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酬劳应该给多少合...

作品:《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宋厂长动作很快,秦香云跟他说完,他立马找厂里几位主管生产的同志商量上新品的事。


    不过有人却不赞同,说现在双肩书包的订单都忙不过来,哪还有时间上新品?


    但也有人支持,觉得笔袋生产出来会有很大的市场,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很可能让厂里更上一层楼。


    至于订单太多,忙不过来的问题不用担心,厂里已经找到可以合作的单位,将部分订单外包出去就行了。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最后只能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上新品的事还是通过了。


    不过这次跟上次不同,宋厂长没去幼儿园,而是专门把于红霞请到厂里,面对面的详谈。


    商量一下合作的细节,同时想听听她的想法和意见,有没有什么别的要求。


    于红霞没什么要求,她又不懂服装厂的事,就是想把自己做出来的笔袋交给服装厂批量生产,她只拿设计费,其他的事都不参与,就一锤子买卖。


    其实这样挺好的,省心省力,还有钱拿。


    宋厂长点点头,“我很看好笔袋的前景,将来不会比双肩书包的销量差。”


    尤其是于红霞今天拿来的这两种,有带夹层的,还有侧面拉链的,这要印上些好看的图案,肯定会大卖。


    宋厂长叫来几位厂领导一起商量,具体该给于红霞多少酬劳合适。


    工作岗位之前已经给过了,于红霞本身又有工作,不好再给,那就只能给钱了。


    可这钱应该给多少?


    太少了肯定不行,之前的双肩书包,他们厂可没少赚,再说没准以后还能合作呢。


    可不能用完人就扔,那不是他国营大厂的行事作风,传出去会让同行笑话的。


    秦香云也列席在一旁听着,她想了想,说道:“我觉得不能给太少了,红霞是信任咱们厂,才先来找咱们合作。”


    不然人家于红霞完全可以把设计卖给别的厂子,京市可不止他们一家服装厂。


    在座的都不是蠢的,听出秦香云话里的含义,纷纷点头。


    “可这事没有先例,不太好定。”服装厂的另一位厂长道。


    “确实,从来没有过。”


    宋厂长犹豫了一下,转头问道:“小于,你的意


    思呢?”


    “我的意思?”于红霞有些心虚,这些笔袋可不是她设计出来的,是她从梦里照搬来的。


    有几分投机取巧,给多少钱她都没有意见。


    说来也挺奇怪的,回城那天晚上,在梦里发生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她已经忘了,可有一些却记得格外清楚。


    就比如,她记得媛媛用过一个粉色的笔袋,还是她陪着一块买的。


    还有欣欣上学时背的双肩包是蓝色牛仔布的,特别结实,后来不用了,被她拿来装东西,一直没舍得扔。


    皓皓有一双白球鞋,她婆婆花了半个月的退休金给买的,混蛋老四最喜欢吃加肠的煎饼果子,还爱喝奶茶。


    还有很多这样琐碎的小事,她都记得很清楚,就像亲身经历过一般。


    加上她喜欢做手工活,有几分巧思,所以双肩书包跟布袋做出来的效果才这么好。


    但一涉及到钱就很敏感。


    于红霞思考了一下,然后大方的笑着,问,“宋厂长,我能问一下吗,咱们厂这个月双肩书包的收益有多少?”


    宋厂长愣了一下,随后笑道:“这个,具体的数字还没统计出来,但目前在京市销售出去的书包就已经超过二十万个了,还有很多订单在赶制中呢。”


    这只是在京市,他们厂可是正在向全国推销铺货呢,那得有对少?


    于红霞点点头,宋厂长明显没说实话,她也不是非要知道。


    “那我拿千分之一的设计费不为过吧?”


    宋厂长哈哈笑起来,“不为过,不为过。”可也不少了,真要按千分之一的收益给,在座的几位领导肯定要急眼。


    看来之前一个临时工作给少了。


    他当时也没想到双肩书包能卖得这么火爆,早超出预期了。


    最后他跟厂里几位领导商量决定,一次性给于红霞两千块钱的酬劳,也可以说成是设计费,买断她所有笔袋的设计。


    包括她后面拿出来的几种,甚至还有双层格的。


    于红霞没意见,两千块已经超出了她的心里预期,要知道,她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块,两千块钱,她白吃白喝要存五年多。


    不过她还要签个合同,主要是对她有个约束,以后不能再将相关的设计卖给其他厂子,当


    然自己少量的做几个是可以的。


    这个是应该遵守的,并不过分,于红霞仔细看过其他条款之后,觉得没什么问题就签字了。


    合同签完钱拿到手,于红霞就去存起来了,暂时是花不着。


    她答应给琳琳和郭小茹做笔袋的事也跟宋厂长打了招呼,还趁机要了不少碎布头,家里的快用光了。


    宋厂长很大方,让她自己去仓库里挑。


    于红霞也不客气,足足挑了两大袋子,秦香云在一旁帮忙,还偷偷塞给她好多大块的尺头,甚至有几块黑色的人造皮革布,以及一大把拉链,跟几包金属搭扣之类的,在商店里不一定能买到的小零件。


    最后又帮忙找了个拉平板车的师傅给她回家。


    于红霞是满载而归。


    听到院子里有动静,徐大妈从屋里出来,一脸奇怪,“红霞,你今天没上班?”


    “我今天有事儿请假了,大妈,你没出去遛弯啊?”


    “没有,你大爷早上说中午回来吃饭,我就没出去。”


    肖秀芬平时没事就在胡同里跟人闲聊,今天她家老头过生日,她打算包饺子,就没出去。


    “师傅,麻烦你了,进屋喝口水吧?”


    拉平板车的师傅摆摆手,帮她把东西搬进屋后拿钱走了。


    于红霞关上大门。


    “红霞,这两袋子不会都是碎布头吧?”徐大妈一脸惊讶的道,这也太多了。


    于红霞点点头,“我去服装厂要的,大妈你来挑几块?”


    徐大妈摆摆手,“你上次给我的还没用完呢,就不要了,你自己留着吧。”


    “我留着也是做些小东西,大妈要用就过来拿。”


    “好好,你快忙吧,我回去包饺子了。”徐大妈说了会话就回屋去了。


    阚心怡也在家呢,不过她没出来,等徐大妈回屋了才过来。


    “红霞姐,怎么样,事情成了吗?”她知道于红霞上服装厂谈合作的事去了,一直等着听结果呢。


    “成了,合同都签了,钱也拿到手了,你姐我一天就暴富了。”于红霞很高兴,“晚上姐请你吃饭!”


    “好啊,我可不客气啦。”于红霞虽然没说自己得了多少钱,但看她一脸满足,应该不少,阚心怡真心为她高兴。


    说请吃饭,于红霞也不含糊,锁了门就拉着阚心怡去副食商店买菜,正好她这个月的肉票还没用呢。


    她要两斤五花肉,再买条鱼,刚出炉的烧鸡也来一只,还有新鲜的菠菜来一把,再要块豆腐,一圈下来于红霞手上拎得满满当当的。


    她打算晚上请二姨一家和公婆过来庆祝一下。大家知道后,都替她高兴,这钱赚得太容易了。


    答应给琳琳做的笔袋于红霞先做好了,郭小茹那边她没着急,直到服装厂已经开始批量生产才拿出来,数量也不多。


    一共就十个,都是普通款,就算这样郭小茹还是很开心,回去就给几个朋友分了。


    第二天特意过来跟她道谢,“红霞姐,这个给你。”


    既然说过不会白让于红霞帮忙,郭小茹就信守承诺,可给钱她担心影响不好,再说看于红霞的穿戴,估计也不缺那几块钱。


    郭小茹就带来一包自己吃着不错的牛肉干送给于红霞。


    “这个太贵了,小茹,我不能要。”于红霞摆手拒绝,“笔袋真不值什么钱。”至少不值这一包牛肉干的钱。


    “红霞,值不值可不能用钱衡量,重要的是意义。”郭小茹一脸诚恳的道:“我刚转到二中不久,没什么朋友,有了这些笔袋,我不仅交到了几个不错朋友,跟班里的同学也熟悉了,这对我来说比什么都值得。”


    于红霞听她这么说,只能收下了,郭小茹家的条件应该十分不错,一整包的牛肉干说送人就送人了,还有之前的巧克力也是,也不知道父母是做什么的。


    还有她说刚转到二中,那她以前在哪上学?难道不在京市?


    于红霞胡乱猜想着,并没有问出来。


    像知道她在想什么,郭小茹主动坦白道:“我爸妈是年前调回京市的,我家以前在羊城。”


    于红霞点点头,难怪她没什么朋友,“以后有时间来找我玩吧,我家住在双梧胡同。”


    “好,红霞姐,有时间我一定…”去字郭小茹还没说完,就被她同伴出声打断了。


    “小茹,要上课了,咱们去前面坐吧。”说着不等郭小茹反应,就把人拉走了。


    郭小茹的同伴是个矮个子女生,瘦瘦的脸,长得很单薄。


    之前每次郭小茹和她们说话都在


    一旁安静的听着,这次却一反常态,不等她们把话说完就将人给拉走了,这也太明显了。


    阚心怡嗤笑了一声,“她这是防备咱们呢。”郭小茹家不一般,这瘦脸的女生肯定知道。


    怕她们借机跟郭家攀上关系,刚说到关键处就把人拽走了。


    于红霞笑了笑,不在意的道:“她只不过是郭小茹的同伴,人家可没承认她是朋友,不用理会她。”


    郭小茹一看就是个有主见的女孩,不会喜欢被人管着。


    再说跟谁交朋友是郭小茹的自由,别说同伴,哪怕是朋友也不能胡乱干涉。


    第二天郭小茹一个人来的补习班,她那个同伴没来。


    肯定是闹矛盾了,友谊的小船翻了,连补习班都不来了。


    三月末,在乡下正是忙着翻地打垄种麦子的时节。


    南岭大队的三名拖拉机驾驶员,只有姜广军技术过硬,乔梁跟小陈都刚刚学会开,没什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