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 18 章

作品:《带着种子库穿到大秦

    《带着种子库穿到大秦》全本免费阅读


    蒙恬?


    章柳看着被丁叔迎进院子的人,纳闷这人怎的这么早过来,再看到跟在他身后的脸生女孩儿,瞬间了然。


    “这是岩喜,从今日起就让她跟着你。”蒙恬犹不放心,叮嘱道:“出门在外,尽可能不要离开她身边。”


    看舆图,从仲山到蒲城,这一带应该算是京畿地区,治安不至于这么差吧?


    蒙恬一看她眼神,就猜透她心里的想法,默默叹了口气,放弃跟她讲道理,转而叮嘱岩喜,务必时刻把人跟紧了。


    章柳从旁听着,没机会开口插话,其实,一直没机会告诉他,她爷爷是月山八极拳的正统传人,她从小跟着爷爷学拳,虽然资质不如师兄师姐们,但自保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就走了?不留下吃个早饭?”章柳见他说完就要走,客气留饭。


    蒙恬克制着不去回想昨晚饺子和面条的滋味,坚定拒绝:“不了,我要赶去蓝田大营换防。”


    其实章柳也只是客气客气,听他这么说,赶忙喊蔡婶拿来两个锅盔。


    接过来的瞬间手上猛地一沉。


    嚯,果然够份量!


    “不成敬意,郎将带着路上吃吧。”


    蒙恬的目光从她抬手时露出的纤细手腕上掠过,深深看了两眼被她拖在掌上纹丝不动的锅盔,伸手接过,低低道了声谢。


    岩喜看看少将军翻身上马的背影,再看看神色一派轻松的内史农长......


    嗯,总感觉,少将军他,似乎过于杞人忧天了。


    岩喜的身形要比章柳矮上小半头,但面嫩,一问才知道,竟然跟阿婉年龄相仿,竟然才十四岁。


    一顿饭的功夫,章柳就把人家的身世了解了个大概。


    原来,岩喜是蒙家收养的孤女,自小被编入斥候营受训。


    “大人要去的仲山一带,我去过几次,熟得很!”岩喜咬下一大口锅盔,眼神顿时就亮了。


    这锅盔,怎的恁软和!恁香!还有这汤,也不知怎么煮的,分明只是菜汤,却一点也不输肉汤。


    章柳一听,就明白了嬴政为什么让蒙恬给她找个帮手,原来意在于此!


    吃完饭,蔡婶拿出连夜缝好的两个背包,一个装着章柳的绘图工具和两套换洗衣裳,另一个装着剩下的四个大锅盔。


    早知道要送大公子,合该多做几个的。


    蔡婶一边往背包里塞锅盔,一边在心里懊悔。


    二三十斤的背包,岩喜背着毫不费力。反而啧啧称奇,大人口中所说的这种双肩包,背起来着实方便又省力,等这趟任务结束,看看能不能跟大人要一个带回营。


    整理妥当,两人两马就出了家门。


    “我怎的觉着,家里一下子就空落落了?”蔡婶目送章柳的背影消失在街口,一转身看着院里,喃喃道。


    老丁也有同感,“不如你陪着阿婉一起去宫里吧,做个伴儿,家里我守着就成。”


    蔡婶看着一脸希冀盯着自己的小丫头,斟酌再三,点点头。


    夏日天长,章柳她们虽然起得早,但还有比她们更早的,这不,一行人刚出北城门不久,就看到沿途两侧的农田里,已经有乡民在提水浇地了。


    “入夏以来,只零星下了几场小雨,地皮都没打透。”郑国看着两侧的麦田,忧心忡忡:“今年的年景,不甚乐观啊......”


    雨水一少,持续干旱,首当其冲的就是虫害爆发几率大增。


    这年头又没什么特效杀虫药,后果的确非常严重。


    而且,章柳还发现,田间挑水的,大都是妇孺,别说年轻男人了,年纪大一些的也很少看见。


    什么原因,转念一想就明白了。


    自周王室衰微,礼乐崩坏,从春秋至战国,群雄割据混战,全天下的百姓被卷入巨大的战争绞肉机里,无人可以幸免!


    天下一统,是普天下黎民百姓内心最企盼、也最不敢肖想的心愿吧?


    “没想到,咸阳近郊竟也有如此多荒地无人开垦。”郑国的一个亲随不由得感叹。


    强大如秦国,竟然也是如此。


    或许是想到了家乡,其他人也不由得唏嘘沉默。


    这些年战事频繁,为了筹措粮草,各国都纷纷颁布诏令,奖励垦荒,然而都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不是奖励没吸引力,实在是这年头开垦荒地难度忒大!


    一年到头,只能在农闲时开荒。


    冬天太冷,根本刨不动地,夏天倒是能刨动,但是野草疯长,田地没开出来几天,就又被野草吞了。


    更何况,身强力壮的男人们大都被征召上了战场,剩下的老弱妇孺们,两年开垦不出一亩地,这份心力,还不如放在好好侍候现有的田地。


    他们一路北上,沿途所见,凡是耕田的地方,都有人在担水浇田。


    全凭人力,该有多辛苦,可想而知。


    进入仲山后,夜宿在野外,听着从山上潺潺流下的溪水声,想了一路的念头渐渐成形。


    他们一行人一头扎进仲山西麓,走出王里湾时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


    渠首工程是重中之重,实地勘查起来,谁也不敢疏怠。


    好在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最终确定了石堰坝的最佳起始位置,还大致测量预估出了石堰坝的长度、底宽、顶宽和高度。


    有了具体的数字做支撑,更方便精准预估工程规模和用工人数及工程耗时。


    不得不提的是,在勘查期间,章柳顺势安利了一波阿拉伯数字,让工程图和数字计算看起来更简单清晰易懂。


    安利过程中,她再度被古代学霸们的智慧和接受能力惊艳了一把。


    如果以为穿越了就能碾压古人、独领风骚?


    想屁呢!


    章柳灰头土脸从深山里钻出来,在王里湾村洗干净脸睡了场饱觉,就埋头开始画画。


    画累了,就跑去河边来回溜达,被警惕心大涨的村民告发到里长那里,闹出不小的动静。


    不过,福祸相依。


    也因为这场乌龙事件,整个王里湾都知道了她的内史农长身份,所以,当她拿出水车的工图,要在村里试做时,很顺利地得到了里长和村民们的支持。


    蒙恬收到岩喜的飞鸽传书,带着蔡婶托他带的包袱一路快马加鞭来到王里湾村。


    “郎将,这村子里,怎的看不到人?”随行的副将薛濂诧异不已。


    莫非出了什么事?


    蒙恬心头一紧,绷着脸加快脚速,牵着马往村子更里处走。


    忽然,一个半大孩童扶着个脚步蹒跚的老妪从一条小路上走出来。


    不用蒙恬发话,薛濂先一步迎上前去,询问道:“老人家,你们村子可是遇到了什么事,怎的看不到其他人?”


    老妪见他和身后那人都穿着本国兵士的甲胄,放下提防,情不自禁带上喜色,伸手一指村西头:“今儿水车下水,都在村头看热闹呢!”


    水车?装水的车?


    那有什么好看的?


    薛濂一头雾水,转头去看郎将,结果对方竟然二话不说,直接牵着马就往村西头走。


    薛濂挠挠头,冲老妪点了点头,赶紧牵马跟上。


    村西头,几个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