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出征!出征

作品:《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一骑绝尘,将霍光等人,都远远甩在身后。


    万军阵前,寥寥几字,便就将所有人的士气提到最高。


    这便是大秦皇帝!


    后宫嫔妃以及官吏家眷那边。


    胡喜媚正聚精会神的看着宛若战神得嬴渊,心生钦佩道:


    “此前听荆轲说,陛下乃是绝世高手,妹妹还有些不信,今日得见陛下身着战甲的一幕,方知此言不虚。”


    妲己郑重的点了点头。


    她没有说什么。


    只是眼神充满了崇拜与心疼之意。


    她了解过嬴渊的曾经。


    那是一个极其灰暗的时代。


    幼年时的他,不是不想读书,而是一旦读书,就会被后宫的吕雉疯狂针对。


    因为吕雉想将她养成一个废人。


    可即使在那种艰难的情况下,陛下依旧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就算再受到任何非人的惨痛遭遇,陛下的心里依旧充满了光明。


    面朝大海,向阳而生,这样的人,这样的皇帝,又如何能够不迎来百姓的爱戴?


    “倘若陛下不是皇帝的话,也应该是一位了不得的猛将,再不济,也是一位江湖名宿。”


    聂隐娘喃喃道。


    就在这时,有一名身着青衣,头戴斗笠的女子,不知何时来到她们跟前,说了句话,


    “那是当然,毕竟他的身上,流着蜀山剑宗千百年以来,最为天赋异禀,风华绝代的圣女血脉。


    倘若凭借这份血脉,他却一事无成,甚至连武道的门槛都没跨进去,那么活着倒也没什么意思了。”


    这番话,将所有人震撼到了。


    等聂隐娘回过神来以后,却见那名青衣女子,早已不见踪迹。


    能悄无声息的来到后宫嫔妃所矗立的位置。


    此人修为,已经深不可测。


    妲己微微皱起眉头。


    倘若那个人,欲要对自己不利的话,只怕谁也拦不住。


    不过,有些令人感到疑惑。


    聂隐娘道:“这应该是一种千里传音之术,她听到了我们之间的对话,用这种方式来回应我们,就像是站在了我们的身旁。


    其实,本人却在极远的地方。这种传音之术,只有一些名门圣地才会拥有。”


    闻声,妲己顿时释然,“蜀山剑宗么?倒是不用理会了。


    普天之下的江湖势力,都有可能与陛下,与皇室为敌。


    但是唯独蜀山剑宗不会。”


    说到这里,她深深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蔡文姬。


    注意到了她脖子上挂着的那枚双鱼玉佩。


    阴阳鱼,蜀山剑宗圣物。


    亦是皇帝生母一直佩戴的玉佩。


    如今,那块玉佩的主人,是蔡文姬。


    在她跟随嬴渊来到咸阳后,嬴渊就已经将玉佩还给她了


    。


    此时,那些军中将士,完全没有注意到青衣女子的到来,或者是说,他们此刻的重点,全在嬴渊身上。


    对于外界的事情,并不怎么关注。


    所以才给了青衣女子千里传音的机会。


    胡喜媚问道:“娘娘是怎么知道,方才说话的那人,与蜀山剑宗有关?”


    妲己道:“有些事,你以后会慢慢知道的。”


    嬴渊的生母,就是蜀山剑宗千百年以来难得一见的绝世天才。


    听那女子语气,似乎对她很是崇敬。


    除了蜀山剑宗的人之外,江湖上如今还有几人知道她?


    江湖的浪潮,向来是连绵不断,后浪将前浪拍在沙滩上。


    不像朝廷,还有史书可以让人深深记住某件事情,某个存在。


    ...


    “众将士听令!”


    嬴渊一声大吼。


    旁观者只见,霍光、朱棣等诸将,全部齐齐半跪在地。


    他们身着战甲,不可全跪。


    先是他们,而后是那些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秦兵卒们。


    所有人全部面朝嬴渊。


    这一刻,完全便体现出了,拥有兵权,并且还中央集权的皇帝,其手中权柄,究竟有多大了。


    嬴渊没有多言,只是重重吐出两个字:


    “出征!”


    下一刻。


    “诺!”


    无数将士,齐声抱拳。


    仅仅只一个字,似乎就可让地动山摇。


    很快,将士们陆续起身。


    后队变前队,向着大秦边疆的方向挺进。


    就在这时。


    城门两旁站立的那些百姓们,便齐齐跪倒在地,高呼:


    “愿我大秦皇帝陛下,旗开得胜!”


    “愿皇帝陛下,旗开得胜!”


    “大秦必胜!”


    “必胜!”


    “恭送我大秦皇帝陛下,远征!”


    “...”


    他们心里很清楚。


    皇帝出征,是为了这片土地,为了他们。


    而他们能够做的,仅仅就是向皇帝表达出自己的崇高敬意。


    嬴渊看了一眼身后的那些父老乡亲,没有说些什么。


    他又看向妲己的站立的方向,此刻,二人相互对视一眼。


    一切皆在不言中。


    随后,妲己双手捧着一碗酒水,缓缓来到他的跟前,弯腰道:“恭祝我大秦皇帝陛下,旗开得胜,扬我国威!”


    嬴渊翻身下马,接过酒水,一饮而尽,随之便将瓷碗摔到地上,而后将妲己深深拥在怀中,只用着他们两个人可以听到的声音说道:


    “咸阳城里的事情,便就辛苦你了,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等着朕回来!”


    “陛下...”


    “无需担心朕,走了。”


    嬴渊没了后顾之忧,便不在此地逗留,而是上马之后,扬鞭启程。


    出征事宜


    一切从简。


    这是他们原先就定好的事情。


    毕竟军情似火,容不得再有所耽搁。


    大秦男儿此次出征,何须牵挂儿女情长,此行只为家国无恙。


    妲己一直在注视着他离去的背影,目光中充满着担忧。


    她站在那里很久。


    直到看不到大军踪迹了,才缓缓返回城中。


    离开时,眼角落下两行清泪。


    她只有在没人的地方,才敢哭泣,才敢表达自己的不舍。


    因为,她是大秦的皇后,是一国之母,是嬴渊的妻子。


    她不走,便没人敢走。


    稍后,蔡京叫住了曹操。


    二人并肩返回城内。


    路上,车辇中,前者语重心长道:“此次出征,陛下没有让你去,你心中可有怨言?”


    这一次出征,嬴渊思前想后,还是没有带着曹操。


    毕竟,对方可是说了,与吴起对阵数次,互有胜负。


    倘若因为他的参与,使此战大获全胜,那自己的一番苦心,可就付之东流了。


    闻声,曹操摇头笑道:“其实在下心里,早就做好了准备。


    如今在下已经被陛下封为魏王,倘若在此战中又获得功劳。


    只怕在下的威望,会超越陛下,陛下这样做,想必也是想保护在下吧。”


    是啊,如今的他,还未到而立之年。


    就已经封王。


    这份殊荣实在是太大了。


    应该要缓一缓。


    可对嬴渊来说,他完全没有这个意思。


    不带曹操出征,反而在对方心里,造成一种感激之情。


    他若知道此事,只怕也会极其无奈。


    “你身为兵部尚书,接下来有你要忙的时候。如今晋国与楚国来犯,陛下的恩科暂时延缓。


    出征所需物资等,你要多与和珅商议。今夜若是无事,就来本相府上小酌几杯,本相叫来了雨化田。”


    蔡京这样说,就是想在今夜,与曹操商议建立全新厂卫的一些主要事宜。


    曹操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些什么。


    ...


    嬴渊在御驾亲征之前,就已经将咸阳城里的事情安排妥当。


    蔡京、秦桧、曹操三人为辅国大臣。


    妲己垂帘听政。


    对于嬴渊亦或者百官来说,这都是最好的安排。


    回到宫里的妲己,一直都闷闷不乐。


    她猛然发觉一件事情,向身边的胡喜媚问道:“今日陛下出征,为何宣妃未曾前去相送?”


    闻声,后者直言道:“据说,宣妃娘娘在自己的宫殿里,以七星换命之法,在为陛下祈福。”


    听到这番话之后,妲己唉声一叹,“倒也难为她了。”


    顿了顿,她又想起一件事情,吩咐道:“摆驾文华殿,本宫要与静妃好好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