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初见萌芽的集体股份制

作品:《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你先出去吧。”


    方博年摆摆手。


    他又何尝不知道。


    全面发展经济既是好事,又是一件影响深远的麻烦事。


    半个月前,方博年去省里参加了一场通气会。


    国家准备在一些工业集中的地区,试行股份制方针。


    针对一部分集体企业,效益不好,缺少资金和技术的县级工厂。


    备荒备战年代。


    北方大大小小的县城,出现了大量的工厂。


    确保战时可以自给自足,生活生产秩序不受中断。


    随着战争阴云逐渐散去,遍布各地的县一级工厂,纷纷成为负担。


    建厂缺乏足够准备。


    只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上面的任务。


    导致这些工厂通通成为了累赘。


    上面的精神是通过试行股份制。


    为集体企业和县一级的工厂吸引资金,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股份投入比例,进行股金分红。


    借此解决,部分工厂先天能力不足的问题。


    帮助集体企业迅速成立。


    股份制代表自负盈亏,明晰产权。


    方博年脑中,浮现出四个字。


    县机械厂。


    各厂吃惯了大锅饭,即便干得不好,上面依旧会给他们拨资金。


    让厂里有钱给职工们开工资。


    当地大大小小的工厂,一共一百二十一家。


    每家厂都需要市里拨款支持。


    龙国和米国建交,签署了一系列的商务协定。


    用不了多久,大量来自西方的企业,会陆续地进入到国内。


    吃干的还是吃稀的,全要靠个人本事。


    或许应该去一趟县机械厂。


    找他们的厂领导开个会,侧面观察县级市场,敢不敢当这个表率。


    按照精神。


    各地必须选出一两家试点工厂。


    国家占据半数股份,剩余股份通过厂里自筹。


    市里发基本工资,奖金,其他的一切福利待遇,需要试点工厂自己想办法解决。


    说白了。


    自己给自己找饭吃。


    两个小时后,方博年带着秘书,乘坐一辆212吉普,出现在县机械厂大门前。


    “方主任,您怎么来了?我马上去通知厂长。”


    门卫看到有车过来,立刻走出门卫室。


    方博年淡笑道:“你们厂刚搞出新产品,生产线这边肯定忙得热火朝天。”


    “不用通知了,我自己去见他们。”


    说着,方博年迈步走进县机械厂。


    下一刻,方博年停下脚步。


    前方不远处是一处生产车间,车间外边围堵着大量的工人。


    抬手看向手表,已经过了午休时间。


    大批工人不干活聚在一起探头探脑,怎么看都像是在看热闹。


    “刚过了几天好日子,马上就原形毕露!”


    方博年瞬间拉下脸。


    担心影响厂里生产,方博年没像以前那样打招呼。


    轻车简从过来视察工作。


    没想到。


    县机械厂让他大失所望。


    工作时间不在岗位工作,聚在一起嘈嘈杂杂,像什么样子!


    秘书小心翼翼的说道:“主任,要不我过去看看?”


    “不用!这段时间没来检查,他们又开始放羊了!”


    “之前为什么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惨,自身能力不足是一方面,职工工作状态散漫是另外一方面。”


    方博年越想越生气。


    之前过来视察,厂子工人一个个精神头十足。


    才过了多久,马上原形毕露了!


    来到人群后面,方博年踮起脚试着向里面看。


    前面围观的人太多,加上方博年个头不高,几次伸头也没有看清车间里发生了什么。


    秘书大声说道:“都让让,方主任来了!”


    下一秒,看着热闹的工人们马上向后转身。


    见方博年真来了,立刻有人将路让开。


    “这……这不是三轮汽车吗?”


    走进里边,方博年气怒攻心。


    车间中间位置,摆着一辆造型独特的三轮汽车。


    秘书愕然说道:“县机械厂能造汽车了……”


    “胡说八道!”


    方博年瞪了秘书一眼。


    机械厂不是汽车厂,能力再大也造不出三轮汽车。


    这辆车肯定是县机械厂买的新车。


    好嘛。


    说他们不务正业,真是一点没错。


    怪不得这么多人站在外边围观,原来是看新车。


    “林凯峰同志,这辆车是怎么回事?谁允许你们机械厂,将宝贵的生产资金,用来买这种三轮汽车?”


    见林凯峰想要说话,方博年粗暴地打断林凯峰。


    “简直是乱弹琴,你们厂已经有一辆卡车,再买这种能够运货的三轮汽车,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告诉我,是谁决定买这种车当座驾的?把他给我叫过来!”


    此时此刻,方博年火冒三丈。


    这款三轮汽车造型独特,整体结构与他见过的三轮载重汽车有不少不同之处。


    车体足足大了一圈。


    整台车颜色为天蓝色,后面是一个长长的车斗。


    车头是封闭式的车厢,左右两边是两个长长倒车镜。


    由于关着门,方博年看不清里面的构造。


    这么漂亮的三轮汽车,价格肯定不便宜。


    还没过几天好日子,就开始腐化享受了。


    身为当地三把手,方博君的专车也才是一辆212吉普。


    用了快十年,修修补补接着用。


    县机械厂这帮人,真特么会享福!


    “领导,您误会了,这台三轮车不是买的,是我们厂自己生产的。”


    林凯峰解释道。


    不说还好,方博年更加生气。


    “林凯峰同志!不要替他们打掩护,你们厂怎么可能制造出三轮汽车呢?”


    “单单是汽车发动机,就不是你们能解……发动机!”


    方博年匪夷所思地说道:“前几天,你们厂申请物资调拨,牛永贵说你在研究发动机,难道……”


    林凯峰微笑道:“领导,你说对了,我研究的就是这种三轮农用车的发动机。”


    “农用车?”


    “对,三轮农用车。”


    林凯峰介绍道:“从外形上看,它与咱们国家生产的三轮汽车非常相似。但并不是一种车。”


    “三轮农用车用的是双缸摩托车发动机,不是汽车发动机。”


    林凯峰拉开车门。


    看清里面的环境,方博年感觉脑子快被烧冒烟了。


    三轮车驾驶室里面安装的不是方向盘。


    而是好像二八自行车车把一样的弯曲把手。


    活了几十年,方博年就没听过这么离谱的事情。


    机械厂不但能造发动机。


    甚至还能造车。


    真特么还是自己的认识的县机械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