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搞科举大运河?

作品:《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苏护能给嬴渊三千万两白银,是因为看在妲己的面子上。


    毕竟他的女儿,乃是当朝皇后。


    国家有难,皇帝与皇后必然难辞其咎。


    倘若因为自己捐赠的这笔银子,使妲己在宫里的生活,可以好一些。


    那也足够了。


    事后,嬴渊留给妲己和苏护这对父女足够空间。


    他自己,便假借处理政事之由,暂且离开此间。


    妲己将苏护请到自己寝宫外的凉亭间小坐。


    后者出于关怀的问道:“不知皇后娘娘这些年来,在宫里过得可好?”


    闻声,前者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水,莞尔笑道:“父亲大人,此间就你我父女二人,您还是叫女儿妲己吧。”


    苏护点了点头,用着只有他们二人能够听到的声音,轻声说道:


    “为父以前还以为,你嫁给的是一个昏君,如今看来,倒是为父想错了。”


    妲己笑道:“您就这么不看好女儿的眼光?”


    苏护尴尬道:“并非如此,实在是此前陛下的名声...”


    妲己正色道:“父亲,在宫里还是少说这些的好,陛下以前也不容易。


    那时的朝堂上,有权相蔡京、秦桧把持朝政,更有武将虎视眈眈,陛下除了自污藏拙以外,还能做什么?


    好在,陛下抓住了时机,收服蔡京、秦桧等人,如今这朝堂政要,皆在陛下掌握之中。


    大秦朝,一定会在陛下的治理下,越来越好。”


    苏护好奇问道:“如今之大秦,步履艰难,风雨飘摇,为何陛下,还要执意与楚军发动国战?暂且偃旗息鼓,岂不是更好?


    楚国索要的那点儿岁币,对朝廷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吧?”


    妲己道:“岁币事小,可这一旦交了,咱们大秦的脊梁,可就断了。”


    “说的也是。”


    苏护点了点头,又问道:“今年,陛下是否像往年一样冷落着你?”


    关于妲己在宫里的情况,从未说给家里人听。


    只是每年太后寿辰的时候,苏护来到咸阳,可以了解一些情况。


    妲己摇头道:“请父亲大人放心,女儿在宫里一切都好,陛下与女儿的关系,日益见好。”


    “那便好。”


    苏护稍微宽心了些。


    这时,妲己豁然起身,朝向苏护郑重作揖道:


    “父亲大人捐赠的那三千万两白银,可谓解了陛下的燃眉之急。


    女儿代陛下谢过父亲大人。”


    闻声,后者连忙起身,将其搀扶起来,苦笑道:“钱财乃身外之物,你我父女,何至于此?”


    那三千万两,对于苏家来说,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国难的余波还未彻底过去。


    别说朝堂上的王公大臣们,就连五大世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更何况是苏家?


    能拿出三千万两,足以证明,他们已经尽力了。


    此时。


    咸阳宫内。


    嬴渊坐在一张案桌前,向身旁的赵高说道:“一个苏家,轻而易举的,就拿出三千万两白银,还真是让朕惊讶。”


    后者作揖道:“陛下,苏家的丝绸生意遍布全国,能拿出这么多银子,倒也在情理之中。


    像是苏家也就罢了,苏家之上,还有五大世家,这些世家所拥有的财富,那才叫骇人。筆趣庫


    奴婢听说,五大世家里,每一家,都能做到富可敌国的程度。”


    闻声,嬴渊点了点头,道:“朕若记得不错,当年太祖皇帝,就是靠着这些世家的帮助,才夺了这天下。”


    赵高应声道:“自此之后,民间就有传闻说,大秦乱不乱,世家说了算。


    而这世家,指的便是那五大世家。”


    “大秦乱不乱...”


    嬴渊喃喃一声,忽地想起一件可以昏庸亡国的事情。


    隋朝是怎么亡的?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得罪了天下世家。


    毕竟,隋炀帝太心急,想要通过科举、运河等手段,扼制世家的发展。


    让世上可以出现很多的寒门贵子。


    结果呢,便导致世家集体造反。


    隋朝二世而亡。


    如今的大秦,可没有什么科举制。


    完全就是靠贵族子弟之间的举荐上位。


    比如李林甫,就是陇西李家的代表。


    就连蔡京,背后都站着世家的影子。


    如果说,朕将科举制度创造出来,借机打压军事贵族和世家大族。


    那么,他们是不是会非常不甘心的,一起来反朕?


    就像是反隋炀帝一样?


    只要朕做的足够急促,不像唐朝那样,采取对世家门阀慢慢来的政策。


    直接效仿隋炀帝,将所有的一切,在短时间内完成。


    如此一来,世家必反啊!


    科举这事,可以记在心上。


    想到这儿,嬴渊的心情,瞬间好了起来。


    既然大秦是以世家建国,并且是靠世家才能稳定。


    那么,就来个釜底抽薪,直接针对世家。


    届时,世家一乱,大秦不也就乱了?


    朕也学隋炀帝,建一条大运河。


    简直完美。


    不过,建运河得有钱。


    这样说来,苏护他们给朕钱,倒是一桩妙事。


    嬴渊似乎看到了,在不远的将来,大秦各地群雄并起的一幕。


    想要成为大罗金仙,也不是很难嘛。


    ......


    吏部尚书府。


    陇西李氏一行人,刚抵达此处。


    那吏部尚书李林甫,便是李师师的‘伯父’。


    至于李师师的父亲李寅,已经许久未见他这个兄长了。


    这一日子,李林甫亲自打开中门,迎接李寅。


    兄弟二人各自作揖后,便并排走进府中。


    “二弟,我李家这些年来,若非你的操持,只怕将会每况愈下,为兄很感激你。”


    “兄长哪里话?您是下一届的李家家主,做弟弟的,帮着兄长,岂不是分内之事?”


    “今夜太后寿宴,届时,你我兄弟,定要不醉不归。”


    “...”


    众人相继来到正堂以后,李林甫注意到了如花似月,温婉动人的侄女李师师,笑道:


    “上一次看到师师的时候,还是四五年前,那个时候,师师还是个小女孩,转眼间,便就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可真快啊。”


    李师师弯腰作揖道:“师师见过伯父。”


    李林甫摆了摆手,笑道:“都是一家人,就无需讲那些虚礼了。”


    李寅缓缓开口道:“待太后寿宴之时,师师将代表咱们李家,为太后弹奏一曲。


    届时,也是想看看,这咸阳城里,有哪家的公子哥,可以配得上咱们师师。”


    “爹,女儿还不想这么快嫁人。”


    不等李林甫有所回应,李师师便就有些坐不住了。


    见状,前者大笑道:“咱们李家的姑娘不愁嫁,师师若是不想早为人妇,那就再等等看,不急。


    待等到如意郎君,伯父我亲自为师师上门提亲。”


    “嘻嘻。”


    李师师嫣然一笑道:“那便先多谢伯父。”


    在秦国境内,无论上至王公大臣,还是下至贩夫走卒,都以娶到世家女为荣。


    更何况,李师师还是李家的嫡系女子。


    身份更是尊贵。


    只怕也就比公主等略逊一筹。


    每年太后寿辰,各大世家,都要出一个节目。


    通常都是有年轻人出演。


    其目的,是要在咸阳城的达官显贵中露露脸。


    好让他们知道,世家后继有人。


    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一个传统。


    今日代表李家出演的,正是李师师。


    不得不说,此女弹奏的曲子,甚是好听。


    只怕比之甄宓,也是不遑多让。


    寒暄过后,李林甫说起正事,“为兄让你准备的一千万两白银,可带来了?”


    李寅如实道:“看到兄长传来的书信时,已经离家日久,故而未曾准备妥当。


    不过请兄长放心,这笔钱,我已经让各地商号紧急去筹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运来咸阳。”


    闻声,李林甫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道:


    “如今的陛下,乃是一位不世出的明君,我们李家若是想继续如日中天,必须要紧紧与陛下绑在一条战船上面。


    否则,以陛下的手段,想要收拾咱们李家,不说轻而易举,但也绝非难事。”


    话音刚落,李寅便有些震撼,道:“来得路上,弟听说了有关陛下的不少传闻,难道那陛下,此前真的是在自污藏拙?”


    传闻归传闻,像是这种事情,在自家兄长的嘴里得到答案,才更靠谱一点儿。


    李寅郑重其事道:“没错,陛下的手段,远非我等可以揣测。毫不违言的说,陛下乃是我大秦近两百年来,最为英明的君主。”


    听到兄长给出的评价,李寅极为震撼。


    与此同时,李师师也显得有些惊讶。


    这些时日以来,她已经对嬴渊的感官,产生了些变化。


    原本内心坚定他是一个昏君。


    现在听到有关他的事迹多了,慢慢发现,可能对方此前是真的在自污。


    如今又听到伯父的言语,更为确定了内心的想法。


    ......


    不久之后,李林甫带着李寅一行人入宫。


    毕竟,算算时辰,宴会也快开始了。


    早早去,还能让李寅多结识一下朝中大臣。


    至于李师师,更可以与年轻人畅谈一番,多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


    皇宫正德殿那边。


    有着不少年轻男女齐聚于此。


    或弹琴,或奏乐,或吟诗作赋,很是自在。


    这是妲己特意安排的。


    这些年轻人,都是官宦之后。


    没准今日过后,可以促成不少姻缘。


    至于李寅、苏护等人,则早早去了寿康宫。


    此时。


    宣政殿内。


    妲己向嬴渊说道:“陛下,太后的寿宴快该开始了,您看,是等宴会正式开始时去,还是现在去?”


    闻声,后者摇头道:“朕若是去早了,他们那些人,难以放开手脚的吃喝玩乐,稍后去吧。”


    “那陛下要不要陪臣妾去一趟正德殿?”妲己笑问道。


    “去那儿作甚?”


    嬴渊不解。


    妲己语重心长道:“那边有不少年轻人聚在一块,他们将来,或可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陛下去见见他们,说两句话鼓励鼓励他们也是极好的。”


    “你想去?”


    “臣妾倒是有这个想法。”


    “那好,朕便陪着你去看看吧。”


    ...


    与此同时。


    正德殿那边,不少年轻人,突然议论起当朝陛下来。


    言辞间,对嬴渊充满了推崇之意。


    还有一些人,在议论时政。


    其余的,就是在讨论诗词歌赋了。


    咸阳城里不少官宦家的女子都来了。


    坐在一起争相斗艳的模样,吸引了不少男子的眼光。


    由于李师师是第一次入宫,不知正德殿怎么走。


    所以,是由李林甫亲自带她来的。


    与此同时,蔡京那边,也带来了一名女子,据说是他的一名远房侄女。


    而这女子的父亲,乃是大秦境内一位绝世大儒的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