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 小姜又琢磨出挣钱...
作品:《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乔梁送完猪肉刚回来,正吃着饭,他一个人不爱做,随便买几个馒头对付一口。
姜广军把昨天阚老师没收的那只鸡拿过来,给炖上了。
然后才坐到炕上看账本。
七家国营饭店,每天一共要送350斤猪肉,这是有订单的。
批发给二道贩子的数量不定,从150斤到200斤不等,所以他们每天至少要卖掉500斤肉。
乔梁力气大,三轮车找人改造过,做了加固处理,一次拉个五六百斤不成问题。
一斤肉至少要挣三毛钱,三天下来每人能分到二百多块。
“这几天累坏了吧?”姜广军把钱数好,推给乔梁。
乔梁拿过来揣到兜里,“不累,我送完肉回来就睡觉,一直睡到下午,醒来出去溜达一会儿,吃完饭接着睡,时间过得很快。”
他就是有些耐不住寂寞,感觉一个人没意思,有时李广平会过来,小家伙挺有意思,比他哥能说会道,心眼子也不少。
“累也值得,真挣钱呐。”他一天挣的钱赶上人家两个月的。
姜广军看他大咧咧的,把钱胡乱塞进口袋里,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两下,这没个媳妇真不行。
“办个存折吧,别把钱放家里,不安全。”这房子是临时租的,只租了两个月。
左右邻居都不认识,万一有贼进来,还不一锅端了。
“好,我一会儿就去。哥,我发现,现在走街串巷的卖东西的小贩多了,一个个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还捂着脸。”
乔梁说着嘎嘎乐起来,“有个老太太挎着篮子卖烤地瓜,还挺好吃。”他买过两回。
“很正常,经济开放了,以后个体经营者会越来越多。对了,肖庆丰那边没事吧?”
他好几天没过去了。
“没什么事,肖庆丰也卖肉呢,不知道能卖多少。我也没问他一天宰几头猪。”
姜广军丝毫不意外,“肯定的,他不可能看着咱们大把挣钱不心动。”
卖猪肉的事,还是肖庆丰先开始干的,那人有头脑,品行也不错,只是学历跟见识有限,太过于谨慎。
但是当眼前的利益足够大时,他也会适当的放开胆子,喜欢摸着石头过河。
姜广军估计他一天
也能卖掉一头猪。
“咱们跟他只是合作关系,别的不要管,只要能保证咱们的货源就行。”
乔梁却撇撇嘴,“可再这么下去还能有多少猪?咱们以后肯定不够卖。”
姜广军笑了笑,不在意的道:“生猪的事哥会另外想办法,你不用担心。”
听他这么说乔梁不吱声了。
“你每天早上几点走?”
“半夜一点多吧。”他怕路上有事儿耽误,走的比较早。
“一定要注意安全,肖庆丰可信,他那些亲戚朋友可不一定,比被黑吃黑。”
姜广军提醒道:“也不要经常走一条路,偶尔换换。”
一条道走到黑,很容易被有心人盯上。
乔梁点点头,眼珠转了转,遇到劫道的他也不怕,随身带着斧头呢,不行就干。
像是知道他在想什么,姜广军抬手在他脑门上敲了一下。
“别傻乎乎跟人拼命,你的命十车猪肉也不够抵的!”
乔梁嘿嘿笑着,揉揉额头,“我知道了,哥,你放心吧。”他惜命着呢。
见他听进去了,姜广军才起身去厨房,锅里的鸡已经炖好了,盛出来,哥俩吃饱喝足。
锁上门去储蓄所办存折,乔梁身上只留出每天进货需要的一半货款,剩下的都存起来。
今天是腊月初九,西郊附近有个自由集市,离这边不远,正好开集。
两人去逛逛。
过来一看,集市上人还不少,尤其是卖东西的明显比以前多了,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吃的喝的用的,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从南到北,密密麻麻一条街,人声鼎沸的,姜广军慢悠悠的逛着。
没走多远就看见程云了,他跟程云不熟,只是打过几次照面。
程云也在摆摊,卖发圈、头花、碎花小钱包、鞋垫之类的,生意瞧着挺火。
见到他还点点头。
姜广军却愣住了,摊子上那个黑色的皮革包一看就是他媳妇做的,他媳妇可不会把包白送,除非是程云自己仿制的,又或者是两人在合作?
只是这事儿他怎么不知道?
好奇归好奇,他没过去,点点头,继续往前溜达。
他心里却想着,程云这女人脑子不笨,
能琢磨,也能吃辛苦,以后想不发财都难。
当然,前提是别欺负他媳妇儿心肠好,背地里投机取巧。
姜广军逛了一圈,买了几斤带壳的炒花生,那天在魏大娘家吃的很香,他也买点。
乔梁也给自己买了些零嘴,然后两人分开各回各家。
姜广军刚到家,曲文志来了,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于红莲怀孕了,刚刚满三个月。
于红霞听后笑了,她就说妹妹咋这么长时间不过来,原来是身体不方便。
哪天她得过去看看。
快要中午了,留曲文志吃饭,他急着回去,不放心红莲一个人在家,于红霞没勉强,把家里的猪肉拿上两斤,花生包上些。
将曲文志送走,姜广军便拉着她手,问程云的事。
“她今天早上来的,问我能不能卖发圈,我说有什么不能卖的。”程云挺有礼貌的,这种事情不问,她也挑不出毛病。
“你在集市碰见她了?卖的怎么样?”她把家里的头花跟包包都给程云拿去了。
“还不错。”当时摊子前围着六七个人。
于红霞放心了,“这个月初她没来借三轮车,我就猜她是找到新营生了。”
现在西郊那边是三天一个集,琢磨卖点东西确实不错。
“送蜂窝煤又脏又累,程云能坚持半年已经可以了。”
别人如何姜广军不管,“媳妇,你别把自己累到,咱们不差那几块钱。”
大不了他多卖一头猪。
“不会,我一天做两三个小时就不做了。”现在外面模仿者越来越多,发圈卖不了几个钱。
主要还是零钱包,虽然做起来比发圈费时间,卖价也高。
至于成本,除了拉链跟扣子没别的成本,因为跟服装厂的渊源,她弄些碎布头很容易。
程云自己也能做,但她没有缝纫机,更没有那么多碎布头,所以两人才商量合作。
一个在家做,一个负责卖。
程云从她这儿进货,于红霞批发价给她,至于卖多少钱她不过问。
姜广军竖起大拇指,“还是我媳妇儿有经济头脑,比我厉害。”
于红霞嗔怪道:“咱们俩比较什么。”说完她叹了口气,“咱们一起努力挣钱,然后买房
子。”
“嗯,买房子,买独门独院的大房子。”姜广军揽着媳妇肩膀,往屋里瞄了一眼,见媛媛在专心致志画画才接着说道:“孩子们大了,越来越不方便。”
于红霞瞪了他一眼,“我说的是对门,李娟刚才过来跟我打听你卖猪肉的事呢。”
她说还卖着呢,一直在往国营饭店送,李娟明显一脸失望,但没说什么。
这院儿里的人其实不错,李娟她接触的少,不过搬来这一年也没闹出什么事。
“广军,你说徐大妈能压制得住她吧?”毕竟还有肖庆丰的关系在,李娟不可能明抢。
“不用搭理她,找时间我跟徐大爷说说。”
姜广军心里有数,“挣钱的买卖,有人眼红很正常。”
徐家要参与可以,自己去找买家,他不会阻拦,但别想占他便宜,又不是慈善机构。
下午,程云赶集回来了。
过来跟于红霞结账,她手头资金有限,只能先卖后结。
“红霞姐,两个皮革包都卖了,我十二块钱卖的。”程云中午连饭都顾得上没吃,只啃了干馒头。
于红霞说皮革包不能低于十块钱,她卖十二可以赚两块。
发圈头花这些都是小利润,但一天下来也赚了两三块钱。
“挺好的,这两天我再做几个。”她还有几块皮革布,一直没舍得用。
程云把钱给她,“不能做帆布包吗?有人跟我打听呢。”
“不能做,我跟服装厂有协议的,你可以做,但我不能教你。”于红霞很讲原则,皮革双肩包她也不会多做。
程云点点头,“我太笨,学不会。算了,就卖头花吧。”
于红霞笑了,“对,知足常乐。”
晚上,姜广军去魏家村。
每天定好的二十只鸡,魏宏盛送到村口,姜广军不进村。
太打眼,现在村里人全知道他是市里的采购员,一进村很多人围着他问这问那的,他不想节外生枝。
“这是什么?”把鸡装到车上,魏宏盛递过来一包东西,摸着还热乎呢。
“卤大肠,我妈做的,让我带来给你尝尝。”
昨天剩下一副猪内脏姜广军给魏家留下了,猪头卖掉了,
隔着油纸包闻着
都挺香的,姜广军打开捏出一块放到嘴里,忍不住点点头,“好吃,又香又劲道,没想到大娘还有这手艺。”
老太太深藏不露啊。
“是我奶奶传下来的,以前我爸在时,逢年过节的家里总要吃上几回。”魏洪盛一脸怀念。
他家以前条件不错,在村里能排得上号,穷困是从他手残开始的,是他拖累年迈的母亲。
“别这么丧气,慢慢来,你还年轻。”姜广军拍拍他肩膀,“猪头能卤吗?”
“能,我奶奶说过,一锅卤水卤便天下食材,什么都能卤。”
“行,明天我俩跟大娘谈谈,给我卤几个猪头。”
“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