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琉璃

作品:《大明风流

    说起来这座元代所建的大型官窑,其中所烧制的也并非是一般的琉璃瓦,而是皇家专用。


    流光溢彩的龙凤纹。


    再后来。


    自永乐爷迁都燕京之后,建设内城时在这里修建宫殿,需要用到大量琉璃瓦,于是便下令扩大了官窑的规模。


    这京师琉璃厂,也成为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


    而到了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便不宜于在此烧窑,便迁移到了琉璃渠村。


    沈烈已经带人去琉璃村看过了。


    那村里的几百个匠人,世世代代与琉璃为伍,又经过几百年的技术积累,雕刻打磨的手艺真是一绝。


    而此时。


    沈烈已经叫东海提督汪顺,重金从南洋聘请几个懂得光学原理的意大利传教士前来京城。


    就安顿在琉璃渠村,秘密研究,传授制作打磨望远镜片的技艺。


    至于玻璃……


    这个时代的望远镜,并不是用玻璃制作而成,因为得到纯净玻璃的难度太大,所以天下工匠都是用纯天然水晶打磨镜片。


    而纯天然水晶并不难找,两广,湖南,江苏各地随处可见,以江苏道,东海县境内产量最大,纯度也最高。


    而对那些琉璃厂的工匠,沈烈充满了信心。


    而一旦他秘密研发的高倍率望远镜做成了,便会大量调拨到九边军中,让那些鞑靼人养的猎鹰尝一尝科技的滋味。


    至少班排一级军官要人手一副。


    到那时。


    想必威武辽军,九边夜不收将会如虎添翼。


    而此时。


    伴随着一阵惊呼声。


    金水桥两侧,那绚烂的烟花再次冲天而起,将这青砖铺成的紫禁城照的好似白昼一般雪亮。


    而众人则喜气洋洋的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好奇的往四处观瞧着,时不时的发出了阵阵赞叹声。


    而沈烈也凑趣的举目望去,东看看,西看看,瞧着那金水桥畔的高台之上,其乐融融的皇帝一家。


    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什么。


    那灯火通明的高台上。


    太后,皇后,皇上和一众妃嫔把酒言欢,其乐融融,还有好些大人也在台上,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而李太后,王皇后手中也拿着个望远镜……


    似乎。


    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在这深宫大内之中,悄无声息的发生了,随着视线在高台上扫过。


    最终沈烈的目光一凝,定格在一个秀美女子身上,这女子身子有些单薄,身上华贵的衣衫代表着她的品级。


    这是一位贵妃。


    而这位贵妃怀中,竟还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孩童。


    是王恭妃和皇长子……


    而沈烈目光再移,便瞧见了这对母子身旁的簇拥着几位大人,瞧着王恭妃与这几位大人轻声细语的闲谈着。


    神情甚是欢愉。


    似乎。


    皇长子并未夭折,健健康康的满了周岁,还一天天的成长了起来,让这位出身卑贱的皇贵妃自信起来了。


    她曾是慈宁宫皇太后身边的一个低阶宫女,只是因为少年天子一时冲动,没有管住自己的裤腰带。


    和她发生了一夕之缘。


    可万万没想到,竟然一次就中了。


    然后她便母凭子贵。


    飞上了枝头成了凤凰。


    这个年月便是如此,但凡在这深宫大内之中,有本事能生的出皇子那便是有功之人了。


    可是仔细观察王恭妃母子身旁的那几位大人,都是很年轻的生面孔,这几位大人对皇长子的溺爱之情都写在脸上了。


    这画面。


    让沈烈面色便又是一沉,眼中便闪烁起了不易觉察的寒芒。


    而似乎。


    这位出身慈宁宫宫女的王恭妃,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皇长子这才刚刚满周岁,这位贵妃……


    就开始给皇长子找老师,找外援了。


    瞧着这几位年轻的大人。


    一个念头,便在沈烈心中浮现而出。


    “东林党!”


    这个后世人耳熟能详的东林党,是如何发迹的呐,便是从大明皇长子朱常洛的出生说起了。


    这位不受皇帝待见的大明皇长子,如今在宫中的地位十分尴尬,可是却一伙阴谋家盯上了。


    这伙人便是东林党。


    看中了皇长子的巨大潜力,东林党主动攀附上来。


    而在后宫中地位尴尬,急需外援的王恭妃面对东林党的主动巴结和支持,自然十分感激。


    一个皇长子,皇贵妃与东林党勾结而成的利益集团已然形成,而沈烈目光变得幽幽。


    陷入了沉思。


    这场万历年间最激烈复杂的皇储争议政治事件,持续了十五年才有了结果,诞生了一个短命的大明皇帝。


    共逼退内阁首辅四人,部堂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达三百多位。


    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而后坚定站在皇长子一边的东林党投机成功,坐收渔翁之利,顺势崛起后。


    开启了……


    这伙政治野心家祸国殃民,几近疯狂的罪恶生涯。


    正沉吟时。


    随着一只巴掌落在了沈烈肩头,李如松凑了过来,揽着沈烈的肩膀,奇道:“看什么呐?”


    沈烈赶忙将目光移开,若无其事道:“瞎看。”


    “无趣。”


    随着沈烈伸了个懒腰,将这秘密掩埋在了心中,便有些意兴阑珊道:“回家……睡觉!”


    不看了。


    在李如松的抗议声中。


    众人悄然离去。


    午夜时分。


    沈府。


    洗去了一身的尘埃,夫妻二人在床榻上相拥,红鸾账暖,佳人在怀,昔日的京城第一才女,将那白看不厌的俏脸埋在了夫婿的怀中。


    倾听着心跳。


    还有窗外不时响起的爆竹声。


    鼻端萦绕着她的体香,发香,女儿香,而她那窈窕修长的身段丰腴了少许,越发叫人迷恋。


    此时无声胜有声。


    直到。


    怀中传来娇妻的窃窃私语声:“妾身昨日进宫,听说了一个大消息……皇后有喜了。”


    “哎?”


    沈烈一愣。


    心中不由得狂喜。


    对这大明的天下来说,倘若皇后有喜,能诞下麟儿,那便是正宫所出,便可名正言顺的继承大明江山。


    国本之争,可以休矣。


    一个慈宁宫宫女所生的皇长子,再怎么折腾,也争不过皇后所诞下的麟儿呀。


    “真的假的呀!”


    沈烈正狂喜时,想要问个究竟。


    而怀中娇妻却又苦着俏脸,轻声道:“可妾身陪着太后去卜了一卦,那算命的说,皇后这一胎……多半还是一位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