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巧妙举例:午餐肉罐头和红肠的结合体

作品:《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精巧的洋娃娃,好吃的巧克力,各种口味的奶糖,漂亮的孩子衣服。


    北方地区基本看不到的进口女士服装。


    除了这些,林凯峰又带回来一大堆黄金首饰。


    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金手镯,金吊坠。


    用林凯峰的话。


    他没能给陆秀秀一个完美的婚礼,要用一生来补偿。


    城里人结婚有三转一响。


    三转一响根本表达不了林凯峰对陆秀秀的爱意。


    五金才行。


    亏欠陆秀秀的一切,林凯峰会十倍百倍补偿回来。


    “不行,绝对不行!!!”


    屋内传来陆大勇好似炸雷一般的声音。


    里屋炕桌边,大勇皱着眉头,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林凯峰太能折腾了。


    竟然要以机械公司的名义,在东山大队投资开养猪场。


    想当初。


    公社发下来的几头猪崽,差点没把陆大勇折腾死。


    要不是林凯峰出主意,拿出生物饲料,这些猪肯定养不活。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将这些猪养到出栏。


    因为缺乏运输工具,没办法将它们运到市肉联厂,陆大勇才会拉下脸皮向机械公司赊一辆农用三轮车。


    这一年,养猪成了十里八乡最头疼的事情。


    林凯峰倒好。


    不但要继续养,还要扩大规模。


    瞧他的意思,这回起码要养几百头。


    更让陆大勇不能接受的是,饲养的猪崽品种不是本土黑猪,而是进口猪。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省里专家找几个大队进行试点养殖的事情,早就传得沸沸扬扬。


    即使是远离省城的东山大队,对这件事情也有所耳闻。


    几个大队的倒霉蛋领导,不明所以地按照省里专家的吩咐,省出口量饲养进口猪。


    长大以后才发现,这些猪的瘦肉远高于肥肉。


    辛辛苦苦养了大半年,饿着肚子养外国猪。


    长出来的全特么是瘦肉!


    出肉率低到让人想哭!


    张为民和徐浩东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也怪他们工作失误,只想着尽快将这些长白猪推广下去。


    没有做到详细介绍。


    导致贫下中农误以为长白猪和本土黑猪一样,全都是以肥肉为主。


    长的快,出肉率高,吃得又少。


    七八个月的时间,就能长到超过两百多斤。


    这么好的东西,能够尽可能地解决大家的肉食品需求问题。


    千算万算,专家们漏了一件事。


    老百姓们需要的是肥肉,而不是瘦肉。


    “两位专家,不是我陆大勇不识好歹,驳你们的面子。”


    “这件事情,真的不行。”


    陆大勇将旱烟杆放在炕桌,扳起脸说道:“我是大队书记,要对全大队的社员负责。”


    “即使这些猪是凯峰出钱买,我们大队也绝对不会养。”


    陆长顺态度非常坚决。


    知道林凯峰有钱,但再有钱也不能乱花。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陆长顺和林凯峰都是他的亲人,一个女婿,一个堂弟。


    几百头猪养下来不难,难的是怎么卖出去。


    谁会买这种瘦肉多,肥肉少的猪肉?


    徐浩东看向林凯峰,求林凯峰帮忙解围。


    林凯峰淡笑道:“爹,您先别发火,我知道您说这些都是为了我好,不想看到机械公司的钱打了水漂。”


    “养大了卖不出去,确实是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若非如此,我也不会将两位专家从省城请到大队。”


    “我在大队投资建养猪场,既是帮助大伙,解决吃肉问题,还能让大家多挣点钱。”


    “更是为我们公司,谋划一条新的经营发展途径。”


    陆长顺帮腔说道:“大哥,你先消消火,凯峰做出的决定,每一项看上去都是天马行空,但所有决定都有他的道理。”


    “并且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到了凯峰这里,都能立刻变成现钱。”


    陆长顺当即讲起,农用三轮车的事情。


    当时,陆长顺很不赞成林凯峰,跑到百货公司门口卖车。


    认为是和百货公司打擂台。


    没有想到,三轮车最大的买家,反而是百货公司自己。


    利用这次交易,机械公司和百货公司的关系更进了一步。


    二人车上带来的东西,其中一大部分是百货公司经理陈大力,通过私人关系平价卖给林凯峰的。


    并且有不少是不要票的商品。


    “只要你说出这些猪养大后的销路,我就同意开设养猪场。”


    陆大勇重新点燃旱烟杆,等着林凯峰解释。


    林凯峰说道:“按照正常生长周期,这些长白猪大概需要七到八个月的时间出栏。”


    “出栏以后,我会以公司的名义,进行大量收购,通过对猪肉进行深加工,研制出一种新型商品,火腿肠。”


    “火腿肠?这是什么东西?”


    陆大勇一头雾水。


    火腿肠有一个肠字,肯定是吃的。


    具体是什么吃的,陆大勇没有听过。


    陆长顺同样也没有听过。


    连从省里来的张为民和徐浩东,也不知道什么是火腿肠。


    陈海峰迈步来到厨房,从地上的各种东西里,拿出一盒午餐肉罐头。


    放眼整个龙国,没几个人听过火腿肠这东西。


    毕竟。


    火腿肠在岛国也是诞生不久。


    具体解释起来,起码要花几个小时。


    即使这样,众人也未必能够听明白。


    “爹,三叔,两位专家,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吧?”


    众人认出林凯峰手里拿的是罐头,而且是午餐肉。


    除了林凯峰,屋内四个人有两个当个兵。


    不但见过午餐肉,并且还吃过。


    陆大勇端掉外军一个后勤补给站,缴获了大量午餐肉罐头。


    对这东西的记忆犹新。


    至于张为民和徐浩东,身为农业专家,同样知道午餐肉。


    林凯峰说道:“火腿肠和午餐肉一样,都是一种即食食品,属于是不需要加工,打开就能吃的东西。”


    “不同的是,午餐肉使用马口铁这类的铁皮容器包装,如我所说的火腿肠,用的是另外一种塑料材料。”


    林凯峰又去了一趟外边,将北方特产红肠拿进来。


    火腿肠整体外形与红肠差不多,都是长条形。


    红肠外边裹的是肠衣。


    火腿肠裹的是包装塑料,又称为pvdc塑料薄膜。


    不需要水煮加热,撕开包装就能吃。


    至于口感方面,比午餐肉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