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夏家终添喜

作品:《岭南打工那些年洞庭鱼歌

    2000年农历的九月十五,媛媛经过辛苦的十月怀胎,我的第一个孩子终于在县人民医院顺利地来到了人间。


    虽然是个女儿,但脑子里一直有些重男轻女观念的我爸还是非常的开心;毕竟,在老人的心里,夏家终于在我这根独藤上接了瓜!


    湾里跟我年岁差不多的几个穿着开裆裤、撒尿比远近的儿时小伙伴,他们的孩子都能上树扯李摘桃,下水捉鱼摸虾了!


    而我妈倒是无所谓生男生女,长大了,女儿就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放眼一看,在老人的病榻前跑得最勤密的可不是一心想传宗接代的儿啊!


    平日里不管老人的生活,在弥留之际再去询问“您想吃点什么吗?”的情景戏时常都会由儿子来担纲出演。


    还能吃下什么?


    想喝杯水的时候,你很忙!想喝点肉汤的时候,你还是忙!


    坟前孝敬三杯酒,不如生前一碗茶!


    唯有女儿,才是父母晚年最好的倚靠!


    媛媛的体质一直都偏弱,强烈的妊娠反应过后,虽然身上补了点肉回来,但在孕期8个月后又担心营养进补太好而在孩子出生的时候母亲会很辛苦,也就控制了一些饮食;当护士将媛媛推出产房的时候,她的头发已经湿的仿佛刚洗过一般;见到我后从万分疲惫的倦脸上露给我的幸福一笑,意味着她终于成了夏家最合格的媳妇!


    无论是凡妇还是事业再成功的女性,要是不能体验十月怀胎的痛苦和喜悦,没有“幼时的喜悦如花、年少时肺都气炸”的母亲经历,那将是人生最大的缺陷!


    母亲,是伟大的!无论生活贫穷与富有,都永远不会褪色!


    如果王沁能正常生育,如果王沁不离开夏家,此刻的媛媛又在哪?


    或许,她还会在遥远的南中国海滨小城继续着她朝沐晨风晚听涛的生活;或许,她会带着记忆里的那份遗憾穿上别人的嫁衣!


    母女平安,是老天赐予我最好的礼物!


    因是顺产,在医院里住了一星期后,我便把媛媛接回了家;我爸硬是在家门口放了百万响鞭子和桶炮。


    我老夏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抬头挺胸了!


    老家有个传统习俗:头胎,必会赈“十朝”酒,也就是孩子出生的第十天,会来一场热热闹闹的宴请。


    然;从进入到新世纪开始,老家突然刮起了一股赈酒风:孩子的满月、周岁、三、六、九、十五岁;大人的三十六、五十、六十、七十岁;修房、买楼等等,花样恰似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特别是赶上每年的“国庆”和春节期间,忙着去吃酒的人就像是赶场,一天都要跑上几家,就是比赛也没有如此的激烈!


    有些在外面打工的人,实在是赛不过人家,就以在外面卖了房子为由,在家里发帖赈酒;生日、婚嫁、老屋翻修,还能见到活体,而东家买在大城市里的新屋,就当是了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