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亲姐妹也要明算账...

作品:《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于红霞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不过是做了几个双肩小书包,就得到一个工作名额。


    简直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大肥肉。


    啪叽!落到了她面前。


    她当然要伸手接着。


    同时也很感谢秦香云,因为没有秦香云在背后出力,服装厂这个工作名额不一定能给她。


    就算秦香云要昧下,说双肩书包的创意是她想出来的,于红霞也没办法,毕竟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懂的人一看就能做出来,她又没有证据别人剽窃。


    服装厂的宋厂长可是人家秦香云的亲舅舅。


    “红霞,你不用谢我,这是你应得的,我不过是举手之劳,说了几句话而已。”秦香云自认为光明磊落,她才不会干偷别人创意成果的事。


    而且她对于红霞的感官非常好,想当朋友来往,今天特意过来就是告诉她这个好消息的。


    “把工作名额当酬劳给你是厂里几个领导一起研究决定的,双肩书包现在卖的非常不错,我们厂正大批量制作往省外销售,目前已经收到上万个书包订单了。”


    秦香云说着笑了,很直白的道:“厂里效益好,我做为厂里的职工好处肯定少不了。”


    她这次也是误打误撞,不仅为厂里上了新产品,还创收了,收益还非常可观,甚至可能让她们厂上一个新台阶,好多人羡慕她。


    起码等年终,厂里评比优秀职工奖时会有她一个。


    到时奖品奖金什么的不会少了,她明年的工资级别也会上调,细算下来,她得到的好处并不比于红霞少。


    而这些都是于红霞带给她的福气,自从认识于红霞以后,她生活和工作是越来越顺遂了。


    不过于红霞还是跟她道了谢,然后主动岔开了话题。


    “香云姐,你当初怎么会来双梧胡同租房子?这边离你单位太远了。”


    秦香云比于红霞大两岁,结婚晚,只生了娇娇一个孩子。


    “没办法,我爸妈不同意我离婚,拿孩子逼我。”秦香云说着嘴角露出一抹苦笑。


    “当初结婚时他们就不同意,我前夫家条件实在太一般,我父母很不看好他。”


    也是她太天真了,以为“有情饮水饱”,根本不懂“无情金屋寒”,门当户对有时特别重要


    。


    “结婚没几年他就变了,或者是露出真面目了吧。”


    “那他也不能胡搞啊。”于红霞最看不上对婚姻不忠的男人。


    她那天没弄明白,秦香云的前夫具体做了什么,反正跑不了男女作风问题就是了。


    “算了,不说他了,我们已经离婚了,我及时止损,没什么不好。”秦香云看开了,没了她,那个混蛋什么都不是。


    于红霞点点头,“能及时止损你已经很有魄力了,可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离婚的。”


    “那你呢?”秦香云知道于红霞也离婚了,现在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男人在东北。


    “我是为了回城。”


    “现在有了工作名额,你爱人应该能回来了?”


    于红霞摇摇头,她觉得不一定,姜广军有自己的想法,不太可能会在这时候回城。


    不过她准备明天发电报问问,看姜广军怎么决定。


    “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不好,还是让他尽早回来吧。”秦香云真心劝道。


    于红霞笑着点点头,“他若无情我便休,我不怕的。”不过她相信姜广军。


    姜广军接到于红霞电报时人正在大队部,他刚从市里回来。


    昨天跟大队长去市里买拖拉机了。


    他现在是名副其实的拖拉机驾驶员,前几天大队要选三个人去公社学拖拉机驾驶,大队长为了公平起见借了台拖拉机回来,找人现场学。


    他当场秒杀所有人,第一个拿到了名额。


    因为他会开车啊,拖拉机比汽车可要简单多了,他根本不用学,上去就给开走了,而且开得还很溜。


    当众比试,大伙看着呢,名额大队长不想给他都不行。


    乔梁有他手把手指点,也拿到了名额,另一个人是村里的年轻人小陈,他们三个一块去了农机站,七天就学成回来了。


    驾驶员有了,拖拉机买回来了,全村人都跑过来围观,闹闹哄哄的,别提多兴奋了。


    姜广军拿着电报远离人群,找了个安静的地方看完上面的内容后,立马去找大队长请假。


    大队长林正国,四十多岁快五十了,当了二十年大队长,在南岭大队很有威望。


    他嘴里叼着刚点上的旱烟卷,听姜广军说要请假去打电话


    便抬起眉,觑了他一眼,“刚才是红霞来的电报?”


    南岭大队偏远,家家户户至今还在点煤油灯不说,电话是更通,想打电话只能去公社。


    不过听说,县里正打算往南岭这边埋杆扯线呢,等天暖了就能通上电,到时候电话也会一并装上,不然太不方便了。


    “是,我媳妇来电报了,她可能找我有什么事,大队长,您自行车借我用用。”


    于红霞电报上只说服装厂给了她一个临时工名额。


    具体怎么回事没提,姜广军不放心肯定要打电话问问。


    “去吧,时间不早了,早去早回。”林正国叮嘱了一句,随后又道:“你婶子今天包饺子。”


    姜广军笑着应了一声,大队长是面冷心热的,自从他回来,就经常照顾他,生怕媳妇不在身边,他不会做饭吃不好。


    每次做好吃的都来喊他过去。


    姜广军知道,大队长一家这么照顾他,是因为红霞救了林家大孙子留下的恩情。


    林正国只有两个孙子,掉冰窟窿的是他家大孙子,都七岁了。


    这么大的孩子真要夭折了,估计得要了家里大人半条命。


    姜广军骑上自行车走了。


    林正国吧嗒吧嗒抽了几口旱烟卷,吐出浑浊的烟雾。


    对着姜广军的背影嘀咕了一句,“这小子,真是深藏不露。”


    来南岭大队十年了,都没人知道他会开车。


    这次选三个人去公社学开拖拉机,开始他确实没打算让姜广军去。


    他觉得姜广军早晚都要回城跟媳妇孩子团聚,给他名额也是浪费,不如留给其他小青年。


    他哪想到姜广军会开车?


    技术还不是一般的好,甚至比教他的师傅还厉害,这样就没法再忽视了。


    南岭大队不用姜广军,人家农机站的主任可说了,他们用。


    只要林正国松口就给招公社去了,这小子藏得太深了,差点被他摆了一道。


    林正国心里哼了一声。


    姜广军要知道他这么想自己,肯定大喊冤枉,他可不是故意给大队长挖坑的。


    就在一个多月以前他还不太会开车呢,只是下乡前跟他二姨父学过几回,是个生瓜蛋子。


    他现在车技好,纯


    粹是重生带来的福利。


    毕竟上辈子开了三十年车,芯子里是个老司机。


    姜广军把自行车蹬得飞快,赶在中午休息前来到邮电所,把电话打到了新苗幼儿园。


    于红霞发完电报就一直在等他回电话呢。


    听到传达室的大爷喊她接电话,立马跑着过来了。


    “广军,宋厂长给了我一个临时工名额,你要回来吗?”


    于红霞说了双肩背包被服装厂看中,在批量制作大卖的事。


    “不了,我去服装厂又做不了什么,就等着接二姨父的班吧。”姜广军道。


    “那我把工作给红莲了?”


    “行,这事儿你做主,工作你想给谁都行。”


    “可是广婷怎么办?”于红霞可没忘,自己还有个在乡下当知青,没结婚的小姑子。


    “她不是准备参加高考吗?应该看不上服装厂的临时工,你就给红莲吧。”


    不是姜广军偏心小姨子,而是他小妹妹有点心高气傲,多半不会去服装厂踩缝纫机。


    于红霞当然想把工作给自己妹妹,小姑子再亲也没有妹妹亲,只要姜广军没意见就成。


    不然这工作她宁可卖了,谁也不给,省得两头不落好。


    “广军,你们现在忙吗?”


    “不忙,我前段时间去农机站学了几天拖拉机驾驶,大队买拖拉机了,我现在是驾驶员,一天十五个公分,还有三毛钱工资,不用上工了。”姜广军说的得意。


    于红霞听了莞尔一笑,“怪不得你不想回来。”


    “可不是因为这个,我要是去服装厂,二姨父肯定不高兴,再说我去了服装厂能干啥?”是去踩缝纫机,还是当搬运工?


    于红霞不过是调侃他一句,没想逼他回来,“那边冷吧?”


    “冷,这两天一直下雪,过段时间大队要装电话了。”


    “好,那你多穿点衣服,少抽烟啊,开车不好喝酒,一定要注意安全,家里应该有垫子,你带上,天冷车座上也冰,不行找个婶子帮你把棉裤再絮上一层棉花,开车别着凉了。”于红霞一口气叮嘱了一大堆。


    然后又说了夜校补习班的事,姜广军笑着握着电话机,耳根子都被媳妇絮叨的发烫了。


    “你也要劳逸结合,注意


    点眼睛,孩子们都乖吧?”


    他回来第二天就写了一封信,他媳妇可能还没收到呢。


    “他们很乖的,你放心吧,二姨最近每天都过来。”


    夫妻俩对着电话一阵唠,要不是电话费实在贵了,根本舍不得挂上电话。


    就这么一会花了好几块钱。


    从邮电所出来,姜广军没急着回去,去黑市溜达了一圈,打听完各类物价才离开。


    中午,孩子们午睡,于红霞请假去了一趟自行车厂家属院。


    红莲嫁过来有半个月了,还没找到工作,曲文志又刚转正没多久,一个月工资只有三十一块五,去掉给家里交的伙食费跟日常开销,他们存不下多少钱。


    于红莲一刻都不敢闲着,整天不停的糊纸盒,想着多赚一点补贴家用,只是这活不是一直有的,要碰运气。


    其他人要上班,平时只有于红莲跟婆婆带着大伯哥的两个孩子在家,于红霞过来时她们刚吃完饭,她还以为出什么事了。


    “没出什么事,姐过来是有件事要跟你商量。”


    曲文志的母亲翟金芝在旁边,于红霞话说的很委婉。


    “你们姐妹俩聊吧,我要哄两个孩子睡觉了。”翟金芝很善解人意,立马带着孙子孙女回房了,把空间留给她们。


    曲文志大哥家的两个孩子,大的才四岁,小的比欣欣还小,都没送幼儿园,一直是翟金芝给带着,这样能省一笔托儿费。


    姐妹俩进了卧室,手拉着手悄声说话,“红莲,你怎么样,在这边过得还好吧?”


    “挺好的,我婆婆性格好,没有太多事儿,就是杨春燕有时爱酸几句,但她也闹不起来。”


    于红莲是个厉害的,嫁过来第二天就怼了杨春燕几句,之后就消停了,不敢再挑事儿。


    “那就好,”于红霞不在拐弯抹角,直接说道:“姐今天过来是要跟你说说工作的事。”


    “工作的事?姐,你工作怎么了?”于红莲还以为出状况了,声音都拔高了。


    于红霞拍拍她手,让她别这么激动,然后便说了服装厂的事,末了才问她,“你是想现在去服装厂上班,还是等姐高考结束?”


    “姐,我去服装厂,不想等你高考结束了。”于红莲马上做了决定。


    不


    是她看不好自己姐姐,认为姐姐考不上大学,只是凡事有万一,她想抓住眼前的机会。


    “行,你想好了就行,去服装厂也挺好,学好了以后是门手艺。”于红霞尊重妹妹的决定,不多干预。


    “我也这么想的,我性格急躁,不如姐有耐心,去幼儿园上班,时间长了怕受不了。”


    于红莲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在没选择的情况下,她什么工作都能干,有了选择当然要挑个适合自己的。


    “我就知道你会想去服装厂,”于红霞还是很了解这个妹妹的,“你会踩缝纫机吧?”


    “会一点,在家时摸过几次,二嫂有缝纫机。”


    但也只是摸过几次,于建强媳妇抠门的狠,生怕碰坏了。


    于红莲对缝纫机的操作并不熟练,勉强能走个直线。


    “没事儿,这个星期天你过来,姐教教你。”服装厂那边不着急,给的时间很充裕,红莲下周一去上班就行。


    “好,我一定好好学。姐,真的太谢谢你了。”于红莲高兴的心情一时难以言表,只能挽着姐姐的胳膊撒娇。


    “不用谢,也是你运气好,正赶上服装厂上新品,缺人手。”不然哪会有工作名额给她?于红霞笑着解释了一下。


    于红莲点点头,“多亏了香云姐,可惜在家属院这边见不到了,那男人还住在隔壁呢。”


    不过因为离婚的事被厂领导批评教育了一顿,那男人不敢露面了。


    听红莲说于红霞才知道,秦香云的前夫是个“凤凰男”。


    家里条件一般,长得人模人样的,有几分俊秀,其实没什么本事。


    靠着岳家进了自行车厂,站稳脚跟,现在成了车间的组长,马上要竞选车间副主任了。就开始翘尾巴,跟一个女人不清不楚的。


    那女人是他同学,两人以前处过好几年对象,后来黄了,那女人转头攀了高枝。


    结果高枝不太结实,没几年就断了,那女人成了寡妇,连个孩子都没有,婆家容不下她。


    到处勾勾搭搭的,要说两人有什么实质问题秦香云也没抓到,但总是藕断丝连的。


    精神出轨才更恨人呢。


    秦香云是个烈性子,哪受得了,她隔三差五的就闹一回,夫妻关系越闹越僵。


    别人


    怎么劝也没用,前几天还是她自己想通了,把婚离了,那男人还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不过这事很多人心里明镜似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