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他迟早要离开的。

作品:《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姜广军跑到大队部,来到放电话的办公室里,里面只有一个值班的村干部在。


    他让姜广军坐下等几分钟。


    姜广军一路小跑来的,这天气又热又闷,他出了一身汗,坐到椅子上,等了能有五六几分钟,桌子上的电话就响了。


    姜广军过去接了起来。


    “喂,是广军吧?”


    “二姨父。”听见电话里传来的是曹永年的声音,姜广军有一点意外,但却不吃惊。


    “广军,你是不是猜到是我了?”曹永年在电话里哈哈笑起来。


    “猜到了,只是没想到这么早。”这才七月末呢。


    不过这个时候,除了他媳妇也就是二姨父会联系他。


    他爸妈很少打电话过来。


    而他和于红霞前两天才通过电话,所以现在不会有别人找他。


    “咋样?你现在挺好的吧?”


    “还行,眼下生产队正收麦子呢,有些忙。”


    “哦,那肯定不清闲。过几天你留意着点,我刚才跟厂里提了退休的事,不过还要走几天流程,估计到八月份手续就能发过去了。”曹永年说到这儿,停顿了片刻。


    随即又低声叮嘱道:“你先别声张,苏廷奕那王八蛋可能要拿捏我一下。”故意卡着他退休时间,假惺惺的挽留一下。


    不过就是做做样子罢了,他如果真的要延迟退休,那家伙肯定得憋屈死!


    姜广军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其他的事等你回来再说,不过你真想好了,以后真不留在机械厂?”


    姜广军“嗯”了一声,“我不想跟苏廷奕对上,他最近肯定没少折腾吧?”


    “可不是,跟个大马猴似的,整天上蹿下跳耀武扬威的,厂里都快成他一言堂了。”


    曹永年脾气直,眼里不容沙子,前段时间给他惹急了,站在办公室里骂了苏廷奕半个小时,之后才收敛了点儿。


    “二姨父你别生气,就让他蹦跶吧,蹦跶的越欢摔的越惨。”姜广军劝道。


    “我才不生气,机械厂又不姓苏,等哪天他把老子气的,忍不下去了,就动员厂里工人联合署名往上头递交申请,给他调走!”


    撸下来是不太可能的,但想让他挪一下窝很容易。


    苏廷奕在机械厂也干了十多年,但他人缘并不好,主要是这半年太能折腾了。


    姜广军笑了,还别说,这事他二姨父真干得出来,不过随后他岔开了话题,问起琳琳,中考考得怎么样?


    “差了一点,没考上。竞争太激烈,琳琳学习又不拔尖,她已经准备上高中了。”


    曹永年又忍不住絮叨了一句,“小丫头没定性,考医专也是一时心血来潮。”不然早点说,他也好找个老师给补补课。


    “你怎么不问问你媳妇呢?”


    “我媳妇不用担心。”姜广军说着笑了,他媳妇上学时成绩就好,下乡以后也没有完全脱离课本,还经常看书。


    所以他真不担心。


    “不行明年接着考呗。”


    “你倒是想得开。”曹永年哼了一声,昨天他听红霞说的,估算的分数能有三百多,只要不出意外大学稳上,就是不知道会被哪个学校录取。


    不过他没告诉姜广军,省得他一直惦记。


    “行了,不和你墨迹了,等你回来咱爷俩一块喝两杯。”


    姜广军笑着挂了电话,然后看了眼值班的村干部,跟他道解,村干部摆摆手,让他走了。


    “哥,你要回城了吧?”


    姜广军回到地里,乔梁把水壶递了过来,然后就盯着姜广军看,瞅着脸上的表情,不像是嫂子打来的电话。


    因为每次嫂子一来电话,他哥就会咧着大嘴笑个不停,这会儿却抿着唇,心情也不错,不过看不出来他在想什么。


    姜广军接过水壶喝了几口水,然后才嗯了一声。


    哪怕手续办的再慢,九月份之前他也要回城的。


    “你也别急,高考都考过两回了,离知青回城还远吗?”


    乔梁听完眼睛一亮,“哥,你是说…?”


    “我啥也没说,赶紧干活吧。”姜广军在他肩膀拍了拍,摸起地上的镰刀刷刷地割着麦子,几十年没干农活了。


    他即使悠着劲干,这几天下来也浑身酸疼。


    现在不过是仗着年轻体力好硬撑着,不过今天一天应该能收差不多了。


    乔梁在他身后,嘿嘿笑了几两,继续割麦子去了。


    姜哥的意思他听明白了,以后会有政策的,早早晚晚的他也能回城,他心


    里开始期盼起来。


    不是说乡下不好,他现在是大队的拖拉机驾驶员,除非农忙,平时根本不用下地干活,工分给的还多。


    养活自己完全不成问题,只是姜哥走了,他留在这儿还有什么意思?


    这些年乔梁不是没交到别的朋友,但唯独跟姜广军关系最铁。


    还有他家庭关系复杂,爹不疼,妈不爱,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又身不由己,姜广军就是他的主心骨,是他亲哥。


    亲哥在哪儿他就在哪儿。


    姜广军回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这傻小子,对自己是掏心掏肺的,以后得多照顾他点。


    又忙了?一天,生产队的麦子总算割完了,大伙身上虽然很累,但心情都很好。


    下工回家,姜广军给自己和乔梁擀的二和面过水面条,做的辣椒鸡蛋酱卤子。


    饭做好已经七点多了,暑气才刚刚褪去。


    乔梁穿着背心短裤,一手端着搪瓷盆,另一只手上拿着筷子,还攥着两颗青蒜头,坐在大门外的树墩子上,呼噜呼噜的正干着饭。


    林海洋过来了。


    “粱子,才吃饭啊?姜哥呢?”


    乔梁抬起头,闷声道:“在屋呢。”他哥嫌外头蚊子多,在屋里吃饭呢。


    林海洋抬腿进了屋。


    姜广军放下筷子,招呼他进来坐,“有事啊海洋?”


    “我爸叫我过来的,问问你啥时走,房子怎么打算的?”


    “还得些日子,房子留给乔梁住。”姜广军早打算好了,家里没什么值钱东西,就这几间房子,先让乔梁住着。


    乔梁从知青点搬出来了,就不好再回去。


    “我寻思你要卖,就帮你问问村里人谁家想买。”


    “暂时不卖,等以后乔梁要是能回城了再说。”姜广军估计用不多久,顶多一年半年的。


    当然这话不好跟林海洋说。


    林好洋点点头,其实他有心要买,他是家里的老二,以后肯定要分家搬出来单过。


    姜广军这房子才盖了七年,买了以后不用收拾就能直接住。


    人家不想卖他也不好强求,说了会儿话就回去了。


    麦子割完了,晒上几天还要打麦子,等打下来的麦粒晾干,筛选干净,再送去公社粮站交任


    务。


    然后就是分粮了,到了这一步夏收才算彻底结束。


    京市机械厂发出的接班手续和证明材料,在八月下旬终于邮寄到了南岭大队。


    林正国看完后就递给了姜广军,“你什么时候去办户籍?


    夏收已经结束,生产队现在没什么活了,天气又热,社员们放假了,不上工了。


    “尽快吧。”姜广军道。


    林正国点点头,立马给他开好了介绍信。


    县里今天早上下来的文件,要修水电站。


    过几天他就要带队去出义务工了,现在把介绍信写好,省得过两天姜广军找不到人。


    姜广军拿着介绍信,当天就去公社办理户籍转出证明。


    他走的是接班回城的路子,目前又是离婚状态,加上手续齐全,户籍办理的很顺利。


    从公社回来就开始收拾东西,去年分的粮食已经没有多少了,就留给乔梁。


    今年分的麦子,大半换成了粮票,家里别的零碎东西一并留给乔梁。晚上,他还请几个要好的吃了顿饭。


    因为要赶时间去县城坐火车,第二天一早,姜广军就从家里出来了。


    乔梁将拖拉机停在村口。


    大壮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姜叔叔,你要走了?”声音里带着浓浓的不舍。


    而在大壮身后还跟着林海洋、林家大婶、姚爱莲以及一帮知青,都过来送他。


    “是啊,叔叔要回城了,大壮要好好学习,以后争取考到京市去,到时候一定要来叔叔家里玩。”


    大壮用力的点点头,“好。”


    姜广军摸摸他头,然后跟大伙摆了摆手,转身上了拖拉机,很快出了村子。


    他一直没回头,可不知道,很多知青眼睛都红了。


    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


    单看分数,南岭大队这次能考上大学的依旧寥寥无几。


    听说姜广军要回城接班了,这些知青们一个个嫉妒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可又有什么用?


    就在他们愤愤不平的时候,姜广军已经上了火车。


    绿皮火车哐哧哐哧的,在铁轨上蜿蜒而行。


    不是节假日,车上人不多,姜广军坐在靠窗的位置。


    车窗开着,


    有徐徐的风吹进来,带着几分凉爽。


    他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感慨自己离那个生活了十年的地方越来越远了,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再回来。


    姜广军摇头笑了笑,他可不是矫情的人,京市还有家人在等着他呢,自己迟早要离开的。


    现在不过是一个人坐车有些寂寞罢了。


    第二天上午,火车到站了。


    姜广军下车刚走到出站口,就见于红霞在前面朝他摆着手,“广军!”


    于红霞是特意请假过来的,今天没去上班,幼儿园的轮休已经结束了,


    “媳妇。”


    姜广军带着大包小包的挤出人群,放到一旁三轮车上。


    然后回身飞快的抱住于红霞,再立马松开。


    于红霞脸颊微红,她四下看了看,没发现有人注意他们,才悄悄松了口气。


    “媳妇,你坐上来,我拉着你回家。”


    “好。”于红霞笑着坐到车上,“怎么这么多东西啊?”


    大小六个行李袋,却没有被褥。


    于红霞说完便打量着姜广军,这男人瘦了很多也黑了不少,但他眼神清亮,看来在乡下这半年过得不错。


    “全是大伙送的东西。媳妇,你高考成绩出来了吗?”


    “出来了,我考了409分。”比她之前估算的多了二十几分。


    “看来大学是稳上了。”


    “嗯,体检过了,就等通知书了。”


    “还是我媳妇厉害,知青点那些人,天天不上工捧着书看也没考多少分,还咋咋呼呼的。”姜广军最后很是不屑的道。


    “咱不管他们。”于红霞笑道:“就让他们嫉妒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