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冠军侯霍去病

作品:《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战船的问题解决了。


    那么接下来一个问题,就是兵源从何而来。


    首先,北方的将士肯定不行。


    因为大都不熟悉水性。


    对于这点,曹操也给出了建议,


    “禁军、四王军以及从北方各地方军,暗中挑选水性好的将士。


    然后,再去南方沿海一带,招募精通水性的士卒,以最短的时间,加以操练,或可成事。”


    “谁精通练兵之道?”蔡京询问道。


    曹操笑道:“下官想学晋国的毛遂自荐。”


    “彩。”


    蔡京忍不住的喝彩道。


    如此一来,所有的问题,就算是暂时得到解决了。


    ...


    霍光回府后,当即便将朝廷要攻打琉球的消息,告知了家里的一位兄长。


    这个兄长,看样貌,就是个年轻人。


    前些年与楚国爆发战争的时候,这个年轻人,曾听霍光与几位将军议事。


    但从相貌上来说,年轻人做霍光的弟弟还差不多。


    不过,早在很多年前。


    年轻人生了一场大病。


    当时霍家人寻了很多医师,都无法为其医治。


    听说朝廷的鹿活草可以救他的时候,霍家人便让他的弟弟,也就是霍光从政了。


    希望霍光可以立些军功,以此来获得鹿活草,去救年轻人。


    但是,从一无所有再到获得功绩,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年轻人可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于是乎,霍家人不知从何处请来一位仙师。


    那仙师动用大法力配合万年寒冰,暂时冰封住了年轻人。


    直至先帝暮年时,霍光才求来了鹿活草。


    然后解封了年轻人,使其疾病痊愈。


    所以,年轻人虽然是霍光的兄长,但模样却很年轻,今年的真实年龄,才十九岁而已。


    也是由于年轻人从小体弱多病的缘故,所以霍家人为他取的名字叫做——霍去病!


    ...


    “朝廷要攻打…?此前先帝还在世时,不是想着要通过外交手段,…收复…?陛下不打算遵从先帝遗愿了?”


    霍去病好奇道。


    他的内心,也有了一丝激动。


    说实话,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在家里韬光养晦。


    就是想找个,可以证明自己的机会。


    与楚国爆发大战时,他本想在曹操帐下效力。


    但是听说对方麾下猛将如云的时候,他便打消了那一念头。


    如今,自己的弟弟,被封为大元帅了。


    那么,自己就有了从戎机会啊!


    当今皇帝如此英明神武。


    必然能使自己一展所长!


    霍光沉声道:“兄长,你觉着,要是自己的儿子不听话了,心平气和的教育他,能起到作用么?”


    闻声,年少老成的霍去病点了点头,正色道:“此战,为兄也要参与。


    虽然为兄一直在钻研骑兵战术,擅长的战役,也是速战速决。


    但是,为兄可以向你保证,只要能够登陆,给为兄三千精骑,为兄必将敌军杀的人仰马翻!”


    在嬴渊前世历史上,


    曾出现过无数名垂千古的战将。


    但是,能被太祖称赞多次的将领,却寥寥无几。


    霍去病绝对算是一个。


    由此可见,他是有多牛(破音)了。


    这是一位,以二十来岁的年龄,便就登顶华夏战将巅峰的绝世人物。


    历朝历代的豪杰英雄,谈到霍去病这三个字的时候,基本都是赞扬之声。


    巍巍少将军,气可吞寰宇!


    壮哉!


    霍光点头道:“请兄长放心,此战,必有兄长一展所能的机会。”


    在他眼里看来,虽然自己的兄长,比少了二十多年的经历。


    然而,论才能,自己还是比不了兄长。


    这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距吧。


    估计丰臣秀吉,做梦都没有想到。


    他将迎来一位尚在全盛时期的敌人——霍去病。


    嗯...


    除此之外,还有数也数不尽的名将。


    ......


    半个月后。


    和珅一路快马加鞭,亲自来到楚国太安城。


    将秦国要购买楚国战船的事情,告知楚帝芈熊。


    秦国之所以敢到楚国买战船。


    是因为到目前为止,两国还有和亲的关系存在。


    随后。


    芈熊便召见黄歇、屈原二人商议此事。


    黄歇说道:“陛下,秦国那边,正在修建一条前所未有的大运河,想必已经耗尽了人力物力。


    若是再向倭国开战,攻打…,必然已是捉襟见肘。如若我们不卖给他们战船的话,只怕这秦国,就不会收复…了。”


    闻声,芈熊皱了皱眉头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卖给他们战船,坐等他们与倭国开战,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屈原当即开口道:“此计不妥,倭国乃是异族,秦人与我楚人,都是奉炎黄、蚩尤等为先祖,从根上说,算是同宗同源。


    若是趁着秦国与倭国开战之际,向秦国发难,岂不是会让天下人耻笑?”


    黄歇摇了摇头,莞尔笑道:“在秦国与倭国开战期间,我们先囤兵于边境。


    待其与倭国战争结束后,必然是元气大伤的局面,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在趁机出兵。


    届时,必然能够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所以,战船一定要卖给秦国,只有这样,秦国才会认为万无一失,随后出兵。”


    芈熊问道:“既然要卖,总要有个价格才是,丞相认为,一艘战船,要卖多少银子?”


    黄歇道:“一艘不配有火炮的战船,建造起来,大概只需七百两左右,卖给秦国一千两。


    配有火炮的巨型战舰,制造起来,成本大概需要三千到七千两不等,稍差点的,卖四千两,稍好些的,就卖一万两。”


    “如此昂贵的价格,秦国会买?”芈熊皱眉道。


    黄歇道:“和珅此人对银子很敏感,他肯定会压价的,若是不压,那便更好。”


    芈熊点了点头,“就这么做。”


    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同宗同源的情义可言。


    都是奔着利益去的。


    这一点,曹操和蔡京等人,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只是,除了向楚国购买战船这一点之外,他们别无选择。


    ......


    与此同时。


    咸阳城。


    倭国使者已经来到此处。


    他们带来了整整价值两千万两的金银财宝。


    并且,还带来了许多倭国那边特有的特产。


    总之,与秦国和谈这事,他们确实有着巨大的诚意。


    正当他们信心满满的,要与秦帝嬴渊定下和平盟约的时候。


    却被对方的一句话给吓傻了,


    “你们送来的礼物,朕收下了。


    至于盟约一事,先放到一旁。


    曹卿,倭国使者远道而来,想必已是身心俱惫。


    从此以后,便让他们在禁军大营里歇脚吧。


    倘若将士们有看他们不爽的,可以与倭国的使者切磋切磋。


    帮朕叮嘱一下将士们,要注意体现我们大秦的大国雅量。”


    倭国使者:这尼玛...


    傻眼了啊!


    不让自己住驿站,住禁军大营?


    还特么切磋。


    我们是文官啊!


    这完全就是没和谈的意思啊!


    “八嘎呀路!”


    一名倭国使者没有忍住,当即便在朝殿之上咆哮出声。


    见状,嬴渊豁然起身,直接将身旁赵云所持枪刃夺了过来,随后做了一个投掷标枪的动作。


    只听咻的一声。


    那位出言不逊的倭国使者,便就应声倒地。


    不少倭国使者,愤慨激昂,陆续道:


    “我们是使者!”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


    闻声,嬴渊大笑道:“使者,首先要是个人才能当。


    可是朕...从来没有将你们倭寇看做是人啊!


    再说,朕杀使者,也不是第一次了,今后,无论我大秦对你们做出任何行为。


    朕相信,你们都会慢慢习惯并且适应的。


    拉下去,密切监视,不准让他们与外界有丝毫联系!”


    随后,那些倭国使者,便在极为诧异与震怒的神情中,被大秦的将士们拖出殿外,放到了禁军大营中。


    朝殿染血,群臣目瞪口呆。


    他们惊讶的,不是倭国使者之死。


    而是皇帝陛下方才那扔长枪的动作。


    一气呵成,丝毫不拖泥带水。


    可见,皇帝陛下是位武林高手啊!


    由于见别国使者,需要皇帝与皇后同时出面。


    所以,今日妲己也在朝殿中。


    她亲眼目睹,自己的男人,是如何杀了那名使者的。


    从始至终,她看到鲜血,都未曾露怯一分。


    这...便是当今大秦皇后的份量!


    收复夷州之事,势在必行!


    和平收复?


    既然儿子被别的大人抢走了。


    那和平收复,就只能是一句空谈。


    就得逮着那个大人往死里揍。


    ...


    散朝之后。


    一个叫做于谦的人,故意在皇城外等着霍光。


    他举荐了一个江南十二族的人,或许可以帮助霍光。


    被举荐人乃是郑家子弟。


    在泉州担任刺史。


    此人叫做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