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步履艰难的军转民

作品:《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老首长,我是您带出来的兵,也是您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不到万不得已,我绝对不会麻烦您。”


    最近一两年,上级的各项决定接踵而至。


    别的问题倒还好说。


    经济改制问题,成为了五机部最头疼的工作之一。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进军索性将苦水全都倒出来。


    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量军工厂,逐渐成为了拖累经济发展的负担。


    局势紧张时期,全国大大小小的军工厂,加起来足有上千家。


    经过几次合并,转岗。


    五机部下面依旧有着数百家军工企业。


    军转民。


    轻飘飘的三个字。


    其中的担子有多重,只有五机部自己知道。


    该项安排的核心宗旨在于把军工企业,转变为民用商品制造企业。


    该着生产线,将以往生产军工武器的产线,便成为民用产线。


    为工业建设,农业发展,科学研究服务。


    且不说改造军工生产线需要大量的资金。


    单说企业性质从军工企业,变成为民品企业。


    怎么变?


    变成民品企业以后,生产什么商品?


    生产出的商品,会不会和其他工业部下属的企业重叠。


    又能不能在同行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创汇成品?


    归根结底,又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老百姓修缮房子要花钱,改造企业同样也要花钱。


    几百家军工企业,都在朝五机部伸手要钱。


    五机部就算是印钞机,也能不出足够多的钱。


    为筹措军转民的资金,五机部老部长已经来到了。


    眼下。


    各项工作全部落到李进军身上。


    既要分管军工生产,还有负责大批企业的军转民安排。


    千头万绪,根本无处下手。


    多年来,五机部的工作核心只有两项。


    研究新型武器,完成国家下达的装备生产任务。


    刘老将军一言不发,认真听取李进军的汇报。


    知道经济改制是一条阵痛之路。


    却没想到五机部的困难这么多。


    李进军声音哽咽道:“老首长,我们五机部和武器装备打了几十年的交道,现在让我们的军工企业自谋出路,想办法用民品挣钱。”


    “大家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之前的十几年里,龙国生产的武器装备,一般是以援助,或者是半买半送的方式交给有需要的第三世界国家。


    伴随着米国和苏盟的对抗白热化。


    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开始选边站,不是投靠米国,就是投奔苏盟。


    成为两个超级大国的附庸,使用购买的武器,自然而言也是人家的东西。


    而五机部想要创汇,只能从老本行上想办法。


    论起出口民用商品。


    五机部完全不是一机部和四机部的对手。


    “我们的武器装备如何出口,怎么拉拢客户,我向这个问题,只有林凯峰同志能办法解决。”


    “他既是咱们的创汇先锋,又是一个脑筋活络的人,只要林凯峰愿意帮忙,这些问题都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林凯峰是一机部的人,李进军担心直接去找林凯峰,会引起王长生的不满。


    因此。


    提前和刘老将军通通风,听听老上级的意见。


    “进军,辛苦你们了。”


    刘老将军感叹道:“我常年在医院里疗养,对你们各个部门的关心不够。”


    “武器出口这件事,一定会有办法了解决。”


    刘老将军是个念旧情的人。


    当年兼任五机部之际,李进军是他的秘书。


    算算时间,李进军在五机部的工作时间,已经快三十年了。


    曾经的毛头小伙子,俨然成了两鬓斑白的老头。


    李进军刚刚五十出头,头发已经白了一大片。


    可见这些年,五机部的日子有多难。


    为尽快落实上级的各项精神,五机部正部长累倒在岗位。


    副部长李进军头发白了一大片。


    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原定于第二天上午的各部联席会议,临时改为下午。


    次日上午,刘老将军找到老领导,针对军转民问题进行了细致沟通。


    下午。


    老领导和刘老将军,一块主持了各部门联席会议。


    对于现在的各项精神,做出了新的安排。


    几天后,京都机场。


    林凯峰带着随行人员,依依不舍告别起程回国的穆斯塔法酋长。


    “林先生,不要忘了我们的约定。”


    “三个月后,我亲自去机场接你。”


    穆斯塔法酋长大声说道。


    本次龙国之行,穆斯塔法酋长收获丰富。


    北方机械公司更是大赚特赚。


    按照约定。


    林凯峰四个月起程前往迪城,和穆斯塔法酋长一块规划工厂的工业用地,几大项目的位置问题。


    除了这些。


    穆斯塔法酋长还会为林凯峰引荐大量的王公贵族,王室成员。


    以合作者的身份,协助北方机械公司一点点打开沙漠市场。


    随着飞机起飞,林凯峰带人返回候机厅。


    “牛叔,三叔,咱们北方机械公司这一回,真的要鸟枪换炮了。”


    “10亿美刀足够我们完成公司现阶段的各个研究,说不定,资金还能有富余。”


    “哈哈哈……”


    跟随林凯峰前往京城送别穆斯塔法酋长的二把手陆长顺,三把手牛永贵,一同发出爽朗的大笑。


    其他国有企业都在为钱发愁的同时,北方机械公司同样也在为钱发愁。


    不同的是。


    前者是为怎么挣钱发愁。


    林凯峰几个人是为如何花钱而发愁。


    10亿美刀,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巨额财富。


    一下子砸到北方机械公司头上。


    花不完,完全花不完。


    有了这笔资金的协助,半导体芯片,处理器,无人机,云十大飞机,汽车产业链,家电产业链,全都能飞起来。


    一步腾飞,步步腾飞。


    除了从穆斯塔法酋长手里,得到10亿美刀的科研赞助。


    林凯峰又为当地,解决了一个头疼的问题。


    劳动力问题。


    明年上半年,穆斯塔法酋长和林凯峰将正式开始,摩托车海外分厂的建筑工作。


    届时。


    将有大量来自当地的知识青年和技术工人前往迪城。


    在穆斯塔法酋长的配合下,尽快将分厂建起来。


    完成产线构建,商品生产。


    与此同时。


    北方机械公司的海外分公司,也将会同步启动。


    位置不偏不倚,就在摩托车分厂隔壁。


    “人送走了?”


    众人离开机场候机厅,准备返回招待所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