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嬴渊为先锋守城

作品:《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曹操向前半步,作揖道:“回禀皇后娘娘,目前幽州、云州、朔州,仍在我军手中。


    只是平州以北的北漠一带,已经落入敌手。现在就看燕王能否回援及时了。”


    听到这番话,不懂得如何打仗的臣子,都是悄悄松了口气。


    也就是说,除了北漠一带,敌军至今为止,还没有攻进秦国的门户。


    对于曹操等一些将领来说,那其实是一个坏消息。


    丢失了北漠一带的土地,就代表着,国朝赖以为屏障的战略纵深地带,已经没了。


    敌军随时可以放弃攻打那三州之地,长驱直入进秦国腹地。


    倘若敌军主帅不是李牧或者廉颇,而是霍去病,只怕现在晋国的军队,早就已经兵临咸阳城下了。


    “魏王,你虽然未跟随大军出征,可是本宫心想,陛下将你留在咸阳,定然是有大用。


    你是兵部尚书,需要坐镇后方,统筹全局,这战事,你需多费心才可,一旦有军情传来,立即禀报本宫。”


    妲己缓缓开口。


    随后,便与文武百官,商量了一下支援前线战争的具体事宜。


    退朝,来到宣政殿。


    魏忠贤向她说了一件事情,“昨夜,魏王前去丞相府用膳,直至半夜才归,而且,是与雨化田一同前去。”


    闻声,在旁听着的胡喜媚皱眉道:“雨化田是谁?”


    魏忠贤应声道:


    “原本是赵高麾下的一个太监,后来不知为何,被丞相调到了中书省打杂。


    此人武艺极高,依奴婢来看,当不弱于荆大侠。”


    荆轲与聂隐娘接到皇命,要时刻保障妲己安危。


    所以,如今他们是寸步不离妲己。


    当前者听到魏忠贤的声音后,沉声道:“那个人我曾见过,与我对战百战,必败无疑,三百招以内,他死,我伤。”


    这个‘伤’,还不是重伤。


    妲己莞尔笑道:“魏公公,这件事情,你做的不错,多去留心魏王以及丞相,至于那个雨化田,只不过是枚棋子罢了,不足为虑。”


    她一眼便就看透了事情本质。


    曹操他们或许是想利用雨化田为自己做事。


    但具体要做什么,还要观察。


    ...


    三日后。


    嬴渊与朱棣在栎阳分兵。


    临行时,后者信誓旦旦道:“请陛下放心,只要有末将在,幽云一定不会有事。”


    在战时,朱棣在皇帝面前自称为末将,也是合情合理。


    前者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朕不管北线的战役如何,哪怕是幽云全部失守。


    朕也要你安然无恙,记住,倘若不敌晋国,不可硬拼,好好活着。”


    他说这番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千万


    不要死守幽云啊。


    就让他们打过来。


    朕会谢谢你的。


    以十几万的兵力,对阵五十万,这场仗无论怎么想,都应该会败才对。


    不过朱棣可是堪比霍去病一样的牛人。


    不得不防。


    万一他侥幸打败了晋国呢?


    所以,一定得好好告诫他一下,打不过就跑。


    其实,嬴渊大可以换一个无能主帅去固守幽云,只不过这样做,百官很有可能不会同意。


    到了那个时候,在影响了自己御驾亲征的计划可就不好了。


    然而,朱棣完全没有理解到他的意思。


    他还以为,是皇帝不想让自己出事。


    所以才会那样说。


    这是陛下重视自己啊!


    宁可丢掉幽云,也不想让自己有事...


    感动啊!


    朱棣深呼吸一口气,郑重其事道:“请陛下放心,末将必不辜负皇恩!”


    倘若不是在诸将与皇帝面前,估计他会因为皇帝的那些话,而感动到双眸含泪的程度。


    一个皇帝,对一个臣子说,你比国土重要,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安危。


    还有什么事,是比这恩情更大的吗?


    请陛下放心,臣必当死守幽云,为陛下守好北方门户!


    幽云失,则臣死!


    想到这儿,朱棣便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便翻身上马,率领大军即刻奔赴幽云。


    他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像这样,愿意为皇帝拼命。


    望着朱棣离去的背影,嬴渊喃喃道:“他...应该懂朕的意思了吧?”


    嗯...


    应该懂了吧?


    他有些不太确定。


    他本想着,倘若朱棣不是太理解,那自己就将话说的明白点。


    遇到晋国军队,就干脆放弃抵抗。


    正当自己要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朱棣已经上马走人了。


    ...


    当日深夜。


    中军大帐中。


    嬴渊召集诸将议事。


    根据最新传来的战报得知,目前,吴起已经率领大军,囤聚在了函谷关外。


    而且最近这几日,已经开始攻城了。


    当前,固守函谷关的将士,乃是于禁。


    与楚国的大战结束,他回到咸阳受封之后,便被曹操安排到了函谷关担任守将。


    以他的能力,原本守个函谷关,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此刻,他面对的乃是吴起,以及六十万楚国军队。


    嬴渊环视诸将,沉声道:“以我们当前的行军速度,需要多久,才能抵达函谷关?”


    霍光回应道:“陛下,最起码还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他们毕竟有几十万大军。


    不可匆忙前进。


    否则,后勤粮草一旦跟不上,即使到了函谷关,也是疲惫之军,不堪大用。


    闻声,嬴渊皱眉道:“一个月,这么久?”


    众将士本以为,是皇帝觉着,以函谷关的那五万守卒,可能撑不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其实,他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去送死了。


    而且,他从战报中也分析了。


    这于禁,不愧是一位良将。


    面对吴起,在短时间内还没有落得下风。


    倘若自己再不到函谷关,只怕吴起会因为攻不下此关而选择退兵啊!


    这怎么能行?!


    “陛下,这已经是最快的行军速度了。”


    宋王赵匡胤说道。


    嬴渊顿时摇头道:“军情如火,我们可以等,但是函谷关的将士们等不了!筆趣庫


    凉王不是带来了十万铁骑?先调拨六万,由朕亲自率领,先行前往函谷关。”


    话音刚落。


    就遭来不少人的反对。


    您贵为一国之君,御驾亲征,已经很可以了。


    怎么还能担任先锋呢?


    这万万不能!


    听到他们的拒绝,嬴渊就知道,自己又要长篇大论,试图说服他们了。


    每当到了这个时候,他都以为自己,是一个明君。


    “此前在咸阳城时,曹操说的那些话,朕想,你们是记得的。


    那吴起,乃是楚国良将,于禁只参加过一次战役,而且双方兵力悬殊,如何能是他的对手?


    倘若朕不先率领六万精骑驰援函谷关,届时,此关失守,放敌军入我国门,届时,你们可承担得起?”


    凉王董卓抱拳道:“陛下,干脆派遣一员大将前去即可,您犯不着亲自前去啊!”


    嬴渊故作怒声道:“朕是皇帝!只有朕亲上前沿,与将士们一同御敌,才能将士气提升到最高!


    这也是朕御驾亲征的目的,试问,除了朕以外,你们谁有这个能耐,可以维持将士们的士气?”


    这番话,算是将众将士问住了。


    说实话,现在全军上下,都恨不得立即与楚国交手。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皇帝在这里!


    那是全国百姓心中的信仰!


    谁不愿在自己信仰面前露露脸啊?


    见到他们沉默,嬴渊继续说道:“你们放心好了,朕会保障自己的安危,此去,朕会带着吕布与潘凤,这样,你们总可以放心了吧?


    而且,朕到了函谷关,是去守城,又不是与吴起死战,你们何须担忧?朕只要守住十天半个月,待你们赶到,不就可以了?”


    他在心中暗想。


    到了函谷关以后,根据己方行军速度推断。


    十天以内,必须要让吴起拿下函谷关!


    所有的将士都没想到,他们的信仰,大秦帝国的皇帝。


    居然是个内奸。


    不过,即使他想着送人头,哪怕真去送了,也很难输。


    主要楚国就一位国服选手。


    大秦这边,有好多个国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