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空城计

作品:《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如果一开始,嬴渊不这样做的话。


    兴许,楚国的那十几万甲士,就已经快将函谷关的城门攻破了。


    然而此时此刻,养由基完全不敢动。


    嬴渊那边,内心还在不停咆哮着;


    一群损塞,愣着干嘛啊?


    朕都将果子亲手摘下来,送到你们跟前了,你们居然不吃?


    难道你们还怕果子有毒不成?


    朕都在这里了,怎么可能有毒啊!


    来啊,干朕啊!


    朕求干啊!


    要不是怕丢人,嬴渊此刻早就已经站起身来,朝着楚军那边大吼了!


    嗯,没错,一个不怕死一心想要求死的皇帝,唯独怕丢人。


    毕竟,名声这东西,是能伴随一辈子的啊!


    他有些气急败坏。


    看向楚军将士时,眼神都充满了蔑视。


    能不能行啊?


    不能可不可以不要这样搞朕的心态?


    他很无奈。


    然而,就是这番表情,让眼力惊人的养由基看到以后,便愈发觉得,此刻函谷关内的情况,定然不同寻常。


    他是楚国百步穿杨的射手。


    作为一名弓箭大家,最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就是眼力。


    也是因为习得秘法的缘故,他的眼睛,能够看到常人看不到的距离。


    是行走的显微镜。


    “面对我楚国十余万大军,却依旧显得淡然自若,甚至看他的眼睛,所透露出来的神情,还有些不屑。


    这必然是有着后手,打算以自己为饵,引诱我军攻城啊!好一个秦国皇帝,此前当真还有点儿小觑他!


    得亏本将军慧眼如炬,不然,还真的险些着了他的道!”


    养由基认为,脸部的表情都可以装出来,但是唯独眼睛不会骗人。


    大秦皇帝的眼神,分明就是不将自己的军队看在眼里啊!


    没有丝毫胆怯之意,这就足以说明,他有着充足的后手!


    想到这儿,养由基便向身边一名将领吩咐道:“将此间之事,如实禀报给元帅。


    至于攻不攻城,全由元帅做定夺吧!”


    他是不敢冒这个险。


    当吴起知道这件事情后,为了搞清楚具体状况,他只好来到了大军阵前。


    抬头看去,正好与嬴渊双目对视。


    一时间,他不由得皱起眉头。


    养由基在旁询问道:“元帅,您认为,秦军这是打着什么主意?”


    沉思片刻后,吴起缓缓回应道:“只怕如你所料,如今这城关之内,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我们自投罗网。


    此前斥候有说,大秦皇帝来到城关,带了整整三万人,如今那三万人都去了何处?


    再者说,他可是皇帝,御驾亲征,即使自命为先锋,也不可能只带着三万人过来。


    就算他同意,秦军的那些将士们,又岂能同意?


    一开始,是带了十万铁骑,而斥


    候看到的军旗与鼓手数量,就只是一个三万人规模的小股部队而已。


    本帅猜测,这其实都是大秦皇帝在故布迷阵,要不然,他远道而来,不先去歇息,为何第一时间却来到了城头之上?


    还故意让我军斥候见到军旗数量?目前,这函谷关内,只怕已有十余万秦军在埋伏了,即使我们投入二十万兵力攻打。


    只怕也是有来无回!此前,本帅听闻,大秦皇帝精通兵法,还不以为然,如今看来,当真是本帅小觑了!”


    他自以为是的,猜到了嬴渊的所有念头。


    有一名四肢发达的楚军将士,闻听此言后,颇为不屑道:“元帅,管他是真是假,且让末将一探虚实!


    那秦国皇帝身侧,就只有两名书童,若是末将能够登上城墙,必然可将其活捉!”


    闻声,吴起怒声道:“你个憨货,仔细瞧瞧站在他左右两侧的书童,那岂是真的书童?


    一般书童,岂有这种壮硕体格?看那二人光是站在那里,就能给人一种压迫感,而且面对我十五万大军,还能泰然自若。


    这般威武的书童,你去为本帅寻两个来?再说,如今乃是战时,大秦皇帝御驾亲征,身边带什么书童?


    那必然是大秦皇帝的诱敌之策,只怕你登上城墙的那一刻,便会被四面八荒掩杀而来的秦军将士,乱箭射杀,死无葬身之地!”


    话音刚落。


    那名楚军将士,便被吓了一个激灵。


    他一开始还以为,那不过是秦军在故弄玄虚罢了。


    实际上,他们正担心着,己方大军攻过去呢。


    现在听到元帅的解释,还真是让人感到后怕啊!


    原来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看来此战结束后,一定得抽时间,多读读兵书才行啊!


    “元帅,以您之见,眼下我军该当如何?”


    养由基问道。


    吴起深深看了一眼大秦皇帝,不由得唉声一叹,沉声道:“撤军吧,我军已经失去先机,今日只怕万难拿下函谷关!


    不过,经此一役,倒是让本帅认为,这大秦皇帝所精通的兵法,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要是让本帅诱敌深入,必然施以激将法,在我军撤兵之时,公然挑衅!


    可惜啊,这秦国皇帝,第一次出征领兵,对兵法运用之道,还不太娴熟。”


    话音刚落。


    养由基那边,也不再废话,


    “全军将士听令,后队变前队,撤军回营!”


    下一刻。


    楚军这边,便就鸣金收兵。


    这一幕,着实是将秦军将士给看傻了啊。


    就连埋伏在城门内的于禁,都百思不得其解,


    “楚军怎么就退了呢?如此大好时机,他们为什么要退啊?”


    贾诩站在一旁笑道:“楚军能够撤兵,全赖陛


    下的良策。”


    “良策?”


    至今,于禁还没有明白此计的某些关键点。


    随后,贾诩便缓缓说道:“试问,你若是见到陛下以身为饵,身边不带一兵一卒,你会以为有诈,还是陛下昏庸?”筆趣庫


    说到这里,于禁豁然开朗,猛地一拍自己大腿,道:“陛下英明啊!没想到,陛下竟如此精通兵法,甚至将人心的揣摩,都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他越说越对嬴渊感到钦佩,最后都差点吼了出来。


    贾诩笑着点头道:“就以此计而言,陛下的兵法之道,已经不弱于魏王等人,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秦得此明君,实为我秦人之幸!”


    城头之上。


    嬴渊看着楚军缓缓撤退的一幕,顿时便瞪大了双眼。


    他不明白,好端端的,连吴起本人都来了,怎么就撤了呢?


    朕可是皇帝啊!


    朕的身边,只有两个书童!


    朕都将函谷关的城门给打开了,就差跪着将你们迎进来了!


    为啥啊?


    为啥就撤军了?


    嬴渊越想越生气,随后便干脆豁然起身,大声道:


    “朕乃是大秦帝国的皇帝,你们若是杀了朕,下半辈子,足以保证你们封爵拜相,衣食无忧!


    为何撤军?来杀朕啊!朕求死!求死!”


    他就差爆出一句粗口了。


    倘若楚军还未撤兵时,他说出这番话,必然被敌我双方认为,是疯了。


    不是疯了就是傻子。


    好好的皇帝不做,却一心求死?


    然而现在局势逆转,却不同了。


    正在指挥大军撤退的吴起,听到他的那番话以后,当下心中一惊,连忙说道:


    “全军加速撤退,回营!回营!”


    他怕中了对方设下的圈套与埋伏。


    还好本帅精通兵法啊!


    不然,一念之差,就要导致全军覆没了!


    幸好,没有杀进函谷关内。


    这一刻。


    看到拼命撤退,连头也不回的楚军将士,嬴渊彻底傻眼了。


    这是为什么啊?


    朕是大秦皇帝啊!


    你们就不愿杀朕吗?


    只要杀了朕,荣华富贵还会远吗?


    这可是函谷关啊!


    大秦第一关!


    朕把城门都打开了啊!


    为什么撤退啊?为什么啊?


    朕求死啊!


    你们楚国,不惜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筹集六十万大军,然后又不远千里迢迢的来到函谷关外。


    究竟是为了什么?


    难道就是想看朕一眼,然后就走了?


    尼玛的个**********...


    朕的亡国梦啊!


    朕的大罗金仙啊!


    朕想死啊!


    为什么,这特么到底是为什么?


    一时间,嬴渊感觉,无论秦国还是楚国的人...


    不!


    是整个天下的人!都对自己,有着一种深深的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