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你们的良心呢

作品:《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修建运河...


    崩了。


    心态崩了。


    这次是彻底崩了。


    欲哭无泪啊!


    妲己完全没有注意到嬴渊脸色的变化,还在自顾自地说道:


    “据说在修建运河之初,户库那边就已经快没钱了,要不是那些世家的鼎力相助,只怕户部还真的难以坚持下去。


    好在,陛下此前马踏江湖,震慑住了那些世家,导致那些世家商贾,纷纷向朝廷免费提供人力物力...”


    听到深处。


    嬴渊的心脏都在抽痛。


    这特娘的,不是在扯淡吗?


    朕马踏江湖,一开始是想昏庸啊!


    你们...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要背刺朕!


    为什么!


    你们良心好坏啊!


    不!


    你们没有良心!


    你们的良心都去哪了?!


    嬴渊在内心不断咆哮着。


    倘若不是此前的事情,都在事与愿违着。


    只怕今日,嬴渊都要气晕过去了。


    好在有之前那些事情的经历与铺垫,导致他的内心变得愈来愈强大。


    但是...


    还是想哭啊!


    嬴渊颤颤巍巍的起身。筆趣庫


    这时,妲己才瞧见他的不对劲儿,连忙问道:“陛下,您...”


    话还没说完,便就看到他摆了摆手,道:“无妨,朕只是有些累了,想回去休息,皇后不必相送。”


    嗯...


    他确实很累。


    感到心累。


    自己壮志满酬的想要昏庸,想要败国。


    可国力不仅没有衰退,反而还蹭蹭往上涨。


    这谁能受得了啊?!


    此刻,嬴渊脸色苍白,重重叹了口气,便在一帮太监的簇拥下,离开坤宁宫。


    妲己心怀忧虑的看着他离去得背影,也叹了口气,然后摸了摸自己已经隆起的肚子,喃喃道:


    “孩子,你的父亲,为了这个国家,可谓付出了一切。


    你将来长大了,要学会为你的父亲分忧,为大秦的兴盛,去多做一些实事。


    你的父亲...真的很不容易。”


    尚未出世的孩子,似乎听到了妲己的声音,踹了踹她的肚子。


    她虽感到不适,但却愈发欣慰,因为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孩子,生命力很强壮。


    ...


    垂头丧气的嬴渊,来到宣政殿以后,就开始发呆。


    他在思考,自己究竟是哪里做错了。


    为什么那些人,都背着自己搞事情啊?!


    全杀了?


    不行!


    系统不让随便滥杀大臣。


    不过倒不是不能去找一些理由。


    只是这样做了,去哪里再去招这些奸臣啊?


    万一今后所招的大臣,都是忠臣呢?


    他们的身上,起码还有奸臣属性。


    应该是自己利用的方向不对,导致他们都做出了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嗯,对,一定是这样的。


    看来,要去想一想,新的亡


    国策略了。


    想到这儿,嬴渊喃喃道:“修建运河即使有世家相助,也不可能一点儿民怨都不会产生啊!


    这条路,还能继续往下走,至于科举制...可能是那些世家,还没有想到,科举制对他们造成的影响有多大。


    届时,他们一旦意识到这件事情不对劲之后,一定会群起反抗于朕。


    可这都是无法预测的事情,不能将重心全扑在这上面。


    既然运河不行,那朕就再建一个奇观,就建...长城!


    对!长城!当年始皇帝修建长城,造成极其大的民怨,他可以,朕也一定可以,就这么办!”


    想好接下来的亡国计划后,嬴渊的情绪,才算是稍稍稳定下来。


    就在这时,蔡京来到宣政殿,向他说了一件事情:


    “启禀陛下,苏杭那边的运河,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只待济州那边修建好之后,就可以通河。


    至于其它一些地方,只怕还需要一些时间。原本修建这条运河时,臣会担心,可能会爆发一些民怨。


    但是臣现在觉得,那其实都多虑了,如今从各地上奏的,修建运河得情况来看。


    百姓们并没有抱怨朝廷的意思,反而还很支持朝廷修建运河,照这种情势发展下去,基本不会产生什么民怨。


    不仅如此,我们还因为修建运河,而获得了一部分民心。”


    听到他哔哔这么多。


    嬴渊只在心中构成一句话。


    国力没有衰减,又又又增长了。


    原本稳定下来的情绪,此刻犹如火山爆发一样,快要绷不住了。


    这就相当于,往即将愈合的伤口上撒完盐,然后又捅了一刀,这一刀还很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说完了吗?”


    嬴渊淡淡问道。


    蔡京一愣,开口道:“臣说完了。”


    他在心中暗想。


    陛下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为什么不高兴啊?


    嗯...肯定是陛下在决定修建运河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


    自然不会因此而感到欣喜。


    该说不说,陛下还真是料事如神啊!


    将来即使自己返乡养老后,大秦能有如此陛下,必然会愈发昌盛。


    蔡京似乎已经想到,大秦会在嬴渊手中,繁荣昌盛百年之久。


    “说完了就走吧,朕累了。”


    嬴渊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


    见状,蔡京只好退下。


    心中还有点心疼嬴渊的意思。


    古往今来,哪有什么天生的千古一帝啊!


    都只不过皇帝励精图治造成的结果罢了。


    陛下他为了让大秦能够中兴,实在是太辛苦了。


    如今倭国那边的战事结束,想必陛下也可以放松一段时间了。


    就连陛下为国事都如此操劳,自己身为臣子,自然更


    加不能懈怠!


    对!


    没错!


    陛下就是太心疼百官了!


    为了不让百官累着,故意将早朝的时间延迟,其目的,还不是想让百官能有个好好休息的时间?


    可是陛下呢?


    却从来不让自己休息。


    据说每每处理朝政,都要到三更半夜。


    陛下...不仅是一位仁慈的好皇帝,还是好人呐!


    宁可苦了自己,也绝不累坏百官。


    普天之下,上哪去找这么好的皇帝?


    不行!


    老朽今日就吩咐下去,让百官积极处理朝政事务,既然早朝可以晚去,那么晚上就必须得加班!


    连陛下都如此努力,怎么还能让那些百官,就此懈怠下去?


    坚决不能!


    ...


    蔡京离开宣政殿以后。


    嬴渊便就将殿里的那些太监侍女,全部赶走了。


    然后...


    他哭了。


    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啊!


    似乎,长生不死,大罗金仙,已经距离他越来越遥远了。


    不少人都听到了嬴渊的哭声。


    其中还包括荆轲与聂隐娘。


    所有人都不太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


    可是,皇帝流泪,他们不敢打开殿门,去见这一幕。


    只能等皇帝哭完以后,再去有所安慰。


    直至赵高向他们说了一句话,他们才明白,为何嬴渊会哭泣,


    “方才,兵部那边,送来了一张奏折,就放在陛下的案前。


    那张奏折上面,记载了与倭寇大战时,战死的大秦将士数量。


    陛下大概是看到了那张奏折以后,所以才会哭的吧。”


    听到这里,荆轲点了点头,“陛下当真是爱兵如子,大秦有这样一位陛下,是苍生之福!”


    聂隐娘郑重其事的附和道:“是啊,此前陛下决意攻打倭国的时候,是何等的霸气。


    如今战争结束,即使刚硬如陛下,看到那些阵亡将士的数量,心中也会难受...


    陛下,是一位仁君。”


    就这样。


    嬴渊为那些战死将士而哭泣的事情,迅速传出了宫里,然后就被大秦境内的百姓们知晓。


    由此,嬴渊在无形中,又收拢了一波民心。


    国运...又上涨了不少。


    紧接着,因为这件事情,造成了一个很大的影响。


    那就是,有点体力,却没读过书的人,开始选择积极踊跃的去参军。


    哪怕是战死沙场,能让皇帝陛下为自己哭泣一次,也是值得的了。


    而那些读过书的文人,无论是世家还是寒门子弟,都开始决定参加科举。


    他们心想,皇帝对待武人都能如此仁善,肯定不会亏待文人。


    幸逢盛世,遇此仁君,自然要一展所长。


    于是,大秦开始了一场人才爆发期。


    一个国家想要强盛,肯定离不开人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