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一个时代的落幕

作品:《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从前的雨化田,顶多也就是一个马前卒。


    如今摇身一变,却成了能与魏忠贤掰手腕的人了。


    这让东厂很多人都是有些不如意。m.x.com


    此刻,魏忠贤所收义子与义女,皆跪倒在他跟前。


    赵靖忠也在其列。


    与晋楚大战之时。


    他饱受磨炼,如今已有几分老成。


    经过那场浩大的战役,他才逐渐认清自己的地位。


    在那些大人物眼中,自己连个马前卒都不如,就是一只随时可以被人踩死的蝼蚁。


    哪怕是曹仁之流,弄死他都不费吹灰之力。


    也正是有了这种认知,他在京城中的行为做事,已经愈发低调了,


    “义父,雨化田突然上位,势必会影响到您在朝中的地位。”


    “但是孩儿认为,东厂西厂均是出自宫中,或可成为朋友,不到万不得已,尽量避免翻脸。”


    政治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与对手。


    有的只是眼前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


    赵靖忠能够悟到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在幽云的几个月,没有白待。


    魏言作揖道:“义父,需不需要孩儿提点一下雨化田,让他分清长幼尊卑?”


    这个雨化田,曾经也在魏忠贤的手底下做过事。


    如果按资排辈来讲的话,他与赵靖忠是同一个辈分。


    魏言虽是女人,但身上亦有着一种不输男子的锐气。


    魏忠贤重用于她,除了她的忠心之外,更多的,就是这种锐气,


    “这是陛下与丞相敲定的事情,不可轻举妄动,先看看这雨化田,究竟能将西厂做到什么程度吧。”


    魏言不太理解,“好端端的,为什么又要新建一厂卫?而且还是由当朝宰相亲自建议,这当真是古今未有之事。”


    魏忠贤笑呵呵说道:“如果那些人的想法,是你们能够轻易猜透的,你们也能像他们那样,名留青史了。”


    一时间,所有东厂骨干,皆是沉默起来。


    当前朝廷中议论最多的,不是雨化田,而是蔡京。


    一日午后。


    妲己借赐茶为名,宣蔡京入宫,语重心长的问向对方,


    “丞相何至于此?”


    蔡京自然知晓对方所指为何,咳嗽几声后,缓缓开口道:


    “娘娘,臣已经老了,您就当,臣是在料理后事。”


    妲己摇头轻叹一声,“你又怎知,那西厂,会对百官有所助力而非祸事?”


    蔡京哑口无言。


    妲己继续说道:“原本,本宫与陛下,是想保你安度晚年,可丞相这般做法,怕是要遭士林唾弃,晚节不保。”


    蔡京心有所感,道:“臣从不在乎虚名,臣只希望,大秦能够越来越好,仅此而已。”


    妲己点点头,“丞相打算


    何时告老?”


    蔡京沉默片刻后,直言道:“快了。”


    有一日上朝时。


    原本在百官中享有极高威望的蔡京,此刻却成了众矢之的。


    没有人再愿与之亲近。


    甚至在函谷关镀了一层金回来,被蔡京视为自己门生的于谦。


    都在朝殿门前,指着蔡京的鼻子痛骂了一顿。


    蔡京却不怒反笑,开口道:“于谦有君子之风。”


    而这一幕,也被后世人载入史册。


    退朝后。


    蔡京找到于谦,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个时候,你多骂骂老夫,是好事。”


    后者正色道:“下官骂相爷,并非因为会有什么好处。”


    “哦?”蔡京眉头一挑,好奇出声。


    于谦抱拳道:“下官骂相爷,纯粹是因为下官想骂,仅此而已,去前程仕途无关。”


    话音刚落。


    蔡京的脑海里,瞬间想起五字:【至正则无敌】


    他不由得露出欣赏的目光,大笑道:“不错,这才是你于谦。”


    ......


    承平十年开春。


    蔡京请辞。


    轰动朝野。


    嬴渊得知此事后,一口回绝,


    “如今国朝上下,百废待兴,需丞相操劳之处甚多,岂能于今朝请辞?”


    蔡京道:“臣年迈体衰,唯恐耽误家国大事。”


    嬴渊仍旧不同意。


    三月初旬。


    蔡京以体弱多病为由,恳求皇帝批准回乡养老。


    嬴渊让朱丹溪常伴蔡京左右,依旧拒绝蔡京的请辞。


    三月中旬,蔡京称病在家,闭门谢客。


    嬴渊亲去探望。


    见蔡京卧于床榻之上,吐血不止。


    三月底。


    蔡京再次请辞。


    嬴渊思虑再三,最终批准,且昭告天下,


    “朕念右相蔡京多疾,遂令其于京养病。”


    “蔡京之功,重在江山社稷,朕感其功德,敕封鲁国公,赏万金。”


    就此。


    蔡京正式退出大秦的政治舞台。


    此事在朝中引起一片哗然:


    “蔡相...竟真的请辞了?以后还会复任吗?”


    “复任?三辞三拒的戏码都上演了,开弓岂还有回头箭?”


    “从先帝时期算到现在,蔡京在那相位之上,已足有二十余年,如今安稳退出朝堂,还有何所求?”


    “...”


    民间的反响亦是不小:


    “蔡相卸任,难道是被政敌所害?看来朝廷要变天了!”


    “总感觉一个时代,就那么结束了,不知接下来是谁会担任相位。”


    “下一个担任右相之位的人,肯定就是想加害蔡相爷的人。”


    “蔡京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了,不知将来史书会如何写他,贪官?忠臣?”


    “听说蔡相病重,是因为有人暗杀他了!”


    “...”


    如今。


    文武百官,此刻都站在朝殿内。


    他们今日,只有一个议题,那就是推举一位右相出来。


    当然,前提是,嬴渊能够答应。


    此刻,他们正在窃窃私语着:


    “都已经过去半个时辰了,陛下怎么还没来?”


    “估计陛下也在想,要让谁担任右相之位,统率百官。”


    “你们觉得,魏王殿下有没有希望?”


    “他怎么可能有希望?这世上,岂有让王爷担任相位的先河?”


    “...”


    听到这些声音。


    秦桧嘴角微微上扬。


    他有预感,属于他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肃静!朝堂之上,岂容大声喧哗?”


    秦桧此话一出。


    百官全部识趣闭嘴。


    还没担任右相,这百官之首的架子,就已经出来了。


    宣政殿中。


    嬴渊也在想,该立谁为相位。


    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人敢来打扰他。


    包括妲己也是如此。


    如果在这种关键时刻,谁在他的耳旁煽风点火,只怕少不了一个干政的罪名。


    妲己现在立志要做一代贤后,辅佐嬴渊,所以,立谁为相这种事情,不是她该考虑的。


    她只需等嬴渊将结果想出来以后,大力支持就够了。


    然而,敏感时期,没人敢张口的情况下,嬴渊却问起了身边的赵高,


    “你认为,由谁担任相位,比较妥当?”


    这可将他吓了一跳,连忙下跪道:“陛下,奴婢乃是内臣,不得干政,更何况,奴婢也不知这朝堂之事啊。”


    “耍滑头。”嬴渊骂了一句,然后自顾自地说道:“曹操...秦桧...二人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时,赵高想起前不久,秦桧塞给他的一张银票与当时他们口头商议的共患难一事,索性便鼓起勇气开口道:


    “陛下,奴婢听说,朝中大臣,都认为曹操乃是王爵,不宜担任相位。”


    “毕竟,古往今来,没有王爷担任宰相的先例啊!”


    有时候,不用去在皇帝耳旁大力煽风点火,只是用一个迂回的法子,便能让皇帝心中敲定主意。


    经过赵高这么一说,要是正常的皇帝,肯定就不会任曹操为相了。


    但是,嬴渊正常吗?


    显然不正常!


    “百官都反对曹操担任宰相?”


    “好啊,他们越是反对,朕越偏要让曹操担任这个相位。”


    “古今未有之先河,自当由朕来开!”


    嬴渊此话一出。


    赵高当场便懵了。


    恨不得抽两嘴巴子给自己。


    犯什么贱啊!


    多嘴什么?


    陛下不会是觉得,我与外臣勾搭在一块。


    唯恐影响大秦的江山社稷。


    所以才决定开那个先河吧?


    秦桧啊秦桧,是我对不住你啊!