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托马斯·坎贝尔

作品:《大雕刻家

    。


    这个房间内,所有人都知道是什么。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坐落于纽约市曼哈顿城中,在53街,第五和第六大道之间,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


    它与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法国蓬皮杜国家文化和艺术中心齐名。


    目前收藏艺术作品达到15万件之多,其中包括绘画、雕塑,版画,摄影,印刷品,商业设计,电影,建筑,家具及装置艺术等项目。


    梵高、毕加索、莫奈的画作,罗丹、马塞尔·杜尚、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等雕塑作品,均在其馆藏中。


    从1977年成立至今,可以说是全球所有现代艺术家的精神摇篮与艺术殿堂。


    所以,想要收藏肖讷的作品。


    收藏一个刚从云南大山中走出的小孩子的作品。


    也许肖讷很优秀,但也只是学生范围的优秀,无论如何,他还远远称不上一位艺术家,连艺术家的边都没摸到。


    如果想要收藏肖讷的作品,就太可笑了。


    就算陈成钢很喜欢肖讷,也会觉得李不在胡扯。


    李不知道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会有什么反应。


    便“唰”一声,亮出一张名片。


    名片上写着


    thomas p. bell


    一串电话号码。


    “托马斯·坎贝尔?”陈成钢认识这个人,他的确是的经纪人,还是很出名的一位老资格经纪人。


    类似这种大型现代博物馆,在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经纪人,后来进入商业化运营,便诞生了这一职位。


    经纪人是一种含义很广的职位,他们像是一座博物馆中的管家,拥有收藏、经营某位艺术家作品的权利,而托马斯·坎贝尔是资历较老的一位经纪人。


    托马斯·坎贝尔经营着许多全世界范围内年轻的、有才华的艺术家,另外他也是杰夫·昆斯的好朋友。


    杰夫·昆斯(jeff koons),当代艺术家作品拍卖纪录保持者。


    2019年他的一只不锈钢兔子作品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9100万美元的高价售出。


    据说此次拍卖就是托马斯·坎贝尔为杰夫·昆斯策划。


    陈成钢的作品身价虽然只有杰夫·昆斯的1%,但也属于这个圈子的人物,因此对于托马斯·坎贝尔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但研究生们对此就并不了解了。


    他们纷纷质疑李不在开玩笑。


    “这不是有电话号码吗?我可以现场打电话哦~”


    李不真拿出手机来了。


    “李不,别闹了。”陈成钢阻止李不。


    “打个电话嘛,又没什么,肖讷说人家给他名片,他都没打过电话,我自己打电话又怕被骗,还得您来掌掌眼嘛~”李不撒着娇说,她也是十分好奇的。


    说是诈骗,就说得通了。


    毕竟学术造假这种事在美术界也盛行,但凡是艺术家,都会接到某某博物馆、某某画展想收藏你的作品、邀你参展之类的电话。


    不过得先交钱。


    每年都有人上当,且当当皆不相同。


    艺术家这个群体,情感充沛,脑子一般都不太聪明。


    陈成钢想想也对,涉及可能被骗这种事,是要当场佐证一下的,他已经把肖讷看成自己的学生了。


    那……打吧?


    李不拨通电话。


    嘟嘟嘟嘟好几声。


    以为不会接起的时候。


    忽得通了。


    那边响起一个颇有磁性的标准英式发音男性声音“hello?”


    还真通了。


    还是外国人接的。


    发言还挺标准。


    如果是诈骗,挺下本钱啊。


    “hi~你是托马斯·坎贝尔吗?”李不直接问。


    “是我。”那边换了中文,“您是?”


    “您记不记得大概半个月前,您在云南瑞丽想要收购一件面具作品,我是那件作品创作者的经纪人。”


    沉默。


    沉默良久。


    李不、陈成钢和几个研究生开始琢磨,这是啥反应?


    “当然记得!”那边的语气一下子变得急切起来,“这么说您愿意出售这件作品了?”


    “有那么一点点意向。”李不露出微笑,“就是价格上我不太满意……”


    李不一样说,一边在纸上写下了从肖讷口中得知这位经纪人出价


    30000。


    然后在这串数字之前加了个“$”的符号。


    哦嗬~


    所有人都惊叹了一下。


    3万美元,21万人民币。


    现在连陈成钢都觉得对面是骗子了。


    怎么可能值这么多钱呢。


    这已经是初负名声的新锐艺术家的小型雕塑购买价格,当然,中型、大型或超大型作品另算。


    肖讷显然没啥名气。


    他还在上高考补习班呢。


    “我可以出到10万美元!”对面说。


    10万美元。


    70万人民币。


    差不多抵得上清美一位教授比如陆帆的拍卖价格了。


    不必说。


    骗子无疑。


    只有骗子口中的钱才如此不值钱。


    “可以先付定金吗?”李不贼兮兮笑了一下,“转到我的账号就行。”


    “可以,请把帐号告诉我。”


    哟~还挺当真的。李不便念了一串账号。


    只有收购名家定制作品时才会有先付定金的先例。


    一般是20%到50%不等。


    “没有问题,但您要怎么证明您是那位艺术家的经纪人呢?”


    李不正要继续忽悠,那边陈成钢已经接过电话。


    “您好,我是清美教授陈成钢。”陈成钢说,“如果您真是的经纪人托马斯·坎贝尔先生,关于肖讷的作品收购事宜,可以与我面谈。”


    “陈先生,久仰大名。”那边的语气变得热烈起来,“您一直是关注的对象,您最近的《力量》《热烈》系列作品都具有非常高的水准,正在考虑向您收购一件作品。”


    对面用熟练的中文跟陈成钢套近乎。


    那语气是经纪人专属的,亲切、热烈、熟稔,陈成钢接触过国内外很多经纪人,听一耳朵,几乎就能判断出,这位肯定是业内人士。


    否则不会对他的作品名字这么熟悉。


    陈成钢不禁要问“您真是托马斯·坎贝尔先生?”


    “我会到清美去拜访您的,还有您刚才说的肖讷,他是您的学生吗?您真是收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弟子。”


    陈成钢又客套几句,电话便被挂断。


    有点困惑。


    “太像真的了。”陈成钢不禁感慨。


    是啊。太像了。


    但肯定不是。


    因为太不合理了。


    这时,李不还未熄屏的手机弹出一条短信


    “您的招商银行账户0875于1月12日1515收入人民币350,000元,余额12,950,04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