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笔袋小巧玲珑的,...

作品:《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随信一块寄走的还有个包裹,里面是于红霞抽空做的两套护膝和五副厚鞋垫,还有两罐辣肉酱。


    上次姜广军走时带了两罐,估计早吃完了,这是她新做的。


    三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没什么新鲜的蔬菜,有了辣肉酱也好下饭。


    寄完包裹,于红霞又顺便买了些信封和邮票,放到随身背的包里收好,就从邮局出来了,直接回了幼儿园。


    孩子们在午睡,走廊里非常安静,她步子放得很轻,没事儿一直坐在椅子上发呆的白薇薇见她回来了,抬头对她笑了笑。


    “于老师,我发现你今天的包很特别。”不是现在流行的那种双肩书包,而是带拉链的手提包。


    包很大,正面有好多种颜色,花花绿绿的瞅着有些凌乱,但细看却会发现有一种另类的艺术美。这其实就是个大号的购物袋,于红霞自己用碎布拼接的。


    刚才在邮局,也有位女同志盯着她的包看了半天。


    “这是我自己胡乱做的,拿着它装东西方便。”她去邮局寄包裹,总不能拎着麻布袋子吧?于红霞笑了笑,把挎在肩上的包拿下来递给白薇薇。


    白薇薇接过包拿在手上,前后仔细打量着,确实是碎布拼接成的,但做工很精细,接口处没有一点线头,看着一点并不比百货商店里卖的包质量差。


    “于老师,你可真是心灵手巧,包做得这么好看,我就不行,让我照着做都做不上。”


    白薇薇笑着,她不爱做针线活,但不妨碍她喜欢于红霞这个手工包。


    “你这包看着就实用,咱们当妈的都有体会,尤其出门带着孩子,各种各样的东西一堆,没个大点的包真不行。”


    她也想找人做一个这样的,不过于红霞太忙了,又上班又带孩子的,晚上还要去补习班上课,她可不好意思找她。


    一旁的张老师也点点头,“可不是,现在卖的那种双肩书包其实就挺好,容量大还结实,我给我家孩子买了一个,就是比单肩书包要贵点。”


    “贵点也值得,孩子喜欢就行,再说一个书包能用好多年呢。”白薇薇家里条件好,她爱人工资高,一般是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张老师就不行,喜欢精打细算。


    于红霞没插言,拿起自己的杯子喝了两口水,坐下一直听


    她们说。


    在幼儿园目前没人知道双肩书包是她最先做出来的,还在服装厂换了个工作的事。


    她一直都很低调,不想把这事儿弄得沸沸扬扬的,节外生枝。


    红莲已经去服装厂上班了,听说干的不错,不出意外的话,顶多半年就能转正。


    双肩书包现在卖得特别火爆,经常供不应求,好多学生和家长都排队等着买。


    于红霞听秦香云说,服装厂这个月的效益比去年同期至少增长五成,也是每年的三月份都服装的销售淡季,毕竟刚过完年,若不是正好刚需,能有多少人经常买衣服?


    书包就不一样,只要学生喜欢,它可不分季节。秦香云是仓库保管员,每天进出库多少布匹跟材料,她最清楚不过了。


    厂里效益好,车间工人加班加点的赶订单,连带她也跟着忙,今天下班又晚了。


    等她赶到幼儿园时,班里小朋友都走光了,只剩娇娇还在教室里,噘着小嘴,要哭不哭的,看着就让人心疼。


    于红霞把她领出来了,一块的还有自家三个孩子。到大门口把娇娇交给秦香云。


    “红霞,我又给你添麻烦了,最近厂里实在太忙了。”秦香云接过孩子,她很不好意思,自己来晚了,影响人家于红霞下班。


    “没事儿,也没晚几分钟。”于红霞抱着欣欣,让媛媛牵好皓皓跟上。


    “香云姐,明天星期天了,你们单位放假吗?”


    秦香云摇摇头,把娇娇抱到自行车前杠的儿童座椅上,推着她往家走。


    “不放,明天还要加班,车间那些女工,快要把缝纫机踩出火星子了。”秦香云说的有些夸张,但她脸上确实带着疲惫。


    已经连着两周没放假了,虽然加班有加班费,工人们也高兴能开点工资,但实在太累了。


    她舅舅跟厂里几位领导正商量找其他单位合作,把订单外包,不然一直这么下去肯定受不了。


    其实下面的服装厂尤其箱包厂已经开始仿制了,只是市场需求量太大,暂时还没对她们厂造成影响,以后就不好说了。


    还得上新品。


    两人一路聊着,没几分钟就到家了。


    刚进胡同就见里面围了一堆人,有郑大妈、徐大妈、隔壁的葛万兰,还有杜婆子和好


    多邻居,连阚心怡也在。


    于红霞先走了过去,好奇的问阚心怡:“心怡,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多人?”


    “红霞姐,你回来啦。”阚心怡闻声转过头来,道:“郑大妈找到那只猫了。”


    “找到了?谁家的?”


    “是杜婆子家的,不过她不承认,还说她家猫经常不在家,总喜欢到处乱跑,就算伤了人也不关她的事。”阚心怡恨恨的。


    前天晚上她就猜想到了,吓唬她的人肯定跟杜家脱不了干系。


    也是这胡同里养猫的人家不多,郑大妈这两天一直挨家挨户的排查,连野猫都没放过,全登记在册,所以一对比就查出来了。


    那晚胡同口没有路灯,阚心怡拿着手电筒,她当时看清了,是只白肚皮的黑猫,眼睛圆溜溜的,大晚上的特别吓人。


    再说黑猫可不多见。


    杜婆子面对她的指证死不承认,还说她是故意栽赃。


    可胡同里很多人都见过那只猫,就是她家养的,已经养了好几年了。


    “你不承认也没用,那晚你家杜红斌可不在家。”郑大妈找杜婆子的小儿媳妇了解过。


    自从家里出事后,杜红斌就喜欢晚上出来转悠,每次都要转悠很长时间才回家。


    “我孙子那天晚上是不在家,他出去溜达了,可他一个孩子能干啥?别冤枉人。”


    杜婆子也不知道自家大孙子那晚干了什么事,反正不承认就对了。


    “行了,你也不用狡辩了,我已经让人去报公安了,一会让杜红斌跟公安说去吧。”


    郑大妈不想跟她吵,胡同里这么多人都看着呢,吵吵闹闹的影响不好。


    杜婆子一听已经报公安了,她立马急了,“不就是被猫挠了一下,人又没怎么样,至于找公安吗?大惊小怪的。”


    说着她瞪了眼阚心怡,这资本家大小姐就是娇贵。


    “怎么不至于,我手腕上的伤现在还没好呢,还有红霞姐新买的棉袄都被抓坏了,你赔呀?再说大晚上的,你家孙子为什么要带着猫出来?还躲在树后面,我看他就是故意的。”阚心怡声音不大,却句句在理。


    大伙听了都跟着点头。


    葛万兰也附和道:“就是,大晚上的,带着猫出来吓唬人,小小年纪心可真


    毒,这要抓到脸还不毁容了。”


    “你才毒呢,有你这么说一个孩子的吗?他才多大。”杜婆子不乐意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我说错了?好孩子遇到你这样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也给教坏了!贼婆子,当年阚老太太就不该同情你,让你们一家饿死算了!”


    杜婆子被揭了短,长了白斑的脸涨得通红,嗫嚅着,半天才道:“她,她一个…”


    她了半天说不下去了,因为阚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人群里,正微眯着眼睛一脸严肃的看着她。


    杜婆子倒底有些心虚,说了一半的话硬生生的卡在了喉咙里,因为当年若是没有阚家母子俩,她们一家的确活不到现在。


    但她从来不会感激,谁让阚老师把她赶走了,她儿子又没真的对阚心怡做什么,结果却害得她们一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后来她见阚家倒霉了,就立马欢喜的去踩了几脚,当时那个解恨。她哪想到阚老师还能平反,现在见到阚老师自然心虚,不能直视阚老师的目光。


    大伙见她不吱声了,皆是一脸鄙夷,杜家就是这胡同里的一窝臭虫,太膈应人了,真恨不得立马把他们赶出去。


    不过很快,派出所的同志就来了,在了解情况后,直接去杜家找杜红斌,大伙都跟着,不过人不在家,那只猫也不在,可能是听到信躲起来了。


    杜老头倒是在,可他也不知道杜红斌去哪儿了,问他就吭吭哧哧的,在公安面前连话都说不利索,是个没用的。


    “我知道他去哪儿了。”杜家小儿媳妇程云突然站出来。


    “你知道啥,少在这胡咧咧!赶紧做饭去,一会我大孙子就回来了!”杜婆子眼神一厉,声音顿时拔高了,警告她不要乱说话。


    杜婆子最不待见这个小儿媳妇,整天耷拉着个脸,跟谁欠她钱似的,一个坏分子的女儿!傲气什么。


    当初要不是跟了她小儿子,早被送去大西北劳改了,不知感恩!


    程云今天却一反常态,没有了往日的唯唯诺诺,顶着杜婆子不善的目光,硬着头皮道:“我刚才看见他抱着猫往北边去了,那边有个闲置的旧院子,一直没人住,以前他经常去那边玩。”


    公安同志点点头,认真记下了,然后马上去找人,也让大伙赶紧散了,各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