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合作条件之一:提供国际声援

作品:《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三天后,林凯峰动身离开港城。


    临行前,林凯峰安排周卫东密切关注李超人的一举一动。


    距离月底还剩两三天的时间。


    昨天,袋鼠国的霍顿公司联系林凯峰,该公司已经组建了新的考察团队。


    考察团队继续由副总裁夏洛特担任负责人,将于两天后抵达北方机械集团。


    相比于暗中调查李超人的一举一动,尽快完成和霍顿公司的合作更加重要。


    林凯峰无瑕留在港城坐镇盯着李超人。


    暂时将任务交给周卫东负责,林凯峰先行返回集团。


    完成和霍顿公司合作。


    这边的事情尘埃落地,林凯峰才能腾出精力出手收拾李超人。


    破坏李超人的跑路计划。


    月底这天,霍顿公司的几十名高管来到北方机械集团总部。


    林凯峰主动担任接待,带领众人参观集团的汽车分厂和当地的配套企业


    “上帝呀,这座城市简直是为汽车公司打造的工业之城,城里的大小企业,几乎都与你们集团有关系。”


    “林总经理,你们的汽车生产车间和产线,是我见过的诸多汽车工厂中,最先进,也是最具代表的一家。”


    “我们相信北方机械集团,确实在低油耗发动机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展,说是汽车分厂,更像是一家汽车集团。”


    经过两天的参观,霍顿公司一行人大开眼界。


    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感觉到新奇。


    以为林凯峰口中的汽车分厂,只是一家小小汽车制造厂。


    万万没有想到,分厂占地面积竟然多达数千公顷。


    同时,集团所在的城市里,有大量企业为汽车分厂提供零配件供应。


    汽车分厂不但拥有着完备的产线,成熟的配套企业。


    工人都是熟手工人。


    一辆汽车从零配件生产,组装,出厂,各类成本被压缩到了极致。


    比起岛国的出口型节能省油车,拥有着更多的性价比。


    集团会议室,夏洛克等人对两天的参观内容赞不绝口。


    一定基础的小型五座汽车,霍顿公司的生产成本需要八千到一万美刀。


    这个价格属于霍顿公司成本极限。


    一毛钱都不能往下降。


    到了北方机械集团,同等规模的汽车,生产成本只需要五千。


    价格方面比霍顿公司便宜了足足两倍。


    性能优越性又不止两倍。


    多年来,全球油价忽高忽低。


    岛国汽车企业紧紧抓住全球油价这个问题,出口的廉价省油车将米国老牌汽车企业打得一直抬不起头。


    大量抢占米国的汽车市场。


    低廉的价格,也让欧陆的各家传统汽车企业苦不堪言。


    “林先生,我们对于和北方机械集团的合作充满了信心。”


    “您之前提出的合作内容,我方全盘接受,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夏洛特当场拍板合作,马上签订协议。


    霍顿公司与林凯峰的合作,等于是在拎着麻袋捡钱。


    公司只需要支付小小代价,获得的利润却是空前的庞大。


    有了足够的利润,霍顿公司就有能力解决大量的富余劳动力。


    会议桌对面,林凯峰双手交叉,不紧不慢地说道;“夏洛特先生,各位尊敬的先生们,女士们。”


    “任何一桩生意,都不可避免地会遭到竞争对手的打压。”


    “我们成立合资公司,合作的品牌汽车进军米国,欧陆市场,首先跳出来对我们进行打压的,必然是岛国汽车企业。”


    “同时,两大市场的本土汽车企业,也绝对不会束手待毙。”


    “他们的汽车市场份额,已经被岛国企业抢走了大半,现在出现了新的对手,为了保住最后一点市场份额,各家汽车企业一定会和我们拼命。”


    霍顿公司的高管们露出了赞同表情。


    商场如战场,市场份额对于企业而言,相当于是生命。


    市场份额越少,企业生命力也将变得岌岌可危。


    夏洛特清楚林凯峰不是危言耸听。


    所说的每一个字,未来都会变成现实。


    袋鼠国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岛国汽车企业尚未崛起之前,米国和欧陆的汽车企业,成群结队地将他们的车辆销售到袋鼠国。


    获得了一笔又一笔的巨额财富。


    进入到七十年代,人类迎来了第一次石油危机。


    岛国汽车企业抓住石油危机带来的高油价,推出价格低,具有低油耗的小型汽车。


    秉承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


    袋鼠国当局主动抛出橄榄枝,邀请各国汽车企业前往袋鼠国投资建厂。


    一方面带动袋鼠国的就业,税收。


    另一方面,安排霍顿汽车公司与岛国汽车企业合作,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可惜,袋鼠国的高人工成本吓走了岛国车企。


    导致计划中途夭折。


    “林先生既然考虑到这一点,想必已经有了应对方案吧?”


    一名霍顿公司的高管开口说道:“请林先生告诉我们,大家应该怎么应对这些不利的局面?如果方案具有可实施性,霍顿公司将会全力支持你。”


    “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合作伙伴,任何影响销售利润的事情,都是你我双方需要面对的头等大事。”


    闻言,林凯峰不动声色地说道:“想要顺利应对未来的不利局面,我们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持续加强汽车的核心技术领先,好的商品从来不愁买家。”


    “我们北方集团会全权负责这件事。”


    “低油耗汽车领域,我集团掌握了不少的核心技术,欠缺的是销往国际的各种渠道。”


    “这一点,你们霍顿公司能够提供渠道。”


    “其次,我需要霍顿公司和袋鼠国,为我提供国际声援。”


    “国际声援?”


    夏洛特皱了皱眉头,不太懂林凯峰的意思。


    身边的公司高管,同样一头雾水。


    林凯峰解释道:“所谓的国际声援,指的是霍顿公司和袋鼠国要在接下来的各类冲突中,全力地支持我集团。”


    “汽车合资公司的背景不难查,一旦岛国,米国等汽车企业,指责北方机械集团通过商品出口试图控制西方经济,制造各类不利于我集团的谣言。”


    “这个时候,你们需要站出来声援北方机械集团,证明这些指控都是不实的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