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西方的逻辑

作品:《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全本免费阅读


    第225章 西方的逻辑


    这一期学习班办的极为成功,下一期的学习班很快又办起来了,人员肯定是不缺的。


    二代们是变老实了,但是架不住通州地面鱼龙混杂,什么妖魔鬼怪都不缺。


    治安变好了,原因自然是五城兵马司的积极性在发挥作用。


    新的学习班成员比较混杂,主要以帮派头目为主。


    这帮人不比二代们,他们是会反抗的。


    为此贾琏借题发挥,抓了一波人。年龄都不小,开香堂时坐首位的那种。


    底层的苦哈哈,倒是一个都没抓,即便抓了人,打一顿,关一天也就放了,还给治疗给医药费。反正就是区别对待,有官府的名义,没掀起太多的波浪就平息了。


    坊间流传着一条消息,五城兵马司的贾大人,素来秉公执法,从不针对苦哈哈的百姓。


    “名字都登记下来,以后这些人要定期到学习班短期培训,要形成制度。”


    帮派在官府看来就是抹布,有用的时候用一下,没用的时候丢一边。


    贾琏则把帮派看做社会治安的潜在威胁,有事没事的敲打一下,顺便创收。


    帮派大佬们挺威风的,进了五城兵马司,全都老老实实的。


    这就是官府的威慑力!


    辛苦两个月,学习班的规模越办越大,第二期达到了二百人,分四个班,学费分别为三百两,二百两,一百两,五十两。都是根据这些人的财产来决定价格,量身打造。


    你就别说都察院的上官们了,五城兵马司的同行们,都被贾琏不间断的骚操作闪了腰。


    学习班里,就没有不要求进步的,要求上进的。


    个别冥顽不灵的,贾琏也不打不骂,丢小黑屋里关三天。出来之后,全都老实了。


    那种除了一日三餐,人都看不见一個,也没人跟你说话的屋子,住一天就崩溃的都有。


    三天不管用,关十天呢?好人都给你折磨疯掉。


    贾琏的名声呈现出两极分化,一种是夸他的,京城犯罪率呈现出断崖式的降低,以前带着仆从出门,遇见的别管是人是鬼,都要摸一把的恶少,如今很难再看见一个了。那些为了地盘,没少抄家伙的帮派,如今也学会了坐下来喝茶谈判了。


    于是贾大人治理卓有成效,京城治安大大好转的风评出现了。


    另一种骂贾琏的则难听的很,死要钱这个标签,简直就贴在了贾琏的脑门上。也就是干不过他,不然很多人高低要搞贾琏一个半身不遂的。


    五城兵马司内部倒是比较团结的,毕竟社会地位提高了,待遇也提高了。


    这充分说明了,有一个好领导的重要性。


    民间的口碑就更高了,酒肆茶楼里,不少说书先生收了贾琏的好处,自然要吹他。


    报纸方面则不一样了,一边是民生报,宣传贾琏的正面形象,另一边则是杂七杂八的报纸,他们倒是不敢点名道姓,只能暗戳戳阴阳怪气。


    顺便说一句,民生报开了先河之后,民间报纸如雨后春笋,最迟七八家,现在有三十几家。就这,还是贾琏给承辉帝出了主意,让他搞准入制度之保存下来的,巅峰时达到七八十家报纸,管理根本不存在。


    说起来,礼部还要感谢贾琏的,他的建议等于给礼部创收了。


    办过报纸的都知道,大多数报纸都是亏本的买卖,除非能有广告收入。


    民生报有宫里的补贴,又养了一帮报童,消息来源充分,自然是行业翘楚。


    从报纸的角度看,贾琏的名声还是很正面的。那些诋毁贾琏的报纸,更多是一些喜欢猎奇者才会相信。什么冲冠一怒为孪生姐妹这种谣言,绝对是不存在的。


    南如烟,南如水,这种名字一听就是艺名,姐妹俩也忘记了本名了,三岁就被父母给卖了,本名叫啥也不重要了。


    这对姐妹的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个单独的院子住下,下面有七八个人伺候着。戏还是要唱的,但如今在台下不会有不开眼的作死者。


    这主要得益于,每次出现刺头,都会被抓进五城兵马司上学习班,次数多了,都老实了。


    春晓戏院生意火爆,绝对不是因为戏唱的好,而是因为这对姐妹。


    外面都在传,这对姐妹被贾琏包养了,传的活灵活现的,细节拉满那种。


    南家姐妹当然最清楚了,她们自打上一次在五城兵马司见过贾琏后,至今再未见到。


    生活上的改变,全是倪二在张罗。


    安顿好之后,倪二向贾琏做了汇报,希望他有时间去视察。


    对此,贾琏表示最近比较忙,没时间去视察。


    贾琏不是啥好人,而是真的比较忙,上班可以摸鱼,但不能翘班,下班这直接回家,晚上有平儿和桂香轮流浸润,正式新鲜感最浓的时候。也就是贾琏比较克制,就现在贾府的局面,贾琏想每天换一个都不是啥太大难度的事情。


    夏天来了,贾琏的岁月静好被打破了。


    事情的起因是李亨回来了,还不是一个人回来了,带回来一个洋人时使节,


    按说这事情与贾琏八竿子都打不着,这是礼部的活。没曾想李亨进宫面君时提了一


    嘴,“朝中深知西洋者,唯贾琏尔。”


    承辉帝当即表示,令贾琏暂领鸿胪寺少卿,主持接待西洋使节事宜。


    这事情别的不说,直接让贾琏背黑锅,把鸿胪寺的人给得罪了。


    你能是吧,有本事把活都干了。当然了,也就是私下抱怨,无非就是贾琏让他们显得无能了。这事情真不怪贾琏,主要是这帮人接待一下周边小国和部落的人没问题,情况都比较了解,但西洋方面熟悉的人就少之又少了。关键这厮是个灾星啊!


    正准备提前下班的贾琏,接到旨意的时候都傻了,这特么的还有我的事?


    塞给传旨的太监一张银票后,知道了事情的经过,气的私下大骂李亨不当人。


    无论如何,贾琏都没法推掉这个差事,只好次日去了鸿胪寺。


    见了鸿胪寺卿时,贾琏连连赔罪。表示事先毫不知情,就是个临时差遣。


    鸿胪寺卿还能怎么地?只能让人去请道士和尚,晚上在家做法事。


    对外宣称是家里小儿中了邪,请人来驱邪的。


    贾琏知道了面子上只是笑了笑,转身就翻出小本本,记下鸿胪寺卿的名字。


    玛德,反正【灾星】的帽子也摘不掉了,就在不当人的道路上狂奔吧。


    “这位西洋使节,自称来自法兰西帝国,倒是与你撰的文章对上了。”


    李亨也加入了临时接待团队,自称是来学习的。


    按照规矩,洋人想见承辉帝,流程非常的麻烦,需要学习这边的礼仪,还要每日焚香沐浴。因为是第一个西洋国王亲自派出的使节,承辉帝比较重视,待遇也高了一些。


    “此人的团队共计三十三人,我派人去调查过,其中一半人确定是西洋的和尚。西洋人都信教,所谓的教皇权力极大,想必法兰西国王也受到了来自教廷的压力。”


    李亨一边走,一边介绍情况。


    贾琏一路嗯嗯嗯,心里在计算,这当口是丑国国父,太阳王路易十六。


    再一算时间,这也快波士顿倾茶事件了吧?


    想到北美那块宝地,贾琏馋的流口水啊。别的不说,旧金山就让人垂涎三尺。


    鸿胪寺的大厅内,进一步了解情况之后,贾琏知道这些人被安顿好了,随时可以见人。


    说到这些西洋人,鸿胪寺官员最大的烦恼就是他们身上的味道太重了,那些早年间来华的洋人,已经习惯了这边经常洗澡的生活,身上的味道没那么重。这些使节就不一样了,估计有一阵子没洗澡了,差点没把鸿胪寺的接待人员训晕过去。


    昨天就在忙着逼他们洗澡了,不洗澡洗头,不搓干净,不给吃饭那种威胁。


    好在这个西洋使节比较配合,没有闹出事端来,当然了,主要是大周朝的威名太甚。这年月,西方人对东方是有近似理想国幻想的。


    越是知识界的名流,抨击体制时越会言必称东方塞力斯如何。这个古称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才改掉了。


    李亨面对贾琏,甘居副手,坐在下首,等待接见法兰西使节。


    对此,贾琏坚决反对,认为此事必须以李亨为主,否则他罢工。


    李亨拙劣版本的礼贤下士演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