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星辰大海

作品:《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在接受天皇投降当日。


    东京府上空一片晴朗。


    霍光身着甲胄,站在东京城外。


    身后是一众秦军将领。


    而明治天皇,就站在城门处。


    身后是整个皇室一族与德川家康几人。


    此刻,他早已褪去皇冠。


    双手捧着宝剑,缓缓来到霍光身前。


    身后众人,紧紧跟随。


    明治天皇看向霍光,又看向他身后巍然矗立的霍去病,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沉声道:


    “贵国的霍将军与白起将军,如同神明。”


    这句话,被后世人载入了史册。


    对于他来说。


    既然已经战败了,就没有必要再藏着掖着。


    无论自己还是倭国的百姓们,如今听到霍去病与白起二人的名字,谁不胆颤心惊?


    霍光不苟言笑道:“我大秦,像是这样的将领,还有很多。


    倘若你们倭寇胆敢再次来犯,我们会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倭国天皇不再言语,而是深深低下头,弯下腰,双手捧着那柄象征着皇权的宝剑,递给霍光。


    后者在万众瞩目的眼神中,将宝剑高高举过头顶,大声道:“大秦万岁!大秦皇帝陛下万岁!”


    “万岁!万岁!”


    “万岁!”


    “...”


    越来越多的秦军将士,开始振臂高呼。


    这一刻,在倭国都城面前,回荡着的,只有秦人的声音。


    空气中飘荡的也是秦风。


    从此以后,大秦的旗帜,将会永远插在东京府的城墙之上。


    这意味,倭国已经成为了大秦的附属国。


    霍光让明治天皇,在东京城内,建了一座庙宇,用来祭奠战死于倭国的大秦将士们。


    后来到了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


    这座庙,便成了倭人心中永远的痛。


    可惜啊,他们无法拆除这座庙。


    因为在当时,这座庙,已经成为了倭国政府重点保护的文化单位。


    而且,无论倭国与华夏的关系如何紧张。


    按照自古流传下来的规矩,倭国人是无法阻止华夏人去祭奠那些为华夏而战死的将士们的。


    而且,那座庙宇门前,还被霍光亲自写了一行字:倭寇与狗不得入内。


    因为这行字的存在,导致倭寇即使到了科技发展时期,也很少让本国的人前往那座庙宇中。


    主要是耻辱啊。


    除此之外。


    霍光还命令倭寇,建造了一个功德碑。


    那座功德碑很高,约有三十余米。


    上面写满了秦军将士的


    名字。


    都是战死在这里的秦人们。


    这座功德碑,也保留到了后世。


    成为了,倭国是华夏附属国最有利的一个事实证明。


    此后。


    霍光认为,既然连明治天皇,都很崇拜白起与霍去病。


    那么干脆,在这倭国境内,为他二人立座庙。


    一座是杀神庙,供奉的是白起。


    一座是战神庙,供奉的是霍去病。


    因此霍光还嘲笑二人说道:“活着的人,能享受百姓的香火,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尽管,这里的百姓,是倭寇。”


    他这样做,只是想让倭寇这个民族,永远记着今日战败的一件事情。


    他想将这事,永久的烙印在这个民族的记忆上。


    这样的话,即使到了后世,或者很多年以后。


    倭寇也永远无法更改这个事实。


    除非,有朝一日,他们再一次侵占华夏,并且还取得了大胜。


    当然,就以现在来看,这种机会很是渺茫。


    ...


    如今秦军大营,有三分之一,驻扎在了东京皇城中。


    另有三分之一,驻扎在外城。


    还剩下三分之一,便就驻扎在了东京城四周。


    至于原本东京城内的那些将士,就被驱逐了出去。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倭寇出尔反尔。


    除了德川家康之外,基本上大多数的大名,都被秦军牢牢掌控在了手中。


    当然也包括明治天皇。


    做到这一步的时候,霍光才算是稍微放心下来,不再担忧倭寇会反悔投降之事。


    如今。


    秦军大营中。


    霍光给众位将士一份名单。


    上面写着倭国的所有名将。


    他向众人缓缓说道:“这个名单上面,是倭国境内的所有精英,诸位以为,在敌军投降事宜结束后,这些人该如何处置?”


    这是一个难题。筆趣庫


    如果全杀了,必然会引起倭国群体反抗,届时必然得不偿失。


    倘若不杀,那么就白白浪费了一个机会。


    毕竟,他们可都是战犯啊!


    霍去病详细的看了看名单,苦笑道:“其实更应该将一个人加上去,那就是倭国的明治天皇。”


    霍光苦笑道:“总不能将人家的皇帝给杀了吧?”


    霍去病知道这不现实,直言道:“明治天皇此人,极具城府,有他在,或许能让倭国将来变得更强。”


    典韦大大咧咧的说道:“无妨,届时如果倭国再敢有什么动作,那咱哥几个就再杀来一次!”


    本以为是句玩笑之言,大家也都是一笑


    而过,可是郭嘉却认真了,“典将军说的不错,届时,再来杀一次便是。”


    众人细细品味这番话,发现极有道理。


    干儿子不听话了,只有揍才行。


    霍光继续道:“还有一件事,德川家康这个人,要不要杀?”


    郭嘉率先否决道:“此人在倭国境内,极具威望,若是杀他,必然会引起当地势力的极大反抗,不可杀。”


    霍光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就挑选出来一些,对我军造成过严重伤害的倭寇大名,将其列为战犯。”


    此话一出,众将士皆无异议。


    ...


    待倭国投降的消息,传到咸阳城时,已经过去半个月左右了。


    嬴渊知道这个消息时,显得极为高兴。


    当即便就召见群臣,商议与敌国就投降进行谈判之事。


    他目视群臣,缓缓开口道:“倭国之战,已经结束,我军大获全胜,如今,倭国的明治天皇,已经宣布投降。


    不知群臣以为,朕应该赐他怎样的一个王号?”


    攻打倭国这件事情,无关乎亡国昏庸。


    就是想打。


    如今大获全胜了,他自然高兴。


    尤其是看到倭国向大秦,向华夏俯首称臣的一幕。


    群臣都很激动。


    没想到,这场战役居然打赢了啊。


    还是陛下圣明啊!


    知道如今倭国内部情况复杂,正适合去攻打。


    要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只怕还难以取胜啊!


    蔡京抱拳道:“臣以为,既然我大秦子民,称呼樱花国都为倭国,那么,干脆就封他一个倭王的称号。”


    闻声,嬴渊心满意足的点头道:“那就倭王,朕打算,派和珅与秦桧二人,一同前往倭国谈判。


    朕只希望,在未来五十年以内,倭国都无法恢复元气!”


    有了皇帝一声令下。


    和珅与秦桧自然是当仁不让。


    随后,嬴渊继续说道:“能够将倭国击败,不仅是我们的喜事,更是我大秦子民的喜事!


    朕决定,要将此事布告天下,咸阳城内大庆三日,不!朕要与天同庆!与地同贺!


    朕要祭祖,要告诉我大秦的列祖列宗们,如今,那个嚣张不可一世的倭国,已经不复存在,他们,彻底沦为了我大秦的附属国。


    壮哉大秦,壮哉大秦将士!”


    说到兴起之处,嬴渊豁然起身。


    百官纷纷作揖,“恭贺陛下,壮哉大秦!”


    大秦征服倭国,只是迈出了一小步。


    等待大秦的,是远方的星辰与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