谁还走海运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