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靠山王杨林

作品:《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大兴殿内。


    在此间,除了坐在龙椅上的杨广,便只有在前方低着头不说话的宇文化及。


    杨广面色冰冷,肃然沉声道:


    “宇文化及,你说这里两封奏报,朕到底应该相信谁呢?韩擒虎说南阳有精兵悍将,大军难以突破,连宇文成都都受伤了。


    可麻叔谋却说,是韩擒虎有意为之,因为他和伍建章那老匹夫有交情,如今伍建章虽死,却想放过伍云召,你怎么看?”


    此刻摆在龙案上的,正是从南阳送来的奏报。


    宇文化及本低着头,见杨广把问题甩到他身上,自然不敢怠慢,连忙答道:


    “启禀陛下,臣倒是觉得,就算韩擒虎当真要放伍云召一马,也不至于这般贻误军机,恐怕如今南阳,确实实力不容小觑。


    这伍云召本就是大隋悍将,实力仅在臣子之下,如今又有伍天锡、雄阔海等反贼,连臣子也不是对手,实乃朝廷大患。


    至于麻叔谋之言,臣觉得也有几分道理。我大隋不但要拿下南阳,击败反贼,更要把伍云召等贼人尽数拿下才行。


    是以,臣以为陛下可再派遣大将前往南阳,一方面兵马驰援,早日剿灭反贼。另一方面,也可震慑韩擒虎,以免暗藏私心。”


    听得宇文化及之言,杨广微微点头。


    他不是傻子,虽然麻叔谋的奏报说得言之凿凿,好像韩擒虎就要造反了。


    可是,如今韩擒虎家小尽在大兴城,他没有这样的胆子。


    然而,这也提醒了杨广。


    有些人和事不可不防。


    别看韩擒虎现在对朝廷忠心耿耿,但这老家伙对前朝心心念念,难免不会搞出什么事来,让杨广无法绝对的安心。


    但此刻,不是考虑这件事的时候。


    念头一转,杨广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但他还是看向宇文化及询问:


    “宇文化及,你说的有道理,那你觉得,朕派遣何人前往最合适?”


    宇文化及为什么能够得到杨广信任和重用?


    正因为他足够了解杨广,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符合杨广想法的判断。以及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不择手段帮杨广达成目的。


    除了宇文化及,还有麻叔谋。


    虽然麻叔谋不是什么好东西,可在杨广看来,这并不重要。因为他知道,麻叔谋这种角色,离不开他,只能给他卖命。


    脏活累活全部交给麻叔谋,他也不会有半句怨言,甚至能完美达成杨广要求。


    那些个忠臣清流,天天就知道劝阻他,可这些人,如何能够理解他的宏图伟业?


    另一边,宇文化及有了想法,拱手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靠山王杨林可用。靠山王对朝廷忠心耿耿,更是陛下的皇叔,若有此人坐镇南阳,伍云召插翅难逃。


    便是韩擒虎,也不敢有异心。”


    等宇文化及说完后,杨广点了点头,其实他方才想到的,也是杨林。


    如今大隋虽然强盛,但北边还防范着突厥,兵马自然不可妄动。如今坐镇登州的杨林,麾下十万精锐,威望也正好合适。


    再者,便是杨林的皇叔身份。


    比韩擒虎这个外人更可信任。


    “好,那就让人传令,调遣靠山王杨林前往南阳,朕要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拿下南阳,朕要看见伍云召、伍天锡的首级。


    让人告诉靠山王,若是援军赶到之后,韩擒虎还有贻误战机,拖延不前的表现,那就将之拿下,押送回大兴城来!”


    杨广这番话,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


    在山东登州。


    此间为靠山王杨林驻扎之地。


    杨林乃大隋宗室,隋文帝杨坚的弟弟,善使两根水火囚龙棍,实力非同小可。


    在十八杰中排名第八。


    这时,杨林正在校场之中操练兵马,忽然有人匆忙跑了进来,是大太保罗芳。


    杨林终身未娶,自然无儿无女,却收养了十二个义子,号称十二太保。


    其实这也是杨广放心杨林的原因。


    一个没有子孙的靠山王,是完全可靠的。都没有后人,争了天下有何用?


    杨林目光望去,朗声道:


    “芳儿,如此匆忙,是有什么事吗?”


    罗芳连忙拱手道:


    “父王,是陛下旨意到了。”


    杨林目光微凝,其中泛起一阵波澜,如今杨坚驾崩,杨广继位。虽然他在登州,却也能听到一些闲言碎语。


    可是,杨林并不在乎。


    他对天子位毫不在意,无论是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无关紧要。


    只要大隋江山无虞即可。


    那么,杨广突然派人传旨,究竟意欲何为,杨林缓步走来,说道:


    “天使何在?”


    ——


    接过圣旨之后,杨林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


    原来是因为杨广杀了伍建章,使得其子伍云召在南阳造反。而今韩擒虎率领五十万大军依旧无法平叛,这才请他去镇场子。


    说起伍建章一事,杨林也有些唏嘘,他自然是认识伍建章的。昔日大家为大隋南征北战,才建立起如今昌盛的王朝。


    杨林相信,伍建章对朝廷忠心耿耿。


    但有些事,已经无法挽回了,这伍云召既然兴兵造反,便是他的敌人。


    杨林目光变得锋锐,低声道:


    “当今大隋,还真是人才济济,这伍云召本是个好苗子。但事已至此,他兴兵造反,孤岂能容他。芳儿,传令下去,调动兵马。”


    旁边罗芳早就等着,连忙答道:


    “孩儿领命。”


    虽然如今的杨林,年纪已经不小了,放在其他人身上,已经是等着退休,并且实力大幅度下降,不能继续冲锋陷阵。


    可这些变化,没有出现在杨林身上。


    别看他年纪渐长,却是老当益壮,实力也是高深莫测,更胜从前。


    虽说在此之前,杨林已经不怎么领兵,但该出场的时候还是得出场。让天下人知道,他杨林还在,大隋的靠山王还在。


    若有人敢谋反作乱,便等着受死吧!


    当一切准备就绪,杨林没有拖延时间,率领十万大军从登州出发。


    ps,杨林的身份有两种说法,一是杨坚的叔叔,二是杨坚的兄弟,杨广的叔叔。本书的设定杨林是杨广的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